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實用類文本閲讀資料新聞

實用類文本閲讀資料新聞

實用類文本閲讀 新聞

實用類文本閲讀資料新聞

陳衞平

班級 姓名

一、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大學生怎樣離校

看到大學生離校時的一幕幕生死離別,內心難免有些淒涼。於吾心有慼慼焉。於是決定去走近我們的這些師兄師姐們。

邁進畢業生宿舍,看到畢業生宿舍的骯髒混亂,許多人可能會感到震驚,更甚者一些人可能會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產生懷疑。不錯,做事應該善始善終,大學生是我們這個社會裏平均素質比較高、文化修養比較深厚的一個羣體。從經驗看,大學生在公眾生活中經常扮演的也都是正面的、積極的角色。比如,每年暑假的時候,許多院校都組織社會實踐團,從一些新聞媒體中,相信大家也都瞭解,大學生們走入中國社會的底層,既給普通百姓帶去了鮮活的文化知識,大學生自己也從社會中學到了許多有用的東西。

“這些大學生的到來,不光幫我們科學地種植,還送來了許多書幫我們增長知識,真希望他們能經常下鄉。”這是來自調查百姓的最多的回答。

再比如,每當城市裏舉行大型活動時,大學生總會踴躍充當志願者。所以,僅僅是因為大學生在畢業時候扔了點兒破爛,或是因為極少數人破壞了公物,就判定當代大學生素質不 過關,那是大過輕率了。而且,據調查,現在這種現象已有所改善。經瞭解,大學生畢業宿舍凌亂,並不是近來才出現的現象,知情人知道,那幾乎是一年一度芳草綠的。在情況比較嚴重的年頭裏,畢業生宿舍的牆壁上寫滿了各種書法,地上扔滿了垃圾,能拆的東西都拆掉,真堪稱滿目狼籍。後來,各院校紛紛出台管理政策措施,包括暫時性扣發畢業證等等。情況才有所好轉,但並沒有什麼根本性變化,要説這種現象的發生是因為大學生不懂得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道理,那倒不見得,更不能把這看作大學生的本質大暴露,正確的做法是拋開簡單的譴責,從畢業生的畢業心態上尋找根源。

據調查的大多數大學生畢業生反映,因為最後階段比較忙,比如找工作,還有實習,再者因為一起生活過四年的舍友馬上就要各奔東西時的淒涼心情才導致了我們所看到的那一幕。是的,四年大學生涯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彌足珍貴的日子,一旦畢業,那種割捨不掉的鄉愁會佔據畢業生的腦海,種種複雜的情緒會油然而生,如果這個時候學校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夠細緻就極容易讓畢業生產生被遺棄的錯覺。遺憾的是,一些大學在臨近畢業的當口對待即將離校的學生往往是一副温情不再的樣子,動輒以扣發畢業證相要挾,限期的佈告張貼的到處都是。至於畢業典禮,早已是幾十年一貫制,無非是領導講話學生聽,缺乏參與互動,很難讓人產生莊重和自豪的感覺。在這樣的情形下,畢業生的情緒找不到適當的宣泄途徑,再加上一些技術方面的原因,比如缺乏合適的垃圾清掃工具,離校日程安排緊張,就容易導致一屋不掃的結果,不過現在各院校已經試圖一改舊顏。據98級我們的師哥師姐講,我們院的畢業典禮互動 性強,如果你去看一下,你甚至分不出哪個是老師,哪個又是同學。而且我們學院通知離校日期提前,給了畢業生們足夠的時間來安排事情。

大學生學成離校應該是一個很温馨、很莊重的過程,應該組織一些儀式性的活動讓畢業生參與,應該給它們提供正確的表達渠道。比如,畢業典禮應該富有時代氣息,畢竟大學生是最富有時代性、最富有生氣的,因而他們渴望與他們同步進行性的畢業典禮、畢業證的發放也應該更有表彰性,師生之間的交流渠道應該更暢通等。這些都是他們的強烈呼聲,當然還可以給畢業生提供公共留言本,,讓學生留下最想説的話,這在我們藥學院早有例子。總之,就是要讓畢業生產生精神上的歸宿感,要讓他們感到,即使畢業了,學校仍是自己的家,學校的一草一木仍然需要自己去愛護。這樣,相信我們那些可敬的大學畢業生會讓那些曾懷疑它們大學生的素質的人們感慨一番的:善始善終。確確實實也!如果學校方面和畢業生方面做到以上這一切,一屋不掃的怪圈被打破的日子將為時不遠了。

作為我本人,真心希望所有大學生切切實實善始善終。因為我們是國家的棟樑,是整個民族素質的體現者。我希望當我們跨出校門的時候,不會有師弟師妹為我們的終而產生疑問, 我們應該給他們的是做出好的榜樣、典範。

1、下列對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 )

A、這則調查報告針對大學生畢業時總會出現的各種不文明現象的原因進行了調查,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B、作者承認大學生是社會上高素質的人員之一,畢業時出現的不文明現象只是個別人的行為,不必太過擔心。

C、畢業後的就業壓力,朋友離別的心理折磨,學校制度上的限制,這些都導致畢業生做出不文明舉動的原因。

D、大學畢業生離校所出現的各種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者認為學校對學生心理關懷不夠,是導致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

E.本文語言平實流暢,敍述與議論相結合,作者通過親身的調查來揭示問題的本質,為解決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本文中多次出現的“一屋不掃”一詞,具體的內容是指什麼?請你簡要概括。

答:

3、本文作者對大學生應該如何離校經過調查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請分點列出。

答:

4、本文就大學生離校時出現的一系列不文明的舉動的原因進行了深層次的調查,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但有人認為,不管是誰,只要是做出不文明的事,就應該受到懲罰,大學畢業 生破壞公物也不能不追究責任;也有人認為,大學生畢業生離校時的不文明現象存在多年,這説明我國的高校在管理上還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對這個問題你有什麼看法,請作簡 要分析。120字左右。

答:

二、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

奧斯卡決勝之前接受採訪 張藝謀:得失平常心

《南方都市報》記者 謝曉

記者:《英雄》在國內取得這麼大成功,這給你的奧斯卡之行帶來了什麼壓力嗎?

張:沒有,《英雄》在商業上是空前成功的,不僅在中國,韓國、泰國、所有東南亞國家……都是中國電影有史以來破紀錄的數字,我也很好奇為什麼這麼賣錢,前不久有媒體説是因為在國內做了特別的炒作,那我想其它地方已經是有遊戲規則的,所謂“車走車路馬走馬路”,它們總不存在惡性炒作,所以我一直在想,可能我們需要總結一下怎麼去吸引觀眾看電影。至於奧斯卡,以前我也來過一次,它就是這一套,就像一大聚會,美國人的電影遊戲,大家盛裝而來,我語言不通,就是來看熱鬧。

記者:您獲獎無數,那在您看來奧斯卡獎的特殊意義在哪?

張:中國老百姓有奧斯卡情結。其實圈中人都知道這只是一美國人的獎,只是美國人的評判標準,與其它電影節不一樣,它不代表最高水準。但中國人很特別,從媒體到老百姓始終有這情結,也許是因為影響力大,而在所有獎項中,它在商業上影響力最大,這可能與美國國情、它在電影界老大的地位有關。

記者:您得獎或不得獎希望説一些什麼?

張:獲不獲獎都説得差不多,都是要感謝關注中國電影的人們。每年都有很多作品、導演出現,但通過奧斯卡遊戲方式引起廣泛關注也是一件好事。

記者:您的《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都獲過奧斯卡提名,您怎麼看奧斯卡獎的評選標準走勢?

張:很難評價它的走勢。從歷年來看它沒特別的標準,大標準是美國標準,但這麼多年《辛德勒名單》和《芝加哥》就是完全不一樣的風格,有個共同點就是賣錢。好像美國評獎與影片的受歡迎程度與票房經常一致,很少看到爆一大冷門即從來未聽説過或沉悶的電影獲獎的,這可能代表美國投票心理,他們還是希望電影能帶給他們興奮。

記者:您對這一屆參賽作品大贏家《芝加哥》怎麼評價?

張:這次《芝加哥》得提名最多,還是能給我一些啟發,比如傳統歌舞片中作了一些轉換和內心表達,這些新形式特別好,還有歌舞特別好看,音樂的表現方式很美國化,讓年輕人有很強的節奏感,同時鍼砭時弊的現實主義命題,對社會對媒體等幕後有批判,這也是它獲獎的原因吧。還是有一點思想性。

記者:馬丁·斯科塞斯是美國堅持藝術個性的一位導演,他衝擊奧斯卡20年了,一次沒得,您怎麼看?

張:馬丁是我非常喜歡的導演之一。8年前我在他家吃飯還見過他媽媽。上次金球獎頒獎後有個聚會,可是人挨人,我等了兩小時想祝賀他,但他一直忙着,後來在一個人擠人的長過道里,我跟他擦身而過了。我很喜歡他的作品,在美國這樣一個程式化的電影創作環境中,他的個性非常鮮明。但這次《紐約黑幫》不是他的代表作,聽説原片長三個半至四個小時,現在看到的是兩個半鐘頭,我覺得剪得很碎,不知是不是導演原先的版本,但看得出他極具野心,想對紐約及美國人歷史進行農縮,又都是大牌演員,能控制這麼大題材已經很難了。

記者:您認為外國人能看懂《英雄》中的傳統文化嗎?

張:不管大家怎麼看《英雄》,它裏面充滿了傳統文化的很多視覺符號,琴棋書畫對外國人來説可能很陌生,他們可能還覺得神祕,感到很遙遠,不太像中國人能看那麼透徹。

記者:之前很多人認為《英雄》不可能得獎,因為離《卧虎藏龍》大近了,您認為假如它落敗這是主要原因嗎?

張:我也是這麼個看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給同類型兩部電影一個獎不大可能,所以我也不太期望。

記者:您正在籌備下一部武俠片,那您是否會將《英雄》中的經驗教訓全帶到下部片中去?

張:其實不能光拿《英雄》來説,我每拍一部片都會總結,我自己總結比媒體早得多,一般是剪完或看完拷貝就開始總結。我肯定是希望總結好的經驗,每一部都能提高,但有這樣的心也不一定做得到,有時自己認為做到提高了,和別人看你是兩個標準。我很坦率地説,到今天我不是用別人的眼光來判斷自己,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判斷自己,我只要儘量客觀嚴格要求就沒問題,只靠別人評價就會失去個性,眾説紛紜該聽誰的呢?我相信任何一個導演都不會聽別人説來改變,創作最寶貴的是個人角度,評價往往是他人角度。

記者:謝謝您接受我的採訪。再見。

5.下列對該訪談的分析評述,不正確的兩項是( )( )

A、張藝謀對奧斯卡獎並沒有盲目崇拜,而是認為它本質上是美國的電影遊戲,但藉助它引起關注也是好事。

B、記者在訪談中提到《芝加哥》很有必要,因為此之前都是就張藝謀的電影展開訪談,提到《芝加哥》有利於將訪談拓深拓廣。

C、記者提到馬丁·斯科塞斯其實是不明智的,會引起張藝謀不愉快的感覺——暗示自己有可能和他一樣要多次空手而回。

D、張藝謀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對外國人來説很陌生,也很神祕,因為看不透徹反而會很有吸引力。

E、文中記者主要採用了直問的方式,頻頻發問,而很少説出自己的理解或營造一些趣味氛圍,但從效果看,採訪還是很成功的。

6.訪談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提問,那麼,這篇訪談在這方面做得如何?

答:

7.你認為張藝謀對電影的評述可能對中國當前電影產生怎樣的影響?

答:

8.張藝謀説完最後一段話後,記者沒有作任何評論就結束了訪談,你認為有沒有必要評論一下?如果不必要,請説明理由。如果必要,請説明理由並説一説你準備如何評論。

答:

答案:

1.BD(B項,從文章看,大學生畢業時的不文明現象不是個別人的行為,而且已經損害了大學生的形象,是一個需要找原因,及時解決的問題;D項,問題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學校對學生心理關懷不夠只是其中一方面,不能説是根本原因。)

2.“一屋不掃”指大學生畢業時所做出的一系列不理智的行為。包括亂扔垃圾,破壞公物,亂塗亂畫等不正當的發泄行為。

3.(1)校方工作要到位,充分照顧學生心理,應給畢業生以温情之感,而不應以高壓對待。

(2)離校日期應安排合理,讓畢業生有充足時間準備。

(3)組織豐富的活動,開通溝通渠道,加強與畢業生的溝通,讓畢業生有歸宿感。

4.略(點撥:答案不唯一,只要在話題的範圍內,有自己的觀點,言之成理即可。評判時,重點看其思維深度,注重從社會價值角度出發,就此問題的社會意義,社會原因進行合理分析均可。)

5.B C(B項,之前並不都是談張藝謀的電影;C項,談論參與角逐的一些導演是本次採訪的重要目的,有必要提到馬丁·斯科塞斯,從文中看,張藝謀也不會如此敏感將沒有聯繫的事情揉在一起。)

6.這篇訪談在這方面做得很好。首先,記者由《英雄》的成功開始訪談,很能引起對方的興趣。接着,記者就張藝謀參與奧斯卡角逐一事引出詢問張對奧斯卡和具體電影、導演的看法,重點評述這些電影和導演的可取之處。然後,由這些電影和導演自然過渡到《英雄》,討論英雄的優點和參評的不利因素。最後,詢問張藝謀下一步影片的打算。總體來説,提問絲絲相扣,有計劃、有步驟,進行得很順利。

7.張藝謀對電影的評述可能對中國當前電影產生一些影響:(1)較清晰地認清了奧斯卡的真正地位,拍電影更加務實,更加有主見,不為奧斯卡而泯滅自己的個性;(2)在技術上可能會借鑑一些西方電影的做法:比如傳統歌舞片中作了一些轉換和內心表達,這些新形式特別好,還有歌舞特別好看,音樂的表現方式很本土化,讓年輕人有很強的節奏感,同時鍼砭時弊的現實主義命題;(3)電影中更多融進一些傳統文化的因素。當然,不能過高估計一篇訪談的作用,因為這些理念真正具體實施時還有很多複雜的事情要做。

8.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重在看思維的深度。不必要,理由如下:(1)張藝謀這一段話有兩層主要意思,一層是每拍一部電影他都會總結提高,二層是不用別人的眼光來判斷自己,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判斷自己,只靠別人評價就會失去個性。這兩點都不好評論,第一點要評論就必須舉例證明,會使訪談結尾顯得臃腫、偏離主題,第二點要評論就涉及到一個對與錯的問題,無論記者同不同意張的看法都不好評説,因為張的觀點有一些絕對,如果同意,顯得不是發自內心,説不同意則很可能引起對方不愉快。(2)記者至此訪談的目的均已達到,沒有必要在這個問題上糾纏,適時收尾正是一種智慧,再評論下去則可能畫蛇添足。有必要,理由是:(1)張藝謀興致勃勃講的一段自己關於電影

的觀點卻沒有得到迴應,顯得記者不夠禮貌。(2)張藝謀的觀點確實有一些絕對的成分,有必要指出來,給讀者一定的閲讀關注指導

(點撥:基本肯定張藝謀的觀點,對他堅守自己的個性的做法表示欣賞,同時委婉地指出其實有一些評論如果合理參考還是有好處的。評論時關鍵有兩點,一是注意説話的度,二是注意説話的語氣,態度要真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ngdxw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