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説課稿

《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説課稿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説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説課稿

尊敬的各位專家、評委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第一課時),所選教材為湘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説教材、説學情、説教法與學法、説教學設計及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談談我對這節課的教學設想。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是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下冊第六章第一節內容,是中國區域地理學習的第一節,因此在學習方法上顯得非常重要,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在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基礎上,構建學生認識中國區域地理的“模”。一方面,這是在學習了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差異的基礎上,對東北地區的進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為學習東北地區的人口與城市分佈、產業分佈等知識奠定了基礎,是進一步研究的工具性內容。鑑於這種認識,我認為,本節課不僅有着廣泛的實際應用,而且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

2.教材處理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用課程標準取代教學大綱,實際上就隱含着教師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教師不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開發者和研究者。因此,我在教材處理時,根據學生情況和教學實際,靈活地使用教材,問題設計注意緊扣課標,一般問題和重點問題採用不同的自學要求和自學方法。

3.説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以及新課程標準和教學指導,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徵,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通過讀圖瞭解東北地區的位置、範圍;

②使學生明確中國區域地理的學習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運用地圖,能夠準確描述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特徵(主要是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並簡要評價其優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進一步瞭解祖國各地自然環境的差異,通過了解北斗衞星導航系統的組建與運用,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和為建設富強美麗祖國勤奮學習的責任感。

4.教學重難點與難點

為了充分體現標準要求及本節中心內容,確定本節的教學重點難點為:

教學重點:運用地圖,能夠準確描述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主要是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並簡要評價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對本區域地理位置重要性的評價。

5.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地圖冊、多媒體課件,課前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

二、説學情

從認知狀況來説,學生已具備了對世界區域地理、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地理環境的知識與方法儲備,具備了一定的自我分析本部分內容的能力,這為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打下了基礎。但是對於學生來講評價本區的地理位置是一項新內容,也是需要思維含量較多的內容。本區域自然環境的學習方法與世界區域地理、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地理的有一定的不同。從心理特徵來説,八年級的學生的思維能力從經驗型逐步向邏輯型發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隨之較快發展,但同時,這一階段的學生還具有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表揚、肯定的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這些特點,一方面多運用直觀生動的多媒體,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同時,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説教法

1、“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主要環節包括先學、後教、小結、當堂訓練、拓展教學等階段。這種教法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如培養學生閲讀課本的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2、計算機輔助教學:

利用計算機制作的地理課件,將文字、圖形等媒體綜合在一起,創設直觀性與探索性相結合的教學情境,以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説學法

學生根據自學提綱採用讀書、讀圖、小組合作、探究、歸納等多種方法來學習,促使學生積極思維,在主動的學習中獲得知識,形成能力,變“學會”為“會學”,從而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五、説教學過程

新課標指出,地理教學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學習的活動,是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過程,是師生共同發展的過程。為了高效、有序地進行教學,本節課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經過剪輯的電視片《闖關東》,導入本節課的學習,教師提出問題:關東在哪兒?進入第一部分《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的學習,同時展示三江平原、長北山天池、東北地區鄉村冬季景觀、大興安嶺森林景觀等反映東北地區地理特色的景觀圖片,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節課的學習中來。

(二)展示學習目標

新課順利導入後,利用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通過有針對性的導讀,增強重點和難點、喚起學生的注意,以調動學生知識儲備,調整學生思維指向,作好目標實施的心理準備。

(三)“先學”階段

1、地理位置:(展示自學指導一)

看課本P24圖6-1東北地區在中國的位置”、圖6-2“東北地區的範圍及行政區劃”及第一自然段,思考:

(1)説出東北地區在中國的大致位置、範圍,找出其鄰國、鄰省(區)和瀕臨的海洋。

(2)東北地區南北跨越多少緯度?主要位於哪一個温度帶?(舉例説明)

(3)估算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之間的最近距離。

學生圍繞思考題認真自讀課文,特別強調圖文對照,相關知識點在圖上得到落實,獨立思考,對能在課本上找到答案的,找出來圈點勾畫註上標記。

學生根據自學指導自學時,教師要關注全體學生的自學動態,及時瞭解學生自學情況,走下講台,進行巡視,小聲個別詢問,掌握學生的自學速度,及時通報信息,對讀書解題快的同學給予表揚,對學有困難的同學給予鼓勵,必要時作適當的指導。同時瞭解學生在自學中的問題,對其進行梳理歸類,分清是個別性的還是普遍性的,以使“後教”有針對性,對普遍有疑難的問題,教師適當再給一段時間,讓學生在小組內展開討論,力求解決,對還難以解決的做出標記,以待“後教”中解決。

設計意圖:

1、這樣的問題設計是根據“課標”和“教學指導”的要求,從實際出發,引導學生通過讀圖來了解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讓學生從中感悟到運用地圖是認識區域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這樣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力求精講多練,鍛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運用地圖認識區域地理位置:(展示自學指導二)

默讀課本P25閲讀材料“運用地圖認識區域地理位置”思考回答:

(1)地理位置一般分為絕對位置和相對位置兩種,經緯度位置是---?相對位置是指-?據此讀P25圖6-3、圖6-4,判端哪一副圖表示的是絕對位置,哪一副圖表示的是相對位置?

(2)地理位置對生產生活、經濟發展、交通運輸等都有重要影響。比較日本、中國、蒙古海陸位置的差異,舉例説明海陸位置對這三個國家的影響。

(3)比較東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島緯度位置差異,簡要説明緯度位置對這三個區域農業生產的重要影響。

(4)簡要評價東北地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設計意圖:

通過上述活動,引導學生了解地理事物或現象的位置有絕對位置和相對位置兩種,而地理位置對生產生活、經濟發展、交通運輸等方面的重要影響,運用地圖簡要評價東北地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進一步掌握認識和評價區域地理位置的方法,使學生經歷一個“感悟方法-知道方法-運用方法-習得方法”的完整過程,真正形成能力。

(四)“後教”階段

“後教”是全面檢查學生自學成果的過程,更是幫助學生斷疑釋惑的過程。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要求學生,對照自學思考題逐一當堂解答,凡是學生能解決的,就讓他們自己解決,對於全班性的共性問題,需要老師引導、點撥的問題,老師應充分點撥講透,這將是本節的難點,使學生真正掌握知識、形成技能與方法,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當堂訓練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基本把握了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與所要掌握的方法,此時,他們急於尋找一塊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體驗成功,於是我把學生導入第三環節,完成練習冊P18-19頁第一、二題內容。

要求學生獨立、認真、快節奏的當堂完成,教師不做任何輔導,對學生訓練中的一些不良習慣進行提示糾正。

這種練習側重培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理解及初步運用的能力;從中找出哪些學生在哪些目標上還沒有達到要求,從而及時發現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做到“堂堂清”,不給學生課外負擔。

(六)小結歸納,拓展深化

小結歸納不僅僅是知識的簡單羅列,而是優化認知結構,完善知識體系,進而形成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學習的過程、方法、體驗等方面進行歸納,我設計了這麼三個問題:

①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方法?

②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③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對區域地理的學習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你還有什麼困惑?説給同學們,讓我們再進一步。

六、説板書設計

本節我將採用重點式的板書,將教材內容中最關鍵的知識加以概況、列成提綱,這種板書,條理清晰,重點一目瞭然。

七、補充説明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是我校正在實施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如培養學生讀圖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講授中特別注意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習慣有一定的要求,平時應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z8x9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