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小學課文《我家住在大海邊》的教學設計

小學課文《我家住在大海邊》的教學設計

小學課文《我家住在大海邊》的教學設計

小學課文《我家住在大海邊》的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我家住在大海邊》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語文上冊第十一單元第一篇主體課文,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使學生感受到月亮灣的美,大海的美,而且感受到大海美得並不空洞,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的美好感情,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和想象能力。

學生分析

學習本單元時,學生入學已兩個月了,已學習完了漢語拼音,認識了部分生字,閲讀了兩篇小短文,有一定的學習生字和小短文的經驗,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同時還指出:語文教學應注重提升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這就要提倡一些新型的學習方式主動、探索、合作,構建平等、民主、合作、共同發展的師生關係,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寓教於樂,讓學生喜歡語文這門學科。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充分的空間,關注學困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願望。因此在設計本課時,教師希望學生始終處於探索和發展的狀態,通過觀察、想象、聯繫已有的生活經驗,主動認識生字、學習短文,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得到同步的發展。

創新點

隨着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特別是新課程的實施,課堂教學中的人際關係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提倡主動、探索和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構建新型的課堂結構,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以及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提高小學生的心理素質。本課通過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使學生直觀的感受到大海的美;在課堂中老師真誠地尊重和理解學生、以寬容和關懷的態度對待學生,為學生營造出和諧的課堂人際關係氛圍,進而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

教學目標

1、認讀生字住 邊 亮 灣 條 打 位 爺 他 故 事 完12個。

2、複習漢語拼音,能借助拼音極其它方法識字。

3、熟讀詩歌,感受詩歌的音韻美;體會大海的美麗富饒,培養學生熱愛大海的感情。

4、初步培養學生蒐集材料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認讀生字住 邊 亮 灣 條 打 位 爺 他 故 事 完12個。

2、通過生字的學習,積累識字方法。

3、熟讀詩歌,感受詩歌的音韻美;體會大海的美,培養學生熱愛大海的感情。

教學難點

對大海美的感受;培養學生熱愛大海的感情。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今天老師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你們的好朋友丁丁邀請咱們去他的家鄉大海邊玩。你們願意嗎?(生答)那快快準備好,我們馬上就出發吧。

2、課件演示:大海、波濤、月亮灣、打魚船、老爺爺和丁丁、課本上的小詩。

3、看,藍色的大海,美麗的月亮灣,丁丁的家鄉多美呀!還有一首描寫丁丁家鄉的小詩。這節課我們就來讀一讀《我家住在大海邊》。(板書課題)

二、初讀小詩,自主合作學習,讀準字音,記住字形。

過渡:誰還記得遇到不認識字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一)、請同學們打開書自己試着用剛才的方法指讀小詩。看能讀下來嗎?

1、自讀小詩。

2、同桌互讀,正音。

3、指名讀。評價。

4、小老師領讀。

5、還有很多同學想讀,請會讀的同學大聲讀,還不熟練的同學小生跟着讀。

(二)、這麼快我們就讀會了小詩,你們真棒!看小詩中的詞變成了小魚從大海里遊了出來,向你們表示祝賀那!

1、出示魚片做的詞卡,出一張讀一張。

2、小老師領讀。

3、小老師查讀並評價。

4、齊讀詞卡。

(三)、小詩我們會讀了,又認識了這麼多的詞語,看字你認識嗎?(課件出示生字條中的生字)他們都藏在你們的書裏,到詩中找一找,找到了用鉛筆做上標記,讀一讀。

1、找字並自由讀。

2、同桌討論生字的記憶方法。

3、彙報。(學生説到哪個生字課件就出示哪個字)

住:人+主=住

還有哪些字也是イ?他、位

板書:住 位 他(イ變成紅色)

完:請你拼出它的讀音,領大家拼拼。看看還有哪個字與它的讀音相同?

灣:請你領大家拼讀。

板書:完 灣

打:他與手有關,左邊是オ。

板書:打

事:請你給事組個詞故事。

板書:事(第一筆─變成紅色。)

條 亮 爺 邊:領大家讀讀。

還有個字你們認識嗎?

出示有齊讀。

板書:有

4、出示生字卡

(1)齊讀字卡。

(2)男女生、小組分讀。

5、遊戲:

今天,我們到丁丁的家鄉月亮灣來玩,可真高興。月亮灣的沙灘上還有各種各樣的貝殼呢。(出示課件:有貝殼的沙灘)大家願意撿貝殼嗎?(生答)我們一起去撿吧。

師生共同撿貝殼。

瞧!老師撿到了一個,你撿到了嗎?咦,貝殼裏還有字條呢!快拿出來讀讀。(師到學生中去聽)奧,我發現咱們手裏的字條都是小詩中的字詞,我們來把它試着連連。(課件出示小詩)全體連詩。我的是:我家住在大海邊 生:天藍藍┅┅

小結:在月亮灣沙灘上撿到的貝殼,是大海送給大家的禮物,快收起來。

三、再讀課文,感悟月亮灣和大海的美。

過渡:月亮灣天藍藍,海藍藍,我們還在月亮灣的沙灘上撿貝殼、做遊戲,放眼望去,大海就在我們眼前

1、課件出示學生收集來的有關大海的圖片。

過渡:大海風景美麗,物產豐富。你們喜歡月亮灣、喜歡大海嗎?你能通過讀把喜愛之情讀出來嗎?

2、有感情朗讀。

(1)自由讀。

(2)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想象。評價,

(3)大家齊讀。

過渡:大海邊的月亮灣裏有條打魚船,船上有位老爺爺,他的故事説不完,你們猜猜他會説什麼故事呢?(出示課件:打魚船和老爺爺、丁丁)

3、學生想象回答。

4、試背課文。

過渡:大海美麗無限,描寫大海的詩歌也很多,這些是課下同學和老師蒐集來的,請你選擇其中的一首,自己讀一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拼拼音,也可以問老師和同學。

四、擴展延伸。

1、出示有關大海的詩歌六首。

2、學生下座位去讀。

3、選代表彙報。

五、總結。

這節課我們就讀到這裏,課下還可以接着讀。

附板書:

我家住在大海邊

住 打

位 事

他 有

課後反思

《我家住在大海邊》是一首富有海邊漁村生活氣息的詩歌。描繪了大海的美麗和漁民生活的愉悦。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1、注意教師角色的轉變,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嘗試理念的支配下,我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採用師生互動、小組

討論、全員參與等學習模式,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增強了課堂的容量。在小組討論中感悟到大海的美麗。把課堂上被動聽講變為主動參與、主動探求知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2、注意了以讀為主的訓練主線。

閲讀教學以讀為本,尤其是對低年級的學生更不能做過多的講解,而應

多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感到情感的薰陶。學生反覆朗讀,注於目,出於口,聞於耳,記於心,就能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學習這首詩歌時,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並在語言環境中學習生字,同時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感知。接着嘗試研讀,提出要求;然後小組共同學習,相互評價,提高朗誦水平,從而感受詩歌的音韻美,體會大海的富饒美麗。最後嘗試品讀,通過初讀、品讀,學生對詩歌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讀,使形象和情感融合,達到學生情感與詩歌表達的情感融為一體的境地。

3、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

根據本課主題,聯繫學生生活積累,藉助信息技術幫助學生理解、感受

詩歌的語言、情境。

(1)創設情境,激發情感。新授課伊始,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使學生直觀地認識到大海的美麗。由此,學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學習的氛圍中,興趣濃厚。

(2)利用電腦課件,突破難點。本課語言優美,朗朗上口。但是

有幾處是學生理解的難點:船上有個老爺爺,他的故事説不完。如何幫助學生理解這一點呢?我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了一個有聲的課件,由一個老爺爺講故事,同時出現畫面讓學生觀察、體會,通過自己的感悟,再通過形象直觀的的畫面,學生很容易地理解了這點,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3)利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認識漢字。生字教學本是枯燥乏味的,但是信息技術的介入卻為識字教學注入了活力。在識字教學這一環節中,通過提供相關的多媒體課件,生動、直觀,不僅幫助學生掌握了漢字的結構特點,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外資料:

貝殼 貝殼 故鄉是大海 海 鹽

貝殼,貝殼, 小時侯,奶奶告訴我, 海邊片片海鹽田,

請你告訴我, 大海就是我故鄉。 鹽田曬出白海鹽。

小魚在幹什麼? 海邊出生,海里成長, 海鹽是鹹不是甜,

貝殼輕輕對我説: 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 海水不甜海水鹹。

小魚在唱歌呢!

大 海 有趣的珊瑚 海 水

大海,大海,像個搖籃, 它們是花嗎? 海水海水我問你

搖過去,白帆點點, 是花,怎麼有枝枝杈杈? 你為什麼這麼藍?

搖過來,魚蝦滿船, 他們是石頭嗎? 海水笑着來回答:

大海,大海,多大多寬! 是石頭,怎麼又像一朵朵花?我的懷裏抱着天。

瞧,太陽月亮, 奧,原來他們是珊瑚, 海水海水我問你,

也睡在裏邊。 珊瑚是動物的骨骼, 你為什麼這麼鹹?

它不是石頭也不是花。 海水笑着來回答:

因為漁人流了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ooqv2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