當前位置:文書都 >

成長作文 >人生作文 >

人生的境界作文2篇

人生的境界作文2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生的境界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生的境界作文2篇

人生的境界作文1

散文家周國平先生説過:“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脱了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在精神世界的寶藏。”

生活在這個熙熙攘攘的現代社會,誘惑總是不期而遇,我們也常常在這一片光怪陸離中迷失自己,而心靈,也越發的貧瘠。沒有肥沃的土壤,何來朵朵絢爛的精神之花?現代人的心靈救贖之路又在哪裏?

北宋大文豪蘇軾,早年因為家庭環境影響,立下了治世經邦的出世思想,他參加科舉考試,追求功名。然而在遭遇了“烏台詩案”之後,他被貶謫到黃州,開始了對自身的反省。他發現以前自己最大的毛病便是才華外露,想用詩文來轟動社會。而官場,也不過是一個把是非曲直忠奸善惡染成一色的大醬缸,他不屑與其同流合污。他極其誠懇地自我剖析,想找回一個真正的自己,漸漸迴歸了安寧祥和的狀態,道出一句:“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這是一種安靜的豐富,又如“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李白,他們傲視世間的虛名浮利,保有靈魂的高潔,盡享人世間的種種快樂

同是現代人,林清玄卻品出了不同的滋味——清歡,“清歡來自對平靜的疏淡的簡樸的生活的一種熱愛,它對生活無求,不講求物質的'條件,只講究心靈的品味。”在路邊看石頭,在林間聽鳥鳴,品味一壺清茶,欣賞一輪皓月,這些都能在他心中泛起美的波紋,盪開圈圈漣漪。這也是一種豐富的安靜,一種內在的淡定,無關乎物質,只追求心靈的愉悦。

維克多·雨果如此描述了人心靈的面積:“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而當我們也擁有了內在精神的豐腴,我們的心靈也會像這般的寬廣闊朗。

莊子把對人生境界的修煉總結為兩個字:心齋,也即對心魂的齋戒。要筆直地面對自己,反躬內省,無情地剝除自己身上一絲一毫異己的成分。於是有一天,我們懂得了史鐵生此話的意義:“現在我看虛空中也有一條界線,靠想念去邁過它,只要一邁過它便有清純之氣撲面而來。我已不在地壇,地壇在我。”

此時,我們便擁有豐富的安靜了,也正如王國維所認為的人生最高境界,“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人生的境界作文2

王國維先生在他的著作《人間詞話》裏提到了人生的三種境界。這三種境界由淺及深,層層深入,在“眾裏尋他千百度,摹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上達到頂峯。然而我認為,在成功之路上最關鍵的環節,實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決心與毅力。

新學期的第一節英語課上,英語老師給我們提出了幾個要求,其中一點是要準備一本英語字貼,每天練一面字。“不用寫多,每天只寫一面,只要你堅持下來,字跡定會有很大的改觀,考試時在英語作文上也會有很大優勢。怎麼樣,能做到嗎?”“能!”全班同異口同聲地回答,聲音響亮而堅定。

當天我便和同學們一起選了一本英文字貼,看着字貼上賞心悦目的圓體英文,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字貼上的字變為我自己的字!

懷着這樣的目標,我開始練字,一天、二天、三天……每天翻過一面字貼,我都感到離成功更近了一步。然而,第四天,到了以往練字的時間,卻還有些課後作業沒有完成。“要不今天就不練了吧,明天一定補起來。”我這麼想着,繼續寫作業。沒想到第二天又是同樣的情況,只好再往後推,後來積攢得多了,即使有時間也不想全部補起來了。英語字貼就這樣被擱置在了書桌的最底層。

一週過去了,英語課下後,老師對英語科代表説道:“今天放學前記得把字貼收上來,我看一看。”我一驚,這才想到被遺忘在書桌最底層的字貼。“糟了,我還沒有練呢!”耳邊傳來了同學們此起彼伏的驚叫聲。

於是,每節課後,幾乎所有同學都立刻拿出字貼,開始“練”字。

事情過去了幾年,然而全班學生一起趕着練字的情景仍然令我記憶猶新,仿若警鐘長鳴,警醒着我堅持自己的目標。每天練一面英文字貼,一件多麼簡單的事情,在無人的約束,無人監督的情況下卻幾乎沒有人能夠堅持做到,更不用説“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了,這該需要多麼強的毅力!

若説“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那麼這段“衣帶漸寬”的時光則是成功路上最令人感激與懷念的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正是這一段艱苦歲月,磨礪了身心,塑造了品性。“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悔花撲鼻香”,如果沒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艱辛,又怎麼得來“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

標籤: 人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changzhangzuowen/renshengzuowen/ynokd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