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歇後語 >

曹操歇後語

曹操歇後語

曹操歇後語1

曹操敗走華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歇後語

曹操背時遇蔣幹,胡豆背時遇稀飯——倒黴透了

曹操戰宛城——大敗而逃

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曹操打徐州——報仇心切

曹操的人馬——多多益善

曹操割須——以己律人

曹操殺蔡瑁——操之過急

曹操殺華佗——諱疾忌醫

曹操殺呂布——悔之莫及

曹操下江南——來得兇,敗得慘

曹操用計——又奸又滑

曹操遇蔣幹——誤大事

曹操遇龐統——中了連環計

曹操張飛打啞謎——你猜你的,我猜我的

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曹操歇後語2

故事:

曹操殺呂伯奢是《三國演義》中極有意味的一段故事,這個故事説,曹操與陳宮路過曹操父親的結義兄弟呂伯奢的家,受到呂伯奢的熱情款待,殺雞宰豬的設置晚宴,由於家中無好酒,呂伯奢出門沽酒,結果曹操就起了疑心,來到草堂觀察動靜,但聞人語曰:“縛而殺之,何如?”曹操嚇出一身冷汗説,“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獲。”接着與陳宮一起二話不説拔劍殺了呂家八口人,當看到廚房裏綁着一頭豬時才知道錯怪了好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買酒回來的呂伯奢也一起殺掉,並説出了一句奸詐名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這個故事給我們印象很深,也凸顯了曹操奸詐多疑的性格及形象,通過這個故事及其以後的演繹情節,使曹操這個“亂世之奸雄”予以了定格,也使他陰險惡毒的形象更加臉譜化。

但是,根據史實記載,曹操殺呂伯奢其實並不存在。

一、《魏書》的記載:

太祖(曹操)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意思是説,曹操為了躲避董卓的追殺,與隨從路過呂伯奢家,呂伯奢不在家,他的兒子夥同賓客盜取曹操的馬和物品,曹操才下手殺了人。

二、《世語》的記載:

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三、孫盛《雜記》的記載:

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世語》和《雜記》的記述已經很直白,易於理解,無需註解)

綜合以上三種史書的記載可以概括為兩種説法:一是曹操在呂家殺人是因為呂伯奢的兒子劫奪了他的馬匹和財物,曹操正當防衞並無過錯。但此説難以成立,因為,曹操路過呂伯奢家的時候,有很多隨從,呂伯奢即使有五個兒子加上賓客,也不敢輕易對曹操一羣人動手。二是呂家對曹操待以上賓,好酒好菜相待,曹操卻因疑心太重而殺人。此説也難以服眾,曹操在亡命之中,呂伯奢又是他父親的結義兄弟,曹操沒有任何理由濫殺無辜。如果是怕呂伯奢“報警”,就沒有必要投宿呂家,再説,那個時候又沒有“網上追逃”“AAAA級通緝令”,殺人不是更留下蹤跡嗎。所以,無論哪種説法正確,都絕沒有殺呂伯奢一説,因為呂伯奢不在家。

《三國志》根本就沒有相關記載,而且,曹操與陳宮投宿呂伯奢家純粹是子虛烏有,是小説的虛構。曹操殺呂伯奢成了歷史上最冤的人(圖片來源網絡)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三國演義》中曹操殺呂伯奢是採用《世語》和《雜記》的資料改編而成,再加上作者尊劉抑曹思想作祟,便導演了曹操殘忍的殺害善良好客的呂伯奢及其一家八口的情節,從而塑造了曹操奸惡的形象。

一部《三國演義》使曹操蒙冤近20xx年,曹操真的成了歷史上最冤屈的人,他若在天有靈,不知作何感想。

不過曹操似乎早有預料,故作《短歌行》曰: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曹操歇後語3

一、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

《三國演義》中説,陳宮和曹操逃走後,途中宿在呂伯奢家,夜間聽有磨刀聲,誤認為要殺他,他先殺了呂的全家。知道錯殺後,又將錯就錯殺了呂伯奢。

[例] 趙淑梅笑了笑説:“你們這種做法我不同意,已經知道錯了,為何還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

二、 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三國演義》中講,曹操與劉備爭奪漢中,進不能攻,退不能守。有人請示夜間口號,曹操隨口説,雞肋。雞肋吃着不可口,扔了又可惜。比喻取捨不定,心情矛盾。

[例] 這事在他看來是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沒辦法最後還是收留起來了。

三、過時的蘿蔔--網(枉)操心

“網”與“枉”諧音。蘿蔔老了心裏要起纖維(細絲)。比喻考慮或料理某件事,白費了心思,沒有效果。 (例)盧萍説:“他做了許多工作,結果還是過時的蘿蔔--網(枉)操心!”

狗尿苔做點心餡兒

四、“仁”與“人”諧音。雙關語。罵人的話。

[例]“紅辣椒”先是一愣,接着笑道:“哎呀,我當是誰呢,原來是咱們的大隊長!新官上任三把火,好厲害呀!狗尿苔做點心餡兒--成了仁(人)兒了”

曹操歇後語4

曹操殺華佗歇後語

華佗作為中國古代神醫,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至今讓後人景仰。一代神醫死於何因一直是一個千古之謎,但在中國的歇後語中卻有一則道出了華佗死因。你知道是哪一則歇後語嗎?

曹操殺華佗——諱疾忌醫/以怨報德

【釋義】諱:避忌;忌:怕,畏懼。隱瞞疾病,不願醫治。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缺點和錯誤。

一、關於曹操殺華佗的故事

《三國演義》對此的解釋可謂深入人心。在該書的第七十八回中,羅貫中詳細地描寫了曹操殺華佗的經過。

曹操為造建始殿,親自揮劍砍伐躍龍祠前的梨樹,得罪了梨樹之神,當晚做了個噩夢,驚醒之後便得了頭痛頑症,遍求良醫,均不見效。

後來,華歆向曹操舉薦了華佗,曹操立馬差人星夜將華佗請來為他看病。華佗認為曹操頭痛是因中風引起的,病根在腦袋中,不是服點湯藥就能治好的,需要先飲“麻肺湯”(按: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麻沸散”,是華佗發明的一種麻醉劑),然後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風涎”,才可能去掉病根。

多疑的曹操以為華佗是要藉機殺他,為關羽報仇,於是命令左右將華佗收監拷問,致使一代神醫屈死在獄中,而華佗所着的《青囊書》也因此失傳。華佗本為“士人”,入仕為官才是他的人生目標,從醫僅是“業餘愛好”。

在中國古代社會裏,“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和“學而優則仕”是眾多讀書人的信條。華佗所生活的東漢時期,社會上讀書做官的熱潮已經達到頂點,公卿大多數是熟悉經術者,漢順帝時太學生多達3萬人,學儒讀經成為社會風尚,而醫藥技術雖為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所需,但卻為士大夫所輕視,醫生的社會地位不高,名醫棄醫從政的例子很多。這種社會風尚不能不對華佗有所影響。據《三國志·魏書·方技傳》記載,華佗年少時曾經在徐州一帶遊學,是個“兼通數經”的讀書人。徐少錦的文章認為,同當時大多數讀書人一樣,入仕做官也是華佗的人生目標,從醫只是他的“業餘愛好”。

但是,該書還記載,沛國相陳珪薦舉華佗為孝廉,太尉黃琬徵辟他做官,他都不去。這又是為什麼呢?林振清在文章中指出,這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華佗才氣大,頗自負,認為陳珪、黃琬薦舉的官職都不大,不肯為之。二是他已經迷戀上醫學,不願為此小官而拋棄所喜好的醫學。走上從醫道路後,華佗深以為恥,經常後悔,時刻等待入仕為官的機遇。《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在該書的《方技傳》中寫道,“然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一語道破了華佗走上從醫道路以後的心態。在行醫的過程中,華佗深深地感到醫生地位的低下。他的醫術是高明的,名氣越來越大,前來請他看病的高官權貴越來越多。在跟這些高官權貴的接觸過程中,華佗的失落感更加強烈,性格也變得乖戾了,難以與人相處,因此,范曄在《後漢書·方術列傳》中毫不客氣地説他“為人性惡,難得意”。在後悔和自責的同時,他在等待入仕為官的機遇的再度降臨。《一家之言,何以為信?》 利用為曹操治病的機會,兩度要挾,意圖求取官爵。

曹操請華佗為他治療“頭風”頑症,華佗用針扎胭俞穴位,手到病除,效果很好,《三國志》對此的記載是,“佗針鬲,隨手而差。”後來,隨着政務和軍務的日益繁忙,曹操的“頭風”病加重了,於是,他想讓華佗專門為他治療“頭風”病。華佗説:“此近難濟,恆事攻治,可延歲月。”意思是説,你的病在短期內很難徹底治好,即使長期治療,也只能苟延歲月。曹操的病果真那麼嚴重了嗎?

據中醫界人士講,“頭風”病確實比較頑固,在古代的醫療條件下,想要徹底治癒確實很困難,華佗雖為神醫,也未必有治癒的良策。但若説即使“恆事攻治”,也只能苟延歲月,死期將近,就未免危言聳聽了,很明顯有要挾的成分在內。

在文章中,林振清認為,華佗正是想利用為曹操治病的機會,以醫術為手段,要挾曹操給他官爵。曹操後來説,“佗能愈此。小人養吾病,欲以自重”,意思是説,華佗能治好這病,他為我治病,想借此抬高自己的身價。這説明曹操當時是明白華佗的言外之意的。但是他並沒有立即滿足華佗的要求。於是,華佗便以收到家書,想回家小住幾天為藉口,請假回家,到家後又託辭妻子有病,一直不回,對曹操進行再度要挾。曹操依照漢律,以“欺騙罪”和“不從徵召罪”判處華佗死刑,華佗服罪伏誅。

據《三國志》記載,華佗回家後,曹操曾經多次寫信催他回來,還曾命令郡縣官員將華佗遣送回來,但是華佗還是不肯回來。 曹操大怒,派人前去查看,如果華佗的妻子果真病了,就賜給四十斛小豆,並放寬期限;如果華佗説謊,就拘捕押送他回來。於是華佗就被交付許縣監獄,審訊後本人認罪。荀彧替華佗向曹操求情,曹操不理,將華佗給處死了。

曹操殺華佗是不是一時意氣用事呢?判處華佗死刑有法律依據嗎?

曹操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在歷史上以“動以王法從事”着稱。無論是理政還是治軍乃至齊家、誡子,曹操都以漢律為基本準則。徐少錦在文章中指出,依照漢律的規定,華佗犯了兩宗罪:一是欺騙罪,二是不從徵召罪。主要是後者。漢律中有“大不敬”罪,對“虧禮廢節”之犯者要處以重刑,《漢書·申屠嘉傳》便載有人“通小臣,戲殿上,大不敬,當斬”的案例。“大不敬”的具體內容較多,其中“徵召不到大不敬”適用於華佗所犯之罪。

二、關於曹操的歇後語

(一)正面:堅決果斷、非常之時用非常之人、嚴於律己

1、曹操作事——乾乾淨淨

2、曹操做事——大刀闊斧。

3、曹操用人——唯才是舉

4、曹操遇關公——喜不自喜

5、曹操遇馬超——割須棄袍

6、曹操割須——以己律人 (眾將願為他出生入死)

三、曹操考華佗

華佗的醫術高明和醫學知識的淵博,三國時期就馳名中外。魏武帝曹操是一個不信詐的人,他想考考華佗,看他對中藥精通如何。於是口授徐庶寫了下面一首四言詩句

胸中荷花,西湖秋英。

晴空夜明,初入其境。

長生不老,永遠康寧。

老孃獲利,警惕家人。

五除三十,假滿期臨。

胸有大略,軍師難混。

接骨醫生,老實忠誠。

無能缺技,藥店關門。

以上詩句,若是旁人看了還以為是批評和指責華佗無能。可是華佗看了之後,自言自語地説:“相爺又在考我也。”於是揮筆行墨,寫了十六種中草藥的名字,由徐庶轉交給曹操,曹操看了大喜,説:“果真是有能之悲也!”

你知道曹操的詩句是什麼意思嗎?

謎底:每一句詩是一句中藥名: 穿心蓮 杭菊 滿天星 生地 萬年青 千年健 益母 防己 商陸 當歸 遠志 苦蔘 續斷 厚朴 白朮 沒藥

標籤: 歇後語 曹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xiehouyu/7e3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