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生命的藥方》教學反思怎麼寫

《生命的藥方》教學反思怎麼寫

《生命的藥方》教學反思怎麼寫

《生命的藥方》教學反思怎麼寫

《生命的藥方》是五年級第二學期第二單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單元的重點訓練目標是仔細閲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感悟人間真情。本文主要講了德諾十歲就患了艾滋病,誰都躲着他,只有艾迪還當他是好朋友。艾迪帶他找醫生,幫助他熬湯藥,去醫院陪伴他,寫信給雜誌社尋找治療線索,還時刻用話語安慰、鼓勵他。艾迪雖然最終沒能給好朋友德諾找到延續生命的藥方,但他卻給了德諾一生中最好的藥方真摯的友情。

友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真摯的友情甚至比親情和愛情更為難能可貴,更能煥發人性的光輝。每個學生都有朋友,但他們對友情的理解又有多深呢?也許只是停留在一起玩耍或者是平時的互相幫助之上。而《生命的藥方》一課向我們呈現的卻是在朋友遭遇不幸時還能夠始終不離不棄,伸出温暖的援助之手,甚至威脅到自己的生命也毫不在意的一種超越生死的的真正的友情。因此,我把感悟這段真摯偉大的友情,體會友誼的偉大力量作為教學重點,從而引導學生領悟生命的藥方的內涵。

一、由病入手,走進德諾的內心世界

德諾小小年紀就染上了艾滋病,這是不幸的,可他更不幸的是得病之後夥伴的疏離,關懷的缺失,他的內心充滿了孤獨,充滿了無助,充滿了恐懼,孤獨才是德諾最嚴重的病。學生對德諾的同情往往在他得了艾滋病這件事上,而會忽略德諾那孤獨的內心。所以,課文伊始,我就拋出一個問題:德諾究竟得了什麼病?引發學生思考,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又不那麼簡單。通過找關鍵句子進行理解的方法,從德諾的角度出發,體會當時他身體的虛弱和內心的孤獨、寂寞、無助、絕望······於此同時,我們還補充了有關艾滋病的資料,以此讓孩子體會人們對艾滋病的恐懼和對艾滋病患者的歧視。艾滋病患者不僅要忍受病痛的折磨,還要承受對死亡的恐懼和內心無比的孤獨。從而對主人公的處境有了深切的體會,從而產生情感的共鳴,為下文的`感悟作鋪墊。

二、抓住言行,體會人物的真摯友誼

在瞭解了德諾的痛苦之後,教師自然過渡:可憐的小德諾每天都經受着身體病痛和心理病痛的雙重摺磨,所有的夥伴都離他遠去,只有一個人與眾不同,他就是艾迪。以此引出艾迪,引發學生思考:其他夥伴避而遠之而艾迪卻與眾不同,這是多大的區別,從而感悟到艾迪是一位真正的朋友。艾迪對德諾的情誼全在於他的言行之中,所以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找出:艾迪為德諾做了那些事?學生在交流時我適時板書,對艾迪的友情的作用作了及時的歸納,並抓住艾迪對德諾説的一句話進行了朗讀指導,加深對友情的體會,瞭解艾迪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緣於對德諾的那一份真摯的友情。

三、設置疑問,解讀藥方的真正含義

題為《生命的藥方》,那麼艾迪究竟找到了生命的藥方了嗎?弄清了這個問題也就理解了藥方的真正含義。因此在教學時,我也是這樣設置疑問,引導學生思考,學生大多數都説找到了,我趁機追問:那為什麼艾迪説沒找到呢?學生在這一處矛盾中思考藥方的真正含義,從而理解艾迪所説的是治療艾滋病的藥方,而德諾媽媽所説的是治療孤獨的藥方。

四、聯繫實際,激發學生的關愛之情

語文教學的任務不僅僅在於教會學生識字寫字、遣詞造句、佈局謀篇,還要教會學生感悟從文字中流淌出來的真情,繼而對學生產生情感觸動,引起情感共鳴,指導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這樣才能達到文與道的結合。友情對學生來説並不陌生,但是又有幾個學生能像艾迪一樣在朋友有難之時始終不離不棄呢?關愛身邊的夥伴是每個學生都應該學習做到的事,可是往往身邊有急需幫助的夥伴,學生卻忽略了。

本課教學中也有許多不足:例如朗讀不都到位,部分孩子不敢或者不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許是自己性格的原因,我覺得在以情激qing方面我做的還很不夠。我應該在課堂中投入更多的激qing,以自己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其實,我們做為語文教師就應該先深入體驗文本情感,達到以境動情;要善於將文本中的情感傳遞給學生,做到真情演繹;在教學語言上要發揮以情激qing的美學效應,從而產生強大的感染力。只要我們悉心探求,就一定能點燃學生的情感,擦亮學生智慧的火花,教改之路會越走越寬,這是我的心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0yk79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