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口哨與小狗》説課稿範文

《口哨與小狗》説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應該怎麼寫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口哨與小狗》説課稿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口哨與小狗》説課稿範文

《口哨與小狗》説課稿1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準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為克服重難點採取的教法和學法、教具準備、教學過程等方面對本節課進行闡述。

一、説教材

首先我想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口哨與小狗》是選自人音版音樂教材一年級上冊第一課。這是一節欣賞課,通過聽賞音樂作品,感受音樂旋律,運用動作理解作品分段等知識,學生能夠領會小動物和人類是好朋友,要善待小動物。學生在欣賞音樂作品的同時擴充了知識儲備,提高了自身的音樂審美能力,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和繼續瞭解與探究音樂。

二、説學情

作為一名教師不但要對教材有所瞭解,還要對學生的情況要有清晰明瞭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對學生的情況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小學階段的孩子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音樂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聲音進行模仿,能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學生樂於並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能積極的參與課堂活動中。但是由於存在着個體差異,所以在教學中就要求要因材施教,對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我會指導他們進行多種形式的練習,對能力稍弱的學生需要多鼓勵、多引導,評價標準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並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三、説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包括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以及知識與技能這三個方面,而這三維目標又應是緊密聯繫的一個有機整體,因此我設計的三維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聆聽《口哨與小狗》,發揮想象力,感受音樂歡樂的旋律,體會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愛的小狗在林蔭道上散步的情景。

過程與方法:通過身體律動、模仿聲音、小組表演、小組討論等方式,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表現力和感受力。

知識與技能:熟悉音樂作品的旋律,能用動作來表現自己對音樂作品的內心感受。

四、説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是學會認真聆聽音樂,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難點是能用動作來表現自己對音樂作品的內心感受。

五、説教學方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我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分以下兩點。

1.教法:講授法、創設情境法、直觀演示法。

2.學法:視聽結合法、表演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六、説教學用具

為了輔助課堂更好的展開,我採用以下的教學用具:鋼琴、多媒體

七、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總的設計思路分為五個環節:新課導入——初步感知——探究學習——擴展延伸/鞏固提升——小結作業。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一)第一個環節是新課導入

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

上課伊始,我會用師生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談論家中寵物趣事,學生自由發言,我創設情境,課堂上來了一個小朋友和他的寵物,順勢導入本課《口哨與小狗》。

這樣設計,既鍛鍊了他們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將課堂思路引領到了本節課的授課內容中,從課下到課上形成了一個自然地、生動的過渡。

(二)第二個環節是初步感知

初步感知這一環節是本節課新課講授的第一個環節,我會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展開教學。

在這一環節,我會為同學們完整的播放一遍樂曲《口哨與小狗》,學生可用手輕輕打拍,隨意身體律動,感受音樂帶來的韻律。然後再次播放音樂,並提出問題:你覺得樂曲中都有誰?學生找出答案並模仿叫聲和口哨,輔助學生從宏觀角度來整體的瞭解樂曲。

通過這樣直觀感知的`方式,同學能夠捕捉到最表面一層的音樂信息,充分發揮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為接下來的探究學習做了良好的準備。

(三)第三個環節是分段賞析

新課標指感受與欣賞是音樂學習的重要領域,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為了使學生能主動的參與互動教學並能養成良好的聆聽習慣。

我採用生動巧妙的啟發式教學,請同學們參與身體律動小遊戲,樂曲中的口哨聲出現的時候請女同學隨着音樂踏步,沒有口哨時請男孩子隨着音樂踏步,通過相同的動作可以把樂曲分為三個部分。通過反覆聆聽作品,並運用圖形、動作等方式表現樂曲的分段。第一段的主旋律共重複了兩次,兩次分別用2個三角形表示,兩段中間是用一個口哨吹的長音連接起來的,用伸懶腰的動作手勢來表示一下。第二段裏面也有重複的樂句,教師引導學生嘗試自己用相同動作表示重複部分。聆聽第三樂段,教師引導學生根據第一段,自己嘗試第三段的動作。

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學習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時學生還可以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對於學生豐富音樂感覺、提高音樂表現力具有重要意義。

(四)第四個環節是拓展延伸

為了更好地鞏固已經掌握的新知,對音樂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體會,我會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採用編故事加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對本課進行鞏固,隨後我還會請同學們在小組之間進行自由的展示,最終選取學生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展開討論。

這樣做既能夠對新學習的音樂作品進行鞏固,同時又可以讓同學們充分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鞏固對音樂的體驗與感受有所加深,又提高了音樂欣賞、表現、創造以及藝術審美的能力。

(五)第五個環節是小結作業

好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課堂小結時我會和同學們一同總結音樂作品所傳達的熱愛小動物的精神內涵。在作業的設置上,我會請同學們課下思考如何介紹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下節課與同學們分享。

《口哨與小狗》説課稿2

一、指導思想與教師定位:

以新課程音樂課的基本理念為指導思想,突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及“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讓學生從音樂中體驗美、感受美、鑑賞美。教師要引導學生熱愛音樂,加深對音樂的瞭解,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興趣,發展學生的音樂鑑賞和表現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完善和身心的協調發展。

二、教學目標:

1、情感與體驗目標:通過對樂曲《口哨與小狗》的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愉快的課堂環境。通過聆聽音樂,感受並分辨樂曲的情緒,並試用顏色來表示;練習用動作表現自己音樂的感受,並逐步養成或聆聽音樂的好習慣。

2、認知目標:學生通過對小主人和小狗等其它動物動作的模仿,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觀察力。

三、教學設計意圖:

《口哨與小狗》又名為《吹口哨的少年與小狗》,作於1905年,是一首通俗管絃樂小曲,描繪了小主人與小狗在林蔭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調輕鬆、活潑、形象逼真、可愛。

本課設計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發展音樂的感受能力。通過學生對小主人和小狗等其它動物動作的模仿,提高了學生的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體會創造過程中的樂趣;並在遊戲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手段使學生對音樂的基礎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並在遊戲的過程中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另外,教學活動的內容和時事相聯繫,加強了道德教育。

四、教學內容:

1、欣賞樂曲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對進行曲節奏型的認識。並通過對小主人和小狗等其它動物動作的模仿,進一步感受音樂形象。

2、樂曲的欣賞中培養學生的交流意識和合作意識。

3、通過綜合表演,讓學生體會在音樂中表達情感、塑造形象的喜悦。

五、教學準備:

錄音機、頭飾(小男孩、小狗、各種小動物)、節奏卡片、磁帶。

六、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激情引入。

1、組織學生隨着歡快的音樂進入教室。

2、學生踩着音樂的節奏進入教室;同時讓學生自己發揮;或者邊走(跳)邊唱;或者邊走(跳)邊做律動;還可以走(跳)、唱、做律動同時進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後面的學習產生興趣,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二)、欣賞樂曲《口哨與小狗》,並進行各種節奏模仿訓練。

1、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一段音樂。(師假裝播放錄音機,實際上是師吹口哨。)

2、重新聽一遍,讓學生隨着音樂點出節奏並表現出應有的情緒。

3、引出故事,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4、選出兩位模仿有特點的學生,讓他們隨着老師的講解和音樂進行表演。

5、老師進行點評,並提出節奏不太統一,並出示節奏卡片。

6、師分段對學生進行節奏練習。

7、師放音樂,學生表演。

1、學生閉上眼睛仔細聆聽《口哨與小狗》,在聽的過程中分辨聲音是從那裏出來的?老師的情緒是怎樣的?

2、學生用手心點出節奏,加深對樂曲主題的瞭解,理解音樂情感。

3、學生聆聽故事,產生要表演的興趣。

4、學生根據老師的講解和音樂的特點進行各種動作的模仿。

5、學生根據老師出示的節奏卡片唱出節奏,也可以用動物的叫聲來給喜歡的動物節奏配音,或者模仿動物的表演來表現出節奏等。

6、學生跟着老師做節奏練習,還可以學生自己創造新的動作。

7、由表現出眾的學生帶領全班學生表演,做到動作和神態與音樂表現的內容一致。通過觀看課件及動作的模仿訓練,使學生體會音樂形象,以及聲音、動作等之間的相互聯繫。

)、對樂曲的發展創新,和道德教育。

1、師進行道德教育,讓學生熱愛小動物。

2、師提示還有那些動物的節奏和學過的動物節奏相同。

3、學生根據平時的知識説出對保護動物的瞭解。

4、學生按老師提示的節奏模仿其它表演,也可以自己創新表演。

通過對樂曲的學習和創編活動,進一步開發了孩子們的創造力和表現力,讓孩子們在相互合作中體驗美、感受美、創造美。

)、深入展開及下課。

1、指導學生跟着《口哨與小狗》的節奏表演,並組織下課。

2、學生分成兩排,戴着頭飾,拿者道具,擺出各種姿勢,踩着音樂的節奏從教室的兩邊向講台靠攏,各自排一路縱隊隨着音樂的節奏和旋律表演模仿,然後隨着音樂走出教室。通過多種形式的綜合表演,開拓了孩子們的視野,讓孩子們的個性得到了發展。

課後小結:

本課通過學生對小主人和小狗等其它動物動作的模仿,提高了學生的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體會創造過程中的樂趣;並在遊戲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手段使學生對音樂的基礎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我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做到真正的“把音樂還給孩子”,讓孩子們感受藝術的美妙與神奇。

以上就是一年級音樂:口哨與小狗説課稿全部內容供家長參考,祝能夠進入是適合的學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yd7zd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