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幼兒園遊戲活動案例

幼兒園遊戲活動案例

幼兒園遊戲活動案例

開展遊戲活動有利於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兒園遊戲活動案例,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幼兒園遊戲活動案例1

一、案例描述

這天上午觀摩的活動是託班的體育遊戲《蝴蝶飛飛》。

目標是:

1、樂意與老師、同伴一起學做蝴蝶飛的動作。

2、孩子能聽到信號向指定地方飛。

3、鞏固對紅、黃二種顏色的認識。

老師是一位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師,但她工作非常認真,這不,為這個活動她還作了不少準備呢:她給每個孩子做了一個精緻的蝴蝶頭飾(紅、黃二種),還在場地上佈置了二個美麗的花園(紅花園和黃花園)。

活動開始了,由於活動前老師已戴了蝴蝶頭飾,所以老師就直接問孩子:“我是誰?”孩子們爭着説:“蝴蝶媽媽,蝴蝶媽媽……”“那你們就是我的蝴蝶寶寶了。”可能是因為很多老師觀摩的原因,看的出老師有些緊張,她匆匆地介紹遊戲名稱和規則:今天我帶你們做個遊戲《蝴蝶飛飛》,等一會兒你們要聽媽媽的話,知道嗎?“知道。”於是老師發頭飾,組織遊戲:“春天到了,公園裏的美麗的話開了,蝴蝶寶寶快跟我到花園去採花蜜吧”於是孩子們紛紛地跟着老師飛到場地上,“這裏有二個花園,你們看一個是紅花園,還有一個是什麼花園?”“黃花園。”“蝴蝶寶寶先跟媽媽去紅花園採蜜吧。”孩子們就馬上飛到紅花園採花蜜。採了一會兒,老師説“蝴蝶寶寶,聽説黃花園的花很甜,快跟我到黃花園去採花蜜。”孩子們就馬上飛到黃花園採花蜜。遊戲反覆了二、三次後,老師説:“現在請紅蝴蝶飛到紅花園中去採蜜,請黃蝴蝶到黃花園中去採蜜。”最後,老師説:“天黑了,我們快回家了。”遊戲就這樣結束了,我從大多孩子的表情中發現,孩子對這個遊戲興趣不是很高。

二、分析

應該説這個活動目標確定比較恰當,活動內容也符合託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開始就創設了一個適合託班孩子喜歡的遊戲情景,(老師做蝴蝶媽媽,孩子做蝴蝶寶寶。),同時教師也準備了能引發孩子參與活動的材料(蝴蝶頭飾和美麗的花園場景)。

但由於他是一位新老師,缺乏一定的組織經驗,在遊戲組織的過程中,老師沒有考慮到託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此時的孩子對遊戲的自主能力較弱,依賴於成人所引發的假想情景,)因此孩子的興趣不高,遊戲中孩子投入不高。

三、反思

遊戲是幼兒的天性,在遊戲中幼兒可以使自身的各種能力獲得練習和發展,並吸取周圍生活中最基本的知識。孩子們是喜歡遊戲的,託班幼兒更是如此,可以説託班孩子就是通過遊戲來認識自我,瞭解末知和形成經驗。然而,託班孩子參與遊戲有着和其它年齡段不一樣的特點,不瞭解這些特點就是老師這次活動失敗的主要原因。

1)託班孩子的遊戲必須具有非常強的情景性

託班孩子的遊戲必須具有非常強的情景性,這就需要老師創設一定的情景,通過適宜的材料,用教師自身的誇張語言.表情.動作來引發來誘導孩子進入遊戲的情景中,注重孩子對遊戲過程的體驗,讓孩子感受遊戲,促進發展,不要過於追求遊戲的結果。因為此時的孩子對遊戲自主活動能力很弱,依賴於成人所引發的假想情景中。在遊戲中,老師雖然準備了材料,也創設了蝴蝶媽媽帶蝴蝶寶寶去花園採蜜的情景,但是她自身的語言,動作和表情卻又沖淡了這些情景性:今天,我帶你們做個遊戲叫……如果此時教師一邊蝴蝶飛飛飛進教室一邊説:今天天氣多好呀,媽媽看見花園裏美麗的花都開了,我們一起去花園採花蜜好嗎?這樣活動一開始就能很好的誘發孩子的假想。飛入場地後,老師也無須介紹遊戲名稱及規則,只需誇張的語氣説説:哇,這裏有二個花園,一個紅花園,一個黃花園。寶寶們,我的肚子餓了,你們餓嗎?”你們喜歡到哪個花園採蜜呢?把遊戲的自主權給孩子,把遊戲規則滲透到情景中:過一會兒老師可以説:唉,×花園的花蜜採光了,我的肚子還沒吃飽,我們再去×花園去採些蜜吧。等到孩子對採蜜的興趣有些減退時,蝴蝶媽媽可以着急地喊:不好了不好了,下大雨了,快躲到花叢中去下,紅蝴蝶躲到紅花園去,黃蝴蝶躲到黃花園去。很自然地向孩子提出了要求,使外在地目標要求轉化為孩子的需要。

2)託班孩子的遊戲還具有非常大的隨意性

託班孩子的遊戲還具有非常大的隨意性,常常會根據自己的突發奇想來改變遊戲的方式。這時教師在指導遊戲時需要依據託班孩子游戲特點採取有效策略,靈活機動的指導遊戲。

在遊戲中我發現有那麼一個孩子,在蝴蝶們蹲着採蜜時,他總是躺在地上採蜜,老師也關注到了這個孩子,於是老師先進行了簡單的干涉:不要躺在地上採蜜,要和媽媽一樣採蜜。在干涉不起作用情況下,老師採取了忽視和放任:於是越來越多的孩子和他一樣躺在地上採蜜。其實此時我想孩子一定有他很好的理由,我猜想他一定是在采地上的'花。因為託班孩子的很多的假想,很多的突發奇想有時是缺乏邏輯性的,但儘管如此,孩子也會樂在其中。如果此時教師採取不限制,不支持,也不關注的態度,任憑孩子的突發奇想,孩子的興趣會自生自滅。而如果此時老師順應其需求,巧妙地利用其需求:豆豆眼睛真亮,發現了地上也開着一朵花,不過這樣採蜜,他的漂亮衣服會髒的。這樣既鼓勵了孩子的新變化,使孩子獲得心理和生理上的滿足,又間接對孩子施加影響,效果一定不錯。

3)託班孩子的遊戲具有非常強的從眾性

託班孩子的遊戲具有非常強的從眾性,使他們在遊戲中容易受其它人影響,就象看到那個孩子躺在地上採蜜一樣,很多人也跟着躺在地上採蜜,這時老師可採用玩伴干預的策略,運用情緒化的語言,來影響孩子游戲的方向,幫助孩子積累積極的遊戲經驗:教師看看這些孩子的衣服,着急地説:不好,不好,你們的衣服弄髒了,翅膀上也都是灰塵,你會飛不起來飛不高的。相信這些孩子在你的情緒感染下,也會轉換遊戲內容,不會出現那麼多的孩子盲目跟隨了。

另外,在這個遊戲中,我們教師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挖掘其內在的有意義的教育價值。如:在採蜜的情節中增進同伴合作意識;進行尊敬長輩的情感教育等等。

幼兒園遊戲活動案例2

一、遊戲背景

隨着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孩子們的玩具都是家長們花錢買來的,一些廢舊物品往往被人們所忽視。一次無意間我發現,孩子們總是把喝完的牛奶瓶順手扔進垃圾桶,這是一個好的行為,不過垃圾也要分類,我告訴孩子們,有很多廢舊物品可以廢物利用,例如瓶蓋,在開學初的班級資源庫建立的時候,我就佈置了一個小任務,收集瓶蓋,顏色不限,大小不限,回家以後看到瓶蓋就收集起來,上學時拿到幼兒園,比一比誰拿得多。

在自由活動中,孩子們經常擺弄這些瓶蓋,把這些瓶蓋拼成毛毛蟲、米奇和小花等。

二、預期目標

1、豐富幼兒想象力,發現瓶蓋的更多的玩法,培養幼兒創造思維和探索慾望。

2、通過活動體驗遊戲的快樂,願意和小朋友合作完成,並享受成功。

3、遊戲結束後能主動整理瓶蓋,保持教室整潔。

三、投放材料

大小顏色不同的瓶蓋、卡紙、記號筆、小盤、膠棒等。

四、遊戲過程

推進一:首先我把這些瓶蓋投放到手工區,然後我們共同拿瓶蓋做粘貼畫,每個小朋友的創作都各有各的不同,在活動中,劉子琪小朋友説“原來瓶蓋還可以大樹和小花,那我明天還拿瓶蓋。”小朋友們都在認真的拿瓶蓋創作。但是這樣的玩法持續幾次後孩子們就沒有興趣了。

推進二:收集的瓶蓋太多了,我把這些瓶蓋投放建構區:每個小朋友取同樣數量的瓶蓋,依次每人一個向高堆,到那個小朋友堆倒了,就要把自己的瓶蓋給每人一個,最先輸沒的淘汰,盤裏瓶蓋最多者勝利。意想不到是孩子們把瓶蓋合起來,玩起了瓶蓋創意搭建:自由搭建,合作完成

推進三:數瓶蓋給瓶蓋分類並排序:數自己盤裏的數量,按顏色分類,並以ABBABB、AABBAABB的形式排序。

五、活動特點及價值所在

現在部分的家長重視買來的玩具,忽視自制的玩具,重視孩子的學習,忽視孩子的動手能力培養。所以本次遊戲活動讓幼兒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樂趣,也挖掘了更多新奇的玩法,讓幼兒邊玩邊學,邊學邊玩。鼓勵幼兒親身體驗遊戲,讓幼兒大膽嘗試,在遊戲中獲得知識,獲得快樂的同時也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幼兒得手眼協調能力和動手能力。

反思:通過本次活動我發現本班幼兒動手能力不是很好,彈瓶蓋時有個別幼兒不會用力,今後應多開展類似活動,增強幼兒的手眼協調,豐富幼兒的各方面能力

瓶蓋是孩子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在開學初的班級資源庫建立的時候,孩子們收集很多各種顏色的瓶蓋。在自由活動中,孩子們經常擺弄這些瓶蓋,把這些瓶蓋拼成毛毛蟲、米奇和小花等。後來,我在瓶蓋裏寫了數字,還投入了棋盤,孩子們就自發玩起了猜數字、種瓶蓋等數學遊戲。

第一次遊戲:

觀察時間:20XX年11月20日

觀察對象:文珝桓(男)、王祉琪(男)、王詩穎(女)、周梓彤(女)

現場實錄:

當我在瓶蓋裏寫了數字後,孩子們就自發玩起了猜數字的遊戲。他們四個人輪着猜,先是小文指着一個瓶蓋猜説:“5”彤彤立馬把瓶蓋翻過來笑着説:“猜錯了。”接着琪琪指着另一個瓶蓋説:“8”小穎把瓶蓋翻過來説:“又錯了。”他們四個輪着猜,猜了三輪一個都沒有猜對。於是我説我來讓你們猜一次,小穎指着一個瓶蓋説:“4”我把瓶蓋拿起來自己看了一眼説:“比4大。”四個人沉默了好久,沒有人回答。我接着又問:“比4大的數字,有哪些,可以猜猜看。”彤彤小聲的説:“5”我説:“不對,再猜?”孩子們又沉默了。於是我把瓶蓋給了小穎看,我讓她説一句話讓其他人猜。小穎看了一會説:“像小豆芽。”其他孩子紛紛都説:“6”接着,孩子們模仿小穎的提示玩起了猜數字的遊戲。

我的思考:

猜測的遊戲比較有趣,孩子們非常喜歡。在剛開始的猜數字遊戲中,孩子們只是猜一次,猜不對就過掉了。於是我就參與到他們的遊戲中,根據成人的想法給孩子們適當的語言提示,但是孩子們對於這樣的提示不敢猜測,好不容易有人猜了一次,因為猜錯了又不敢繼續猜。於是我把機會留給了孩子自己,讓他們自己設計提示,孩子們根據數字的外形進行描述,孩子們就猜出來了。在接下來的遊戲中,除了語言提示,還可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等來作提示。對於數字間的比大小,可以通過翻瓶蓋的遊戲讓幼兒來比較不同數字的大小。

第二次遊戲:

觀察時間:20XX年11月27日

觀察對象:文珝桓(男)、王祉琪(男)、王詩穎(女)、周梓彤(女)

現場實錄:

在接下來的遊戲中,我又投放了空白的類似棋盤的板和骰子,孩子們自由玩。小穎和彤彤一組,他們的瓶蓋裏有數字。小文和琪琪為一組,他們的瓶蓋裏沒有數字。他們兩組都玩起了種小花的遊戲。小穎和彤彤兩個人輪流擲骰子,然後根據骰子上的數字在自己一方的棋盤上放上相應數量的瓶蓋。一會彤彤的棋盤上放滿了瓶蓋,她笑着跳起來:“老師,我贏了。”小穎嘟着嘴説:“再來一次。”於是他們把瓶蓋收起來再繼續玩。小文和琪琪他們也是輪有擲骰子,然後根據骰子上的數字找有相同數字的瓶蓋放到棋盤上,在放瓶蓋的時候,琪琪還把自己的瓶蓋拼成了一朵花的造型。

我的思考:

材料時支持幼兒遊戲的基礎,當適當的改變材料或增加材料,可以引發幼兒創造新的遊戲玩法。所以我在瓶蓋遊戲中增加了棋盤和骰子。孩子們之前有過玩過種小花的遊戲,所以孩子們想到了用瓶蓋玩這個遊戲。但是兩組拿到的瓶蓋是不一樣的,一組是有數字的,另一組是沒有數字的。所以在玩的時候,有數字的一組骰子擲到幾,就拿一個數字幾的瓶蓋。瓶蓋裏沒有數字的一組是根據骰子上的數字然後放相應數量的瓶蓋。在遊戲中,孩子們感知了數字與數量的對應

第三次遊戲:

觀察時間:20XX年11月27日

觀察對象:文珝桓(男)、王祉琪(男)、王詩穎(女)、周梓彤(女)

現場實錄:

小文和琪琪在玩種小花的遊戲,可是過了一會,小文來找我:“老師,數字5沒有了。”我看了一下:“那你們看看,剩下最多的是哪些數字?”小文説:“7和9。”琪琪説:“8也很多。”小文又説:“骰子上只有123456。”於是,我又給他們提供了一個骰子。小文看了看説:“這個上面也只有123456。”琪琪説:“我們可以兩個一起玩。”於是小文把兩個骰子一起擲,兩個骰子都先是3,小文拿了兩個數字3的瓶蓋放在了棋盤上。接着琪琪擲,一個6,一個1,琪琪把兩個骰子上的點連起來數,數到了7,他就拿了一個數字7的瓶蓋放在了棋盤上。接着又輪到小文擲,小文擲了兩個6,他也是數了骰子上的點,數到12,他在框裏找了找説:“沒有12。”於是又重新擲,這次擲到了一個6,一個1,他數了數説:“也是7。”於是,在框裏拿了一個數字7的瓶蓋放在棋盤上。

我的思考:

遊戲中出現了問題,於是引導孩子們一起想辦法解決,增加了一個骰子。增加骰子後,其實也是增加了遊戲的難度。孩子們不僅要考慮數字和數量的對應,還要思考數的組成。遊戲中發現孩子們對於數的組成是有難度的,但是他們也能用掰手指的方法來解決。還有兩個骰子投放也有點問題,有的數的組成超過了孩子的認真能力,需要調整一

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數學的學習比較抽象,所以更應該在具體的情景中通過操作來習得。瓶蓋這種生活用品易於收集,通過提供輔材,可以創造出各種各樣的玩法,發展幼兒各方面的數學能力,如數字的組合、數字的排序、數字與數量的對應、測量和模式等。

這個學期,班級美工區顏料類的活動引來很多孩子的積極參與,家長和孩子也為此收集了很多的瓶瓶罐罐。活動中,有時候只用到瓶子,瓶蓋就成了多餘的材料。於是,我開始思考:這些瓶蓋它們還能怎麼用?

怎麼玩孩子們會喜歡?孩子們能夠得到什麼樣的發展?一次,我發現有幾個孩子拿着瓶蓋開始在地上玩起來,有的還在比賽看哪種顏色的多,玩的不亦樂乎。

幼兒園遊戲活動案例3

前階段幼兒遊戲情況分析:

在之前的遊戲中,我觀察到隨着孩子們的遊戲主題的展開,他們的遊戲情節開始複雜起來,遊戲經驗也得到了不斷積累。孩子們的交往也擺脱了對現有遊戲玩具的依賴,開始與同伴進行言語的交流。娃娃家遊戲中“爸爸”、“媽媽”會想很多相似於成人在家庭中所做的事來模仿,如買菜、燒飯,招待客人。會帶娃娃去看病,在家中還會開生日會等。爸爸還會穿上工作服煞有其事的去上班。他們遊戲角色越來越逼真,遊戲行為也形象具體起來。其次在每次遊戲前孩子們也從原先掙搶角色到開始互相討論、協商各自的`角色,如孩子們會表示以換班的辦法輪流擔任角色,或是角色謙讓給沒做過的一方來做。他們絕大多數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濃厚興趣,能主動地投入,並能按事先商討好的角色的任務去遊戲,有時還會創造性地發展一些。如在小舞台遊戲中,孩子們會分配好主持人、小演員這些角色,主持人維護好舞台的次序,為演員報節目,同時隨着遊戲情節的擴展還相繼出現了一些設計演出票、宣傳廣告等金點子。但在遊戲中也逐漸出現幼兒解決困難的能力較薄弱,遊戲的獨立性還不夠。

(一)預估遊戲主題內容:娃娃家、小飯店、醫院、小舞台、理髮店、小工地、醫院。

(二)環境材料介紹:

1、超市遊戲

除了為孩子提供了工作服、貨品外我們將認知活動的內容隱含在所提供的遊戲材料之中,使幼兒通過操作主動獲得多方面經驗。如在小超市中我們在貨架上標上了一定數量的圖形,讓幼兒練習物數一致的擺放貨物。

2、建築工地遊戲

在建築工地遊戲中我們為孩子們提供了多種拼插積木還收集了半成品和廢舊物品,讓幼兒在寬鬆愉快的情境下選擇遊戲材料,使他們進行創造性構建。

3、理髮店遊戲

在理髮店遊戲中為孩子提供了髮型圖片、美髮裝飾物、各種燙髮罩、洗頭籠頭等設施使幼兒的遊戲積極性得到進一步提高。

4、照相館遊戲

讓幼兒在遊戲中選擇各種小道具表現不同裝扮的自我,而一些操作材料也為小攝影師提供了繪畫的練習機會。

5、娃娃家遊戲

我們的娃娃家遊戲的開展就與開展的主題活動“我愛我家”有機的進行了融合。如,孩子們在卧室、廚房、客廳、衞生間中開展各種不同的遊戲內容。展現家的功能設施。並結合區角遊戲內容提供了筷子餵食、小樂器等操作材料。

6、醫院遊戲

在醫院遊戲中有各種聽診器、鹽水袋、藥等材料,讓孩子們彷彿置身於醫院環境中,通過逼真的醫院設施滿足幼兒做小醫生的渴望。

7、小飯店、甜品屋遊戲

餐廳裏的食物有逼真的包子、餃子等,還提供了半成品可自由搭配的“菜”還有一些廢舊操作材料,廚師可按客人的口味做各種不同口味的菜。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的活動需求、創造需求等得到了滿足,能力得到了發展。甜品屋中孩子們可隨意選擇材料製作冰激凌、飲料等。

8、小舞台遊戲

小舞台是培養幼兒表達表現能力一方平台,幼兒通過面具、小樂器、小布偶的選用採用各種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快樂。

(三)活動目標:

1、培養參與角色遊戲的興趣,重點觀察“照相館”遊戲主題,讓幼兒積極參與並從中體驗到遊戲的樂趣。

2、鼓勵幼兒以物代物或一物多用地進行遊戲,由此進一步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

(四)觀察重點:

照相館遊戲中“攝影師”能否獨立大膽遊戲,並克服遊戲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困難。

角色遊戲案例實錄:

角色遊戲開始了,羅慧琳戴上了攝影師的工作牌,拿起了照相機招呼着跟前來回走過的小夥伴“快來拍照呀!我們的掛曆照可好看了。”在她的鼓動下果然有客人走了進來。“我想拍這樣的照片,”朱雨欣指着桌上的枱曆照説。羅慧琳馬上熱情相迎,並把小豬道具遞給了朱雨欣。“好的,來笑一下,我給你拍。”喀嚓一聲快門按了下來。此時一旁的張思遠説:“我也拍一張,但我要和掛曆上的一模一樣穿上皇帝衣服拍。羅慧琳一時為難起來,説:這個衣服沒有,我給你戴個面具吧,也很好看的。”張思遠説“還有其他衣服嗎?”當得知沒有時只好搖頭走開了。羅慧琳又接待了幾個客人後生意顯得冷清了一些。她開始拿出了紙和筆畫起了照片,畫完後將照片裝入了相片袋繼續開始向照相館外張望、招呼着。但生意似乎仍不理想。

現象分析:

從照相館遊戲中可看出,中班孩子的角色遊戲的主題擴展,情節得到了發展。因為隨着年齡的增長,中班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他們的思維也有直覺行動性開始轉向具體形象的思維,比起小班幼兒的角色遊戲情節要複雜。攝影師能向客人作介紹且會用語言招呼客人。能用語言與同伴交往。再者,中班幼兒在進行角色遊戲時能認真扮演角色,並且還有了初步的規則意識。隨便離開崗位的現象少了,因為他們在遊戲前就分配好了各自的角色,有了一定的角色意識。從遊戲過程中我也發現了現有的遊戲材料已不能滿足幼兒遊戲情節發展的需要了。而材料投放是要以幼兒需要興趣為出發點的;遊戲中幼兒根據自己的願望和想法與玩具材料發生互動,才能使活動的方式方法具有靈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兒真正產生興趣和自主體驗,在照相館中的小道具顯然是平乏的。

採取措施:

此時的我認為有必要介入幼兒的遊戲。於是我以角色的身份走入了照相館。“攝影師,我今天帶了自己做的新衣服想請你幫我拍些照片,你説好看嗎?”羅慧琳見了忙説:“這衣服能穿嗎?”(她見我拿來的是用包裝紙折剪出來衣服,露出了一臉的好奇。)“當然行了,”邊説我邊將衣服披在了肩上。於是,羅慧琳幫我拍了起來。正拍着我突然叫了起來:“哎呀,我有急事得走了,這衣服先放在這,照片你幫我送到家裏去好嗎?”經我如此一説,她馬上表示了同意。當我離開後觀察到,羅慧琳又將此衣服給其他孩子穿上拍了照,孩子們相當喜歡,並表示可以到材料庫取一些材料自己做。羅慧琳後來還主動挨家挨户開始了“送照片”活動,並不忘做了拍照宣傳呢。此後,在照相館出現了“服裝區”並提供了一些半成品的操作材料。孩子們對製作自己的“時裝”產生了越來越濃的興趣,連一些動手能力弱的孩子也爭相回家收集各種包裝袋帶回幼兒園。我覺察到了孩子們的興趣、需要後在材料庫中我有意識增添了類似的材料。同時“時裝店”的遊戲主題也開始萌芽了。

效果反思:

在這一遊戲案例中我體會最深的是在幼兒自主性遊戲中老師不能是傳統意義上的老師角色。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敏鋭地觀察每個孩子的每一點變化,瞭解他們的每項興趣與需要,通過觀察遊戲瞭解幼兒,通過環境材料的創設和適當的介入支持幼兒的遊戲。遊戲中當觀察到照相館生意冷清了一段時間後,我以遊戲者的身份以自己的行動以及遊戲的語言和材料,暗示幼兒的遊戲行為,促進幼兒遊戲的發展。我及時提供、調整了遊戲材料,且為幼兒提供一些半成品,指導幼兒進行以物代物、一物多用,讓幼兒能夠自主的活動。

幼兒園遊戲活動案例4

《指南》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户外活動中的大型玩具活動是幼兒期特有的活動之一,也是幼兒最喜愛自主遊戲。

在户外大型玩具活動中,幼兒之間就會產生交往,當然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矛盾,但這也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一個過程。幼兒之間在交往的過程中,他們能不斷地習得怎麼與別人交往。作為老師,我們可以先作為一個旁觀者,觀察他們相互之間的交往。要相信幼兒,他們能自己解決在交往過程中的矛盾,再觀察他們的解決方法是否正確,如果他們自己實在無法解決好他們之間發生的矛盾,這時老師要在適宜的時間內,用適宜的方式進入幼兒之間的矛盾,幫助他們解決在交往過程的矛盾。為了讓幼兒能理解和懂得交往策略,於是我在本班幼兒自主遊戲時進行了跟蹤記錄和分析。

鏡頭一:

幼兒剛剛開學,對幼兒園的大型玩具很感興趣,到了户外活動時間,小朋友都去搶佔玩具,認為佔住就只能屬於自己玩。今天馮玉涵小朋友第一個搶到玩具,很得意。沒多久,別的小朋友也來玩了,馮玉涵不同意,哭着喊着,用勁把他們給推了下去。後來,她邊玩邊回頭看,怕有人來玩"她的玩具"。如果有人接近,她就會很生氣,用眼睛瞪着他們。

幼兒行為分析:小班孩子剛入園,接觸新環境和新的遊戲材料,覺得很好奇。有的孩子對這些材料愛不釋手,不肯與同伴一起分享。有的孩子也不懂得謙讓,常常會為了自己喜歡的玩具爭搶起來。

對策:在遊戲過程中,教師可以直接介入遊戲,直接指導他們怎麼玩,讓他們模仿老師,知道一些遊戲玩法,讓幼兒懂得小朋友之間要一起分享玩具,引導他們體驗一起遊戲的快樂,並學説一些簡單的禮貌用語:"你好""謝謝!""再見"等。

鏡頭二:

在遊戲中,秦皓宇想玩小木馬,可是小木馬已經有人玩了,於是向我求助。我帶着他到商中寧和廉沁林的小木馬旁,徵求他們的意見。商中寧不同意,認為小木馬是他先坐上去的。秦浩宇求助廉沁林,廉沁林將小木馬讓給了秦浩宇。有了小木馬,秦浩宇很開心,他讓他的好朋友史林浩也坐到他的小木馬上一起玩,商中寧看見他們玩的那麼開心,也想一起玩。於是,我讓他動動腦筋,邀請史林浩和他一起玩,他扭回頭説:"史林浩,你們兩個都胖,小木馬太擠了,我瘦,來我的小木馬上玩"。很快,史林浩小朋友走過來了,和商中寧坐到了一個小木馬上。儘管小木馬上擠不下兩個人,但是他們玩得特別開心。

幼兒行為分析:由於幼兒園玩具器械、場地有限,有的小朋友就會玩不到自己喜歡的玩具,通常他們會求助老師。今天問題是孩子自己動腦筋解決的,因此他們玩得特別開心。

對策:在遊戲交流中,表揚秦浩宇、商中寧等幼兒,告訴幼兒在遊戲中有什麼需求可以自己先動腦筋,自己想不出來再請求好朋友或老師幫助,老師會和你一起來想辦法解決的。

分析:通過對幼兒遊戲的記錄與分析可以看到,孩子們有了很大的改變。從最初的不會玩、願意分享到後面的主動商量和想辦法,孩子們的交往能力、分享能力以及創造力都有了很到的提高。讓我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自主遊戲對小班幼兒發展的重要性。

從生活中最普遍的户外大型玩具活動中,我們不難看出,幼兒是一個社會的人,他們生來就具有人的尊嚴和價值,幼兒有自己的特點和需要,他們有自主性、獨立性。因此作為老師,首先,必須要學會觀察,善於分析。要有耐心,要傾聽孩子的心聲。從而發現幼兒遊戲的能力,並用寬容的心態去理解它。其次,及時地靈活地捕捉遊戲中良好的點點滴滴,教師的細心觀察,及時的進行幫助,能給幼兒心理的帶來希望。最後,充分討論,積極迴應。隨着經驗的積累,幼兒的是非觀念、主見都得到逐步增強,我充分地利用遊戲的講評,組織幼兒對遊戲中發生的問題進行討論,讓幼兒在討論中、在爭執中尋求答案。這樣,不但提高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還培養了他們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只有我們充分認識到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讓幼兒在活動中充分發揮自主性,才能使每個幼兒健康、快樂、富有個性地成長!

標籤: 案例 遊戲 幼兒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e7prd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