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羣數量的變化》説課稿

《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羣數量的變化》説課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説課稿是進行説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羣數量的變化》説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羣數量的變化》説課稿

一、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學情分析

“探究培養液中酵母種羣數量的變化”是《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的活動建議。讓學生通過實驗體驗建構數學模型的過程,體現了科學與數學的整合,有利於學生深刻理解種羣數量的變化,同時培養學生簡約、嚴密的思維品質,而建構模型及模型的理解和應用是高中教學的難點之一。通過兩輪的教學摸索,在今年對於本實驗的教學有了比較成型的方案,今天與各位教師分享。

這個實驗常用的方法是稱取1克乾酵母,加入到10毫升馬鈴薯培養液或葡萄糖溶液中,28℃連續培養7天。每天定時取樣、計數,最後繪製出酵母菌種羣數量變化曲線。在教學過程中我有兩點想法:第一,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獲得數據、建構模型的過程中。這樣就要大量的取樣,多次大量取樣會影響培養液的體積,造成嚴重的實驗誤差。第二,在一節課完成計數,避免利用大量的課餘時間去計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操作性更強。

在保證實驗科學性的基礎上,我的實驗方案如下。在此將必修3與選修1微生物實驗進行整合,這樣處理的原因有兩點:第一,解決選修1實驗過於集中,學校實驗室條件的限制,不好安排。所以將選修1和必修3的學段打通使用。第二,實驗中將選修1中微生物的內容融入進來,為了讓學生體驗模型建構的完整過程。這也體現了北京市一直倡導的整體備課的思想。

實驗的全過程在一節課很難完成,教學實踐中我是這樣安排得,前後共6課時。重點是第五課時,收集數據、建構模型。下面我簡單的闡述這五課時的內容。

2.單元實驗教學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完善修正實驗方案。並進行乾酵母活化,取1克乾酵母加入到100毫升的培養液中,培養液是教師配置好的。

第二課時

培養基的配製、講解滅菌的方法。此實驗中將馬鈴薯培養基換成合成培養基,因為合成培養基的成分穩定,有利於教師在預實驗過程中對接種量和接種時間的摸索。課下完成培養基的滅菌和倒平板。

第三課時

講解平板劃線和稀釋塗布法,學生的實驗操作是,將活化了48小時的酵母菌,在固體培養基上進行稀釋塗布或劃線。目的是得到單菌落,降低實驗誤差,這也是進行後續實驗的基礎。

課下完成菌種的擴大培養,具體的操作是:挑取單菌落接種到50或100毫升的液體培養基中,在搖牀上30℃、150轉/分進行菌種擴大培養,培養12到24小時。

第四課時

課堂上學習使用血球計數板。

課後實驗操作:向8瓶成分、體積相同的培養液中接種等量的菌種。培養4、8、10、12、14、16、24、32小時,放在4°C冰箱中保存、備用。

第五課時

學生對不同培養時間的酵母菌進行計數,處理數據,建構模型。在預實驗過程中有3點體會比較深,現在與大家一起分享。

3.預實驗過程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⑴乾酵母活化

用乾酵母發麪,半小時就可以了。在這個實驗中將活化了2個小時的酵母菌,在平板上劃線,可得不到單菌落。通過大約10天的摸索,在搖牀上培養48小時,才能得到菌落。

⑵實驗科學性的探索。

取等量的菌種分別接種到8瓶成分體積均相同的培養液中。同時在相同的條件下培養,培養不同的時間,第1瓶培養4小時,取出放在4°C冰箱中保存、備用。相當於將酵母菌固定4小時的狀態。以後依次固定在8、10、12、14、16、24、32小時的狀態,最後同時計數。從理論上講菌種來自單菌落,8瓶中培養液的成分、體積、培養條件都相同,8瓶菌液在相同的時間酵母菌的數量應該沒有顯著的差異。可能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8瓶培養液是8個種羣,這樣做科學嗎?我也有過這樣的疑問,所以我將此方法與常用的實驗方法,從一瓶培養液中取樣計數,進行了對照,實驗結果,紅線是一瓶連續取樣的結果,黑線是8瓶同時取樣的結果。兩種方法沒有顯著差異。還請教了首都師範大學專門研究酵母菌數量變化的教授,並得到肯定。

改進後的實驗方案,對於每一個培養時間,可以多取樣,而且對後續的實驗沒有影響,保證了每個同學都能參與實驗過程中。4°C冰箱中保存,可以在一節課完成不同培養時間的計數。

⑶接種量和培養時間的摸索

為了能夠讓實驗結果形成很好的“S”型曲線,有助於分析種羣數量變化規律的分析。接種量和培養時間是非常關鍵的。在預實驗過程中,我設置了不同的接種梯度實驗,摸索接種量,並以2小時為間隔進行培養時間的摸索。最後確定了每100毫升培養液中接種量45微升,培養時間分別是4、8、10、12、14、16、24、32h。為了讓實驗具有更強的操作性,設計了合理的接種時間點早7:00和取樣時間點。

8瓶的培養時間分別是11:00(4h)、15:00(8h)、17:00(10h)、19:00(12h)、21:00(14h)、23:00(16h)、第二天的7:00(24h)、15:00(32h)。

這個實驗中收集數據、建構模型是實驗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這個過程我是在一課時完成的。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概述種羣數量增長的“S”型曲線。

2.能力目標:使用血球計數板對酵母菌進行計數。嘗試建構種羣數量增長的數學模型。

3.情感態度價值觀:認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在得出科學結論中的重要性。

三、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收集、整理、分析數據,嘗試建構種羣增長的數學模型。

四、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本節課主要包括3個環節:

1.承上啟下,引入課題

首先回顧整個實驗過程。明確本節課的任務是完成不同培養時間酵母菌的計數、數據的收集、整理、處理和建模的過程。

2.學生實驗,獲得數據

將全班同學分成8組,每組5人。每組分別統計不同培養時間菌液中酵母菌的數量。每人對血球計數板中5箇中方格的酵母菌進行計數,計數過程中及時將統計結果記錄在個人數據表格中,求出平均值。然後將個人數據彙總成小組數據,求出小組平均值。大家注意這裏邊得到兩個數據,一個是每一位同學5個樣方的平均值,另一個是5位同學25個樣方的平均值。

下面請看學生實驗操作的'一段視頻。本實驗使用微量移液器,取200微升的菌液,保證了計數板上溶液體積的恆定,避免使用吸收紙,因為在預實驗過程中教師發現使用吸水紙會造成很大的實驗誤差。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對於操作中存在問題的同學進行了指導。學生及時將統計的結果記錄在表格中。學生將個人數據彙總成小組數據,並計算出小組25個樣方的平均值。

這是實驗課上每組得到的相應培養時間100毫升中酵母菌的數量。利用這個數據繪製酵母菌數量變化的曲線。

3.處理數據,建構模型

教師利用Excel進行數據的輸入,輸入2類數據,一類是每個小組5個同學25個樣方的平均值,另一類是每組任意一個同學5個樣方的平均值。Excel我們常用來對學生分數的分析,這個工具在模型建構中可以將學生統計的數據轉化成曲線,描述生物學的規律。

請大家看一段視頻。

教師將彙總的數據利用Excel轉化成曲線,黑色的曲線是每組中任意一位同學5個樣方的平均值,紅色曲線是小組5位同學25個樣方的平均值。學生明顯感受到,曲線對於實驗結果的描述比數據更直觀。估算法進行種羣數量的統計時,樣方越多,實驗結果越可靠。學生對於14小時的結果提出了問題:本組的5名同學中,如果有一人的數據與其中4人的數據相差很大,那麼在計算時還算不算入小組的平均值呢?在對全班的曲線進行分析時,學生又提出:今天的實驗結果與自己預期的實驗結果不相符,大部分學生預期,酵母菌的種羣數量最後會下降,可是本節課的實驗結果,酵母菌的數量沒有下降。會不會因為血球計數板對酵母菌進行計數不能區分酵母菌的死、活,影響了實驗結果?還是培養時間不夠?如果不斷的增加培養液的體積和培養空間,酵母菌的數量是不是會不斷的增加?

在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學生的問題中對模型進行了分析。

五、實驗教學的體會

1.通過實驗方案的改進,將實驗的重要環節、最核心的部分集中一節課呈現給學生。增強了本實驗的可操作性。

2.讓每個學生親身經歷嘗試建構數學模型的完整過程。

在課堂上學生對於計數、分析實驗結果提出的問題。我相信如果不是學生走進實驗室親身經歷,是提不出來的,正是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時激發了學生的思維靈感,使學生的思維更深入。

3.課前教師要進行充分的預實驗,才能對出現的問題處理得當。

讓每個人都繪製一條酵母菌種羣數量增長的曲線,並分析個人數據與全班數據的差異,這樣對於數學模型的理解會更深刻。

5.用美藍進行染色後在計數活菌的數目,實驗結果更接近酵母菌的真實變化規律。

專家評價

這節課是一節很實在的課,值得全國各地教師借鑑。體現了教師深厚的教學功底,對於實驗教學的理解到位,流露在教學設計的每一個環節中。在對實驗方案的改進時注重了實驗科學性和實驗效果的探索,有很強的專業知識底藴。這個實驗不是幾天可以摸索出來的,能夠看出平時真的踏下心來做事而且不斷地改進、完善着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z7jp3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