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有關物理説課稿範文十篇

有關物理説課稿範文十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説課稿,説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説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物理説課稿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物理説課稿範文十篇

物理説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電與熱》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級下冊第八章第四節的內容,本節課內容主要有兩部分,一是電流的熱效應跟哪些因素有關,二是電熱的利用和防止。電流通過導體會產生熱,學生是有生活體驗的,但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熱的多少跟什麼因素有關?有什麼關係?這是學生所不知的,教材在學生學習了電能、電功率知識後及時地安排了本節課,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此外教材在學生知道了焦耳定律後,及時地安排了電熱的利用和防止的內容,充分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學以致用”的新的教育理念。本節課也為下一節電功率和安全用電的教學做了知識儲備,在全章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按照新課程三維目標要求和本節課內容,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有以下三個方面:

(1)知識與技能

a、知道電流的熱效應。

b、知道焦耳定律的內容及公式。

c、知道利用和防止電熱的場合和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索電流的熱效應跟電流、電阻及通電時間的關係。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發揚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探安電流的熱效應與電流、電阻及通電時間的關係。

難點:組織指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認真觀察、分析,並得出正確結論。

四、學情分析

生活上,學生可以從生活中常見的電熱器入手,理解電流的熱效應;學習上,八年級的學生通過前面的知識累積,對控制變量法、轉換法和探究實驗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所以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積極性,讓學生經歷討論、探究、合作、交流等環節,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五、教法

根據本節課教材內容,學生心理特點和新課程理念,本節課我主要採取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探究教學

2.演示實驗

3.談話教學

六、學法

1.探究學習

2.合作學習

3.理論聯繫實際

七、教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

用5分鐘時間細讀課本,完成導學案上的自主學習環節,使學生對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二)進行新課

播放電爐工作時的畫面,引入電流的熱效應。通過對比電爐絲和導線,得出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的熱量並不相同。進而引導學生探究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猜想,得出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的熱量可能與電流、電阻及通電時間有關,並説出猜想的依據。

根據學生的猜想設計實驗,進行驗證。

由於此實驗是演示實驗,為了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我儘量引導學生自己分析電路,並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根據結論我們發現,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的熱量與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都有關係。類似的實驗,早在171年前就有人成功地完成了,這個人是誰呢?

讓學生根據課本介紹焦耳,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勇於克服困難的決心。

通過閲讀課本,瞭解焦耳定律的內容、公式表示、符號意義及單位。

焦耳定律是焦耳經過大量的實驗總結出來的,讓學生結合物理課本,利用之前學過的歐姆定律和電功率的相關知識,試推焦耳定律的公式表示。培養學生的理論推導能力,並認識到電學中各個物理量之間都是有聯繫的。

瞭解了焦耳定律之後,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列舉生活中利用電熱的方面和電熱給生活帶來的消極影響,並思考怎樣防止這類電熱。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

物理説課稿 篇2

一、分析教材

(一)教材在整個中學物理知識體系中的地位

本節課在整個中學物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力的合成是解決力學的基礎和工具;“平行四邊形定則” 則始終貫穿在物理知識內容的全過程中,具有基礎性和預備性,為以後學習速度,加速度,位移,動量,電場,磁場等向量運算奠定了基礎;而本節課所涉及的等效代換思想貫穿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因此,本節課不過關,後續課的學習,就無從下手,本節課是後續課程的知識準備階段。

(二)課程標準分析

教材安排這節課的目的一是從等效代換思想出發,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二是體會實驗探索物理規律的方法,並初步掌握用平行四邊行求合力的方法;三是會用作圖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識求共點力的合力;四是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夾角的關係;五是將力的合成的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

(三)教材內容分析

教材上本節內容最大的亮點在探究實驗部分,同樣是先用互成一定角度的兩個力F1、F2將一端固定的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O點,接着用另外一個力F再次將橡皮條的一端拉到O點,然後給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不同的是接下來以前的就教材是這樣説的:可以看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對角線表示出來;而我們現在的新教材是這樣講的:我們要探究的是:合力F與分力F1、F2有什麼關係?

通過新舊教材的對比可以發現,舊教材注重知識結論的給出。而新教材則更加註重知識的形成過程。

二、分析學情

學生在學習本節知識前他們已經具備了力的向量性、力的三要素、力的圖示、有關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幾何知識、等效替代的思想等等,為本節內容的學習打下基礎,然而高一學生習慣於代數運算,即使對位移、加速度等向量,之前也是由直接的代數計算得出,又因為有些學生幾何知識遷移能力較差,對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這一圖形計算往往不習慣,通過探究實驗,則能加深學生對平行四邊形定則的理解。“等效替代”是高中物理學習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很多學生對此卻不甚熟悉,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實踐體驗和對多個實例的分析説明,加深學生對等效替代的認識。同時在學習方式習慣上,大多數學生還是習慣“吃現成”,同過本節課,要近一步提高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鑑於以上分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制定如下: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點力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邊形定則,會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合力;

3、理解力的合成本質上是從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進行力的相互替代.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瞭解物理學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2、通過實驗探究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初步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並進行初步的探究。

3、學生在自主找規律的過程中體會學習的樂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培養學生善於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發展能力,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2、通過力的等效替代,使學生領略跨學科知識結合的奇妙,同時領會科學探究中嚴謹、務實的精神和態度。

重點: (1)學習科學探究方法,體驗科學探究過程,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2) 理解合力與分力的關係及平行四邊形定則的應用。

難點: (1)探究實驗的設計,課堂教學設計中的時間安排與預設教學目標的達成;(2)合力的大小與分力間夾角的關係.

四、教學設計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本節課需要給學生大量的探究時間,教師引導學生探究,使探究過程自然而又合理,為了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裏,圓滿達成教學目標,我對本節課做如下設計:

1、創建良好的教學情境

觀察是人們認識世界的開始,科學始於好奇,發現始於觀察。我國偉大的地質學 家李四光先生説過:“觀察是得到一切知識的一個首要步驟。”在課堂教學的開始,教師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從觀察中獲得感性的認識,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

2、引導學生提出合理的猜想

猜想與假設是對已知事實材料和科學知識作出的一種猜測性陳述,對問題中事物的因果性、規律性作出假定性解釋。在學生通過觀察得出簡單結論的基礎上,教師要適當的給以引導,讓學生提出符合實際的,合理的猜想。

3、指導學生合理設計實驗

實驗設計是根據一定的目的與要求,運用有關的科學知識,對實驗過程中的材料、手段、方法、步驟等的全部方案的制定和調整,以及對實驗結果的分析等,是物理實驗能力的綜合體現。對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要經過一個長期的過程,切不可為了設計把一切都拋給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要有強有略,要對設計過程進行有計劃的指導。

4、對實驗結果進行討論、評估

由於學生探究的內容是人類早已發現的,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宜設計成真正具有探究性的過程,在極低端得情況下,往往成為目標和路線都明擺着形式化的探究。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探究合力與分力的幾何關係,只是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學習探究方法,改變獲取知識的方法。並不是真正意義的通過探究從未知到達已知。

五、學法

我們常説:“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六、結束語

本節課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初步體驗探究的科學方法,對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有一點了解和體會。不求目標的全面達成,希望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夠在以後的學習中有科學探究的嘗試。謝謝大家!

物理説課稿 篇3

一、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電功"對於初中生來説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電功公式是掌握層次之一,又是第九章的開首篇,足見這節的重要性,在力學中,物體做功必須具備兩個必要因素。而在電學中,不但物體在電磁力作用下移動算做功,電流通過用電器使其發熱、發光、發聲等現象都是電流做功的表現。這就擴展了力學中功的概念,為學生理解電能與其它形式能的轉化打下了基礎。後面學習電功率、焦耳定律的公式都可由電功公式導出。所以本節在初中物理知識結構中具有綜合、擴展和承先啟後的重要作用。

2、知識目標

A層次:1.知道電流可以做功和常見和做功形式

2.會計算一個用電器的電功。

B層次:由公式W=UIT求U、I .

C層次,運用串、並聯電路特點及公式計算電功。

3、能力目標

1.學會控制變量研究問題的方法。

2.會讀電能表的示數。

4、思想教育

通過介紹一度電的用途,對學生進行節約用電的教育。

5、教學關鍵

做好電流做功的多少跟什麼因素有關的演示實驗。

6、準備教具

課本圖9-1所用儀器(將鈎碼換成小車),秒錶、電能表、投影儀改幻燈機。

二、 教法和學法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採用面向全體、師生間相互反饋的層次教學法和傳統的五環教學法。學法是討論歸納法和感知探索法。

三、 教學程序

分五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複習提問。提出與本堂課有關的易中難三個問題,分別叫ABC三個層次學生回答,為本堂課的教學奠定知識基礎。三個問題是:1.水流能做功嗎?

2.功的表達式如何? 3.力學中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麼?

第二個環節:引入新課,水流能做功,電流能做功嗎?演示圖9-1實驗後,問:是什麼原因小車被提起的呢?是因為有了電流。即電流對小車做了功。

第三個環節:探索新知。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這節我們就學習電功。(板書課題)

1. 建立概念

電流做功形式很多,如電流通過收音機做功,我們聽到聲音,電流通過電視機……讓學生再舉電流做功的實例分析,引導學生概括出電流做功的實質是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實現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2. 電流做功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讓學生猜想,有的説與電壓、電流和時間有關,我們用實驗來研究。讓學生看書圖9-1,畫出電路圖,目的瞭解實物的連接方法,……當一個量隨着幾個量變化時,我們用什麼方法研究呢?引導學生掌握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讓ABC層次學生各一名,在教師引導下計時讀電流表、電壓表示數。讓全體學生觀察小車上升的高度,在時間相同的條件下,改變電壓值,電流值做兩次實驗。分析實驗結果第二次小車為什麼升的高呢?學生答:電流表、電壓表示數大。教師講解:電流對電動機做的功近似看成等於電動機對小車做的功。小車上升的高,説明電流做的功多。由此得出什麼結論呢?引導學生回答:通電時間相同的情況下,電壓越大,電流越大,電流做的功越多。讓學生推想,保持電壓、電流值不變,延長通電時間,小車上升更高。結論:保持電壓、電流不變,通電時間越長,電流做功越多。通過上面實驗得出定性結論:電流所做的功跟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成正比。告訴學生科學家經過精確測量出了計算電功的公式W=Uit,講清W、U、I、t所表示的物理量,引導學生説出公式的物理意義。為了讓學生對電功的單位焦耳有一個具體認識,告訴學生在力學中將兩個小雞蛋舉高1米(勻速),做功約1焦。在電學中每秒鐘通過普通電燈的電流所做的功是幾十焦,每秒鐘通過洗衣機的電流做的功約為200焦左右,使學生認識到這個單位在電學使用中顯得很小,生活中用起來很不方便,常用度做單位。1度=3.6×106焦。生活中用什麼來測電功呢?用電能表。

3. 電能表

講清讀數方法和計算某段時間內用電度數,看書上圖9-4,讓學生了解一度電的作用,滲透節約用電教育,教師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第四環節:讓學生小結,把這堂課知識形成體系。

第五環節:鞏固練習,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具有穩定性,實現正遷移,為此我設計了具有一定梯度的練習題,檢測不同層次學生達標情況,面向全體,激勵內化,填空題,採用自查形式,選擇題,用答題卡,判斷題用手勢出示。這樣,教師一目瞭解地掌握了不同層次學生學習情況。實現了雙重反饋。

四、 説板書

採用橫向板書。一什麼是電功。二、怎樣計算電功。三、用什麼儀器測電功。使教學具有流暢性,同時學法一目瞭然。難點:討論歸納法。重點:感知探索法。

五、 説時間

複習提問約4分鐘,引入新課約1分鐘,新課教學約24分鐘,小結1分鐘,鞏固練習約14分鐘,作業約1分鐘。這樣做到三快一慢,導入新課快,進入重點快,訓練節奏快,突破重點、難點慢。

附:(練習題)

一、 填空題:採用自選自查形式

A層次:1.電流所做的功叫( )。國際單位是( )。

2.電流做功的過程實質是( )能轉化成( )能的過程。通電的電動機將砝碼提起( )能轉化為( )能。

3.實驗研究表明:電流所做的功跟這段電路兩端的( )( )( )和( )成正比。計算公式是( )。式中各物理量的單位是( )( )( )和(

)。生活中常用( )做電功的單位。

4. 用來測定電流做的儀表是( )

5.某户電錶月初示數:123 4 0 月末示數 12962 ,本月用電( )

B層次:6.有一用電器通過它的電流是0.5安,在2分鐘內電流做了900焦的功,那麼加在用電器兩端的電壓是( )伏

C層次:7.兩隻電阻R1:R2=4:3,串聯接入電路R1與R2兩端電壓之比U1:U2=( ),若t相同W1:W2=(

),並聯執着入電路,I1:I2=( ),在相同的時間內W1:W2=( )

二、 選擇題(出示答題卡,對3個為A層次,4個為B層次,對5個為C層次)

1.以1安的電流通過5歐電阻,在1分鐘內,電流所做的功是( )焦

A300 B1800 C720 D360內

2.兩個阻值相等的定值電阻,分別並、串聯在同一電路中,在相同時間內,總電功W1和W2之比為( )

A2:1 B1:2 C1:4 D4:1

3.一隻燈泡兩端電壓減小為原來的一半,在相同時間內,它消耗的電功為原來的( )倍。 A B2 C D4

4.電能表測( ) A電功 B電壓 C電流 D消耗電能

5.屬於電功的單位有( ) A度 B焦 C伏·秒

三、判斷題:(用手勢,出示左拇指和食指為對號,兩食指交叉為錯號,對3個為A層次,即3A,同理:5B,6C

1. 1度電錶示電流能做功3.6×106焦耳

2. 電阻是484歐,兩端電壓220伏,通電一分鐘消耗電能是6000焦耳

3. 導體兩端電壓越長,通過電流越大,做功越多。

4. 導體中通過電流越大,通電時間越長,電流在這段導體中做功就越大。

5. 1焦=1伏·庫=1伏·安·秒

6. 某導體電阻為4歐,每秒鐘內有5庫電量通過,電流做的功為100焦。

物理説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機械波"是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冊(必修)的第五章"機械振動和機械波"的第七節內容。

機械波是機械運動中比較複雜的運動形式。它作為週期性變化的運動,廣泛地涉及物理學的各個領域。上好這節課不僅可以鞏固以前學過的有關運動學和動力學的知識,還可為今後學習電磁振盪,電磁波和光的本性打下良好的基礎。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初步認識到學習波動知識時重要的是要會確定波的總的運動情況,即由波長,頻率和波速等物理量來表徵運動情況,而不是確定單個質點在某一時刻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對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研究方法,發展學生智力有着特殊的意義。

(2) 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心理特徵及本節課教材大綱要求,擬定下列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明確機械波的產生條件;掌握機械波的形成過程及波動傳播過程的特徵;瞭解機械波的種類及其傳播特徵;初步瞭解描述機械波的物理量。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邏輯思維及歸納總結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

(3)、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用辨證的觀點探究物理過程及其規律,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世界觀和科學方法論的教育。

(4) 重點,難點分析

機械波的形成過程及描述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因為波動過程的細節不容易體現出來,教學過程通過課件模擬物理過程的方法進行重點難點的'突破,使學生獲得較直觀的信息,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以激發學生研究物理問題的濃厚興趣。

二、教法與學法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科學教學必須讓學生們參與以探究為目標的研究活動,使他們同老師和學生一起在相互啟發相互促進。對從學生們所親歷的事物中產生的一些實際問題進行探究,是科學教學所要採取的主要做法。

基於這種理念,本節課主要採用指導——自主學習法,通過課件和實驗演示,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和討論,以期達到教學目標。有着豐富生活體會的學生往往對波動形成的物理過程有着濃厚的興趣。為了使學生能認識機械波這一特殊的運動形式,教學中可以滲透"指導——自主學習"的教改思想,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突出學法指導,思維啟發,和師生的情感交流。通過學生小實驗和教師實驗演示及課件模擬物理過程,逐層深入,讓學生分成小組在教師創設的問題中進行分析探究,總結波動特徵。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從功和能的角度去探究波動過程,進而搞清波動的成因。引導學生在討論中互相問答或自問自答,進入思維的遷移,每觀察到一個現象都去想想幾個為什麼。真正培養起抽象思維能力和獨立的思維能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所有學生的各種不同見解,技能和經驗都有所尊重。逐步把全班學生培養成科學探究推理嚴謹縝密,思想方法與行為方式以及社會價值觀念都有助於科學學習的科學學習者。

三、教學過程設計

新課引入

(課件)在生活中,我們是否見過此現象——向一滴水滴入平靜的水面,會看到水面上蕩起圈圈漣漪,起伏不平的波紋向四周傳播出去,形成水波

(課件)曾記否,當進球后球迷此起彼伏所形成的波浪 (讓學生按順序逐個相繼站起,坐下,這時全班的同學都有機會親身體會到作為波動中的一分子的運動情況,引導學生分組思考,討論波動的成因)

(課件)"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連綿起伏的山巒構築了華夏民族的脊樑……

(小實驗:學生同桌兩人用手抖動課前準備好的繩子,會看到凹凸相間的波向繩的另一端傳播出去,形成繩波。)

上述現象,都是我們平時所見到的波的情形,那麼,波形成的條件是什麼呢 波是什麼 前面我們學習過的機械振動是描述單個質點的運動形式。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由大量質點構成的彈性介質的整體的一種運動形式——機械波。

機械波的概念和產生條件

機械波的概念:機械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就形成了機械波。上述的水波和繩波都是機械波。

2、機械波的產生條件:振源和介質(引導學生思考探索所觀察的現象,歸納總結)

振源——產生機械振動的物質,如在繩波中的手的不停抖動。(如果沒有連續的振動,則質點很快停止下來。)

介質——傳播振動的媒質,如繩子,水。

物理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牛頓第二定律是動力學的核心規律,動力學又是經典力學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習熱學、電學等其它部分知識所必須掌握的內容。所以,牛頓第二定律是本章的中心內容,更是本章的教學重點。為了使學生對牛頓第二定律的認識自然、和諧,本節之前的“運動狀態的改變”就是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使學生對第一定律的認識得到強化;啟下,即是通過實例的分析使學生定性地瞭解了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本節教材是在前一節的基礎上藉助電腦通過實驗分析,再進行歸納後總結出定量描述加速度、力和質量三者關係的牛頓第二定律。由實驗歸納總結出物理規律是我們認識客觀規律的重要方法。由於本實驗涉及到三個變量:a、m、F,因此我們用控制變量的方法來進行研究:先確定物體的質量,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係;再確定力,研究加速度和質量的關係。在以後學習氣體的狀態變化規律,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金屬導體的電阻等內容中都用到了這一方法。控制變量法也是我們研究自然、社會問題的常用方法。通過教學,使學生學習分析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的兩種常用方法一列表法和圖象法,瞭解圖象法處理數據的優點:直觀、減小誤差(取平均值的概念),及圖象的變換,從a-m圖(曲線)變到a-1/m圖(直線),在驗證玻-馬定律中也用了這種方法。根據以上分析,我們知道本節課的教學目的不全是為了讓學生知道實驗結論及定律的內容和意義,重點在於要讓學生知道結論是如何得出的;在得出結論時用了什麼樣的科學方法和手段;在實驗過程中如何控制實驗條件和物理變量,如何用數學公式表達物理規律。讓學生沿着科學家發現物理定律的歷史足跡體會科學家的思維方法。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讓學生記住牛頓第二定律的表達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義;瞭解以實驗為基礎,經過測量、論證、歸納總結出結論並用數學公式來表達物理規律的研究方法,使學生體會到物理規律的簡單美。

本節課的重點是成功地進行了演示實驗和用電腦對數據進行分析。這是本節課的核心,是本節課成敗的關鍵。

二、説教法

本節課採用以電腦輔助演示實驗為主的,知識教學與科學方法教育相結合的“同步調控”模式。

按系統論的整體性功能原理,整體功能要大於各要素功能之和。物理的知識、方法、能力、科學態度等都是教學的要素,如果把這些要素有機地聯繫起來,達到共同促進的作用,則物理教學的效果會更好,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素質。“同步調控”模式中,沒有單純地就方法講方法,而是將知識的學習,方法的掌握,能力的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的養成有機地結合起來,就是基於系統的整體性功能原理考慮的。

再則,按教學論中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教師的任務是制訂目標,組織教學活動,控制教學活動的進程,並隨機應變,排除障礙,並承認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步調控”的模式既注意了教的作用,將教師置於“調控”地位。同時,更注意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意識地設置教學活動的環境,讓學生參與實驗的設計,邊演示、邊提問,讓學生邊觀察、邊思考,再從實驗數據總結出結論,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在教材難點處適當放慢節奏,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和討論,如從a-m圖象,猜想a與m成反比,然後畫出a-1/m圖,得出正確的結論。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學習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培養探索精神和創造力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達到規定的教學目標和最佳效果。

三、説教學程序

1.問題引入新課

光滑水平面上的物體受水平拉力作用而做加速運動,引導學生分析物體的質量,加速度,拉力三者之間的定性關係,鼓勵學生進行猜測,它們成正比、成反比、不成比例等。然後指明本節課我們大家一起來探索得出三者之間的定量關係,從而導出課題——牛頓第二定律。這樣導入的用意是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參於探索的積極性。

2.設計實驗方案

在引入課題後,啟發學生思考:我們如何來研究F、m、a三者之間的關係?引導學生得出用實驗法先確定m,研究a與F的關係;再確定F,研究a與m的關係,最後得出三者的定量關係。由於教材(必修第一冊,人教版)中牛頓第二定律實驗不足(夾子很難同時夾住兩細線;由於線的彈力,小車要反衝後才能停下,實驗誤差大),我設計了用電腦輔助來探索a與F、m關係的實驗,如附圖。遮光片寬度L,通過光電門時間分別t1和t2,兩隻光電門間距為s。當滑塊通過光電門時,光電門產生一個脈衝,通過計時器中的三極管放大後,從計算機LPT口輸入,調用計算機定時中斷來計算時間,然後利用公式

計算出加速度的值,結果顯示在表格中,同時在座標圖上標上點,實驗結束後,程序提供一個畫直線模塊,可用光標來控制直線的斜率。

3.進行實驗探索

請兩位同學上台操作,其他同學邊觀察、邊思考,教師控制電腦。先保持物體質量為200g不變,測出拉力分別為0.05N、0.10N0.15N和0.20N時的加速度,填入表中和a-F圖上,顯示投影在大屏幕上,引導學生得出a∝F的結論。然後再保持拉力為0.10N不變,測出物體的質量分別為200g、282g、332g和382g時的加速度,填入表中和a-m圖上。在a-m圖上可看到隨m的增大a逐漸減小,但它們的關係不明確。引導學生大膽猜測a與m成反比,再畫出 a-1/m圖,得到結論a∝1/m。

4.分析歸納結論

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結果,得出F=kma,在國際單位制中,定義1N=1kg·m/s2就可以得出牛頓第二定律F=ma。然於進行合理的外推,當物體受幾個力作用而做加速運動時,F應為合力。由於力和加速度都是向量,引導學生通過實例得到加速度的方向與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5.應用鞏固練習

通過三道典型的問答和計算題,鞏固學生對牛頓第二定律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和加速度方向與合外力方向一致的理解,為進一步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6.總結

告訴學生我們本節課學的牛頓第二定律是把力和運動聯繫起來的橋樑,是我們解決許多力學乃至整個物理問題的一個重要武器,是我們學習物理的一個重點,要求大家很好地理解、掌握、應用它。而這節課所用的電腦輔助的實驗歸納法是人們研究自然、社會的一種常用方法,列表法和圖象法是處理實驗數據的常用方法,我們還學了用數學公式來表達物理規律的方法,希望大家熟悉並能運用這些方法。

物理説課稿 篇6

一、教材地位:

1、本課是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一冊(試驗修訂本必修)第七章第四節;主要內容是講授“動量守恆律”在碰撞、爆炸等內力> 外力這類題型中的應用。

2、地位:“動量守恆律”是大自然界物體間相互作用的普適基本規律之一。它反映了系統相互作用對時間的累積(Ft)總和為零的這麼一個定律,近代研究表明守恆律來源於對稱性;考慮教材編排的系統性,書上從牛頓運動定律中導出動量守恆,然而其適用範圍卻比牛頓運動定律廣泛得多----不論是變力還是恆力、不論是哪個參照系、不論是高速或低速,宏觀或微觀系統等都可以使用;且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無需慮及中間細節,只需注意始、末態,具有簡捷方便的獨特優勢,為處理力學(含後續學習的電力、磁力)問題闢開了一新的思維方法。本課是“教綱”裏要求學生熟練掌握、高考重點考查的知識點,故應教好本課。

3、編排:《動量守恆定律的應用》是繼學生學習了“動量、動量定理、動量守恆定律”之後,通過應用守恆定律解決碰撞等實際問題達到掌握該定律的一節習題課-----旨在加深對動量及守恆條件的理解、進而熟練地應用守恆定律列式求解相關定量問題。

4、依據教綱對本節的“B”級要求、教材的編排,本節教學目標可定為:

〈1〉知識目標:學生要會用動量守恆律處理一維碰撞、爆炸等兩物

體相互作用的問題:即

會確定系統、分析相互作用過程(初、中、末態)物體的受力,從而判定系統動量為什麼守恆;

根據動量守恆律的向量性、同時性(“一邊一時”),正確寫出已知條件、守恆方程、求得未知量;

知道守恆律解題優點所在。書P127

〈2〉能力目標:提高解題能力即讀題、析題、圖景想象等能力,掌握解題步驟、解題表述等科學思維習慣及方法。

〈3〉德育目標:培養理論聯繫實際的辨證唯物主義實踐觀。

5、教學重點:正確列出動量守恆方程及應用守恆律解題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

<1>如何使學生深刻領悟一維向量的運算方法--------化為純量(代數)運算。

二、教法説明:

本堂課主要採用討論、閲讀指導、練習、實驗及多媒體放映等教學方法。教法選擇的依據:

<1>應用討論法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集思廣益、取長補短,滲透合作、共贏的思想,調動積極性:作為知識應用課,正是需要對問題進行分析討論,求得共識,本課應讓學生讀題並討論----分析系統動量是否守恆?加深對知識應用的領悟。有些老師處理問題時也是在討論、自學中完成的。

<3>通過觀看實況錄象(打枱球、掛車等)、觀察氣墊導軌上滑塊的碰撞等實驗引起同學們對碰後物體速度求解的興趣,讓同學們認識到本課學習的意義;通過直觀模擬碰撞現象給學生以更多的感性認識,變抽象為具體,多維度化解教學難度,加深對規律應用(知識)的記憶。

<5>人類對經歷過的挫折總是記憶猶新,本節可以通過對典型例題的分析、求解,通過學生動腦、動手演算,比較、講解不同學生的答題錯誤,特別是對動量向量性的疏忽和運算錯誤,進行有目的的強化,以期突破本節的難點。如對書上【例2】設具體數字而讓學生解答,待出現答題錯誤時加以糾正;也可做這樣的理想實驗:站在懸崖邊的人,給他一個動量,他將如何運動?引出對方向性的思考,如此種種讓學生牢固烙上動量是向量動量守恆律是向量式的印象。

本節內容在高三教學中還須深化,考慮高一學生各方面能力限制(如數學、語文能力等),教學所涉及的習題儘可能過程清晰、系統(對象)容易確定;

只要求到一維兩物體的題型,系統只有某方向動量守恆的問題儘量迴避;

守恆定律中速度相對性及變質量問題高一年不予提及;

知識的綜合只牽涉到平拋或豎直上拋即可,且作為較高要求,應放在另一節練習課上。

三、學法設計:

本課的教學要培養科學的讀書及解題方法,力求養成規範答題習慣,提高學習積極性。

通過對定律導出的簡單複習,培養正確的思維習慣------即從本質上明確定理、定律的來龍去脈,原理上真正理解定律的適用條件(比牛頓運動定律更廣);

通過解答實際題目的訓練,培養審題能力、養成注重過程分析注意整體思維和嚴謹解題步驟的習慣,克服邊審題邊列方程的缺陷,形成按時間並列型思路列已知量的方法;

引導題後小結------“題後思”,讓學生變“學會”為“會學”即守恆律題型的一般解題方法:確定對象 確定過程並分析確定正方向並寫出已知列方程求未知量。

高一學生喜好表現,可以通過對不同層次教學對象課堂作業的投影、講評,可激發學者“願學”的情感,讓大家學有所獲有所得,多層面提高學力。

注意由淺入深、按步解答、適當降低、抓好反饋落實的環節,注意歸納,給予機會提高自信心以激發差生學習情緒,解題時易出現的混亂問題有二:一是符號問題,強調設正方向,若未知量方向已明確則未知量字母只代表大小即可,若未知量方向不明,則未知量字母含有大小和方向,依得出的結果再行分析;二是守恆方程“一邊一態”的問題,解決辦法是嚴格列出已知,作圖輔助思維。

把例題及課堂練習發到學生手上,適當選擇1-2題綜合型題目(兩個以上知識點),鼓勵好生上台講述,多完成難一點作業,籍以調動優等生的積極性。

在上述關於教材、教法、學法等分析的基礎上,我實施了這一節課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實效。

物理説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在學生初步學習動能、勢能、機械能的基礎上引入的,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比較注重聯繫生活、社會實際能使學生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發展科學的探究興趣,從而使其產生將科學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為下一節“內能與機械能的相互轉化”打下基礎.

2.教材內容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課學習的內容是內能和熱量,重點是內能、熱量的概念;確定的依據是教材的知識體系和物理的有用觀,由於教材知識比較抽象加之學生相關知識甚少,所以確立的教學知識難點是內能、温度與內能之間的關係.

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內能概念,知道任何一個物體都具有內能.

(2)知道温度與內能之間的關係.

(3)知道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的一種方式,是內能的轉移.

(4)瞭解熱量概念,知道熱量的單位,會正確使用“熱量”這一術語.

(5)會進行關於物體吸熱、放熱的計算.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用類比方法體驗內能的概念,經歷用實驗觀察及推理方法得出温度與內能之間關係的過程;探究熱量計算公式;自己舉例説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並用相關知識解釋一些現象.

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具有初步分析歸納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以感性知識為基礎,利用類比的方法來認識“什麼是內能”,初步領略力學現象、熱學現象的美好與和諧,對自然現象有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樂於從生活走向物理;培養學生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慾,有將自己的見解公開並與他人交流的慾望,敢於提出與別人不同的見解;勇於用所學知識去分析、挖掘出現的本質規律,且應用於日常實際中.

二、學生分析

學生對分子動理論已有初步認識,但由於知識比較抽象,即感性認識稍顯匱乏,因此在理性認識建立的過程中存在困難,為此我注意迎合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以感性知識為依託,通過多媒體課件、實驗、推理、類比獲取新知識,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對於熱量概念,學生相對比較好理解.

根據學生實際,結合本節課的內容和性質,精心恰當地選擇資源.一是由多媒體課件、《小兒百科全書》等組成文本資源;二是自制教具,利用類比的思維方法,把微觀世界宏觀化;三是為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擴充實驗;四是利用數學知識探究物理公式;五是在生與生、師與生的交流合作中及時發現問題,促成動態教學資源的生成.

三、教法學法

教與學是一個相互配合、不可分割的有機

整體,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和特點,準備採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實驗、探究、講授等多種教法學法,引導學生觀察、討論、分析、類比、推理完成教學任務.

四、過程設計

1.新課引入

回憶童年時代的玩具:回力玩具汽車的運動,其動能是從彈性勢能轉化而來的,而真正的汽車開動時,它的動能從何而來?學生自然想到汽車行駛要使用汽油等燃料,再通過提問:“那麼這種燃料燃燒所產生的能叫什麼能呢?”(用非常淺顯形象的語言自然將學生引入學習的過程)

2.新課教學

(1)內能

回顧分子動理論: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分子間有空隙;分子一直處在永不停息運動中;分子之間存在引力和斥力.

多媒體展示情景一:物體內部的分子始終處於無規則的運動中

師:運動的物體具有動能,那麼處於熱運動的分子是否具有動能呢?

師生總結:如同運動着的物體具有動能一樣,作無規則運動的分子具有動能,即分子動能.

師:受到地球吸引的物體若被舉高,具有重力勢能,分子與分子之間也有相互作用力,分子

之間是否也具有勢能呢?

演示實驗一:將分子間的相互作用類似地看成分子間由一根彈簧相連接,改變分子模型間的距離,彈簧發生形變,具有彈性勢能,推知分子間存在勢能,即分子勢能. 內能:物體內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

物理説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本冊書中,第十七章《歐姆定律》是電學中的基本定律,是進一步學習電學知識和分析電路的基礎,是學習電功率、家庭電路等後續章節的必備知識。本章本身就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是電學的重點之一。而《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係》一節十分重視科學方法的滲透,重視科學探究過程,主要是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體驗方法、學習方法,利用“控制變量法”對“電流、電壓、電阻”三者的關係進行一個定性分析,是瞭解得出歐姆定律的過程,因此,這是學生在學習了電流、電壓、電阻等概念以及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使用方法之後的進一步總結深入,也是掌握電學最重要規律之一《歐姆定律》的前提。

同時,本節內容的探究實驗是一個比較完整的探究,它涵蓋了探究的七個基本要素: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通過這部分的學習使學生深刻領悟科學探究的意義,掌握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培養了小組合作的交流意識。通過本節課學習,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同一電路中電學的三個基本物理量之間的關係,進一步瞭解運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多個變量間的關係的實驗方法,為進一步學習電學知識打下基礎。

二、學情分析

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掌握電流、電壓、電阻等電學基本知識,為我們本節對“電流、電壓、電阻”三者的定性關係進行探究做了鋪墊。但由於學生對已有知識的理解層次有所差別,而且存在一定的能力差距,所以常出現“一聽就懂,一丟就忘,一用就錯”的問題,主要是因為目前學生在分析處理問題時缺乏具體的思路與方法。

根據本學段學生心理和年齡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水平,針對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據課程標準我擬定了以下教學重點與難點。

三、重點與難點

根據對教材的詳細分析,本節課是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實驗,發現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係,從而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因此,運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實驗設計與連接實際電路既是本節的重點,也是難點之一。與此同時,組織好學生運用表格法、圖像法等科學方法進行實驗數據的處理分析,也是本節的難點之一。

四、教學目標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與學生實際情況分析,為有效突破本節教學重點與難點,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設置了本節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實驗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係,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掌握連接實際電路的方法與技巧。

2.過程與方法:

①在教師以遞進式設問方式的引導下,能夠利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實驗設計,從而掌握“控制變量法”的運用;

②通過實驗數據的處理,掌握實驗數據處理的常用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學生自身經歷探究實驗過程,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②通過小組探究實驗,培養學生合作交流意識。

五、教學方法

為成功達到教學目標,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在教與學方面,本節課主要牽涉到以下方法:

1.教法方面

針對本節以實驗為基礎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限於探究的形式,而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採用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主實驗探究的方法進行教學。通過引導探究實驗,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的過程。具體方法包括:遞進式提問法、討論法、分組探究法、師生互動法等。通過學生分組實驗,相互討論交流,相互啟發,相互促進,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綜合能力,並且通過具體的實驗設計掌握利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問題的方法,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2.學法方面

本節課的主體是學生,主要內容是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得出結論。因此在學習本節內容時,學生主要使用的學習方法有:小組實驗法、自主探究法、討論法等。學生通過利用各種學習方法,能夠順利完成課堂內容的同時,培養了自身的綜合能力。

六、教學設計

針對前面的分析,依據學生實際情況,設計以下教學環節:

1.引入環節:結合學生已有知識,以提問“電流的影響因素”引入,有效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2.新課講授:結合“電流的影響因素”,對“控制變量法”進行講解,同時引導學生分析得出進行探究實驗的方法——保持R不變,改變U,觀察I或者保持U不變,改變R,觀察I。

3.實驗設計:利用遞進式提問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設計:

設問目的

在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係時,如何保持電阻R不變?

明確選用定值電阻R

如何改變定值電阻兩端電壓U?

明確滑動變阻器在本實驗中的作用

需要用到哪些實驗器材?

讓學生明白實驗器材的選擇方法

如何連接所選用的實驗器材?

鍛鍊學生設計實驗電路的能力

馬上要開始實驗了,實驗前我們還要準備什麼?

鍛鍊學生設計實驗步驟的能力,理清實驗思路

根據大家的實驗步驟,有什麼特別要注意的地方嗎?

提醒學生實驗注意事項,培養學生嚴謹的思維能力

4.分組探究實驗:教師組織學生開始分組探究實驗,現場進行指導,及時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協助完成探究實驗。

5.評估交流: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自己的探究活動進行展示、回顧、分析,思考設計方案有無不合理的地方,操作有無失誤,測量結果是否可靠?

七、教學效果設想

因本節課是在充分分析了教材、學生情況等進行了重點、難點的擬定、教學方法的選擇以及教學環節的設置,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以遞進式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順利進行實驗設計、完成實驗。應該説,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難度大幅度下降,更容易掌握新知識,同時也能夠從本節課的學習中進一步掌握“控制變量法”以及為下一節《歐姆定律》的學習奠定了基礎。這樣的課堂設計,會比較有效地達到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

物理説課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功率》是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教材必修2第七章《機械能守恆定律》的第3節內容。功率是反映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而功體現了力的作用在空間上的效果積累,同時功又是能量轉化的量度,功率和功的教學既是延伸了前面所學的力的相關知識,又為後面即將學習的能得相關知識做好了鋪墊,所以本節課在第七章中佔有重要的位置。《高中課程標準》中對《功率》的教學要求為:理解功率的概念,會用功率的公式進行平均功率、瞬時功率的計算,會分析機車的兩種啟動模式。

功率的概念廣泛應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科技之中,其定義、表達式P=W/t、單位等學生在初中已經學過,教材中首先通過兩台起重機做功相同,時間不同引入了功率的概念和定義式,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通過對動力機械的分析,討論了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並説明了物體做功、機器做功的功率等説法實質都是力做功的功率.如:汽車的功率就是牽引力的功率,起重機起吊重物的功率就是鋼繩拉力的功率.然後,根據對物體做功的公式和運動學公式導出了功率與速度的關係,既P=FV。再借助“説一説”和“做一做”欄目,提出了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的概念。最後教材結合例題討論了汽車兩種啟動模式的相關問題。

針對上述內容,本節課安排1個學時,並制定瞭如下的教學三維目標。

二.教學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功率概念及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的定義

會利用P=W/t,P=FV進行相關的計算。

過程與方法

通過討論,體會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瞭解功率的物理意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實際作用,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意識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理解功率的概念,並靈活應用功率的計算公式計算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

2.難點:正確區分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義,並能夠利用相關公式計算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

物理説課稿 篇10

説教材:

《超重與失重》是司南版必修1第六章“力與運動”第4節的內容。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本章主要研究力與運動的關係,是高中物理的基礎,所以本章內容教學的好壞關係到高中物理教學的成敗,因此本章的教學尤其重要。本節的主要教學內容有:1.超重現象;2.失重現象。自從人造地球衞星和宇宙飛船的發射成功以來,人們常談到超重和失重。與生活、生產緊密聯繫。結合教材的內容和特點,為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從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培養學生。按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新課標提出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認識超重和失重現象

2.知道超重和失重產生的條件

3.能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釋超重和失重的現象

4.能用超重和失重現象解釋有關問題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用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滲透“學以致用”的思想,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高一學生的思維具有單一性,定勢性,並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變,本節的重點是:超重和失重現象的實質;教學的難點是:利用牛頓第二定律計算有關超重和失重問題。

説教法

物理教學重在啟發思維,教會方法。學生對牛頓第二定律有了一定的認識,教師指導學生了解生活中的超重、失重現象。通過演示實驗,指導學生分析分析超重和失重的實質,並利用實例來引導學生對超重和失重現象分析。用例題的形式,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釋其本質。使學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難點;因此,本節課綜合運用直觀講授法、演示實驗法、例題講解法,歸納總結並結合多媒體手段。在教學中,加強師生雙向活動,合理提問、評價,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

説學法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現代教育以“學生為中心”,更加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本節課教學過程中,在學習了牛頓第二定律的基礎上,來引導學生分析超重和失重現象,在教師進行演示實驗,分析。並通過實例講解,使學生能利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釋超重和失重現象的本質。巧用提問、評價激活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在輕鬆、自主、討論的學習環境下完成學習任務。

説教學過程

從以上分析,教學中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設計如下教學程序:

1.導入新課:(大約需要5分鐘的時間)

教師通過提問複習:牛頓第二、第三定律的內容;並利用視頻展示:翻滾過山車錄像片段。學生注意觀察、思考、討論。教師小結,提出有兩個物理現象(超重和失重)與本節課有關。並把學生的思維帶入課堂。

2.新課教學(大約需要35分鐘的時間)

教師做課本118頁的迷你演示實驗,學生注意觀察。教師讓學生描述實驗現象,並引導學生把實驗轉化為物理模型,進行受力分析,利用牛頓第二定律進行計算,並比較。引出超重的概念(物理學中把物體對懸掛物體的拉力大於物體所受重力的現象)。進而利用119頁例題講解,鞏固受力分析的解題思路,利用牛頓第二定律計算。

教師舉例(人在電梯裏,電梯上升時;電梯下降時),人有不同的感覺?引導學生分析電梯的上升與下降時,人的受力情況。知道上升時,是超重現象;通過類比方法,來解決電梯下降時,得到人受到的合力比重力小。引出失重現象的概念。並通過例題的講解來分析、鞏固超重和失重現象。教師總結本節的內容,(有時間的話)再進行例題的講解與鞏固,使學生學習的知識具有穩定性。最後佈置作業。(在板書方面:教學中將黑板一半寫概念,另一半用來作圖分析。)

結束語 : 在以上設計中,我力求“以學生為中心”,以物理實驗為基礎,積極倡導學生思考、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和課堂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不斷地反思和總結。在此,還請各位老師,領導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w08j4n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