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成長作文 >人生作文 >

人生境界作文(精選31篇)

人生境界作文(精選31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生境界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生境界作文(精選31篇)

人生境界作文 篇1

王國維先生在他的著作《人間詞話》裏提到了人生的三種境界。這三種境界由淺及深,層層深入,在“眾裏尋他千百度,摹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上達到頂峯。然而我認為,在成功之路上最關鍵的環節,實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決心與毅力。

新學期的第一節英語課上,英語老師給我們提出了幾個要求,其中一點是要準備一本英語字貼,每天練一面字。“不用寫多,每天只寫一面,只要你堅持下來,字跡定會有很大的改觀,考試時在英語作文上也會有很大優勢。怎麼樣,能做到嗎?”“能!”全班同異口同聲地回答,聲音響亮而堅定。

當天我便和同學們一起選了一本英文字貼,看着字貼上賞心悦目的圓體英文,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字貼上的字變為我自己的字!

懷着這樣的目標,我開始練字,一天、二天、三天……每天翻過一面字貼,我都感到離成功更近了一步。然而,第四天,到了以往練字的時間,卻還有些課後作業沒有完成。“要不今天就不練了吧,明天一定補起來。”我這麼想着,繼續寫作業。沒想到第二天又是同樣的情況,只好再往後推,後來積攢得多了,即使有時間也不想全部補起來了。英語字貼就這樣被擱置在了書桌的最底層。

一週過去了,英語課下後,老師對英語科代表説道:“今天放學前記得把字貼收上來,我看一看。”我一驚,這才想到被遺忘在書桌最底層的字貼。“糟了,我還沒有練呢!”耳邊傳來了同學們此起彼伏的驚叫聲。

於是,每節課後,幾乎所有同學都立刻拿出字貼,開始“練”字。

事情過去了幾年,然而全班學生一起趕着練字的情景仍然令我記憶猶新,仿若警鐘長鳴,警醒着我堅持自己的目標。每天練一面英文字貼,一件多麼簡單的事情,在無人的約束,無人監督的情況下卻幾乎沒有人能夠堅持做到,更不用説“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了,這該需要多麼強的毅力!

若説“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那麼這段“衣帶漸寬”的時光則是成功路上最令人感激與懷念的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正是這一段艱苦歲月,磨礪了身心,塑造了品性。“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悔花撲鼻香”,如果沒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艱辛,又怎麼得來“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

人生境界作文 篇2

人生有多少次的迷茫,卻又有多少次我們選擇了重新站起,又走在了這條人生路上。我們一路彷徨,卻也一路擁有着。倘若人生有五,無非便是行走在路上,追逐着夢想,看到着希望,拼搏着奮鬥,享受着快樂,最後讓心就浪跡天涯吧。

一路上,我們拼命探索着光明,我們在黑暗中跌跌撞撞,在路上拼命跌倒,卻也在路上努力拼搏着,我們一次又一次的站了起來,卻也經歷過在路上被別人冷嘲熱諷,也經歷過在路上被他人碾壓被他人超越的挫敗感。但我們卻仍是自己感動着自己,仍是自己努力做着我們自己,仍是一路上默默前行,也仍是一路上自己拼命忍受着寂寞和孤獨。我們看着別人置身於璀璨星河,於是我們更努力,我們也希望有朝一日我們可以置身其中。我們回頭望向我們走過的路,很驕傲,卻也明白,我們還要承擔很多很多,我麼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

我們行走着,為的不就是我們最初的夢想嗎?也不知是哪個夜晚,我們夢見了羣星璀璨,也夢見了遙遠星河,於是心中突然閃出一道光,我們拼命抓住那道光,拼命想要去闖,卻也一次又一次的發現,很難,很苦,卻也很值得。我們去追尋着,一路奔跑着,不怕摔倒也不怕傷痛,我們就只想要成為我們心中理想的自己,我們也就只想將自己看不到的明天進行到底。

但我們追逐着,卻可以在突然之間看到一絲星光,看到一絲黎明的曙光,那是屬於我們夢想的希望。因為有夢想存在,所以世間萬物都在發光,也因為有夢想,所以才使得世間萬物都能頑強於世間,於是,我們突然醒悟,為什麼我們不去努力的摘尋天上的那顆明星?為什麼它一定不會屬於我們?努力再努力,就一切皆有可能了。

有了夢想,我們用畢生為之奮鬥,夢想不止,奮鬥不息。於是我們在明天又很感謝於昨天的奮鬥,奮鬥後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但同樣也是,當一個人不去奮鬥,就再也得不到想要的回憶,一生的記憶都變得蒼白。

於是,我們有了夢想,也去努力追逐,最終卻也終於是歷經寒冬,熬來了春暖花開,於是我們開始嘴角有了微笑,也開始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悦,終是風雨過後,彩虹盡顯。

人生境界作文 篇3

人類是情感動物羣,牽絆他的東西很多很多。對國家、對家人、對朋友,每個人都投入了相當多的感情在裏面,我們很容易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人有時也是自私、虛榮並且貪圖享受的,這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自私的同時又傷害了他人或國家。所以,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不要去爭名奪利,不要在金錢、美色的利誘下迷失方向,不要在紙醉金迷中失去自我。這是人生的基本準則。

融入社會生活,體會其中的酸甜苦辣;走出社會生活,能正確地看待世界,看清人生的本質。達到這種境界是相當不易的。

陶淵明的人生境界讓人景仰。他品嚐了人生不得志、仕途不順利的艱辛,但他仍然融入生活,憂國憂民,仍能以一種超然的態度去面對生活、面對人生,這是很了不起的。

屈原的人生也讓人感動。他與陶淵明的經歷有些相似之處,但他以死守節,投江自盡了,因為他執著於國家的憂患,以此明志。其實他這是陷入了深深的憂慮與痛苦而不能自拔,只有了一種“入其內”卻不能“出其外”的憤慨與失望。他那以死來解脱人世悲苦的行為,給千秋萬代的子民以“明志”的啟迪,也是一種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英國記者迪克裏卡特,因一幅反映蘇丹大饑荒的新聞照片而榮獲普里策獎。照片反映的是一隻專吃死屍的兀鷲,那兀鷲用貪婪的目光盯着一個因飢餓而瘦得皮包骨頭的蘇丹小女孩,等待她死後將她吃掉。照片引起人們很大的爭議,人們質問迪克裏卡特:危難時刻為何不向小女孩伸出援助之手?你作為記者的良心何在?迪克裏卡特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連家人也不能夠理解他,最後他在絕望中自殺了,時年只有33歲。他陷入了新聞倫理和職業道德這個問題的泥沼而不能自拔,不能“出乎其外”,只能留下悲劇讓人思考。

無論是誰,在現實生活中受到的誘惑都會很多,苦難的經歷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應該做到的是,陷入困苦之中而不迷失自我、不迷失人生的方向,要清醒地把握自己,跳到生活之外去欣賞生活、去反思生活。只有這樣,你才可以像陶淵明、屈原等一樣獲得更多的生活認識,走向一個新的更高的人生境界。

人生境界作文 篇4

初出茅廬的學生,很少有一開始便有了明確的目標,明確的追求的。大抵每天因為迷茫而感到痛苦,工作也覺得很不順暢,想另謀高就。然而換了地方,卻又覺得進的地方和以前的沒什麼變化,只是人變了而已……總是不知道何處何從?漸漸的,有了目標,每天能認認真真的工作了,為生活開始努力了。年紀大了,遇到許多事情,都會有精闢獨到的見解和看法了。再譬如説,初學作文的學生,剛開始,一看題目,似乎有許多的材料可以寫,然而到了下筆的時候,卻又感到很多都不好用,最後唯有東拼西湊,勉強成章。漸漸的,知道了怎麼寫,卻沒有充足的詞彙;嫻熟的技巧;不知道剪切心中的材料。最後,到了下筆成文,妙手偶的的地步。

關於這個道理,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中,稱之為人生三境界,並用詩詞做了解釋。第一種為: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第二種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最後一種即: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從詩(詞)意不難看出,第一種人生尚處於一種迷茫狀態,心裏充滿了失落和痛苦。有許多的追求,許多的目標,但卻不知道路在何方?到了第二種境界,人生為之一變,有了追求,有了理想,瞭解了事情的主次,輕重,緩急。有了準確的目標,確切的價值觀。知道幹什麼了。最後一種人生境界時,就是最睿智的人了。知道了取捨;在所專攻的某一領域,即使是最平凡的,最簡單的一件事情也能有很獨到的見解。

偶有閒時,我便想人生的境界與什麼有關?慢慢的個人覺得最有關的是知識,經驗和思考總結。通常境況下,一個人當他有知識卻無經驗時,往往會在第一境界徘徊。有了經驗,隨之而到第二境界。最後到第三境界。同理,有經驗沒有知識時也會一樣。慢慢的他們發現了自己知識的欠缺,開始慢慢的學習。最後到第三境界。知識,經驗和思考總結中,個人認為思考總結是最重要的。沒有一個偉人不善於思考,因為精華,都是在知識和經驗裏面思考而來的。

人生境界作文 篇5

倘若你的生活充滿苦難,倘若你的夢想在半路夭折,倘若你離成功還遙遙無期。那麼,你會怎麼做呢?是滿心憊懶,勉強接受;還是心懷感恩,努力改變。而我認為,感恩,是一種崇高的人生境界。

感恩挫折,它磨鍊了你的的心性。美國總統,林肯,他曾在競選總統時六次落選。直到52歲才成功當選美國的第16任總統。面對這些打擊,他從未沮喪放棄。他只説了一句“我從未認為我是失敗的,我要感謝這些挫折,他使我更加努力的生活”。倘若林肯從未心懷感恩,那麼他會有覺悟嗎?當選美國總統的人還會是他嗎?都説青春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而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感恩磨鍊了你的挫折,它使你在困難中得到了成長,亦使你的意志與潛力得到充分發揮。於他而言,他的青春如同曇花的多年靜默,終得一日驚豔。

感恩危險,它帶給你臨危不懼的鎮定。意大利女探險家曾在獨自穿越塔拉克碼沙漠時,幾次遭遇危險。猛烈的沙塵暴幾乎席捲了她。面對如此危險的境地,她從未驚慌,她用智慧與勇氣一一化解。當她成功走出沙漠時,她面對沙漠跪下來,真誠的説:“我不認為我征服了沙漠,我在感謝沙漠允許我通過。”面對危險,她用鎮定從容為我們詮釋了大膽探險的勇氣與智慧。感恩危險,它使你擁有身陷絕境卻鎮定自若的氣魄;感恩危險,它使你擁有執着追求的信念;感恩危險,它使你擁有勇往直前的恆心。於她而言,她的青春擁有面對峯迴路轉,而善於變通的精神;亦擁有從容鎮定,披荊斬棘的勇氣。

感恩質疑,它帶給你始終如一的自信。著名音樂指揮家小澤征爾在一次大賽中,演奏評委會遞給他的樂譜時,發現音律不和諧,而評委再三聲明樂譜沒有問題。小澤征爾考慮再三,停止演奏,大喊一聲:樂譜錯了。評委們全都站起來為他鼓掌,祝賀他的成功。面對質疑,小澤征爾選擇堅信自己的判斷,相信自己的主張。在權威人士面前,他亦選擇做自己。拘囿者死,超脱者生。感恩質疑你的人,他們使你在世俗的眼光中堅信自己。褪盡鉛華,亦可成長。於他而言,他的青春是保持初心,方得始終的堅守。

生活與青春如同一場逃亡,我們卻在徒步奔跑。在青春這場盛宴中,有疲倦失意,有滿心澎湃,亦有坦然開闊。而我們唯有心懷感恩,方可走出困頓失意;有感恩,方可走出迷茫無奈;唯有心懷感恩,方可擁有坦蕩遠方。心懷感恩,如同等待一場花開的過程,到那時,它必芳香滿溢。

人生境界作文 篇6

有人説:“小不忍則亂大謀。”其實,忍讓是一種美德。在紛繁的生活中,能夠忍讓是可貴的。《尚書·君陳》中説:“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意思是一定要忍耐,才能成功;能容人,道德修養才能提高。明代薛瑄在《理學粹言》中説:“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識量過人者能之。”

清朝禮部尚書張英,一天收到家中來信,説家中為三尺宅基與鄰居爭執,鬧得幾乎大動干戈,讓他迅速回去助陣。張英笑着提筆回了一封信,並附了一首詩:“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在張英的開導下,兩家化干戈為玉帛。俗話説,“宰相肚裏能撐船”,正因為張英不計較小事,能夠忍讓,才化解了兩家的怨怒,也為歷史留下一段千古美談。

作為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夫人的希拉里不但是一位政治明星,也是一位懂得忍讓的人。在她的自傳《活生生的歷史》出版時,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脱口秀節目主持人卡爾森公開表示:“它不可能賣得好,我敢打賭,如果超過一百萬本,我把鞋子吃下去。”然而沒過幾個星期,自傳就暢銷了一百萬本。人們認為這下子希拉里會好好羞辱卡爾森一番,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希拉里特意為卡爾森定做的是一個鞋子形狀的蛋糕。面對別人的羞辱,希拉里充分展示了她的風采。她的忍讓,也為她贏得了政治上的聲譽,成為美國政壇上的女強人。

忍讓,要顧全大局,着眼於未來,以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為重。面對廉頗的驕橫,一代名相藺相如一忍再忍,二人終成“刎頸之交”;面對無賴者的挑釁,大度韓信忍受胯下之辱,以德報怨,終成一代名將。南海之濱,王偉駕機被撞;南聯盟使館,巍巍高樓轟然倒塌,我國在不損害國家尊嚴的前提下,極力忍讓,讓出了世界和平,也得到了世界各國愛好和平的人民的高度稱讚。這正如林逋所説的,“屈己者,能處眾,好勝者,必遇敵”。

忍讓並不意味着退卻不前或懦弱可欺,並不是面對誤解、委屈,甚至詆譭、污辱而無動於衷。《尚書·君陳》中還説:“爾無忿疾於頑,無求備於一夫。”忍讓不是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不是晚清王朝的喪權辱國。

忍讓是一種境界,也是一門藝術,忍讓者當以寬厚博大的胸懷容納他人的悖理行為,以寧靜平和的心緒去感化他人的淺薄行為。所以我們要“寧讓人,勿使人讓我;寧容人,勿使人容我;寧吃人虧,勿使人吃我虧;寧受人氣,勿使人受我氣”。讓我們學會獨立於萬物之上,學會屈於萬人之下,而後“乃為有養”。

人生境界作文 篇7

善讓中華幾千來的文人騷客漚心瀝血,登高作賦大加頌揚:“善”讓九州世世代代的仁人志士苦苦追尋,雖拋頭灑血在所不惜:“善”像春天裏和熙的晨風一次次將殘敗破落的華夏大地吹得綠滿天涯:“善”又好似金秋的太陽照耀炎黃子孫們的心房,凝聚大地的精華成為一顆顆善果。

佛教的苦行僧們,堅守清貧,追求寧靜,執着行善,以心中小善去悟世間大善,以世間大善去喚醒眾生心中至善;善行如綠水盪漾,滋潤心靈;善心如萌芽破土的種子,從靈魂最深處將真性情喚醒復甦。的確,人類的歷史上充斥了過多的金戈鐵馬,新仇舊怨,有鮮血,有殺戮,有殘暴。但我始終堅信即便是在最黑暗的年代,“善”的火把仍舊在倔強的燃燒,好似烏雲遮不住陽光,青山擋不住流水,寒風蓋不過梅香。“善”如一株胡楊樹巋然屹立於人類的靈魂,活着三百年不死,死了三百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朽。

因為有善,人類的精神才不至於在艱難困苦中慢慢乾涸。作為一種人生的境界,善讓我們去愛,去憐,去珍惜,去體恤。於是人類多了幾個拔亂救世的聖人,多了幾個奮不顧身的勇士,多了幾個眼睛裏常常噙滿淚水的詩人,多了幾個憂國憂民的沉思者,多了幾個感慨系之於一情一物的雅士,多了幾個烏鳥私情的孝子。王羲之説得好:“夫人世相與,或取諸懷抱,晤言於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痕形骸於外。”人的生活態度可以順其本心,但對人生最高境界的定義卻只能是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酒可以醉,錢可以散,但唯獨善不能丟。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損其昭質,唯其心中高潔,人之所以經大風大浪而依然前行,唯其有善心作為磁針。

人都不免於灰飛煙滅,好似點亮的蠟燭,燃一刻便少一寸,怎樣在有限的一生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文天祥説:“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屈原道:“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王勃歎:“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對美好,對善的執着追求,讓我們能夠在短短一生中用生命劃一道絢爛如彩虹的弧線,從時空的這一頭躍到另一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短暫嗎?不,善已把我們定格在永遠。俯仰之際彈指一揮間,急促嗎?不,善已讓我們能夠在精神世界自在徜佯。

善始,我們本誕生於美好;善終,我們一生達到了人生的大境界。

人生境界作文 篇8

《列子·黃帝》的記載中,黃帝憂於國家動亂,遂“晝寢而夢,遊於華胥氏之國”,於夢中見到了自己的理想之國,等醒來便以此治國,海清河晏,天下大治。而後黃帝以夢中所見,譜成一曲,即名《華胥引》。傳説若三段齊奏,則顛倒迷離,見眾生萬象,償一切所願。

三段曲,三種境界,三種人生。

第一曲,帝王曲。

半壺酒半扇玲瓏月,半把利劍問於天涯。

唐太宗李世民曾書《望終南山》: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出紅扶嶺日,入翠貯巖煙。疊鬆朝若夜,復岫闕疑全。對此恬千慮,無勞訪九仙。

詩歌一開篇便透出一股帝王雄霸之氣,收束由景入情,面對如此美好河山,哪裏還有人生煩惱憂慮?也不必尋訪神仙!這種磅礴大氣,也只有將江山裝於胸懷的帝王所有吧。

第二曲,文人曲。

半盞燈半夜孤笛聲,半杯茶半騎南城下。

這是我認識的文人形象。他們既想在亂世中尋一份清靜,又掙扎於心中的熱血報國情懷。譬如納蘭性德,一生雖懂騎射好讀書,卻無法在一等侍衞的御前職位上揮灑滿腔熱情。他淡泊名利,在內心深處厭惡官場的庸俗虛偽,“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澤魚鳥之思”。

披寒衣,懷寒心,彼時落寞,此看更消長。

第三曲,隱士曲。

説到隱士,就不得不提陶淵明。他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筆勾勒出一支關於人生閒逸而自在、山靜穆而高遠的輕快的曲子。

而隱士,大都是復歸自然的。陶淵明寫下此句時,剛剛從官場隱退,他厭惡官場的污濁、俗子的虛偽。他要拋下這一切,迴歸本心,隱去一身浮華。

他隱出了隱士的風骨,引出了隱士的情懷。自成一派。

他能嗅到真正的花香,聽到真正的鳥語。他摒棄帝王的追求,拋下文人的情長,一切在他看來不過色即是空罷了。煮一壺茶折一枝白梅花,撐一把青傘看泠泠雨落下。那一份波瀾不驚淡泊了一朝天下。

《莊子·大宗師》中,顏回與孔子之間有一則對話值得玩味:

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行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

這是莊子對於隱士的評價。

當文人帝王如困獸,困於這迷亂浮生。

只剩一曲,輕輕吟唱:

“春光還是舊春光,桃花香,李花香。惜賞花人不見,歌一闋,淚千行。”

人生境界作文 篇9

在非洲原野上,有一種十分勇敢的小動物叫做蜜獾。它是一種兇殘而好鬥的動物,不像別的掠食動物一樣撕咬敵人的頭部,而是直接攻擊敵人的腹股溝。它最愛鑽進蜂巢的深處,尋找美味的蜂蜜。但是頗為遺憾的是,蜜獾發現蜂巢的本領相當拙劣。

當地有一種極受居民歡迎的灰色小鳥,它比麻雀稍微大一些。由於它們非常善於發現蜂巢,被人們稱為向蜜鳥。向蜜鳥最感興趣的食物,則是組成蜂房的蜂蠟和野蜂幼蟲。但是,向蜜鳥的力氣非常小,它們根本不可能將蜂巢弄碎。

基於各自的需要,向蜜鳥與蜜獾這一對飛禽走獸便取長補短,相互依賴起來。每當一隻向蜜鳥發現一個蜂巢時,它便發出刺耳的尖叫,同時在林間穿飛。一旦飛行中的向蜜鳥發現蜜獾,它就落下去啄蜜獾的頭,於是蜜獾開始追趕向蜜鳥。就這樣,向蜜鳥把蜜獾引到蜂巢前,它棲在樹枝上靜觀蜜獾搗毀蜂巢,很快,蜜獾喝足了蜂蜜,吃夠了蜂卵揚長而去。這時蜂羣因家園被毀壞而四下逃逸,向蜜鳥就飛下樹枝來,不慌不忙地享用被蜜獾咬碎的蜂房蠟和野蜂幼蟲。

無獨有偶,牧蟻和蚜蟲也是這樣的一對相互合作、生死相依的組合。因為蚜蟲的排泄物(稱為蜜露)含有氨基酸和糖分,這種成分能夠刺激牧蟻的味蕾。當牧蟻飢餓時,它就會用觸角去拍打蚜蟲的背部,促使蚜蟲分泌蜜露。

在有些時候,牧蟻還會用樹葉和小樹枝精心地為蚜蟲搭一個漂亮的小巢,每晚將蚜蟲集中在小巢內,甚至在遷移之時,牧蟻也會帶上蚜蟲一起啟程。牧蟻還常常扮演蚜蟲的保護神,一旦發現有其他昆蟲侵犯蚜蟲,牧蟻就會對來犯者羣起而攻之。

玉米地裏的牧蟻甚至還會在秋天到來的時候,將玉米上的蚜蟲卵收集起來,藏在地下的蟻穴中,使之冬天不被寒冷的天氣凍死。當來年春回大地時,牧蟻就會將蚜蟲卵取出讓其孵化,孵化後的新蚜蟲又可以為牧蟻提供新鮮的蜜露了。

面對強大的自然,面對殘酷的世界,個體的力量畢竟孤單有限。這就要我們像向蜜鳥與蜜獾、牧蟻和蚜蟲一樣,用一雙慧眼,找到利益互惠的合作者。你死我活的競爭是一種低級競爭,是一種惡性的競爭。良性的、可持續的競爭就是合作。合作是競爭的最高境界,結局是美妙的雙贏。

人生境界作文 篇10

有這樣一個人:八歲時他從管風琴上開始了對人生和宗教的理解;十八歲成為法國管風琴大師的得意門生;同年,又用法語和德語寫出了《巴赫傳》,其深入獨到的見解驚動了整個歐洲,並被推為演奏巴赫的第一人。

如果放在當今的中國,那他的家長肯定樂瘋了——自己的孩子不但贏在了起跑線上,而且還有可能成為一棵偉大的搖錢樹。

三十歲前,他又獲得了哲學與神學博士,出版了《康德的宗教哲學》《歷史上耶穌的研究》等著作,並因此獲得了自己母校(也是德國作家歌德的母校)的任教邀請。

就在大家都以為他將譜寫華麗人生的時候,他卻把目光投向了那遙遠、寥廓、荒蕪、混沌、懶散、冷酷的非洲。

關於非洲,他僅僅在年幼時看過一座非洲人的雕像,他回憶説:“他臉上那憂傷而若有所思的神情,好像是在和我訴説黑暗大陸的悲痛。”在而立之年,他無意中看到一篇文章,講述了非洲嚴酷惡劣的生存狀況,如何迫切需要醫療服務,並招募前往這個地區的志願者。一座雕像,一篇文章,讓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未來。

於是他回到醫學院,於八年後獲得醫學博士學位。雖然這只是他一生九個博士學位中的一個,卻是對非洲人民最重要的一個。三十八歲,他趕赴非洲,在那裏用自己的積蓄建起了醫院,並開始免費為貧窮的黑人治病,直到九十歲時在非洲去世……

他,就是史懷哲,一位大愛無疆的醫生。那些從他那裏得到健康和生命的非洲黑人,帶着崇敬和驚喜的神情,把他尊稱為“歐剛加”——解救之神。愛因斯坦評價説:“對善和美的渴望,理想地集於一身,像史懷哲這樣的人,我幾乎還沒有發現過。”

如果換了是你,你會像史懷哲那樣做嗎?放棄所謂的“機遇”和那些讓世俗眼紅的“成功”。是啊,這個世界跟不上史懷哲的腳步。它對史懷哲的理解需要一個過程。

最終,孤獨而長久的堅持讓史懷哲贏得了全世界的尊敬,20世紀50年代初,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這位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志願者和人道主義聖徒。

其實,人生的意義我也搞不懂。但我知道絕不只是——當官、發財或者成名。

人生境界作文 篇11

豔陽之日,巧遇一友,席間先是寒暄,之後肺腑之言如一江堤之決……

人生。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彩人生,各色不同;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各有所好,喜怒哀樂悲恐驚,情感交加。人生路其修遠兮,低一下頭,那是為了昂揚成擎天之柱,退一步那是為了踏越千山萬水,為破萬里浪,低一低頭,即便今日成淵谷,今秋化作飄搖的落葉,我想待明春依然會笑意盎然,傲視羣雄,失敗了不是你失敗了,而是嘴大的人説你失敗了,沒有失敗的尷尬和忍辱哪來成功的喜悦?

境界。往往境界低估,試想!一個人到最高的境界,應該是——無得無失,但是人們非常可憐,都是患得患失,未得患得,既得患失,做人要懂得人外有人,做事要明白天道酬勤!要知道人生有許多的無奈,失落,痛苦,當你還有眼淚的時候就應該慶幸應該流淚,眼淚是緩解傷痛的武器,不要忍住不哭,而是該哭泣的時候就讓自己好好哭一場,出出那口悶氣,因為嘴大的想讓你哭你就得哭,你笑了反而會影響他的心情。

現實。現實的生活就是那麼殘酷,它本身並不是可以實現所有幻想的萬花筒,生活和我們是相互選擇的,不該過分計較的就學着忘卻,別跟自己過不去,也別跟現實過不去,我們有我們的悲哀,現實有現實的難處,權有權的哀點,官有官的難處,應當學會原諒現實,原諒自己,因為咱沒有生活在高牆大院裏,老祖宗也沒有留下什麼,也沒有和嘉城先生攀過什麼親戚……所以要看清了自己,看清自己的生活,看清現實,這樣也許會多幾分寬容,多幾分理解,牙掉了往肚裏咽,有淚咱偷偷的掉,不張揚,不氣餒,要明白胳膊是永遠擰不過大腿的,要知道嘴大的不是專留吃肉的,你在他的掌控下,人到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當今的社會權比天大啊!壓在頭上的不只是一朵雲,而是整個天空——陰森的天空。時刻要想開點,別那雞蛋硬往石頭上撞,因為你是腥不到人家的,人家吃慣了,這滋味已經習以為常了,看開點,人家説石磙好吃,咱就説又香又脆,何樂而不為?

共鳴。命運之神的一條準則:如果一個人處心積慮要把所有的好處攏給自己,那就%的斷定你已經患病……神經病。

人生境界作文 篇12

“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這句話是我爺爺教我的。

那時我還小,認識的字很少,也就二年級的水平吧。當時的我正在外頭玩耍,爺爺突然把我叫進屋子,手裏拿着一本《論語》,説是教我認字。當他讀到這句話的時候,停了下來,教導我一定要好好讀書,説了許許多多的話,我聽不進那些話,終於,忍不住掙脱他的懷抱,又到外面愉快玩耍了,只留下爺爺在他的書房裏面一愣一愣地。

不過,從那時起,我的心中便不再一片空白與爛漫,開始填充一些東西了。比如説,我應該好好讀書。

但是,單純的我依舊是迷茫的,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東西,倒底是什麼。納悶之餘,那本《論語》又從我的身邊穿過了。

《論語》裏説:“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這貌似是我確實裝進心裏的第一句話。志向,是志向,我要追求的東西。做人,“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這是《論語》教會我的。從那一刻開始,我就有一種感覺,在我的生命中,不能沒有《論語》,它就像是我的啟蒙老師,我不能沒有它。

那一年,我十歲。恰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人生一境。

兩年之後,我上了初中,以一個初中生的身份,接受着各種挑戰,面臨着各種壓力。我十分疲倦,疲倦到無力翻開《論語》的一張張泛黃的紙。我渴望勝利與超越,努力地攀登,卻始終達不到我想要的高度。有時候,我甚至會懷疑自己,是不是過於自以為是?有時候,我也會反省自己,是不是太過追逐功利,而失去了本心?但這些,都只讓我更加沮喪。我彷徨了,準備放棄之時,我又翻開了我曾經自以為讀懂了的那本《論語》。

安然地,我放下一切包袱,去讀它。“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讀着讀着,我的心也漸漸平淡開闊起來,它彷彿告訴我:“你沒必要這麼累,也沒必要這麼早就放棄。”它激勵着我,要像個猛士一樣更奮然前行。他給了我繼續為理想志向拼搏的勇氣。

那年,我是個初中生。恰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人生的第二境界。

最後,我考上的我心儀的高中。我深知那不是幸運。因厚積薄發,功到自然成。正所謂人生的第三境界“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有理想,追逐理想,實現理想。我想,這該是人生的三大境界吧。而當我們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中,輪迴於人生的境界裏,若是能與國學經典相伴,那可實在是一大幸事。

人生境界作文 篇13

散文家周國平先生説過:“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脱了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在精神世界的寶藏。”

生活在這個熙熙攘攘的現代社會,誘惑總是不期而遇,我們也常常在這一片光怪陸離中迷失自己,而心靈,也越發的貧瘠。沒有肥沃的土壤,何來朵朵絢爛的精神之花?現代人的心靈救贖之路又在哪裏?

北宋大文豪蘇軾,早年因為家庭環境影響,立下了治世經邦的出世思想,他參加科舉考試,追求功名。然而在遭遇了“烏台詩案”之後,他被貶謫到黃州,開始了對自身的反省。他發現以前自己最大的毛病便是才華外露,想用詩文來轟動社會。而官場,也不過是一個把是非曲直忠奸善惡染成一色的大醬缸,他不屑與其同流合污。他極其誠懇地自我剖析,想找回一個真正的自己,漸漸迴歸了安寧祥和的狀態,道出一句:“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這是一種安靜的豐富,又如“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李白,他們傲視世間的虛名浮利,保有靈魂的高潔,盡享人世間的種種快樂。

同是現代人,林清玄卻品出了不同的滋味——清歡,“清歡來自對平靜的疏淡的簡樸的生活的一種熱愛,它對生活無求,不講求物質的條件,只講究心靈的品味。”在路邊看石頭,在林間聽鳥鳴,品味一壺清茶,欣賞一輪皓月,這些都能在他心中泛起美的波紋,盪開圈圈漣漪。這也是一種豐富的安靜,一種內在的淡定,無關乎物質,只追求心靈的愉悦。

維克多·雨果如此描述了人心靈的面積:“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而當我們也擁有了內在精神的豐腴,我們的心靈也會像這般的寬廣闊朗。

莊子把對人生境界的修煉總結為兩個字:心齋,也即對心魂的齋戒。要筆直地面對自己,反躬內省,無情地剝除自己身上一絲一毫異己的成分。於是有一天,我們懂得了史鐵生此話的意義:“現在我看虛空中也有一條界線,靠想念去邁過它,只要一邁過它便有清純之氣撲面而來。我已不在地壇,地壇在我。”

此時,我們便擁有豐富的安靜了,也正如王國維所認為的人生最高境界,“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人生境界作文 篇14

“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是王羲之的休悟自我;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屈原的識人知世;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蘇軾的兼濟天下。每個人都有自己理想王國,“體悟自我,識人知世,兼濟天下”是每個人的夢想。每個人都會懷揣着夢想去塑造人生的境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體味自己,去認識人生的初步境界與價值。站在歷史的河岸,我在求索的河川裏,驚醒地看到,這裏既有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蒿人”的狂放不羈,也有“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迷茫與失落;既有李樂薇式的閒適高雅的人生探索,也有魯迅的一夜白頭般的苦思冥想。人們都在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人格定位、人生目標,體悟自我---人生的宏圖從此鋪開,人生的境界由此昇華。

孔子曰:“吾七十六方能隨心所欲而不逾矩。”識人知世,放寬眼界,心懷他人。西北的朔風吹開泛黃的歷史畫卷,這裏有陶淵明面對黑暗官場的毅然轉身;有范蠡面對“福貴不能與共”的闇然神傷;既有梁啟超的“吾國之責任則全在我少年”,也有周恩來的“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偉人們旋轉於時俗之上,苦心求索着民族振興之路,詰問着人生的價值取向。邁上識人知世的階梯,確定人生軌跡沿續的方向。

“男兒何不帶吳鈎,收取關山五十州”。“達則兼濟天下”,人生最大的舞台是整個人類的事業。孟子不拘於獨善己身,親自遊説諸候,力圖創造一個“仁”的社會;陸游不顧多病之軀仍然尋求報國之路;杜甫不懼一己之寒而欲大庇天下之寒士。先哲們走出世俗的羈伴,在人生遭遇中無法施展拳腳的時候,仍然以兼濟天下為懷,這裏一種什麼樣的境界?這又會是怎樣一種情懷?問語山川,扣問蒼穹,每一個善於思考的人會不得而知。

看世事滄海桑田,品人生多樣境界。體悟自我,故能深思探索;識人知世,故能友愛他人;兼濟天下,故能成青史之芳名。

人生便是從“小我”走向“大我”,由平凡上升為高尚的過程。閒庭落花風自掃,執壺問道亦相宜。品人生就如品酒,需要慢慢體味,慢慢薰陶。坐看庭前花開花落,遙觀天上雲捲雲舒,人生的境界自然為之高遠。

人生境界作文 篇15

比廣闊大海更浩瀚,比雨後初晴的彩虹更絢爛,比清澈的小溪更純潔,比火熱的太陽更高尚,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格。

華麗的外表下,空有一顆虛偽的心靈,猶如一隻竹籃華而不實。機靈的腦袋下,空有一片混亂的思想。張揚的性格下,空有一副惡毒的心靈。人性、人格是高尚的,不是外在的而是內在的。

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而屈服的精神所折服;為陸游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品質所震撼;為文天祥堅守目的,“人身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志所感動;為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肯領美國救濟糧的偉大人格而深深吸引;為袁隆平“勝不驕,敗不餒”的偉大人性美所激動不已……

現實生活中,把握人生中最純潔的一片天空,便為人生的最高境界。

蔚藍的天空中,有驕陽的高尚,有白雲的純潔,有微風的清澈。

生活在和平年代,我沒有什麼高尚的人格。沒有什麼高尚的精神,沒有什麼眾所周知,令人稱頌的事蹟,我只是默默地在做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只是羨慕一身清爽,坦坦然然的生活,同在一片天空下的我們,不要讓狂風暴雨打破我們美好、寧靜的生活,而是讓狂風暴雨沖刷我們心中的塵埃。

人格的高尚體現了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它不一定是體現為外在的活潑瀟灑,而體現為內在的高潔亮麗。人性的美,不一定體現為驚天動地,而更在於心靈。

堅守自己做人的原則,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也許在人生中有許多小污點,但始終保持一顆善良的心,就達到了人生的境界。

讓乘風破浪的帆船勇往直前,讓亮潔的心靈衝向最高點,踏上人生高境界。

人生境界作文 篇16

前天老師在上課的時候給我們講了人生的四境界,從低到高分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這四個境界説白了,就是從物慾到精神的層層上升,到最後物質的需求越來越少,精神的滿足越來越大。而我的理解是,人生最需要的境界,莫乎快樂。

人生在世,真正能做到聖人之行的人很少,凡塵中的我們大多都是俗人,很多人都在探求人生的最高境界,但其實在塵世最容易也最應該達到的境界便是快樂。若一個人能時常保持快樂,不被名利所縛,失卻功名不會焦躁浮躁。能達到一個心態平和的境界,然後秉懷着這種快樂的人生境界去幫助別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社會的進步也就是非常順其而然的事情。

城市中的任何俗事,若脱離了快樂。不要説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就連堅持做下去都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一點,在尚未啟蒙,天真懵懂的孩子身上,都能體現出,曾經有位科學家發現,有一羣孩子,整天圍着他的家門口嬉戲打鬧,吵人的要命,後來他便給這些孩子定期分一些糖果,鼓勵他們吵鬧之後才有糖果吃,這樣便使他們吵鬧的動因成為了獲得糖果。這樣孩子們便減少了很多吵鬧中的快樂,成為了為了這些糖果而吵鬧,結果孩子們就慢慢地散開了,沒有繼續在吵鬧。從科學的角度看,這是內因和外因的結果,有時候內因的快樂動機往往是我們做事的主要動因,若我們不能從一件事中獲得快樂的滿足感,這件事情就會我們成為我們極其厭煩的事情,從而撒手不做。反觀之,若人生少了快樂這一境界,那麼終將如行屍走肉般地活着。樂其道便能成其事,人生在世,何樂而不為?

人生境界作文 篇17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縱觀古今,這是多少文人窮士盡一生也無法達到的高度。又是誰越過坎坷歲月,讓後人尊敬與仰望?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成大事,必先立志。昨夜裏西風雖然悽烈,凋零了綠樹,但依舊敢獨上高樓,撥開那層層雲霧,遠眺美景。周遊列國的車轍,留下了他的仁愛之種,在仁德的感召下,攀上了思想道德的頂峯;韓信面對“胯下之辱”,但他依然堅定,堅信“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成就了“垓下之戰”的傳奇;面對壓迫,陳勝吳廣發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鏗鏘吶喊……遠大的志向決定着我們未來的方向,使我們的`人生與眾不同。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人生,必經坎坷;勝利,必經奮鬥。面對父親的遺言,司馬遷飽嘗宮刑,發出“人故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人生哲理,你忍受痛苦,以血淚著就“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辛棄疾用“匹夫不可奪志也”吟出了你的執着,你雖遭受排擠,卻從未失報國熱情,成就了一個胸羅萬卷,馳騁百家的千古奇才,讓赤膽忠心的愛國熱情恆久盪漾在歷史煙波之上。為了實現理想,即使面臨困難也要“衣帶漸寬終不悔”。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經千辛萬苦,終豁然開朗。在污濁不堪的官場中,王維經歷了仕途的險惡而不再執着於名利,才有“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淡然;陶淵明看清名利後,完全迴歸自我,“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只有經過奮鬥,才悟得真理,才能迴歸樸實。在那燈火闌珊處的才是最真實的自己。

歲月積澱,塵埃落定,在歷史長河中,你的名字無法抹去,成為永恆的經典……

人生境界作文 篇18

每個人只有一條命,但是如何能活出三條命?性命,生命與使命,這三條命是人生的三種境界,不同的境界讓人們領悟到的是生命不同的意義。

平庸的人有一條命:性命。是每天與柴米油鹽打交道的家庭主婦;與工件打交道的職員;與瑣碎小事打交道的鄰里鄰居……這是社會上的大多數人,處於“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人生境界,他們是平凡之人,過着平淡的生活。他們尚未有遠大的夢想,活在物質的世界裏,為小我的世界努力打拼……他們是芸芸眾生,是平平淡淡的一份子。

優秀的人有兩條命:性命和生命。他們不一定有驚濤駭浪的壯舉,但是憑着一顆執着追求的心,朝着理想的方向奔跑,“秀”出自己的精彩。如朝氣蓬勃的孩子;精力旺盛的青年;老當益壯的老人……他們像一朵微笑的向日葵,朝向陽光而努力。他們對未來有着自己的看法,但是會有時而的迷茫與困惑,但是依然努力向前,正處於“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人生境界。

卓越的人有三條命:性命、生命和使命。他們不斷提升自我,彰顯自身價值,在努力追求目標的同時,他們把自己的生命與民族和國家聯繫在一起,這就是卓越之人的使命感。

有一個叫羅伯特·舒爾的孩子在日記本上寫了一句話:“我要建造一座伊甸園。”1868年,他把心中的伊甸園畫了下來:一座水晶教堂。建造它至少要花七百萬美元,但是他仍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着:反反覆覆地做着演講。一天又一天,無數的人被他的執着所打動,紛紛為他捐款。1920年,他夢想中的伊甸園終於建好了!在人生路上,他知道自己追求是什麼,放棄是什麼,責任和使命讓他洞察世事後,不忘初心,修成正果。這是“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的境界。只是此時的山水已經別有一種內涵,在堅忍與屈辱中的司馬遷、鞠躬盡瘁的鄧稼先、報效祖國的錢學森……他們這樣的人身體力行,完成了偉大的使命,傳承民族精神,報效祖國。擁有使命感的人,才是卓越的人,他們擁有了三條命的境界。

每個人都有一條命,在平庸的泥沼中越陷越深,最終只會一事無成。如果將生命和使命貫穿一生,哪怕是在平凡的崗位上,腳踏實地,追求夢想,完成使命,對社會、對國家有所承擔、有所貢獻,依然會成為卓越的人!

人生境界作文 篇19

在今天的語文課上,謝老師告訴我們:“同學們,人有六種境界,看看你是在哪個境界吧!”這時,正在專心致志背書的同學們一個個都抬起了頭,好奇的看着謝老師,一個個似乎都很想知道怎麼回事。謝老師對我們説:“你們看我畫!”

同學們這時又目不轉睛的盯着謝老師,謝老師在黑板上寫着——最低層次,不想惹麻煩;中等層次——為了得到獎勵,為了取悦他人;或是為了一切目的……而最高境界就是不論你在什麼地方,都能有底線,而且不改變!

正如這個底線一般,北宋的大文豪蘇軾一樣,他不僅僅它不僅僅有底線,還有渲染別人的精神。小時候的他就立下了治國之心,雖然在途中被貶到了黃州,發現了自己的最大的毛病——才華外露。於是,他想用詩詞來轟動社會。而官場,也不過是一個把是非曲直,忠奸善惡染成一個色的大醬缸,他開始不屑與他們同流合污。

於是,他極其誠懇的進行了自我解剖和剖析。所以,他十分想找回原來的自己,於是,他漸漸的迴歸了安寧祥和的狀態,還悟出了一句:“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吳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從人生的最高境界上去看,蘇軾不正有這種的毅力嗎?他的底線不一直是“治世經邦”嗎?

是啊,在亂世中一直有着自己的底線,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啊!這才算是一個成功之人啊!而現代人呢?就必須有獎勵,還有取悦他人。是啊,成功和獎勵來比豈不是前者更重要嗎?

亂世浮沉與有底線而比哪個更重要?有底線。是,但你不論在哪兒,都有底線時,那麼你將是一位蘇軾一般的成功人士!

人生境界作文 篇20

人生,是一本浩繁跌宕的卷帙,收錄着人從呱呱墜地到生命的寂滅——人世的這趟飄渺之旅的全部見聞。其間林林種種的悲喜、感悟、閲歷、認識,匯聚成了人生的底藴和內涵。人生何其又不是一條激淌的小河,從生命的這頭流向那頭,只不過最終是要注入恣肆的大海汪洋。人生的境界則決定了這趟旅行的風花雪月,我們是歎其風月的姣好,還是感知旅程之維艱;我們是徜徉於生命的思考,還是彷徨於宿命的淒涼。“知識關乎自然,智慧關乎人生。”人生境界是智慧的境界,對生命的解讀和參悟,是追問“我是誰”,是認識自己的學問

生活中的慾望就像嬌豔欲滴的禁果,引誘的是我們這些芸芸眾生趨之若鶩,遂又借命運無常翻雲覆雨之手,將我們逐之心靈的荒原,感受生命的虛空。正如英國作家王爾德所言,“人生有兩種悲劇:第一種悲劇是你所需要的東西卻得不到,因此你感到失望;但是另一種更大的悲劇是,你所要的東西你終於得到了,卻感到絕望。”反觀我們的人生,時下人們的心態,為什麼找不到幸福和快樂?生活缺乏激情,人生缺少衝動,我們更多的是感到自己淪落,自己的無助,自己的空洞,自己的無所適從。人生源於何處?,又要駛向何方?我們茫然,惶惑,似乎人生已到山窮水盡,生命已近油盡燈枯。

或許透過人生境界的哲思,能讓我們撥開人生的雲霧和陰霾,見一方明淨的朗朗生命之晴空。

説到人生境界,不能不説近代大詞人王國維先生的人生三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西風颳得綠樹落葉凋謝,人生荊棘長鞭開始不滿我們前行的道路。這時候,我們怎樣才能看到生活的真實,“獨上高樓”,正所謂站得愈高,望得愈遠。那怎樣上“高樓”,我認為那是思想上得去,智慧上得去,才幹上得去。不經一番磨礪,不經智識的厚積薄發,不埋頭專研做學問,能上“高樓”嗎?只怕是上得高樓,看見的也是單調人生的形單形只。“望盡天涯路”,因為有了超乎常人的視野,站在了超乎常人的高樓,“天涯路”自在眼下,又何必在乎俗世凡塵的蠅頭小利,虛名羈絆,人生境界便大大的不同。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人生之道路,不但有鮮花和掌聲,更是荊棘叢生,充滿各種艱辛和困境,我們要以怎樣一種心態來迎接厄難之生命洗禮?《周易》以積極的人生哲學倡導,“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君子應該像天宇一樣運行不息,即使顛沛流離,也不屈不撓。成功的人生不在於有的人選擇了人生的高貴,失敗的人生不在於有的人選擇了人生的卑微。這二者的區別在於,面對人生的不確定性,我們是以積極進取,百折不撓還是在困境前淺嘗則止,畏難即退,不同的人生態度決定不同的人生結果。當苦盡甘來,我們在憔悴中收穫,在衝出厄運後得到豐厚的回饋。第三境界,“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經過一次次的滾打跌爬,經過一次次的反思拷問,經過一次次的格物窮理,人生多了一份厚重、沉澱。以前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東西,因為有了犀利的眼神,因為有了生活閲歷沉積的智慧,自是功到自然成,人生困惑豁然開朗,“世界竟然存在!“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山水自有另一番境界也。

“人是掙扎在物質和精神之間的精靈。”尼采如是説,人是痛苦的創造物,在紛繁複雜的矛盾糾葛中,躑躅獨行。我們的人生或許有太多的無奈、無助,昨日已黃花,但明日充滿了希望,我們應活在當下,追求理想之人生,璀璨之人生,積極、樂觀、豁達之襟懷,“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自然能換得孔夫子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境界,從而讓我們的人生未來顯山露水,風輕雲淡。

人生境界作文 篇21

人生是一種境界,要達到他的最高處;只要當你像李白那樣明瞭失敗只是短暫的,而不是整個人生,昨天在昨夜結束,而明天是嶄新的開始時,你就達到了人生的最高處,達到另一種境界。

佛説,只要你明白他人給你帶來快樂,而真正的快樂是助人為樂時,你就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生是一種境界,只有明白自己真正的位置時,你才能夠站到最高處。

王國維認為,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三境界。

昨夜西風凋敝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為第一境界;沒有獨上高樓的寂寞,哪來鮮花與掌聲?大凡事業有所成就的人,都必須經歷一段痛苦的寂寞心路。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為第二境界;別人娛樂我學習,別人休閒我思考,埋身案牘,青衣無眠,方才能站得高、站得遠。在這樣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們更要活到老、學到老,才不至於跟不上日新月異的知識更替時代。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為最終境界;只有歷經無數個痛苦的無眠之夜,才能在燈火闌珊處尋找到人生的真諦,這種真諦的獲得需要正義的精神和人生經驗感悟才行,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沒有登高望遠,無以確定有價值的探索目標;沒有對尋求的迫切願望和自信,難以面對征程的漫長和艱辛;沒有千百度的求索,不會有瞬間的感悟。三者詞道破人生之路。

迷惘,執着,頓悟。成功之道無出其右也。

人生境界不同階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就是説一個人的人生之初純潔無瑕,童年天真無邪。初識世界,一切都是新鮮的,眼睛看見甚麼就是甚麼,人家告訴他這是山,他就認識了山;告訴他這是水,他就認識了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觀意志的載體,所謂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一個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這一階段,那就苦了這條性命了。人就會這山望了那山高,迷惘困惑。一番經歷苦難磨礪,不停地攀登,爭強好勝,與人比較,怎麼做人,如何處世,絞盡腦汁,機關算盡,永無休止和滿足的一天。因為這個世界原本就一個圓,人外還有人,天外還有天,綠水長流,循環往復。而人的生命是短暫的有限的,哪裏能夠去與永恆和無限計較呢?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一切迴歸本然面目,人也得以脱去原來的經營刻意,瀟灑自在起來。茅塞頓開,迴歸自然。人這時候便會專心致志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與旁人有任何計較。任你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朗月。面對蕪雜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呢。

寬容亦是一種深厚的涵養、善待生活,善待別人的境界。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膽能容,容天容地,於人何所不容!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是另一種寬容、博大的境界。記住能容天下者才能為天下人所容。

心如止水之境界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心如止水是一種心態。它彷彿黎明前的黑夜,儘管靜靜的夜看上去如一潭死水,泛不起一絲漣漪和波瀾。然而黑夜終究要過去,黎明終究要到來。黑夜轉化為黎明的過程是緩慢的、漸進的,它積蓄力量,後積而薄發。這告訴我們要擺正心態,心如止水,靜下心來專心致志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可是,當你面對遼闊無邊、煙波浩淼的汪洋大海時,你不得不對它產生敬畏之感。儘管它可能波瀾不驚,面如平鏡,然而我們誰都會知道這其中藴藏着的無窮力量。

其實,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心如止水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它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心如止水是一門處世的哲學,讓我們在面對紛繁蕪雜的社會時,能夠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任天上雲捲雲舒。

心如止水,還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和博大胸襟,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心如止水不是安於現狀,畏葸不前,而是能夠在喧囂中靜下心來拼搏進取的一種人生態度。

人生境界作文 篇22

美麗的心靈,不需要襯托,也不需要高貴時尚的外表,但它可以使你温暖、快樂。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説有一位很平凡的中學生,在一個放學後的下午,大雨將整條馬路籠罩,他舉着傘低着頭在雨中行走,這時他突然發覺自己的前面站着一位穿布鞋的老奶奶,老奶奶手中的手杖告訴他,老奶奶是一位盲人。原來,老奶奶是要過馬路,大雨無情地將老奶奶淋濕,雨水順着她銀白色的頭髮滴下。他連忙把雨傘舉高些,並輕輕地拉着老奶奶的手杖,一步一步地陪伴着,引導老奶奶走過這條濕漉漉的馬路。而他卻在半路摔倒了,因為怕老奶奶擔心,所以他咬了咬牙,沒有發出任何聲響。老奶奶也似乎感覺到了什麼,用一口家鄉話和藹地問起來,“怎麼了,好孩子”?“沒什麼,只是有些冷了。”他慌張地説。他的校服已經濕透了,但他那顆美麗的心卻是温暖的。

也許,他很平凡;也許,他很自卑;也許,他學習不是太好;也許,他的相貌還有一點醜陋。但是這些並不重要,因為他有一顆美麗的心靈,一顆讓人感到快樂的心,一顆讓人感到温暖的心,一顆讓你得到關心的心,一顆讓人感受到了愛的心,這才是美麗的心靈。

聯繫我們自己的生活,暢談我們的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滿禪機的語言來説明,這段語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這就是説,人生之初純潔無瑕,初識世界,一切都是新鮮的,眼睛看見什麼就是什麼,人家告訴他這是山,他就認識了山;告訴他這是水,他就認識了水。

隨着年齡漸長,經歷的世事漸多,就發現這個世界的問題了。這個世界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進入這個階段,人是激憤的、不平的、憂慮的、疑問的、警惕的、複雜的。人不願意再輕易地相信什麼。人到了這個時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歎息。山自然不再是單純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單純的水。一切都是人的主觀意志的載體,所謂“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天”。一個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這一階段,那就比較粗淺了。如果這山望了那山高,就會不停地攀登,爭強好勝,與人比較,怎麼做人,如何處世,絞盡腦汁,機關算盡,永無休止和滿足的一天。人的生命是短暫的有限的,哪裏能夠去與永恆和無限計較呢?哪裏還有美麗可談?

許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終點。追求一生,勞碌一生,心高氣傲一生,最後發現自己並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於是抱恨終生。但是有些人通過自己的修煉,終於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頓開,迴歸自然。人在這個時候便會專心致志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與旁人有任何計較,任你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明月,面對複雜世俗之事,一笑了之。這個時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這時的你心情一片陽光,心胸特別寬廣,心靈一定很美麗。

生活的壓力對每個人來講既是阻力也是動力,這要看承受者是如何接受與應對。我們都有自己的世界觀、自己的喜怒哀樂、自己賴以生存的小小區域、自己的摯友親朋、自己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我們常常因為生活中一些不太起眼的小事攪得心情鬱悶,做任何事都無精打采,錯誤頻出。我們也會因為生活中一件小小的事情而興奮不已,忘形高歌。

那麼,怎樣才能在任何時候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讓情緒左右我們呢?人應該有一個可以容納百川的寬廣胸懷。生活中誰都會遇到諸多不順心之事,這是很正常的,不必為此而喪失對自己的信心。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要嚐遍各種生活滋味的,要知道人無完人,困難就是需要我們來克服解決的,沒有困難哪會有成功後的喜悦?

人之間的磕磕絆絆總是難免,虛心地學習,陶冶自己的情操,踏踏實實走好自己的每一步。人生的目標是遠大的,我們為之追求所付出的努力與汗水換來的應該是成功後的笑顏,不應讓蠅頭小利遮住了放眼美好未來的目光。可能我們會比別人付出多得多,汗水與辛勞遠遠大於自己所得,但是否想過,勞動與汗水是人生的一部分,快樂與成功有時不是用回報就可以衡量出來的。

不難得出這樣的答案,胸懷寬廣的人生活在快樂氛圍之中,工作與生活都是輕鬆快意之事。心胸狹小者整日為一己之私斤斤計較,工作都是被動的事情,何談付出?

所以,我們應該相信美麗的心靈,寬廣的胸懷會帶給人四季如春的感受。

人生境界作文 篇23

人生有三種境界。第一種,鷹的境界。鷹高高翱翔雲端,俯瞰大地,明察秋毫。第二種,烏龜的境界。以弱勝強,清靜無為,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第三種,細菌的境界。若有若無,你説有,它又看不見,你説它無,又真實存在。

第一種,是孔子的境界。第二種,是老子的境界。第三種,是佛祖的境界。孔子的境界,可以成就俗世的強者,雄霸天下,一展雄風。老子的境界,可以成就弱者,以弱勝強,什麼都以最終結果論勝負。佛祖的境界,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前二者都是小兒科。

如果人生就是挑一擔水上路,任務是把水送到終點。我想結果是,第一種境界的人會謹慎地保護桶子和水,歷經千辛萬苦,不惜一切代價,把水和桶安全送到終點,在桶落地的剎那,突然發現,桶底穿了,水漏完了。第二種境界的人邊走邊喝,邊走邊把空桶的多餘的邊緣去掉,快快樂樂好似瘋子,待到達終點時,只剩下桶底了。第三種境界的人把桶和水都瀟灑的扔掉,輕鬆自在,無慾無求,隨遇而安,到達終點時,什麼都沒有,卻告訴大家,這就是解脱的方法。

我們都不想做烏龜,縮頭縮腦,猥瑣得很。做細菌?誰都沒有這樣想過,大家肯定會想,這樣想的人肯定是瘋子。我們只有一種選擇,那就是做雄鷹,拼搏吧,奮鬥吧。世界的王者有幾個?天上的雄鷹又能有幾隻?想做雄鷹,結果卻做了小鳥,與雄鷹為伍,如果運氣不好的話,往往做了它的可口晚餐。細想下來,還不如做只烏龜,修心養性,卻能頤養天年。做細菌?呵呵,那是王者的天敵,躲在王者的體內,自由自在。我們都是有益菌啊,你身體的百分之五十都是啊,沒有我們,你會立即死亡。

老鷹翱翔,小鳥雀躍,烏龜爬行,細菌無所不在。誰是強者?誰是弱者?我們甚至説不準。以氣勢力量論英雄,老鷹為最。以壽命長短論英雄,烏龜為最。以最終結果論英雄,細菌為最。最終誰來超度你?當然是細菌。

觀天下帝王家族,國破家亡時,莫不血流成河,往往國亡時,就是滅種時。做臣子的,今天呼風喚雨,不可一世,明日誅滅九族,人去樓空,數都數不清。黎民百姓,就如那烏龜,躲不過的也許被捉去殺了,躲過去的也許又香火不絕。出家人,往往是被放過的,因為他們有益無害啊。也有死於戰火的,那都是自己的劫難。

人生如夢,夢如人生。人生如飲茶,冷暖自知。人生如穿衣着鞋,合不合身,夾不夾腳,自己知道。適合做雄鷹的就做雄鷹,適合做小鳥的就做小鳥;適合做烏龜的就做烏龜,適合做細菌的就做細菌。

做什麼都好,只有符合自己的本性就可以了。快樂自己的快樂,幸福自己的幸福。愛自己所愛,想自己所想,生活着自己的生活,就是天道。

人生境界作文 篇24

雨竟然增大,路上充斥了水的泥漿。以為是要下雪,但還是雨,枯枝寒雨蕭條滿目,總是讓讓心情不舒暢的,雖然,已經司空見慣了雨的深冬,但總是要懶惰的蕭瑟這景的。可是一種心態了。

閒散無事,就開始漫長的思念,往事本沒什麼,但在這寒冬中,就別有一番滋味,渲染心的沉悶,與外面的世界結成了連理,似乎是要故作姿態,不然就對不起了這雨寒的冷冰。蜷縮在大衣的暖和中,也就沒什麼寒冷,偶爾的動彈一下,翻着以前的照片,恢復曾經的記憶。

熟悉的陌生,似乎在替換着以前的朋友,人在不停的認識和熟悉着不同的人,也就有意無意的忘記曾經的人。一種悲哀或是自然之道吧。總要適應新的環境,才能遊刃於世,面對這無奈,也只能順天而行了的,不然,只得廢棄在了後面,蠶食在了歷史的塵埃中。面對現實的無奈,就翻閲着以前的快樂,想念純樸的往昔,一種温室的幼稚,憧憬的單純着未來的年輕,自以為的時尚,也只是今天的淡笑。那時的一切,總以為刻骨銘心,可經歷的事多了,也就沒了那麼多的計較,看得很輕了,不想在那麼多的慼慼在心,畢竟,痛的,也是一種美麗吧,人生猶如五色,都要經常不停的嘗試的,才可能百態,事故了社會的適應。

壓抑着思想的擴展,務實着自己的現實,不要那麼多的苦惱,嘔氣着心情的不舒暢,精神也在憔悴着美麗的憧憬和那以前的經歷,總是認為那時的年輕,是一種人生的難得。走進了社會的圈子,就獨然了許多的事情,苦熬着拼搏的理由,總是要慢滅激昂的鬥志,化滅了涅磐的追求,恍然中摸索大悟的境界。

人生境界作文 篇25

古往今來,多少人渴望成功,卻終究一事無成;多少人接近成功,卻終究沒有成功。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一書中説:古之成大事者必達到三重境界——理想、奮鬥、成功。

——題記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理想。古往今來,多少成功人士不是立下豪雲壯志,才有成功的希望。青蓮居士曾賦詩“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此等豪情,何以比擬?正是因為這份自信,這份理想,這份壯志,李白才登上詩仙的寶座。昔日魏武帝東征袁紹,凱旋之時,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發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壯志雄心,正因為這份雄心,他才可以,挾持天子以令諸侯,剿滅袁紹一統中原。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門應從小樹立理想,不管它是暗淡還是光輝,也不論它是渺小還是偉大,努力達到人生之第一境界。

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奮鬥。古往今來,多少人原本可以成功,卻失敗一生;多少人已經接近成功,卻失之交臂。人生應是拿起奮鬥的斧劈開理想的石,捲起千層浪來比萬丈豪情。昔日秦始皇定下一統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南制百越收為象郡,奮鬥的腳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終於待得麾滅六國,橫掃中原的壯觀場面。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應用奮鬥讓理想熠熠生輝,讓人生之路越走越寬,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瀟灑自由,躊躇滿志,擎起人生一片豔陽天,用心達到人生之第二境界。

第三層境界:“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成功。當奮鬥之泉澆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成功的季節。這一篇金黃色的麥田,折射出一段閃亮的人生之路。記得老師説過初三是煉獄,經過了錘鍊,你們就可以輕鬆了。還記得老師説過,沒有上過高中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所以,好多人在為了一個共同的理想奮鬥着,想起課堂上老師賣力講課的時候,想起堆滿課桌的課本,想起我們用“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決戰中考。現在,我們終於到了拮取成功果實的時候了,且不論這收穫是否等值付出,只要是收穫,便已是一種結果。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應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守護屬於自己的金色麥田,努力達到人生之第三境界。

成功是房子,理想便是磚瓦,奮鬥便是沙石;成功是大海,理想便是匯聚小溪,奮鬥便是滴滴雨水;成功是樂章,理想便是音符,奮鬥便是曲譜。我的理想不是供賞玩的清泉,不是隨季節變幻的輕風,更不是任由東西的白雲。我的奮鬥是水流擊石的聲響,是守候黎明的星辰,是在嚴冬裏展示傲骨的松柏。人生雖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邁,但理想讓它明亮,奮鬥讓它真實,成功讓它有一片款款詩意。

展宏圖,唱江山如畫志在千里。

——毛澤東

人生境界作文 篇26

得我所應得,棄我所不必得,以所得善吾身,以不必得明吾心,知足者方可常樂也。

人生在世,不必説以後將踏足的社會,就目前而言,存在着許多令我們心動的事物。這些華麗的誘惑震顫着我們的內心世界,取與舍的矛盾時時衝上腦波。我們是真得想得到,那些近乎不勞而獲的美或許足以衝破我們人生的底線,然而天上不會掉餡餅,天底下更沒有免費的午餐,當我們取得“掉下來”的好處時。令我們有所失的事也在暗暗發生。得我所應得,貴在一種理性的心理。

欽佩孟子,他是智者,將取捨之道參透得淋漓盡致。“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他亦能將所得之物加之於身,善其身心。人之所以高貴是因為其人生價值的完美體現,然而,取得之後,我們也要刻意地將其用之於身,以實現我們所得之物的真正價值。

取捨的境界還在於懂得放手,懂得捨棄。我們一定會經歷某個時間,這個時間裏,我們取捨難辨,守住還是放棄,這是一個問題。當生活把我們拋進一口深井,此時唯有去掉纏於身上的金銀飾物——金錢、名利、聲望——才可緣壁爬上,我們會選擇什麼,答案或許因人而異。然而結果是肯定的,選擇生存,就必須拋棄那些於己不會太有利的東西。懂得放手,懂得捨棄,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境界,亦是一種明示內心,昇華靈魂的靈丹妙藥。

其實很羨慕陶淵明,他為自己的人生做了取捨,拋棄了聲望與俸祿,選擇歸隱田園,從此“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放棄了富貴卻得到一生清閒與安然。生命固然可貴,是我們每個人所緊緊抓住的,然而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為生死做了理性的取捨,名垂千古。

知足者常樂。理性取捨的最高境界,安然守住自己的靈魂,讓所得之物真正有效於我們平凡的人生,讓其絢麗多彩;捨棄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以豁達的心境面對生活。

學會取得,懂得取得,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人生境界作文 篇27

接受,不是逆來順受,也不是拼死頑抗。接受,應該是一種態度,一種心境,一種人生境界的敲門磚。

“不羨白玉盞,不羨黃金罍;亦不羨朝入省,亦不羨人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從小被棄於江邊,容貌醜陋,又有口吃,這樣一個放在誰身上都會引起強烈抱怨上天不公平的人生,他卻淡然接受,因為他知道人生的起點我們無法選擇,能做的只有接受,只有好好地過好接下來的每一刻,怨天尤人沒有用:接受身世的坎坷,接受成長的不幸,他把他們融入茶水中,將世間的悲苦,人生的不幸都稀釋於茶水中,化悲痛與力量,超脱於世俗。接受給了他重生,給了他展示自己的機會。接受現實,他使飲茶成為普及的人人都能體會的平民藝術,這一切都在面對痛苦時,那一份坦然接受的心態,他便是“茶聖”陸羽。接受,使他開創了一片只屬於自己的心的境界。

不愛仕途愛文學,不愛富貴愛超然,胸納幽蘭,神容主若,便是他。他,納蘭容若,一生被康熙主宰,最愛文學的她才華卻被雪藏,永遠處於“綠葉”。這一切對他來説是多麼的不公,但他沒有反抗,沒有逃避,而是接受。如果這一切無法改變,那便接受,接受不幸,接受一切的一切,將其一切化為幽怨的筆,縱情寫出“人生若只如初見,何處西風悲畫扇”的悽婉情懷,數千動人詩詞皆源於那一接受,也正是這一接受,讓別人無法漠視他的才華,成就了他最初的夢。接受,為納蘭開創了一片文學的天空。

江河接受雨滴,成就了自己的奔流不息;羣山接受孤峯,成就了自己的連綿萬里;藍天接受白雲,成就了自己的晴空萬里。接受,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學着接受,去開創自己人生的新境界。

人生境界作文 篇28

人類是情感動物羣,牽絆他的東西很多很多。對國家、對家人、對朋友,每個人都投入了相當多的感情在裏面,我們很容易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人有時也是自私、虛榮並且貪圖享受的,這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自私的同時又傷害了他人或國家。所以,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不要去爭名奪利,不要在金錢、美色的利誘下迷失方向,不要在紙醉金迷中失去自我。這是一個人的人生基本際準。

融人社會生活,體會其中的酸甜苦辣;走出社會生活,又能正確地看待世界,看清人生的本質。達到這種境界是相當不易的。

陶淵明的人生境界讓人景仰。他品嚐了人生不得志、仕途不順利的艱辛,但他仍然融人生活,憂國憂民,仍能以一種超然的態度去面對生活、面對人生,這是很了不起的。

屈原的人生也讓人感動。他與陶淵明的經歷有些相似之處,但他以死守節,投江自盡了,因為他執著於國家的憂患,以此明志。其實他已陷於深深的憂慮與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只是一種“入其內”卻不能“出其外”的憤慨與失望。他那以死來解脱人世悲苦的行為,給千秋萬代的子民以“明志”的啟迪,也是一種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英國記者迪克裏·卡特,因一幅反映蘇丹大饑荒的新聞照片而榮獲普里策獎。照片反映的是一隻專吃死屍的兀鷲目光貪婪地盯着一個因飢餓而瘦得皮包骨的蘇丹小女孩,等待她死後吃掉她。照片引起人們很大爭議,人們質問迪克裏·卡特:危難時刻為何不向小女孩伸出援助之手?你作為記者的良心何在?迪克裏·卡特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連家人也不能夠理解他,最後他絕望地自殺了,時年只有33歲。他陷入了新聞倫理和職業道德這個問題的泥沼之中而不能自拔,不能“出乎其外”,只能留下一個悲劇讓人思考。

無論是誰,在現實生活中受到的誘惑都會很多,苦難的經歷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可以做到的,不是陷入困苦之中而迷失自我、迷失人生的方向,而是要清醒地把握自己,跳到生活之外去欣賞生活、去反思生活。如果這樣,你也許可以像陶淵明、屈原等一樣獲得更多的生活認識,走向一個新的更高的人生境界。

人生境界作文 篇29

人赤裸裸地來到這世上,何謂地?又何謂失?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那究竟什麼東西才屬於我們自己。唯獨是一種境界,一種精神境界,僅此而已。

“追尋理想不放手,為夢而生”。這是人生的第一種境界。因為人畢竟是要在社會上生存,物質上的需求是必須的,不然存活都存活不了,又何談境界。要生存就得有目標,併為之而不斷地努力追求。但我所認為的這一種境界與功利主義是有所區別的。生活中,理性的人處於這種世界中,這種人熱愛生活,注重實際,一切從自己的理解出發。他們執着於改變命運,追求自己所認定的理想目標,努力爭取屬於自己的人生成就。不管前路有多少荊棘砂石,他們都努力地去追求,把自己置身於社會中,隨着時代的命運浮浮沉沉。

對於一個追夢人,我們最初不應該以功利的標尺去評判他。因為每一個單純的追夢者都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尊敬。因為社會的潮流是不斷前進的,也正是因為無數個追夢者小小的夢想才推動着社會的不斷前進。至於怎樣才算是單純的追夢者,顧名思義就是除了一顆追夢的心是沒有任何私心雜念的。但這也可以理解為是為了“自己”,但這一個“自己”並不是指狹義的自己,它包括了愛他之人和所愛之人,甚至可以是更多,可達無窮。假如我們把這也可以理解為是私心雜念的話,那麼世界上就再沒有什麼單純之事可言了。但事實往往是許許多多的單純追夢者在追求自己夢想的過程中會受到許多外在因素的影響而偏離他最初原定的軌道,甚至是迷失了自我。這時我們就需要用功利甚至是道德的標尺去評判了。但心中的標尺不可濫用,因為有時候一顆顆單純的心靈往往是這樣才會被染得“不明不白”的。但人生就像迷宮一樣,此時的他們找到了迷宮的入口卻迷失了方向。

“追夢千里,敢問路在何方”?這是人生的第二種境界。有的時候理想與現實畢竟是有差距的,正如我們常常説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感性的人處在這個世界中。他們承認並尊重道德,看到社會中的黑暗面,他們充滿了對真善美的追求和熱愛,得到的卻是痛苦和焦慮。他們的人生有時會很迷茫和不安,他們處在理想和現實的脱節之中,處在美與醜的矛盾之中。有時候理性的人在追夢的過程中會變得感性起來。但是請不要去抱怨社會的不公,也不要抱怨自己,在不違背法律與道德的前提之下,請跟着感覺走。

此時,找到入口的追夢者卻看不清前進的道路,看到蜿蜒曲折卻看不到出口。他們不停地問:路在何方?但是沒有人能給一個準確的答案他們,因為答案只在他們自己的心中,他們得問自己。當我們走得太遠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就會忘記行走的初衷,此時不妨回頭看看,欣賞一下後面的風景,靜下心來沉澱一下自己。或許當我們再轉過頭來的時候,路就在腳下。在這一段漫長的路途中,或許我們會看到許許多多的爭權奪利、勾心鬥角,這很顯然就與自己最初的夢想相違背。此時便會是理想與現實相違背,矛盾是非不斷衝突的時期,但當你憤憤不平卻又無能為力的時候,請不要去抱怨社會的黑暗,也不要去責怪自己的無用。你要做的是,用心去走好自己的路的同時,為更多的後來者引路。不是嗎?與其去當一艘救援船不如去做一盞明燈去照亮更多心靈的帆船。用心去追夢,用心去感化,相信康莊大道就在不遠處,觸手便可及。

“放蕩不羈無自我,只因用心感悟”。這是人生的第三種境界。可是我們很容易就會發現,在現實社會中,卻很少人能處在這種世界中,只有放蕩的人才會處在這種世界中。這一種人對事物具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們不會在乎世俗的眼光,只會聽從心靈的召喚。在這一個紛繁複雜的世界裏,他們能獨善其身,享受到與眾人不一樣的快樂。所以説,人不能只停留在利益與功名的競爭中,也不能只停留在現實的生活中或是主觀的理想中。人應該始終把握住自己的心靈,達到精神的超脱。把人性中的真善美在社會中發揚光大,讓世界變成美好人間。

人生就像迷宮一樣,上半生在尋找入口,兜兜轉轉,看化之後,下半生又在尋找出口,不是回到原點,而是到達了生命的另一端。超脱之後,第三境界就壯大了。追夢的人,領略過人生百味之後,不管是否有所成就,他們都會釋然淡然。只覺年少輕狂。然而經過歲月的洗禮之後,定會有自己獨到的體會和感歎。甚至會不顧世俗眼光,去做出一些令人覺得不可思議之事。他們變得放蕩不羈了,但在我的眼裏,他們是自由的,精神上的自由就是人生最大的快樂。在那一刻,他們已是獨善其身之人,他們達到了心靈的超脱。只想着如何去把人性中的真善美去傳承下去。所以説,儘管功名利祿、人性缺失充斥着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但我始終相信社會的腳步是前進的,世界是美好的。

但細想一下,人生的這三種境界不正是我們大多數人人生的三個不同階段嗎,浮浮沉沉,迷茫恍然。當然,有些人又會有所不同,咱也不能把人家要走的路在自己的手裏給定死嘛是吧,不然生活就會少了奇蹟這一樣東西的發生的了。人生短短几十年,轉眼成空,得有時,失有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唯獨能存留於世上的便是我們生時的思想境界以及靈魂上存留的人性光輝。

正是因為這樣才需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一切的是與非,即使是迷失了也要不慌不忙。生活中,很多人活得夠用心、夠努力、夠辛苦,可就是感到不快樂、不幸福、不成功,因為心靈得不到快樂。

説到底,人生就是一種態度,態度決定人生。這就是我所理解的人生境界。看得透,放得開,坦坦蕩蕩。既然來到了,就要無怨無悔地離開!

人生境界作文 篇30

境界美,才是真的美!一種高尚的品質,一種行動,一種關心。一種高雅的教養!這些都將是一種人生境界,擁有人生境界就擁有了一切。因為好的境界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素質,品質,內涵,教養等許多問題。這個世界逐漸變化,我們也應該變得更有內涵一半!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習慣

俗話説好習慣陪伴一生。的確,好的習慣使我們終身受益。好的習慣,好的文明舉止都能夠反映個人。無論我們怎樣的不好,但好的習慣在此,我們就是好的,有內涵的。言談舉止,文明禮儀。這些都將是一個好的習慣行為!習慣擁有一切,好的習慣讓人受之歡迎,好的習慣讓人喜歡。做一個有內涵的人,做一個有好習慣的人。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是更高人一層的境界!展現自己的與眾不同,展現自己的氣質非凡!

關心

話説,關心不就是小事嘛?這裏面難道還有神的學問嗎?關心的確是一件小事,但誰也不會每天都這樣關心某人?關心他的冷暖,關心她的學業。關心一個人,其實是因為在乎,如果不是因為在乎,就不會每天擔心他。關心某人,他人之心暖暖的。關心就像是家常便飯一般,有了你的關心,才會感到温暖。有了你的關心,我才會感到温馨。讓關心變成每天的問候。讓關心變成愛你的每一天。相信,讓愛傳遞四方。讓愛傳遞世界各地!

教養

家有家法,國有國規。如果沒有了制度,何成體統。正如沒有規矩,不能方圓一般!教養中包含了許多。如言談舉止,文明素養。簡單的話就是語言文明,舉止行為優雅得體!有些人説出一句話都有好多的髒字,那樣的話説出來真的好聽嗎?那樣還是我們嗎?我們怎麼變成那樣?

做最好的自己,做不同的自己!

做不同的自己,展現不同的素質。一種人生境界真的很重要!體會了個人素質和品質,希望自己變得更加優秀,讓自己更加的有內涵,境界美,才是真的美!

一種人生境界,希望自己永遠保持不變!

人生境界作文 篇31

我想寂寞是有境界的,這種境界和靈魂的清明接近。

很多年前在網絡上偶然看到一個句子:美女熱鬧,作家寂寞。當時只瞟了一眼,沒怎麼在意。今天突然想起,感覺有些藴味。美女是熱鬧的。這種熱鬧緣於她是美女。既是美女,當然有很多的追求者,色相往往吸引一部分人的眼球,圍着石榴裙團團轉,美女就“咯咯”地笑,美女一笑百媚生,氣氛就顯得很和諧、很熱鬧。

作家就很寂寞。作家的寂寞,體現在對生活獨立的思考。在作家的眼裏,是一部書。生活的酸甜苦辣映射到作家的眼裏、心裏,通過寂寞地思考、藝術的加工,就是一部作品。

所以熱鬧和寂寞,體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境界。

寂寞的境界,在於風雨過後的淡定與從容。“自古聖賢皆寂寞”,聖賢因其達到的思想高度,常人是無法達到的,所以,聖賢是寂寞的。聖賢的寂寞,還表現在他的生活方式,寂寞地思考,寂寞地工作,忘我的勞動,成了獲得真知灼見的必要條件。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只有付出,生命的枝頭,才有碩果累累。

梭羅是寂寞的。他拿了一柄斧頭,孤身隻影,跑進了無人居住的瓦爾登湖的山林中,自耕自作兩年有餘,寫下名著《瓦爾登湖》。《瓦爾登湖》本身就是一本很安靜很寂寞的書,記載了哲學家梭羅對生命的思考與剖析。梭羅的寂寞,達到了一種清遠的境界,一種對生命的透視的超然。

最初接觸網絡論壇時,我有個文友的網名就叫“坐着看花”,註解是“寂寞的人坐着看花”。當時我想,“看花”想必也是一種境界,“看庭前花開花落,觀天上雲捲雲舍”,這種閒庭信步的怡情本身就體現一種層次,在寂寞的人眼裏看來,又賦予了它新的含義。

一個甘於寂寞的人,能夠靜下心來致力於某項研究,拋開了急功近利的浮躁,那是洗盡鉛華的僕實。“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我想,這就是寂寞的境界。

標籤: 人生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changzhangzuowen/renshengzuowen/jml9r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