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初中語文聽課記錄範文(通用10篇)

初中語文聽課記錄範文(通用10篇)

初中語文聽課記錄範文

聽課記錄,是學校領導、教師為了交流、檢查、總結、研究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所作的課堂聽課記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語文聽課記錄範文(通用10篇)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初中語文聽課記錄1

科目:語文

聽課內容:新聞兩則

講課人:王莉莉

班級:八七

聽課時間:上午第一節

一、導入

二、教師檢查預習字詞情況,佈置思考題:

1、快速默讀課文,用簡明的語言説説新聞報道了什麼內容。

2、再讀課文,理清記敍的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指出記敍的六要素也是新聞的要素)

3、精讀課文(分讀、齊讀) ,具體説説新聞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報道渡江情況的? 按什麼順序報道,為什麼?

學生讀課文後,分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教師參與。

(三個思考題分別針對新聞結構的三部分:標題、導語、主體)

教師導學

(討論了以上三個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要想迅速瞭解新聞的主要內容,就要看標題。要比較詳細地瞭解新聞的內容,就要看導語。要更為細緻地瞭解新聞的內容,就要看主體。

三、合作探究

教師佈置思考題:

閲讀這則新聞後,你以為新聞具有怎樣的特點?(教師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

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教師參與。

討論後明確:

新聞的作用,報道國內外最新發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氣象。

新聞的結構,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結語和背景五部分。

新聞的寫法,主要是敍述,有時兼有議論、描寫。

新聞的特點,觀點鮮明、內容真實、報道及時、語言簡明準確。

四、學習小結:內容總結;方法歸納。

【評價:將方法的教學融入到具體教學內容中,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將我們的思維引向了一個新的領域。值得大家借鑑。】

初中語文聽課記錄2

一、 聽課時間:

xxx—4—5

二、 授課老師:

王xx

三、 授課學校:

xx市北大附中南山分校

四、 授課年級:

初中

五、 授課題目:

《岳陽樓記》

六、 教學過程

(一)、全班分組收集岳陽樓記對聯,利用多煤體展示圖片及對聯。如“水天一色,風月無邊”。並解釋對聯的涵義。

(二)、用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與以往的作家所寫的岳陽樓記進行對比。

(三)、導入

(四)、齊讀課文

(五)、提問,這首詩作者要表達什麼思想感情,思想內容。

學生:(作者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已任)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什麼意思?

(六)、自由討論課文結構劃分法。

文章有幾個段落,怎樣劃分,劃分的原因。

(七)、播放岳陽樓景色片段錄像。(對岳陽樓的介紹)。

(八)、提問:為什麼不寫岳陽樓的盛況而刻畫岳陽樓洞庭的煙波浩蕩的景色,為什麼這樣選材。(選材要為中心服務)

(九)、解釋“以物喜,以已悲”,人生有兩種情景,提問“你贊同還是反對”,聯繫實際,“不為外物所動”表現了哪種品質。

(十)、憂國憂民之士,古往今來,有哪些人物。

(十一)、總結,一切景語皆情語,背誦全文。

(十二)、作業:學習古人抒發感情的方式,寫一點抒情文字。

七、 教學板書

嶽 敍事作記緣由; 悲——陰 }

陽 範 描寫景色 喜——晴 }以物喜,以已悲

樓 仲

記 淹

八、教學評析

(一)、是注重朗讀感悟和背誦積累。這首詞語言簡練,節奏感強,感情豐富,教師沒有一味的分解剖析,而是設計了充足的朗讀。以讀會意,以讀悟情。同時還注重讓學生當堂背誦,積累語言,真正作到一節課下來有所收穫。

(二)、是善於創設教學情景感染學生如讓學生觀察畫面,讓學生觀看課文錄象,很能引發學生情感共鳴,從而使教學生動而深刻。

(三)、是讓學生收集課文的圖片及對聯,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四)、是設疑,突出課文的重難點,把握文章的中心。

初中語文聽課記錄3

一、 聽課時間:

xxx—4—1

二、 授課教師:

謝xx

三、 授課學校:

xx沛鴻民族中學

四、 授課年級:

不祥

五、 授課題目:

《背影》

六、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父母是愛我們的,你在生活中從哪裏感受父母的愛。

(二)、介紹朱自清所寫的《背影》的來歷及寫作背景。

(三)、檢查預習的效果

① 給下列畫線字注音

② 根據意思説出相應的詞語

(四)、朗讀課文,把認為課文內容寫得好的地方記錄下來。

(五)、你對課文的感受,哪些讓你感動的地方。

(六)提問,既然課文是寫父愛的,為什麼用《背影》作為題目?(説明:背影在這有特別的涵義)。

(七)、課文共有幾次提到“背影”(四次)。

① 第一次在課文哪裏提到背影,有什麼涵義?

② 第二次提到背影又出現在課文的哪裏,有什麼意義?

③ 第三次的背影出現在課文哪裏,起到什麼作用?

④ 第四次的背影在課文哪裏出現,有什麼涵義?

(八)、聽錄音,作者對背影作了哪些刻畫?哪些詞語最有表現力,通過哪些方法來描寫。(動作描寫、外貌描寫)

(九)、作者用了“胖”等字,描寫了父親體態特點,爬月台艱難,但表現了對兒子的愛。

七、 教學評析

(一)、教態自然,面帶微笑,讓學生感到親切。

(二)、過程生動,深度合適,形式巧妙多樣,思路清晰,重難點突出,旁徵博引,注意引導,非常豐富;學生活躍、積極、主動;突出了學生為主體,老師是引導者的新型的教學模式

(三)、注重學法指導。抓住重點詞語與學生交流,取得較好的效果。

(四)、善於設疑,善於引導。抓住課文提到的“背影”,設計了層層深入的問題,從而揭示課文的主旨並能巧妙引導學生作對答。

(五)、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要珍惜與父母的愛。

初中語文聽課記錄4

一、聽課時間:

xxx—4—2

二、授課教師:

王xx

三、授課學校:

xx市北京師範大學南山附屬學校

四、授課年級:

七年級第十課

五、授課題目:

《戲曲》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帶着音樂欣常戲曲

(二)、提問:戲曲的含義,內涵。

(三)、臉譜鑑賞

用多謀體來展示臉譜,透過臉譜認識人物的性格,歷史事件,個性

(藍勇 紅忠 黃智勇 白奸 黑有正義感 綠魯猛)

(四)、戲曲中的臉譜有什麼作用。

(五)、觀看京劇錄像。

(六)全班分為兩個小組進行一次知識竟賽。

知識竟賽共十道題,分為必答題、搶答題、指定題。

必答題:

① 請説四類戲曲的名稱。

② 請説出戲曲的四大角色,按什麼分類。

③ 我國國粹的戲曲是什麼,又稱為什麼。

④ 我們的故鄉的戲曲是哪一類戲曲。

⑤ 2001年聯合國指定哪種戲曲為國際戲曲。

搶答題:

⑥ 該戲曲是哪一部。

⑦ 生覺可分哪幾類。

⑧ 旦覺可分為哪幾類。

指定題:

⑨飛虎隊派一名隊員扮演動作,下面同學猜出是哪個角色。

⑩咚咚將隊也派一名隊員上來扮演戲曲動作,下面同學猜出是哪個角色。

附加題:

① 四大角色中的生是根據什麼劃分年齡的。(鬍鬚的角色)

② 四大行當中的大姐是誰,二妹是誰?

(七)、總結:戲曲是通過表演來表現的一門綜合藝術。

(八)、欣賞戲曲片斷。

戲曲發生在什麼時間,通過什麼表現出來。

(九)、繼續欣賞片斷,注意人的特技表演。

聽到這音樂,想到是什麼場面,舞台上有多少人,運用戲曲知識,來剖析動作的意義。

(十)、欣賞片斷

唱覺是誰?(曹操)

票友的意思(業餘的戲劇角色)

(十一)、請幾位同學扮為票友

①《附馬戲》

②《帝女花》

(十二)、提問:

戲曲包涵了很多內涵

分組討論:

① 説説你學習這堂戲曲沒有什麼樣的真實感受,對戲曲的感情有什麼變化?

② 中國傳統戲曲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藝術底藴,想想愛它不容易,在戲曲與流行音樂等藝術形式中,你更喜歡哪一個?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對待你戲曲這樣的文化藝術?

③ 戲曲與語文有什麼關係?瞭解戲曲對語文有什麼幫助?

(十三)、齊唱華夏民族的家鄉戲曲,唱詞非常優美。

(十四)、總結

七、課文評析

① 讓學生觀看錄象,很能引發學生情感共鳴,從而使教學生動而深刻。

②學生自由地想,自由地説,沒有唯一的答案,沒有僵硬的形式。師生民主交流,平等對話,整個課堂氣氛相當活躍。

③ 通過設計竟賽,讓學生上台扮演戲曲的角色,使學生能夠在運用中加深對戲曲的瞭解,鞏固知識,這樣能夠更好地理論聯繫實際,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

④ 在表演中,學習戲曲,生動而形象,容易理解,瞭解文化內涵,豐富語文知識,開拓視野,同時強調學生應該做一個文明人。這些都説明了這節課很好地貫徹了新課程標準的三個維度,是一節相當成功的課。

初中語文聽課記錄5

一、導入

看狼的圖片,傾聽狼的嚎叫。提問:你能聯想到哪些有關狼的成語?

學生交流成語,老師點撥:人們對狼的印象都是不佳的,我們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齊讀成語:狼子野心、引狼入室……

今天,來學習一篇文言文、小小説《狼》,作者蒲松齡。

二、簡介作者

老師準備了一張作家名片:

名:蒲松齡,字留仙,號 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

時:清代文學家

地:山東淄川人

作:短篇小説集《聊齋志異》

(一)朗讀

1. 自由自在朗讀文章,要求讀得字正腔圓。

書聲琅琅真好。有沒有注意這些字的讀音呢?(出示生字詞)

2. 對於文章,誰能自信地讀一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並給予評價。

3. 正確停頓,我能行

其一/犬坐於前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哪些語句要快速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

指導朗讀:久之,目似暝,……/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語速快慢結合)

(二)譯讀

譯讀,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門檻。在朗讀過程中,把你認為重要的地方畫出來。

先在同桌內交流,看你的疑難問題誰能解決?小組解決不了的,全班共同解決。

其,在文章中有代詞的作用。老師準備了幾個句子,看看這些“其”在文章中代指什麼?

(句子略)

(三)理清故事情節

請你用簡潔的話概括一下,這篇文章介紹了什麼故事?

再精煉一下,在下面的箭頭裏填上動詞,概括故事情節。

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這篇小説在情節上一波三折,動人心絃。

(四)讀出形象

細讀文章,採用勾畫法找出描寫屠户與狼的地方,分析評點它們的形象。

如“仍從”運用動作描寫,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狼的貪婪。

學生交流,老師指導總結。

老師有聲有色地朗讀,台下掌聲。

蒲松齡寫這篇小説的目的,僅僅是帶給我們一個生動的故事嗎?

郭沫若有云:“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作者想借這篇文章諷刺什麼呢?

學生交流,老師總結。

(五)結束語“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初中語文聽課記錄6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課前,我們先來模仿中央電視台崔永元主持的《實話實説》欄目。我先代一下主持人採訪一下各位同學:在你的人生歷程中,肯定有一些事曾觸動過你的心絃。今天,老師就為同學們提供一次一吐為快的機會。請同學們暢所欲言,説説自己的心裏話。

生1:我覺得,父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熱愛自己的父母。小時候,父母對我是精心呵護,給我做好吃的,記得那一次,我生病了,父母一夜未眠,第二天,又陪我去醫院,直到我的病好了他們才放心。從那時起,我知道了什麼是感恩。

生2:現在,我覺得同學們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很和諧,有許多同學比較自私,不願幫助別人,老是想着自己,記得有一次,有一道題我不會做,我問過很多同學,他們中有學習好的,也有學習差的,但沒有一個人告訴我如何去做。

生3:自從上學以來,我覺得家長與我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了,他們不理解我們,他們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為我們安排一切。

生4:個別老師上課的時候,經常提問,但是他們提問的對象卻是那些成績優秀的學生,而那些成績暫時落後的學生卻經常成為老師遺忘的角落。我認為老師的這種做法有些不妥。老師應該一視同仁,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學生。

師:剛才我們有四位同學説出了自己的心聲(板書課題)。我想告訴第一位同學,“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趁我們年輕,趁我們的父母還健在,請善待我們的父母。我想告訴第二位同學,把同學當朋友,多説説自己的心裏話,或許情況就會得到改善,問題就會得到解決。我也希望同學之間能夠互相團結,記住,“給別人一縷陽光,自己就可能得到一輪太陽。” 我想告訴第三位同學,“可憐天下父母心”,多做換位思考,你就會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我想告訴第四位同學,你很有愛心,樂於助人。大膽的説出來或者給這位老師寫封信,這位老師可能就會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畢竟教學相長。

師:同學們,其實,當我們遭遇不平時,我們不應怨天尤人。我們不能改變環境,但我們可以改變我們自己。今天這堂課,我真心希望,我能做同學們的朋友;我更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能毛遂自薦,積極發言。

一、 出示目標,指導自學

師:請同學們認真閲讀《心聲》一課。讀的過程中注意借用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然後,完成下列目標:

1、瞭解本文文體—小説;

2、感悟文中的人物形象;

3、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生讀課文,教師巡迴指導)

二、 自學檢測,互幫互學

1、 掃清閲讀障礙:

窸窸窣窣( ) 恍惚( ) 蜷在( ) 簪子( )

抽噎( ) 發窘( ) 紙捻( )

2、師:關於小説你知道些什麼?

(生舉手回答)

生1:小説有三個要素,即人物、情節和環境。

生2:小説按篇幅長短可分為短篇、中篇、長篇和小小説。 生3:小説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的敍述和環境描寫反映社會生活。

生4:小説塑造人物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但人物描寫必須具有典型性。

3、 師:剛才大家説了那麼多,看來大家對小説這種體裁併不陌生。下面我們一起來解決一個問題:本文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請幾個同學用簡練的語言複述故事的主要內容,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們的複述是否完整,是否有疏漏。

生:故事的主要內容是:教育局要到校聽課,程老師為了學校的榮譽,對這節課進行了精心準備。她提前安排了幾個同學朗讀《萬卡》這篇課文。李京京很想讀,可程老師卻毫不客氣地拒絕了他。最後,在公開課上李京京面對突然發生的變故,勇敢地舉起手朗讀了這篇課文。

師:你認為這個同學對課文主要情節的複述完整嗎?你覺得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內容嗎?

生:小説寫了李京京班上要上一節公開課,老師預先指定了六個她信任的學生朗讀課文。李京京很想朗讀這篇文章,因為李京京和課文《萬卡》中的主人公有着許多相同的經歷和感受。可老師卻因為他聲音沙啞,毫不客氣地拒絕了京京的請求。李京京只好躲進小樹林裏去讀這篇深深打動了他的文章;他情不自禁地為同學糾正不正確的朗讀卻遭到同學無端的嘲笑。公開課上,老師預先指定朗讀的同學由於f去場沒有站起來,京京卻勇敢地舉起手朗讀了這篇文章,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師:比較兩個同學的複述,我們發現有什麼不同嗎?

生:有。第二個同學的複述更完整,他補充了兩個重要情節,一個是李京京在小樹林裏讀課文,另一個是李京京糾正同學的朗讀遭到嘲笑。

師:很好,大家聽得很仔細。的確,經過第二個同學的補充,故事的主要情節我們就基本上整理出來了。通常我們學習;小説,可以將小説情節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哪四個階段?

生: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

師:好!本文的開端是……?

生:區教育局要在“我們班”組織一次公開教學課,李京京想朗讀課文,可是遭到了程老師的拒絕。

師:故事的發展是……?

生:李京京躲在小樹林裏朗讀課文;李京京糾正同學的朗讀遭到嘲笑。

師:故事的高潮和結局往往聯繫在一起,本文呢?

生:本文的高潮和結局是:李京京勇敢地舉起手,在公開課上用真情朗讀課文,打動了在場的每個人。

師:閲讀結束了,同學們對於文中的各個人物有什麼感受在心中油然而生?

生1:我特別同情李京京同學的生活處境,因為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而且他投入的學習,積極的進取也值得我學習。

生2:我特別敬佩李京京同學。我覺得他很有自信。尤其當自己的願望遭到別人拒絕的時候,他總努力為自己創造機會。最後他成功了。正所謂: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

生3:我覺得文中程老師的做法不對。他不應該有偏見,應該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是優秀的。

生4:老師,“心聲”這個題目是不是一語雙關啊?我覺的這不僅僅是李京京的心聲,更是普天之下學生共同的心聲。

生5:我特別討厭像程老師這樣的人!太偏心了!學習好就喜歡,學習不好就討厭。

生6:“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認為,李京京固然值得我們同情,但是程老師所做的這一切也是為了學校的榮譽,他們兩個人都很好。

生7:課文中有一個人物叫趙小楨的學生,他雖然是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但在我的心中他卻是一個沒有勇氣缺乏自信的人。

生8:通過讀這篇課文,我想對所有的老師説一句話,那就是對所有的學生都要一視同仁,不能把學習成績的好壞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三、 質疑答疑,更正講解

師: 剛才聽了同學們的發言,我感受很深。尤其是最後一位同學的發言讓我彷彿看到了我們每一位同學的那顆渴望關愛、渴求平等的心,其實老師也有過許多失誤,也曾經遺忘過學習暫時落後的同學,但今天聽了同學們的發言之後,我決心改正,爭取做一個公正無私的老師。

師:同學們,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標題“心聲”呢?

生1:我覺得這是李京京同學的心聲。他特別思念住在鄉下的爺爺,想早日見到爺爺。他渴望親情。

生2:我覺得這是像李京京同學一樣不被老師重視的學生的`心聲。他們渴求得到老師的關懷和幫助。

生3:我覺得這是作者的心聲。他寫這篇文章旨在告訴我們讀者,我們要像李京京一樣,面對冷漠,面對挫折,要自我肯定,永不言棄。

生4:我覺得這是教育專家的心聲。教育本是一塊淨土,不容弄虛作假。他們呼喚教育要返璞歸真。

四、 分層訓練,完成作業

1、 填空

(1)小説三個要素,即 、 和 。

(2)小説按篇幅長短可分為 、 、 、 (3)小説以塑造 為中心,通過 的敍述和 描寫反映社會生活。

(4)小説情節的結構 、 、 、 。

2、任選一題

(1)請寫出最想對語文老師説的話

(2)請以“——我想對你説句心裏話”為題寫一篇文章

聽課反思:

通過本堂課的教學,我體會到學生的學習首先必須是在一種心理感到很安全,思想很自由、很寬鬆,樂意進取、樂意參與,情緒很高亢的狀態下進行。因此,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首先就意味着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也就是説,學習方式轉變首先要考察的內容,就是課堂的教育氛圍、環境:學生是在什麼樣的狀態下學習的?教師會設計什麼樣的教學情景,設計什麼樣的課堂氛圍?

進一步來説,新課程課堂該有什麼樣的教育氛圍?學生要什麼樣的學習狀態?我覺得要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學生要自由。我們要求課堂要有規範,要有紀律,但是課堂規範和課堂紀律最核心的實質與理念就就是自由,所謂自由就是解放學生的頭腦,解放學生的心理,放飛學生的心靈,讓他們無拘無束,這是最基本的東西。

第二,要有寬鬆的氛圍。所謂寬鬆,我想就是允許學生説錯話,説真話,把它自己的經驗、最個性化的東西充分表達了出來。日本的一所小學流行一種這樣的理念,他們認為“教室就是讓孩子出差錯的地方”。在日本,離開了學校你就不能犯錯誤,但是學生在學校是允許犯錯誤的。我個人的理解,犯錯誤就是讓學生打開心窗,把他心裏想到的、碰到的經驗和體會充分地表露出來,一時我們的教學真正進入孩子的心理。我們的課程,如果不能夠將孩子的經驗、孩子的認識真正整合起來,那麼孩子的經驗就無法完成再構,形成新的體驗,更談不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轉變。

第三,就是民主。課程就是教師幫助學生經歷、體驗轉變的過程,教師和學生是同事、夥伴、協作者的關係,像這節課上,我寫錯了一個字,學生立即給我主動的指了出來,這點小事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平時的課堂上學生和教師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那是一種感情非常融洽的同事和朋友之間的關係,它已經成為習慣,再這樣既寬鬆、自由又很民主、感情很融洽的氛圍之下,學生才敢於指出老師的過錯,這也正説明了學生處於一種很有安全感的心理狀態之中。我們的課堂就要達到這樣的狀態:學生敢想、敢説,願意想、願意説。只有這樣的狀態下才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轉變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學習方法的轉變。

學習方法轉變的關鍵是提升學生學習的本質,解決的是怎麼學的問題。比如説朗讀,可以有學生自由讀,教師領讀,全班齊讀;還有對課文的分析,怎麼理解等等。像教讀《心聲》這篇文章,主要通過“閲讀——解讀——拓展”幾個環節,第一是理解性的讀,把課文讀懂了;第二是探究,把課文中有可爭論的東西挖掘出來進行探究,因此需要設計有思考深度的問題,但又不能過多,防止出現“蜻蜓點水”,分析布頭,加講解不透的問題。因為此前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是理解性的,學生的整體感知大都一樣,現在學生就要結合自己的經驗進行個性化的理解,這正好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解與思考進行解讀。當然這節課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説文章中李京京現象透視出來的有關教育的深層問題。

但不管怎樣,新課堂教學一定要秉承新課程理念中一切以發展為本的精神,一切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就是説教學的所有任務就是促進學生的發展,正所謂: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初中語文聽課記錄7

一、閲讀材料《老人》找出表明作者童心的語句。(學生回答後教師未點評)

二、整體感知

教師配樂範讀,學生找夢中之人、夢中之景、夢中之情。(學生的回答老師都未點評。)

1、 師讀

2、 生回答

3、 老師把三者的答案連綴成一段話。(應讓學生嘗試)

我的點評:整體感知不到位,文章比較深邃,學生還沒能感知文章的意境。

三、研析課文(把語言的品析與情感的感悟合在了一起。)

1、閲讀有關作者寫作內容、風格的材料。(比較生硬)

2、完成讀書卡(這種形式適合比較淺顯的自讀課。)

類別——書名————作者————

內容摘錄————————————

賞析與解讀———————————(初一學生有難度,在做摘抄之前應該指導。)

4、 交流自學的.成果。

學生欣賞了使用修辭的句子。教師要求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學生齊讀。

學生提問:“漂”是否能換作“飄”?(師讓學生解答:後者空間更自由,姿態更輕盈。)

我的點評:學生的回答比較散,我覺得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從修辭、句式、用詞、情感、結構、表現手法等角度去摘抄欣賞。學生大多找的是修辭的句子,有些重複。總是一句又一句的話的分析,使得文章有一種被割裂的感覺,這篇文章不適合用這樣的方式來解讀。所以讀書卡的方式不是什麼文章都可以使用的,要注意使用的對象,使用的方式,使用的場合、時機,不能借讀書卡的形式來串講,來代替老師的循循善誘地教學。

5、 走進“錄音棚”

學生讀課文片斷(沒有目的性)

四、拓展

不同版本的對比。(沒有比較的角度)

總評:

課堂板塊清晰、有層次。主要教學思路是使用摘書卡的形式讓學自主學習課文,但是文章比較深,學生在沒有指導的情況下不太能吃透文章。學生沒有能在能力上得到鍛鍊提升。思考:

《如何正確使用摘書卡》

初中語文聽課記錄8

一、導入

作者簡介(教師介紹)

二、整體感知

重點字詞的音、義。(結合課文理解詞義比較好。)

文中提到了哪些景物?作者着重寫了哪些?

這些景物給人什麼啟示?

使用了什麼寫作手法?

我的點評:四個問題不是同一個理解層次的,應該讓學生把寫景的句子讀一讀。要把每一個問題做透,才能有層次的、水到渠成的完成文本的學習。思考:整體感知應感知到什麼程度?

本文的結構是顯而易見的總-分-總。分的三個部分都是前寫物(景)後面感悟哲理,在這裏應該讓學生感悟到,從而為下面的解讀服務。

三、研析課文

1、學生配樂朗讀第一部分的第一段。領讀與齊讀相間。

2、教師改寫第一部分的123節,讓學生比較。學生找出老師少寫的句子。(教師如果要找關鍵的句子來品析,不需要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直接提問。即:小白花是以怎樣的姿態生活在怎樣的環境中的?)

3、哪些詞語應該重讀?有什麼好處?

我的點評:這個板塊把寫作手法、朗讀方法、文章的中心雜糅在了一起。老師問學生答,學生被牽着鼻走,學得比較被動,沒有生成,感覺課堂沒有活水。這個板快就是讓學生找出展現在眼前的圖畫美、分析精神之美、感悟哲理之美。第一部分教師領着學生學,第二部分可以放手讓學生學使用摘書卡的形式學習,第三部分也可以用檢測的形式來學習。思考:面對同樣的結構的片段,應該怎樣做到教學方法的靈活有異?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使學生的能力能有坡度的得到鍛鍊,使課堂越來越有活氣?形式不同,側重點不同。

4、依照此法學習第二、三片段。教師講得太多太碎了。

四、拓展

寫自然中的一物感悟哲理。

初中語文聽課記錄9

一、關於老人

1.老人在與男孩的談話中,回憶了幾件事?表達了老人什麼感情?

兒子“棗兒”一名的來歷,兒子只顧摘棗竟尿了老人一脖子,棗兒小時候一有尿就尿到棗樹下。回憶了自己小時候偷棗而長出小棗樹的事、棗兒落到鬼子的鋼盔上嚇跑鬼子、鬧災荒時靠棗兒活命的故事。

老人在談話中“沉思”“心事重重”“閃着淚花”,流露出老人對兒子的思念,對以往歲月的懷念,對故土的熱愛之情,有一種濃濃的失落感。

2.老人請男孩吃棗,表達了什麼?

老人讓男孩騎跨在自己肩上摘棗,老人給男孩講故事,老人與男孩拉勾發誓,老人緊緊摟住男孩,“將棗兒塞進男孩嘴裏,自己也拿起棗兒咀嚼”,這些都表現了老人對男孩的疼愛,表現出了一種不是祖孫而如同祖孫般的長輩對晚輩的關愛,也折射出他對兒子的親情。

3.劇中的老人有什麼象徵意義?

首先是老一輩的農民形象:他一生勞作,不離鄉土,如今老邁,兒子離鄉外出,他繼續留守家園。其次他是具有更普遍意義的老一代的長者形象:他滿懷親情,富有愛心,他關愛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愛尚年幼的新一代;作為過來人,他懷舊而又傳統,面對生活的變化不失愛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二、關於男孩

4.劇中的男孩有什麼象徵意義?

他想把棗子留給父親吃,喜歡吃巧克力盼望父親帶巧克力回來,他躡手躡腳撿棗子,把棗子藏在紅肚兜上的衣袋裏,温順地挽扶老人,認真聽老人講故事,和老人拉勾發誓……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親,喜愛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處處表現了兒童純真可愛的天性。

三、關於老人的兒子和男孩的父親

5.老人的兒子,不再像老一輩那樣。終身不離鄉土,而是遠離故鄉和親人,闖蕩於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親,離開鄉村而定居於城裏,拋棄了舊家而另成新家。這兩個人物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社會的變化。

關於棗兒

6.全劇以“棗兒”為標題,並以“棗兒”貫穿全劇,讓老人與男孩圍繞“棗兒”進行對話。展開情節。老人的經歷、情感乃至命運,都與“棗兒”有着不解之緣;男孩對父親的思念。也與“棗兒”相牽連。“棗兒”是全劇情節發展的線索,是人物對白的話題。

四、深層探究,突破難點

1.揣摩語言,分析下列台詞中加橫線的句子的象徵意味。

多媒體顯示:

(1)老人 老子個兒大,兒子個兒能小嗎?

男孩 嘻,爺爺,我説棗兒個兒大。

老人 (自豪地)我的兒子就叫“棗兒”

(2)老人 (捏捏男孩的臉)爺爺小時候,還不跟你一樣?臉皮兒像這青棗,嫩白光滑

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過去了——快吃棗兒吧。(從匾子裏挑了顆熟透曬乾的棗兒)你吃這顆。

男孩 (拿起熟棗兒放進嘴裏)還是皺巴巴的甜呢。

老人 甜是甜,不中看,誰要啊。

(3)老人 聽好,我講完一個故事,你才能吃一顆棗。噢,慢慢吃才能吃出個甜味。

(4)男孩 棗兒叔叔啥時候回來?

老人 不知道。

男孩 迷路了吧?(見老人沉默,自語)不會的。這棵樹好大好大,會老遠就瞧見了,棗兒叔叔哪兒會看不見?(見老人不語)爺爺,你怎麼了?

(5)男孩 爹回來會帶巧克力,巧克力你吃過嗎?可好吃了!

老人 (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會來了。

男孩 來呢,你的棗兒甜!

(6)男孩 我娘説,出遠門的人有時候不認識回家的路了,只要家裏人天天喊,他早晚會回來的。學生思考、品味。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2.探究棗兒的象徵意義,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

教師提問:劇本採用了象徵手法,“棗兒”象徵着什麼?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題?

學生自由發言。

生1:棗兒象徵着親情。老人思念兒子,男孩想念父親,棗兒凝聚着老人與男孩的情感困惑。

生2:棗兒象徵着故鄉。老人喜歡懷舊,表現了老人對故土的摯愛;兒子久出未歸,離開故土追尋心中的夢。

生3:棗兒是傳統生活的象徵、精神家園的象徵。棗兒代表親情、故鄉,更代表一種文化傳統、一種生活方式,它所牽涉的老人與兒子、男孩與父親等人物之間的關係,是當今社會的縮影,喻示的是社會轉型期人們普遍面對的現實:在劇烈深刻的社會變革中,人們的情感、心態、思想觀念、生存方式、精神歸宿都面臨着嚴重的考驗。

教師總結:在劇中,棗兒是親情的象徵,是故鄉的象徵,也傳統生活的象徵和精神家園的象徵。劇本巧妙地運用象徵手法,賦予了“棗兒”以豐富而深刻的社會內涵,使全劇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內藴。

請大家談談對作品主題的認識。

生1:劇本表現了感人至深的親情,也表現了老一輩的深厚鄉情。

生2:劇本反映了當今社會家庭關係的變化,呼喚人們的温暖親情和心靈溝通。

生3:劇本反映了現代化進程中,青壯年離開鄉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園的農村狀況。

生4:劇本表現了社會變革時期傳統的失落、精神家園的失落以及人們對傳統、對精神家園的迫尋。

生5:表現了社會的深刻變遷,企盼和呼喚人們認識和適應時代發展帶來的變化,走出家園、走出封閉、走出傳統而邁進現代社會的新生活。

……

教師總結:優秀的劇本,其主題思想往往是多義的,給讀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間。供人思考,令人遐想,讓讀者的想象盡情飛揚。

五、延伸拓展,深化認識

提示:聯繫現實生活,關注自己周圍的老人和小孩孤獨的現象,瞭解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想一想,你能為他們做點什麼?

六、課堂小結

棗兒是傳統生活的象徵、精神家園的象徵。棗兒代表親情、故鄉,更代表一種文化傳統、一種生活方式,它所牽涉的老人與兒子、男孩與父親等人物之間的關係,是當今社會的縮影,喻示的是社會轉型期人們普遍面對的現實:在劇烈深刻的社會變革中,人們的情感、心態、思想觀念、生存方式、精神歸宿都面臨着嚴重的考驗。

社會現實是不公的、令人心酸的、但是社會在向前發展,歷史不可能倒流,人們應該認識和適應時代發展帶來的變化,尋找一種新的、適應時代發展的生活狀態。

七、佈置作業

學完這篇課文,結合自身情況,寫一篇讀後感。

初中語文聽課記錄10

一、導入

師:送給大家一句話:敢於展示自己是一種勇氣!記下了嗎?

生:記下啦!

師:在今天的課堂上,你有沒有勇氣展示自己?有沒有勇氣把自己的觀點和大家交流?

眾:有——!

師:説到勇氣,詞典裏是這樣解釋的——敢作敢為,有無所畏懼的氣概。在你的心目中,你最欣賞、最佩服的勇氣是什麼?請用“勇氣就是……”説一句話。

生1:勇氣就是面對惡勢力毫不屈服。

生2:勇氣就是明知可能做不到還敢於挑戰自己。

師:好,我們就走進美國作家狄斯妮的一篇小説,瞭解二戰時期一位普通的士兵和一位普通的婦女的勇氣。(板書課題、作者)先了解一下背景:

(屏幕出示,交代小説背景:1939年,德、意、日和英、美、法兩個帝國主義集團為爭奪世界霸權而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很快蔓延全球,短短6個星期之後,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就宣佈投降。但具有革命傳統的法國人民沒有屈服,而是拿起武器,同世界嚮往和平的反法西斯的人民一起英勇鬥爭。1944年6月6日早晨,盟軍三個傘兵師在德軍防線後方空降,本文的故事發生了……)

二、讀出故事:

師:瞭解了背景,請同學們把這篇小説默讀一遍。有兩點要求:1、把不清楚的字詞標出來。第二,用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情節。開始吧!

(屏幕出示:1、默讀課文,不清楚的字詞標出來。2、用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情節。)

(生默讀課文。)

師:都讀完了吧?我發現咱班的同學有非常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同學把每一段前邊都標上了序號。有沒有不清楚的字詞?(很多學生舉起手來)

師:解決字詞的途徑很多:首先,要學會利用課下的註釋;其次,可以利用工具書;第三,可以和同學交流;如果還解決不了,問老師。(學生看註釋、交流。只剩少數學生舉手了。)

生1:第九段“把門什麼上”?

師:這個字哪位同學認識?

生2:讀“shuān”

師:明白了嗎?

生1:明白了。

師:人家幫你解決了困難,你應該怎麼樣?

生1:謝謝!

師:好!

師:還有嗎?

生3:第一段勛章什麼帶?

師:誰知道?

生4:shòu

生3:謝謝!

師:哪一位同學能夠用精煉的語言概括一下這篇小説寫了一件什麼事?

生5:本文講述了一個法國女人救美國傘兵的故事。

生6:文章敍述了二戰期間法國女人不怕危險,兩次救助美國傘兵的故事。

(板書:美國傘兵 法國女人)

三、讀出人物:

師:小説刻畫人物的方法很多,大家再細讀一下這篇小説。找出描寫人物的句子,説説你最欣賞的是誰的勇氣。

(屏幕出示:細讀課文,着重研讀人物描寫的句子,用下面句式回答:我認為______最有勇氣,我最敬佩他(她),因為他(她)______。)

(生認真讀課文,思考相關問題。)

師:有答案的同學舉手。

生1:我認為法國女人最有勇氣,我最佩服她,因為她勇敢的兩次救了那個美國傘兵。

師:能不能結合具體的句段説説?

生1:第6段,“‘哦,當然啦。”法國女人説着便把他帶進屋裏。這是對法國女人的語言描寫,從這裏我看出了她的勇氣。

師:説的好,對法國女人的語言描寫還有嗎?

生2:有,在第16段“哦,當然啦。快!”

師:這是在什麼情況下説的話?

生2:這是第二次救美國傘兵時説的。在第一次救他的時候,法國女人的丈夫被德國士兵無情的殺害了。

師:能不能把這兩句讀一下?

(生讀)

師:這兩句有區別嗎?

生2:有,第二句多了一個“快”字。

師:那讀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生2:應該讀出她的堅定、勇敢。

師:這是在她付出沉痛的代價之後,當機立斷,包含更大的勇氣。法國女人説的話似乎少了些,在這兒讓她多説幾句行嗎?

生2:不行,這時候情況緊急,德國兵很快就要追來了。

生3:“她毫不遲疑的把他送進壁爐邊的碗櫥裏。”“毫不遲疑”寫出了法國女人的乾脆、果斷。

生4:我更讚賞美國傘兵,我佩服他的勇氣,他是一個機智勇敢的人。

師:説的好,你能具體的解釋一下他的機智、勇敢表現在哪些地方嗎?(板書:機智、勇敢)

生4:他遇到危險,毫不猶豫的求救。

生5:還有被捕以後,及時從窗口逃生。

生6:從窗口逃生後,再次返回到法國女人的家裏。顯示了美國傘兵超人的智慧,

師:是啊這個情節出乎我們的意料。這學院多大的勇氣呀!他知道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於是,他賭了一把。他求救時怎麼説的?

生7:讀第5段和15段。

師:第一次去法國女人家,知不知道法國女人會救他?

生7:不知道。

師:應該怎麼讀?

生7:慢讀。

師:第二次説這句話時的心情和處境怎樣?

生7:很內疚,很危險。

師:應該讀得……?

生7:快些。

師:你們兩個能不能把這兩次對話給大家再讀一下?

(生讀)

師:這兩句“願意把我藏起來嗎”含義一樣嗎?

生1:不一樣。第一次意思是説你願不願意幫助我?第二次是説,我已經給你的家庭帶來了不幸,你還敢不敢幫我?

師:儘管是給人家帶來了那麼大的不幸,但還是返回來求助人家,這需要有……?

眾:勇氣!

生2:我認為法國女人的丈夫最有勇氣。

師:呵呵……為什麼?

生2:讀第7段。

師:對,她和法國女人的意見是一致的。

生3:我也認為法國女人最勇氣,我最欣賞她。因為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善良。

師:從哪裏看出的?

生3:第4段,“她長得並不漂亮,雖不是笑容滿面,但是她的眼光卻善良而鎮定。”這是對法國女人的外貌和神態描寫,從這裏可以看出法國女人是善良的。

師:好,“她長的並不漂亮”告訴我們什麼呀?

生4:這是外貌描寫,説明法國女人並不特殊。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婦女。

師:那為什麼寫她“不是笑容滿面”呢?

生4:暗示那是戰爭年代,法國女人經歷了很多的苦難。

師:我認為這段有兩個詞非常重要,你能找出哪兩個詞嗎?

生:善良、鎮定。如果不鎮定的話,美國士兵來到她的家中,她就會非常的慌亂,也就不能及時的救助美國士兵。

師:好,為什麼寫她的善良?

生:如果不善良,她就不可能救助美國傘兵。

師:文中對法國女人還有一處神態描寫,能找到嗎?

生4:在第1段,“他滿臉蒼白,淚眼模糊。”寫出了她失去丈夫後的悲傷、悲痛。

師:在這句的後面有一句話:“他們面對面地,站了也許一秒來鍾。她沒有向她丈夫的屍體看上一眼,一直看也不敢看他一下。她直直地注視着這個美國青年的眼睛,他的到來使她變成了寡婦,孩子們變成了孤兒。”僅僅一秒鐘,這一秒裏她會想到……也許還會想到……

生4:她會想到,你怎麼又來了?

生5:如果再被發現很危險;也許她還會想到,應該救他。

師:因為她知道造成她家庭悲劇的真正凶手是誰!為什麼她沒有向她丈夫的屍體看上一眼?

生5:她害怕看了之後悲痛會動搖她果斷的決定。

師:所以她用行動代替了語言。除了我們,還有一個人,對法國女人的精神非常的敬佩。他是誰?

生1:空軍將領。讀第20段。

師:這時候法國婦女遭受了失去丈夫的不幸,三個孩子也已成了孤兒。為什麼將軍卻説“她是一個幸福的女人”?你對幸福怎樣理解的?大家交流一下。

(生交流)

生2:因為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麼,所以她是一個幸福的人。

師:她的信仰是什麼呢?

生2:她的信仰是“和平”。

師:其實,它還強調了幸福的條件:要想幸福,就要有信仰。(板書:愛和平、有信仰)

師:這句話適用於法國女人嗎?

生3:不是,像她這樣的人還很多,有的甚至連名字都沒有。

師:對,我們不知道她(他)是誰,但我們知道她(他)為了誰!

師:法國女人為了人類的和平,為了自己能過上幸福的日子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所以説她是幸福的。你還知道這樣的事例嗎?

生4:我們可以坐在教室裏學習,是幸福的。

師:嗯,還有嗎?例如:文天祥為正義不怕犧牲,説“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幸福嗎?

眾:幸福!

生5:日本地震後,50名志願者在明知道可能會在兩週內死亡的情況下,依然選擇死守核電站。他們在精神上也是幸福的。

師:説得好!孟子説:“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面對生與死,這位二戰中普通的法國農婦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抉擇!此刻,你想對她説些什麼?

生6:我想對她説:我佩服你,佩服你的勇氣和善良!

生7:你為了和平,不惜一切代價。值得我們尊重,我們會因你而幸福。

師:請大家齊讀最後5段。(生讀)

四、讀出感悟:

師:上課前,我們談了對勇氣的理解。學了本文,你對勇氣是不是又有了新的理解?

生1:我們要做一個機智、勇敢的人。

生2:做一個有信仰、有追求的人。

總結:2篇文章教師都很好的將情境帶入,學生對課堂的參與非常積極,然後最後引出對本堂課的理解,讓學生明白,從中學到了什麼,該做個怎麼樣的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w0ed9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