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蘋果為什麼會落地》説課稿

《蘋果為什麼會落地》説課稿

説教材:

《蘋果為什麼會落地》説課稿

本課緊扣學生生活,以學生司空見慣的現象為切入點,圍繞牛頓從蘋果落地現象中獲得的啟示與發現而展開,通過講述“牛頓發現地球引力”的故事,引導學生展開思維活動,開展實驗,讓學生認識到地球上萬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物體重力是由於地球引力引起的。同時,讓學生初步接觸到宇宙中的萬有引力以及離心力的作用

教學內容分為三個部分:

一、介紹牛頓發現地球引力的科學故事。

二、研究物體的重力。

三、初步感受天體圓周運動對地球引力的克服。

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遵循課標精神,我確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實驗感受到物體重力的方向。

2、能夠利用器物模擬出月球圍繞地球轉的原理。

科學知識:

1、認識地球上的萬物都具有豎直向下的重力,物體重力是由於地球引力引起的。

2、初步體驗到物體間存在着相互吸引的萬有引力,天體的圓周運動可以產生離心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願意主動提供自己的想法,聽取其他同學的看法和意見

2、體會到任何科學認識都於科學實踐,科學認識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3、感受科學活動和探究的樂趣,願意像科學家牛頓那樣大膽想象,熱愛科學研究。

教學重點:

1、認識地球上的萬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物體重力是由於地球引力引起的。

2、初步體驗到物體間存在着相互吸引的萬有引力,天體的圓周運動可以產生離心力而克服地球引力。

教學難點:

1、通過實驗感受到物體重力的方向。

2、能夠用水杯做模擬萬有引力的實驗。

二、説教學策略、方法以及教學準備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本課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在啟發性原則和主體性原則的指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望,力圖體現以活動組織教學,通過營造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經歷一個閲讀了解、活動體驗、聯繫生活實際理解問題的過程去認識本課內容。為此特做如下教學準備:米尺,裝大半杯水的一次性塑料水杯(杯口穿好繩),畫重力方向記錄圖。

三、説教學過程

對於本課的教學,我主要安排三個環節組織教學。

環節一、故事導入, 激發探究興趣。

學生以前對牛頓看到蘋果落地從而發現地球引力的問題有一定的瞭解,所以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學生閲讀書上故事之前提出來閲讀要求:牛頓看到蘋果落地,想到了兩個問題,你知道他想到了什麼麼?這樣在學生已經瞭解了故事的前提下重新產生了閲讀興趣。

學生閲讀後回答老師問題,教師板書:一、蘋果會落地 二、月亮不會

環節二、認識重力,解釋蘋果為什麼會落地

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部分,因為牛頓解釋蘋果為什麼會落地的原因,書中寫的很清楚,所以這一部分,我首先請學生自己閲讀理解,閲讀後,請學生説一説,對於牛頓的解釋,你是這麼理解的,老師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適時強調這部分的知識重點以及畫出重力的方向。

然後我又讓學生思考這樣一個內容:生活中你還見過類似蘋果落地的現象麼?從而將課本的知識延伸到生活中。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驗物體所具有的重力以及重力的方向,組織學生做一個小遊戲:與重力賽跑。老師講了遊戲規則後,學生開始做,學生做完遊戲後,老師問:你們贏了麼,有的同學輸了,為什麼?輸的原因一個是速度慢了,一個是手沒有放在一條豎線上,學生在查找原因的過程中,再一次體驗到了物體所具有的重力以及重力的方向,從而強調了重點內容。

環節三、解釋月亮為什麼不掉下來

這一部分內容我採用了直接引入的方法講述:牛頓對於思考的第二個問題是用一個生活中的現象來解釋的。哪個現象呢,下面我們來做個有趣的遊戲。拿出老師準備好的教具:一個裝了大半杯水的一次性塑料水杯,杯口穿好繩子,然後請一個學生緊緊握住繩子的另一端,然後使勁地旋轉水杯,旋轉前請學生猜測:會發生什麼現象,這也是引導學生進行推測的一個方法,同時也使學生在遊戲中能注意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遊戲後,教師提問:杯裏的水為什麼後來不灑出來呢?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講述:這個遊戲的道理就是牛頓的第二個解釋,杯裏的水就相當於月亮,人就相當於地球,拉繩子的拉力就相當於地球的引力,那你能試着解釋月亮不掉下來的原因麼?這樣設計可以讓學生將無法親眼看到不易理解的現象用生活中能具體觀察到的現象聯繫在一起,完成了知識的遷移,降低了抽象知識理解的難度。

最後讓學生認識到沒有牛頓對於“月亮為什麼不落到地面上”的解釋,就沒有人類的航天事業,請學生看人造衞星繞地球飛行的圖片,並思考:為什麼人造衞星不落下來呢?從而擴大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標籤: 蘋果 落地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qgvxz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