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22篇)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22篇)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四季的地理現象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的,而且與其自轉的平面有一個夾角。當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時候,處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地球上各個地方受到的太陽光照是不一樣的,接收到太陽的熱量不同,因此就有了季節的變化和冷熱的差異。

在氣候上,四個季節是以温度來區分的。在北半球,一般來説每年的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2月為冬季。在南半球,各個季節的時間剛好與北半球相反。南半球是夏季時,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時,北半球是夏季。在各個季節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季節的轉換是逐漸的。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22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22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領着你走進美麗的大自然,大自然可神奇了,她有四個非常漂亮又可愛的女兒,大女兒可以讓冰融化,柳樹發芽,二女兒可以讓太陽變成大火球,曬得我們直淌汗,三女兒可以讓紅紅的果實爬上枝頭,最小的女兒可以給大地穿上白色的衣服。誰來猜一猜他們是誰哪四個小姑娘啊?出示(春夏秋冬圖片)

今天,老師把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都請進了我們的課堂上。(出示課件3)我們來認識一下它們吧!(交流識字方法,重點認識夏、秋、冬三個生字)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美麗的四季。(板書課題《四季》,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本,領略一下四季的美吧!(學生邊欣賞邊聽教師範讀課文。)

2.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己讀一讀,把你認識的字圈出來。

3.咱班裏有的同學特別厲害,都認識這些字,(找學生讀)小手指上,認真傾聽。

4.同學們都特別投入,你想不想聽老師讀一讀?教師範讀後,生學着老師的樣子自己讀,然後讓生展示讀,重點指導讀好停頓。

三、細讀課文,讀好停頓,隨文識字。

1、過渡:哇!讀得好美呀!讓我們先走進春天。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春天的,隨文識字:尖、説、春(尖——小大尖,先認字再講疊詞,説——認識新偏旁“訁”言字旁)。

2、過渡:春天悄悄地走了,慢慢的我們來到了炎熱的夏天,出示夏天圖片,生試讀第二小節,師要求讀好停頓。生展示,師指導師範。(請你找一找描寫的夏天裏有沒有使用疊詞,請你找一找)隨文識字:青、蛙(蛙——認識“蟲”字旁)。

☆添加“蟲”字源意思,“蟲”字旁含義:指代一切蟲子,特別是一些小昆蟲。拓展帶“蟲”字旁的字——蛇、螞蟻、蜻蜓、蜘蛛等。

3、過渡:是呀!夏天過去了,莊稼裏的農作物都熟了,秋天來了。

生試讀第三小節,師要求讀好停頓。生展示,師指導師範。同桌兩個一起找一找秋天裏有沒有使用疊詞?隨文識字:夏、彎(夏——認識折文旁)再讀秋天,男生讀,齊讀。

4、背誦全文:用鏤空的形式。

生試讀第四小節,師要求讀好停頓。生展示,師指導師範。隨文識字:地、就、冬(地——多音字)

出示全文,多種方式再讀課文,然後積累背誦。

三、積累運用

(一)同學們,學了這節課我們認識了春夏秋冬四個美麗的季節,還學了疊詞

出示:草芽尖尖、荷葉圓圓、穀穗彎彎(出示PPT15)

那你還能仿照課本中的例子,再説出幾個這樣的詞語嗎?生自由回答。

(二)遷移運用?出示圖片,按照課文格式改編課文,練習疊詞的使用。

(三)語文園地四“字詞句運用”(出示PPT16)

(1)把詞語分成三組,指名讀一讀。

(2)(出示課件範例)同學們讀得真棒,兩個小同學任意選擇自己所選季節對應的事物説了一句話,我們也來模仿一下吧!

(3)自由説話,表揚好的同學。

五、拓展閲讀,主題學習叢書1《月兒》

同學們真聰明,這節課我們僅認識了很多的疊詞,請你打開語文主題叢書1第67頁《月兒》,找一找裏面有哪些疊詞。

六、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跟疊詞成為了好朋友,我們不僅會説、會背疊詞而且還會在句子中運用,真了不起,下課後同學們要多多觀察,爭取積累更多的疊詞朋友。

【板書設計】

四季

春,草芽,尖尖

夏,荷葉,圓圓

秋,穀穗,彎彎

冬,雪人,大肚子一挺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四季》是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第四課。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兒歌。本文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不同特點,表達了對四季的喜愛之情。全文共有4個小節,採用擬人的手法,語言親切、生動,讀起來琅琅上口,各小節語言句式、結構大致相同,便於學生仿説。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於學生觀察和想象。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孩子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力還比較差,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較短,因此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有效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這節課我主要通過創設情境和多種朗讀以及直觀的圖片、形象的板書、肢體動作演一演,讓孩子們在多種感官的參與下,興趣高漲的參與學習。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尖、説、春”等10個生字,會寫“四”。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瞭解四季的特徵,感受四季之美。

教學重點

1.認識“尖、説、春”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並認識四季,感受四季之美。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幅美麗的圖畫,分別畫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色呢?出示課件指導學生看圖,把話説完整。(認識: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就組成了四季,也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出示:四季)跟老師板書課題《四季》,指導書寫“四”,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範讀課文。

2.老師發現,同學們也迫不及待想走進課文,請同學們打開課本60頁,把課文認真地讀兩遍,讀的時候要注意下面三點。(課件出示要求)

(1)藉助音節讀一讀課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讀錯字,把課文讀通順。

(2)把不認識的生字用圓圈圈出來,藉助音節多讀幾遍。

(3)邊讀邊思考:每個季節都有哪些景物呢?學生帶着任務翻開書大聲朗讀。

3.檢查自讀效果。

(1)出示課件:(會認字)尖、説、春、青、蛙、夏、彎、就、冬等,指名讀一讀然後提問:這些字你採用了哪些識字方法快速記住的。(熟字加熟字,根據拼音認識,數筆畫等)

(2)做識字遊戲。(課件出示放飛的小鳥)

過度:同學們認識了這麼多生字朋友,相信這些字寶寶一定會幫助我們把課文讀好。

(3)自由地讀課文。

思考:這篇課文寫了幾個季節的事物?每個季節的代表是什麼?(用筆圈出來)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看書,在相應的位置找出相應的事物,明確:春天的代表草芽;夏天的代表荷葉;秋天的代表穀穗;冬天的代表雪人。

三、細讀課文,初步瞭解四季的特徵,感受四季之美

1、師:同學們可真厲害,再讀課文找找課文怎樣描寫這些景物的?

引導孩子説出:草芽尖尖、荷葉圓圓、穀穗彎彎。

2.師:同學們真會觀察,尖尖、圓圓、彎彎這樣的詞語我們稱它們為疊詞,那你還能仿照課本中的例子,再説出幾個這樣的詞語嗎?把這些疊詞放回到課文中,再來把課文讀讀吧!

3、本來草芽不會説話,課文中為什麼寫他對小鳥説:“他是春天”?把草芽當成人來寫了,這樣的寫法叫擬人。把草芽、荷葉、穀穗、雪人都寫活了,就像人一樣,請欣賞四季的動畫朗讀。

4.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並帶上動作演一演)

5.指名上台表演。

6.抓住季節特點,學生仿寫。同學們春天除了草芽還有哪些小夥伴説:“我是春天”?出示課件練習説。

四、拓展運用

1.看着板書誰能試着把課文背誦下來。

2.我們要想把這美麗的四季永遠保存下來,應該怎樣做呢?(保護環境,可以畫下來寫上讚美四季的語言,用相機拍下來。)

五、板書設計:

四季:

春、夏、秋、冬。

草芽尖尖荷葉圓圓、穀穗彎彎、雪人大肚子。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用生字組詞或説話。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徵,感受四季的美麗,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難點:

感悟詩意、發展語言。

教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讀了《四季》這篇課文,知道了一年有四個季節,它們是--(春、夏、秋、冬),這節課我們要練習有感情地美讀這首詩歌。

2、出示生字卡片,鞏固認讀。

a.齊讀。

b.遊戲“我指你讀”:老師點到哪個字,學生讀哪個字。

c.遊戲“我讀你找”:老師讀哪個字,學生就在書上找到那個字用手指出來。請一個同學上台指。

二、指導朗讀、感悟詩意

1、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a.學生自由讀課文,每人讀一遍,注意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b.請四個同學讀課文,每人讀一個小節。

c.全班齊讀。

d.同學們都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老師很高興。可是要讀得有感情,讀出味道老師還得幫幫大家。

2、指導朗讀第一小節。

a.首先讓我們走進美麗的春天。(課件出示第一節圖文)

b.這是什麼?(草芽)草芽是什麼樣的?(嫩嫩的、尖尖的)所以尖尖這個詞我們可以讀得輕一點兒,細一點兒,讓大家聽了覺得草芽很柔嫩、很細小。(師範讀、指名讀、齊讀)

c.草芽睡了整整一個冬天,終於從土壤裏鑽了出來,他會是什麼心情呀?那現在你就是這株鮮嫩的草芽,你能用高興的語氣讀讀春天的詩嗎?(指名讀、齊讀)

d.小草給大地披上了綠衣裳,多美啊,春天裏還有哪些美麗的景物?同學們在春天裏還看見了什麼呀?

3、指導朗讀第二小節。

a.送走了萬物復甦的春天,讓我們走進炎熱的夏天。(課件出示第二節圖文)

b.草芽是尖尖的,荷葉是——(圓圓的),怎樣把荷葉的樣子讀清楚呢?(師範讀、指名讀、齊讀)

c.又大又圓的荷葉是什麼顏色的?碧綠的荷葉美嗎?我們要通過朗讀讓大家感受到荷葉的美麗。(指名讀、齊讀)

d.從荷葉圓圓我們知道夏天來了,你還能從哪兒知道夏天來了?

4、指導朗讀第三小節。

a.走過生氣勃勃的夏天,我們迎來了金色的秋天。(課件出示第三節圖文)

b.誰來讀讀秋天的詩?

c.這彎彎的穀穗像什麼?穀穗為什麼會彎彎的?

d.鞠躬是什麼樣的?小穀穗在向誰鞠躬?它心裏是怎麼想的?

e.如果你是小穀穗,你想對誰説點什麼?

f.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真要感謝農民伯伯,小穀穗多有禮貌啊,誰來讀一讀秋天的詩?(指名讀、齊讀)

g.同學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秋天裏,大自然在發生着變化,你發現了嗎?

5、指導朗讀第四小節。

a.走過果實累累的秋天,我們來到了大學紛飛的冬天。(課件出示第四節圖文)

b.調皮的小雪人要來和我們做朋友了,誰來讀讀冬天的詩?(指名讀)

c.雪人是怎麼挺肚子的?誰來表演一下?

d.如果我們邊讀邊做動作,一定能讀得更有趣,誰想來試試?讀出雪人的頑皮可愛。(指名讀)

e.真精彩!讓我們一起變成小雪人吧。(齊讀)

f.冬天非常寒冷,你知道動物和植物有哪些變化嗎?

6、讀全文,整體感知。

a.大自然多奇妙啊,一年四季各有各的特點,老師太喜歡《四季》這首詩歌了,我想把它讀給大家聽,表達我心中的喜愛之情。

b.下面我想再請四個同學來讀,相信這一次你們一定能讀出自己的感受。

c.全班齊讀。

三、課間操

本班老師帶着學生一起做根據課文內容自編的放鬆操。

四、背誦課文

《四季》這首詩歌寫得這麼有趣,我們能把它背下來嗎?(女生背、男生背)

五、拓展練習

1.創編詩歌。

a.多美的《四季》詩啊,這是大自然的詩,讓我們也學着編一編這樣的詩吧。有個小朋友在春天裏看到桃花開了,就編出了這樣的詩歌:桃花紅紅,他對燕子説:“我是春天。”

b.大家説這首詩編得好嗎?寫詩就是這麼簡單,你們也可以做一回小詩人,編一首這樣的詩。

c.學生創編詩歌,全班交流。

2.畫四季。

多麼快樂的歌聲,我們用朗讀、用動作、用歌聲表達了對四季的喜愛。一年當中你最喜歡哪個季節呢?接下來讓我們拿起筆畫一畫你心中最喜歡的季節。

六、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咱們的收穫真不小。回家後請你們把自己編的詩讀給家長聽,請你們完成這幅畫,並塗上好看的顏色,還可以寫上關於這個季節的小詩。

《四季》教學反思

《四季》是一首童趣濃厚的詩歌。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徵。詩歌採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能喚起學生的想像,很受兒童的喜愛。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的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七、兒、九、無”4個字。認識2種筆畫“、”和4個偏旁“月、、、”。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徵,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

二、教學重難點:

認字和練習朗讀。要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朗讀,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徵,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三、教學課時:

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現在是什麼季節從哪些地方能看出是秋天呢一年中,除了秋季,還有哪幾個季節(學生觀察想象。)

(二)初讀課文畫出生字和小節。

1、整體識字,全體認讀生字,小老師帶讀生字。

2、注意“説”“是”讀翹舌音,“圓”是整體認讀音節,要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3、生字的字形讓學生自主識記,整體感知,注意形義的聯繫。當堂板書,讓學生動態整體感知。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第一句

(1)指名讀。思考:這一句寫的是什麼

(2)看圖認識“草芽”。

(3)提問:草芽為什麼説他就是春天你還從哪些地方知道春天來了呢

(4)指導朗讀。握好朗讀基調。要把描寫草芽、荷葉、穀穗、雪人的句子是重點,讀出它們各自的形態,如“草芽尖尖”,“尖尖”要讀得輕細,表現出草芽的柔嫩;“荷葉圓圓”,“圓圓”聲音微微上揚;“雪人大肚子一挺”,“一挺”要重讀,表現出雪人頑皮的樣子。教師範讀、男女生對讀、表演讀。

四)詞句講釋

1、“穗”,看圖,讓學生感知,告訴學生“穗”是穀類植物簇生在一起的花或果實。組詞:稻穗、穀穗、麥穗。

2、注意兒歌的四個小節,結構、句式都相同,抓住第一節(只有一句話),引導學生讀懂草芽是春天有特徵的事物,所以他説自己是春天。聯繫生活實際,再讓學生説説還可以從哪些事物上看出是春天,讓學生認識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

3、其他三小節可讓學生用同樣方法自己讀懂內容。

4、自學交流

(1)按學習第一句的步驟和方法自學二、三、四句。

(2)小組交流討論。再推薦一名代表彙報。

5、“——是——”這樣的句式在兒歌中出現了三次。把這類句子找出來,再用這樣的句式練習説話。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開火車讀,齊讀。

二、回顧課文內容,多種形式讀課文。

三、説説畫畫

你覺得哪個季節最美説説你最喜歡的季節,再把你喜歡的季節畫一畫。

四、實踐活動

以“美麗的四季”為內容,開一個“誦四季”展示會,學生可以用詩歌、歌舞歌頌四季,也可用繪畫表現某個季節的美。

五、複習鞏固生字詞

對錯説話是非菏葉圓形夏天

秋天雪花肚子就是冬天冬瓜

六、練習寫字

要掌握的橫折勾和豎彎勾兩個新筆畫。教師師範寫,讓學生清楚它們都是一筆寫成。寫字時讓學生注意觀察、體會兩種筆畫的轉折的角度,運筆用力的大小。

五、教學後記:通過觀察和朗讀,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徵,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這課課文比較好理解,但生字部分有些難度,個別學生識字有困難,要加強輔導與督促。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背課文。

2、積累課文中的好詞好句,模仿課文編兒歌。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模仿課文編兒歌。

【教具】

課件、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交代任務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二課《四季》。板書課題。我們都知道四季包括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板書“春夏秋冬”四個字。

2、把代表四個季節的圖畫分別貼在字的下面。

3、交代任務這節課我們要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試着背誦。另外我們還要學習課文中的好詞好句,模仿課文編兒歌。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請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讀書方式任選課文四小節中的一個小節練習讀。

2、彙報:

瞭解四季的特點,鞏固“春夏秋冬”四個字為學生創造合作學習的機會:

春草芽尖尖(用手做手勢)

夏荷葉圓圓

秋穀穗彎彎,鞠着躬(看課件)

冬雪人大肚子一挺,頑皮(做動作)

3、練習讀全文:

⑴學生自己練習朗讀。

⑵指名讀,自己評價讀的情況。

⑶全班齊讀,認為自己讀得好的同學可以給自己畫一面小紅旗。

4、試背課文:

⑴每位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小節練習背誦。

⑵指名戴頭飾背誦,其餘同學願意背誦可以站起來和他一起背誦。

⑶看圖試背全文。

三、擴展課文內容

1、通過朗讀課文,你發現了什麼?

2、出示四幅圖,請學生模仿課文練習編兒歌。

3、找出課文中的好詞好句,並把它們畫出來。集體進行交流。

4、朗讀課外的兒歌,積累詞句。

四、作業超市,請學生任選

1、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把它畫下來。

2、把課外的兒歌或課上編的小兒歌寫在畫的旁邊。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6

學習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口、五、日、四、去、台”6個生字。認識4種筆畫和4個偏旁“月、雨、口、禾”。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徵,產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認字和練習朗讀。要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朗讀,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徵,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預習本課要求認識的11個生字。

3、拼音田字格本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畫面渲染,激情導入、揭題

同學們,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出示多媒體課件:四季的景色)

看了畫面上的景色你們想説點什麼嗎?你們知道這都是什麼季節?大家知道一年有幾個季節?分別是什麼?(板書:春夏秋冬)

真好,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四季,去欣賞四季的美麗景色。(揭題,板書:四季)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激發學習興趣,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生動、形象的畫面,加上優美的音樂,把學生帶進了景色優美的四季。通過自然的導入,揭示了課題,激起學生求知的慾望。]

二、自主讀書、合作探究

1、藉助拼音,自主識字。(培養自主識字的能力)

師:同學們讀一下課文,找出生字並認識它。

2、分析課文

(1)出示課件,學生了解課文內容,逐段分析課文。

師:課文中是誰在春天裏説話?他對誰説話?説的什麼?(板書)

誰在夏天裏説話?他對誰説話?説的什麼?(板書)

誰在秋天裏説話?他怎樣説話?怎樣叫“鞠着躬”?(運用動作,引導學生了解詞義)他説的什麼?(板書)

誰在冬天裏説話?他是什麼樣子説話的?誰來學一學?(生起來表演)説的什麼?(板書)

(2)學習生字

a、認讀生字。(提醒學生注意讀準字音)

師:同學們喜歡哪一行生字,讀給大家聽。(課件上出現三行生字)

四季娃娃為我們同學們準備了許多禮物,藏在了生字的後面,讀對生字出現禮物。(請學生讀)

b、交流記字方法。(指導學生記住字形)

(3)組詞練習。

課件上出現“葉、秋、肚、雪”字,學生組詞。(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詞彙的積累)

(4)練習説話。用“是”練習説一句話。(注重説話訓練)

3、自由讀文。(在讀中體現層次,培養學生的語感)

過渡:同學們生字學得這樣好,相信課文讀得更棒。我們先自由讀一讀,然後比一比,誰讀得聲音最響亮,字音讀得最準確,課文讀得最熟練。多媒體出示朗讀要求:

一讀:咬字準確,聲音響亮。

二讀:讀通句子,語速稍快。

三讀:讀得流暢,讀出感情。

4、教師範讀。

[設計意圖:在閲讀教學中,應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學生的被動接受變為主動獲取。注重學生詞彙的積累、説話的訓練、語感的培養,體現以讀為主,讀中感悟的教學原則。注意體現讀書的層次性,讀熟課文,讀懂課文,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三、思維拓展,強化訓練

模仿書中的句子,展開想象,練習説話。

__________對小鳥説:“我是春天。”

__________對青蛙説:“我是夏天。”

__________對____説:“我是秋天。”

__________對____説:“我是冬天。”

過渡:同學們説的可真好,大自然中除了詩中所描寫的這些景色,還有許許多多奇妙的景象。

[設計意圖:在低年級閲讀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2、在形象感受四季的基礎上,説説四季的特徵,產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上節課我們已經學了《四季》這篇課文,知道了一年有哪幾個季節啊?

2、一年四個季節,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麼?

二、感受春天

1、(出示春天的圖片)你們看到了什麼?(你還看到了什麼?你看到了這麼多啊!你真會觀察!)

2、你們看了這幅春天的圖,説了這麼多,有一個小朋友看了這幅圖,給春天寫了一句話呢!(出示草牙尖尖,他對小鳥説“我是春天。”)

⑴你會讀嗎?

⑵第三生讀後,問“小草芽,春天到了,你鑽出了地面,看到外面的世界是這麼美麗,開心嗎?那你來開心得讀一讀。誰也能開心得讀一讀?

⑶你讀得真開心!臉上還有笑容呢!我們像他這樣讀一讀!動作

3、下面我們來演一演,老師請個小朋友當小草芽,(戴頭飾)老師來當小鳥,(戴頭飾)請小草芽對小鳥説説這句話。小草芽説完,小鳥問“小草芽,你為什麼對我説你自己是春天呢?”(因為春天到了,我就鑽出了地面。我長大了。)哪棵小草芽還願意説説?(三個)

過渡是呀!小草芽鑽出地面的時候,春天就來了。那春天來過之後,誰也緊接着來了呢?

三、感受夏天

1、(出示課件)聽,這是誰在説話啊?(青蛙)

2、再聽一聽,誰在和青蛙説悄悄話呢?(荷葉)

(錄音荷葉圓圓,他對青蛙説“我是夏天。”同時出示這句話。)

3、你們聽見了嗎?能把你聽到的(手指話)告訴你的同桌嗎?兩個人互相説一説。如果能加上動作就更好了!(同桌對讀)

4、誰還願意告訴吳老師呀?

5、那我們站起來,告訴聽課的所有老師吧!讓他們知道夏天的荷葉有多圓,多高興!

過渡呀!你們讀出,的夏天可真美呀!(圖片緩慢地移走)送走了夏天,我們又迎來了豐收的季節──秋天。

四、感受秋天

1、我們再去看看秋天是個怎樣的季節,等會小朋友可以邊看圖,邊聽音樂。(放動畫歌曲《秋天多美麗》)

2、你們看見了什麼?聽見了什麼?

3、這就是成熟的秋天,豐收的季節,給我們送來了這麼多禮物,你看,彎彎的穀穗就是秋天送給我們的禮物。他現在在幹什麼呀?

4、我們也學着他鞠着躬來讀一讀吧!(齊讀)同桌小朋友兩個兩個人面對面,鞠着躬讀一讀。

五、感受冬天

1、小朋友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冬天)

2、冬天,如果天氣再冷一些,就有可能會下雪了,地上就會推起了厚厚的一層雪,這時,你最想幹什麼呢?

3、瞧!這裏就有一個小雪人,誰來説説這個小雪人是什麼樣子的?

4、你們説的小雪人不僅可愛,還很神氣呢!瞧!(出示句子,停頓)小雪人大肚子一挺,頑皮地説“我就是冬天。”(師範讀,加上動作。)神氣吧?你們自己也讀讀看,等會兒比一比誰是最神氣的小雪人!

⑴神氣的小雪人在哪裏?(2、3)(真是一個頑皮的小雪人。)

⑵第三個,師戴上小朋友的頭飾,問“神氣的小雪人,你為什麼説自己是冬天呢?”

5、冬天,有了神氣的小雪人陪我們一起玩,多有趣呀!怪不得好多小朋友都喜歡冬天呢!

六、表演讀全文

1、今天,老師把草芽、荷葉、穀穗、雪人都請來了(出示頭飾),想讀讀他們的話嗎?好,現在小小拿出抽屜裏的信封,拿出頭飾,每個隊員戴一個頭飾,你們可以一邊讀,一邊表演,加上動作,如果誰表演得好,又讀得好,就把頭飾送給他。

2、好!練習好的小小隊請舉手。(請三小小隊)

3、老師請幾個小草芽上來吧!還有荷葉、穀穗、小雪人。

4、還有很多小朋友想表演是嗎?好,請全班小朋友都站起來,你戴草芽頭飾的,你就讀那一句,戴荷葉的,就讀荷葉那一句,這樣會嗎?好!我們一起來表演吧!

七、拓展

1、一年四季,春天,草芽尖尖。夏天,荷葉圓圓。秋天,穀穗彎彎。冬天,雪花飄飄。一年四季多美啊!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除了書上講到的這些特點,還有很多特點呢!小朋友可以邊看圖片,邊悄悄地告訴同桌你看到了什麼。

2、漂亮嗎?老師這裏還有幾幅圖(出示課件)你們能不能當一回小詩人,學着課文這樣説一説呢?

出示________,他對_________説“我是春天。”

_________,他對_________説“我是夏天。”

_________,他對_________説“我是秋天。”

_________,他對________説“我是冬天。”

3、我們除了讀四季,説四季,還可以畫一畫四季呢!你喜歡哪個季節,你就可以把他畫下來,現在開始吧!

七、總結

小朋友們,四季是可愛的,四季是美好的,只要你們平時多去觀察,就會發現的!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8

【教材分析】

《四季》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課文(一)第二課。課文分為四小節,以擬人化的口吻描述了四季不同的特點和代表性事物,篇幅不長,讀起來朗朗上口,從而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美麗景觀的讚賞和熱愛。《語文課程標準》的課程總目標提出在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還要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本着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在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課文意境美、情景美的基礎上,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為宗旨,進行教學設計。

【學生分析】

學生剛剛結束對拼音的學習,總的識字量不大,但是已經能夠藉助拼音來認讀課文。一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較少,對四季的概念不清晰,只停留在天氣、温度的變化較淺薄的認知上,無法理解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代表事物,而且是第一次接觸到課文教學,對於課文教學的流程還不熟悉,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課前佈置學生收集有關四季的兒歌和圖片,讓學生在收集整理的過程中有一個初步的概念。在課堂教學中應以讀代講,讓學生通過反覆地朗讀來感悟四季的美景和變化,避免過多瑣碎的提問。

【設計思路】

朗讀是學生學習和探究活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一年級的學生,朗讀尤為重要。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將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通過各種方式的朗讀,在朗讀中識字,在朗讀中感悟課文、在朗讀中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達到教學目標的實現。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讓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創新學習的過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用富於積極性的評價語言和鼓勵方法,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熟練地認讀課文中出現的十一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內容,初步瞭解四季的特點。

4、培養學生初步的閲讀能力,學習語文的能力和自主能力。

過程與方法:

自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鞏固識字方法,讓學生體會朗讀、閲讀的過程,感悟其中的技巧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調動學生學習兒歌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希冀的美麗,受到美的薰陶,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欣賞激趣導入

教師播放課件演示四季美景。

師: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走進大自然,欣賞大自然的美麗景色,我們一起看大屏幕。

導入:大自然的風景美嗎?一年之中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不同的季節有着不同的特點和象徵,就象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四季》,它用優美的語句描寫了四季的迷人景色,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篇課文,領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請同學們讀課題。

教師相機板書課題《四季》。

(課件播放四季的美麗風景圖片,直觀的感官刺激能夠極大的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課文,在情景中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

師:首先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拼讀拼音,還可以問問同桌的同學。多讀幾遍,把課文讀熟。

(這一環節,使學生對兒歌所描寫的四季風景和要學習的生字有了初步的感知,鍛鍊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2、教師範讀。

3、學生齊讀課文。

4、在情景中識字。

⑴出示課文的情景圖,讓學生説出圖中畫了些什麼,相機出示生字。

(在語言環境中識字,能夠加深學生對所識生字的印象。)

⑵指名讀生字。

⑶去掉拼音讀生字。

⑷打亂生字認讀。

(識字是教學的重點,要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認識生字,教師應設計有層次、有第進感多種方法增加學生與生字見面的次數,又沒有枯燥感。)

⑸師:你是用什麼好方法記住了這麼多生字的?

(讓學生互相交流記憶生字的好方法,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⑹男生讀、女生讀、指名讀。

(課程標準指出:反覆朗讀,自然成誦。通過各式各樣的朗讀將有助於學生在朗讀中自然而然的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三、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學習課文、感悟課文

1、小組合作學習:

師:讀了幾遍課文後,你們知道課文在説些什麼嗎?現在請同學們分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學習課文,等一會兒要説説你在學習的過程中,看到了什麼,知道了有什麼?

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會讓學生更加有興趣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小組協作學習的方法有利於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

2、春季部分。

⑴小組齊讀課文。

⑵讀了這節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⑶學生彙報:春天來了,小草發芽了,樹也綠了,小草高興地對小鳥説:我是春天。

⑷學生再次讀課文,感悟春天的生機活力。

⑸師:小草發芽了,我們就知道春天來了,你還可以從哪裏知道春天來了?

3、夏季部分:

師:草芽尖尖,我們知道美麗怡人的春天來了,當夏天來臨的時候,我們有能看到什麼呢?誰來説一説?

⑴出示夏季圖。

⑵學生彙報:知道了荷葉是圓圓的,青蛙站在荷葉上,他們正在説着悄悄話,你知道他們在説什麼嗎?一起讀出來。

⑶指導朗讀:夏天來了,池塘裏的荷葉、荷花長得非常的茂密,它驕傲自豪的對青蛙説:生齊讀:“我是夏天。”

⑷師生對讀,感受荷葉的茂密和自豪。

⑸還有誰知道夏天來了會有哪些昆蟲或其他的東西,勇敢地站起來説説。

⑹過渡:送走了炎熱的夏天,告別了荷葉,大自然迎來了金黃色的秋天,在着豐收的季節裏,農民伯伯欣喜地看到麥田裏的穀穗長得沉甸甸的,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的第三節。

4、秋季部分:

⑴小組讀這節課文。

⑵師:為什麼穀穗彎彎?文中還提到他鞠着躬,鞠躬這個動作是怎樣的,有誰能表演出來?在這豐收的季節裏,穀穗長得沉甸甸的,他高興嗎?那讀的時候應怎樣讀?學生在朗讀中感受秋天豐收的喜悦。

⑶秋天裏,還有哪些果實也成熟了?

5、冬季部分:

⑴過渡:如果説春天充滿生機,夏天熱情似火,秋天有豐收的喜悦,那冬天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驚喜,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的第四節。

⑵哪個小組學習冬季的,站起來讀一讀冬季這一節。

⑶冬天來了,天氣怎樣?在北方還會下雪,小朋友堆起了雪人,你看,這個雪人怎麼樣?(圓滾滾的,很可愛,很調皮,從哪裏我們知道他很調皮呀,從他“大肚子一挺”再説“我就是冬天”知道了。

請學生上講台表演,感受雪人的調皮。

⑷全班站起來邊讀邊根據自己的理解加上動作。

以讀為主,讓學生通過朗讀去理解、去體驗,在朗讀中體會不同的語氣,再根據自己的理解加上動作,惟妙惟肖的表演感受四季不同風景的美麗和迷人。從而進一步理解課文,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小結: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景色各異,有不同的美麗和迷人,是大自然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讓我們再一次美美地讀課文,把四季的不同的美麗讀出來。

7、指導背誦《四季》。

(四季美,文章也美,美的文章我們要把他背誦起來,牢記在心中,老師給你們一分鐘的時間,選擇你喜歡的季節把他背誦出來。)

看提示背誦、指名背誦。

四、拓展延伸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收穫嗎?想一想你能不能模仿課文也來當個小詩人,説説你心目當中的春夏秋冬。

2、課件出示有關四季特徵的圖片,如:蝴蝶、桃花、知了、梅花、成熟的蘋果等,讓學生模仿課文説句子,教師可先用一至兩道做提示。例:蝴蝶,它對説:“我是。”

學習是為了運用,教師用課件出示四季的不同景色,從開始有目的讓學生補充完整句子,到最後放手讓學生自己模仿課文編句子,由扶到放,給學生一個創造的空間,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

3、你們把四季説得這麼的美麗,那能不能説一説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麼?屏幕出提示:我喜歡________,因為________。

總結:同學們在這節課裏學習得真認真,和老師一起欣賞了四季迷人的風光,你們覺得四季美嗎?老師也和你們一樣,覺得四季的風景各異,美得像一幅讓人難以忘懷的畫。

作業:背誦課文《四季》把自己最喜歡的季節的景色畫出來。並模仿課文的樣子寫寫你最喜歡的季節的景物。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9

【教學理念】

本課旨在讓學生欣賞美、感受美的同時能模仿文本創造美,讓學生詩意地棲居在語文這片芳草地上。

【學習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七、兒、九、無”4個生字。學會“豎彎鈎、橫折彎鈎”兩種筆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徵,產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課前準備】

課件、有關四季的圖片、頭飾等。

【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件欣賞,初步感知四季

昨天呀,婁老師做了個夢,夢見“春、夏、秋、冬”四位仙女,她們還送我好多關於四季的圖片呢!大家想不想看看?

1、播放課件──四季的美景:

你們可以盡情地欣賞,也可以指指點點,還可以和同桌討論交流。

2、交流感受説説你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3、導入每個季節都有它各自的特點,都很美,有一位詩人把它編成了一首很好聽的詩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四季,看看作者筆下的春夏秋冬。出示課題──四季(小朋友一起和它打個招呼!)

二、初讀課文

1、請大家用最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韻文。

2、檢查:

⑴課件創設情境出示生字詞,比一比看誰在最短的時間認識最多的字寶寶。

⑵挑你最喜歡的一節多讀幾遍,把它讀給你的同桌、好朋友聽。

三、品讀課文

四人小組為單位,細讀課文,你認為哪個季節最美?説説美在哪裏,也可以通過自己的朗讀讓大家感受這個季節的美麗。

(以下的交流根據學生的實際隨機選擇相應的兩個小節進行重點品讀即一個創編,一個表演朗讀,另外兩小節則以讀帶過。)

1、春天:

⑴為什麼?還有同學要補充春天美在哪裏嗎?

⑵咱們看看課文中的春天是怎麼寫的?你能把它讀一讀嗎?(隨機教學生字)

⑶讀了這一段,你明白了什麼?

⑷隨機指導朗讀,讀出草芽嫩嫩的、細細的樣子來。(比賽讀。)

⑸小朋友再想一想,春天到了,大地還有哪些變化?然後請同學帶着這種感悟再讀這一小節。

⑹播放課件“多彩的春天”學生再次感受春天的美麗,一起歌唱《春天在哪裏》。

⑺仿編春天是這樣的美,你也能噹噹小詩人,學着他的樣子,跟詩人比一比,看誰編的春天更美麗!

課件出示(桃花)(紅紅),她對(燕子)説“我是春天。”

()(),他對()説()

2、夏天:

⑴説説喜歡夏天的理由。帶着這種感覺讀這一小節。

⑵播放課件“有趣的夏天”,進一步感受夏天的美麗。

⑶指導朗讀夏天這麼美,你能把這種美通過朗讀帶給大家嗎?

⑷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配上動作表現夏天的美。(四人小組合作表演朗讀,創設情境指名戴上頭飾上台表演)

3、秋天:

⑴學生談理解後,指導學生看圖是呀,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你看穀穗都彎下了腰。指名讓學生讀讀描寫穀穗的句子。模仿穀穗鞠個躬。

⑵想一想現在是什麼季節?隨機教學“秋”。

⑶你還可以在哪裏找到秋天?指名説,你能通過讀體現秋天的美麗嗎?

⑷就讓我們再次走進飄滿落葉的秋天,去感受那份收穫的喜悦!播放課件“金色的秋天”。

4、冬天:

⑴説説冬天裏有趣的事。隨即引導學生看圖你們看這裏的雪人它怎樣?指名把描寫雪人的句子讀一讀。(隨機教學生字)

⑵比賽讀,師範讀,指導學生讀出雪人的頑皮可愛。

小結還有兩個季節也非常的美,非常有趣,就讓咱們一起用讀來把四季的美帶給大家吧!(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課間操

師先教兒歌並配上動作草芽尖尖長呀長,荷葉圓圓舞呀舞。

穀穗彎彎鞠個躬,雪人大肚子挺一挺。

配上音樂,師生互動。

五、指導書寫

小朋友看了那麼多美的景色,也讀了那麼多美的詩句,不知能否把字也寫得美美的?

1、出示生字“七、兒”在田字格的位置。

2、仔細觀察這兩個字有什麼共同點?教學新筆畫豎彎鈎。

3、説説自己的發現,提醒大家應該注意什麼。(課件演示)

4、師範寫,生觀察並書寫。

六、鞏固識字摘蘋果

咱們都知道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現在就讓咱們一起走進“知識果園”,看看你是否能收穫到自己的知識果實。

(課件出示蘋果園,每個蘋果上有字寶寶。要求學生選擇生字進行組詞,有能力的也可以進行説話的練習)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讓學生認讀詞語,登山比賽。

2、請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大家再次感受四季的美麗。

二、指導背誦

出示課文插圖,學生藉助圖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節背誦,有能力的可以背誦全文。先小組內背誦,然後請同學上台背誦。

三、實踐活動

1、小朋友背誦的四季真是太美了,大家想不想再一起去領略一下四季的美景?(播放課件)

2、瞧,春天桃紅柳綠,溪水丁冬;夏天荷花紅紅,知了聲聲;秋天涼風習習,落葉飛舞;冬天北風呼呼,雪花飄飄……四個季節各有各的特點,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3、選擇自己喜愛的小組,合作準備,再現四季的美:

⑴創編組請你挑選最喜歡的一個季節,模仿課文的樣子,噹噹小詩人,編一編詩歌。

⑵繪畫組用你五彩的畫筆畫一畫你認為最美的季節。

⑶表演組拿出頭飾,伴隨樂曲,尋找同季節的夥伴。(互相介紹)

4、作品展評。

四、指導書寫

1、出示“九、無”在田字格的位置。學生觀察説説發現。

2、教師範寫(課件演示“九”的筆順),學生臨寫。

五、課外延伸

必做題:

1、抄寫本課生字。

2、把四季這篇課文美美地背給你的父母聽。

選做題:

1、蒐集有關本課生字的詞和四季的詩歌,名句。

2、把自己關於四季創作的詩歌(爸媽代筆)或畫放入成長記錄袋中。

【板書設計】

四季

草芽尖尖──春天()

荷葉圓圓──夏天()

穀穗彎彎──秋天()

雪人──冬天()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七、兒、九、無”4個生字。認識2種筆畫豎彎鈎、橫折彎鈎和4個偏旁月子旁、雨字頭、方框兒、和木旁。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徵,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

【教學重點】

認字和練習朗讀。

【教學難點】

識記本課的生字。

【用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想】

因本課的重點是識字與朗讀,因此在教學是把着這兩點對學生進行教學。識字是難點,因此在教學時,把生字放到語言環境中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由於低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課文,因此在朗讀上可把重點放在激發學生的朗讀性趣上,教學時可創設多種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如:通過看圖片、語言描述、動作表演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兒歌導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小兒歌,請你猜一猜這是哪個季節?

今天天氣真正好!樹上知了知知叫,河裏荷花朵朵開,小朋友們快快來!請你猜一猜這是哪個季節?你還知道哪些季節?

2、板書:《四季》齊讀課題

每個季節都有自己各自的特點,都很美。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美麗的四季,去看一看。

二、讀中畫、讀中認

1、自讀課文:

請你把課本打到第61頁,自己來讀一讀。

2、朗讀比賽:

下面我請兩位同學來讀一讀。(指明讀)

請同學們來評一評,他們讀得怎麼樣?

請你説説你為什麼讀得這麼好?老師告訴你一個小竅門,就是生字朋友幫了他很大的忙。

3、交朋友:

下面請我們的生字朋友也來幫幫我們大家。

⑴請你在課文中找出來並畫出來,請你邊讀邊畫。

⑵自己讀一讀、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看它的讀音是否讀準了。

⑶帶拼音齊讀。

⑷認讀詞語:

這些生字你都認識了,放到詞裏面你還認識嗎?

自讀、讀給同桌讀、齊讀。

4、把生字朋友送回家你還認識嗎?(自讀課文)

三、讀中悟

(一)、根據學生興趣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季節來學:

1、説説你最喜歡哪個季節?

2、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冬天都有哪些美麗的景色?

自讀課文。

3、請大家來説一説你為什麼喜歡冬天?

4、欣賞美麗的冬景:

下雪啦!下雪啦!小雪花飄呀飄,飄到房子上,房子變白了;飄到小樹上,小樹變白了;大地一片白色。小朋友們快快來,大家一起滑雪撬,一起堆雪人,你堆身子,我做頭,她找帽子安鼻子。瞧!一個可愛的雪人做好了。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頑皮地説:“我就是冬天。”

5、理解“雪人大肚子一挺”。

6、加上動作進行朗讀。

7、你能把冬天讀得這麼美!老師相信其他的季節你也會讀得很棒!自己練習朗讀其他的季節。

(二)學習春夏秋冬:

1、在學習夏天時可採用以下方法:

⑴説説你喜歡哪個季節?請你讀一讀好嗎?(指名讀)

喜歡這個季節的同學可以跟他一起讀。

⑵欣賞美麗的風景引起大家的興趣。

⑶再次進行有感情朗讀。

2、學習春天時可採用此方法:

⑴指名讀、當小老師教讀、齊讀。

⑵欣賞美麗的風景引起朗讀的興趣,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3、學習秋天時可用此方法:

⑴指名讀、齊讀。

⑵做動作理解“鞠着躬”。

⑶做動作有感情的朗讀。

⑷欣賞秋天,再次朗讀體會秋天的美。

(三)小組合作學習:

四個季節真美呀!你還想再看一看嗎?下面小組內分工合作,每人讀一個季節,再來感受一下四季的美麗。

四、作業

你想把它畫出來嗎?你想把他演出來嗎?

喜歡畫畫的同學,請你把它畫下來;喜歡錶演的同學,請你把它演一演;你也可以像小作者一樣,找找四季當中美麗的景色,把它變成小兒歌,讀給同學聽一聽,下一節課讓我們大家一起來看一看。

【板書設計】

2、四季

春天草芽

夏天荷葉

秋天穀穗

冬天雪人

【教學後記】

本課的識字教學,由於是第一次使用,學生有點接受不了,所以對於生字掌握的不是很好,今後應注意學生識字方法的引導。對於朗讀方面,如學生讀不到位,可利用教師的示範作用指導朗讀。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全班分角色朗讀,再次感受四季的美麗。

2、認讀本課的生字。

二、實踐活動

1、小組合作:

展示自己的作品,每組選出一名學生準備參加班裏的比賽。

2、集體交流:

⑴各組代表進行表演:

在學生表演的過程中,插入一下訓練:

____,它對____説:“我是____。”

指名説、同桌互説。

⑵學生進行評議。

⑶評選出“小畫家”“優秀表演家”“小作家”。

三、寫字練習

同學們表演的這麼好老師相信你們寫的肯定也很好!

1、學習新筆畫:豎彎鈎。

2、學生自學“七”字,描紅、臨摹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3、教師糾正學生書寫時的錯誤,全班改正並練習書寫。

4、學習“兒、無”字方法同上。

5、學習新筆畫:橫折彎鈎。

6、學生觀察“九”字寫法及佔格位置。

7、指名説一説,教師示範練習。

8、學生描紅、臨摹。教師指導。

四、寫字比賽

1、宣佈需要書寫的字“七、兒、九、無”,及書寫要求。

2、學生書寫。

3、評選小小書法家。

【教學後記】

在實踐活動中,學生準備的不充分,再加缺少教師的指導,所以不是很成功。在書寫方面,教師雖然強調了兩種筆畫的寫法,但仍有一部分學生沒有掌握好,應加強練習和指導。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1

【設計理念】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拓展語文學習資源,在合作幫助中提升朗讀品格,在返樸歸真中尋找人文性的語文教學。

【教學三維目標】

學生在學習本課: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在小組合作中培養傾聽、幫助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能根據各個季節的特點初步學會創編詩歌。

【教學流程】

一、複習導入:

環節1:書寫指導

(1)教師板書“七”“兒”,講清書寫要領

(2)學生描紅並自由選擇一個字端端正正地書寫

環節2:復現生字詞,感受四季特點

(1)小組合作識字、擺詞語

(2)活動:合作擺一擺,説説為什麼這麼擺,請彙報員彙報。

(3)轉換語言練習説話。

二、讀得有情

環節1:原小組合作朗讀

(1)小組練讀:幫助有困難的孩子。

(2)檢查反饋(側重傾聽的評價)

環節2:重組小組合作美讀課文

(1)根據自己的喜好分組

(2)小組合作展示風采,教師相機進行朗讀指導以及説話練習。

(3)全班合作朗誦詩歌

三、編得有趣

(1)小組討論探究編的內容。

(2)個別反饋。

四、佈置彈性作業

【教學詳案】

一、複習導入

環節1:書寫指導

師:小朋友們亮起大眼睛認真看郭老師在田字格里寫兩個字。

⑴教師板書,講清書寫要領

〖“七”的橫從橫中線與豎中線的中心穿過,起筆輕,落筆重,“兒”字的撇頭重尾巴輕,“乚”的小尾巴要尖尖的。〗

⑵學生自由選擇一個字練習書寫

師:看得真認真,拿起筆,做到“三個一”,端端正正、認認真真地描紅“七”和“兒”,再選一個字來寫一寫。

環節2:復現生字,感受四季的特點

師:好,每個小組的小朋友都很棒,這節課我們一起再去美麗的四季王國看看,你們瞧!這是……(教師指版圖,學生回答)

師:現在,郭老師考考小朋友,小組長拿出1號生字袋,讓小朋友讀一讀,認認,再全組合作去擺擺,想想應該擺在哪幅圖的旁邊。

(1)小組合作識字擺詞語(誒,都對了,老師也象小朋友一樣擺好。)

(2)再識字找特點

師:小組長再拿出2號生字袋裏的卡片讓小朋友先讀後擺,邊擺邊説説你們為什麼這麼擺,呆會兒彙報員彙報你們組的想法。(學生活動)

(3)轉換語言,練習説話(個別説)

師:聰明的孩子在哪裏?(聰明的孩子在這裏。),誰能來説説“春天來了,什麼怎麼樣了……”

二、讀地有情

環節1:原小組合作朗讀

師:説得真好,相信讀書也是最棒的,現在小組練練,呆會兒郭老師請小組裏最需要幫助的孩子來讀一讀。

(1)小組合作練習朗讀(巡查時提醒小組成員幫助有困難的孩子。)

(2)檢查反饋

師:現在來看看哪個小組已經豎起小耳朵準備傾聽了。(組織課堂常規)

師:你來讀讀春天,你來讀讀夏天,秋天這節有點難,請你們合作讀一讀,冬天這一節也請你們合作讀讀。(如果出現讀不出來的情況:小組的小朋友輕輕地在耳邊告訴他或小組小朋友幫助他。)

師:[學生逐個讀好後]真不簡單,他們通過大家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都讀正確,流利了,相信下面會越讀越好的!

環節2:重組小組,合作美讀

師:最有困難的孩子都能讀好,其他孩子就更沒問題了,這麼美的四季,郭老師也很喜歡,這樣好不好,我們每人選一個最喜歡的季節。(學生選擇)

(1)學生分組,出示座牌(如果有的季節很多的孩子教師加入或引導其他的孩子到別的小組去)

師:好,新的四個小組成立了,(出示新的評價表)相信你們也能想剛才一樣合作地很好,現在小朋友自己讀讀你喜歡的季節,加上表情、動作就更棒了。

(2)檢查反饋

師:春天小草剛剛長出來,能這麼大聲嗎?輕輕地再來一遍;小朋友們在春天裏你還看見過什麼呀?喜歡春天的小朋友一起讀一讀。

師:夏天的荷葉多圓呀,小青蛙坐在荷葉上它會説什麼呢?

師:穀穗真有禮貌,我們也學着穀穗的彎着腰的樣子來讀讀,秋天裏還有什麼也會説:“我是秋天”

師:他們把雪人真可愛,學着圖上的樣子,做起動作一起讀讀。

(3)齊讀全詩

師:每個季節組的小朋友都讀地這麼美,這麼有趣,現在老師給小朋友配上音樂,我們合作把這首詩美美地讀一讀,你可以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也可以不看書朗誦表演,可以嗎?

三、編得有趣

師:小朋友們其實每個季節裏呀還有好多好多的東西可以寫成想課文裏一樣的詩歌,現在小朋友自己編一編,有困難的孩子可以看看座牌上的小圖片和字再編一編。

(1)小組討論,編詩

(2)個別反饋

四、結課,佈置彈性作業

師:今天,小朋友不但把?《四季》讀地這麼好,而且個個都成了小詩人,真是了不起。回去小朋友可以把喜歡的季節讀給爸爸媽媽聽,也可以畫畫四季,明天貼到小黑板上,最棒的還還可以自己編編詩歌,下次在大閲讀課上交流交流,好嗎?

小朋友們再見!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2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基於此,我的設計力求體現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位置,着力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為學生設計形式多樣的求知活動,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活動中理解課文,積累詞彙,拓展思維空間。與此同時,我的設計整合了藝術學科的方法,使靜止的語言符號流淌出音樂的旋律,圖畫的意境,使語文課堂變得“充實”、“厚實”起來,喚起一年級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真正喜歡我們的語文教學。

教材分析: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貼近兒童生活的詩歌。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徵。詩歌採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起來琅琅上口,特別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教學本課時不僅要讓學生從中學到知識,而且要讓學生得到美的享受,表現自我,獲得成功,感受到閲讀的樂趣。

學生狀況分析:

該班學生聰明伶俐,反映在課堂上是思維活躍,表現欲強。由於剛入學不久,學生的朗讀存在較嚴重的唱讀現象,只有個別同學朗讀能達到聲情並茂的效果。又由於深圳四季不分明,學生對四季的特徵不是十分了解,給理解課文內容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講課時教師要充分利用朗讀好的學生來起示範作用,課前要讓學生去了解四季的特徵。

教學準備:

課件、頭飾、學習卡片等。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有四個小精靈要和你們交朋友,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

師:小精靈春讓萬物復甦,小精靈夏使大地生機勃勃,小精靈秋讓落葉飄飄,小精靈冬使大地白雪皚皚。人們把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課件演示)

(導入生動有趣,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

二、初讀課文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邊聽邊劃出生字。

2、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自讀課文。

3、分組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

1、學生交流: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麼?

2、指導學習“冬”:

⑴指名朗讀課文(出示:讀一讀)

⑵説一説:聽了朗讀,你知道了什麼?(出示:説一説)

⑶指名錶演雪人頑皮可愛的樣子。(出示:演一演)

⑷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⑸學生質疑。(出示;問一問)

⑹學生觀看錄象,欣賞北國雪景。

⑺師生共同朗讀表演。

3、學生合作學習:

⑴小結學法。

⑵學生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學生自由選擇段落,選擇學法)

4、集體討論交流:

⑴學習“春”:

①指名朗讀課文

②觀看課件:春天,小草剛剛發芽,嫩嫩的,尖尖的,像什麼?

③指導感情朗讀。

⑵學習“夏”:

①指名演一演夏天的青蛙和荷葉。

②觀看課件:説説你還知道什麼東西的?

③指導感情朗讀。

⑶學習“秋”:

①學生質疑。

②觀看課件:理解穀穗為什麼彎彎的。

③指導感情朗讀。

四、認讀生字

1、遊戲:四人小組合作,幫助生字寶寶找到各自的家。

2、學生當小老師組織學習生字。

3、考一考。

五、配樂朗讀全文

六、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認讀生字。

2、學習基本筆畫。

3、教師範寫生字。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5、學生作業點評。

七、總結全文

今天這堂課我們一起欣賞了四季的美景,學會了許多新的生字。大家有讀有寫,有説有演,學得非常好。你們瞧,我們教室四周貼了許多四季的圖片,課後大家一邊欣賞,一邊模仿課文也來編編兒歌。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3

【預期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七”、“兒”、“九”、“無”4個字,認識2種筆畫和4個偏旁。

2、認真朗讀課文,認真傾聽課文,感受四季的不同特點,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

3、通過觀察、朗讀、想象,鏈接生活抓住季節特點創編小朋友眼中的四季,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設計要旨】

1、課標解讀:

尊重學生的閲讀體驗。學生是有靈性的生命個體,他們對課文中的人、事、物都會有“自己的感受與想法”。教師應尊重學生這種感受,本課教學中讓學生轉換“穀穗”“雪人”等不同的角色朗讀並熟讀成誦就是加深體驗、培養語感的有效途徑。鏈接生活,豐富生活體驗,發展兒童語言。生活是兒童語言的發源地,利用課前收集圖片、兒歌及課堂中多媒體課件展示,鼓勵學生生生的交流,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四季美麗的風光,鏈接了課堂與生活的距離,使沒有實踐條件去認知各種季節的同學也有了真實的感知,引導悟讀像“尖尖”這樣的疊詞語言特色創編詩化語言,凸現學生個性思維與個性表達,教育迴歸了生活。

2、內容分析:

本首兒歌通過“草芽”、“荷葉”、“穀穗”、“雪人”這四種代表春、夏、秋、冬的事物的描述,表現了四季的不同的景色。兒歌採用擬人的手法,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琅琅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學生一定愛朗讀,也愛背誦。插圖色彩明麗,能引起學生觀察的興趣。

3、學情認識:

這首兒童詩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的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不同的特徵。由於兒童生活經驗匱乏,他們對於四季中的景物往往不能準確地區分。為此在教學時要讓學生通過與家長溝通、課件展示季節情景、課堂多向交流,把四季有關的資源引入課堂,再進行認真的朗讀認真的傾聽,感受四季不同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另外,詩歌中有幾處的語言形態對於剛完成漢語拼音學習,語言知識還不夠豐富的兒童會造成閲讀理解過程中的障礙,例如“穀穗彎彎,他鞠着躬説”這一句對於學生來説,是很難理解到詩歌是在形象、生動地介紹成熟的穀穗的樣子;對“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頑皮地説”中的“頑皮”一詞,學生也會是有理解的困難。這一切都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於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予以突破。

4、經驗介紹:

新教材的識字量大,如果一味地把生字集中在一起教學,天長日久勢必使學生失去了學習漢字的興趣。本課識字以分散識字語境識字為主,把11個漢字分解成三塊出現,開始是賞景識字,自然習得。再是説説印象最深的景以短語的形式出現來貫穿識字“是、雪、肚、葉、圓”,最後把“對、説、就”三個漢字放到品讀四季景中識字。這樣的識字是在語言的實踐學習中進行,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與能力三維教學目標為一體,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課前準備】

能展示四季風光的課件、生字卡片、課堂收集有關四季的圖片與兒歌等。

【教時安排】

2教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四季風光,初步感知四季特點(賞景識字)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一年有哪幾個季節嗎?

2、老師要帶小朋友去欣賞四季美麗的風光,想去嗎?不過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就是在欣賞的時候小朋友要一邊用眼睛看,一邊用腦子想一想,你都看到哪幾個季節來到了我們身邊?

3、播放四季風光片。(小朋友可真會欣賞!)

4、交流:

第一張畫面是哪一個季節?春天你喜歡嗎?請你美美夢地讀一讀“春天”。(它們兩個是好朋友,讀的時候要緊緊地挨着,再讀一讀。)第二幅畫面是哪一個季節?請你讀一讀,開火車讀。第三幅畫面是哪一個季節?誰來讀?(好像涼爽的秋風吹來了!)第四幅畫面又是哪一個季節呢?請你讀。這位小朋友讀出了不怕冷的樣子。

5、揭示課題,組織學生齊讀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於四季的兒童詩。

板書:四季

(讓學生從圖片聯想生活來感知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在觀察圖中整體感知四季的景物,培養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二、初讀課文,再次感知四季不同特點(説景識字)

1、我們的課文中也有美麗的四季風光,現在就請小朋友打開課文,認認真真地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來學習,邊讀的時候把今天要認識的漢字娃娃用圓圈圈出來。

2、讀好的小朋友與小夥伴交流一下,哪些生字朋友你已經認識了讀給小夥伴聽,説説你是怎麼認識的?還不認識的交流交流用什麼好辦法記住它們?

3、課文中的四季,哪一個季節的景色給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指名説。

春天:

⑴請你讀一讀。讀出春天剛長出的小草嫩嫩的感覺?

⑵剛長出的小草又嫩又好看,小草一鑽出地面對小鳥説什麼呢?誰來當一當小草讀好:我是春天。他哪個字的讀音特別準?

夏天:

⑴請你看圖讀一讀。你剛才靜靜地聽這位小朋友讀,你聽出荷葉有什麼特點?

⑵誰再來讀,課件點出“圓”字,在生活中你還看到過什麼圓圓?

⑶這個短語中還藏着一個生字娃娃,誰認識?點出“葉”字。你在哪兒認識的“葉”,你知道他還有哪些好朋友?

秋天:

⑴指名讀。他讀出了秋天的什麼特點?

⑵誰也來當一當秋天的穀穗,讀一讀。

冬天:

⑴誰來讀一讀這個短語?

⑵大肚子是什麼樣的?誰來做一做大肚子?誰來邊做動作邊讀一讀,讀出雪人的神氣!讀出雪人頑皮的樣子,不怕冷的精神!哪位小朋友已經認識了這個“肚”字?你是怎麼記住它的?

4、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娃娃。

5、與同桌交流已經認識的生字娃娃。

6、再讀課文,想一想:哪個季節的景色留下最深的印象?

7、讀正確短語,並在交流中認讀部分生字:“是、葉、圓、雪、肚、”。學生評讀是否讀出四季不同景物的特點。

(學生在課前及生活中已經初步感知了景物與四季的特點,在這個基礎上初讀課文説景,有助於瞭解景物與四季之間的關係,學習交流識字並積累語言,同時課本知識與課外知識相聯繫,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視野。)

三、再讀課文,品讀四季不同特點(品景識字)

1、選擇一個喜歡的季節自由讀。

2、指名選擇喜歡的季節讀。説一説:你為什麼喜歡?讀出你的喜歡的季節的特點。

3、選擇性讀句,讀出四季不同的特點。認讀“對、説、就”3個生字。

4、重點品讀春天的詩句:

⑴讀出春天的特點。

⑵説説怎麼知道春天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⑶欣賞春天的美景。

⑷我當小詩人,創編寫春的詩句。交流。

5、四人小組合作朗讀《四季》。

(鼓勵學生讀好喜歡的季節的詩句,立足於學生對春天的瞭解,在充分感知的前提下,在品讀課文詩句的特點中,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和創編寫春的詩句,基於兒童文化發展兒童語言。)

四、遊戲中鞏固識字悟規律(遊戲識字)

1、我們來到四季果園,請小朋友摘果子。課件演示:學生讀出水果上的生字的音,然後點一下,水果就自然摘下。

2、這些生字娃娃為什麼穿不同色彩的衣服?(按左右、上下、全包圍三種結構來分類本課的生字。)

⑴摘四季果子。交流生字娃娃為什麼穿不同顏色的衣服?

⑵打汽球。鞏固難字“就”。

抓住學生的心理,用遊戲的方式來鞏固識字,悟出漢字上下、左右、全包圍等不同的構字規律。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複習生字新詞

1、貼綠葉(把新詞寫在綠葉上)——認讀新詞:

葉子、雪花、秋天、兒子、夏天、就是、七個、肚子

2、今天,我們要學習四個新偏旁,它們是“月、雨、口、禾”,請跟老師讀一讀。你們發現本課的哪些生字中有這四個偏旁?

3、認讀新偏旁“月、雨、口、禾”。鞏固帶這四個偏旁的生字。

(學生在多次朗讀的過程中,對文中的生字已經是比較熟悉,這時將詞兒拿出單獨識記,不經意間鞏固了識字,形成識字能力。)

二、自主學習夏天、秋天、冬天的詩句

1、誰來美美地讀一讀你喜歡的季節的詩句。

2、除去春天,其它的三個季節中,你還喜歡哪個季節就去讀熟哪句話?要求:

⑴要讀出季節的特點。

⑵想一想,為什麼它們説自己就是那個季節。

⑶像課文那樣,根據自己的生活發現也編一句話。

3、交流:

秋天:課文是怎麼樣寫出秋天的特點的?誰來讀一讀這句話。其他小朋友評一評。

還有誰來當一當穀穗彎彎?指名讀。

你還從哪兒發現秋天已經來到我們和身邊?

誰能用代表秋天的事物來像課文那樣編一句詩句。

背誦課文讀一讀寫秋的句子。

想一想秋天的景物特點。

創編詩句。

夏天:喜歡夏天的同學朗讀詩句。其他同學評讀。指名讀。

讀出夏天荷葉圓圓的特創編寫夏的詩句。

冬天:讀出雪人的頑皮、不怕冷有精神。

聯繫生活,豐富冬天的事物特徵積累。

創編。

4、四人小組合作創編一首新的四季。小組交流──小組展示──學生評議再交流。

5、背誦課文。

(立足於學生已經有的生活經驗,模仿課文語言特點用收集到的事物仿説或創編描寫四季的詩句,把課文內容與生活結合起來,化親歷的生活及看到的形象的畫面為凝鍊的語言。)

三、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七、兒、無”。這三個別生字裏的哪此筆畫我們學過?它們有一個相同的筆畫叫什麼?示範豎彎鈎的寫法。

2、仔細看豎彎鈎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一想這三個字怎麼寫比較好看。

3、出示“九”字,“九”字也有一個沒有學過的筆畫,你們能猜出它的名字嗎?

(指導觀察生字,練習書寫。)

4、回憶學過的筆畫,猜想豎彎鈎的名稱,練習書寫豎彎鈎。

5、觀察“七、兒、無”的豎彎鈎的筆畫位置,練習書寫。

6、學習新筆畫:橫折彎鈎,練習書寫生字“九”。採用學生觀察發現生字筆畫共性,老師範寫與學生書寫評價相結合的方法,使學生在積極的心態下主動地投入學習。

四、學業診斷

1、常見錯誤分析:

季節性事物的特徵混淆。例如:有的小朋友説菊花是春天開的。一個原因是孩子們的生活實踐積累得比較少,以為花都是春天開的,另外生活中沒有養成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想當然地認為。作為教師要拓寬學生語文學習的視野,真正實踐“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相等”的理念。

五、課後題庫

1、我會説:

尖尖圓圓飛飛

2、我來當小詩人:

()紅紅,他對()説:“我是春天。”

(),他對()説:“我是夏天。”

(),()説:“我是秋天。”

(),()説:“我是冬天。”

3、把你家鄉最美的季節畫下來。

【板書設計】

1、以教師板書為主:

春天草芽尖尖

夏天荷葉圓圓

四季秋天穀穗彎彎

冬天雪人大肚子一挺

(四季不同的景也可以用上學生自畫的四季圖片)

2、以學生收集、繪畫的資料為主:

張貼展示學生收集的有關四季的兒歌。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4

設計理念:

生活是言語生成和發展的源泉。語文是和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的,語文一旦與生活聯繫,馬上就會活潑起來。《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來自生活的兒童詩,本設計憑藉有趣的遊戲、美麗的圖片、豐富的想象、巧妙的內化、適度的拓展延伸中,讓學生學習字、詞、句,享受語文的快樂。一堂好課確實需要有出色的教學設計,但無論是平實的或是新穎的教學設計,都離不開靈活的教學操作,他能讓平實的設計顯得有魅力,能讓新穎的設計更加出彩。而操作中,課堂的評價語顯得猶為重要,教師的評價語就是教學意圖教學思路的表達,就是教學目標的貫徹,就是教學效果的顯現,所以在備這堂課的時候,我着重思考了學生根據教學設計會呈現出的不同結果,進行有目標的評價語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的生字,並能熟練的運用。

2、能正確、流利地朗誦課文,能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3、在形象感受四季的基礎上,瞭解四季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對兒童詩的喜愛。

課前準備:草芽、荷葉、穀穗、雪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尖尖的草芽圓圓的荷葉彎彎的穀穗挺着大肚子的雪人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激趣導入。

1、遊戲激趣:讓學生看課件,猜課件上的季節,説説從哪看出的?引導學生用個性化的語言進行判斷,並聯系生活説説,分別還有哪些季節的。

【隨機點評:那桃紅柳綠、鶯歌燕舞的美景,是春姑娘俏皮的身影。

荷葉圓圓,荷花初放,是夏姑娘在翩翩起舞。

落葉飄飄、天高雲淡,是秋姑娘和大家招手微笑。

冰天雪地、白雪皚皚,是冬姑娘送給大地的棉襖。

總結點評:這四個季節,就是大自然的四個女兒,大自然媽媽用自己神奇的化粧術,給這四各女兒進行了精心的裝扮,人們都很喜歡他們,把這四個季節合在一起,親切地稱呼他們為——四季。教師板書:四季。讓我們親切地來讀一讀。】

2、揭題讀題:有位小朋友十分喜歡四季的美景,也寫下了一首優美的兒歌,題目就叫——四季,讓我們再來美美地讀題。

二、創設情境,感知形象。

1、初讀感知:讓我們趕緊來讀讀吧!藉助拼音寶寶,把每個字讀正確,

2、檢查詞語,感知形象:

(1)正音:聽到同學們這麼美的朗讀,有四位新朋友也趕來和大家一起學習了,大家快來認識一下。誰和他們來打打招呼。指名單個讀,去拼音讀,請小老師帶讀。

【卡片:帶拼音草芽、荷葉、穀穗、雪人】葉的字形。

(2)知意:你認識這幾位朋友嗎?快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重點點評:草芽:草字頭,下面是讀音。朗讀:尖尖的細細的。

荷葉:朗讀:圓圓的荷葉。荷葉是什麼形狀的?教學圓字,形狀。

穀穗:朗讀:彎彎的穀穗

雪人:朗讀:挺着大肚子的雪人。

總評:每一個詞語都有豐富的意思,我們讀詞語,就要想着它的樣子,讀出感情。】

【課件:隨機出示圖片。】

(3)入境:誰能送這四位小朋友回家呢?為什麼?擺貼卡片到春夏秋冬下。

【點評:大自然媽媽也要來誇咱們學得認真呢!】

三、根據學情,隨機學文。

你最喜歡課文中的哪個季節?

(一)、春季——萬紫千紅總是春。

1、課文的小作者也和大家一樣很喜歡春天,她呀寫下了春天的兒歌,朗讀。

2、你為什麼這麼讀?尖尖的草芽對小鳥説話時的表情怎樣?請你帶這樣的表情讀一讀。

【點評:帶着表情朗讀,能讀得更投入,更出色。】

3、老師改:尖尖的草芽、尖尖的小草,好嗎?誰能學課文的樣子來説説其他春天的美景呢?

【課件點評:鮮花朵朵、花兒紅紅,柳葉飄飄,桃花紅紅,筍芽兒尖尖,春雨沙沙……】

4、學課文來自己説一説,隨機點評:

他對()説:

“我是春天。”

(二)、夏天——接天蓮葉無窮碧。

1、激情引入:夏天多熱鬧啊!聽聽是誰在唱歌,誰在説話?

2、朗讀指導:青蛙會跳上荷葉説什麼呢?

【點評:荷葉圓圓,就是青蛙的大舞台呀!他特別熱愛夏天,所以一到夏天,我們就經常能在鄉間水邊發現它的身影。】

3、夏天還有許多許多的好夥伴呢!誰能學課文的樣子來説説

【點評:荷花飄飄,知了喳喳,雷聲隆隆……】

(三)、秋天——

1、秋姑娘給我們送來了什麼禮物?教學秋字。秋天豐收。

2、朗讀。【做動作朗讀】

3、説話訓練。

【點評:橘子圓圓,蘋果,香蕉】

(四)、冬天。

1、你喜歡冬天嗎?喜歡小雪人嗎?教學雪字。

2、朗讀。【做動作朗讀】

3、如果請你對冬天説一句花,你會説什麼?

【點評:如:冬天,冬天,您能下更多更多的雪嗎?】

四、體會美讀,表演背誦。

五、鞏固拓展,內化遷移。

六、複習檢查,書寫指導

生字擴詞。

1、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個新朋友“乚”,你看它像什麼?

2、認識筆畫“乚”,指導書空練習。

3、指導書寫“七、兒”。

(1)引導學生髮現“七、兒”的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提醒學生在書寫每個字時應注意些什麼。

(3)學生練習書寫,每字練寫2遍。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

教材61~63頁,主要教學內容為:知道一年有四季,感知四季的特徵。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七,兒,九,無”四個字,認識2種筆畫和4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徵。

過程與方法:

在課前運用課件,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形象,加深對四季變更的體驗。在朗讀,背誦這一環節,讓學生動起來,運用肢體語言和口頭表達相結合,讓學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完成該項任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知道四季特徵的基礎上,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認字和練習朗讀。

【教學難點】

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徵。

【教學過程】

一、課前激趣談話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了許多四季的小禮物,想要嗎?不過,老師要送給這節課表現最好的小朋友,你有信心嗎?

二、複習生字

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一年四季有春、夏、秋、冬(學生答)四個季節。還認識了11個生字朋友,你還記得他們嗎?他們呀,可是排着隊急着要和你們見面呢!

1、師出示生字卡片:(圓、秋、雪、肚、對、説、葉、就、是、夏、冬)指名讀並組詞,全班跟讀。

2、師出示生字卡片:圓、秋、雪、肚

生:説出每個字的偏旁。

3、再次出示11個生字卡片

一小組學生開火車讀,全班跟讀。

三、創設情境,範讀課文

1、師:同學們真不錯,都和生字成好朋友了,老師真為你們高興。今天這節課,老師將邀請大家和我一起走進四季,去欣賞四季美麗的景色!(播放四季的景色圖片)

2、師:我要採訪小朋友,你最喜歡哪個季節?

3、範讀課文:

師: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它們在小朋友的眼睛裏頭都是最美的。今天,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向我們走來了,它們都推選了自己季節中的代表要向全班同學介紹呢!看,它們來了!(播放課文的動畫錄音)

四、整體感知全文

1、師:原來這些小夥伴都是從課文裏走出來的,讓我們趕快打開書去讀讀課文吧!小朋友可以一個人讀,也可以和同桌一起讀,注意把課文讀通讀順。

2、生:自由讀課文。

3、檢查朗讀情況:請四個同學接力讀課文。

五、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1、第一節:春天:

⑴師引:你們猜猜老師最喜歡哪個季節?還有誰也喜歡春天?

⑵自由讀:

請大家趕快讀讀課文第一節,讀完後仔細地看一看圖。

⑶指導朗讀第一行“草芽尖尖”:

師:讀了第一節,再看看圖,你知道了什麼?

師:剛發芽的小草,人們叫它“草芽”。草芽的葉子尖尖的,它多麼柔弱啊!你想怎麼讀?

指名讀,説説為什麼這樣讀?全班齊讀第一行。

⑷指導朗讀第三行“我是春天”:

師:小草芽説什麼了?

指名讀第三行,師評價:能把春天讀得再美點兒嗎?

指名再讀。(生美美地讀)全班齊讀第三行。

⑸拓展説話:

如果你是小鳥,會對草芽説什麼呢?

⑹師引讀一二行,生齊讀三行。

⑺全班齊讀第一節。

2、第二節:夏天:

⑴師引:春天悄悄地走了,夏天來了。

⑵自由讀:小朋友趕快走進夏天,自己讀一讀第二節。

⑶觀察圖,指名讀。

⑷拓展説話:

師:荷葉和小青蛙真的在説悄悄話呢,他們在説什麼呢?

請小朋友來猜一猜。

同桌互説:同桌的小朋友一個當荷葉,一個當青蛙,你們也來説説悄悄話吧。

指名説:戴頭飾表演説話。

⑸喜歡夏天的小朋友齊讀。

⑹男女生分角色讀。

3、第三節:秋天:

⑴師引:炎熱的夏天走了,金色的秋天來了。板書→

⑵自由讀:小朋友趕快到秋天去看一看,自己一邊看圖一邊讀。

⑶指名讀:説説你知道了什麼?看圖理解“穀穗彎彎”。

師:你能不能學學穀穗的樣子做做動作。──生做彎腰的動作。

師:你們剛才彎腰的動作就叫“鞠躬”(相機理解詞語)。

⑷師引讀一二行,生做動作讀三行。

⑸全班齊讀第三節:

師: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田裏、地裏的莊稼熟了,果園裏的水果也熟了,五顏六色的菊花開了,秋天給人們帶來了快樂。我們也帶着快樂的心情讀讀這一節。

4、第四節:冬天:

⑴師引:送走了秋天,寒冷的冬天到了。板書:→

(出示圖)天空下了一場大雪,咦,雪地上有什麼呢?

⑵觀察圖:雪人是什麼樣的?你覺得他怎麼樣?

⑶自由讀,喜愛雪人的小朋友自己讀讀第四節,注意讀出對它的喜愛。

⑷指導讀:

指名讀,師行:小朋友都喜歡雪人,它是多麼得意啊!再看看圖,雪人的手是怎麼做的?加上動作頑皮地讀一讀。

生自由讀:我是冬天(加動作)

再指名讀:加上表情、動作,頑皮地讀。

⑸師引讀一二行,生加動作讀三行。

⑹師:寒冷的冬天過去了,又會是什麼季節呢?

師:第二年的春天,完成板書:→

六、全文師生合作讀

(師讀敍述語,生讀人物語言)

七、師小結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她們各有各的美,只要小朋友用眼睛去看,用耳去聽,用心去感受,你就會發現美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完成板書)

八、背誦課文

1、看着畫面齊背。

2、加上動作齊背。

九、寫字:九、無

1、觀察:九、無怎樣寫才好看。

2、師範寫,生書空。

3、生描紅,書寫。

十、總結拓展

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愉快地渡過了四十分鐘,希望小朋友在四季的每一天裏都快樂地生活和學習,課後,把你喜歡的季節畫一畫,在同學之間相互欣賞、交流。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6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字,學會兩種筆畫,認識四個偏旁。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模仿課文自創詩歌。

3、瞭解課文內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徵,產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

【教學難點】

模仿課文自創詩歌。

【設計意圖】

通過學習,除了認識本課生字外,還附帶認識具有四季明顯特徵的事物,在正確流利朗讀和背誦課文的基礎上,能模仿課文創作兒童詩,展現學生的個性及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課前準備】

課件(卡通形式的課文插圖)、具有明顯四季特徵的事物的帶字圖片、細鐵絲一條、詩歌創作紙。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以圖激趣,初步識字

1、展貼具有明顯四季特徵的事物的帶字圖片(柳樹、荷葉、菊花、梅花、蝌蚪、知了、大雁、雪人、草芽、穀穗、桃花、桔子、麥苗、楊梅等),讓認識的學生上來指認。

2、齊讀有關生字,讀準字音。

3、把以上圖片按四季分類。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導入:有叔叔從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中各選了一些事物,編了一些很好聽的兒童詩,我們一起來讀讀。

2、課件展示,配樂朗讀課文。

3、通過自讀課文,個別朗讀,集體朗讀,要求把課文讀正確。

4、讓學生在課文中劃出生字,再重點出示,讓學生認讀,讓學生自己想起辦法記生字。並結合教學讓學生認識四個偏旁(方框,禾字旁,雨字頭,月字旁)。

三、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1、讓學生反覆讀課文,讀出自己的語調和感受,並説説自己發現了什麼。

2、藉助課件圖片來指導學生背誦。

四、拓展延伸,創作詩歌

1、讓學生模仿課文形式選用剛才學過的帶有四季顯明特徵的事物在創作紙上寫詩歌。(作業紙形式附後)

2、有能力的在自己的詩歌每節配上插圖。

3、展示自已的作品:上台朗誦,同學交流。

五、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1、用生字卡片開火車複習生字。

2、運用鐵絲認識筆畫“豎彎鈎、橫折彎鈎”,再讓學生在四個生字(七、兒、九、無)中找出此筆畫描紅,接着點明筆順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字描紅,再書寫。

六、作業

瀏覽網上下載有關四季的圖片,朗讀有關四季的兒歌(附後)。

【板書設計】

(略)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7

一、設計理念:

為學生閲讀創設美妙的情境,採用學生喜愛的活動方式,體現“整合”思想,將朗讀感悟、表演、仿説等有機結合,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體現“愉快教學”的思想。

二、教學流程:

(一)複習生字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許多生字寶寶,你們還認識他們嗎?(出示生字卡片,學生以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二)激趣導入、揭題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課《四季》。(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2.課文給我們帶來了一幅幅迷人的圖畫,讓我們走進美麗的四季。(課件出示五彩繽紛的四季圖片)

3.細心聆聽,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什麼?(學生邊欣賞美麗的四季圖片,邊聽老師範讀)

4.多美的四個季節呀,讓我們打開書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邊讀邊想你最喜歡哪個季節。

(三)學習課文

課文中的那個季節最美?你能讀給大家聽聽嗎?

1.學習“春”。

(生讀課文)

師:你把這個季節讀得真美,讓老師看到了嫩嫩的小草芽,自由飛翔的小鳥。

師:小草芽從土裏鑽出來給大地披上了綠衣裳,它會對小鳥説什麼?

生1:春天真美!我要長大!我是春天。

師:你們覺得它説這話時心情怎麼樣?用這樣的語氣讀出小草的話。(齊讀)

師:它為什麼説自己是春天?

生2:因為小草到春天就會發芽,人們看到小草綠了就知道春天到了。

師:你説得真好!小草芽多高興、多自豪呀!自己讀讀課文,把小草芽的高興、自豪的樣子讀出來。

師:春天到了,大地還有那些變化?(出示圖片)

生:燕子飛來了……春雨沙沙……桃花紅紅……柳樹發芽了……

師:春天的景色真美呀!你們還喜歡哪個季節?

2.學習“夏”。

師:你們喜歡夏天,小青蛙也喜歡夏天,它正在看荷葉的表演呢,你瞧?(出示圖片)

師:荷葉表演得多美呀!我們也來學學它。自己讀一讀。我看看誰的表情最美,聲音最好聽。(生自由讀)

師:夏天的景色這麼美,我們一起讀一讀。(齊讀)

3.學習“秋”。

師:(出示畫面)看,田野上,稻子彎了腰,它為什麼是彎彎呢?

師:成熟了的穀穗壓彎了它的腰,作者卻説它是在鞠躬。這樣的説法多有趣呀!你能看圖學着讀一讀嗎?(抽生讀)

師:小朋友們讀得真好!誰能一邊讀,一邊做動作?(生邊讀邊做動作)

師:表演得真好,你來教大家讀。

師:秋天還有那些景色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迷人的秋色。(點擊欣賞“秋色”)

師:每個季節都有許多東西,如桃花桃花紅紅,它對蜜蜂説:“我是春天。”你能像小作者一樣編編兒歌嗎?看誰編得多,編得好。如:菊花黃黃、落葉飛舞、桔子圓圓、蘋果紅紅、桂花飄香……

4.學習“冬”。

師:(指名)説説你為什麼喜歡冬天?(滑冰、打雪仗、堆雪人……)

師:冬天很有樂趣,冬天的景色也很美,看屏幕,多可愛的雪花呀!(多媒體展示冬天的情景)你們看,小朋友們在雪地裏堆起了雪人,多有趣呀!請你用最喜愛的語氣讀一讀。

師:想想雪人會跟你説些什麼?

師:你能把雪人説話的樣子做出來嗎?(生邊表演邊讀課文)(師評:真是一個可愛的小雪人或真是一個頑皮的小雪人)

師:請同學們美美地讀一讀這一段,邊讀邊體會小雪人的可愛、頑皮。(齊讀)

(四)指導背誦全文

(五)小結

師:一年四季多美妙啊!它們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美麗。我們把這首美麗的小詩獻給所有聽課的老師,好嗎?紅色的字我們一起讀,藍色的字由上面的同學表演。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8

教學目標:

1、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大自然變化,使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充滿着生機與詩意。在課中的四首作品正是四季生活、學習、工作中縮影的一方面反映。

2、聆聽青海民歌《四季歌》及陝西民歌改編的《秋收》,從樂曲的主題變化、力度變化及不同主奏樂器的不同音色中,體驗樂曲的情緒變化,發展聯想與想象,提高對音樂欣賞三度創作的能力。

3、表演《童心是小鳥》、《一把雨傘圓溜溜》,體驗兒童們在四季中的歡樂情緒,並進行創作表演。在學唱過程中從歌曲模仿創作手法中初步瞭解其特徵,進行曲式試驗創作活動。

教學重、難點:

1、演唱歌曲,體驗歡樂情緒,進行曲式創作活動。

2、欣賞樂曲,體會音樂的變化,發展聯想,提高三度創作能力。

教學時間: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歌曲《童心是小鳥》

1、歌曲範唱,設問:這首歌曲表達了什麼內容?情緒是怎樣的?

2、你怎樣理解歌名?

3、聽老師再次範唱,請你找出與第一樂句相同或相似的樂句,説説它們熱鬧系統與相似之處並唱一唱。

4、跟着老師的伴奏唱曲調。

5、把歌詞按節奏朗讀。

6、完整地演唱歌曲。

7、設問:你能否在歌譜上標上力度記號,表達你對歡樂“童心”的處理想象?

8、學生嘗試有感情地演唱。

二、歌表演。

三、小結。

第二課時

一、複習歌曲《童心是小鳥》

二、欣賞《四季歌》

1、介紹青海民歌《四季歌》,以春、夏、秋、冬四季開什麼花為開頭,所以稱為“四季歌”。

2、初聽有小提琴獨奏的第一段音樂,感受青海民歌歡快熱烈的情緒。

3、再次復聽這一段,請學生看譜跟唱,體驗青海“花兒”的風格。

4、欣賞全曲,設問:《四季歌》的曲調共出現幾次?它們在力度上有什麼變化?請用力度記號把她記錄下來。

5、再次聆聽全曲

(1)全曲在音色上有什麼變化?能説出每段主奏樂器的名稱及形式嗎?

(2)從力度於音色的變化上,你能否體驗出每段的情緒變化,從而與“四季”聯繫起來,説説你的想象。

6、比比誰的記憶力好?誰能最完整地把《四季歌》的曲調哼唱出來,誰就是優勝者。

三、總結。

第三課時

一、學習歌曲《一把雨傘圓溜溜》

1、導入:在夏天的某一天,三位學生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遇上了一陣大雨,其中一位同學有傘,如果你是那位有傘的同學你回怎麼做呢?

2、聆聽範唱,思考:三位學生在大雨中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3、用2/4的指揮圖式來感受前一部分的效率。

4、跟着老師的伴奏,學唱前一部分旋律。

5、思考這段曲調有什麼特點?在節奏上有什麼規律?能找出跨小節的切分音嗎?

6、自己哼唱。

7、自由學唱夠一部分旋律。

8、學唱歌曲

(1)完整地、歡快地唱好曲調。

(2)朗讀歌詞,把歌詞填入,試唱歌曲。

(3)完整地唱好歌曲。

三、歌表演

1、思考:怎樣把歌曲的意境表現出來?分小組討論。

2、自由討論

3、各組展示。

4、師生互評。

四、音樂活動

1、創作條件與要求:按書上以知道兩個小節,要求用模仿重複方法創作發展成4小節。

2、講解範例,複習模仿方法要求。

第四課時

一、以學唱陝西民歌《秋收》為導入

1、老師範唱

2、學生跟琴唱第一段歌詞。

3、師生討論歌曲的情緒及內容。

二、欣賞歌曲

1、初聽,感受在器樂曲《秋收》中,民歌的原形旋律出現幾次?還有什麼旋律與民歌原形旋律有關係?

2、指導學生唱教材中的圖形譜。(主題A)

3、聽主題B,並畫出其圖形譜,進行比較。

4、討論:根據你自己的樂曲發展的記錄圖表,説説你聆聽後想象。請圍繞樂曲的標題,根據A與B及其樂器音色的變化展開你的想象於聯想,進行創作構思,説出其情緒的發展與變化。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9

教學內容簡介:

《四季》是一首童趣濃厚的詩歌。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徵。詩歌採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能喚起學生的想像,很受兒童的喜愛。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應把握兒童詩的特點,以讀貫穿始終,注重學生的感知、聯想、體驗等心理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此發展言語,啟迪智慧,讓他們感受到四季的美麗與可愛。

教學方法設計:

1、教學課件與課文相結合,採用以讀為主,以讀代講的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以及在讀中自己觀察、自己發現、自己分析、自己解決問題、表達自我情感,從而理解課文內容。

2、兒歌採用擬人化的手法,貼近孩子們的生活,整個過程以孩子們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為主,培養他們主動觀察,團結合作的精神。

3、為適合低年級兒童特點,設計了有趣、圖文並茂的多媒體課件,採用激情導入法、觀察法、遊戲法、表演等多種形式,使學生能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獲得知識。

4、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靈活選擇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創造性,使其個性得以充分發展。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圖文結合,瞭解課文內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徵;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字。學會乙乚兩種筆畫,認識4個偏旁。

能力目標: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圖文結合,聯繫生活實際,瞭解四季的特徵,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激發學生產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本課的教學重點:

1、學生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字。學會兩種筆畫,認識4個偏旁。

2、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本課的教學難點:

圖文結合,聯繫生活實際,瞭解四季的特徵,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激發學生產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質疑: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一年中都有哪幾個季節嗎?

2、學生回

答。教師板書:春、夏、秋、冬

3、出示課件----四季的美麗景色,學生一邊聽教師講解一邊欣賞認知。

4、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一個季節,説一説這個季節的景色特點。

5、教師總結:孩子們,每一個季節都有自己的景色特點,都很美麗。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四季,去欣賞課本中四季的美景吧!出示課題四季(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藉助書上的拼音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並且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合作學習:同桌之間互相認讀生字,並且糾正讀錯的字音。

3、出示課件----帶拼音認讀生字。

4、教師帶領多種方法認讀生字:齊讀,領讀,指名讀,比賽讀等。

5、合作學習: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

6、學生口頭組詞並交流。

7、出示課件----去掉拼音認讀生字。(齊讀,比賽讀,開火車讀等。)

8、再讀課文,要求:我們已經認識了生字寶寶,再讀時課文一定會比剛才讀得好,請大家把課文多讀兩遍,注意把字音讀準確,課文讀通順。

三、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一)出示課件----請孩子們跟隨課件中的教師朗讀練習讀課文。要求:跟讀時,學生要認真聽,小聲隨着動畫學習、模仿讀書。

(二)學生自己自由練讀課文。要求:自己練習讀課文時,憑藉記憶模仿朗讀,讀出感情。

(三)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指導春天這一段的讀書方法,在總結學習方法後讓學生自己學習夏天、秋天、冬天三段的朗讀)

1、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天,去欣賞她的美麗景色。(多媒體課件呈現課文第一節春天的插圖和文字:草芽尖尖,他對小鳥説:我是春天。)

(1)仔細觀察圖畫,説一説在圖上你都看到了哪些內容?

(2)學生交流後指名回答。

(3)春天,小草芽從土裏鑽出來給大地披上了綠衣裳,他會對小鳥説什麼?

(4)思考後指名回答。

(5)小草芽為什麼説自己就是春天呢?

(6)思考後指名回答。

(7)教師總結:孩子們,小草春天就會發芽。人們看到小草綠了就知道春天到了。小草芽多高興、多自豪呀!自己練習讀讀課文,把小草芽高興、自豪的樣子讀出來。

(8)學生練習有感情的讀書。

(9)同桌互相檢查朗讀,讀得好的孩子由同桌在書上畫一朵小紅花。

(10)教師檢查朗讀情況。(指名讀、比賽讀等。)

(11)教師引導:聽了小朋友們飽含情感的朗讀,我真想變成一株可愛的小草芽,你們想嗎?讓我們一起一邊表演一邊讀書吧。(學生興致勃勃地扮演小草和老師一起一邊表演一邊讀書。)

2、教師總結過渡:春天真美呀!夏天、秋天、冬天也很美麗,下面請大家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自己去欣賞去學習夏天、秋天、冬天三段的朗讀,可以先看看圖、互相説一説圖上畫了什麼內容,然後再有感情的讀讀課文,最後帶上動作表演讀課文。

3、學生自己學習課文,自己表演朗讀。老師在教室裏巡視、指導。

4、教師導入:現在,我們一起來進行表演大賽吧。

(1)出示課件----夏天的插圖。

(2)教師:誰來讀一讀夏天的文字?

(3)指名朗讀,引導學生參與評價。

(4)出示課件----秋天的插圖。

(5)教師:哪個孩子喜歡秋天的,快來展現一下吧!

(6)指名朗讀,引導學生參與評價。

(7)出示課件----冬天的插圖和文字。

(8)教師:誰是冬天的小雪人呢?請來讀一下冬天的課文吧。

(9)指名朗讀,引導學生參與評價。

(10)學生齊讀課文。教師引導:看了同學們的精彩表演,聽了同學們充滿情感的朗讀,老師感覺四季好美呀,讓我們一起把四季完整地朗讀一遍吧,可以加上自己的動作表演。

四、自主探究學習寫字

1、出示課件----生字卡片

2、學生練習寫新筆畫。

3、思考: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佔格位置。

4、學生認真觀察教師範寫

5、學生書空生字筆畫並且自學筆順在書上描紅。

6、學生交流書寫體會。

7、學生在田字格本上書寫生字,注意正確的書寫姿勢。教師巡視指導。

五、拓展訓練----創編詩歌。

1、出示課件----引導學生用()是()的句式説句子。

2、出示課件----(桃花圖片),並提供句式:

桃花(),他對()説:我就是春天。

3、出示課件----(西瓜圖片),提供句式:

西瓜(),他對()説:我就是夏天。

4、出示課件----(秋景圖片),提供句式:

(),他對()説:我就是秋天。

5、出示課件----(冰柱圖片),提供句式:

冰柱(),他對()説:我就是冬天。(在創編詩歌的指導中,首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課件中的圖畫,然後指名學生説,最後引導學生從顏色、形狀、動態等方面去説具體。)

6、教師不給句式,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創編。各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仿照書上的句式創編,教師巡視指導。

7、各小組上台彙報(可以派代表,也可以四人一齊彙報),教師伺機評價指導。

8、教師小結創編情況。

六、拓展練習,課外延伸

1、用畫畫出你最喜歡的季節美景,在班級的展示台展示。

2、伴隨課件中的音樂欣賞四季的美麗景色圖片。

七、板書設計

四季

春夏秋冬

教學反思:

《四季》是一篇兒童詩歌,通過對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向孩子們展現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不同的景色。本課的教學重點就是認識生字和練習課文的有感情朗讀。教學難點是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仔細觀察和對課文的朗讀,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徵,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本課安排2課時完成。今天展示給大家的是第一課時,我就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談談自己的幾點想法:

本冊教材重要的特點就是體現學生主動學,在遊戲中學的意圖,注重學生自得、自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因此我把本課的重點首先放在對學生進行的語言訓練上。在語言訓練方面,我注重訓練學生説完整話,進行詩句的換詞説句的練習,從而引導學生積累詞語,進行説句子練習,引用句子拓展兒童的視野,豐富其現有的知識及生活經驗,引導兒童發現身邊的事,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這種訓練符合低年級兒童的特點,由直觀形象到抽象具體,極力體現訓練的層次性。兒童具有極大的潛能,尤其是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每個孩子都極有天賦,只要教師引導得法,打開他們的思路,並調動他們説的興趣,就會激起他們內在的儲備,從而由學説到想説到會説到説好,使我們的語言訓練紮實開展,行之有效。

其次,我在課上關注兒童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性訓練。比如:讓學生注意學會傾聽,這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能力,課上我要求學生認真聽小朋友發言,能就別人的發言發表自己的看法,要求學生認真聽老師講話,思維始終圍繞學習內容在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我採用遊戲的方式,以鼓勵為主,強化習慣的養成。我認為低年級兒童的課堂應是孩子快樂學習的地方,遊戲是孩子的最愛,若使學生能在玩中學,在玩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那才是真正的樂學。

第三,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及時鼓勵是一種不容忽視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方式。鼓勵既應有言語的評價,更應是讓孩子看得見,摸得到的,鼓勵手段運用得當,會使學生一節課身心均處於愉悦狀態,在整節課中,無論是孩子的回答,還是學生自我展現的讀書,或者自己創作的詩句,都能使我為之驕傲,我用多變多樣的激勵性語言恰當的對孩子們進行表揚,是他們從老師的肯定中獲得自信,從而更積極的學習。教師的鼓勵和欣賞能使孩子們對學習內容興趣激增,從而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本課教學內容比較多,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詞語、句子訓練,識記生字,我把教師的點拔指導用在關鍵處,如對關鍵詞句的理解,課文情感的昇華等方面。整節課對學生的讀書指導也有層次的要求,初讀時只要讀正確流利即可,但隨着理解的深入,再加上多媒體課件的及時恰當的使用,學生獲得了直觀圖象的感官刺激,通過欣賞四季的美,以及換位體驗,自然地將學生的情感體驗與作者形成共鳴,此時再適時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效果很好。另外,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恰當使用輔助了教學,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0

教與學的目標

1.瞭解人生不同階段的歷練內容,明確青春時期在整個人生過程中的“定調”作用;

2.體會作者回顧“檢點”自己一生所得到的感悟,從而吸取教訓,獲得教益;

3.感受作者濃烈、直露、強悍的語言風格。

教與學的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與學的過程預設

1.組織教學

讓學生就“人生像……”或“生命的過程像……”為話題,找到相應的喻體,並予以解説。

預設答案有:人生如夢;人生如戲(或遊戲);人生如酒(或茶、或咖啡加糖);人生如逆旅(或生命的過程像旅行);人生如河;人生如船;人生如樹;……

由此導入人生如四季。隨即請學生解説“為什麼説人生如四季”。

預設學生的回答:

春天萬物萌生,草長鶯飛,似人的少年、青年時代;夏天動、植物旺盛生長,草樹葱鬱,像人的壯年時期;秋天金風送爽,莊稼成熟,類似人生的中年,是一個收穫時節;冬天萬物收斂生機,風雪載途,恰似人的暮年。

教師啟發:剛才同學側重談的是人生和四季的外在特徵的相似,有沒有同學思考過它們的內在特徵的相似。

引入文本:我們要學的課文《我的四季》,作者側重談的就是人生和四季的內在特徵的相似。

2.文本研讀

(1)教師指導學習:文本寫春天的章節研讀。

第一組學生齊讀。讀前請其餘三組同學執筆邊聽讀邊圈劃自己感到陌生的字詞、自己感到有教益或費解的文句。

引導探究:

①春天的農事活動可用哪一個字概括?

②作者認為在人生的春天應做好什麼事情?

③如何理解下面的文句:

我決不企望有誰來代替,因為在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塊必得由他自己來耕種的土地。

我知道,人要是能夠期待,就能夠奮力以赴。

參考答案:

①播。

②規劃未來,確立志向。

③每一個人的一生都只能靠自己把握。一個人志向越高遠,他的潛力越能得到挖掘。

(2)學生自主學習文本寫夏、秋、冬的三處章節。具體安排為:第二組研讀“夏”,第一組發問;第三組研讀“秋”,第二組發問;第四組研讀“冬”,第三組發問。

要點:

“夏”一章,要明確反覆修辭的作用(那是怎樣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哪!)、“沒有充分的準備”指什麼、“夭折”的“穀穗”及“冰雹”各喻指什麼等;

“秋”一章,要探討作者的人生收穫有何特點(精神多於物質,過程重於結果)、“又酸又苦的歡樂”如何理解(可與鄭愁予“美麗的錯誤”比較)、“晴日多於陰雨,收穫多於勞作”表現作者怎樣的人生觀(樂觀主義)等;

“冬”一章,要理清作者是通過和別人作比較,來顯示自己在“生命的黃昏”品味有意義的一生的。

3.拓展

齊讀倒數第二段,請第四組的同學派代表説説你對此段文字語言風格的體認。

明確:張潔作為東北籍女作家,承繼肖紅以來的傳統,語言濃烈、直露、強悍。(此環節的補入,一則可讓學生對文學風格的多樣性有感性認識;二則可學習有關張潔的文學常識。)

4.小結

板書設計

我的四季(我的一生)

春播——立志

夏耘——自強不息

秋收——收穫人生(精神、過程)

冬藏——檢點、記錄(別人:哀歎寂寞)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1

學習目標

1、研讀文章,體會作者用筆之細膩,感受畫面之美。

2、品味詩化的語言,感受想象和聯想的魅力。

3、體會文章對四季雨的不同性格的描繪,領悟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情感,並明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雨是大自然神奇的傑作,雨是溝通天地的美麗使者。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瀟灑俊逸、風情萬種的雨的世界吧!

二、自學指導(一)——預習與交流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花苞(bāo)彩稜鏡(léng)靜謐(mì)

高邈(miǎo)蒞臨(lì)吝嗇(lìnsè)

淅(xī)淅瀝(lì)瀝咄咄逼人(duō)池畦(qí)

2、藉助課下注釋或工具書解釋下列詞語。

靜謐:安靜。

高邈:高而遠。

蒞臨:書面用語,來到、來臨(多指貴賓)。

吝嗇:過分愛惜自己的財物,不捨得給別人。

粗獷:粗豪,豪放。

淅淅瀝瀝:形容輕微的風聲、雨聲、落葉聲等。

咄咄逼人: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的樣子。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十分急切。

3、作者簡介

劉湛秋,1935生於安徽蕪湖,當代著名詩人、翻譯家、評論家。其作品清新空靈,被大學生譽為“抒情詩之王”。代表作有《雨的四季》《隨便為自己找個座位》《中國的土地》等。

三、自學指導(二)——合作與探究

(一)整體感知

學生大聲讀課文,對文章圈點勾畫,理清文章的思路,感知文章的內容。

1、請你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交流點撥:通過對四季雨景的描繪,表達自己對雨深深的喜愛之情,以及對自然與生命的熱愛之情。

2、請劃分文章的結構並概括各部分的段落大意。

交流點撥: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總寫“我”對雨的喜歡。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具體描寫各個季節雨的特點。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總結全文,抒發“我”對雨的愛戀之情。

3、這四幅雨景圖你最喜歡哪一幅?説説你喜歡的理由。

交流點撥:春雨圖:輕柔而嬌媚。一場春雨滋潤後,整個大自然都從睡眠中甦醒過來。我們將五官都調動起來,能看到樹木“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聽到小草生長的沙沙聲,嗅到空氣中芳甜的氣味。置身其中,我們會情不自禁地感歎:太美了!而這一切都是這一場春雨的功勞啊!把春雨寫得親切可愛,表達了作者對雨的喜愛之情。

夏雨圖:熱烈而粗獷。夏雨傾盆,豐滿大地,展示誘惑,整段文字充盈着火熱奔放的豪情。

秋雨圖:端莊而沉靜。在這裏,作者一掃古人“秋風秋雨愁煞人”的哀怨與淒涼,沒有林黛玉“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的傷感。在這裏,秋雨只是輕輕地傾訴和沉思,它純淨了人的靈魂,讓淡淡的情思縈繞心頭。

冬雨圖:自然而平靜。冬雨透明,幻化為雪花精靈,給人間帶來蜜情,送上一年中的最後一份禮物。

(二)深層探究

作者抓住雨在四季中不同的特徵,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四季的雨人格化了。請你説説作者把四季的雨比作了什麼人?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交流點撥:作者把春雨比作一個嬌媚的少女,把秋雨比作一個出嫁生了孩子的母親。這樣寫很生動形象,增添了文章的趣味,體現了作者對自然、生命的熱愛之情。

(三)語言品析

勾畫出你最喜歡的句子,説説你喜歡的理由。

交流點撥:

(1)“水珠子從花苞裏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春雨的美麗與嫵媚以及降臨時的動態美,表達出了作者對春雨的喜愛之情。

(2)“小草似乎像復甦的蚯蚓一樣翻動,發出一種春天才能聽到的沙沙聲”一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小草比作復甦的蚯蚓,生動形象地向我們展示出雨後小草的生機。

(3)“啊,雨,我愛戀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動,你給我的生命帶來活躍,你給我的感情帶來滋潤,你給我的思想帶來流動”一句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雨的熱愛。

(4)“每一棵樹彷彿都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樹枝的手臂也頓時柔軟了,而那萌發的葉子,簡直就像起伏着一層綠茵茵的波浪”一句運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整棵樹以及她的每一個部分擬人化、形象化,使之整體富有人的形態;“明亮的眼睛”“手臂也頓時柔軟”“那萌發的葉子,簡直就像起伏着一層綠茵茵的波浪”生動形象地寫出樹木剛剛從寒冬中甦醒過來,樹幹泛出黃青、嫩葉萌發時的那種鮮活的生機。

(四)技法賞析

作者能把《雨的四季》寫得打動人心的原因有哪些?

交流點撥:

(1)調動感官顯色彩。如描寫春雨,作者從聽覺(小草似乎像復甦的蚯蚓一樣翻動,發出一種春天才能聽到的沙沙聲)、視覺(樹葉開始閃出黃青,花苞輕輕地在風中擺動)、嗅覺(空氣裏像有無數芳甜的果子,在誘惑着鼻子和嘴脣)等角度描繪了春雨美麗、嬌媚的特點。

(2)巧用修辭繪神韻。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四季雨的不同妙趣。

(3)按照順序分層次。作者按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來組織材料,條理很清晰。

(4)融情入景巧抒情。作者筆下的雨生動可愛、富有靈性,不管是哪個季節的雨,都融入了作者的濃情厚意。

(五)課堂小結

有人説每個人不一定要成為詩人,但每個人可以詩意地活着。但我要説,沒有一顆鮮活靈動的心,沒有對自然、對生命的熱愛,是無法進入那詩意的境界的。所以,當我們走進大自然、擁抱大自然時,只要用心觀察自然,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真的很美!

四、板書設計

春雨:輕柔嬌媚

四季的雨(美)夏雨:熱烈粗獷對雨的愛戀

秋雨:端莊沉靜對人生的追求

冬雨:自然平靜

五、拓展延伸

請你抓住某個景物的特徵寫一段文字,200字左右。

交流:一棵千年古樹,樹葉稀疏,枝幹粗大,裂痕斑斑,錯綜複雜的樹枝像瘦骨嶙峋的人一樣沒了活力。它的葉,沒有花的陪伴,愈發的蒼白;它的枝,沒有鳥兒的嬉戲,愈發的落寞;它裸露的根,沒有雨露的滋潤,愈發的乾枯。是否像年老的智者一樣,它也經歷着孤獨與衰亡?又有誰能來拯救它將逝去的生命?或許,作為建築的材料它已經不再合適,徒留歎息在一片篝火之後。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2

學習目標:

1、讓學生感受文章的語言美、畫面美,體會作者對雨寄託的思想情感。

2、揣摩描寫春雨的語言,學會抓住景物特點從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難點:揣摩描寫春雨的語言,培養學生抓住景物特徵描寫景物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屏顯相關詩句)先請大家一起欣賞這些詩句——

生:“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這些詩句的共同點是——都是寫雨的。

師:最後的雪呢?雨雪相連,雪由雨變來,雪是雨的精靈。

師:是啊,雨是古代文人墨客筆下寵兒,雨也是現代文人眼中風情。這堂課,咱們來欣賞《雨的四季》,一起領略現代詩人劉湛秋筆下的雨的風情。(屏顯並板書課題)

二、賞文賞析文中優美句子,

(一)雨景特點。

文章開篇就點出我很喜歡四季的雨,因為“它是美的。”在作者的筆下四季的雨到底有什麼樣的特點呢?請同學們從文中圈畫出相應的詞語概括四季的雨的特點。

春雨:美麗、嬌媚(像一個嬌媚的少女)

夏雨:熱烈而又粗獷(像一個大膽潑辣的女子)

秋雨:端莊而又沉思(像一個端莊的夫人)

冬雨:自然、平靜(像一個沉着樸實的夫人)

(過渡)那麼,作者對雨如此鍾愛,讓我們選擇一幅最美的畫面——春天的雨,一起來欣賞美麗的雨景,領略春雨的風采。

(二)、欣賞雨景。

1、聽老師範讀,圈畫句子,看春雨的特點是什麼?主要通過其他的景物來進行烘托?

全段寫“春雨”之美麗、嬌媚。大樹、水珠、小草。

2、一場春雨,會給大地的景物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請看例句,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句子有什麼特點?)

每棵樹彷彿都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樹枝的手臂也頓時柔軟了,萌發的樹葉簡直就像起伏着一層綠油油的波浪。(擬人、比喻)

水珠子從花苞裏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對比)

小草似乎像復甦的蚯蚓一樣翻動,發出一種春天才能聽到的沙沙聲。呼吸變得暢快,空氣裏像有無數芳甜的果子,在誘惑着鼻子和嘴脣。(比喻,聽覺、視覺、嗅覺)

3、過渡: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運用多種修辭,調動我們的各種感官,全面感受這春雨的美,讓我們再看一個春雨片段,去親近雨,體會春雨的不同情致與風韻。

清晨,雨悄然的灑着,輕輕地給大地蓋上了一層透明的薄紗。在這時,在空氣中你還能嗅到一股清香的泥土的氣息,只要你閉上眼睛仔細聆聽,就會聽到細細的“沙沙”聲,雨點就是她送給大地的禮物。遠處,房屋朦朦朧朧,近處,植物卻在細雨的沖洗下,顯得格外青翠欲滴。

過渡:這也是一段飽含感情、細膩生動的筆墨。和今天文中春雨的描寫方法很接近。(師:這段文字從視覺、聽覺和嗅覺的角度又描寫了雨後的世界,牽動着美妙的聯想和想象,帶給我們全方位的感受)。

4、作者在描繪四季的雨時,都採用了哪些手法?

(1)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

(2)運用不同的感官從聽覺、視覺、嗅覺等角度描繪。

(3)融情於景,情景交融。

5、春雨這麼美,在你的眼中它的到來又會給大地帶來一番怎樣的景象呢?(大家説的時候注意運用一些修辭或寫作方法抓住春天的特點來説)指名説後。

過渡到寫:我們看到了很多很多是嗎?同學們,我們這樣試一試好嗎?結合你的生活和同學們剛才説的,把你看到、聽到和嗅到的春雨的到來會給大地帶來什麼樣的景象?用自己的筆寫出來,可以嗎?

(三)描寫雨景。

1、學生練筆,分小組討論,整合成一個精彩段落。

2、展示:老師,剛才在下面發現了有幾位同學寫得比較快!我們就請他們和我們來分享好嗎?(大家覺得他們寫的怎麼樣,抓住了景物的什麼特徵寫的呢?運用什麼樣的修辭呢?非常棒,老師都被你們的優美句子給陶醉了。)

3、下面是老師的幾段描寫春雨、春風的美景,大家自由讀一讀。

春雨走過田野,看見麥子姑娘還在睡覺。於是,春雨姑娘輕輕地走過去用她那長長的辮子撓撓麥子姑娘的脖子,麥子姑娘就在笑聲中醒來。

春雨來了,它如同明亮的珍珠,滑潤的碎玉,零零散散,斷斷續續,無聲無息,飄飄揚揚地揮灑着。它們似乎是一羣活潑可愛的孩子。滴滴答答的落在雨傘上,像是在傘上手足舞蹈。

春雨姑娘走過草地,看見小草寶寶們正在嬉戲。頭上滲出一滴滴汗珠。春雨姑娘趕忙下下春雨,就春雨綿綿,它潤醒了小草,小草織起一張張茸茸的地毯;潤綠了柳枝,楊柳輕攜,婀娜多姿,潤開了苗翠綠欲滴,雨是春天的使者。

三、課堂小結。

過渡:難怪呀,人們特別喜歡春雨,從古到今,不少詩人都拿春雨做題材,創作了許多動人的詩句。過渡:其實,美無處不在,只是在生活中我們只有善於抓住景物的特徵,仔細的觀察事物,才能寫出事物的“形”,平時多注意修辭的運用,才能寫出事物的“靈性”只有喜歡這種事物,才能使描寫生動感人。不單單是春雨這麼惹人喜愛,其它事物,其他季節的雨,也有自己的特點,也有很多招人喜愛的地方。就讓我們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去發現吧,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四、作業:

選擇你喜歡的一種景物,抓住景物特徵,運用多種修辭,多種感官,寫一個精彩的片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nxlr4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