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精選20篇)

《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精選20篇)

《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

一、《賣火柴的小女孩》作品主題

真實是文學作品感人的生命力,任何虛假的演示和一切虛偽的誇張都不足以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安徒生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對這個可憐小女孩不幸命運描寫的同時,也對這個孩子在飢寒交迫、孤立無助的情況下,對她的心理活動進行了細緻描寫,尤其是寫她對美食、温暖和親情的幻想。作家細緻地描寫了小女孩關於温暖的火爐、肥美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和慈愛的奶奶這四個幻想片段,而這樣的幻想,恰恰是當時資本主義制度下貧苦民眾的難以實現其美好願望,無法保障温飽的心理反應。而這樣的幻想卻有別於童話世界中那些銅頭鐵臂、青面撩牙、飛沙走石般的幻想式的描寫,她直接取材於現實生活,是當時歐洲資本主義社會不平等現實的最真切反映,人物是隨處可見的,故事是隨時都可以發生的。

悲劇的力量在於把美好撕破給人看,《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對一個花季少女純潔靈魂的摧殘,這個可憐的女孩連最起碼的温飽都失去的一瞬間,仍然保持着對美好情境的嚮往,這或許就是人性的本真所在,而作家安徒生恰恰是把這個弱小生命的悽苦和悲慘命運與她對美好情境的嚮往與破滅疊化在一起描寫的,這增強了人物形象的藝術感染力。文章這樣描寫到“兩腮通紅,嘴上帶着微笑”,在幻景中看到過“温暖的大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慈愛的奶奶”,在幻想中和奶奶一起飛向天國去尋找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生活。作者把小女孩美麗的幻景與她面臨的冷酷的現實疊化在一起描寫,對罪惡的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無情的鞭笞。

二、《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精選20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精選2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1

一、導課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14課《賣火柴的小女孩》,請同學們快速回憶一下。課文分幾部分?

2、賣火柴的小女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可憐)

過渡:那文中的小女孩到底怎樣可憐?接下來我們要深入學習課文。

二,新授

第一部分

1.首先,看賣火柴這部分,瀏覽課文1-4自然段,找出最能體現小女孩可憐的句子,畫下來,圈一圈重點詞語,讀一讀句子,體會小女孩內心的情感。

2.交流體現小女孩“可憐”的句子。

(殘酷的現實)

過渡:通過讀文,我們知道了賣火柴的小女孩真的很可憐。可是後來她怎樣了呢?你是從哪裏知道的?能讀給大家聽嗎?小女孩死了,可作者為什麼會説她幸福了(幸福),在哪些段落或故事情節中知道的?

讓我們一起靜心默讀擦火柴的部分5-10自然段,想想小女孩共擦燃幾次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麼美麗的東西,又感受到了怎樣的幸福?畫出有關語句,還可以在你最受感動的地方,寫一寫你的感受,並讀出你的體會。(學習提示)

1.學生默讀5-10自然段。

師:讓我們一邊交流,一邊不斷完善這個表格。(填表格)

2.小女孩曾經看到的美麗是現實的嗎?那是什麼?小女孩的幻象怎麼樣?。(美好的幻象)

3:火柴是小女孩一家的生活來源,一天沒賣掉一根火柴,都足以讓她內疚和恐懼,可小女孩為什麼還接連不斷地擦燃火柴,又為什麼會幻想到這些美麗的東西呢?我們先與同桌討論討論,再來交流。

師:我們先來交流第一次擦火柴。

小女孩為什麼擦燃第一根火柴?誰來讀讀這兩句話。你從中體會到了小女孩怎樣的心情?

師:這個“終於”經歷了怎樣一番鬥爭,需要鼓起多大的勇氣啊!(讀出勇氣來)

師:她用火柴往牆上一擦,只見——

師:大家注意這裏的標點,你發現了什麼?又感受到了什麼?

師:帶着你的感受讀——

師:幾乎凍僵的小女孩已經迷迷糊糊了,小女孩開始產生怎樣的幻想?誰來讀讀這個句子?

師:看到大火爐時,小女孩是什麼心情?小女孩為什麼會看到大火爐?

在幻象中,小女孩的感受可以用一個什麼詞來形容(幸福)這就是小女孩曾經感受到的幸福。誰來讀一讀這句話,把女孩快樂、幸福的心情讀出來。歡快一點兒。

師:幻象中,小女孩多麼幸福!可是突然——[指名讀]

師: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師:回到了怎樣的現實中?用一個詞來形容。(殘酷的現實)

師:沒有火爐,只有一根燒過的火柴埂,小女孩又回到了冰冷、殘酷的現實中,小女孩此時的心情又可以用一個什麼詞來形容。把小女孩內心的痛苦,讀出來。(痛苦]

師:幻想太美好了,讀——現實太殘酷了,讀——

過渡:如果説小女孩第一次斗膽“終於”抽出一根火柴,是她實在太冷了的緣故,那麼後面的幾次,就跟寒冷沒有任何關係了。可她幾次接連不斷地擦燃火柴又是為什麼呢?

師: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請同學們拿起書,我們一起合作朗讀6-10自然段。

師:儘管她不惜擦燃一大把火柴,來留住那樣美好的幻象,可幻象最終還是破滅了,破滅得那樣乾淨,那樣徹底。因為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

請把你最受感動的句子讀一讀,讀出你的感動,再説説你的體會。如果有不理解的句子,也可以讀出來,和同學們討論。

(“奶奶~)大家注意這裏的標點,你發現了什麼?從四個歎號中,你體會到了小女孩怎樣的心情?

師:在小女孩所有的幻象中,我們都能感受到她的內心渴望,這幾句小女孩的內心獨白更加深了我們的體會。女孩就是特別害怕奶奶也會隨着火柴的熄滅而消失,所以她急切地叫起來——可憐的懇求着——

師:小女孩的內心獨白句句含淚,作者的語言字字含情。

(飛到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小女孩離開了人世,在美好的幻覺中死去了。

師:反過來説,小女孩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只有寒冷,只有飢餓,只有痛苦,小女孩的命運是多麼——悲慘!(悲慘的命運)帶着你的體會讀——

師:小女孩為什麼會看到這些美麗的東西?小女孩美好的虛幻其實就是她現實生活的渴望。小女孩就這樣,從幸福到痛苦,從痛苦到幸福,從這幻象與現實的鮮明對比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還有哪段沒學,你明白了什麼?

小結:幻想越是美好,現實就越是冷酷,幻想中越感到幸福,回到現實中就更加覺得痛苦,小女孩的命運真悲慘!她身處的社會現實是多麼——殘酷。

四、第三部分

小女孩就這樣在美好的幻象中帶着微笑死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多麼可憐的小女孩,多麼悲慘的小女孩,可是作者在結尾卻這樣寫道:

(出示小黑板)怎麼理解這兩個幸福?第一個幸福是幻象中的幸福,其實是反襯現實的痛苦,第二個幸福是小女孩死了就沒有寒冷、飢餓和痛苦,就徹底幸福了。只有死去才能得到幸福,小女孩的命運是多麼悲慘!

安徒生懷着怎樣的心情寫下了這段文字?

讓我們帶着這種心情,再齊讀這段文字。

五、小練筆:

對比你現在的幸福生活,你們有什麼話想對小女孩或自己説嗎?

六:小結:

同學們,從你們深情的話語中,我能感受到你們對小女孩悲慘命無限同情,對自己幸福生活的無比珍惜。所以我們更加要珍惜這份幸福,還要傳遞這份幸福,讓世界充滿陽光,讓世界不再有冷漠的人心,不再有冷酷的社會,就不會再有“賣火柴的小女孩”。

同學們,課文學到目前為止,你們的心情怎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呢?是呀,文章如此悽美,牽動着我們的心,是作者採用了什麼寫作方法呢,下節課我們接着學習。

《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從字裏行間感受賣火柴小女孩命運的悲慘,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領悟作者基於現實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從字裏行間感受賣火柴小女孩命運的悲慘,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今天,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走進19世紀丹麥著名作家、被稱為“世界童話之王”的安徒生的童話世界。

2、説説你對安徒生的瞭解。(學生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交流)

3、老師簡介賣火柴小女孩的寫作背景。(1848年,他到國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來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來的三張畫片寫一篇故事。其中一張畫片上,畫的是一個窮苦的小女孩,金黃的長頭髮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她手裏拿着許多火柴,瞪大了一雙可憐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麼。安徒生看着這張畫片,雙眼漸漸濕潤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媽媽小時候要過飯,有一次要飯時,實在走不動了,竟然昏倒在路上。他又想起了在童年時代惟一疼愛他的奶奶。爸爸去世以後,媽媽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為命。每到傍晚,他坐在牆角里,蜷着腿縮成一團,盼望着討飯的奶奶快些回來。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摟在懷裏,給他帶來温暖,為他解除飢餓。他還想起了在丹麥封建王朝統治下,千千萬萬窮苦的兒童……想着、想着,他情不自禁地攤開稿紙,以自己的親身感受和對廣大窮苦兒童的同情,以及對統治階級的憎恨,奮筆疾書,寫出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優美動人的童話。)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檢查讀文情況。

3、提出不理解的字詞,互相幫助理解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層次

1、提出要求。

認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哪些內容,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2、學生自瀆,思考勾畫,共同學習。

3、彙報交流,把課文內容分為“賣火柴”、“擦燃火柴”、“凍死街頭”三個部分。

四、佈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賣火柴小女孩凍死街頭的畫面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腦海裏,讓我們再次懷着同情和悲傷的情感一起朗讀課文的最後兩個自然段。

2、學生齊讀。

二、以“幸福”為線索,解讀小女孩的命運

1、課文中寫道:“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那麼,小女孩擁有真正的幸福嗎?

2、為什麼説她沒有幸福?用自己的話説説。

(1)、大年夜在街上賣火柴。

A、指名讀這一自然段。

B、展開想象:如果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你的妹妹,她的大年夜應該是怎樣度過的?

C、可是,在這團圓的幸福時刻,她有沒有壓歲錢?有沒有新衣服?有沒有享用不盡的食物?沒有,通通都沒有,連一雙鞋子也沒有,還得光着腳在大街上苦苦哀求人家買她的火柴。她有的只是什麼?(是寒冷、是飢餓、是欺凌)

D、找出這部分你最想讀的句子讀一讀。

(2)、不敢回家

為什麼説小女孩沒有幸福?(爸爸會打她,家裏跟街上一樣冷)

(3)、疼愛她的奶奶已經死了

為什麼説小女孩沒有幸福?(沒有親人的疼愛,得不到關懷)

(4)、她死了人們只説“她想給自己暖和一下……”

為什麼説小女孩沒有幸福?

3、理解火柴給小女孩帶來的“幸福”

(1)、既然別人不能給她幸福、爸爸不能給她幸福、疼愛她的奶奶死了也不能給她幸福,連死了人們只説她想給自己暖和一下。那麼文中為什麼還説她曾經多麼幸福呢?是誰給了她這種幸福?(火柴)

(2)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誰來讀讀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段落。大家邊聽邊看,有沒有幾個標點很明顯地跳到你的眼前?(感歎號)讀一讀有感歎號的句子。

(3)、你從這幾個感歎號中體會到了什麼?(是啊,與其説小小的火焰是奇異的火光,不如説是小女孩太冷了,她多想擁有温暖啊!)

(4)、潘老師發現,你朗讀的時候情感變化很大,能説説原因嗎?(燃:高興;滅:失望)是啊,火柴終究是要滅的,然而,滅的只是火柴嗎?(滅的還有小女孩的希望),火柴一滅,她面對的就不是火爐,而是——寒冷;面對的不是火爐,而是——黑暗;面對的不是火爐,而是——紛飛的大雪。帶上你的理解和感情讀一讀這個自然段。

(5)、自由朗讀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其它幾個段落。

A、同學們,賣火柴的小女孩生活的時代離我們很遙遠,她的生活對我們來説是陌生的。但是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進小女孩生活的那個環境,就一定能感受到她的痛苦。現在請同學們自己閲讀小女孩其它四次擦燃火柴的段落。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悟,讀出自己的思考。

B、誰來談談?

生:她渴望得到食物,因為她太餓了;

生:她渴望得到快樂,因為她太孤獨了;

生:她渴望得到疼愛,因為她沒有人關心;(引導有感情朗讀“奶奶,啊,請把我……”讀出懇求、讀出迫切)

生:她想讓奶奶帶她飛走,因為她受不了這些痛苦了,很想擺脱。(引導朗讀“她趕緊擦着了一大把火柴……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讀出同情、讀出悲傷)

師:小女孩真的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了嗎?那麼,這樣的地方在哪兒呢?是的,只有死才能擺脱寒冷、擺脱飢餓、擺脱痛苦!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師:雖然她一次次地擦燃火柴,可是火柴卻一次次地熄滅,她的眼前沒有火爐,只有——寒冷;沒有烤鵝,只有——飢餓;沒有聖誕樹,只有——孤獨;沒有奶奶,只有——寂寞;沒有得到擺脱,只有——面臨死亡。

4、誰來讀讀課文的最後兩個自然段。

師:你從她的朗讀中聽出了什麼?

生:聽出了小女孩命運的悲慘。

生:聽出了人們的漠不關心。

生:也聽出了安徒生對小女孩的同情。

師:一個會讀書的人,就是能透過語言文字和作者同悲同喜,和文中的主人公同憂同樂。

師: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嗎?

生:沒有,她的幸福就是死,只有死她才能擺脱痛苦、飢餓、寒冷,不用忍受痛苦、飢餓和寒冷對她來説是一種幸福。

生:她得到的是幻想中的幸福。她在幻想中看到了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慈愛的奶奶。

5、雖然火柴一次又一次地熄滅,但是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把它點燃,她點燃的只是火柴嗎?(她點燃起對幸福的渴望)一次次地點燃火柴,火柴卻一次次地熄滅,熄滅的只是火柴嗎?(是她的希望)然而不滅的又是什麼呢?(不滅的是她追求幸福的信念)直到她離開這個世界,不能再點燃火柴了,她也要——(捏着燒過了的火柴梗)。她捏着的只是火柴梗嗎?你從這裏看出了什麼?

6、小女孩的命運如此悲慘,然而至始至終,她有沒有哀怨過?有沒有流下一滴眼淚?找出文中描寫小女孩表情的一個詞。(微笑)你從“微笑”中體會到了什麼?她微笑什麼?(誰給了小女孩這樣的幸福?(火柴)可是火柴的光芒是如此的微小,小女孩卻從火柴中得到了這樣的幸福,你從這裏體會到了什麼?是誰給了小女孩這樣的幸福?與其説是火柴給了小女孩幸福,不如説是她自己。因為她用微笑去面對生活,因為哪怕是幻想的微小的幸福她也沒有放棄追求,哪怕到了死她的手裏還捏着一把燒過了的火柴梗。)

三、從《賣火柴的小女孩》中想開去

從《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想開去,你想到了什麼?

1、不能失去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童話中賣火柴的小女孩和我們生活在不同的年代,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你能理解她的處境嗎?你能透過語言文字的描述,體會她面對寒冷、面對飢餓,面對痛苦時,心裏是怎麼想的?這給你怎樣的啟發?(最好的讀者要提煉出屬於自己的東西。讀書在於讀自己,發現的時候發現自己,因此,要讀出自己的思考。)

2、要重視和同情社會中的貧困者與弱勢羣體

3、領悟安徒生作品人文精神的力量

你能不能通過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安徒生的作品在我國廣為傳播,《賣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裝》《醜小鴨》等名篇,成為幾代人成長的精神食糧。安徒生已經成為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名字。我們發現了《賣火柴的小女孩》更高的文學價值,因為它教會了我們對待困窘和艱難的一種人生態度。優秀的童話足以影響人的一生,它對兒童來説不僅是生動的故事、美麗的形象,而且是精神家園、終極關懷。這就是偉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超越時代的永恆力量。我們真應該感謝這位經歷了200年滄桑卻歷久彌新的偉大作家——安徒生!

四、佈置作業

1、閲讀安徒生的其它童話故事。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3

[設計理念]

一是巧用課件創設課文教學情景,渲染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進入課文角色;

二是做到主線分明,細節飽滿。抓住課文重點段進行教學,採用由扶到放的教學方式,緊扣重點詞句抓住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幻想粗線頭教學,課堂上採用質疑、討論、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與老師進行對話,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落實新課標精神;

三是注重朗讀感悟和指導,突出語文本色教學。在寬鬆的教學環境中指導學生朗讀感悟,採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去讀懂課文內容,保證學習充分的讀書時間,還原語文教學本色。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命運的悲慘,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領悟作者基於現實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從最後三個自然段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齊讀課題。

二、略講1---4自然段。

1、師:什麼時候小女孩在哪裏賣火柴?請同學們帶着這個問題快速默讀課文的1至4自然段,邊讀邊將有關的詞句做上記號。

2、指名回答:誰能夠用“什麼時侯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的句式來告訴大家1至4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內容?(大年夜一個小女孩在街上賣火柴。)師相機板書:賣火柴(大年夜)。

師:通過朗讀你還知道了什麼?

3、創設情景,打開課件(一)配樂,師激情描述1---4自然段的內容。

師:大年夜,在雪花漫天飛舞的街頭,一個小女孩光着頭赤着腳在街頭賣火柴,可憐的小女孩由於一整天沒賣掉一根火柴,不敢回家,就孤零零地坐在冰冷的牆角里。此時,她又冷又餓,她敢從成把的火柴裏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已的小手嗎?(學生:敢!)

師:對,在飢寒交迫的情況下,小女孩勇敢地擦燃了火柴來取暖,藉着微弱的亮光,她進行了美好的幻想。師相機板書:擦火柴(美好的幻想)下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一下5---11自然段,思考回答:小女孩一共幾次擦燃火柴?

三、精講、細讀感悟第5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第一次擦火柴,小女孩看到了什麼?請大家邊聽邊想,生讀完後,師指導評議:誰能説説他讀得怎麼樣?

2、指名回答: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麼?(大火爐)相機出示課件。

師:討論一下,她為什麼會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大火爐?

學生討論後彙報交流。

3、指導朗讀。

師:哧!火柴燃起來了,飽受風寒的小女孩看到暖和的火爐時,她的心情怎樣?感覺怎樣?(喜悦、舒服)師: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驚喜、興奮)你能把描寫小女孩當火柴燃起來後喜悦、舒服的句子讀一讀嗎?(指名讀“哧!火柴燃起來了……多麼舒服啊!”後評議讀。)

師:火柴滅後,小女孩的心情又怎樣?(痛苦)用什麼語氣來讀?(失望、悲傷)誰能用失望的語氣讀一讀火柴滅後小女孩心情痛苦的句子?(指名讀“哎……燒過的火柴梗。”後評議讀,齊讀。)

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第五自然段。(師讀火柴燃之前的句子;女生讀火柴燃時的句子;男生讀火柴滅後的句子。)

4、小結學法,指導學習。用課件(三)出示本自然段學法提示:“邊讀邊思考:小女孩擦燃火柴幻想到了什麼?為什麼會這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自主學習。指導學生用第5自然段的學習方法自學6---11自然段。

過渡語:同學們,小女孩第二(三、四、五)次擦燃火柴分別看到了什麼呢?請同學們用學習第五自然段的方法自學6—11自然段。

1、生自由讀,師提示:喜歡怎麼讀就怎麼讀,邊讀邊用筆將有關詞句做上記號。

2、檢測自學情況。指名回答:小女孩第二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麼?師相機出示課件(四)(烤鵝畫面)師追問:她為什麼會在亮光中幻想到烤鵝?方法同上打開課件(五)聖誕樹畫面、奶奶的畫面、奶奶抱着她飛走的畫面。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10節。

師:假如你們就是文中悽苦的小女孩,當那麼温和、那麼慈祥的奶奶出現在你有眼前時,你是怎樣情不自禁地叫起來,又是怎樣急切地祈求奶奶把你帶走呢?

打開課件(六)出示第10自然段語句:“奶奶,……你就會不見的!”[自由讀;指名讀;全班分角色讀:女生小女孩,男生旁白]

4、討論:她為什麼接連不斷地擦燃火柴?

5、打開課件(七)出示重點句:“她們在光明和快樂中……地方去了。”理解感受重點句。師:讀後你體會到了什麼?

五、指導讀好第12、13自然段。

1、師:一盒小小的火柴,在如今生活富裕的年代是尋麼的微不足道,甚至找不到地方買,可是,就是這樣一盒小小的火柴,曾經給小女孩帶來那麼多快樂,那麼多幸福!同學們,課文學到這裏,你最想説的一句話是什麼?[預設:小女孩很可憐!我很同情她!或跟小女孩比,我們真幸福啊,……]師相機板書:同情

2、師:請帶着對小女孩的同情齊讀第12、13自然段。

3、讀了這兩個自然段,你知道了什麼?師板書:凍死街頭(悲慘結局)

4、師:她死時的面部表情是怎樣的?為什麼會這樣?用第13節中的一句話回答。打開課件(八)出示重點句“她曾經……幸福中去了。”

5、指導理解兩個“幸福”,從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受情。相機板書:不滿

【教學反思】

《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是“世界童話之王”安徒生的傑作之一。它講的是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故事。作者通過這個童話故事,表達了他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課文的重點是講這個小女孩在又冷又餓的情況下,為了暖和暖和快要凍僵的身體,擦燃了一根根火柴,並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象。而這些幻象又恰恰與她飢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了能夠讓這些在幸福中生長的孩子們領悟到作者這種基於現實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我實施了這樣的教學方案:

1、強調精讀細説:

“讀”是語文課的基礎。要使學生深入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必須注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慘和作者寄予的同情。

“賣火柴”這部分,先讓學生自讀自悟,再結合具體語句、段落相互交流感受,重點認識小女孩現實生活的悲慘和痛苦。“擦火柴”這部分,讓學生自讀,使學生領悟作者的想象描寫完全基於現實,十分合理。同時抓住課後習題來“説”。課後習題的設計意圖在於關注閲讀理解的個性化,尊重學生個人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我給學生創設條件,讓每個學生都有讀、説的機會。可以讓學生先在小組內或自由選擇合作伙伴,自己選擇讀、説的內容、形式。全班交流時,也要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選擇,獨立體驗。

2、讀議結合:

我讓學生精讀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這一自然段,瞭解作者在這一段中的寫法以及小女孩的心理變化後,針對“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這一重點句子來討論,先是提出了:“為什麼説‘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然後又提出了:“作者為什麼不寫小女孩就在暖烘烘的火爐邊度過那美好的夜晚,而要那麼殘酷地寫出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孩子們通過交流,不僅理解了:是因為小女孩在火柴光裏看到了美好的幻象,所以才説這火光是奇異的;還了解了作者這樣對比寫是為了突出小女孩的悲慘遭遇;同時懂得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接着我再讓學生以此方法學習小女孩其他四次擦燃火柴的段落,這樣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內容,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命運的悲慘,激發對小女孩的深切同情。

2、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劃分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3、聯繫小女孩的生活背景,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所展開的合理想象,初步感受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本文的朗讀錄音,安徒生的資料簡介與寫作背景簡介錄音。

教學過程:

一、簡介作者,導入新課

1、板書:賣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

同學們,你們喜歡世界著名作家安徒生的童話故事嗎?你們有誰知道安徒生是哪國人嗎?他都寫過什麼作品?你們又聽過他的哪些故事呢?誰來説一説?(學生簡説)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安徒生筆下的這篇名作《賣火柴的小女孩》。

2、播放安徒生的簡介與寫作背景簡介錄音。

安徒生(1805~1875),19世紀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童年生活貧困不堪,受盡顛沛流離之苦,因此,他童話中的主要人物都是一些不幸的受欺侮的窮苦人。在創作生涯中,每逢聖誕節,他總有一本新的童話集出版,作為獻給孩子們的禮物。他的作品想象豐富,情節生動,語言樸素。他的童話被翻譯成多種文字,為世界各地的兒童和成人所喜愛。著名的作品有《海的女兒》《皇帝的新裝》《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等。在這些童話裏,他對勞動人民的苦難和不幸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對達官貴人的虛榮、殘酷和腐敗作了無情的揭露,對幸福生活充滿了嚮往和熱愛。

  寫作背景:《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發表於1846年。當時有個朋友要求他為一幅拿着一束火柴的窮苦小女孩的畫寫一篇童話,這幅畫讓安徒生想起了自己母親的苦難童年。當安徒生的母親還是一個小女孩的時候,她就被趕出家門到街上求乞,但她不願求乞,又不敢回家,於是她就躲在城裏的一座橋下坐着。沒有鞋穿,她只好用雙手抱着雙腳取暖,安徒生就是懷着對母親深切的同情及對世道的不平,創作出了這篇童話故事。

二、教學設計

1、播放本文的朗讀錄音。(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聽,真正地走進故事,瞭解故事梗概。)

2、速讀課文,整體感知。(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在老師的引導下,標畫出相關詞句,回答相關問題,整體感知全文內容,初步感受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1)作者是怎樣描述小女孩賣火柴的情景的?説明了什麼?(標畫出相關的詞句:“冷極了”“下着雪”“快黑了”“大年夜”“赤着腳”“又冷又餓”“哆哆嗦嗦”“蜷着”“縮成一團”)

學生甲:小女孩在這樣寒冷的大年夜裏光着腳賣火柴,説明小女孩的生活很痛苦、很悲慘。

老師小結:大年夜本應該是孩子與父母團圓歡聚、最幸福的時候,可是賣火柴的小女孩卻在此時流浪街頭,叫賣火柴。説明小女孩的生活境遇非常悲苦。

(2)小女孩“沒注意”什麼?她“忘不了”什麼?為什麼?

學生乙:小女孩“沒注意”的是她美麗的金髮,她“忘不了”的是大年夜。因為飢餓與寒冷使小女孩顧不了自己的美麗,她更需要的是温暖與食物,突出了小女孩生活的悲苦。

老師小結:在這樣一個本應幸福温暖的夜晚,小女孩走在又冷又黑的街上叫賣火柴,要為家裏掙一點兒錢來維持生活。這是一個多麼“可憐的小女孩”呀!她眼巴巴地看着有錢人家窗户裏透出的燈光,無可奈何地聞着街上飄着的烤鵝香味。這段描寫流露出作者對小女孩深深的同情。

(3)為什麼小女孩一次又一次擦燃了火柴?共擦了幾次?

學生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是為了看到一次次美好的幻境。

(4)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麼?她看到了什麼?之後的結果如何?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學生丁:因為“她的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她燃亮了火柴,感覺“自己好像坐在一個大火爐前面……”但是,美妙的幻境很快就因為火柴的熄滅而消失了。聯繫上面的內容想象,一個赤着腳的小女孩,在冰天雪地的大街上,已經走了一天了。這時候她是多麼渴望得到温暖啊,所以小女孩才在幻境中看到大火爐。從作者的描述中,我可以體會到小女孩在幻境中的滿足與歡樂,同時又與殘酷的現實作了鮮明的對照。

(5)小女孩後幾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麼?她看到了什麼?

飢餓食物……烤鵝寂寞歡樂……聖誕樹

孤獨慈愛……奶奶痛苦擺脱……飛走……

(6)在當時的社會,小女孩真的能到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嗎?

學生戊:當然到不了,這只是小女孩死前的一種美好的幻覺。在那黑暗的社會中,小女孩只有飢餓與寒冷,沒有歡樂和温暖,最後凍餓而死。這充分説明社會的不公平。

老師小結:雖然小女孩一次次地擦燃火柴,可是火柴卻一次次地熄滅了。她的眼前沒有火爐,只有寒冷;沒有烤鵝,只有飢餓;沒有聖誕樹,只有寂寞;沒有奶奶,只有孤獨;沒有得到擺脱,只有面臨死亡。小女孩用死亡擺脱了寒冷,擺脱了飢餓,擺脱了痛苦!這更突出了小女孩命運的悲慘。

(7)本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表達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甲:這篇課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寒冷的大年夜,一個赤着腳的小女孩在街頭叫賣火柴,她又冷又餓,為了取暖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在火光中,她看到種種美妙的幻境,最後凍死在街頭,表達了作者對小女孩悲慘命運的深切同情。

老師小結:這篇童話記敍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裏因飢寒交迫而凍死在街頭的悲慘故事。作者通過用美妙的幻境與殘酷的現實生活作鮮明的對比,深刻地控訴了當時的丹麥社會貧富懸殊的不合理性,揭露了專制社會的罪惡,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苦難和不幸遭遇寄予的深切同情。

3、再讀課文,理清脈絡。(讓學生分組討論,根據故事的情節內容,理清文章的脈絡結構。)

(1)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記敍的?

學生甲:全文以火柴為線索,先敍述了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在街上賣火柴;之後寫小女孩蜷縮在牆角里擦燃火柴取暖,並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境;最後寫小女孩捏着燒過的火柴梗凍死在街頭。

(2)按故事情節的發展順序,全文可以分成幾段?

學生乙:全文按故事情節的發展順序,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第1~4自然段):講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小女孩痛苦、悲慘的生活現狀。

第二段(第5~9自然段):講小女孩一次次擦燃火柴,眼前產生種種幻境。美麗的幻境與冷酷的現實對比,體現出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

第三段(第10、11自然段):講了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街頭。

4、體會作者想象的合理性。(讓學生聯繫小女孩的生活背景,圍繞“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火爐、烤鵝、聖誕樹、奶奶,都是實實在在的事物嗎?為什麼?”這個問題進行分析、討論,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展開想象的合理性。)

老師小結:這些都是小女孩在擦燃火柴時所看到的美妙幻境,不是實在的事物,是作者的想象。因為在現實生活中,這個小女孩又冷又餓,沒有歡樂,沒有疼愛,她是多麼渴望得到温暖,得到食物;渴望像別的孩子那樣得到歡樂,得到聖誕禮物,她是多麼想念疼愛她的奶奶呀!可是這些都根本無法得到,只能在她臨死之前的幻覺中出現。在這強烈的對比中更突出了小女孩的可憐和悲慘。

5、結束語。

同學們,賣火柴的小女孩生活的時代離我們很遙遠,她的生活對我們來説是陌生的。但是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進小女孩生活的那個環境,用心感受她內心的痛苦,我們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內涵,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反思

《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是“世界童話之王”安徒生的傑作之一。它講的是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故事。作者通過這個童話故事,表達了他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課文的重點是講這個小女孩在又冷又餓的情況下,為了暖和暖和快要凍僵的身體,擦燃了一根根火柴,並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象。而這些幻象又恰恰與她飢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了能夠讓這些在幸福中生長的孩子們領悟到作者這種基於現實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我實施了這樣的教學方案:

1、強調精讀細説:

“讀”是語文課的基礎。要使學生深入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必須注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慘和作者寄予的同情。

“賣火柴”這部分,先讓學生自讀自悟,再結合具體語句、段落相互交流感受,重點認識小女孩現實生活的悲慘和痛苦。“擦火柴”這部分,讓學生自讀,使學生領悟作者的想象描寫完全基於現實,十分合理。同時抓住課後習題來“説”。課後習題的設計意圖在於關注閲讀理解的個性化,尊重學生個人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我給學生創設條件,讓每個學生都有讀、説的機會。可以讓學生先在小組內或自由選擇合作伙伴,自己選擇讀、説的內容、形式。全班交流時,也要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選擇,獨立體驗。

2、讀議結合:

我讓學生精讀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這一自然段,瞭解作者在這一段中的寫法以及小女孩的心理變化後,針對“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這一重點句子來討論,先是提出了:“為什麼説‘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然後又提出了:“作者為什麼不寫小女孩就在暖烘烘的火爐邊度過那美好的夜晚,而要那麼殘酷地寫出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孩子們通過交流,不僅理解了:是因為小女孩在火柴光裏看到了美好的幻象,所以才説這火光是奇異的;還了解了作者這樣對比寫是為了突出小女孩的悲慘遭遇;同時懂得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接着我再讓學生以此方法學習小女孩其他四次擦燃火柴的段落,這樣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火焰、暖烘烘、閃爍、靈魂”等詞語。

2、理解重點句。

(1)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新年的幸福中去。

(2)他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理解詞句,領悟課文中心的能力。

2、指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了解小女孩悲慘的命運,喚起學生對小女孩及所有受壓迫的窮苦人的深切同情對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憎恨。

(四)、美育滲透點

體會小女孩的美好願望,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教學重難點及疑點

(一)重點

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

(二)難點

從最後三個自然段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疑點

小女孩死後為什麼嘴上帶着微笑?她真的能飛到“沒有寒冷,沒有痛苦的地方”去嗎?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所需要使用的表格(課前發給學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質疑問難

1、師包含深情地説:在上節課裏我們認識了安徒生筆下賣火柴的小女孩。你看大年夜的晚上,她正在大街上哆哆嗦嗦地走着,又冷又餓。(課件出示風雪中的小女孩,同時播放悲悽的音樂)

2、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想説什麼?(生答:小女孩的生活多麼悲慘!小女孩多麼飢餓、多麼痛苦、孤獨啊!小女孩真可憐!)

3、可是文章結尾卻説“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課件出示這句話。齊讀。你有什麼疑問?(生問:為什麼會感到幸福?幸福是什麼含義?她看到哪些美麗的東西?)

二、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

(一)有感情朗讀五次描寫幻景的句子。

1、她擦了幾次火柴?她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東西,請快速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指名回答。

2、請用“—————”畫出描寫這些幻景的有關語句有關,讀一讀。最喜歡的語句大聲地多多幾遍。讀了以後有什麼感受,能不能用一些詞語來概括?

3、交流反饋:

(1)、同學們找到寫幻景的句子嗎?讀了以後有什麼感受?

(2)、是啊!這些幻景確實非常美妙、神奇,那麼我們進入文章的字裏行間去感受一下吧!你可以選擇其中的一至二個幻景認真地讀一讀,去感受幻景的美妙、神奇,然後用你的朗讀把那種美妙、幸福的感覺表達出來。(學生練讀)

(3)、朗讀反饋(按照學生朗讀的順序交流)

第一次幻景:我們先請讀第一個幻景的同學來讀一讀(評議)

朗讀處理:火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麼舒服啊!(輕讀:讀出盡情享受、陶醉;重讀:讀出驚喜)齊讀

第二次幻景:在第一次幻景中,小女孩盡情享受火爐帶給她的温暖,那麼第二次幻景帶給小女孩的又是什麼呢?誰願意來讀?為什麼讀的時候,聲音放輕了,放慢了?(課件演示,感受)是啊,看到這噴香的烤鵝向她走來,萬分飢餓的小女孩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好嗎?

第三次幻景:想讀的同學一起讀,説説你有什麼獨到的朗讀處理嗎?(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去,要讀得快些,讀出驚呆了)

第四次幻景:

a、最後一次小女孩看到了她親愛的奶奶,看到了世界上唯一疼她的奶奶,她是怎樣對奶奶説的,誰來讀讀?請女孩子當那個小女孩,把她又驚又喜又急切的心情讀出來,好嗎?

b、奶奶確實沒有離開,而且變得更加高大、更加美麗——教師範讀(結合課件演示):她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裏。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好好讀讀這段話,説説你讀懂了什麼?那麼這一段話,你準備怎樣來讀?指名讀,談感受。

4、連讀四個幻景:

(老師有個小小的建議,我們把四次美妙的幻景連起來讀一讀,怎麼樣?)

分工:第一次——一、二兩組同學讀;第二次——三四兩組同學讀;第三次——男同學讀;小女孩的話——女孩子讀;最後飛走了——全班齊讀

問:通過剛才的朗讀你又發現了什麼?

體會的幻景越美好,與出現破滅的結果一旦相聯繫,則更淒涼,為後面的比較作基礎。

大量時間的自讀自悟,體現人文性,珍重學生的獨特感受。

(二)小女孩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幻景呢?小組討論學習,完成表格。

過渡:幻景是美好的,但幻景終要消失,每一次火柴滅了,小女孩面對的是怎樣的情景了?理解幻景破滅的句子

出示句子:

(1)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她坐在那兒,手裏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

(2)這時候,火柴滅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牆。

這時候,火柴滅了。只見聖誕樹上的燭光越升越高,最後簡直成了天空中閃爍的星星。有一顆星星落下來,在天空中劃出了一道長長的紅線。

請學生談談不一樣在什麼地方?

輕聲讀讀這些句子,然後説説自己的感受

在幻象與現實的再次鮮明對比中,發現小女孩在美妙的幻象中沒有寒冷、飢餓、享受着快樂與疼愛。她是幸福的。當火柴熄滅時,她又會回到冷酷的現實,學生此時認識到小女孩這時的幸福是可憐的。

過渡:天空中閃爍的星星讓小女孩想起了奶奶,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最後一次是怎樣擦燃火柴的呢?生答。她以前是怎樣擦燃火柴的呢?請同學們找出有關語句。生回答。

(三)體會擦火柴時的不同心情

課件出示句子:

她敢從成把的火柴裏抽出一根來,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

她又擦了一根。

她又擦着一根火柴。

她在牆上又擦了一根火柴。

她趕緊擦着了一整把火柴。

問:有什麼不一樣?第一次的不敢,最後一次的急切、毫不猶豫,,反差時是多麼大啊,這裏,你又讀懂了什麼?連讀這五句話。

三、解疑內化。

1、讀後思考。

(1)齊讀課文最後一部分。思考:死對平常人來説是件痛苦的事,但對小女孩來説也是不幸的嗎?

(2)交流討論。

(3)談談對文中兩個“幸福”含義的理解。

蘇霍姆林斯基説:“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把發現留給學生,就是滿足學生的精神需要,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嘗試着自己發現問題思考和解決問題,使他們的學習活動充滿生氣和活力,充滿愉悦和欣喜,充滿思考和想象)

2、指導朗讀。

小女孩凍死了,我們對她寄予了無限的同情和憐惜。讀這一部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感情,深情地讀出來。課文的第12自然段這樣寫到:(引讀)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課件演示)

3、如果這個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了我們中間,你會對她説些什麼呢?

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合理想象的訓練,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學生在暢談中再一次激起對小女孩的同情,對現實生活的熱愛。

四、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寫一篇《賣火柴的小女孩》讀後感

《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6

教學設計理念:

  本文設計依據“以讀為本”“尊重個性”“自主合作”的理念,採用交流合作,集中反饋的教學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放手讓學生通過自讀、自司和合作學習來體會文章的思想內涵,以達到教與學的情感共鳴。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令你感動的句子。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小女孩五次幻想的事物,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體會作者虛實結合的表達方式,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和方法

以學生為主體,以讀為主要途徑,讓學生在讀中質疑、釋疑,在讀中理解內容,在讀中體會情感。引導學生把讀、思、議結合起來,想像出畫面,議出感司,讀出情感。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作者對窮人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

(2)激起學生對舊社會的憎恨和對新生活的熱愛,培養學生的同情心和愛心。

教學重難點:

1、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作者虛實結合的表達方式及表達效果。

2、理解含義深刻的語句。

教學準備:

關於填寫擦燃火柴的表格、多媒體課件

課時劃分:

第一課時

一、從課題入手,整體感知課文

1、師:(配樂朗讀)媽媽給我兩塊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了一個。你別問,這是為什麼?

生:(師指一名學生朗讀)——

爸爸給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別問,這是為什麼?

哥哥給我一盒歌片,我選出了最美麗的一頁。你別問,這是為什麼?

晚上,我把它們放在牀頭邊,讓夢兒趕快飛出我的被窩。你別問,這是為什麼?我要把蛋糕送給她吃,把棉衣給她去擋風雪。在一塊兒唱那最美麗的歌。你想知道她是誰嗎?請問問安徒生爺爺——她就是賣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師:這是當年九歲的劉倩倩讀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寫下的詩。今天,我們就走進這個女孩(板書:女孩。學生讀一讀)。加上“小”字再讀,帶給你怎樣的感覺?(生答)

2、師補充課題。要求學生默讀全文。並談一談:這賣火柴的小女孩,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生默讀課文,之後彙報。)

3、師小結:從同學們的話語中,我聽到了可憐、美麗、悲慘、沒有疼愛的聲音,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又冷又餓又漂亮的小女孩形象。

〔設計意圖〕

(用教師富有感染力的`朗讀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既調動了學生的情緒,又奠定

了本課以突出情感為主的教學基調;讓學生談對小女孩的看法,學生學有所獲,奠定了對小女孩的同情心的情感基調。)

二、檢查預習,理清課文層次

1、檢查生字詞

師:課文我們已經做了預習,讓我們一起來認讀本課的生字詞語。

(師課件出示:乖巧、圍裙、硬幣、哎呀、櫥窗、飢餓、噴香、兜着)

2、這是一個可憐、孤獨、痛苦的小女孩,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課文,想一想:課文哪些段落是描寫小女孩現實生活的,哪些段落又是描寫小女孩的幻想部分的?小女孩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引導學生將課文劃分為三部分:(1-4)現實生活;(5-10)幻想;(11-12)結局)生彙報。

三、品讀語句,體會小女孩的窮苦

1、師:同學們,現在讓我們一起們輕聲讀文章1-4自然段,邊讀邊畫一畫:你從哪些語句讀出了小女孩的不幸,並在旁邊寫下自己的感受。

●學生自讀,師巡視。

●生彙報。(預設)

生:“在這又黑又冷的晚上,一個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腳在街上走着。她從家裏出來的時候……一向是她媽媽穿的。”從這體會出小女孩的冷,她根本就沒有鞋穿,赤着腳在街上走,這可是下雪的天呀!

●師:是呀,你讀懂了小女孩的冷,(師板書:冷)。還有誰也讀出了小女孩的冷?

生:“小女孩只好赤着腳走,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我從這裏讀出了小女孩真的是冷到了極點,真是寒冷極了。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光着頭,赤着腳的小女孩在向我們走來。

生:“這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我認為在這舉家團聚的日子裏,街上行人稀少,該買的東西早就準備好了,誰會在今天去買小女孩的火柴?

生:“她不敢回家,回為她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小女孩在大年夜這天還要去賣火柴,足可見她家境的貧困,讓她有家而不敢歸,實在太可憐了。

●師:你們都讀懂了小女孩的寒冷,誰還讀懂了別的?

生:“再説,家裏跟街上一樣冷。他們頭上只有個房頂,……風還是可以灌進來。”家裏和街上一樣冷,這樣的家,回與不回又有多大關係呢?小女孩同樣是多麼的孤獨呀。她多麼渴望父母的關愛呀!

2、教學建議:

1)學生反饋句子,自由表達自己讀後的體會。

2)其他補充,發表自己的見解。

3)指導學生抓住加點的詞語有感情地朗讀。

3、師引導:同學們,家在你們的心目中是什麼感覺?(家是温暖而幸福的,喚起學生對家温馨的回憶,為後文作好鋪墊)

4、師:然而,賣火柴的小女孩卻有家不能歸,不敢歸。文中有一句強調了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小女孩也忘不了。誰能告訴訴我是哪一句?生讀句子。

5、師:大年夜是人們一年一度團聚的時刻,賣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人,畢竟還是個孩子,也毫不例外地希望在這大年夜裏能和家裏的人團聚在一起,如此小小的要求,都得不到滿足。這更讓我們對她產生同情。孩子們,大年夜這三個字,你能聯想到什麼?(讓學生緊扣可憐,將小女孩的大年夜與我們的大年夜相比,更突出上女孩的痛苦與孤獨。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飢餓、痛苦、孤獨)

6、師:是呀,作者和我們一樣,都對小女孩有着同樣的感情,課文中哪句話概括了?

●生齊讀“可憐的小女孩!”師一次次地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喚起學生對小女孩的同情。

7、此時此刻,你的眼前彷彿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畫面?(生髮揮想象談一談)

8、播放風雪聲,教師和學生進行填空式小結:

同學們,因為家裏太窮了,小女孩只好在大年夜,冒着風雪,赤着腳到街頭買火柴。她又_____又_____地向前走。一雙小腳凍得。但是,一整天,誰_____,誰_____。

〔設計意圖〕

(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對語言的自我感悟,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關鍵語句暢談體會,感悟小女孩生活的窮苦以及命運的悲慘。在感情朗讀中體會作者流露在其間的情感。)

四、師總結:

大年三十夜裏,天冷極了,小女孩又冷又餓又累,她孤零零地在雪地裏走着,最後就蜷縮在了牆角里,她太可憐了,太冷,太餓了!於是,她擦燃了火柴,這為她悽慘的故事增添了一份美。這是一份怎樣的美呢?我們下節課再繼續學習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師: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童話,此時,對於這位小女孩,你的腦海中會浮現一幅怎樣的畫面?(生自由説自己彷彿看到的畫面)

〔設計意圖〕

(讓學生進一步在腦海裏產生對小女孩的印象,激發學生表達的慾望。)

2、師:小女孩的結局怎樣?誰來讀讀小女孩死時的樣子?

(生讀句子“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牆角里,兩腮通紅,嘴角上帶着微笑。)

●引導質疑:小女孩死了,死本來是痛苦的,為什麼她的臉上反倒還有幸福的感覺呢?(生説自己的見解)

二、研讀,瞭解五次幻想的內容

1、師引入:這就是課文的第二部分內容,小女孩在極度寒冷、飢餓當中出現了種種幻想,她到底看到了些什麼?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5-10)自然段,邊讀邊完成下面的表格,並説説小女孩當時的心情怎樣?(學生自由讀文,師出示幻燈片)

2、學生完成表格的填寫。(四人小組每組一份)

●學生完成後彙報,師相繼顯示結果。

教師追問:小女孩為什麼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學生回答:冷……)

3、師請五位同學讀這五次擦火柴的部分。每讀完一次,師用語言將它們連接起來。

4、在這種種幻想中,你最感興趣的是哪次?同桌互相説説感興趣的理由。

(師請學生進行彙報,説説理由,並讓其他同學提出問題,讓學生從文中進行發現交流)

●師:小女孩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幻想?預設——

生:因為小女孩又冷又餓,所以她會想到火爐,烤鵝。

生: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小女孩是寒冷、飢餓、痛苦的,她想得到温暖和幸福,所以她會想到這些。

生:小女孩無人關愛,她渴望得到温暖、幸福、快樂,因此,她的眼前出現了種種美

麗的幻想。……

●師:同學們講得真好!是呀,小女孩的現實生活中只有寒冷、飢餓、痛苦與孤獨。她渴望擁有這一切。當她擦燃火柴從幻想中,看到了火爐、烤鵝、聖誕樹、奶奶。畢竟,火柴終歸是要熄來的呀,火柴一滅,所有渴望沒有了,每次的結果是怎樣的,作者是怎麼寫的呢?讀一讀,找找相關的語句。(現實與幻想的比較,更突出小女孩的寒冷、飢餓、痛苦、孤獨。)生讀文。師相機出示:“她坐在那兒,手裏只有一根火柴梗。““這時候,火柴滅了她的眼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牆。”“只見聖誕樹的燭光……一道細長的紅光。”

●師:從這幾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生説體會)

●師:大家説得很好,小女孩為了留住奶奶,再一次的擦燃火柴,這一次與第一次相比,有明顯的不同。這兩次擦火柴,從哪些字詞裏體會到表達的意思有什麼不同?(生讀相關語句,並説説自己的看法。)師相機出示:“她敢從……終於抽出一根”“她趕緊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抽生讀,師指導讀,齊讀。

5、師:此時的小女孩已經很虛弱了,這一整把火柴發生強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明亮。奶奶從來沒有像現在為樣高大,這樣美麗。趕緊讀這段話,邊讀邊想,怎麼理解這句話。

出示:

“她倆在光明和快樂中習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生説理解師引導讀文。

預設——

生:這句話是説小女孩已經死了。

生:小女孩根本就是活活凍死、餓死的。師引導學生邊讀邊談體會。體會到小女孩在現實生活中只有寒冷、只有飢餓與痛苦。

6、你們都説小女孩可憐,可是安徒生爺爺卻在課文中結尾中寫道,小女孩曾經很快樂,很幸福的。請同學們快速找出這句話來,讀一讀。(生齊讀)

〔設計意圖〕

(教師是幫扶兼備,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語句體會小女孩的美好幻想,並反思幻想的原因,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有目的、有策略地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再通過集體的反饋,大膽地交流自己讀文的見解,達到自由表達感悟、集體求同存異、真正理會文本內涵的目的。同時,教師狠抓朗讀,學生在情感上產生了共鳴,充滿了對小女孩的深切同情。)

7、師出示:

“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師:這裏有兩個幸福,同學們,你們怎麼理解小女孩曾經的那些幸福呢?生再次談小女孩四次幻想。

●師:小女孩當初是多麼幸福呀,假如你就是這個賣火柴的小女孩,你和奶奶一起到了這樣一個幸福的天堂裏去生活,你怎麼讀,讀出這幸福生活的心情?

(重點品讀環節,引導學生找出小女孩前面產生幻想的語句,進一步感受小女孩幻想中的幸福。師運用引讀的方式讓學生真正走進小女孩的內心,品讀這句話。)

●師:可是,現實中的小女孩有這種幸福嗎?你怎樣理解第二個幸福?

預設——

生:這裏是説小女孩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幸福,她只有跟着奶奶去了天堂,才能獲得幸福,才能得到快樂。

生:我認為這裏的幸福是説小女孩只有死了,才能得到解脱,才能擺脱悲慘的命運,也算是一種幸福吧。

〔設計意圖〕

(師運用引讀的方式,讓學生説體會——→讀句子——→評價——→再讀句子的方式,讓學生真正走進小女孩的內心世界。)

三、拓展延伸,激發學生的寫作慾望

1、師小結:此時此刻,你們的心情是怎樣的?假如這個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了我們的身邊,你會怎樣對待她?將你們的打算寫下來吧。

2、師:同學們都是些善良的孩子。都願用一顆愛心去幫助她,那在小女孩的周圍,人們是怎樣對待她的?你從中可以看出什麼?(學生圍繞冷漠、無情、社會的不公平)

3、讓我們把這個可憐的小女孩牢牢地記在心裏,課後再去讀讀安徒生爺爺的其它童話吧。

《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以現實生活為依據展開合理想象的寫作方法。

2、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點

感受小女孩幾次擦亮火柴時的幸福心情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一)出示小女孩畫像,引入課題。這是一個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童話故事,這是一個令人牽腸掛肚的小女孩,這就是--賣火柴的小女孩。

(二)播放課件

現在,我們聽到了呼呼颳着的寒風,我們看到了簌簌而落的雪花,就在這個大雪紛飛的日子裏,就在這舊年的大年夜,小女孩衣衫破爛,赤着腳,蜷縮在牆角,身體在瑟瑟發抖。

二、變序學文

(一)導讀第三部分(出示小女孩含笑而去的畫面)

第二天早晨,雪止風停,太陽出來了,可是小女孩的命運如何?

多麼可憐的小女孩啊!大家看,小女孩正處在學知識、長身體的年齡,然而卻被活活地凍死了。打開課本,伴着音樂,讓小女孩在我們的朗讀中,充滿無限同情的朗讀中安息吧!(師生齊讀)

對小女孩的死,冷漠的人是怎麼説的?

然而這暖和的陽光下悲慘的一幕卻深深地觸動了安徒生爺爺,他由此產生了美好的想象。

(二)展開研讀擦火柴部分

1、朗讀學習

(1)教師指導理解第一次擦火柴的段落

請快速瀏覽課文的第五至十一自然段,看文中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每次看到了什麼?

能在課文中找出原句嗎?

第一次是“她終於抽出了一根火柴”。

第二次是“她又擦了一根”。

第三次是“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第四次是“她在牆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第五次是“她趕緊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看到了什麼?用--劃出(火爐),這一次的幻想給人什麼感覺?(温暖)

(2)指導朗讀,體會含義,表達感情(出示課件)

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對她也是有好處的!(同情)

她敢從成把的火柴裏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自己的小手嗎?(猶豫)

多麼温暖多麼明亮的火焰啊!(驚喜)

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麼舒服啊!(滿足)

哎,這是怎麼回事呢?(失望)

她坐在那兒,手裏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遺憾)

(3)學生自主學習小女孩第二次至第五次擦燃火柴的段落。

(剛才老師指導你們學習了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過程,請你們以同樣的方法學習小女孩第二次至第五次擦燃火柴的段落並填寫手中的表格)

(4)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在感情上有什麼變化?

我們一起學習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現在我們一起交流一下,填寫表格的內容。

2、自由讀

3、指名比賽讀

(三)迴歸第三部分

小女孩被凍死了,此時此刻,站在丹麥冰冷的街頭,望着含笑九泉的小女孩,我們能説些什麼呢?

三、品讀課文,揭示主題

聯繫上下文,大家想一想小女孩心中的“幸福”是什麼?文中兩次出現“幸福”這個詞,“幸福”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四、拓展延伸

假如賣火柴的小女孩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會對她説些什麼?

《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8

一、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思想內容,激起對資本主義社會貧苦兒童悲慘生活的同情。

2.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所展開的想象。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

2.從最後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教學掛圖。

四、教學時間

三課時。

五、教學方法:

閲讀法、想象法、討論法。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理清課文敍述順序,學習課文第一段。

教學重點:

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

教學過程:

一、瞭解“導讀”內容,引人新課

1.指名讀第三組的“導讀”。

2.今天我們開始學習第三組的第一篇課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你對安徒生有哪些瞭解?

2.檢查生字讀音。

3.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每人讀一段。讀後評議,糾正讀錯的字音。

三、理清課文敍述順序

1.提出自學要求:閲讀課文,想一想,哪幾個自然段是講小女孩擦火柴的。

2.學生按要求自學,在書上找出有關的部分,做上記號。

3,討論交流。

(1)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是講小女孩擦火柴的?(第五到第十一自然段)

(2)把課文分成三段,可以怎麼分?”(第一至第四自然段是第一段;第五至第十自然段是第二段,第十二、十三自然段是第三段。)

3、這三段,每一段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認真看看課文,再用自己的話回答。

(第一段講大年夜,小女孩在街上賣火柴。第二段講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從火柴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象。第三段講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了。)

四、學習第一段

1.提出自學要求:閲讀第一段,想一想課後“思考·練習”第一題應該怎樣回答。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討論:大年夜,天快黑了,又下着雪,小女孩為什麼還在街上賣火柴?

(抓住兩點:一是“她不敢回家”;二是回家同樣要挨凍。)

從這裏,你體會到這個小女孩怎麼樣?讓我們把體會到的,通過朗讀表達出來,要讀出這個小女孩的可憐。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先學生自練,再指名朗讀。

五、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課,引人新課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2.小女孩在房子的牆角坐下來,後來又怎麼樣了呢?讓我們繼續學習第二、三段。

二、自學第二段

1.提出自學要求,學生按要求自學。

三、指導理解第二段

1.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

2.請五位同學把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的部分讀一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在火柴發出的亮光裏,小女孩看到了什麼?

3.五位同學讀課文後討論:在火柴發出的亮光裏,小女孩看到了什麼?(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看到一個大火爐,第二次擦火柴看到了烤鵝,第三次擦火柴看到了聖誕樹,第四次擦火柴看到了奶奶,第五次小女孩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奶奶把她抱起來,摟在懷裏,帶她飛走了。

4.小女孩為什麼一次又一次地擦火柴?請同學們帶着這個問題看看書,同座討論討論,然後我們再一起研究。

(1)小女孩是在什麼情況下擦第一根火柴的?(是在凍得實在受不了的情況下才擦第一根火柴的。)你是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

“她敢從成把的火柴裏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從這兩句話中你們知道了些什麼?

(2)小女孩擦第一根火柴經過很長時間的思想鬥爭,第一根火柴滅了,她為什麼緊接着又擦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呢?

(3)小女孩為什麼“趕緊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5、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發出的亮光裏,她看到了火爐、烤鵝、聖誕樹、奶奶。同學們想一想,她怎麼會看到這些東西的?

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

五、學生自學第三段

1.提出自學要求,學生按要求自學。

六、指導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讀第三段。

2、這個小女孩後來怎麼樣了?“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是什麼意思?(意思就是小女孩死了,離開這個世界了。)

3.“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對這句話中的兩個“幸福”,你是怎樣理解的?(第一個“幸福”是説小女孩臨死的時候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許多美麗的東西的幻覺中死去的;第二個“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沒有寒冷,沒有飢餓,沒有痛苦了。)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些什麼?(體會到小女孩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活路,只有死亡才能擺脱痛苦。體會到作者對小女孩的同情和對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的不滿。

七、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第三課時

一、體會作者是怎樣展開想象的

1、這篇課文是童話,童話的內容來之於生活。但具體情節往往是根據想象虛構的。這篇童話的作者是根據什麼來想象的?(是根據他平時見到的窮苦孩子的悲慘生活和窮苦孩子凍死街頭的情景來想象的。)

二、《假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我們中間》想象性作文

教學要求

一、通過想象性作文,激發學生對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同情和關懷,進一步顯示社會主義新中國兒童的幸福。

二、發展兒童的想象力,要求想象合理。

三、繼續練習寫事,要求圍繞中心,記敍具體,並初步學習借事抒情的方法。

課前準備:先教《賣火柴的小女孩》課文。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導語。明確中心。開拓思路,進行片段訓練,提出寫作要求。

教學過程

一、導語,激發寫作慾望。

師:上一堂課,我們認真學完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這一節作文課,我想先向小朋友介紹一首詩,題目是《你別問這是為什麼》:(劉倩倩,九歲)

媽媽給我兩塊蛋糕,

我悄悄地留下一個。

你別問,這是為什麼?

爸爸給我穿上棉衣,

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你別問,這是為了什麼?

哥哥給我一盒歌片,

我選出了最美麗的一頁。

你別問,這是為了什麼?

晚上,我把他們放在牀頭邊,

讓夢兒趕快飛出我的被窩。

你別問,這是為了什麼?

我要把蛋糕送給她吃,

把棉衣給她去擋風雪,

在一塊唱那最美麗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誰?

請去問一問安徒生爺爺——

她就是賣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假如説賣火柴的小女孩她沒有死,有一天,她來到了我們社會主義中國,來到我們中間,來到你的身邊,我們大家怎麼關心她呢?你又準備怎樣給她温暖和幸福?

二、提供導語,明確中心。

文章開頭的第一句話可以是“她來了”,也可以不用這個開頭。接下去,你們要介紹些什麼?

交代她是誰?還要交代她什麼時候來,為什麼來?她來到哪裏?她來了以後,我準備幹些什麼?

板書:中心大家關心她……我們真幸福

三、開拓思路,進行片段訓練。

中心明確了,我們想象起來就有了目標。在你們想象中,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什麼時候來到我們中間的?她來了以後,你準備怎麼辦呢?

你們還打算給她做哪些幸福的事呢?

四、提出寫作要求。

我們寫想象性作文要注意什麼呢?

第一點,因為是想象性的作文,想象要合理。(板書:想象要合理)

這裏有兩段話,你們看哪一段合理。

1、今天,我對小麗莎説:“我帶你到少年之家去玩,好嗎?”小麗莎高興地説:“好。”一路上小麗莎像小鳥一樣,又是唱,又是跳,快活極了。

(小麗莎是給賣火柴的小女孩取的名字。)

2、今天,我對小麗莎説:“我帶你到少年之家去玩,好嗎?”小麗莎睜大着那雙藍眼睛問:“少年之家,那是什麼地方?我能去嗎?”“怎麼不能?這是我們少年兒童的家嗎!每個小朋友都能去。”小麗莎顯得有些膽怯:“真的嗎?那些少爺小姐會欺負我嗎?”“什麼少爺小姐,在我們國家裏,每個孩子都是祖國的花朵,你放心去吧!”

第二點,敍述要具體。(板書:敍述要具體)要為賣火柴的小女孩想得周到,想得周到就容易寫具體。五、你們還有其他困難嗎?

《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9

一、教學內容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丹麥作家安徒生寫的一篇童話,文章圍繞“同情弱者”的這個單元主體,描寫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聖誕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反映了當時貧富懸殊的社會現象,揭露了尖鋭的社會矛盾,表達了作者對窮苦大眾悲慘命運的深切同情。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凍僵”等詞語。

2、理解文中重點詞句,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有感情地讀、圈畫詞句等理解課文內容,領悟作者基於現實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激起學生對資本主義社會貧苦兒童悲慘遭遇的同情。

2、通過感受小女孩的痛苦和不幸,渴望幸福,來教育學生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三、教學重難點

1、體會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與現實對比,體會小女孩生活的悲慘。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理念

本課設計從整體入手,放手讓學生自主讀書,合作探究,感悟想象,在感知課文內容的同時,提升自己的領悟能力。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時間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大家一定看過《安徒生童話》吧!他的童話愛憎分明,想象力豐富,情節生動。今天讓我們跟隨作者走入那風雪交加的大年夜,去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痛苦和不幸。

2、自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二)研讀探究,理解感悟

1、瞭解人物處境,感知小女孩可憐

(1)默讀1-4自然段,畫出具體描寫小女孩可憐的有關詞句,思考知道了什麼?

①抓重點句子理解。(課件出示)

A“在這又黑又冷的晚上,一個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腳在街上走着。”

B小女孩只好光着腳走路,寒冷的雪將她的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

C她又冷雙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D好在一座房子的牆角里坐下來。蜷着腿縮成一團。她覺得更冷了。

從哪些詞看出小女孩可憐。

②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詞語,讀出可憐。同情的語氣

多麼可憐的小女孩啊,她敢從成把的火柴裏抽出一根點燃來取暖嗎?

(2)幻景現實對比,理解小女孩的悲慘。自由讀5-11自然段,思考小女孩擦了幾次火柴,各出現什麼幻景對應現實是什麼?小女孩渴望什麼?讀後小組交流。指名交流。

(投影出示:學生填手中的表)

第幾次擦火柴幻景現實渴望什麼

小結:因為寒冷,才幻想有火爐;因為飢餓,才幻想有烤鵝;因為孤獨,才幻想有聖誕樹;因為痛苦,才幻想奶奶。現實和幻想有如此大的區別,幻想越美好,小女孩的命運越悲慘。

(3)抓住不幸結局,體會作者的情感。

小女孩最後怎麼樣了?

①輕讀最後兩個自然段

②想:這個小女孩後來怎麼樣了?“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是什麼意思?

③“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對這句話中的兩個“幸福”,你是怎樣理解的?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有感情地朗讀語句

(三)、總結全文。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眾多童話作品中的一篇,這位舉世無雙的童話大師,他的童話優美、活潑,充滿綺麗的幻想,富有哲理而引人入勝。如醜小鴨怎樣變成了白天鵝,拇指姑娘怎樣邂逅了天使王子,你們想知道嗎?請大家課後去讀安徒生的童話吧。一個月後我們上讀書彙報課。

《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10

一、課前活動:

聽爸爸、媽媽講《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讀、講《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原文。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情。

同學們,昨天,爸爸媽媽都給你講了《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嗎?講得怎樣?你們一起讀了這篇課文嗎?你們覺得文中的小女孩怎樣?(學生談感受,談收穫。)

(二)初讀入景。

1、播放朗讀課件,學生閉着眼睛靜靜地聽,然後讓學生各自談談自己獨特的感受。

2、學生獨立地小聲的朗讀,認真地進行圈點批畫,邊讀邊想邊將自己的收穫批註在課文的旁邊,同時擬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錄音導讀,學生閉眼靜聽,讓學生進入文本,這是進行深層對話的基礎。]

(三)互議釋疑。

將各自的收穫和問題放到小組裏去討論。

1、確定學習小組。可以按座次劃定,也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夥伴。分組時,還可以突破常規,用婉轉、激勵的語言將語文水平稍差的學生劃分為一個小組,由他們自己在班上選聘熱心的、自己信任的同學擔任小組長,也可由老師直接任他們的小組長。適當降低要求進行交流。

2、確定小組長,可以由同學推選,也可以自薦,小組長選定後,讓他(她)舉舉手。

3、各小組共同確定一句口號:如“勇攀高峯,才能勝利”,“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勝利屬於我們浪花組”等。

4、開始交流,要求如下(可用課件出示)。

(1)各自談談自己的收穫,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語句認真地讀一讀。

(2)談談自己的疑惑點,同組的成員依據課文重點採取依文朗讀、釋疑的方式進行探討。

(3)對於小組內通過朗讀,討論不能解決的問題,要作好記載,以備彙報時,求得全班其他同學的支持。

5、各小組成員分別自評一下:你在小組討論中,你認為自己做得怎樣。

6、全班性交流:小組長彙報各自小組的交流情況,若有疑點,全班進行互補性讀、議、釋。

[將語文中的學困生劃為一個小組,避免了絕大多數學困生只能當聽眾和看客的窘境,當然,將他們單獨設為一個組,要尊重他們的意願。讓學生自己評價一下在小組討論中的情況,能促使學生進行閲讀反思,激發其主動學習的信心。]

(四)表演昇華。

以小組為單位,各小組成員可以選擇以下三種形式中的一種或兩種在小組表演(也可以自擬表演內容)。

1、小小故事家。將《賣火柴的小女孩》講給小組成員聽,要求儘可能的形象、生動。也可以想象一下:假如小女孩得救了……;假如小女孩來到我們中間……

2、小小播音員。將你最感興趣的地方(段落)讀給大家聽聽,要求情感真摯,能發揮“播音員”的最高水平。

3、我當小女孩。將自己置於小女孩的位置,講一講自己的遭遇,説説自己的願望。

(五)合理拓展。

1、以《小女孩,你真傻》或者《小女孩,你為什麼不回家》為題,合理想象寫一段話。

2、閲讀、積累安徒生的其他童話,以便在下次讀書交流會上交流。

[一堂語文課,不在於教師講了多少,而在於學生讀了多少。語文課既要議論紛紛,更要書聲朗朗。這堂課的設計突出了讀、評、議和聯想。僅讀而言,形式多種多樣:與父母先講後讀、聽音樂伴讀、自讀、互讀、疑讀等。另外,讀後讓學生先談收穫後談問題,打破了“語文學習=問題解答”的學習模式。在學困生的處理上,尊重客觀事實,將他們分為一組,降低要求讓他們學有所獲。這不失為一個創舉。還有,鼓勵學生進行閲讀反思(進行自我評價),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和評價理念。後面的“表演昇華”更是畫龍點睛,將多因素對話推向了高潮,真正實現了“人文合一”。]

《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從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遭遇,深入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2、領悟作者由現實生活所展開的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深刻含義的句子。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

課件播出賣火柴的小女孩圖導入。

二、播放課件,簡介作者。

三、學習生字詞

課件播出,檢查學生自學情況,請學生讀生字詞。

四、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快速讀課文,用自己的話簡單概括課文主要説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按故事情節的變化把課文分成三段,概括每段主要內容。

五、講解第一段(1—4自然段)

請四個同學有感情地朗讀1—4自然段。讀了這一段,你都知道了些什麼?體會到了什麼?

在萬家團圓的大年夜,小女孩卻要在街上賣火柴,忍受着寒冷與飢餓的煎熬,你們覺得她可憐嗎?

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女孩非常可憐?把這些句子用“——”劃出來。再把這些句子分成四類,填入表格。看看哪些句子分別説明小女孩的寒冷、飢餓、貧窮、沒人疼愛?

寒冷

飢餓

貧窮

沒人疼愛

3、指導感情朗讀1—4自然段,體會小女孩的不幸。

六、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段,深深體會到了賣火柴小女孩的不幸。接下來,還有什麼事情將會發生在我們可憐的小女孩身上呢?

七、作業設置

預習第二、三段,找出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都出現了什麼的幻象?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回憶鞏固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大段,回憶一下上節課的內容,説説你讀懂了什麼?

二、深入品讀,反思幸福,感悟不幸

(一)體會幸福

瀏覽課文第二段,找出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都出現了什麼幻象?

展示多媒體圖片和描寫小女孩幸福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小女孩的幸福感受。

(二)領悟不幸

這些幻象是不是很美好?暖烘烘的火爐、香噴噴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慈愛的奶奶都是真實的嗎?

小組討論,為什麼幻象中會出現“大火爐”、“烤鵝”、“聖誕樹”、“疼愛她的奶奶”而不出現其他事物呢?作者的這些想象合理嗎?這些事物的出現説明了小女孩怎樣的渴望?

學生回答,教師在黑板上板書

第一次大火爐温暖

第二次烤鵝渴望食物

幸福?第三次聖誕樹歡樂不幸!

第四次奶奶疼愛

第五次和奶奶一起飛走幸福

(三)解讀重點句子,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1、課文第五自然段中“她敢從成把的火柴裏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一句説明了什麼?表現了小女孩怎樣的心情?

2、小女孩一共擦燃了五次火柴,她從一開始不敢擦一根火柴到一根又一根地擦燃,最後竟一下子擦着了一大把火柴,這些變化説明了什麼?

3、課文第六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這時候,火柴滅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牆。”你是怎樣理解”厚”和“冷”這兩個字的?

4、第8自然中小女孩説:“有一個什麼人快要死了。”這句話預示着什麼?起了什麼作用?

5、如何理解:“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五)揭示主題,情感昇華

一)揭示主題

小女孩死了,她還沒能看到新年的太陽就死了。第二天當人們發現小女孩的屍體時,他們的反應是怎樣?面對如此慘劇,為什麼人們只是輕描淡寫地説呢?

小女孩死了,但是她的表情怎樣?課文最後一句話:“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中的兩個“幸福”含義一樣嗎?它們分別指代什麼?

2、理解思想內涵

這篇課文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同情及對統治者的不滿,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

二)情感昇華

全班齊讀最後兩段,讀出對小女孩命運的同情和對社會的控訴的強烈感情。

課件播放《火柴天堂》音樂,使學生在悽美動人的音樂中產生共鳴。

聯繫實際談談自己學習本課後的體會。

2、思維拓展:假如小女孩來到了我們面前,你最想跟她説些什麼?

3、知識延伸:走近安徒生,介紹安徒生作品及影響,激發學生閲讀興趣。

六、作業設置

1、把你想跟小女孩説的話寫下來。

2、你還看過安徒生的哪些童話?把你看過的一個童話的主要內容講給同學或家長聽。

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課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師生教與學的共振效應,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閲讀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緊扣“由憐生愛,由愛生憤“的情感脈絡,不斷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昇華情感。從大年夜小女孩凍死街頭還會面帶微笑悽美的畫面,感悟小女孩生不如死的痛苦,體會沙皇統治下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安徒生給予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聯繫實際,體會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心存感恩,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作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活動之中。”

在讀悟的過程中,我抓住文小女孩五次擦然火柴出現的幻景和章最後一句話:“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讓學生聯繫上文對句中的兩個“幸福”談談自己的理解,再從整篇文章想開去,小女孩一次次點燃火柴,其實是在點燃心中的希望,點燃她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賣火柴的小女孩和我們生活的年代不同,透過語言文字的描述,體會她面對寒冷、飢餓、痛苦時,還要讓學生想想小女孩心裏是怎麼想的?從而明白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幸福的。我們更應有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要有一顆愛心,關心和同情一些貧困者與弱勢羣體等。

《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閲讀課文,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3、認識貧富懸殊,不合理的資本主義社會中,窮苦人民的不幸遭遇。

教學過程:

一、啟發激趣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第四單元的兩篇講讀課文的體裁是什麼?學習的重點又是什麼?

2、介紹作者簡況:

今天,老師向同學們介紹一位世界著名的童話作家,丹麥的安徒生及其他的一部經典之作——《賣火柴的小女孩》……

3、審題激趣:

齊讀課題,説説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啟發激趣,讓學生回憶本單元的學習方法——抓住關鍵的句子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為學好本課作準備,同時向學生介紹作者簡況,審題激趣,目的是為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以“新”來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

二、自讀質疑

1、帶着問題輕聲朗讀課文。(精選學生的問題)

小孩子為何去賣火柴?其遭遇又是如何?

2、巡視指導,瞭解學習情況。

3、注重指導閲讀常用的閲讀符號。

用“==”劃出中心句,用“——”劃出重點句,用“~~”劃出佳句,用“。。。”劃出中心詞,用“...”劃出重點詞等。

在全面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依據教學目標,圍繞教學重點,讓學生抓住關鍵的詞句進行圈劃批註,質疑問難,學會自主操作,培養遷移能力。

三、重點深探

1、小組討論、交流。

2、集體交流,精講關鍵的語句及重要的問題。

例:

①多麼温暖,多麼明亮的火焰啊,簡直像一支小小的蠟燭。

②她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地方去了。

③小孩子坐在牆角里,兩肋通紅,嘴角帶着微笑。

本環節是圍繞教學重點——小女孩的五次幻想,通過讀、劃、思、議的學習方法,精講第一次幻想,其餘四次幻想,引導學生自覺深探,突出以指導朗讀,加深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女孩的思想感情,激起學生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憎惡,對小女孩的深切同情的思想感情。

四、自我回顧

1、你是如何理解掌握本篇課文的?運用了哪些方法?

2、師小結,在閲讀教學中有許多方法可以運用,如:旁批,發現問題等。

教師啟發學生主動整理學習新內容的學習方法,總結提高,整體理解,促進學生學有所得,靈活運用,真正體會到探求真知的苦與樂。

五、練習運用

1、師出示三個不同顏色的盒子,並明確告訴學生這三個盒子裏面有三種不同難度的題目,誰願試摸題目來解答。

2、學生自告奮勇摸題解答。

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A、B、C三檔不同難度的題目,採用挑戰形式解答,激發學生求知慾和積極參與的意識,引導學生主動鞏固和運用學到的知識,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六、開拓延伸

1、出示安徒生的著作《安徒生童話選》、《格林童話選》,並作簡要的介紹,鼓勵學生課後去閲讀。

拓寬知識面,引導學生自覺地讀一些世界著名的童話故事,積累知識,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

教後感

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深刻領會素質教育的理論,更重要的是立足於本職崗位,探索、可操作的素質教育的實施途徑。在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的現實面前,我們探索出“自主”教學模式,以此改變教師“一言堂”的教學現狀,效果頗好。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六年級第二學期擴展閲讀課文,針對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六大教學環節:啟發激趣——自讀質疑——重點深探——自我回顧——練習運用——開拓延伸。把課堂還給學生,並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材內容通過教師的激發、挖掘、提煉而展示出來。尤其是練習運用這一環節,我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針對本課內容,設計了A、B、C這三檔不同難度的題目,採用挑戰形式解答,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學生自告奮勇摸題解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學有所得,靈活運用,真正體會到探求真知成功的歡悦感。

《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學會十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火焰、暖烘烘、火柴梗、填滿、櫥窗、閃爍、靈魂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課文來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小女孩命運的悲慘,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領悟作者基於現實合理想像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

教學難點:

從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你別問,這是為什麼》,教師範讀,導入新課。

《你別問,這是為什麼》

媽媽給我兩塊蛋糕,

我悄悄地留下了一個。

你別問,這是為了什麼?

爸爸給我穿上棉衣,

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你別問,這是為了什麼?

哥哥給我一盒歌片,

我選出了最美麗的一頁。

你別問,這是為了什麼?

晚上,我把它們放在牀頭邊,

讓夢兒趕快飛出我的被窩。

你別問,這是為了什麼?

我要把蛋糕送她吃,

把棉衣給她去擋風雪。

在一塊兒唱那最美麗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誰嗎?

請問問安徒生爺爺——

她就是賣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你想進一步瞭解這位賣火柴的小姐姐嗎?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安徒生爺爺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認真看老師板書,齊讀課題。)

2、背景介紹。這篇童話是19世紀丹麥偉大童話作家安徒生的著名作品之一。當時丹麥人民在本國統治階級和英國資產階級的雙重壓迫剝削下,境況十分悲慘,為了維持家庭生活,許多年幼的孩子也被迫走上街頭,人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吃不飽,穿不暖,更談不上什麼快樂和幸福。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流利。讀完後談一談你知道了什麼?

2、學生彙報。(教師做適當評價)

三、細讀感悟

【賣火柴部分】

學生彙報交流為主,注重指導朗讀,師生共同談體會。

【擦火柴部分】

課文多次提到小女孩擦燃火柴時看到的情景,請同學們拿起筆,劃出這些句子,用心讀一讀,再選出你感受最深的段落,把自己的感受在句子旁邊寫下來。

(一)、學生朗讀感受最深的句子。

當別人讀書的時候,你要做兩件事:第一,聽一聽他讀的哪兒有感情,我要向他學什麼。第二,我要讀得更有感情,我該怎樣讀。聽清了嗎?

(二)、學生隨機談感悟、師相機指導朗讀。

a、“暖和的火爐”部分

1、學生朗讀有關火爐的段落,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在小女孩眼裏,一根火柴微弱的光為什麼會變成温暖的大火爐?(引導學生體會小女孩迫切需要温暖。)

2、學生交流感受,教師適當補充小女孩冷的內容,加深理解。

b、“噴香的烤鵝”部分

1、學生朗讀有關烤鵝的段落,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會出現烤鵝?(體會小女孩迫切需要食物)

2、學生交流,並引導學生初步感悟童話的特點。

c、“美麗的聖誕樹”部分

d、“奶奶出現”部分

四、精讀入情

e、“飛走了”部分

“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你覺得這是真的嗎?怎麼理解呢?

f、理解“幸福”這一部分

1、引出這段話。

2、自讀這段話。

3、會讀書的同學讀完這段話,一定有問題要問。

4、理解“幸福”的含義。(難道小女孩就真的希望死嗎?真的希望自己在一把火柴中結束自己年幼的生命嗎?她還有好多好多未了的心願,她還想……訓練學生説話)

四、續讀拓展

假如小女孩穿越了時空隧道來到了我們身邊,你會説些什麼,做些什麼?

再讀《你別問,這是為什麼》,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安徒生寫過很多童話故事,《醜小鴨》、《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裝》、《海的女兒》等。

《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14

一、教材分析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五組的一篇講讀課文。寫的是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風雪交加的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故事。當時她冷餓到了極點,實在無法控制自己,終於擦燃了第一根火柴、第二根……她從五次點燃的火光中看到了火爐、烤鵝、聖誕樹、奶奶、飛走了,這種種幻象與她飢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小女孩看到的幻象都是作者的想象,是合情合理的,符合小女孩的現實處境和她當時的心理。作者通過這個悽婉的故事,也充分表達了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

二、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感受賣火柴小女孩命運的悲慘,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句中的深刻含義和思想感情。

3、領悟作者基於現實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1、從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2.從最後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為主,輔以點撥引導法,以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交流的形式,運用“假設”讓學生在情境中開展學習實踐活動。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詩歌《別問這是為什麼》安徒生其他的一些童話故事圖片

七、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入境悟情。

在大年夜這樣一個本應幸福温暖的夜晚,她卻光着頭,赤着腳,走在又冷又黑的街上,眼巴巴地看着有錢人家窗户裏透出的燈光,無可奈何地聞着街上飄着的烤鵝香味。只因為她是窮苦人家的孩子,即使在這樣的夜晚,也必須出來賣火柴,為家裏掙一點錢維持生活。多麼“可憐的女孩”啊!這就是安徒生筆下的賣火柴的小女孩。請欣賞《天堂火柴》動畫歌曲,並説説你的想法和感受。

生:我覺得賣火柴的小女孩非常可憐。我很同情她。

生:我很捨不得她。

師:的確,大年夜本是一個舉家團聚的日子,但光頭赤腳的小女孩卻在風雪瀰漫的街頭叫賣火柴。風呼呼地颳着,雪紛紛揚揚地下着。小女孩該有多冷啊,多餓呀。新年的腳步鄰近了,而小女孩的結局怎麼樣呢?快速從課文中找出來。

二、找結局,確定研究主題。

1.師:小女孩的結局怎樣?

生:離開了這個世界。

師:你能把她死時的樣子給大家讀一讀嗎?

生:這個小女孩坐在牆角里,兩腮通紅,嘴上帶着微笑。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

師:死本來是痛苦的,但小女孩的臉上卻帶着微笑。從中你可以看出什麼?

生:小女孩臨死時是非常幸福的。

生:她是沉浸在幸福中去逝的。

師:你知道她為什麼感到幸福嗎?

生:她從劃亮的火柴中產生了幻覺。

2.師:圍繞“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這一句話質疑,教師歸納總結:她曾經看到過哪些美麗的東西?為什麼用上兩個幸福?小女孩的命運明明那麼悲慘,那麼不幸,為什麼説她是幸福的?

三、仔細研讀,感受文章主題。

1、引導、授於學法

(1)欣賞小女孩幾次擦然火柴的視頻朗讀

(2)重點讀文中寫賣火柴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部分,邊讀邊思考:小女孩是在什麼情況下擦燃火柴的,擦燃後看到了什麼?想一想小女孩為什麼會看到這些?

(3)對比句子

她敢從成把的火柴裏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已的小手嗎?

她終於抽出了一根。

抓住關鍵問題:“小女孩手上抓着成把的火柴,為什麼一根也不敢擦呢?”“為什麼她又終於抽出了一根呢?”理解文中重點的詞句,體會她擦火柴時的矛盾、複雜的心理。

(4)結合圖片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評議讀的情況。

讀出小女孩敢擦燃火柴的勇氣,讀出火柴火焰的奇異。讀出小女孩面對温暖的大火爐那喜悦舒適的感覺,讀出火柴熄滅後回到現實的冷酷無情,體會小女孩的寒冷。

(5)總結出剛才的學習方法:一、默讀課文,瞭解小女孩是在什麼情況下擦燃火柴的,看到了什麼;二、接着輕聲讀課文,搞清楚小女孩擦燃火柴後為什麼會看到這些事物;三、最後感情朗讀課文,把自己的體會表達出來。

2、運用、討論

(1)運用剛才總結的“默讀、瞭解內容;輕讀,體會含義;朗讀,情感表達。”這樣的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小女孩第二次到第五次擦燃火柴的情景。

(2)抓住重點句段進行朗讀,寫出自身獨特感受,即作批註。

3、交流、強化

學生彙報:

(1)“亮光落在牆上,那兒忽然變得像薄紗那麼透明......更妙的是,這隻烤鵝從盤子裏跳下來,背上插着刀和*,蹣跚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這個窮苦的小女孩走來。”

師:對呀,真是太美妙了!香噴噴的烤鵝,馬上就可以吃,這對一個飢餓的人來説,是多麼幸福呀!你再來讀一讀。

師:第三次劃亮了火柴,小女孩感受到怎樣的幸福呢?

師:這一回,她坐在美麗的聖誕樹下,這棵聖誕樹,比她去年聖誕節透過富商家的玻璃門看到的還要大,還要美。......在向她眨眼。

師:聖誕節時,有錢人家會點起漂亮的聖誕樹,樹上掛滿了彩燈、蠟燭和禮物。孩子們在聖誕樹下盡情地跳啊、玩啊,快樂極了。小女孩在火光中也看到了聖誕樹,那她的心情怎樣?

生:也會非常高興,非常快樂。

師:那你能將小女孩的快樂讀出來嗎?來,讀給同桌聽聽。

師:在小女孩所有的幸福中,最幸福的是什麼

生:看到奶奶。

師:讀出相關的句子。

生:這一回,火柴把周圍全照亮了,奶奶出現在亮光裏,是那麼温和,那麼慈愛。這一整把火柴發出強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樣明亮。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裏。他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師:奶奶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疼愛她的人。想象一下,當她看到奶奶時,會是怎樣心情?

生:很喜悦。

生:非常激動。

生:會很興奮。

師:那你就嘗試着把小女孩的喜悦、激動和興奮讀出來。

師:這樣的幸福,小女孩是否能得到?

師:當温暖的火爐一閃而過之後,怎樣?小女孩的快樂轉瞬即逝。她依舊在風雪中寒冷着,飢餓着。所以,當奶奶出現時,她喜悦的同時,心裏還充滿了……

生:擔憂,或者恐懼。

師:為什麼?

生:怕奶奶不見了。

師:是啊,為了留住奶奶,她最後一次擦亮了火柴。這一次與前四次,尤其是第一次相比,有什麼不同?

生:第一次是不敢的,猶豫的;而第五次是毫不猶豫的,果斷的

師: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生:小女孩非常想留住奶奶。

師:你來讀一讀!

師:從一根到一把,從不敢到果斷,這是小女孩的不幸。她太冷,她太餓,她太缺少關愛!幻想是那樣美麗,而現實又是那麼無情。請大家齊讀這段話。

(2)創設情境:讀到這裏,我彷彿聽到小女孩的聲音,你們聽到了什麼?

4、探究、感悟本質

邊聽二胡曲《二泉映月》邊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如果小女孩沒有被凍死,她活了下來,接下來她的命運會是什麼樣的?學生各抒己見.。

生:小女孩活着就只有痛苦,只有死了,才能真正地解脱。

生:小女孩只有離開了世界,才能不痛苦。

(第一個“幸福”:小女孩臨死時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許多美麗的東西的幻覺中死去的;

第二個“幸福”: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沒有寒冷,沒有飢餓,沒有痛苦了。真正含義是受罪與死亡,透過這兩個“幸福”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悲憤心情,感受到她對勞苦人民給予的深深同情和對貧富懸殊的社會的強烈不滿。)

四)、總結延伸,昇華情感。

師:你現在的心情怎麼樣?

生:很難過,很同情她。

師:如果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我們的身邊,你會怎樣對待她?先欣賞我國兒童劉倩倩的獲獎詩歌《你不要問這是為什麼》。

生:我會把她帶到我的家,好好地照顧她。

生:我家裏只有我一個孩子,爸爸和媽媽都希望能再有一個孩子。所以,如果小女孩來到我身邊,我會請爸爸媽媽收留她,做我的小妹妹。

生:我會鼓勵小女孩,讓她好好地活下去。

師:大家都是善良可愛的孩子,都願意用一顆愛心去幫助她。那在小女孩的周圍,人們是怎樣對待她?

生:騎馬車的人目中無人地從她身邊闖過。

生:小男孩拿走她的拖鞋。

生:她爸爸打她,一點兒也不愛她。

生:人們一點也不可憐小女孩。

師:從中你可以看出什麼?

生:這個社會太黑暗了,貧富差距太大了。

生:這個社會太不公平了。

師:當年安徒生寫下這篇童話時,心中更是充滿了對窮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貧富差距懸殊的社會現實強烈的不滿。好在,我們的生活充滿了陽光、充滿了快樂。身處幸福中的我們是不是也盼望着賣火柴的小女孩能像我們一樣幸福呀?

生齊聲答:是。

師:那我們就給這篇童話改個結尾怎麼樣?

生齊聲:好!

師:快速地和同桌商量商量,你想為小女孩設計一個什麼樣的結局呢?

生:小女孩的爸爸看到小女孩還沒回家,就出去找她。找到了小女孩,就帶她一起回家過年。

生:小女孩的爸爸良心發現,不再虐待小女孩,給了她一個温暖的家。

生:小女孩又冷又餓地坐在那裏。室裏在過聖誕節的人們發現了她,就帶她進屋一起過聖誕節。

生:因為丹麥是一個王國,所以有國王。國王的小王子出宮玩的時候,發現了小女孩。他把小女孩帶回宮中,好好地照顧她。

師:大家都是善良的、富有想象力的孩子,為小女孩設計了美好的結局。相信安徒生爺爺知道了也一定會很高興的。

親愛的同學們,通過本文的學習,你一定收穫不少吧:你一定被賣火柴的小女孩那悲慘的遭遇所打動,被安徒生那感人的童話故事所吸引。下面我們一起認識認識安徒生的其他童話故事。

作業

1.自主選擇以下情境之一,以“假如小女孩來到我們中間”為題,創造性的完成一件作品。

a、六一日兒童節

b、大年夜的晚上

c、我過生的那一天

2、讀一讀安徒生的其他童話。

3、關注世界,從各種媒收集資料,尋找21世紀“賣火柴的小女孩”。

《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15

設計理念:

1、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語文教學要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的閲讀方法實現學生、教師、文本的對話,致力語文素養的形成。珍視兒童獨特的理解。

2、採用對文本細讀的方式,教學生讀出語言文字背後的信息,讀出文字背後的感受,讀出文字背後的思考。

3、通過對小女孩的“小”,發覺對應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家庭環境中一個個的“大”,體會童話永恆的魅力。

教學目標:

1、認識小女孩現實生活的悲慘和痛苦。:

2、瞭解小女孩五次擦亮火柴的內容,整體上加深和感受小女孩現實生活的悲慘。

3、能抓住重點句子談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文本內容,認識小女孩生活的悲慘。

難點:抓住重點句子理解並能談出自己的感受。

教學準備

錄音機、幻燈片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配樂詩朗誦,老師朗讀《你別問,這是為什麼?》

師:這是當年九歲的劉倩倩讀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寫下的詩。今天,我們就走進這個女孩(板書:女孩。學生讀一讀)。加上“小”字再讀,帶給你怎樣的感覺?

生:我感覺小女孩身材瘦小。

生:我感覺這個小女孩個頭矮小。

師:那麼賣火柴的小女孩給你怎樣的印象呢?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讀了課文,你們有什麼感受?(可憐、窮苦、美麗、缺少疼愛......)

2、現在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寫出剛才你們所談到的這些感受的。或許會豐富你的認識,提升你的看法。

[設計意圖:重視自讀自悟,整體感知故事,培養學生的自我閲讀能力。]

三、學習探究1—4自然段

1、齊讀第一自然段

(1)重點品味第一句。

師:讀到一個“冷”字,這是告訴我們什麼?“雪”呢?它告訴什麼季節?那“黑”呢?

(2)指導朗讀(讀出兩種不同的形式。語氣一種是由弱到強。一種是由強到弱。隨着老師的手勢齊讀。)

師:還是這句話,我們再讀。讀到“冷”,什麼感覺?

生:我們感覺到冷,再加上“冷極了”,説明真的很冷。

師:注意緊跟這“冷”後面又出現了一個“雪”呢?

生:這兩個詞放在一起,就讓人感覺更冷了。

師:再注意,這兩個詞後面又多了一個“黑”,又是什麼感覺呢?

生:已經是三個“冷”了!讓我感到那不是一般的冷,那是冷極了!

師:我們在“冷”的前面加上一個什麼字,才能體現這不是一般的冷呢?

生:加一個“極”,就是“極冷”。

生:不,我覺得加一個“寒”更好,“極冷”是説冷的程度,而“寒冷”的寒,不僅讓我們體會到冷的程度,更讓我們感到寒氣逼人,令人覺得冷得可怕。(板書:寒冷)

師:這句沒有寫小女孩,去掉可以嗎?

生:不可以,這是環境描寫。讓我們感覺故事發生的環境如此惡劣,預示着故事的悲慘,小女孩的不幸。

師:看,小女孩向我們走來了。請同學們細讀這句後面的幾句話的描寫,看哪個詞語、句子觸動了你,把你讀出的感受説出來與同學們分享。(學生默讀,後發言。)

生:我從這句“光着頭、赤着腳”説明了小女孩的窮苦。

生:這裏説是“大年夜”,“大年夜”本來是一家人快快樂樂温暖地在一起,而小女孩卻“光着頭、赤着腳”在街上走着。她很可憐。

生:“一向是他媽媽穿的”説明小女孩家非常窮,沒有屬於自己的一雙鞋。

師:(教師因勢利導)那就是説,小女孩一向就沒有鞋穿。

生:“小男孩説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當搖籃”,“搖籃”一詞説明小女孩的鞋非常大,這是用了誇張的寫法。

師:小女孩已經夠可憐的了。

幻燈出示:“她在穿過馬路的時候,兩輛馬車飛快地衝過來,嚇得她把鞋都跑掉了”從“嚇”字看出了什麼?想象小女孩的心裏。(板書:“恐懼”)

師:就在這樣寒冷環境裏,小女孩心中充滿恐懼,但沒有辦法。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師:(引讀)這一整天,誰也——(學生接讀:沒有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學生接讀:沒有給過她一個錢)。

師:想象這裏的誰,都會是哪些人?“誰”強調了什麼?説明了什麼?

幻燈片出示:這一整天,小女孩(沒有賣出過一根火柴),小女孩(沒有掙到一個錢)。

師:這僅僅是自然環境的寒冷嗎?(引導學生聯繫第一自然段的寒冷理解。)

師:自然環境的寒冷,加上社會環境的冷漠恐懼,誰能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雪上加霜!)

3、從三、四自然段中任選一段學習。看哪個詞哪句話觸動你,説説你的感受。

生:“她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我覺得小女孩“又冷又餓”。

師:這一整天,那可是從早到晚,這裏的“餓”是我們平常説的餓嗎?

生:小女孩是餓極了,那叫(板書:飢餓)

師:寒冷,再加上飢餓,小女孩整個是(飢寒交迫)。

生:我讀到了這一句,“雪花落在她的金黃的長頭髮上,那頭髮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不過她沒注意這些。”我覺得小女孩很美,可是她卻沒有注意到自己的美麗。而且課文還寫道,“每個窗子裏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着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説明富人家很有錢,而小女孩卻在這個大年夜在街上走着,冷着、餓着,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師:一個沒注意,一個忘不了。這對比中,你又讀出了什麼?

生:小女孩這麼美,她沒有注意,沒有人和她一起過大年夜,可是她卻忘不了,我覺得這個對比,更讓我感覺到小女孩的可憐和不幸。

師:“可憐的小女孩!”這是誰站出來説話了?

生:我覺得是作者在説,是安徒生在説。我發現這裏用到的是“!”,這也説明作者對小女孩的同情,內心的這種情感很強烈。

學習第四自然段。

幻燈片出示:“她找了房子的一角坐下,蜷着腿,縮成一團,可她覺得更冷了。”(引導學生從天氣、家窮、沒有關愛幾方面去理解)

小女孩在外面受了這麼多的苦卻不能回家,心裏就覺得更冷了。再説家裏跟街上一樣冷,她家裏是多麼貧窮!用草和破布堵住,可是風還是能灌進來。這裏“灌”可以感受到風的威力,因為我們平常説風颳進來、吹進來。説“灌”,那是説風像水一樣倒進來,可以想象她家該怎樣的冷!如果她爸爸能給她一點温暖,小女孩也不會在這麼冷的天氣裏在牆角呆着,一定會回家呆一會兒的。

師:此刻,她是(心灰意冷!)此時,小女孩是多麼(板書“孤獨”)

師:無助的小女孩!她實在太孤獨,太難過了,她要點燃這些沒有賣出去的火柴。她一共點燃了幾次?(5次。師引導學生説出相關內容)

四、幻燈片出示文中體現小女孩可憐的部分語句。

1、配樂朗讀。教師用感人的語言引出幻燈片的句子,學生讀幻燈片的句子,增強對前面所學內容的整體感受。

師:這寒冷,這飢餓,這恐懼,這孤獨,當我們把這些散亂四處的句子規整一起,整體閲讀的時候,可以想象小女孩的內心又是怎樣的情感?(板書“痛苦”)

師:飽受這樣苦難的小女孩,可以想象,當她好不容易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奶奶時,她會怎麼呼喊?

2、重點引導學生讀在亮光中幻覺見到奶奶的句子

(1)、“奶奶!”(學生帶着驚喜的語氣朗讀。)

師:她那麼飢寒交迫,這回終於看見了唯一疼愛她的奶奶,她又會怎樣的呼喊?

(2)、“奶奶!”(學生帶着快樂的語氣。)

師:她要驅散內心的恐懼與孤獨,該怎麼請求奶奶?

(3)、“奶奶,請把我帶走吧!”(學生帶着急切的語氣)

師:她必須請求奶奶帶走她,因為——

(4)、“我知道,火柴一滅,您就會不見的,像那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一個樣,就會不見的!”(讀出了懇求的語氣。)

師:此刻她的臉上一定還留着傷心無助的淚花,聲音哽咽,誰再來呼喊?

(5)、“奶奶!啊!請把我帶走吧!我知道,火柴一滅,您就會不見的,像那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一個樣,就會不見的!”

(6)、多種朗讀形式體驗“啊”的情感。讀出抽泣,哽咽無聲的聲音。

(7)、學生把雙手伸向天空再次朗讀,體會。

師:儘管如此,火柴還是熄滅了。隨火柴一起熄滅的還有——小女孩的生命。

師: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嘴角還掛着令人心碎的死亡的微笑。

的微笑!

五、總結

師:故事結束了。我們發現,在這矮小、瘦小、弱小的女孩的生命裏,對應着我們讀到的,卻是那些看得見的“大”——

生:那雙可以用來做搖籃的大鞋。

生:那兩輛衝過來的大馬車。

生:那些不肯買火柴的大人。

生:還有那堵高大的牆。

師:這都代表着小女孩所生活的是一個強大的冷酷的世界。透過這個強大的世界,我們還讀到了那些看不見的大——

師生一起總結

板書:不盡的寒冷,無邊的飢餓,不盡的恐懼,難掩的孤獨和無限的痛苦。

師:同學們有這麼深的感受,是因為細細地讀,慢慢地品味了這篇課文,才讀到了這麼多感受。也是因為你們有一顆富於同情、憐憫的心。

板書設計:

(不盡的)寒冷

(無邊的)飢餓

(不盡的)恐懼

(難掩的)孤獨

(無限的)痛苦

教學反思:

上完這節課我長舒了一口氣,這一節課的內容對於本班學生是多了些。但任務完成還是較滿意。特別是剛走下講台,一位老師對我説:“符老師,這節課我聽到流淚了,真感人。”當時,我真的有些成就感。

我主要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最終目的。教學中,主要採用了以下教法:

1、重視朗讀能力的訓練。“以讀為本,讀中感悟”採用自讀、齊讀、品讀、精讀、指導讀、重點讀等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達到以讀代講,以讀悟情,以讀達情的目的。感悟小女孩現實生活的悲慘和作者寄予的同情。讀、思、議結合,認識小女孩現實生活的悲慘和痛苦。

2、配樂詩朗誦,創設情景,,在悲傷、淒涼的氣氛中引出文本,感染學生,為學習課文做下鋪墊。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細讀文本,慢慢地品味,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而這節課最大的亮點,把描寫小女孩現實生活的句子整合在一起配樂朗讀,在悲慘的音樂中感受小女孩的情感,讓學生欣賞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和感受,激起學生對小女孩悲慘生活的同情。

3、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學習第三、四自然段時,讓學生選擇讀、説內容,全班交流。同學們各抒己見,感受深刻,尊重了學生自主選擇和獨特的感受體驗。使前面“抓住一個句子反覆推敲,聯繫上下文感受”的學習方法得到了遷移。

4、教師的語言不夠精煉,表達不夠流暢。指導朗讀重於全班讀,忽略指導學生個別朗讀。如:“奶奶!啊!請把我帶走吧。”如果先指名學生讀後,再指導全班齊讀,效果會就更好。沒有關注到每個同學。

《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1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本課生字新詞,使學生了解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悲慘遭遇,揭露了當時沙皇統治社會的黑暗。初步瞭解想像的寫作方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體會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比,體會社會主義國家的美好,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激發學生的感恩之情和對弱者的同情與愛心。

教學重點:

研讀課文中小女孩五次劃亮火柴的過程,明白小女孩幻想中的幸福與現實中的不幸。

教學難點:

幻想與現實的差距,想像的寫作方法有什麼作用。

教學準備:

賣火柴的小女孩課件,歌曲《我們多麼幸福》。

教學過程:

一、幸福導入,悲情入境:

播放歌曲:《我們多麼幸福》。同學們,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享受着美好的生活,你是否體會到了生活的幸福?那幸福是什麼?(新衣服、好吃的、新自行車、過年的壓歲錢等等)那你還記得過年時我們都有哪些快樂的事嗎?(食物、糖果、鞭炮、玩、和家人在一起),下面我們聽一段錄音:放賣火柴的小女孩開篇的情境錄音(大雪、寒冷、飢餓、光腳、單衣),孩子們,如果讓你們在這樣的環境裏過年,你會怎樣?(還不得凍死呀、不可能、找媽媽、老師是瞎編的)這就是真正發生在上個世紀俄國的事情,一個小女孩在大年夜裏凍死了,你們想知道是怎麼回事嗎?好,老師這就帶大家到那個時代去看一看。

二、倒敍研讀,體會實情:

一)學習12、13兩個自然段

師:請同學們讀課文的最後兩個自然段,説説,你看到了什麼?

生彙報:小女孩死在大年夜裏,光着腳,臉上帶着微笑,手裏捏着一把燒過的火柴梗。

師:那最後一個自然段寫了什麼呢?請同學們再讀一次。

生彙報:他死之前看到過的美好的東西。

師:那小女孩看到的會是什麼呢?讓我們回到課文的開頭去看一看。

二)學習1-4自然段

生讀課文,瞭解這部分的主要內容。讀後簡單彙報。

播放動畫,強化故事內容在學生頭腦中的影像。

通過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明確如下內容:在大年夜這個特殊的日子裏,一個家境貧困的小女孩穿着她媽媽的大拖鞋走在風雪的街頭,為了躲開橫衝直撞的馬車,她的拖鞋跑掉了。只好光着小腳走在冰冷的雪地裏賣她那賣不出去的火柴,這個年紀本該在爸爸媽媽懷裏撒嬌的,可是她連自已漂亮的長髮都不能注意一次,她就在這大年夜裏受着飢餓和寒冷的摧殘。她不敢回家,因為她一支火柴也沒賣出去,爸爸不會放過他的,再説了,家裏和外面一樣冷,沒有必要冒着捱打的危險回去。

師:小女孩現在最想得到的是什麼?

從學生的回答中歸結出:温暖、年夜飯、聖誕節的禮物、大人的關愛

師:這些在我們看來是不想要都不行的東西,在這個小女孩那裏卻成了一種得不到的渴望。同學們,如果你現在碰到這樣的小女孩,你會怎麼辦?(對學生進行愛心教育,讓他們去幫助她)

師:可是小女孩離我們太遠了,我們也沒有辦法。這個悽苦的小女孩該怎麼辦呢?現在讓我們學習課文的5-11自然段,走到她的身邊去温暖她吧。

三)學習5-11自然段

師:同學們,老師為你播放一段畫面,讓我們瞭解一下這個小女孩是怎樣面對眼前的情景的。

師:小女孩一共擦了幾次火柴?每一次都看到了什麼?她為什麼會看到這些?

通過學生反覆讀文,互相探討,逐步理解這部分內容。

1.她第一次擦燃火柴後,看到了暖和的火爐。

出示動畫:火柴燃起來了,冒出火焰來了!她把小手攏在火焰上。多麼温暖多麼明亮的火焰啊,簡直是一支小小的蠟燭。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小女孩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大火爐前面,大火爐裝着閃亮的銅腳和銅把手,火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麼舒服啊!

讓學生把有關詞句讀一讀,讀得越幸福越好。體會小女孩在火柴劃亮之後看到火爐時的幸福情境。

師用沉重的語氣説:可是火柴很快就滅了,留在小女孩眼前的只是那個燒過的火柴梗了。

2.她第二次擦燃火柴,看到了噴香的烤鵝。出示動畫:“亮光落在牆上,那兒忽然變得像薄紗那麼透明……更妙的是,這隻烤鵝從盤子裏跳下來,背上插着刀和叉,蹣跚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這個窮苦的小女孩走來。”

看到這個場景,你有什麼感受?教師和學生共同理解這一場景對於小女孩的飢餓現狀是怎麼一種寄託。

師:這一隻烤鵝對於這個小女孩來説是多麼的重要呀!這可能是她夢想中的最美味的年夜飯了。可是隨着第二支火柴的熄滅,小女孩看到的是一堵冰冷的牆和眼前第二個燒過的火柴梗。

3.她第三次擦燃火柴,看到聖誕樹。

出示動畫:”這一回,她坐在美麗的聖誕樹下,這棵聖誕樹,比她去年聖誕節透過富商家的玻璃門看到的還要大,還要美。……在向她眨眼。”

師:小女孩此時是快樂的,因為她得到了比富商家還要大得多的聖誕樹,樹上全是禮物,這個時侯她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女孩了。可是火柴又滅了,聖誕樹消失了,一顆星星落下來,她知道有一個什麼人快要死了,這是奶奶説的,此時她最想看到的人是奶奶,因為只在奶奶的懷抱裏她才能感愛到最幸福的愛。

4.她第四次擦燃火柴後看到了奶奶

出示動畫:“這一回,火柴把周圍全照亮了,奶奶出現在亮光裏,是那麼温和,那麼慈愛”

引導學生讀出小女孩看到奶奶後的興奮之情。

這一部分結合學生在家受到家人的疼愛去理解小女孩此時的心理感愛。重點理解“這一整把火柴發出強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樣明亮。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裏。他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這句話。讓學生知道,小女孩看到了唯一疼愛她但又去逝了的奶奶,她知道火柴馬上就要熄滅,為了留住這幻覺中的奶奶,她不惜冒着回家裏捱打的危險,將整把火柴都擦亮了。

師:(故意歪曲引導)同學們,小女孩得到了幸福你們高興嗎?

生1:高興!因為她得到了幸福生2:不高興,因為她死了。

師:是呀,小女孩兒在幻覺中得到了幸福,但是她卻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接下來教師逐步引導學生明確:小女孩的幻覺來自她對温暖幸福的渴望。這也充分説明在那樣的社會裏,像她這樣的小女孩在現實生活中是得不到幸福的。

三、對比現實、昇華情感,感受美好生活

師:火柴一次次燃起,剛剛給小女孩帶來暫時的想像中的温暖卻又熄滅了,這預示着什麼?

師:為什麼那麼多對於我們來説是很平常的東西在小女孩那裏卻只能在火柴的光線中才能看見?

引導學生明白:在現實中小女孩是得不到這些的,因為她所在的社會就是那樣一個黑暗的社會,在那裏窮人家的孩子是不會得到幸福的。

師:為什麼小女孩最後一次擦亮的火柴沒有熄滅?

明確:小女孩已經死了,她看不到火柴熄滅了。她再也不能睜開雙眼看這堆給過她希望的燒過的火柴梗了。她的死也就是她的幸福的開始。就算她能活過來,她不會再去看這個令她傷心的世界了,在這個世界裏屬於她的只有痛若,而在另一個世界裏有她想要的一切。

師:作者這樣寫有什麼作用?師生共同體會如下內容:運用想像的手法揭示現實世界的黑暗,批判沙皇的專制統治。

師:作為生活在幸福社會中的你們有什麼感想呢?

學生已經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要好好珍惜、那樣的悲慘社會要批判。

《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17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火焰、暖烘烘、閃爍、靈魂”等詞語。

2、培養學生理解詞句,領悟課文中心的能力。

3、學習作者展開合理想象以及環境襯托的寫法。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小女孩的美好願望,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二、教學重、難點

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從最後三個自然段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整體感知內容

1、本文寫了什麼內容?按什麼順序寫的?課文寫作順序是怎樣的?

2、從課文第一段中我們瞭解到:這是一個大年夜,一個舉家團聚的日子。街上飄着烤鵝的香味。一個光着頭赤着腳的小女孩卻在風雪瀰漫的街頭叫賣火柴。她又冷又餓,孤苦伶仃。橫衝直撞的馬車差點把她撞死,素不相識的小男孩欺負她,連她自己的爸爸也要打她。風呼呼地颳着,雪紛紛揚揚地下着。小女孩該有多冷啊!新年的腳步近了,而小女孩的結局呢?

3、齊讀最後兩個自然段。

出示:她曾經看到過那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指名讀。究竟小女孩看到過哪些美麗的東西呢?

二、讀寫互動,品讀“擦火柴”這一部分內容

1、默讀思考:課文寫了小女孩幾次擦火柴,各出現了什麼幻景?這幾部分內容在寫法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擦着火柴——看到幻景——火柴熄滅)

2、指導朗讀(讀出小女孩生活的痛苦和命運的悲慘)。

小女孩在火光裏看到了她想要的美好願望,可是火柴一滅,這一切又在瞬間消失了。同學們,請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次,與同桌合作讀,一個同學讀看到的美好幻象,一個同學讀現實。

多麼美好的一切!然而,隨着火柴的熄滅,這一切又在瞬間消失了。小女孩太知道這種幸福感受的轉瞬即逝了,所以當唯一疼愛她的奶奶在亮光中出現時,她是怎麼説的?指名讀。

再讀一讀,想一想:從小女孩的喊叫中,你能感受到小女孩此時是怎樣的心情?你來。

這可是唯一疼愛你的奶奶呀,再來。(生再叫)

火柴就要熄滅了,奶奶就要不見了,你再來。(指名讀)你再來,讀下去。

四個鮮明的感歎號,一聲聲的呼喊,告訴我們小女孩此時的渴望、迫切。同學們想不想幫助小女孩留住奶奶?(想)大家都是有愛心的好孩子,讓我們一起深情的呼喚。(齊讀)

3、小女孩僅僅只有這四個夢想嗎?她肯定還有很多的夢想,讓我們幫幫她,讓曾經出現在她腦海中卻不曾實現的夢想都寫出來。

學生想像寫話。寫後交流。

孩子們,那麼多夢想都無法實現,為什麼沒寫你們想像到的,而僅僅寫了文章中的四樣呢,為什麼?(生聯繫全文思考)

答案其實在故事的第一大段,這是本文的文本祕妙,前有伏筆,後有照應。前面伏筆“凍得青一塊”是照應下文的“火爐”,“餓”對應“烤鵝”的幻想,“大年夜”照應了“聖誕樹”,“不敢回家,爸爸會打她”照應了“出現奶奶”的幻覺。

三、潛心涵詠,學習“小女孩死去”這一部分內容

1、小女孩的心願實現了,奶奶把她抱起來,摟在懷裏,她倆在光明和黑暗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你讀懂了什麼?

2、作者為什麼要用“兩腮通紅,嘴角帶着微笑”,寫小女孩死去的神態?為什麼要寫明是在大年夜凍死的呢?體會以喜襯悲這種寫法在表情達意上的特殊作用。

3、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4、如果讓你改寫結尾,你將怎樣寫?

四、迴歸全文,學習寫作方法

這篇文章是童話,也是很典型的一篇文章,讀了之後不覺熱淚盈眶,那麼究竟是什麼讓我們感動呢?也就是作者如何表述的,我們討論學習一下。

這四次幻想表現了作者豐富的想象。作者以小女孩心理特點和具體環境為依據,符合小女孩的迫切要求,這樣是合理的,脱離了實際,憑空捏造的想象只給人虛假的感覺,這是我們所要學習的一個方面。

詳細的刻畫,環境的襯托則是我們所要學習表述的另一個方面。文章細緻的描寫(例如:小女孩的頭髮、小女孩的鞋),深刻地寫出了女孩的可憐,環境的襯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每個窗子都透出燈光來……)也反映出女孩的可憐淒涼。

這個童話以它永久的魅力,影響着一代又一代人,人們把這個故事排成電影,編成歌,製成動畫。下面讓我們再次用心靈來感受一下這篇童話的美麗與悽慘。

播放熊天平製作,齊秦演唱的《火柴天堂》。

五、續寫課文,運用“言語祕妙”

以《小女孩到了天堂以後……》為題,運用本節課學到的“言語祕妙”,發揮想象,續寫課文。

《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18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激發學生對資本主義社會裏貧苦兒童悲慘生活的同情。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所展開的合理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與難點:

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從最後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準備:

燈片、磁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啟發談話。

1、我想同學們從小就聽過這樣一個童話故事,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光頭赤腳走在大街上,她又冷又餓,可是一整天了,沒有一個人來買她一根火柴。最後她蜷縮在牆角,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在火光中她看到了温暖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和慈愛的奶奶。第二天,當人們發現她時,她已經面帶微笑地去了,手裏還捏着一把燃過的火柴梗。這個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了。你們知道這個童話叫什麼嗎?

2、簡介作者及時代背景。

提問:這篇童話的作者是誰?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

一百多年前的丹麥是個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那時貧富懸殊,金錢支配一切,社會非常黑暗。《賣火柴的小女孩》就反映了當時社會勞動人民生活的悲慘情景。同學們在學習這篇童話時,一定不要忘記這一點。

3、老師有感情地配樂範讀課文(或播放錄音)。

4、提問: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麼?最後她怎麼樣了?

大年夜,一個小女孩在街上賣火柴。

5、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用幾句話説出來。

這篇課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大年夜,一個光頭赤腳的小女孩在街頭賣火柴,她又冷又餓,為了取暖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在火光中,她看到種種幻象,最後凍死在街頭。

第二課時

這節課我們繼續深入學習課文,理解重點詞句,從小女孩看到的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及作者想象的合理。還要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指導學生學習小女孩看到的第一種幻象。

1.提問: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麼?她看到了什麼?你從小女孩看到的東西中體會到什麼?結果怎樣?請同學們帶着這幾個問題默讀課文第5自然段。

2.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她的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對她也是有好處的!”小女孩需要用那微弱的火光來取暖。但是她開始不敢擦火柴,“她敢從成把的火柴裏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這句話説明小女孩是不敢擦火柴的,連一根也不敢,因為要靠賣火柴來維持生活,而且爸爸知道了會打她。但是“她終於抽出了一根”,從“終於”這個詞可以體會到,小女孩抽出這根火柴經過了激烈的思想鬥爭。她實在是冷得支持不住了,鼓足了勇氣,擦燃了一根火柴來取暖。

3.(出示燈片)她看到了什麼?你從小女孩看到的東西中體會到什麼?

當小女孩看到大火爐時,她什麼心情?

4.後來結果呢?

老師要指導學生用低沉的語調來表現小女孩幻象破滅後的失望和痛苦。

5.指導感情朗讀。

6.總結學習方法。

提問: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剛才是如何學習第5自然段的?

先帶着問題默讀思考,然後回答問題談體會,最後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生自學第6到第11自然段。

1.同學們就按剛才的學習方法,分小組自學第6到第11自然段。

2.出示思考題:

小女孩後幾次擦火柴的原因是什麼?

她看到了什麼,你從小女孩看到的東西中體會到了什麼?結果怎樣?

3.分小組自學,老師巡視。

三、彙報自學成果。

1.討論第二次擦火柴。

(1)提問:小女孩第二次擦火柴的原因是什麼?

是為了看清屋裏的東西。

(2)提問:你從小女孩看到的烤鵝中體會到什麼?

使學生理解到小女孩又冷又餓,飢寒交迫,“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她已經一整天沒吃東西了,而街上飄着一股烤鵝的香味,這個飢餓難忍的小女孩是多麼渴望得到食物呀!

(3)結果怎樣?

2.討論第3次擦燃火柴。

(1)重點討論小女孩為什麼看到了美麗的聖誕樹?

是呀,每個窗子裏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着一股烤鵝的香味。大年夜是一年中最令孩子興奮的時刻,可以圍着美麗的聖誕樹跳啊唱啊,盡情地歡樂。又冷又餓地賣火柴的小女孩也不例外。她也需要歡樂。

小女孩家裏一貧如洗,生活貧苦。正是在這種環境中,小女孩才渴望得到歡樂。

3.討論第四次擦燃火柴。

(1)老師導讀完第8自然段後,提問:小女孩為什麼第四次擦燃了火柴?

因為她想起了奶奶説的話。

(2)提問:她為什麼看到了慈愛的奶奶?

從“她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來看,小女孩是多麼孤苦可憐啊!家裏只有奶奶疼愛她。在小女孩面臨絕境的情況下,很想念奶奶,自然在幻覺中看到了奶奶。

(3)有感情地朗讀第9、10自然段:把小女孩怕奶奶消失,要留住奶奶的急切心情讀出來。

4.討論第五次擦火柴,理解重點句含義。

(1)老師接着學生讀的第10自然段導讀:“她趕緊擦着了一大把火柴”,為的是——學生説出原因(要把奶奶留住)。小女孩第五次擦燃了一大把火柴,結果怎樣?

(2)出示重點句,理解其含義。

“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是什麼意思?

小女孩是在產生幻覺的絕境中死的,彷彿是奶奶摟着她一起飛走的。小女孩活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寒冷,只有飢餓,只有痛苦,死亡才能擺脱這一切。可見小女孩十分可憐和悲慘,可見當時社會十分黑暗和不公。

(七)體會作者的合理想象。

1.提問: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火爐、烤鵝、聖誕樹、奶奶,都是實實在在的事物嗎?為什麼?

看到的幻象,不是實在的事物,而是作者的想象。在現實生活中,小女孩又冷又餓,沒有歡樂,沒有人疼愛,她是多麼渴望得到温暖,得到食物,渴望像別的孩子那樣得到歡樂,得到聖誕禮物,她是多麼想念疼愛她的奶奶啊!火爐、烤鵝、節日的歡樂、奶奶的疼愛,都是她平時渴望得到而又根本無法得到的東西,只能在她臨死之前的幻覺中才出現。

第三課時

一、學習第三段。

1.自己讀第三段,説説這段寫了什麼?有什麼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學生討論)

2.(1)小女孩凍死了,為什麼描寫她“兩腮通紅”、“帶着微笑”?

學生聯繫上文,就會理解到小女孩是在幻象的幸福與歡樂中死去。幻象與現實,死亡與微笑形成鮮明而強烈的對比,突出了小女孩命運的悲慘,引發人們對她的同情。

(2)為什麼要特別寫明她是在“大年夜”凍死的?

“大年夜”本應是歡樂和幸福的時刻,可是賣火柴的小女孩卻在這特殊的時刻凍死了,這樣更增強了對比的效果,啟發人們深思。

(3)“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對這句話中的兩個“幸福”,你是怎樣理解的?

這句話中第一個“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臨死時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許多美麗的東西的幻覺中死去的。第二個“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沒有寒冷、沒有飢餓、沒有痛苦了。這裏的“幸福”實際是反語,真正的意思是受罪和死亡。

老師繼續追問:從文章的結尾中,你能體會出作者飽含着什麼樣的情感?

文章的結尾飽含了作者對小女孩悲慘命運的同情,對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

4.指導朗讀:小女孩死了,我們也對她寄寓了無限的同情。請同學們用同情憐惜的感情來朗讀這一段。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19

教學目標:

1、研讀課文重點段落,倡導個性化閲讀,構建多元化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讓學生了解作者採用現實與幻想對比的手法,通過研讀,懂得幻想越幸福,現實越不幸。

3、能帶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重點:

研讀課文第二段,通過研讀,幻想越幸福,現實越不幸。

教學難點:

倡導個性化閲讀,構建多元化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設計

設計説明

一、創設情境,揭題導入

1、導語: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童話,齊讀課題——《賣火柴的小女孩》,從課文的題目中你讀懂了什麼?(學生自由回答)

2、介紹作者。

(教師相機介紹:安徒生是丹麥著名童話作家,也是世界著名童話作家,被後人稱為“世界童話之王,我們閲讀過的《拇指姑娘》《海的女兒》《醜小鴨都出自於他的筆下》)(教師相機板書:安徒生)這麼有名的童話作家,我們可要好好學習他的作品呀,同學們有信心嗎?

設計説明:

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良好的情境中,進入到文章的氛圍中去,為課文的學習,做好情感鋪墊。

對作者的介紹,是讓學生能夠很好的瞭解世界上著名的文學家,激起學生閲讀名著的興趣。

二、檢查預習,初讀文意

1、檢查生字詞

師:課文我們已經做了預習,讓我們一起來認讀本課的生字詞語。

2、同學們已經讀過課文,能不能簡單的説説,可聞主要理清段落:請同學們快速瀏覽全文,將課文的每個自然段用序號表示出來,同時思考:課文的哪些段落是描寫小女孩的現實生活的,哪些段落是描寫小女孩的幻想部分的?(教師相機板書:現實、幻想)

1、字詞的檢查,是為了更好的學習課文服務。

2、這一環節的設計我認為不可少,因為這是引導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把握,為理解這篇童話採用現實與幻想對比的手法做好鋪墊。

三、細讀文本,理解昇華

(一)學習開頭描寫現實的部分

師:輕聲讀文章1—4自然段,邊讀邊畫出讓自己感動的句子,同時思考從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小女孩的現實生活怎樣?(學生自讀,師巡視)

1、教師相機出示語段:

“小女孩只好赤着腳走,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她的舊圍裙裏兜着許多火柴,手裏還拿着一把。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

教師啟發:從這段話中,你讀懂了什麼?(教師可以讓學生聯繫上文進行理解)(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赤着腳走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教師板書:冷

教師指導感情朗讀這一語段。

教師預設:

2、天冷極了,下着雪,又快黑了。(將“天冷極了”換成“天很冷”可以嗎?)

3、每個窗子裏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着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這裏用了一個破折號起到什麼作用呢?)(補充説明)教師板書:餓

4、教師啟發:在這樣的一個夜晚,這樣的寒冷,小女孩為什麼不回家呢?(學生聯繫文中語句進行理解: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再説,家裏跟街上一樣冷。他們頭上只有個房頂,雖然最大的裂縫已經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風還是可以灌進來。)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而且從這裏切入文本,讓學生的情感體驗容易螺旋上升,確立了課文的基調。

出示這樣一段話,是為了讓學生能通過具體的語段,感受到小女孩命運的悲慘,同時訓練學生通過具體句子和詞語領悟文章傳達的感情的方法。

這一環節的處理,是為了讓學生們在痛苦壓抑哀婉的課堂基調中,面色凝重,讓他們的內心心潮澎湃,通過與自己幸福生活的對比,讓他們為這個與他們年齡彷彿的小女孩不幸的現實生活、唏噓歎息,深表同情,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二)學習文章結尾部分

教師過渡:這是一個可憐的小女孩!這一天是大年夜,是一個舉家團聚的日子,大街上到處瀰漫着烤鵝的香味,一個赤着腳的小女孩在大街上叫買火柴,馬車差點把她撞死,小男孩欺負她,寒風刺骨,雪花飄飄,新年的腳步近了,小女孩的結局怎樣了呢?

1、學習課文11,12兩個自然段。

學生讀

教師出示:

(1)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牆角里,兩腮通紅,嘴上帶着微笑。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教師相機板書:死)教師:看到這,同學們,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自由回答)教師讓學生們帶着悲傷的心情再讀這句話。

教師引讀:是這樣的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女孩,卻在舊年的大年夜被凍死了看着小姑年那小小的屍體,人們只是好奇的猜想着:“她想給自己暖和一下……”可是,誰也不知道……(教師出示幻燈片,學生齊讀)

(2)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提問學生讀兩段話)教師啟發:

明明是不幸,明明生活得很悲慘,為什麼説她曾經是多麼幸福?(學生怎樣回答都可以。)

為什麼不按着順序學習小女孩的幻想部分呢,其一:文章結尾告訴每一個人,小女孩在現實中被凍死了,與第二層次的學習同屬“現實”部分,在文章的學習上有一氣呵成之感;其二:讓學生們知道,在那樣的現實天條件下,小女孩被凍死是不足為奇的,符合孩子們的心理認知特點。

(三)學習文章幻想部分。

學習文章5至10自然段

教師過渡:小女孩曾經看見過哪些東西?給她帶來哪些幸福?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5—10自然段,劃出小女孩看到的事物,並體會小女孩當時的心情怎樣?

(學生自己默讀文章,教師出示幻燈片)

她擦着了第一根火柴,她幸福地看到()

她擦着了第二根火柴,她幸福地看到()

她擦着了第三根火柴,她幸福地看到()

她擦着了第四根火柴,她幸福地看到()

學生反饋交流,教師相機板書:火爐烤鵝聖誕樹奶奶

教師追問:小女孩為什麼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學生回答:冷……)

1、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教師提問學生讀第五自然段。教師啟發:從那些描寫中可以看出小女孩很冷?(幾乎凍僵了)這時候他最需要的是什麼?(温暖)這些有嗎?(沒有)她身邊只有這些沒有賣出去的火柴,可是面對這些火柴,他又猶豫了,他的憂鬱表現在哪裏?(她終於)誰能把這種猶豫讀出來?(學生讀:她敢從成把的火柴裏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教師提問3個同學讀)

教師相機出示第五自然段並讓感情接讀:

火柴燃起來了,冒出火焰來了!她把小手攏在火焰上。多麼温暖多麼明亮的火焰啊,簡直像一支小小的蠟燭。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小女孩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大火爐前面,火爐裝着閃亮的銅腳和銅把手,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麼舒服啊!

教師提問學生讀,相機指導:讀得很幸福!自信自己能讀好的同學站起來幸福地讀讀。

教師過渡;:小女孩在這一刻是多麼幸福啊,我們大家彷彿聽到了她的聲音,孩子們,你們聽到了嗎?她再説什麼?(多麼舒服。多麼温暖啊?……)

2、學習比較課文5和10自然段。

教師過渡:是的,就這樣,小女孩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她幸福的看到了烤鵝,看到了聖誕樹,看見了自己的奶奶,烤鵝,聖誕樹的出現是那麼的短暫,她是那麼的絕望,為了留住自己深愛的奶奶,小女孩最後一次擦燃了火柴。(教師相機出示幻燈片,提問學生讀文章)

她趕緊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發出強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樣明亮。奶奶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高大,這樣美麗。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裏。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教師啟發:小女孩這一次擦燃火柴,與第一次擦燃火柴有什麼明顯的不同?(學生思考回答)

再讀這句話。

她曾經看到過那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重點品讀課文的環節,主要是讓學生抓住重點語句中的重點詞語加深理解,同時能夠將自己的感受,感情朗讀出來。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採取教—扶—放這一方式,引領學生學習擦燃火柴時的場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學習重點語句的時候,教師還運用引讀的方法,讓學生能夠真正進入文章文本,把握温情,感受語言文字創設出的情境,帶給我們的撞擊和震撼,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四、課外拓展,佈置練筆

看看我們的世界,看看我們的中國,有的地方還充滿戰爭,有的地方還很落後貧窮,這裏的孩子還得不到好的教育,生活的還很艱苦,甚至連生命都無法得到保證,面對他們,我們能做些什麼呢?請你將學文感受,寫出來。

出示貧苦孩子圖片的幻燈片,學練結合,在學生情感得到昇華,情緒一觸即發的時候,讓學生將自己的感受寫出來,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訓練學生的契機。

《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20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從字裏行間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學生對資本主義社會裏貧苦兒童悲慘生活的同情。

2、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展開的合理想象。

3、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謝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想體會她的悲慘生活和作者的合理想象。

教學難點:

從最後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所展開的合理想象。

3、學習生字新詞。

4、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學文,體會小女孩的悲慘生活和作者的合理想象。

教學難點:

從最後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愛讀童話故事嗎?你們都讀過那些童話故事呢?

2、學生自由説自己讀過的童話故事。

3、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丹麥著名的作家安徒生的一篇名作《賣火柴的小女孩》。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要求,自學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

(2)讀後想一想,你想用什麼樣的句子來評價小女孩的命運?

2、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問題。

3、讀後彙報。

(1)檢查自讀情況:讀一讀你覺得最難讀的句子,然後選一兩句讀給大家聽。

(2)學生自由説:讀了這篇課文,你想用什麼樣的句子來評價小女孩的命運?

4、師提煉:小女孩處境可憐,命運悲慘。

[以讀為主線,提綱挈領,強調對文章的整體把握,為分組探究設下伏筆。]

三、再讀課文,自主探究。

1、出示自學要求。

(1)默讀課文,畫出具體的語句來説明自己的觀點。

(2)畫出句子後,試着把這些句子讀好。

2、學生自由研讀課文,教師巡迴指導。

3、分組合作,彙報交流。

(1)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彙報。在此環節中,不硬性規定內容,學生暢所欲言。如:“小女孩的命運很悲慘”,“小女孩很可憐”“小女孩也希望過上幸福的生活”等等都可以。只要學生能夠結合文中的語句,比較準確的表達出自己的見解就可以。形式不限,手段不限,長短不限。把課堂真正變成學生的“討論場”“表現場”。教師需結合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彙報表達,進行適時的點撥。

(2)全班交流:把你認為最能體現小女孩命運的語句讀給大家聽,並説明理由。

四、引發矛盾,深入探究。

1、大家都説小女孩的命運悲慘,但是課文中最後三節卻寫到了她的快樂和幸福,這是為什麼呢?請大家把課文最後三節默讀一遍,想一想這個問題。

2、學生自讀,思考。

3、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師巡迴指導,適時點撥。

4、小組派代表彙報學習結果。

[“矛盾處見真知”,利用矛盾性問題,以疑促讀,讀中解惑,使學生在讀、悟、議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感受。]

五、回顧全文,昇華情感。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感人的故事。(播放賣火柴的小女孩的錄像片段)

[用播放錄像的方式回顧全文,給學生以想象、回味的空間,促進學生情感的昇華。]

六、質疑問難。

1、剛才大家欣賞了這篇精彩的童話,現在你還有什麼問題沒有解決的嗎?

2、學生自由提問,全班合作解決。(有價值的且無法馬上解決的,師予以歸納,留待下一節課討論)

[讓學生的共同合作來解決剩餘的疑難問題,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七、佈置課外作業。

1、從文中摘抄你喜歡的好詞好句。

2、把《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童話講給你身邊的人聽。

[促進學生的閲讀積累,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討論上一節課留下的問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展開合理想象的方法。

3、引導學生髮揮合理想象,以現代社會為背景改寫課文結尾。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展開合理想象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釋疑解難。

1、出示上一節課遺留下來的有價值的問題。

2、學生分組討論,教師結合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彙報表達,進行適時的點撥。

3、小組派代表彙報,進行全班交流。

[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以實現學生的發展為最終目的。]

二、研讀課文,體會寫法。

1、佈置學習任務

(1)請你把你認為文中寫的最精彩的部分找出來,認真讀一讀。

(2)自己讀完後,再讀給你的同桌聽,並説説你為什麼認為這個部分寫得好。

2、學生按要求學習,師巡迴指導朗讀。

3、指名讀課文精彩部分。

4、根據學生的朗讀,教師相機引導:小女孩為什麼會看到那麼多美好的東西?

5、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師巡視指導。

6、小組派代表彙報學習成果。

7、齊讀課文五次劃燃火柴的部分。

8、師小結:想象源於現實,只有源於現實的想象才是合理的。

[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讀、議議中體會想象的合理性。]

三、拓展延伸。

1、我們也來想象一下,如果小女孩現在來到我們身邊你會怎麼幫助她呢?

2、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見解。

3、師引導:是啊,如果賣火柴的小女孩能來到現代,她就不再痛苦、孤獨,因為有一大羣愛她的小夥伴。讓我們想象一下,她來到我們身邊會發生什麼事情呢?請大家自己動筆把這個故事寫下來。

4、學生試編故事。

[創設新的學習情境,表達學生自己的內心感受,使語言積累和運用得到有機結合。]

四、佈置作業。

1、繼續編寫小故事。

2、讀一讀安徒生的其他童話。

[指導學生的課外閲讀。]

教學設計理念:

本文設計依據“以讀為本”“尊重個性”“自主合作”的理念,擺脱了“多餘的情節分析,繁瑣的提問設計”,讓“讀”貫穿教學始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放手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和合作學習來體會文章的思想內涵,從根本上尊重學生的閲讀體驗,體現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kmkx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