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小班《一步一步走啊走》説課稿範文

小班《一步一步走啊走》説課稿範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一步一步走啊走》説課稿範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一步一步走啊走》説課稿範文

小班《一步一步走啊走》説課稿1

説教材

繪本中有趣生動的圖片,比較適合幼兒觀看學習。而且小班孩子年齡小,比較喜歡小動物,愛模仿。繪本《一步一步,走啊走》內容比較簡單,故事中動物都是幼兒所熟悉喜歡的,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故事的趣味性強,畫面富有童趣,特別是在模仿每個小動物走路時,孩子比較感興趣。因此,我選擇了這一活動。

説目標

1、通過觀察和閲讀繪本,能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2、瞭解各種小動物走路的樣子。

説重難點

本次的活動重點是理解故事內容,瞭解各種小動物走路的樣子。活動中的難點是讓幼兒一起説一説不同的小動物走路時的樣子,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有限,很難來用形容詞説出小動物的走路方式。

説教學法

教法:本次活動採用集體教學的組織形式,在環節設計方面,

第一個環節以去森林參加舞會吸引孩子的注意。第二環節欣賞繪本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方式讓幼兒參與故事的表演。因此在每個小動物出場,我都會讓幼兒動一動,動靜結合,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第三個環節是完整欣賞故事,幼兒和教師一起講述這個故事,在講述中,進一步瞭解故事內容,以及更深刻的記憶小動物的不同走路方式。第四個環節是幼兒一起用不同小動物的走路方式去舞台參加舞會,在音樂中,盡情的舞蹈,模仿小動物們的走路的樣子。

學法:

1、引導幼兒學會觀察畫面,理解故事,激發幼兒繼續閲讀的興趣,嘗試用説一説的形式表達圖片內容。

2、引導幼兒模仿人物,動靜結合。

3、嘗試用説説、演演的形式,學學小動物走路的樣子。

説活動過程:

一、以出示森林吸引幼兒注意,導入活動。

看,這是哪兒?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森林參加一個舞會。

以去森林參加舞會來導入,創設情境,吸引幼兒的注意以及興趣。

二、欣賞畫面,瞭解繪本中小動物的走路特點。

(一)觀察畫面,進入故事情節

1、出示小男孩的圖片,師:有個小弟弟也要去森林參加舞會。

小弟弟是故事的主線,讓幼兒隨着小弟弟一起自然的走進故事。

(二)模仿小動物走路的動作

1、出示烏龜的圖片,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説出烏龜的行走方式。

(1)烏龜是怎麼爬的?快快的還是慢慢的?

(2)模仿烏龜一步一步爬啊爬的動作。烏龜是一步一步爬啊爬。

聯繫生活經驗瞭解烏龜是慢慢爬的。

2、出示大白鴨的圖片,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説出大白鴨的行走方式,並模仿大白鴨一步一步搖啊搖的動作。

(1)大白鴨是怎麼走路的?

(2)大白鴨是一步一步搖啊搖。

通過肢體動作,感受搖搖擺擺這一特點。

3、小弟弟和烏龜學着大白鴨的樣子,一步一步搖啊搖的過去了,他們正在往前走,看,小弟弟看見誰來了呢?

(1)小弟弟在做什麼呀?有哪些動物也是一步一步跳着過來的?

(2)大家來模仿小兔子跳着的動作。原來小兔子是一步一步跳啊跳的走的。

通過蹦蹦跳跳的動作,引導幼兒聯繫生活,發現這一動作特點的動物,讓幼兒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

4、他們學着小兔子一步一步跳着走,這時候他們遇到誰啦?

(1)説一説鴕鳥的特徵:長腿、長脖子,跨着走、

(2)模仿鴕鳥大步走路的動作。

小結:鴕鳥的腿很長,所以是一步一步跨啊跨。

通過觀察,讓幼兒發現鴕鳥腿長、脖子長的特點。

5、5個朋友一步一步跨啊跨,真開心。突然,他們的表情變得怎麼樣了?

(1)為什麼會害怕呀?

(2)聽一聽聲音,是誰來了?(播放虎嘯聲)他們會怎麼做?

(2)看一看:他們遇到老虎是怎麼做的?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逃跑,還是做自己最好。

表情是一個人情緒的體現,不同的表情有不同的情緒與含義。引導幼兒從表情上猜測故事情節,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6、最後怎麼樣了?

三、完整傾聽與欣賞繪本

1、請小朋友再一次安靜的傾聽這個故事。

2、教師操作,完整講述。

四、參加森林舞會

1、大家休息好後就又出發了,終於到了森林裏,舞會也要開始了。

2、小朋友喜歡哪個動物就在哪個動物的後面做成一排。音樂開始後,扮演動物走向舞台,開始舞會。

3、(播放背景音樂)一步一步走啊走,一步一步爬啊爬,一步一步搖啊搖,一步一步跳啊跳,一步一步跨啊跨。

通過參加森林舞會,進一步瞭解不同動物的.走路方式,同時發現自己本身的方式是最舒服的。

小班《一步一步走啊走》説課稿2

活動目標:

1、欣賞畫面,瞭解各小動物的走路特點,

2、在繪本的情景中嘗試有序地排列,積累相應的數經驗。

3、讓孩子在説説、猜猜、演演中體驗繪本閲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PPT、音樂。

2、小動物圖片和藍色卡紙製作的"小路",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以"羊村"吸引幼兒注意,導入活動。(PPT顯示羊村)。

師:"徐老師今天帶你們去一個地方,你們看,這是哪裏?"(羊村)"羊村裏住着誰呢?"(引導幼兒説出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等自己喜歡的角色)"今天我們就到羊村去玩一玩。"

二、出示藍色卡紙製作的"小路",引發幼兒對PPT圖片的觀察。

師:你們看,在羊村門前有一條小路通向羊村。老師這裏有一條玩具的藍色小路,徐老師在桌子上也放了那麼多藍色小路,你們去後面找一條,找好後站在它的面前。

師:你們面前都有小路了吧!把小路舉起來給老師看看,你們真棒,都是大力士。現在你們都知道你的小路在哪裏了吧!

三、欣賞畫面,瞭解繪本中小動物的走路特點。

1、觀察畫面,進入故事情節。

(1)師:我們準備出發啦!有很多朋友也想去"羊村"噢,小路上來了個朋友,誰啊?(小弟弟)徐老師的小路上走來了一個小弟弟。(教師示範操作)

(2)同時讓每位幼兒操作"小弟弟"走在"小路"上。

師:小朋友,找一個小弟弟走到你的小路上,擺好的坐到座位上。

(3)PPT演示小弟弟一步一步走啊走師:小弟弟也想到羊村去,小弟弟是怎麼走路的?小弟弟一步一步走啊走。(請個別幼兒説一説、學一學)師幼共同邊説邊學小弟弟走路。

2、模仿小動物走路的動作

(1)出示烏龜的圖片,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説出烏龜的行走方式,並模仿烏龜一步一步爬啊爬的動作。

師:小弟弟一步一步走啊走,碰到了誰呢?(小烏龜)

(2)幼兒操作自己的烏龜卡片到小路上。

師:趕快讓這個朋友到你的小路上去,我的朋友也上這條小路。放好了嗎?現在小路上有兩個朋友了。

(3)師:小烏龜是怎麼走路的?(爬啊爬)怎麼爬的?請個別孩子上來學一學。師幼一起來試試並且邊學邊説"小烏龜一步一步爬啊爬"。接着教師説:小烏龜一步一步爬啊爬,小弟弟也一步一步爬啊爬,同時也以神祕的方式出示大白鴨的嘴巴圖片。以猜測的方式讓孩子想想這可能會是什麼動物。

(4)出示大白鴨的圖片,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説出大白鴨的行走方式,並模仿大白鴨一步一步搖啊搖的動作。

師:兩個朋友爬着爬着遇見了誰了啊?(大白鴨)大白鴨是怎麼走路的?我們來試一試,看誰最像大白鴨。

出示一個美羊羊圖章,師:"比一比誰搖得厲害,獎勵蓋個印章,誰蓋了印章過去羊村不用買票。"讓幼兒學學大白鴨一步一步搖啊搖。

(5)師:現在小路上來了幾個朋友啦?排在第一個是小弟弟,趕快去把第三個朋友排在你的小路上。

四、繼續欣賞繪本故事:

1、師:三個朋友學着大白鴨走路的樣子,一步一步搖啊搖,他們正在往前走,看,小弟弟看見誰來了?小弟弟學着它的樣子跳啊跳,這個朋友是誰?會是誰呢?

幼兒的猜測,(觀察畫面)出示一張小弟弟在跳的圖片。師"猜猜這可能會是什麼動物。"師:原來是小兔子走路一步一步跳着來的。大家來模仿小兔子跳着的動作。(一邊跳一邊説:小兔子一步一步跳啊跳)

2、師:他們四個小朋友跳的正高興呢!又來了一個新朋友,這個朋友你們認識嗎?(大鴕鳥)大鴕鳥腿長長的。誰來學學鴕鳥是怎麼走過來的?模仿鴕鳥大步走路的動作。

師:鴕鳥的腿很長,所以是一步一步跨過來的。孩子們跟着老師一起學着大鴕鳥走路一步一步跨啊跨。

五、給動物圖片有序地排隊。

1、出示操作材料,介紹操作要求。

到現在為止一共來了幾個朋友?回憶一下,第1個是誰?第5個是誰啊?(觀看PPT)看看是不是。第2個、第3個、第4個是誰呢?小朋友們,趕快讓你的小路上也排好隊,一共有五個朋友。

2、幼兒操作,給剩下的朋友排排隊。

3、結合PPT進行檢查師:都有了嗎?我們來看看小路上的朋友對不對?第2個是誰?第3個對嗎?第4個對嗎?

六、繼續欣賞繪本結尾部分

1、師:5個朋友在路上走啊走,快到羊村了。突然,(聽聲音)小動物們嚇壞了,碰到了誰?老虎在説什麼?(我是虎年的好老虎,我想陪你們一起去羊村)大家跟着音樂走啊走去"羊村"。

2、遊戲到"羊村"去。

師:我們學着老虎的樣子排好隊去羊村了哦!

(播放音樂)一步一步走啊走,一步一步爬啊爬,一步一步搖啊搖,一步一步跳啊跳,一步一步跨啊跨。

3、羊村到了,我們去玩吧!

活動反思:

故事中,一步一步走啊走的小弟弟看見了4個小動物,觀察動物朋友走路的樣子,第一個看見的是烏龜“喔—喲,喔—喲的慢慢爬”,隨後依次是搖搖擺擺,搖搖擺擺踱着走的大白鴨,嗵、嗵、嗵蹦蹦跳的小灰兔,啊喲、啊喲、啊喲大步跨的大鴕鳥,讓孩子在學習中説一説有趣的象聲詞,並模仿他們走路的有趣樣子,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和學習特點。活動開始,在有節奏一步一步走啊走時,如果有適合的背景音樂會更加有氣氛。要加強本班的常規教育。

小班《一步一步走啊走》説課稿3

活動目標:

1、通過看動作、聽聲音、找影子等聯繫生活經驗猜測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

2、在繪本的情景中樂意模仿表現小動物的走路特點,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幼兒已學會《小朋友走路,爺爺奶奶走路》,立牌(烏龜、鴨、兔、鴕鳥、男孩)老虎頭飾,方形場景,鴨子走路,會跳的動物

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小朋友走路,爺爺奶奶走路》入場

師:聽這是誰在走路呀?老爺爺老奶奶走路,小朋友走路。

評析:律動導入法。幼兒年齡小,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遊戲情境的創設對幼兒積極參與活動起了很大的作用。以幼兒學過的律動導入,同時不同人物角色的走路方式為下面的活動做鋪墊。

二、欣賞畫面,瞭解繪本中小動物的走路特點。

1、通過多種形式猜測情節,理解故事內容

出示小男孩的圖片:小朋友是怎麼走路的呀?(請幼兒做動作)

(1)看局部圖片,感受烏龜走路的特點演示烏龜爬行圖片

師:看小弟弟在路上碰到什麼了?烏龜是怎樣走路的?

師:一步一步爬啊爬,誰來試試?(個別展示,集體練習)

(2)聽聲音,猜測走來的動物播放大白鴨的聲音

師:瞧小弟弟學小烏龜一步一步爬呀爬,看他們又會遇上誰呢?是什麼動物的叫聲?

師:鴨子怎麼走路的?搖搖擺擺一步一步搖啊搖,(雙手向後,屁股撅起)

評析:每一個動物的出場,總不忘讓幼兒爬一爬,搖一搖,動靜結合,幼兒參與積極性很高。

(3)學動作,聯想遇見的動物演示弟弟學習看到動物蹦跳走路動作,引導幼兒聯繫生活經驗進行猜想。

師:好玩嗎?小弟弟也覺得學別人的動作很開心,他又碰見個一個小動物,瞧他在學它走路的樣子,他是怎麼走路的?"蹦蹦跳跳"哪些小動物是蹦蹦跳跳走路的?走來的會是誰呢?我們來試試,小白兔走路一步一步跳啊跳。(集體練習)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鼓勵幼兒嘗試用動作表現,既增加了情趣,又能使幼兒順利遷移已有經驗,這會使幼兒感受到活動給他們帶來的成功感緩和滿足感。

(4)找影子,辨別出現的動物

師:就這樣他們四個朋友高興一步一步跳啊跳,又遇到一個新朋友,從影子你能看出是誰走來的嗎?它是什麼樣子的?

師:是大鴕鳥。大鴕鳥的腿怎麼樣的?

師:長長的,他走路的時候是長長的跨着走的,誰來學學大鴕鳥的樣子?

(5)看錶情,猜想故事結尾演示表情緊張畫面。

師:有趣嗎?五個朋友就在路上跨啊跨,又碰到誰了呢?誰來了?他們是什麼表情?小烏龜把頭怎麼樣?(引導幼兒模仿)遇到誰他們會這樣害怕?

評析:每個小動物的出場我都運用的不同的方式,看局部圖片出示烏龜,聽聲音猜測走來的動物,學動作來聯想遇見的動物,找影子辨別出現鴕鳥,看錶情猜想故事結尾,讓孩子在看一看、聽一聽、猜一猜、説一説、演一演中初步學習動作走路的特點,體驗繪本閲讀的快樂,並樂意用動作表現小動物的走路特點從而嘗試學習小動物走路體驗模仿的樂趣。

三、遊戲“搶椅子”

師:我們來用這個故事玩個遊戲吧,先把椅子圍圓形。

師:一路上小弟弟都遇到了誰啊(烏龜、鴨子、小兔、鴕鳥、老虎)放在5個位置。

師:老虎在哪?它隨時都會出現

師:我們圍着椅子走,遇到誰我們就學它走路的樣子,遇到大老虎,趕緊坐到椅子上,回到椅子上大老虎就不能抓你。明白嗎?但我要拿走4張椅子。誰先搶到誰先坐。

評析:遊戲“捉迷藏”一直是幼兒的遊戲,在良好的情緒激鼓下,他們以小動物的角色積極參與,熱情投入,在情感上得到了滿足。

活動延伸:

師:除了這些動物,他們還會遇到誰?(大象、獅子·······)我們來學它們是怎麼走的?

活動反思:

《綱要》明確指出: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形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閲讀的興趣,培養對前閲讀的技能。在活動中我用了本學期教授的音樂律動《小朋友走路,爺爺奶奶走路》導入,通過繪本與遊戲的結合,豐富幼兒的遊戲經驗,調動幼兒的情緒。藉助多媒體課件通過講一講、猜一猜、演一演等形式,讓幼兒體驗閲讀的快樂。活動過程中體現了循序漸進的原則。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銜接緊湊,過渡自然,時刻為主題目標而服務。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更是發揮了他們的主體性和積極性。整個始終以遊戲貫穿整個活動,讓幼兒處於自主探索之中。

標籤: 説課稿 範文 小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qgv7y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