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科學《相貌各異的我們》説課稿

科學《相貌各異的我們》説課稿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你們好。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教科版《科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生物多樣性》 單元的第五課《相貌各異的我們》,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法與策略”、“教學設計”這六個方面進行説課:

科學《相貌各異的我們》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

《相貌各異的我們》選自教科版《科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生物多樣性》單元的第五課。本單元前四課學生研究的是生物種類的多種多樣,這節課以生物家族中我們最熟悉的人為研究對象,通過探究人與人之間的不同,使學生建立同一種生物不同的個體也是多種多樣的認識,從而豐富他們對於生物多樣性的認識。

二、學情分析:

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種多樣的。這樣一種描述,沒有人會產生懷疑,對於有着多次研究生物經歷的六年級小學生來説也不例外。在學生的經歷中,他們可能有過這樣的認識:不同的動植物長相不同,同一種生物也有許多差異。但是這樣的認識可能是模糊的,很少有學生去仔細地琢磨或求證過。經過前四課的研究,不同的生物有各種不同的特徵,在學生的頭腦中已逐步清晰起來,與此同時,對於同一種生物不同個體間的差異也就成為他們所關注的問題,他們會很自然地將這些差異與生物的多樣性聯繫起來,這也就成為本課學生認識發展的生長點。而且,本課的學習以我們人類自己作為研究對象,更能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刺激和綻放他們的探究熱情。

三、教學目標

1.知道同一種生物不同個體之間也存在着差異。

2.認識生物有不同的性狀特徵,這些特徵的不同組合造就了多樣的生命個體。

3.意識到同學之間相互協同工作的重要性。

四、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鏡子。

2.教師準備:教師相貌性狀分析表、學生相貌性狀分析表、小組相貌性狀調查統計表、班級相貌性狀調查統計表、課件

五、教學方法與策略。

本課的教學設計以“發現問題——自主探究——交流彙報——課外拓展”的主線貫穿,使教學過程環環相扣,層層深入,讓學生帶着問題自始至終沉浸在研究的氛圍之中。本課教學並不只是讓學生單純地形成“找不到相貌完全相同的人”的認識,而是以一個個有意義的活動為載體,引導孩子們親身經歷、親身體驗用數學的方法分析科學的問題,使他們的證據意識、求真意識得到進一步發展。

四、教學過程

(一)視頻情景導入

課一開始,教師出示課前拍攝學生所熟悉的師生照片,有個人、合影等,把照片做成PPT展現出來,提示學生可以邊看邊叫出同學們的名字。然後提出題問:你是怎麼一眼就認出照片上的同學的?(學生一下子就能説到是因為他們的外貌各不相同。

緊接着教師質疑:你們認為能找到相貌完全相同的人嗎?

(學生回答時要求他們説明理由。)

然後提示本課的研究內容我們的相貌並板書,開始本節課的探究歷程。本節課的探究活動主要圍繞四個活動展開。

活動一:觀察我們的不同,明確五個性狀的簡單分類標準

1.談話:(出示兩位同學正面及側面照片)請大家仔細觀察,看看他們的相貌有什麼不同?比一比哪個小組觀察得最仔細、發現得最多。學生小組討論、觀察,並做好記錄。分小組彙報。學生可能回答:頭髮、臉型、眉毛、眼睛、鼻子、嘴脣、耳垂、下頜、膚色……各不相同,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相機引導學生找出更多的不同特徵。談話:就相貌,他們表現出這麼多的差異,這麼多的相貌特徵一節課研究不完,然後選取其中的5個特徵:前額、眼皮、下頜,耳垂、頭髮進行研究。並分別出示5個特徵的.對比圖片。

(學生觀察,明確5個特徵的簡單分類標準:①前額髮際簡單分為平髮際和V髮際兩大類;②眼皮簡單分為有雙眼皮和無雙眼皮;③頭髮簡單分為直髮和捲髮;④下頜簡單分為下頜中央有溝和下頜中央無溝;⑤耳垂簡單分為無耳垂和有耳垂。並找到自己屬於哪一類。)

活動二:探究性狀編碼圖

1.提問:(出示5個特徵簡單分類標準)就耳垂這一特徵,可以分為幾類人?(兩類,一類是有耳垂,一類是無耳垂。)提問:兩個特徵呢?三個特徵、四個特徵、五個特徵呢?可以將我們分成多少類?你準備怎麼分?學生討論,研究分類方法。學生彙報。

2.出示性狀編碼圖,請同學們找到老師的性狀編碼。提出你們能用同樣的方法找到自己的性狀編碼嗎?進行第三個活動環節:做一次班級相貌普查

1.出示課件,介紹活動要求:

(1)個人完成《我的相貌性狀分析表》,找到自己的性狀編碼。

(2)各小組完成《小組相貌性狀調查統計表》。

2.分小組彙報《小組相貌性狀調查統計表》,教師利用電子表格統計,生成全班相貌性狀統計圖。

3.提問:觀察班級性狀編碼統計圖,有什麼發現?

(學生通過觀察發現符合某一性狀編碼的人數比較多,有些性狀編碼欄裏僅一人。教師可請性狀編碼欄裏僅一人的同學起立,彙報自己的性狀特徵,同學們發現他們都是班上的唯一。還有許多性狀編碼欄裏的統計數據為零,這必然引起學生的思考。)

活動四:我們的相貌是唯一的嗎?

1.請某一性狀編碼人數比較多的同學上台。

2.提問:這些同學的性狀都相同,他們長得像嗎?(不像)為什麼?

(他們的臉型不同、性別不同、膚色不同、性格也各不相同……)

老師小結:雖然他們的5個性狀都相同,但隨着性狀的增加,我們的相貌仍然是千差萬別的,你還是你,他還是他。

3、課件出示並談話:5個性狀就可以將我們分成了32類,6個呢? 7個性狀呢?8個呢?(隨着性狀的增加,大屏幕依次顯示9、10、11、12、13、14、15、16、17、18、19、20),20個性狀可以將我們分成1048576類,(再出示40個性狀)提問:可以分成多少類呢?大家猜一猜!(學生無法計算出。)

4.停留3秒鐘,出示答案:超過1萬億類。

5.提問:我們之間的性狀差異難道僅僅只有40個嗎?(遠遠不止)對,還有很多很多(教師用省略號表示)。

7.最後提出問題:你認為能找到相貌完全相同的人嗎?

(學生通過學習,知道可以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推論,40個性狀就可以分成超過一萬億類, 人的性狀遠遠不止40 個,因此找不到相貌完全相同的人。)

8.談話:子代與親代之間,同一物種之間一般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的特徵,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上稱為變異。(板書:變異)正是因為變異,才讓我們彼此相貌各異。(在“我們的相貌”後畫上箭頭,並板書:各異)

9.談話:(大屏幕出示身份證、教師證、畢業證等有效證件)因此,我們生活中的有效證件,都是以相貌作為重要標誌之一。

10.最後小結:今天,我們只是初步感受生命的奇妙,關於生命科學,還有很多很多的奧祕有待我們進一步去研究。

縱觀本課,我做了以下探索。

1、 調整教材,努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本課課題是《相貌各異的我們》。從開課到結束,始終沒有出現課題,而是將課題變成問題:學生通過PPT欣賞我校的幾位“名人”的照片,孩子們一個個輕鬆叫出彼此的名字,研究活動從問題開始:你是怎麼一眼就認出照片上的同學的呢?答案鎖定在“相貌”上;能找到相貌完全相同的人嗎?大家產生兩種觀點:能和不能。整節課都是圍繞這個問題在進行研究,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觀察、分析事實自行認識到:找不到相貌完全相同的人。

2.引領學生親歷親為,讓探究貫穿課堂始終。本節課的探究活動圍繞四個活動展開,整個過程師生都是處於平等的地位,沒有灌輸,更沒有將結果強加給學生,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學到的是思考問題的方法,進一步認識到學科學需要樹立求真意識,學會用數據説話。

3. 注重學科整合

學生通過設計分類方法,自行探究計算出5個性狀可以將我們分成32類,再利用教師提供的標準統一的性狀編碼圖,找到了自己的性狀編碼,通過組長統計彙報,將觀察的範圍從小組成員擴大到整個班級,最後由教師將全班同學的性狀編碼進行整理,現場大屏幕生成條形統計圖,讓學生觀察。這一探究環節,我用到了Excel、大量的數據整理、文字分析,讓科學學科與語數學科知識緊密聯繫,共同促進學生的發展。而本課最後的課外拓展活動,是期望孩子們延續他們的探究熱情,把探究活動引向更為廣闊的時空。

短短的四十分鐘,我們作為教師,更多的應該是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探討研究的方法,養成自己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這樣的課堂才是高效的課堂,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的生命課堂。

願我們的孩子個個個性飛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w9req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