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成語故事 >

關於春秋戰國的兩則成語故事

關於春秋戰國的兩則成語故事

人心如面的故事

關於春秋戰國的兩則成語故事

春秋時,鄭國的執政者子皮,想任用尹何擔任大夫,當時有很多人認為尹何太年輕而且從來沒做過官,大家都怕他能力不夠。可是子皮卻不以為然,他説:“他的誠實很令人欣賞,相信他絕對不會辜負我對他的期望,而且現在正是給他學習的好機會。”

子皮的.另一位大臣子產從容地回答:“大王您想培養年輕人當然是件好事,可是這樣做反而會害了他。就像叫一個不會用刀的人去切肉,他反而會剁傷自己的手。治理國家也是一樣,如果讓尹何在正式當大夫之前能夠多加學習,那麼,在他從事工作的時候一定會井井有條,否則將會為國家帶來想不到的損失。”

子皮聽了子產的一番話後,恍然大悟地説:“你説的非常道理,以後每件大事我都要事先聽聽你的意見,才不會犯下大錯。”

沒想到謙虛的子產卻搖頭説:“人的想法就像每個人的外貌一樣,各不相同,我的意見只能做為參考罷了!”

奉令承教的故事

戰國時,燕國有一個大將叫樂毅,中山國靈壽(今屬河北)人,是燕國著名的大將樂羊的後代,祖上世代為將。

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樂毅率軍打敗齊國,先後攻下七十多座城池,因為有功被封於昌國(今山東淄博東南),號昌國君。

樂毅率軍攻破齊國以後,將齊軍孤守的莒城和即墨兩座城整整圍困了三年,並想以收服人心的辦法,攻佔這兩座城。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了,燕惠王即位。

齊將田單施用了反間計,導致燕惠王用大將騎劫代替了樂毅,樂毅擔心回國後會被燕惠王殺掉,便逃到趙國。

騎劫取代了樂毅以後,完全改變了樂毅的戰略方針,準備一舉攻下即墨。

但事與願違,反而被田單用“火牛陣”打敗,齊軍一舉收復了七十多座城池。

騎劫大敗以後,燕惠王又想起了樂毅,便寫了一封信,請樂毅回來。

樂毅給燕惠王回了一封信,説明他不能回來。

信中寫道:賢聖之君不以爵祿私自賞給親信的人,而是有功者賞。

能勝任某種職務的,就使他擔任某種官職。

先王(指燕昭王)待我恩情很深,重用封為亞卿。

我也認為,只要遵從命令,盡心盡職,便可報答先王了,因此欣然接受了先王的重託並已完成了。

我和先王的交情已是有始有終了,還是不回燕國為好。

燕惠王見請不回樂毅,非常後悔自己當初的草率行為,就把樂毅的兒子樂閒封為昌國君。

後來,樂毅死在了趙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chengyugushi/j8xdw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