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孔子游春》説課稿範文

《孔子游春》説課稿範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孔子游春》説課稿範文

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孔子游春》。圍繞着新課標,我在教學方法上做了一些大膽的嘗試,歡迎大家給予批評指正。

一、首先我來談一下我的設計理念及教學目標。

我想: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必然是教師充分運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高度靈活性和開放性的課堂,既能重視知識技能的學習,又不忽略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因此在這一課中,我注重把所學知識向廣度和深度延展,從課堂教學向社會生活延伸,強調教學方法上的互動性、創新性與優化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我設計了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尤其注重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下面我來説一説對教材的分析及教學目標的確立

這篇課文是蘇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一篇借物喻人喻理的課文。文章講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到泗水河畔遊春,孔子觀水談水,並教育弟子怎樣做人的事。由於事情發生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離學生的現實生活比較久遠,這種時間上的距離給學生的閲讀和理解,必然帶來一定的阻力。對於涉世極淺的小學生而言,感悟起來會有一定得難度,根據課文的這些特點,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對課標的理解和體會,我為本課的教學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2、通過閲讀理解,讓學生感悟水的特性與人的品格的相似之處。

3、在體會文章感情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將書本知識與生活世界相聯繫。

教學重點:對水的四方面特性的感悟。

教學難點:使學生真正理解孔子借水喻人喻理的一段話,並將書本知識與生活世界相聯繫。

二、教法

激趣——引導——思考——討論——感悟——遷移

三、下面我來講一下具體的教學流程。

1、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這一階段,我以創設情境,培養和增強語感為基本思路,引領學生進入情境。

首先讓學生展示課下蒐集的有關孔子的資料,在學生對孔子有一定的瞭解,我抓住學生喜歡遊玩的天性,展示多媒體教學課件渲染氣氛,讓逼真的遊春動畫畫面帶學生們一起回到倆千多年前和孔子一起遊春,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中廣袤的大地,茂密的森林,温暖的太陽和煦的輕風。此時學生身臨其境,彷彿穿越了時空,正在二千多年前春秋末期的泗水河畔遊春呢。然後讓學生帶着“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這一問題採取自由朗讀的方式進行閲讀,並允許學生把閲讀產生的疑問提出來,然後彙報。

在這一部分,我利用多媒體課件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在學生初讀課文,並獨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2、引導學生賞析句段,通過書本知識與生活世界的聯繫,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價值觀。

課文中對於孔子論水的一段話可謂獨道而精闢,原文是這樣的:“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温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盪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這一部分是課文的核心內容,即是重點也是難點,那麼如何才能讓學生深入理解,並對學生有真正的啟迪和教育呢?

在這一階段,我設計了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在泗水河畔遊春的情境中賞析孔子論水的話”。

在第一環節裏,我用課件逐句出示這段話,提示學生要用心揣摩水的特性與人的某一方面品格的相似點,從而感受孔子談水的深刻意義,那麼這段話究竟講了幾個方面的意思呢?你的理解是怎樣的呢?帶着這些問題,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去討論、去探究,然後進行彙報。

在這一過程當中,將獨立學習與小組學習相結合,培養獨立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我努力體現新課標新理念。

孔子論水的這段話,不僅是對孔子的弟子們產生了教育意義,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學習它,我想更重要的就是讓學生們在心靈和人格以及思想上也得到一定的淨化和啟迪。所以我設計了第二個環節——“回到現實中來”。

在這一環節中,我運用課件出示水四方面特性的語句。提出問題:讓我們回到現實中來,以生活為紐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想一想我們學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應該如何做到像水一樣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和善施教化呢?由於學生的思維還不一定能夠一下子跳躍到現實中來,聯繫實際時會存在“想不到,聯繫不上”這種情況。所以呢,我會給學生一些提示,以水的特性所反映的第一個品格為例,説做人要有德行,那麼我可以提示學生聯想到無私的奉獻精神,默默的給予,不求回報等,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情有很多,甚至我們自己也在做,比如説這段時間我們正在為一個身患重病的育新校的學生捐款治病等等,這也是我們要做一個有德行的人,在行動上的一種表現。這時我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自主自由討論研究,那麼學生根據提示,可以自己任意選擇水的某一方面品格,聯繫實際進行探討,我相信學生的想象力是豐富的,説不定學生們會聯繫到一些老師也想不到的實際情況,然後小組進行彙報。

在這一環節中,我在研究書本知識與生活世界的聯繫的基礎上,藉助於鮮活的生活案例,用最淺顯的語言,最巧妙的辦法去幫助學生對書本知識進行認知。並且充分鼓勵學生,對學生的聯想和判斷給予正確的評價。這一環節的完成,引導了學生從書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促使兩個世界的交匯,不僅使學生弄懂了本文的深奧道理,而且使學通的道理運用到了現實生活當中,真正做到學有所感,學以致用,達到了更深層次的教育目的。

在以上兩個步驟完成之後,我對已經掌握了本課知識技能,並初步形成了正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學生進行強調點撥:這篇課文寫了孔子游春時觀水談水,並教育弟子怎樣做人的事,對流水的特性可以説是感悟獨道,這番話不僅對他的弟子們來説受益非淺,對今天的我們來講也同樣有教育價值,讓我們在生活中做一個像流水一樣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的人,好不好?

通過小結,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並使學生對本文的內容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為學生確立了正確的價值觀。

3、在這裏我要重點談一下“讀”。

整個教學過程當中,我將非常重視讀的訓練,在我的教學設計中,“讀”始終貫穿着全過程。比如説在初讀課文時,讓學生帶着問題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寫泗水河畔的美景,景美、文字美,我設計了讓學生反覆讀説,一讀感受優美的景色;二讀感悟作者遣詞造句的精當;三讀為想象説話訓練做好鋪墊。在理解了水的特性之後,找同學模仿孔子,以孔子當時的平靜的心態和語氣去嘗試品讀;在找到全文中描寫春色的最優美的語句之後,讓學生齊讀;在整體把握了全文的感情基調和核心思想以後,再找同學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因為我想讀是體會感情和理解課文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諸多的語文能力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多種讀的方式,有朗讀、默讀、齊讀、個人讀,把這些方式相結合,在讀的過程當中,加強對閲讀方法的指導,就可以使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同時,逐步的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同時也為課內外閲讀的進一步深入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之,這節課在設計上,我努力遵循新課標的要求,去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活動中,做到教師不是單純的講解者,而是引領者,參與者,創設適宜的情境,採用學生樂於參與的活動方式,使學生輕鬆的學,主動的學,使課堂生動、活潑。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才會使課堂真正成為孩子的樂園,擺正教師的位置,才會使課堂充滿陽光。(説課完畢)

四、板書設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x3o32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