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淺談人生境界散文

淺談人生境界散文

境界,原指邊界,疆界,處境,後引申為事物所達到的程度或呈現出的情況。境界,在各個不同的領域有着不同的説法和解讀,尤為文人所喜愛,以致把境界演化成一種很微妙的感覺,一種很神祕的説辭,一種高深的文化。下面是收集到的有關境界的説法,作為學習境界的筆記,並且自以為由此已經可以進入了俗人的“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第一境界。

淺談人生境界散文

一,宋代參禪大師青源惟信禪師的三境界説

大師在講到自己修佛悟道的歷程時説:“老僧三十年前來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然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這就是修教的三重界説,如何解讀?

中國的禪宗認為成佛需經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是“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這是尋找禪的本體而不得的階段。

第二種境界是“空山無人,水流花開”,這是似已悟道而實未悟的階段。

第三種境界是“萬古長空,一朝風月”,這是描寫悟到了瞬間即永恆,剎那成終古的心態。

第一步,“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未參禪時見的山水為客觀實體,那是與觀者分離的認知對象。

第二步,“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參禪以後,主體開始破除對象(將之視為色相),不再以認知而是以悟道的角度去看山水,於是山水的意象就漸漸從客觀時空孤離出來而趨向觀者的心境,不再是原先看到的山水了,而是在參禪者親證的主觀心境和分析的客觀視角之間遊動,還是有法執。

第三步,“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彷彿是向第一步迴歸,此時,主體的悟已告完成(“得個休歇處”),山水被徹底地孤離於時空背景,認知的分析性視角已不復存在,然而山水的視覺表象依然如故,只是已經轉化為悟者“休歇處”的證物。正如百丈懷海所云“一切色是佛色,一切聲是佛聲”,這個完全孤離於具體時空背景的個體化的山水其實只是觀者參悟的心相。

其實,俗人的人生也是一樣,一個人剛開始接觸這個世界的時候,覺得一切都是新鮮的,人家告訴你眼前這叫做水,你就認識了水;告訴你遠處那就是山,你就認識了山。你會心想“原來如此”,以為眼睛看到的就是真理。因為了解得太膚淺,所以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

隨着年齡漸長,人在經歷過無數的問題和挫折之後,開始逐漸瞭解到人生的深意,就不再有剛開始的.心態,而開始小心謹慎,這個時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歎息。山自然不再是單純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單純的水。我們開始分析哪座山更秀,哪片水最清。一個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這一階段,那就苦了這條性命了。人就會這山望了那山高,爭強好勝,永無休止和滿足的一天。

大多數人到了第二重境界就走到了人生的終點。追求一生,卻始終無法達到自己的理想,於是抱恨終生。但是有些人通過修行,終於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返璞歸真,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人這個時候便會專心致志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與旁人有任何計較,無求無慾,與世無爭,面對世俗之事,一笑置之。此即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與處世了。

有人借用以指人生的三個年齡階段: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重境界是針對孩子説的。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這重境界是針對中年人説的。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種境界是針對老年人説的。

也有人這樣分人生的三階段:

第一階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童叟無欺階段。

第二階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懷疑階段。很多人開始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並且猜忌、抨擊、批判社會。

第三階段——“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重歸本真階段。終於發現,空手來人間,也空手離開,沒必要太計較。

宋代的詞人蔣捷的三境界説:

蔣捷的一首《聽雨》詞(“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把三次聽雨,概括成了人的一生三個境界:青春的張揚和激情、中年的奔波與流落、晚年的悽苦與無奈,道盡了人生的悲歡離合,情仇愛恨。這是一種現實而悲觀的人生分段。

也有人用以區分人的品位(實質仍是境界):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是庸人;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是俗人;

“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的是智者。

標籤: 散文 淺談 人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dzy4e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