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精選語文説課稿七篇

精選語文説課稿七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説課稿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語文説課稿七篇

語文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散步》一文是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八年級第二學期第五單元的一篇散文。它用一件非常普通的家庭小事“散步”“形散而神聚”地體現了一家人之間濃濃親情,唱出了一曲尊老愛幼的讚歌,讓人體驗到“生活之美”。

二、目標分析:

本單元課文的學習,要讓學生能夠整體把握內容,用心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想想人生的大問題。另外,在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習朗讀能力的培養。《課標》對第四學段的朗讀要求是:正確、流利、有感情。針對以上分析,我對本節課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內容,學習優美語言;

2、培養學習習慣;

3、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的情感。

教學重點:

1、學習優美語言;

2、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的情感。

三、説教法

⒈啟發談話,以情動人

⒉授之以漁,合作學習

⒊交流對話,開放學習

⒋鏈接生活,震撼心靈

⒌媒體輔助,增色課堂

四、説教學程序: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主要設計瞭如下步驟:

1、情境導課:這裏用多媒體放歌曲《我愛我家》,然後,我隨着音樂的節奏説出家庭生活中的細節。給學習奠定了學習本文的感情基調,同時,又使學生在課前自然地回想起自己家庭生活中的細節,這又為後面的教學鋪好了道路。

2、學法指導: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本節課一開始,我便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閲讀(掃清文字障礙);理解(瞭解課文內容);品味(體會精彩語言);延伸(談談你的感悟)。] 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的放矢。

3、朗讀指導:我首先讓學生自由朗讀,然後談談自己認為怎樣才能把這篇文章讀好,學生回答出最基本的之後,我接着提醒學生一些朗讀的技巧.然後由學生自由表演讀.

4、交流對話,瞭解內容,在學生前面閲讀的基礎上,教師與學生進行談話,讓學生説出課文內容,並將用媒體展示.

5、合作探究,品體語言美: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讓學生進行美點大尋蹤,找出自己認為好的名子並進行分析,在合作與品味中挖掘尊老的內涵.

6、鏈接生活,接受靈魂的洗禮.

散步之美就在於以小見大,以家庭生活的細節反映出尊老愛幼的社會美德.學習這篇課文,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更要讓學生接受靈魂的洗禮.所以,課到這裏,教師又一次的和學生進行談話,使學生回想自己的家庭生活細節,從而達到情感的共鳴.

五、説板書設計與作業佈置:

1、 説板書設計

本節課與其説是知識教授課,不如説是學習方法的傳授課,故在板書設計上首先是學習方法,接着是課文內容的分析,我將本文的主要人物概括為幼小的生命、成熟的生命、 衰老的生命並用箭頭表示出他們之間的關係,最後對本文的思想感情進行了歸納.

2、作業佈置

本節課的作業分三類:

1、口頭作業:求學生進一步朗讀本文,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2、書面作業:是對學生本節課所學新知(對稱句的特點及作用)的加強與鞏固.

3、實踐作業:學了本節課,尊老愛幼不能只停在口頭上,因此,我設計了實踐作業,看公益廣告“媽媽洗腳”並給自己的親人洗一腳寫出自己的心得.

語文説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老師:

根據建構主義理論,學習活動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而是學生根據外在信息,通過自己的背景知識自己建構的過程。所以產生學習活動的一個前提條件是,學生的背景知識和新知識之間有一定的相關度。而教師幫助創設一定的情境是提高相關度的重要方法。所以在這第一個環節中,我讓學生從“説自己的家或小房間”入手,創設一種“用心創造生活”的情境,進而引入昆蟲世界,理解一般昆蟲的“隨遇而安”和蟋蟀的不“隨遇而安”,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幫助學生理解了對他們來説存在一定難度的“隨遇而安”一詞,為後面感受蟋蟀的熱愛生活、不辭辛勞的精神和其住宅的“偉大”打下了基礎。[小精靈兒童第二環節:確定問題,學生二度讀文,交流閲讀感受,用時10分鐘

在此環節主要完成兩件事情,一是學習生字詞,字詞學習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本環節注重將字詞學習與課文語句、課文內涵結合起來進行,幫助學生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初步感受其住宅的“偉大”,這就充分體現了新課標下對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共同關注,真正實現兩者的統一,使學生取得紮實的學習成效。第二件事是確定一個大家共同學習的問題,我認為,語文教學一定要尊重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學生的閲讀體驗,所以用“作者最想告訴大家的是什麼”和“你獲得的最深感受是什麼”兩個問題來啟發,並最終確定本節課的研究問題:“為什麼説蟋蟀的住宅是‘偉大的工程’”。雖然閲讀是個性化的行為,但是正如建構主義所認為的:世界是客觀存在的,對每個認識世界的個體來説是共通的,這就為確定相同的研究問題提供了理論基礎和現實可能。

第三環節:自主學習,學生默讀課文,深入體會“偉大”,用時5分鐘

默讀的好處是能夠促進人的自主思考,使閲讀實現個性化,同時實現新信息與學生背景知識的聯繫和建立。在這一環節,我讓學生帶着確定的問題與文本進行獨立對話,採用在相應語句旁作標記和批註的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從第二大環節的“概括”性閲讀到本環節的“具體化”研讀,符合閲讀規律,提高了學生的閲讀能力。同時,我提醒學生在默讀中,關注課文中的“魚泡泡”、插圖、生字、思考題、資料袋等材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閲讀的概念。

第四環節:協作學習,反饋交流感受,提升“偉大”原因,用時15分鐘

這一環節是課堂之所以為課堂,區別於完全獨立閲讀的特點。建構主義認為,自主的閲讀促使了學生情感的變化,而在課堂學習活動中,學生通過與其他學生和教師的不斷交流與溝通,就能更好地實現意義建構和情感變化。所以此環節,我組織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找出文中相關的語句(或圖片)等各種材料佐證説明自己的觀點。在此過程中,教師是學習夥伴、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激勵者,因此構建了綠色和諧的課堂。教師的作用更多地體現為在學生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幫助、學生未能提升的時候給予提升、學生朗讀不到位的時候給予指導。因此,本環節中,學生和教師通過對“它常常慎重地選擇住址,一定要排水優良,並且有温和的陽光”、“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點一點挖掘的,從大廳一直到卧室”等具體語句的品析,感受蟋蟀住宅的科學、精緻、舒服和浩大壯觀,感受蟋蟀在建築住宅時表現出的智慧和不辭辛苦。對於學生疑惑的“這麼一個‘最多不過九寸深、一指寬’的洞穴怎麼談得上偉大”這一問題,則採用對照方式,以相當於一個人在沒有任何工具的幫助下挖掘300米的隧道幫助學生感受,並抓住“工具的柔弱與簡單”和“工程的浩大與壯觀”的極大反差,很好地幫助學生進行真切的感受。同時,在品析之後及時進行朗讀指導,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第五環節:效果評價,自由表述思想,再激閲讀熱情,用時10分鐘

語文學習成效的最好評價內涵是學生在三維目標上是否得到了提升,該環節通過“你看,它的住宅是多麼科學、多麼精緻、多麼舒服;你看,蟋蟀用它柔弱的、簡單的工具建造瞭如此浩大壯觀的工程。此時,你想對蟋蟀説點什麼?請你把它寫下來”的“我手寫我心”形式,表達自己對蟋蟀熱愛生活的敬佩之情,也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成就,對三維目標的達成情況是一個很好的檢驗。最後用“的作者法布爾是怎樣寫出這篇的?他為什麼要用擬人的方法來寫?”的“激發新疑點”的方式,使學生產生了從另一個角度去探詢的熱情,為第二課時的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

因此,該課文的學習,我積極遵循《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的“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的理念,遵循建構主義理論,運用“拋錨式教學法”,實現學生在三維目標上的共同提高,並激發了學生更強烈的學習願望,促進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蟋蟀的住宅

熱愛生活:科學 精緻 舒服

偉大的工程

不辭辛勞:柔弱簡單——浩大壯觀

語文説課稿 篇3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課上得有趣,學生就可以帶着一種高漲的波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和震驚。”如何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利用多媒體教育手段,探索出形式多樣的激趣途徑和方法,引發學生的求知慾,喚醒學生的好奇心,做到“課伊始,趣乃生”;“課正行,趣正濃”;“課已盡,趣猶存”,使語文課堂永遠充滿魅力——這是我思考最多的問題。在這《走一步再走一步》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是這樣完成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的整合的:

1、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陶行知先生説:“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一池死水,風平浪靜,投去一石,碧波漣漪。可謂一石擊起千層浪。在這個環節中,我巧妙地把莫頓亨特年輕時,還有老年時的照片,加上音樂、和聲音整合一體。而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僅憑老師的三寸不爛之舌講的滔滔不絕,也不如這短暫的一兩分鐘。讓學生觀看的同時,提出一連串的疑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渴望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為整節課的開場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調。

2、快樂自學、目標明確

利用多媒體出示自主學習的內容,這樣可以快捷而又清晰的讓學生看到所要求掌握的重點和難點,大大節約了課堂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更充分的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利用黑板出示這些自學的問題既耽誤時間,又沒有充足的空間,使課堂的推進大大受阻。

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老師巡迴指導,隨時把握學情,靈活進行調控,努力做到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儘量不講,老師只講學生的困惑疑點,引導學生總結規律、提煉方法,最大限度的減少多餘的講解,確保學生有足夠的學習和獨立思考的時間,而對於學困生老師在巡迴中要給予一定的指導。

3、再現情景、突破重難點。

如果,老師一開始説,要大家複述課文,很多學生可能不會這樣熟練的説出來。現在,這麼長的一篇文章 ,老師利用信息技術的整合,一步步分解,最後完成,就容易的多。這也是一個“化整為零”的好方法。你們知道這種方法叫什麼?學生就會體會到是走一步,再走一步,進而對課文重難點的理解又進了一層。在語文教學活動中,重點環節的處理好壞關係到一堂課的成功與否。處理得當,就能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內容。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就能有效地架設一些“梯子”,更好更快地突破重、難點。

4、化抽象為直觀

為了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一個趴在半山腰的“我”,在父親的指導下一步又一步的脱離困難的flash動畫,這樣學生形象而又直觀的感知到困難其實並不可怕,只要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就可以化險為夷。

傳統教學模式中,許多學生因缺乏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感性材料而難以展開抽象思維活動,從而影響了對課堂教學難點的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倘若藉助信息技術,就能為學生展示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的觀察空間,創設逼真的情境,讓學生憑藉具體形象去感受、體驗抽象的事物,進而突破難點,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多媒體教學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優化了了教學效果。

5、深化主題、昇華情感

教師利用多媒體篩選一些和課堂有關的信息,及時地呈現在課堂上,恰當的運用這些名人事蹟來啟發和教育學生,這樣不僅鍛鍊了他們的聽説讀寫的能力,而且還可以潛移默化的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傳統的説教只能是老師的獨角戲,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張嘴滔滔不絕的講解,換來卻是學生一臉的茫然,更不用説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了,多媒體的使用就改變了這樣被動的教學現狀,使學生愉悦的成為知識的探索者和學習的主人,使課堂生成達到最佳的效果。

6、為學生的情感插上飛翔的翅膀。

播放一段音樂《隱形的翅膀》,並獻上一段精彩的教師寄語結束本節課的學習。

此時,圖像、文字、音樂、朗讀等多種信息有機地結合,創設了一種温馨而又優雅的課堂氣氛,學生的情感得到昇華,課堂充滿了快樂。

總之,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連農民都懂得通過互聯網發佈產品信息來推銷產品,如果我們的語文教師仍然堅持傳統觀念,堅持一本教科書、一枝粉筆、一塊黑板的單一教學方式,必將成為時代的落伍者,被時代的列車所拋棄。 因此, 語文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綜合素質,必須更新觀念,改變傳統教學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極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的視聽感官需求,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但是,我們也要牢記,多媒體也僅僅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我們不期望其包辦代替一切,它是一柄名副其實的雙刃劍,只有在課堂中恰當、巧妙、有效地使用這一技術,才能真正發揮其功用,給原本沉寂的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不能只是口號,而是行動,一切為了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找到快樂不能只是吶喊,而是我們最終奮鬥的目標。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最終會成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就像為語文課堂推開了一扇門,打開了一扇窗,讓語文課堂變得俏模樣。

語文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本課為“少年心事”單元中的一篇精彩的自讀文章,生動而貼切的描述了“我們”在四合院中快樂的遊戲生活,描述了“我們”為了實現願望而千辛萬苦的蒐集糖紙,最後受表姑欺騙,希望破滅後的絕望和悲憤,表現出孩子們的活潑、純真與執著,也充分表現出大人的欺騙對孩子造成的深深傷害。此外,鐵凝的小説常以普通人的普通生活為表現對象,通過平凡的日常事物的描寫,來揭示人物的心靈世界,並藉助人物心靈深處的觸動傳達具有時代特徵的情緒。文中細膩的語言是值得體悟和學習的,用時一課時。

二、説學情。

對於初一的學生,他們已經初步打好一定的預習和概括文本的能力。但仍然對語言的感悟非常重要。因為,語感是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內核,而文本解讀的過程,應該是指導學生從整體到局部探究情感,習得語感的過程,也是語文綜合能力培養和語文素養提升的過程。《一千張糖紙》貼近學生的生活,可以通過初讀、圈劃關鍵語句,理清文脈思路;通過細讀品味,感受具體語言所藴涵的情感,也就走進了文本。關鍵是尊重這個年級學生的閲讀心理和閲讀起點,給學生閲讀思考和探討交流的時空。

三、説教法學法。

1、討論法。對於文中的疑問和主旨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培養學生質疑和閲讀能力。

2、朗讀法。文中一些心理描寫和動作描寫的語句值得多次品讀,在朗讀中悟出感受。

3、圈劃法。培養學生通過字句來深入體會作者意圖,真正達到閲讀體驗。

四、説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1、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多次有感情地朗讀掌握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並能在圈劃中體會到人物的情感變化。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討論、朗讀和圈劃中能夠讀準字音,加深對線索的認識,瞭解在敍事中夾雜議論和抒情的寫作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學習中能夠調動個體體驗,在討論中體悟誠信、童心的可貴。

教學重點:根據線索把握人物前後情感變化經過和原因。

教學難點:通過語句研讀真正能夠體悟到誠信、童心的可貴。

五、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六年級的時候,某一同學的週記裏記錄了這麼一件事。有一次散步時碰到一個盲人行乞者,他央求爸爸給一塊錢送給那個乞丐。他爸爸不肯,説那都是騙人的。但是他堅持,後來爸爸勉強給了一元錢。結果返回時看見剛才那個盲人行乞者站了起來,不用任何工具走到馬路對面坐下繼續行乞。對此,他被爸爸奚落了一頓。

我們就是在這樣的童年往事中一天天成長,漸漸懂得了對與錯,是與非。人們常説“少年不識愁滋味”,可是我們的煩惱和心事又有誰知呢?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一千張糖紙》同樣也是發生在作者童年的一件往事,而這件往事給她帶來了怎樣的感觸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作者的心路歷程去看一看。

(二)檢查預習

1、檢查預習,簡要了解作者。

2、分工朗讀全文,掃清字詞和方言文化障礙。

設計意圖:一個好的預習是閲讀的開始。

(三)整體感知,理清文章脈絡。

1、根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給文章重新擬定一個題目,並簡要説説理由。

預設:欺騙記童年一件事飄散……

師恰當點評

設計意圖:考察對文本的整體感知,同時也在提煉語言方面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2、根據“一千張糖紙”線索,理清文章脈絡。(生回答,師適時板書)

(把握故事情節,加深對線索的掌握。)

設計意圖:深入研讀之前瞭解故事經歷,有助於後面的把握主旨。

(四)深入研讀,把握文章主旨。

1、通過圈劃、品讀、討論文中描寫“我”心理活動的句子來體會“我”前後情感變化。

(通過前後對比,體會在敍事中夾雜抒情和議論的寫作方法,深入把握文章主旨)

重點品讀句子:

“我初次體味到大人們常説的累,就是胸膛裏那顆心的突然加重吧。”

“畢竟,這個逗着我們玩得人是我的表姑啊。”

設計意圖:教學目標之一是瞭解敍事中夾抒情,通過研讀具體的描寫心理活動的句子來深入把握主旨,為下一步打好基礎。

2、一起齊讀最後三段,思考這三段能否刪去?為什麼?

形式:學生小組討論。

設計意圖:考察議論的寫作手法對於一篇文章有着“點睛”的作用。同時,學生小組小組討論,注重學生自身的學習體驗,加深主旨瞭解。

3、思考在之前的課文中有哪些成人的做法和表姑有些相近?——《陳太丘與友期》

設計意圖:拓展,視時間而定。

(五)教師小結。

童心純真,不可許以美麗的謊言;童心至善,不可滲以成人的譎詐;童心唯美,不可蒙以世俗的塵埃。

(六)作業佈置

必做題:“孩子是不可以欺騙的“,你認為表姑的話是欺騙嗎?你對錶姑的做法有何看法?寫一段文字説説你的看法。(字數200字左右)

選做題:

寫一篇350字左右的一件頗有感觸的小故事,以抒情或議論文字結尾。

語文説課稿 篇5

小小房子圓又圓,裏面裝着紅珠寶,珠寶好看不能戴,吃到嘴裏酸又甜,你知道這是什麼嗎?

各位評委老師,早上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S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石榴笑了》。下面,我將從教材內容、學生情況、教學教法、教學程序四個方面為大家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內容

《石榴笑了》是S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生活多美好,世界真奇妙”,意在激勵學生“快快樂樂的生活,認認真真的思考”。這篇課文是一個兒童故事,本文語言淺顯易懂,貼近兒童生活世界和經驗世界,通過學習本課,讓學生明白石榴石在秋天成熟的。

根據以上教材分析,我將本課分為兩個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的主要任務是隨文識字,讀通順課文,在此基礎上,我將第二課時的目標確定為:

1、遊戲鞏固生字,會正確書寫田字格內的三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要求一字一句讀正確,培養認真讀書的良好習慣;

3、圖文結合,體會“石榴笑了”的含義,明白石榴到了秋天才會成熟,懂得所有植物的生長都有一定的規律。

低年級教學以識字為重點,所以我將本科的教學重點確定為正確書寫生字和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理解石榴為什麼笑了作為本課時的教學難點。

二、説學情分析

一年級上學期,學生年齡小,有效注意的時間短,知識儲備少,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能力有限,因此,我多采用直觀的'教學媒體,讓學生對石榴有一個全面的瞭解,喚起學生的熱情和興趣。

三、説教學教法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在教學過程中以淺顯的語言,直觀的媒體圖片入手,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事物,在教學過程中採用情景教學、變式教學、激勵教學等方法引導學生學習,同時,以讀為本,運用多種學法,通過自讀、自評、師生比賽度、小組比賽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感悟課文內容,用提問貫穿課堂,啟發學生思考,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最後用遷移運用的方式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鍛鍊。

四、説教學程序

(一)遊戲導入,複習生字

1、出示生字,讓學生開火車認讀;

2、找朋友,讓學生將卡片上的生字拼讀成課文中的詞,小組比賽,看哪一組找的正確、迅速。

這個環節以遊戲導入,為學生營造了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小組比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在課堂初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二)感悟課文,指導朗讀

齊讀課題,説説知道了什麼?讓學生相互笑一笑,並説説自己在什麼時候會笑,體會笑是人的表情。接着提問:石榴會笑嗎?石榴在什麼時候笑呢?課文為什麼要這樣説呢?以笑為切入點,直奔主題。教學中,以讀為本,以品為主,緊扣笑字,帶着學生層層深入。

首先是第一自然段的學習,出示掛滿石榴的圖片,理解“掛滿”的意思,進行朗讀指導,“掛滿”獨處喜悦之情。我提問“看着這紅彤彤的大石榴,你想説什麼?”引導學生學會説心裏話,再提出問題“這麼石榴,什麼時候才可以吃呢?王力力也是這樣想的,誰來把***話讀一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力力看到滿樹紅彤彤的石榴時可愛、想吃的心情。

其次是第二自然段的學習。讓學生先自由讀,找出力力為了讓石榴笑用了哪些辦法。接着用各種方式再讀,男女分開讀、師生比賽讀、表演讀,表現出力力當時那種無可奈何的失落的心情。

最後學習第三自然段,我提問“力力使出了這麼多辦法,可石榴還是不笑,他可着急了,有一位好心的婆婆幫助了他,你們知道是誰嗎?”出示課件讓學生看風婆婆是怎樣幫助力力的,同時範讀第三自然段。接着,出示石榴笑了的圖片,讓學生觀察石榴的形狀、顏色,跟上一張圖片有什麼不同,同桌説一説,然後指明回答。然後,讓學生在文中找出石榴笑了的描寫“樹上的石榴慢慢地咧開嘴,露出牙齒,笑了。”此時點出本課的難點,石榴笑了的意思就是石榴成熟了,學生自然就明白了石榴笑了的祕密。再齊讀第三自然段,體會本課的難點。最後,引導學生小結,因為秋天來了,石榴成熟了,所以石榴笑了,使學生清晰明瞭。

(三)拓展思維,放飛思想

秋天來了,還有哪些植物成熟了呢?課件展示,學生看圖説話。

仿寫:秋風一吹,蘋果就( );穀穗就( )

最後提示:我們看到的,都是植物的自然生長規律,再指出,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水果蔬菜的成熟期已經不受時間限制了,冬天我們也可以吃到新鮮的蔬菜水果,激發學生對生活和科學的熱愛。

(四)作業設計

1、田字格生字每個字五字五音兩詞,寫筆順

2、仿寫詞語:慢慢地

3、把課文朗讀給家長聽

(五)板書設計

石榴笑了

唱歌----不笑

跳舞----不笑

講笑話----不笑

秋風“呼呼”吹----笑了(成熟了)

語文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第四單元的專題“作家筆下的動物”,《白鵝》是第四單元的第一篇例文,對於指導學生閲讀寫作地位十分重要。學習這篇課文主要目標是引導學生學會抓住重點詞句瞭解白鵝的特點,能體會到作者運用擬人、對比、反語等方法表達對白鵝的喜愛之情。在閲讀中體會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

豐子愷先生的散文《白鵝》以活潑、詼諧、準確的語言描繪了一隻高傲的白鵝的形象。以“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這一過渡段統領全文,進行了細緻刻畫,而反語的應用,更顯得這隻鵝雖然固執迂腐,卻率真質樸,憨態可居,文中字裏行間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白鵝的喜愛。

二、説學情:

鵝的外形特徵已在學生們的腦海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課文重點寫的是白鵝的性格特徵,學習這一課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和語言表達有一定的難度。

三、説目標: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高傲、鄭重、侷促不安、京劇、毫不相讓、一日三餐、滋味、倘若、從容不迫、侍候、脾氣、揚長而去、空空如也、責備、供養不周、鄰近、不勝其煩、架子十足”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瞭解白鵝的特點,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4、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幽默風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把白鵝高傲的特點寫出來的。

教學難點:從作者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他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四、説思路:

本課將圍繞白鵝的“高傲”展開教學。

五、説過程:

本課分為兩課時。

第一課時: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2、再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並學習第1自然段。

第二課時:細讀課文,學習第2-7自然段,感受白鵝的高傲以及作者對它的喜愛之情。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上課初始,談話引入:同學們,一説起鵝,你們會想到什麼?由學生比較熟悉的話題引入,學生可能會説,想起鵝的樣子。也可能會説想起《詠鵝》這首詩,如果有學生提到這首詩,那就大家一起背一背。

接下來,引出新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豐子愷先生寫的《白鵝》,在他筆下,這隻白鵝什麼

樣子呢?好,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豐子愷先生吧。”由課題又引出對豐子愷先生的介紹。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介紹了作者之後,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要求他們把字音讀準,讀完課文,出示生字新詞。內容分為三部分,一部分是本課的生字新詞,另一部分是本課的多音字,或者是容易讀錯的字音,第三部分是在句子中理解詞語的意思,注重詞不離句。學生通過自由讀、齊讀讀準了這些生字新詞後,打開書,看着生字表,告訴大家這些生字中,哪些字要提醒同學們注意。能夠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字,實際上也是他自己注意了的字。

三)、再讀課文,談總體感受:

自由朗讀課文,和大家説一説,這隻白鵝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認真讀了課文的學生,就可以找出文中的重點句“好一個高傲的動物!”。當然,如果學生沒有説出“高傲”,可以引導學生找一找文中豐子愷對這隻白鵝的印象。)

把這句話出示在屏幕上,並提問,什麼叫“高傲”?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會説,“高傲”是傲氣的意思,是看不起別人、不把別人放在眼裏的意思……

為什麼作者初次見到白鵝,就有這樣的印象呢?指讀第1自然段,從文中找到答案。學生可以抓住“伸長了脖頸”“左顧右盼”,説明白鵝初次到我家,東瞧西看,一點兒也不拘束。通過對重點的理解來體會白鵝高傲的特點。

課文在很多地方都用了明貶實褒的寫法,課文一開始這個“高傲”就是這樣一種用法,可以在這時把這個語言特點告訴給學生。初次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這隻白鵝就給作者留下了如此鮮明的印象,如果有人這樣評價你,你心裏會怎麼樣?作者竟把它喜歡的動物稱“高傲的動物”,把“高傲”這個貶義詞褒用,語言多有特色呀!一起讀一讀作者的感歎。

第二課時:

一)、整體把握第2-7自然段:

作者初見這隻白鵝,就認為它是一隻高傲的動物,那麼文中圍繞這個特點還進行了怎樣的描寫呢?由這個問題引出2-5自然段,學生們小聲讀2-5自然段,這幾個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請把它找出來並畫在書上。通過對“更”字的理解,説明白鵝的高傲在叫聲、步態、吃相這三方面表現得更加突出,而且還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承接了上文“好一個高傲的動物”,也引出了下文,讀起來非常自然。

二)、默讀第2-7自然段,初步感知“高傲”:

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哪些句子表現出了白鵝的高傲呢?給大家讀一讀你找到的句子。

三)、細讀第2-7自然段,體會“高傲”:

學生在體會這部分內容時,主要通過想象與對比感受白鵝的“高傲”,如“叫聲”這部分,讓學生想象,凡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它可能在喊: 。甚至籬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它可能在叫: 。通過想象,賦予鵝人的語言與思想,進一步感受它的特點。

在“叫聲”和“步態”這兩部分中,還有一個寫法,就是運用對比的方法,把鵝與狗、鴨進行了對比,從而突出它的厲害與傲慢,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可以通過有語氣地朗讀,來表現出白鵝的特點。

第5自然段“吃相”圍繞第一句話展開即可,通過對詞句的朗讀,以及結合課文內容想象畫面,來感受白鵝可笑的樣子,非常有特點的一面,它不僅很高傲,而且還顯得很死板,不知變通。

第6、7自然段,寫得非常生動有趣,同時很直接地表現出作者的喜愛之情,學生可以通過文字感受到。讓學生讀一讀,然後找出自己覺得最有意思的語句和大家交流,在交流過程中,體會白鵝吃飯時的特點,即必須有人在旁邊侍候,因為它雖然知道狗會常常來偷吃它的飯,但它還是不知變通地總是吃一口飯就走開去遠處喝水吃草,當飯被狗吃光,它還要責備人們對他照顧不夠。而且從這部分中,也可以再一次感受到這隻白鵝的厲害,因為狗每次想偷吃飯時,都得先“窺伺”,不敢明目張膽地來吃,而且得趁着白鵝離開時“敏捷地跑”“努力地吃”“立刻逃”,好像在抓緊時間儘量多吃點兒,生怕一會兒白鵝回來對它不客氣似的。

四、回讀全文,總結作者寫作特點:

通過此總結,使學生明確作者的寫作特點,對於一些寫作方法可以適當運用到自己今後的習作中。

一)、説教材:

《白鵝》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體會動物的有趣、可愛,感受作者對動物的關愛、對生活的熱愛;二是在閲讀中體會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

二)、説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讀準“模、看、角、供”等多音字的字音,正確讀寫“高傲、鄭重、侷促不安、京劇、毫不相讓”等詞語。

2.學習課文1——4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瞭解白鵝的特點,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4.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幽默風趣。

三)、説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的。我通過引導學生讀句子,劃句子、朗讀重點語句,並自制直觀形象的課件,搜索各類教育資源提供的材料,以及利用教育資源演示的方式,加深學生對本文的理解和感悟,以達到解決這一重點的目的。

本課的難點是從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解決這一難點我利用課文優美的語句,及製作非常生動直觀的課件,並搜索能利用的教育資源,向學生提供展示作者寫這鵝是為了表達自己喜愛的思想感情。

四)、説教法學法

1、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時,我儘量啟發學生、跟學生談話,鼓勵學生大膽表演和利用課件及遠程多媒體資源演示的教學方法來突破本課的重點、難點,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

2、學法指導:《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篇文章語言風趣幽默,詞語豐富、精彩。在教學鵝的步態這段,我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學習,並教學生歸納學習方法,並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通過自讀課文,獨立思考,合作討論來解決問題,這樣既解決了問題,又培養了學生學習能力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3、教學手段的運用:課前我搜索大量的教學資源資料,用錄像展示、肢體語言的方法啟發學生想象,使文中抽象的文字變成直觀、形象、貼近學生生活的事物,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六、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教學過程我按四步來進行。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在這一環節,我利用謎語導入,把學生興趣提起來,再從舊知識入手,背古詩引出新課,讓學生有個知識的遷移。介紹作者同時,對學生進行保護動物的情感教育。

(二)、初讀課文,感知“高傲”。

這一環節佈置學生自由讀書,在讀書前,提出讀書要求,讓學生帶着問題學習的習慣。反饋中我設計了字、詞、句的檢查,由易到難,逐步上升。重視對學生字、詞、句的掌握,同時檢查學生自學預習情況,並培養學生認真聽的習慣。

(三)、品讀詞句,感悟“高傲”。

在這環節,讓學生多讀課文,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並讓學生自己發現文章所寫的白鵝的特點。能在自讀中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同時讓學生懂得過渡段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在學習3、4兩自然段時,我先指導學生學習第3自然段,然後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第4自然段。在這環節裏,我設計了讓學生想像説話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利用網絡資源,讓學生親眼聽到,聽到鵝的叫聲看到鵝的步態,來感受鵝的盡職勇敢。注重朗讀指導,藉助朗讀,讓學生從讀的過程中感受課文內容,理解課文內容。

(四)、積累運用,讀寫結合。

學習是為了運用,在學生感悟了鵝的高傲後,運用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寫話。“快樂寫話卡”:我是一隻_______的白鵝。_______________

課文是讀與寫的例子,創設這種由內化到外化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切實地學好語言和表達方法,這是提高語文能力的有效途徑。

七、説作業設計

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説話訓練和寫話訓練:

如果這隻鵝會説咱們的漢語,它會説什麼?我們一起來噹噹“鵝語”小翻譯。

我是“鵝語”小翻譯

凡有生客進來,鵝厲聲叫囂,好象在説:“ 。”

籬笆外有人走路,鵝引吭大叫,好象在説:“ 。”

“快樂寫話”:我是一隻_______的白鵝。_______________

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組織語言的能力,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而且這樣的寫話,學生是有內容可寫的,提高了語文學習的實踐能力。

語文説課稿 篇7

《趕海》一課是蘇教版第六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敍述了“我”在童年時代跟舅舅趕海的一件事。文章語言活潑、趣味橫生,字裏行間充滿了童趣,流露出作者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懷。本課內容比較淺顯,應着重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來幫助學生領會思想感情,訓練學生的語感。其中捉蟹、捏蝦是課文的重點,內容具體而生動。為完成本課時教學目標,突破難點,採用重點詞語突破,圖文結合,反覆誦讀等教學方法,具體設置如下程序教學:

一、引出“趣”,切入重點.

伴樂引讀感受趕海在作者心目中是一件有趣的事。多媒體出示趕海畫面,讓學生説説趕海有哪些趣事,體會文中“……”的作用。引導學生帶着迫切的心情去海邊趕海。快讀全文,找出具體寫趕海趣事的自然段。

二、緊扣“趣”,輻射全篇。

1、仔細讀第二、三自然段,找出趕海的有趣場景,分別加上小標題,理清脈絡。

2、自由讀第二、三自然段,思考,哪個場景最有趣?從那些地方看出這個場景的有趣?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培養他們自讀感悟能力。

3、導讀重點場景,捉螃蟹部分先讓學生試讀,通過表演體會捉螃蟹給我帶來的樂趣。抓住兩個“原來”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動感畫面。通過第一個“原來”使學生體會到小夥伴“只努努嘴兒不作聲”的專注神情與“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東逃西竄”的鮮明對照,通過第二個“原來”使學生體會到螃蟹作最後掙扎令人忍俊不禁的情形。導讀“捏大蝦”時學生品味比喻句的精當,通過朗讀想象大蝦大搖大擺神氣十足的樣子,讓學生邊讀邊體會我“只一捏”便俘虜了“武將”的那種得勝時的喜悦心情。

4、 自讀感悟這兩個場景的“趣”。

5、 學生自由讀4、5節。結合前文,插圖,體會大海的寧靜美。

三、再品“趣”,整體迴歸。

師述。把學生帶入情境:“我”迎着柔和的海風,沐浴着夕陽的餘揮,踩着軟綿綿的沙灘走在回家的路上,感到舒服極了,不由得哼起了最愛唱的歌。

細心的同學最會發現問題,仔細把第一、第五自然段讀一讀,誰來告訴大家你發現了什麼?首尾呼應,這樣寫更加突出了趕海的 樂趣和難忘。同學們以後可以把這種方法試着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相信一定會使你的文章更加完美!

四、 繞“趣”,課外延伸。

文中用了“嘿、哩、咦、哦”等語氣:“武將”借代詞,“束手就擒、東逃西竄、自由自在”成語。這些詞語的恰當運使用使文章生動形象。儘管全文場景描寫沒出現一個“趣”字。但我們讀後卻充分感受到其中的“樂趣”,讓我們學習這種寫法,寫一寫自己玩得最開心的一次活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rklvmp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