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精華】説課稿模板彙總8篇

【精華】説課稿模板彙總8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説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説課稿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説課稿模板彙總8篇

説課稿 篇1

一、 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這一節課是第九章的核心內容,又是初中物理的一個重點內容。

2、教學目標的確定。

阿基米德原理是通過實驗來研究浮力規律,所以這節課又是通過學生自主探究、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培養各種能力的好素材。所以,確定這節課的目標如下:

(1)知道阿基米德原理,會用阿基米德原理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2)經歷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過程,進一步練習使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

(3)通過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活動,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通過運用阿基米德原理解決實際問題,意識到物理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3、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阿基米德原理及其探究過程。

難點:正確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

二、説教法

這一節課以啟發性教學、討論法、交流學習法、實驗法,歸納法為主,並使用多媒體等工具輔助教學。為保證學生的實驗能夠合理、有序地進行,引導學生通過 下列問題來明確實驗步驟:

①實驗的目的是什麼?

②浮力大小怎樣測量?

③怎樣收集的水恰為排開的水?如何測排開的水的重力?

④怎樣安排實驗順序最為合理,為什麼?

三、説學法

作為八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實驗基本技能,例如:怎樣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大小。同時,他們上一節課已經學習了《認識浮力》,掌握了怎樣測量浮力的大小。在學生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和理論知識的前提下,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進行實驗探究並得出實驗結論是可行的,這樣既可以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能動作用和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學生也能接受和完成任務。

四、 説教學過程

1、 新課引入

通過學生實驗,讓學生體驗物體在液體中受到浮力的作用。同時通過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尋求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關係。同時也體現了從生活到物理的理念。

2、 探究浮力的大小

(1)猜想

通過實驗並設計問題讓學生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提出猜想。

(2)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這個實驗難度較大,涉及的器材多,步驟繁瑣,為保證學生的實驗能夠合理、有序地進行,引導學生通過 下列問題來明確實驗步驟:

①實驗的目的是什麼?

②浮力大小怎樣測量?

③怎樣收集的水恰為排開的水?如何測排開的水的重力?

④怎樣安排實驗順序最為合理,為什麼?

通過討論,要達到的目的有三點,第一,設計、討論實驗的可行性,發展思維水平,培養創新能力。第二、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第三、學習擬定簡單的實驗方案。

(3)分析與論證。

實驗完畢後,各小組對自己得到的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教師提問: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有怎樣的關係呢?進而引導學生得出實驗結論:浸在液體裏的 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被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

(4)正確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

通過實物演示讓學生形象直觀地認識“物體浸在液體中的兩種情況”。

全部浸入(浸沒):V排=V物

部分浸入:V排=V浸<V物

3、 練習

通過設計習題讓學生加深對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同時也讓學生運用阿基米德原理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體現了從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4、 課堂小結

讓學生通過思考自己對節課進行小結,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

5、 佈置作業

通過佈置作業,讓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可以鞏固新學的知識。

五、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設計主旨,面向全體學生,突出科學探究過程,讓學生經歷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過程,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通過運用阿基米德原理解決實際問題,意識到物理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本節課的亮點有:

一、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在這一節課的開始,以學生實驗的方式讓學生體驗物體在液體中受到浮力的作用,並引導學生進行猜想、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然後以學生分組實驗的方式,讓學自己動手去完成“探究浮力的大小”這個實驗,並引導學生分析實驗數據進而得出實驗結論。這樣不僅符合新課標的要求,也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在物理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更有利於提高物理課堂的學習效率。

二、 重點突出、難點突破。縱觀整節課是突出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探究過程。對於正確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的這一難點,採用了教師拿實物演示的方法來突破,使學生形象直觀地認識到物體浸在液體中的兩種情況。

三、教學環節齊全、教學思路清晰、環節過渡自然。

四、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

一、在課堂上沒有和學生打成一片,使得課堂氛圍不夠活躍。

二、在授課過程中語言沒有幽默感,語調千篇一律。

三、上課時間把握的不夠合理。

四、板書設計的不夠合理。

説課稿 篇2

各位評委:

上午好!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秋天的懷念》。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教學目標、説教學重難點等七個方面開始我的説課。

一、説教材

教材分析:《秋天的懷念》是人教版語文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當代作家史鐵生的一篇懷念母親的回憶性散文。作者用凝重的筆觸,回憶了母親生前在自己癱瘓時的幾件小事,用一個個平凡的細節為我們詮釋了偉大母愛的內涵。

學情分析:七年級的學生也具備了一定的閲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生要理解課文的內容和主題並不難,關鍵是如何使學生在把握母愛這一主旨的基礎上,讓學生感受到母愛的薰陶與感染,感悟人間真情。

二、説教學目標

(新課標要求七年級學生能在閲讀中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因此我設計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瞭解本文寫作背景以及作家史鐵生;學習本課生字詞,正確讀寫“癱瘓、暴怒、沉寂”等;掌握回憶性散文的寫作;理解關鍵句子“好好活”等。

過程與方法目標:掌握如何用細節描寫來表現偉大的母愛;有感情地朗讀,探究三次看花。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悟偉大而無私的母愛和“我”對母親的懷念,學會熱愛生活。

三、説教學重難點

(本單元單元目標要求重視朗讀,把握文章感情基調,注意語氣、節奏的變化;在整體感知全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從母親的語言、神態、動作等細節描寫來感悟偉大的母愛。

教學難點:深刻理解“好好活”等的關鍵詞句,並聯系現實生活,感悟人間真情,學會“好好活”。

四、説教法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主導,教師要做的是引導學生怎樣去學習。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我準備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討論法

3、點撥法

五、説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為此,我準備採用以下學法:)

1、總結歸納法

2、合作探究法

六、説教學過程(35分鐘)

(為實現我的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我準備用1個課時來完成教學。)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3分鐘)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新課導入的環節十分重要。導入語如下:)

同學們,老師在正式講課之前先請大家大聲地朗讀《合歡樹》中的這段文字,並説説讀懂了什麼?

(師生共同探討出這是作者懷念母親的句子,從而激發了學生閲讀興趣,導入本課——《秋天的懷念》,接下來,我將繼續要求學生:)

1、齊讀生字詞,如癱瘓、暴怒、沉寂、侍弄…教師糾正字詞讀音。

2、自主舉手介紹作者史鐵生,以及寫作背景,教師適當補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5分鐘)

(在激發學生閲讀興趣,檢查學生預習情況的基礎上,進入整體感知環節:)

通讀全文,找出三次看花的句子?

(這一問題,只要求學生通讀課文,在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不做過多的分析。通過以上三次看花的尋找,學生已經從整體上了解了本文主要內容和作者的大致的情感變化,進入深入研讀環節。)

(三)三次看花,深入研讀(22分鐘)

1、初次看花,對比之處見真情。

(三次看花是本文的敍事線索也是感情線索,但在具體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深入研讀時各有側重,以避免授課方式重複給學生帶來的疲勞感。

初次看花,側重於從母親與我的言行描寫的對比中,發現母親關愛兒子的深情,讓學生感受母愛的偉大與無私。)

1) 小組分段朗讀,討論回答:第一次提到看花時,“我”是什麼樣的表現?有怎樣的情緒和心態?母親是什麼樣的表現?她為什麼想讓我去北海看花?

從而師生共同探討出:(板書)

對比:母親生病,默默承受——兒子生病,暴怒無常(板書)

母親生病,兒子毫不知情——兒子生病,母親默默鼓勵

(通過直觀的對比,學生明白母愛是無私,偉大的。為接下來突破教學重點奠定基礎:)

2、二看菊花,細節之處見真情。

(第二次看花,側重於從細節描寫方面的分析,讓學生明白母親的愛不僅是偉大的、無私的,也是最細膩的。)

默讀全文,小組討論:從課文哪些細節描寫的句段看出母親的細心,母愛的細膩?

教師適當點撥,進而師生共同總結歸納為以下幾點:

a)“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母親為什麼要擋在窗前?怕兒子看到窗外蕭瑟的秋天景色而觸景傷情。

b)“她忽然不説了……比我還敏感”:由於兒子癱瘓,怕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勾起兒子傷心。這是一位心細如髮的母親,疼愛而又理解兒子的母親,她在乎兒子的感受勝過她自己,這樣的母愛不僅是偉大無私的,更是細膩的。

3、三看菊花,“重生”之後悟真情。

(突破部分教學重點,第三次看花,側重於對文章最後一段的探討,把握全文感情基調,體會作者生活態度的變化:)

快速瀏覽全文,仔細閲讀最後一段,小組討論回答:與第一次相比較,母親已經去世,妹妹推“我”去看了菊花,説説“我”的生活態度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是什麼促使了這種變化?教師適當點撥,共同歸納出:

a) 第一次時,“我”情緒上暴怒無常,心態上悲觀絕望,第三次時,對花的描寫,結尾重複母親“好好兒活”的話,説要好好兒活,體現了心中的堅強與自信。是母愛促使了“我”的這一轉變。

老師範讀全文,小組討論回答:找出表現“我”心懷愧疚,同時又懷念母親的句子?思考“好好活”是怎樣活?

b) “我”生病暴怒無常,悲觀絕望,母親生病默默承受病痛,默默鼓勵兒子,“我”感到愧疚和自責;但正是這種愧疚與自責,帶給“我”心靈的震顫與反省,懷念起母親而決定,決定和妹妹“好好兒活”,實現了“重生”。

(基本突破教學重難點,為拓寬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完全突破教學難點,我設計了拓展延伸環節:)

(四)再讀作者、拓展延伸(3分鐘)

1、師生共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向學生明確這是一篇回憶性散文。

2、向學生介紹史鐵生的`作品《我與地壇》《務虛筆記》《病隙碎筆》,告訴學生和史鐵生相比,作為健康的我們,更應該“好好活”,學會熱愛生活。

(完全突破教學重難點:)

(五)應用知識,作業佈置(2分鐘)

(開放性的作業佈置可以更好的應用新知識,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熱愛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1、推薦課外閲讀史鐵生的作品《我與地壇》《務虛筆記》《病隙碎筆》,思考“好好活”在其間的表現。

2、根據本課的學習,回顧父母對自己無私的愛的生活細節,寫一篇回憶性散文,字數不限,要求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説課稿 篇3

開場: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您好,我是**號説課者,我的説課課題是《***》;

一. 説教材(點明兩點容---教材本身的大體內容;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和教材的關係)

《***》是一首2/4拍子的歌曲,主要講述了。。。情節生活化,簡單樸實,富有童趣,易於幼兒理解引起幼兒情感上的共鳴,具有一定的情感教育意義;

二. 説目標(三點目標依次展開説明)

根據本班幼兒在音樂技巧和認知方面的實際水平和實際年齡特點,我確定了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標

1. 認知目標:初步學唱歌曲,理解歌曲內容;

2. 能力目標:初步學習用不同的聲音,動作表現歌曲,唱好浮點音符和跳音;

3. 情感目標(根據具體歌曲題材內容確定)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活動的難點是:。

(在通常情況下活動的認知目標定位為活動的重點,活動的能力目標定位為活動難點;除及特殊情況有變化)

三.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具體到每一個細節,哪怕是一段音樂也要具體説出是什麼名字的音樂)

認知經驗準備:

四.説教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本次活動我主要的教法有:

1. 啟發引導法

2. 情境教學法

3. 示範法

4. 多媒體直觀演示法

(在説教法的時候不必要每一個都去詳細的解釋,找出其中一個亮點教法解釋一下即可)

五. 説學法

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在充分大膽的聽聽説説的輕鬆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

1. 視聽唱法

2. 遊戲法

3. 欣賞法

六. 教學過程

以激發幼兒興趣入手,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為幼兒營造一個民主,平等,輕鬆愉快的活動氛圍,促進幼兒良好個性的發展,我堅持傾聽---感受---理解---體驗的教育理念,設置瞭如下的教學環節:

(一) 律動進場,調動幼兒情緒(情境創設法,用時大約2分鐘) 我特意選用了歌曲中的旋律作為律動伴奏音樂,目的是讓幼兒在舞蹈

律動中傾聽歌曲旋律,加深對歌曲的印象,有一個初步感受,輕鬆的投入到音樂活動中;

(二) 設置情境,引入情感(多媒體演示法,2分鐘)

用故事形式展開活動,提出一個問題,充分拓展幼兒思維,為引出下一環節做鋪墊;

(三) 整曲欣賞,感受歌曲旋律(視聽結合法,5分鐘)

1. 有畫面的欣賞,在欣賞後提問你聽到了歌曲中講到了什麼? 目的:通過這樣的提問,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發揮幼兒主體性,使幼兒初步理解歌曲內容,為認知目標的實施做鋪墊;

2. 無畫面的心善老師範唱:聽到歌曲後你餓心裏是什麼樣的感覺? 目的:此環節重點引導幼兒專心傾聽,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更好的融入到歌曲的情境中

(四) 學唱歌曲,表達情感(示範法用時大約5分鐘)

1. 用“哩,啦”輕聲哼唱旋律

2. 嘗試師生齊唱,採用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

3. 情緒情感表達

(五) 自由表現,體驗樂趣,完整表演歌曲(遊戲體驗交流法,3分鐘)

此環節是活動的結束部分,《綱要》中指出,培養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因此通過對歌曲的理解創設了情境進行師幼共同表演;促進情感變化遷移,使得首尾呼應,情感目標得到昇華。

説課稿 篇4

大家好!今天我要説的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下冊的第3 篇課文《小池塘》。

根據20xx版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分析(包括重難點),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分析,教學過程分析以及板書設計幾個方面加以説明。

一、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下冊的第3 篇課文《小池塘》的內容,是小學一年級語文的重要內容之一。一課文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展開了豐富的想象,賦予靜態的池塘以動感和生命,給人一種美的愉悦。是一篇培養學生朗讀能力、語言感受能力的好教材鑑於這種認識,我認為,本節課不僅有着廣泛的實際應用,而且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從心理特徵來説,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較強,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隨着迅速發展。但同時,這一階段的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這些特點,一方面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分析

基於以上認識,根據新課標教學要求,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及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認識14個生字,會寫7個,學會4個偏旁部首。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春天到來時小池塘的明亮,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其中目標1和目標2是課文的重點,目標3是課文的重點更是難點。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準備藉助多媒體(或圖片)演示,緊扣詞句,創設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把觀察、想象、朗讀有機結合,感受意境之美、語言文字之美。

四、教學準備及教學課時

準備好多媒體課件及教學掛圖、生字小黑板。

我準備安排兩課時引導學生達到預設的學習目標。

第一課時:我準備採用三個層面的讀,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首先,歌曲導入,引出課題,引導學生帶着問題,自讀課文。接着,結合初讀檢查,引導學生再讀課文,在這個過程中,我着重對 “映、珍”進行正音,用實驗法引導理解“倒映”,重點引導讀好“ 池塘裏的水波一閃一閃的,像一隻明亮的大眼睛。”。在初步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美讀課文,使學生通過選擇性朗讀,再次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瞭解。最後,我將預留七、八分鐘的時間,指導學生學習“姐、吹、波、只”,尤其是“姐”,帶有新的偏旁“女字旁”,學生不易寫好,因此,我指導學生先看書上的筆順表,再通過老師的範寫、學生的描仿,正確規範地書寫。最後,讓學生當堂練字,教師巡視指導。

下面,我着重講第二課時的教學。本課時我將通過複習舊知,鞏固字詞;精讀感悟,悟中生情;識寫生字,

探究入微;個性作業,拓展延伸四個環節來組織教學。

五、教法及學法分析

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主要採用:自主讀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師生、生生互動,創設實踐語言的場景,通過朗讀,達到情感上的共鳴,用有感情朗讀貫穿全課教學。

學法主要是學生有感情的讀,邊讀邊想,讀想結合,發揮想象力,聯繫實際,通過口語練習,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六、教學過程分析

第一環節:複習舊知,鞏固字詞

我先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一閃一閃、明亮、倒映”等由生字組成的新詞,並相機地進行正音,接着啟發學生以連詞成句的方式説説課文的大概內容,然後我將結合學生回答,創設去小池塘邊走走、看看的情境,引導他們再次走進文本,感受小池塘的明亮。

第二環節:精讀感悟,悟中生情

本文共有三個自然段。

(1)引導學生邊看插圖邊自由讀第一段,圍繞“為什麼説池塘像明亮的大眼睛”這個問題,在小組中展開討論。

(2)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重在自悟。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具體寫了白雲、太陽、月牙、星星倒映在小池塘裏的景象,是全文的重點,我將以合作交流的方式突破難點。

(3)第三自然段,是對小池塘的讚美,我扣住“五彩的世界”引導學生回讀上文,找找表示色彩的詞語,聯繫上面的説話練習,來體會景色的豐富多彩,在有所感悟的基礎上,配上優美的音樂,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把自己的體驗、感受表達出來。

第三環節:識寫生字,探究入微

我將預留七、八分鐘的時間,指導學生學習“邊、陽、紅”3字,請學生自學筆順表,在學生交流字形時,我從旁點撥和指導,邊示範板書:尤其是“陽”字的雙耳朵要寫的向上一點,要寫得美觀勻稱。

在學生書寫時,我巡視指導,糾正寫字姿勢,教育學生“提筆即是練字時”,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第四環節:個性作業,拓展延伸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為此,我還佈置了自選課外作業:1、畫一幅小池塘的畫。2、和爸爸媽媽去郊外,觀察小池塘、小河、湖水,説説感受。

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讓學生個性作業,可以達到課堂向課外課外拓展、延伸的目的,真正作到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體會學之歡樂。

七、説板書設計

根據低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板書應該簡潔明瞭,具有概括性、指導性、藝術性。本課板書如下: 小池塘

明亮 美麗

五彩

以上説課僅僅是我對本課的一種教學預設,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將隨時注意課堂的生成,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境界。

説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小學科學課的研究對象主要有三大領域: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與宇宙,本節課所講的《太陽系》屬於地球與宇宙這一領域。《太陽系》是科教版自然五年級第二學期第六單元太陽系與宇宙探索的第一課。在低幼階段,兒童就從各種媒體接觸到“地球”這一概念,通過三四年級的科學課的學習,學生獲得了有關地球的更完整的印象,這包括瞭解地球的概貌和組成物質以及因地球的運動而引起的各種變化。然而,僅僅認識地球是遠遠不夠的,在宇宙中除了地球還有天空中的星體。為此,本課在學生已經認識了地球、月球、太陽三個天體及其相互關係後,引導學生將視野擴展到更宏觀的太陽系,為小學生撩起星空的神祕面紗。通過認識太陽系,通過了解人類對宇宙奧祕的探索,使學生認識科學的進步和人類智慧的潛力,從而點燃小學生的求知慾。因此,本課的教學無論在知識上、能力上還是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對學生的培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在本課教學之前,學生已經知道地球的運動、月相的變化、日食和月食、以及地球、月球、太陽之間的關係等,這些知識將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基礎。參加本課學習的對象是五年級的學生,學生已具有初步理性思維的特點,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協作探究的能力,對新信息的新鮮感影響了對主題的深層次理解、探索與把握,從一定角度上説分散了學生對知識的注意力。

為此,教師要不斷地改進課堂組織方式,以期全面發揮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作用。教師要有效地發揮指導和引導的作用,給更多的學生提供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在有效的自主探究發現與小組合作交流的活動中,促進學生自主與合作學習行為的養成,讓學生體驗着更多的學習樂趣。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八大行星的名稱和排列順序;知道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由圍繞它轉動的行星(包括圍繞行星轉動的衞星)、矮行星、小天體等組成的。

2)情感目標:產生對行星、彗星、流星等天體的學習興趣;關注人類對星球的探索,培養學生了解天體、發現天體奧祕的渴望。

3)能力目標:具有空間想象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太陽系的構成,感受宇宙的魅力。

難點:建立太陽系模型 ,讓學生對太陽系有一個正確的空間認識。

五、教法和學法

1、教法:

(1)激發興趣,適時誘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考慮到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相對抽象,而學生由於年齡的特點,抽象思維能力相對較差,所以我倡導以形象直觀思維為主,使用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手段,變抽象為直觀,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樹立正確的科學世界觀。引導學生模仿課件自己動手做實驗,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2、學法:討論交流,動手操作,小組合作,類比推理。

六、媒體資源及原由

根據本課知識點多,信息量大的特點,我在課前找尋了大量的資料,將太陽系的概況、八大行星表面情況等知識製成一個容文字、圖片、動畫、視頻為一體的內容較為豐富的課件——太陽系。由於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還有一定的侷限,真實的太陽系運動的情況學生是無法想見的,幫助學生建立表象。學生通過一定的情景,藉助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以資源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利用多媒體資料來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去探索,自主完成所學知識的構建。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還應初步瞭解一些科學發現的故事和科學家的事蹟,知道一些科學發現的成果及其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知道科學技術的成果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的結果,激發探索宇宙的興趣和好奇心。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首先我通過讓學生觀看太陽系的視頻資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發學生探究的渴望。(利用多媒體資源,產生壯觀的立體感覺,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身臨其境,激發其對宇宙太空的探索渴望,形成對科學新發展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建立太陽系概念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三個步驟,首先提問:地球在不停的圍繞太陽運動,還有哪些天體也在不停地圍繞太陽運動呢?其次,讓學生欣賞視頻資料;再次,讓學生觀察太陽系組成圖,提問它們之間是如何排列的?學生互相交流完畢後,請學生彙報交流的結果。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把握小學教學的“個性”,充分發揮教材的作用,佈置學生收集資料,太陽系的研究在課前就已開始了。課上小組之間互相交流,在學生對太陽系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然後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適時播放,創造適當的“情境”,讓學生接受視覺、聽覺等媒體信息,以學生為主體,實現自我反饋。突破本課教學重點。學生面對呈現的信息,聯繫自己的先前知識,形成對當前信息的理解,同時,當前的新信息又能使原有的知識進行重組和調整。

(三)深入理解,建立太陽系模型

通過以上三個環節,學生對太陽系已有了初步的瞭解,為了讓學生充分感知太陽系的龐大。在試教時,我讓學生根據八大行星距太陽的平均距離以及各行星赤道直徑數據表建立太陽系模型,五年級學生對數據的處理能力還不夠,做出的模型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在陳祥金老師的幫助下,通過用實物模擬太陽系八大行星,建立太陽系模型。建立太陽系模型是本節課的難點,最主要的是藉助建立模型讓學生建立起對太陽系的一個新的認識。這節課,我利用身邊的實物模擬太陽系的八大行星,讓學生對太陽系模型的建立有一個初步的感知。使學生對太陽系模型有一個直觀的印象,清楚的瞭解太陽系八大行星之間的關係。這樣的展示有利於突破教材的難點,使學生對太陽系的認識由抽象到具體,由複雜到簡單,突破教學難點。

傳統的天文常識教學一般採用單一的“講解——接受”式教學,這種教學思路其實並不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只有讓學生自己透過繁雜多樣的現象,經過去偽存真,去粗存精,才算是真正經歷了科學的探究過程。因此,本堂課的學習力圖把傳統的步驟教師行為,學生行為設計思路及分析一講到底的課堂教學模式轉變成為學生自主式學習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整個教學中教師起組織者、輔導者、參與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人為本,主要着眼於“引”啟發學生“探”,放手讓學生自己積極主動處理信息,調動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在小組活動、多邊互動中增長智慧,培養能力。

説課稿 篇6

一. 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確定《雕蘿蔔》一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本節課要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結合小學兒童的學齡特點,本着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常欣賞和表現使學生感受雕刻藝術的獨特魅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過程與方法:學生自主探索掌握蘿蔔的基本雕刻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髮現美、表現美的能力。

明確了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

教學重點是:初步掌握蘿蔔的雕刻方法。(如刻、翻折、嵌等)。

教學難點是:能運用掌握的雕刻方法完成一件蘿蔔雕刻作品,並進行創編活動。

二. 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小學五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三.教學過程

為了使學生都能在視、聽、説、做、思等行為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創設情境我首先設計了“創設情景——欣賞動畫”這一環節,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在教學一開始,播放了動畫片段,把學生帶入蘿蔔的世界中,讓學生欣賞造型各異、風格獨特的蘿蔔雕刻,為後面設計雕刻做好鋪墊,引出本課課題—雕蘿蔔。

(二)引導啟發 走近雕蘿蔔。由於每個學生的成長經歷、知識層面、生活環境的不同,觀察力與認識層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設計了“引導啟發走近雕蘿蔔”一環節。先出示一組蘿蔔,引導學生觀察探索,瞭解。接着進行示範,讓學生觀察分析:設疑引路,歸納總結,突破難點,避免發生同樣的錯誤。這一環節的設計為學生的雕刻了一個坡度,減低了難度。教學活動中,以此調動學生勇於表現、釋放個性的積極性,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三)自主探究 大膽創作

接着我設計了“自主探究——大膽創作”一環節,因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課程標準特別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他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識,所以在這環節我鼓勵他們相互交流,積極互動,講解自己的製作想法,瞭解不同的方法步驟,並大膽地創作一個設計與眾不同的蘿蔔作品。通過這種安排,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在小組中合作、在小組中探討,使重、難點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決,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創作同時,並播放兒童歌曲,營造輕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展開思路、大膽創造,體驗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四)展示評價

我接着設計了“作品交流,欣賞評價”的環節,木偶劇的展示方式,真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在學生創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採用自評為主,互評與教師簡評為輔的方法進行評價,從而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悦。

1.自評:讓學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説説自己的作品名稱,覺得自己的作品什麼地方製作的棒?

2.互評:學生之間相互談談自己的看法,讓他們在共同的參與過程中產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審美能力。

3.教師評價:根據激勵性的原則,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我相機結合學生作品的不同特點,肯定孩子們的各種表現,保護他們的積極態度和創新意識。點評時注意給能力較弱、性格內向的學生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找出其優點,甚至擴大其優點,併發自內心讚揚他們,使他們擺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這樣,讓全體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擴展延伸

科學精練的結束語能起到“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因此我最後設計了“拓展延伸”環節,在課程即將結束時,問學生:“這節課哪一點給你帶來了快樂?”學生學會從創作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合作的快樂,甚至會從老師和同學的評價中體會到快樂。這一環節對快樂的回顧,既加深了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印象和體驗,同時又是對這節課的總結和梳理。

四.板書設計: 根據教學活動的安排,板書設計分兩部分。 即:你要做什麼和應該注意什麼。

A、選 選蘿蔔

B、想 構想小動物的特徵

C、畫 簡單畫出要雕的形象

D、雕 注意用刀安全

E、拼 組合

總之本節課通過這幾個方面強調了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

一句話:只要教師轉變觀念,大膽的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滿足他們好奇、好動、好説的特點,教學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

説課稿 篇7

一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去括號法則及其運用,去括號是中學數學代數部分的一個重要的基礎知識,是以後化簡代數式、分解因式、解方程(組)與不等式(組)、配方法、函數等知識點當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對於七年級學生來説接受該知識存在一個思維上的轉變過程,所以又是一個難點,由此可以看出,去括號在初中數學教材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

二、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生經過觀察、合作交流、討論總結出去括號的法則,並較為牢固地掌握。 2、能正確且較為熟練地運用去括號法則化簡代數式、解決簡單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經歷觀察、實驗、猜想等數學活動過程,形成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化繁為簡等;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的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知識的分解、知識的整合能力。 情感與價值目標:

1、通過學生間的相互交流、溝通,培養他們團結協作的意識。

2、瞭解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去括號使代數式中的符號簡化,便於合併,體現了數學的簡潔美。

三、重難點分析

重點: 去括號法則及其應用。

難點: 括號前面是“一”號,去括號時,括號內各項應如何處理。 重難點的突破:

1、讓學生理解去括號法則產生、發展及形成過程。

2、口訣記憶:去括號,看符號:是“+”號,不變號,是“一”號,全變號。

四、教法學法分析

教師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和推動者,並且七年級學生的思維呈現出的特點是:具體、直觀、形象。為突破難點,選用“情境→探索→發現”的教學模式,通過直觀教學,藉助遊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未知欲,求勝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以“自主參與,勇於探索,合作交流”的探究式學習方法為主,從而達到提高學習能力的目的。

五、設計理念

1、本節課藉助遊戲,設置問題情境及練習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學生動腦、動手,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數學直覺能力,還啟發學生的探索的靈感,從中獲得數學的思想、方法、能力和素質,同時也獲得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2、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責任是為學生的發展構建一個和諧、開放的思考、討論、探究的氣氛,要為他們創造“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課堂境界,學生從中獲得知識、方法、科學精神,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六、教學流程

綜合以上分析,為了緊扣教學重點,突破難點,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1

2

七、教學反思

1、營造了民主,寬鬆的教學氛圍,建立了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學生在輕鬆的心態下高效地學習。

2、情景設置有特色,切合學生實際,能讓學生產生共鳴;自學材料中的問題設置有思維梯度,環環相扣。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全過程,親歷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提高了探索能力和數學化意識。

説課稿 篇8

大家好!

牆飾是孩子自我表現與展示的舞台,也是信息與經驗交流的窗口。為此,我班以主題牆飾為切入點,實踐了"牆飾"與教師、家長和幼兒之間的"對話"。

主題來源:一天,我班的小朋友帶來了兩隻小雞,頓時,孩子們都圍攏過來,開始時還是觀察,後來膽子大了,又摸,又親,又逗.....他們把小雞當成了自己的朋友。為了滿足孩子們對小雞的興趣,我班生成了"可愛的小雞"主題活動。

主題教育目標:

1、 初步瞭解小雞,知道小雞的生活習性。

2、 能通過繪畫、歌唱、表演、語言表達等形式表達對小雞的熱愛。

主題發展脈絡:

在這個主題活動中,跟據小班年齡特點,依賴於情景發展脈絡,我們打破領域的界限,依據孩子興趣和需求進行了"小雞朋友"、"小雞從哪裏來"、"小雞的樣子"、"小雞吃什麼"、 "小小蛋兒把門開"、"我們喜歡小雞"的活動,通過觀察、認知、耳聽、手摸、討論、繪畫、歌唱等形式,瞭解了小雞,對小雞的興趣愈發濃厚,從而熱愛小雞。

小雞朋友:孩子們圍着小雞看啊,説啊,高興極了,象是在和小夥伴遊戲。看到自由自在、活潑快樂的小雞走來走去,吃着小米,他們有了要抱小雞的衝動。於是我引導孩子們,要想和小雞成為朋友,要愛護小雞,可以輕輕撫摩,但不要過力。這時,只見萬福增、李英雲以迫不及待地拖起小雞親吻,那親熱勁簡直就像是親密的朋友。因此我們的"小雞朋友"活動應運而生。

小雞從哪裏來:在和小雞遊戲的過程中,月月的一個問題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老師,小雞是從哪裏來的?其他孩子也追問:是啊,小雞是從哪出來的?......這時,新宇説:好象是從雞蛋裏出來的。為引起孩子們更大的求知慾,我便説:竇老師也不太清楚,咱們一起來請爸爸媽媽幫着尋找答案吧。當天,我們把這個問題用口頭傳達和書面通知以及網上互動的形式告訴了家長。讓家長們一同尋找答案。第二天,家長們就拿來了網上資料、書籍資料,高木男的爸爸還打印了小雞出殼整個過程的彩印圖。於是,我們利用圖片為孩子們講解了小雞出生的整個過程,孩子們漸漸瞭解了小雞的出生。這就是第二個活動內容:小雞從哪裏來。

小雞的樣子:瞭解了小雞的出生,他們更是喜歡小雞了,天天圍着小雞又説又唱。一天,夢夢看着小雞感慨的説:小雞的羽毛真好看,毛茸茸的。我接過來:對,小雞的羽毛真是好可愛。"小雞胖乎乎的,走起路來一扭一扭的。""小雞的嘴是尖尖的。""小雞唧唧的叫喚,聲音也很好聽。"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説起了小雞,這就是我們的"小雞的樣子"主題內容。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大膽的表達,無論對與錯,他們都説出了自己對小雞樣子的理解。

小雞吃什麼:一天我正喂小雞吃小米的時候,張明智疑惑的問:"老師,我們有很多好吃的東西,那小雞能吃嗎?小雞最愛吃什麼?它是光吃小米嗎?"為滿足幼兒的探索慾望,小雞吃什麼的主題活動應運而生。在這個活動中,我先請孩子們討論,然後請孩子們帶來自己認為小雞能吃的東西,讓他們自己試着喂小雞。最後,他們發現小雞太小,只愛吃些小米、玉米麪和的糊、大米麪和的糊、雞蛋黃、小蟲。

小小蛋兒把門開:"小雞從蛋殼裏出來"對於孩子來説,永遠都是新鮮的。"小小蛋兒把門開"這首歌的內容能夠讓幼兒能更加清晰地瞭解這個過程,因此我們設計了一個音樂活動:小小蛋兒把門開。目的是能用身體動作表現小雞破殼的情景,體驗小雞出殼的快樂。能愉快的參加歌曲的表演,大膽的表現小雞的可愛。由於小班幼兒年齡小,思維直觀,他們的情感往往是在意境中產生。創設與音樂作品相適應的情境,有利於幼兒情感的形成。因此在活動中,我為孩子們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情境:小雞出殼的錄象, "大蛋殼",可愛的小雞頭飾,小雞裙,草地、小蟲、雞叫聲等。使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以達到觸景生情的效果,從而更好地表現自己。孩子們對這個活動很感興趣,他們非常投入,動作非常可愛。孩子們在活動中大膽地表達、表現,增強了了自信。

我們喜歡小雞:孩子們對小雞的感情愈來愈深,我們通過故事表演、區域認知、泥塑、繪畫表演、歌唱、為小雞建家等活動使幼兒抒發對小雞的熱愛。特別是繪畫小雞孩子們最喜歡,他們在每天堅持不懈的練習下,基本掌握了繪畫的方法。通過兩次親子活動,一次家長開放,孩子們與家長共同完成了很多有價值的作品,並張貼在室內外的牆上,構成了我班的繪畫特色。表達了孩子們對小雞熱愛的深厚感情,同時也表現出家長的支持與參與,他們也不約而同的加入到我們喜歡小雞的主題活動當中。

主題與環境是密不可分的,而主題必須依靠環境才能更深入、具體地開展。因此,我們隨着主題的發展和孩子的興趣創設了一系列環境,將活動的主題融入環境當中,讓幼兒不斷的與環境互動,使環境體現主體內容。

在主題活動中,孩子自發參與、自主學習、自由表達,獲得了自身的發展,積累了許多有意義的經驗。在這個過程中,師幼之間是平等的,是合作伙伴的關係。我們還發動了家長們一同蒐集資料、圖片等,達到了家園互動的效果。

主題環境的創設不僅僅是美化教室,它應該是孩子們自我表現與展示的舞台,也是信息與經驗交流的窗口,更是孩子們盡情想象與創造的天地。因此,我們設置了主題環境區域,分別是開心想吧、開心做吧、開心畫吧、開心看吧、開心玩吧、開心唱吧、開心搭吧。

在每一個區域裏投放了許多相關的材料,例如:開心想吧的母雞下蛋,舀蛋、拼蛋;開心做吧的小雞回家的迷宮、胖小雞和瘦母雞;開心看吧裏提供了圖片、錄有與圖片相關和不相關的小雞故事、小雞出殼的自制玩具等。

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zlwpn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