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精選】説課稿範文錦集四篇

【精選】説課稿範文錦集四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説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麼什麼樣的説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説課稿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説課稿範文錦集四篇

説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學生通過學習前三節質量和密度的知識後,對物體的質量這一屬性和物質密度這一特性有所瞭解,並且已經學會了使用天平和量筒來測定物理的質量和體積的方法,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和方法積累。而這一節課恰是講解密度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是理論聯繫實際且應用於生活的實踐性課。為此,我採用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再利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實驗性課型。實驗過程中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各自課題,加深合作交流的意識。此外,這節課也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具有培養功能。

二、學情分析:

從初三學生的心理特點來看,經過一個學期的物理學習,已經基本具備了一個科學探究的素養,他們從事物的對立統一中進行合乎邏輯的推理,樂於獨立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解釋和論證事物或現象間較為複雜的因果關係,在學習密度的知識後也期望繼續研究並且去解決一定的生活問題。所以在教學各個環節中注意通過學生感興趣的事例入手,再通過猜、想、分析、實驗、推理等手段來處理問題,層層深入,最後通過學生動腦分析、動手操作來解決遇到的問題,這樣不僅啟迪學生思維、鍛鍊學生能力、還會大大加強學生學習物理、運用物理的自信心。

從學生掌握知識水平上來看,雖然學習了質量和密度的知識,瞭解了一些常見的測量工具名稱,但在對知識原理的理解程度還不夠深刻,有些測量工具僅是通過多媒體見過其形,沒有真正的去實踐過,有些沒有見過的材料也只有合作交流,猜想其作用,所以在這一節課的授課過程中,教師要適應的加以引導教給學生使用工具的方法,利用測量數據分析問題的思路,並對實驗操作及結果進行適時分析。

三、設計理念

做到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提倡學習方式的多元化。教師在這節課打破教材結構,合理重組內容,使整個課堂既充實、嚴謹,又增強了科學性。教師善於運用各種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活學生的思維,使課堂呈現出情理相濟、動靜相成和諧美。在教師的組織下,全體學生和教師一道積極的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不時地對學生進行點評。給獲取成功的同學以祝賀,給遇到困難的同學以指引,給失去信心的同學以支援。

教師深挖本節課所能體現的各個知識點、能力點、德育點。物理教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而這節實驗活動課的內容就是依靠實驗來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又會遇到常規方法所不能解決的“難題”,教師利用這些“難題”來啟迪學生思維,幫助其自發學習、自主探究、自行獲解,實驗中發揮一個引導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培養學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克服困難、戰勝自我信心,與此同時,學會與同學共同交流獲取知識。

四、設計思路:

1、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知道密度知識的應用;能運用密度知識鑑別物質,計算物體的質量與體積。

過程與方法:學會系統地整理知識,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通過探究活動學會測量液體、固體的密度,學會利用物理公式間接地測量一個物理量的科學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探究過程中體會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喜悦;在探究活動中,受到科學態度、科學觀念的薰陶,培養他們創新的精神、實踐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個性,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2、重點和難點

重點和難點都是利用密度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突出與突破的方法是利用組間合作與彙報交流來實現。

3、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按照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分析評價、評估,完成本節內容從現象到理論的過程,得出每一個問題的初步結論,並總結出每個情境中使用的方法。

合作學習:學生組內合作與集體合作是這一節課呈現的主要方式,充分利用班級裏的每一個學生的特點與智慧,積思廣儀、眾志成城。合作學習貫穿了教學的始終,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進行影響與滲透。

4、學法指導

在進行課程探究前,針對學習未知的方法、沒有接觸到的(自制教具)材料給予適量的方法提示;在進行課題研究時,鼓勵實驗方法的多樣化,對於明顯的思路和操作錯誤及時指導;在課題探究結束後,和學生一起對實驗中的知識與方法進行總結歸納。

五、實驗前的準備

教師根據實驗可能用的器材進行相應的實驗器材準備,並與實驗管理員協調好,上課時一同協助提供學生所需器材。對實驗室中沒有的一些器材提前作好收集和準備,如大塑料可樂瓶、鉛球、保鮮膜、油漆、木鋸、廢舊的課桌、枱秤等。由於本節內容較多,所以可以進行適當的調課連着下午第四節的活動課進行兩節課較好。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這段時間學習了三個重要的物理量:密度、質量、體積,請問哪位同學能告訴大家三者的關係呢?

生:三者的關係可用一表達式來説明: ρ=m/v

對於同種物質,它的密度不受 m 和V 的影響。(教師對學生的表述給予表揚,同時指出他們所述之處的不足,物質的密度受到狀態的影響。)

師:我們還學習了測量質量和體積的儀器:天平和量筒。請哪位同學來描述一下,器材使用時的步驟和注意事項?

生:(描述使用方法,找幾位同學補充,使表達更完整。)

師:課下我有幾個問題,請大家幫助我來解決,每個實驗小組都選擇了一個探究課題,採用各種方法進行了探究,然後向同學們進行陳述報告。

(二) 課題選定和探究方案制定

教師依據學情對全班同學進行小組劃分,每組大約十二三個人,全班共劃分為四個小組,然後採用抽籤的形式進行探究課題的選擇。然後小組內進行課題的研討並制定實驗方案,老師巡迴觀察,並適當的進行指導。

探究課題:

1、鉛球是鉛做的嗎?

2、測磚的密度

3、測課桌體積有多大

4、測量方糖的密度

(三)實驗探究和彙報

各組制定完畢探究方案之後,根據方案進行相應的器材選擇,完畢之後,按順序各小組進行實驗方案的彙報並進行相應的實驗操作。

第一組:鉛球是鉛做的'嗎?

學生甲:我們從器材桌上選擇了一個鉛球,上面標的是6斤的鉛球,為了得到精確的數據,我們在課下用枱秤測量了一下,其質量為2.9kg。

學生乙:(板書)m=2.9kg。

學生甲:在測量鉛球的體積時,我們遇到了一個難題,沒有合適的量筒,於是我們使用了水槽,把鉛球放入水槽中,用燒杯向水槽中注水,直到水沒過鉛球,用粘貼紙在此處作一標記。

學生乙:在學生甲的描述下進行操作。

學生甲:將鉛球取出,水面下降,然後用量筒向水槽中注水,直至再次達到標記,記下注入的水的體積,即鉛球的體積。

學生乙:(板書) V水 = V鉛球 = 0.38L

學生甲:根據 可計算出鉛球的密度,密度表中ρ鉛=11.3g/cm3。

學生乙:(板書)ρ球<ρ鉛

學生甲:通過測量和計算,我們澄清了一個事實,鉛球的基本成分是鐵,而不是鉛做的!請同學們對我們的實驗提出改進意見。

學生丙:有一種更直接的方法:測量鉛球的體積,利用牆角、直尺和三角板直接測出鉛球的直徑d,根據球體的積公式進行計算。

學生丁:為測量球的體積,我對實驗器材進行了改進。自制量筒,利用直徑足夠大的透明塑料瓶,去掉頂端較細的部分,在瓶的外壁貼一張紙條,用標準量筒量好100cm3的水,倒入瓶內,在紙條上畫出液麪的位置,再用量筒倒入400cm3的水,作標記500cm3,將二者之間進行平分,用自制量筒測出鉛球的體積。

師:大家太棒了!每個同學的想法都非常有創意,讓老師受益匪淺,尤其是自制量筒。下面,哪組同學再為大家作一次彙報?

第二組:測磚的密度

學生甲:我們探究的課題是:測磚的密度。用天平直接測量磚的質量m。

學生乙:(板書) m=60.5g 。

學生甲:用量筒測量磚的體積時,我們發現磚放入水中時,磚具有吸水性,這樣測出來的磚的體積偏大。我們採用的方法是: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體積的水V水 ,讓磚頭吸飽水之後,再放入量筒中,測出體積V,由此計算磚的體積。

學生乙:(板書,演算)V水 = 20cm3 V =60cm3V磚 = V -V水 = 60cm3- 20cm3= 40cm3

學生甲:也許我們的辦法不是最好的,讓大家提出更巧妙的辦法。

(學生進行一番激烈的討論,由學生代表發言,對改進的方法進行表述)

學生丙:磚吸水後會膨脹,同樣體積會變大,為了克服磚的吸水性,我們採取在磚的表面塗層油漆或包一層保鮮膜的方法。

學生丁:我在想,我們為什麼不測量整塊磚的密度呢?這樣,我們可以用直尺直接測量磚的長、寬、高。計算出整塊磚的體積。

第三組:測量方糖的密度

學生甲:我們的探究課題是:測量方糖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測出幾塊方糖的質量m,然後除以方糖的個數n,求出一塊方糖的質量。

(板書)

學生甲:在測量體積時,我們想到一些方法來克服糖溶於水的問題,如包上保鮮膜等。後來我想起媽媽在沏糖水時,糖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溶解了,於是我們就想到用不再溶解糖的糖水來測方糖的體積,實驗中由於一塊方糖體積較小,測量時誤差較大,所以我們測量出幾塊方糖體積,再除以方糖的個數,求出一塊方糖的體積。

學生乙:(進行操作,板書) V糖水=20ml V=25ml

學生丙:我有一個更好的方法來測方糖的體積,糖溶於水,但是糖不溶於油啊,如果我們用油來測體積,就避免了糖溶於水這一問題。

師:大家的方法都很好,尤其是用油測方糖的體積,更讓我們有新的思路。

第四組:測課桌體積有多大

學生甲:我們的探究課題是:課桌的體積有多大。我們利用密度是物質的特性這一點,採用測樣本的方法,取和課桌一樣的木料來測密度。我們先用枱秤測一張課桌的質量m1,用天平測小木塊的質量m2

學生乙:(板書)m1=15kg m2=28g

學生甲: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體積的水V1,將木塊放入量筒中,它在水面上漂浮,用鐵絲將木塊壓入水中,讀出體積V2,計算木料的體積V樣本。

學生乙:(操作並計算) V1= 40cm3 V2= 80cm3

V樣本= V2- V1= 40cm3

學生丙:在測木塊體積時,用鐵絲將木塊壓入水中不易操作,我有一個更便於操作的方法:

1、用細線將一石塊系在木塊下。

2、將量筒倒入一定體積的水V1。

3、將石塊先浸沒在水中,讀量筒中的示數V2。

4、將石塊和木塊一起浸沒在水中,讀出量筒中的示數V3。

5、木塊的體積V=V3-V2。

(四) 教師對學生的實驗進行評價

今天我很受感動,從同學們的身上我深刻體會到團結協作的精神,和不斷探索勇於克服困難的態度,同時,大家也教會了我很多新的方法,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有所收穫。當然大家在實驗操作中可能有些地方不夠規範,例如:膠頭滴管的使用。我相信經過大家的不斷努力,會做得更好。

説課稿 篇2

説教材:

我説課的內容是《找駱駝 》它是義務教育六年制語文第五冊第4單元的一篇課內閲讀課文,下面,我準備從教材、教法、學法、預設程序、和板書設計這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初步設想。 有關學情分析,將滲透到各個環節之中。

教材分析

本文是這單元訓練提出的不懂的問題的第一篇課文,在本單元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以後學生學會提出問題的能力起到鋪墊作用,這篇課文通過一個商人尋找駱駝的事,説明了遇到問題要多觀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本文的寓意耐人尋味,,引人深思,課文共11自然段,運用人物對話的形式,按“丟駱駝第一自然段——找駱駝2-10自然段——找到駱駝11自然段”的順序,步步深入,故事富有哲理,是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因果關係的句式訓練和朗讀訓練的好教材。 説預設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新課標》對第二學段學生的識字、閲讀、的要求。如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用普通話、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等。學生的實際情況,外地務工子女多,因此,一部分孩子基礎知識較差,雖然有些字會認但拼音卻掌握不好,因此,自學能力較差,而另一部分孩子

思維活躍,領悟能力高,各方面都比較優秀。但為了顧及後進生的學習發展,實際教學中我比較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在此基礎上,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因此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主動學會本課中幾個生字,能區別多音字“哄”“嗎”的讀音,理解9個新詞的意思,能區別“走失和丟失,詳細和仔細”的不同意思,,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補充完整,3,初步學會預習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2)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語文能力體系中,讀佔鰲頭,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因此,本文重在引導學生多元感受文章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以讀促思,以讀代講。以讀引導想象。背誦老人説的一段話

情感態度目標

瞭解老人是怎樣知道商人走失的那隻駱駝的情況,特別是遇到事情要仔細觀察,抓住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進行分析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説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以上分析,我確定本課的重點

1,多元感受文章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老人怎麼會做出正確判斷的,2,學會提出不懂的問題,根據新課標第二學段學生的閲讀要求,那麼學會提出不懂的問題也是難點。

説教法

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而“發展”卻是一個動態的生成過程,這個過程中的因素和情景無法預見,也就產生出許多的生成性問題。必然要求教師要形成“彈性化”方案,要適當 “留白”。隨時調整,以滿足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發展的需要 。

因此預設本課採用地教法如下

1以讀代講法

在語文能力體系中, “讀”佔鰲頭 已成為人們的共識,閲讀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得重中之重。因為讀書是理解課文最好的方法。讓學生有層次的讀,盡情地讀,力求讀出對課文的獨特感悟。

2、質疑問難法

陶行知先生説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 可見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十分重要。這也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

3、情境教學法

孩子共有的特點就是有好奇強、愛探索、易感染,愛表演。容易被新鮮的事物和動態的東西所吸引,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因此在本文教學中以圖文結合、多媒體教學、表演等方法來創設情境輔助教學。

説學法

根據我班學生自學能力較差這個特點,在本文教學中我將努力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思考,在讀讀 劃劃 議議 中整體觸摸文本,養成自主探究 主動質疑的學習方式,學會傾聽,在共同交流中,披文、入情 入鏡 構建新知。

説程序

新課標提出了,教師要創造性的理解教材、處理教材,因此為了把目標落到實處,我預設安排3課時實施教學,下面我説一下每課時的教學目標第1課時,指導預習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自學生字新詞,讀通全文,整體把握內容,第2課時,研讀全文,理解老人説的話,第3課時,朗讀、背誦課文,進行詞句訓練。

第二課時的教學預設,共分3個大板塊進行學習:

第一大板塊在問題情境中自主探究。

首先和學生一起回顧上節課提出的問題,並出示問題老人沒看見商人走失的那隻駱駝,為什麼對駱駝的情況知道得這麼詳細這節課咱們就帶着這個問題去讀懂課文,讀好課文。這板塊的設計目的是回顧舊知識。為新課做好鋪墊,使教學前後銜接,同時讓他們帶着問題去讀課文,再同桌合作交流,預計學生會學的有目的,學的有興趣。

第二大板塊在多元朗讀中感知課文。

新課標強調,在閲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的讀,讓學生

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訓練語感,在讀中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在讀中受到感情的薰陶,從而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為了更好的解決本文的主要問題,我讓學生先學習2-9自然段,這幾段是商人與老人的對話,講述了老人所知道的情況,理解難度並不大,因此我重在引導學生去讀,多媒體出示句子 ,首先 讓學生自由練,然後指名讀,教師隨即問,你剛才是懷着一種怎樣的心情讀的為什麼要這樣的,讓學生自己説出理由。並隨即理解 “忿忿”的意思 ,以及當時商人的想法,讓學生想象説話。如此步步引導 把朗讀與理解課文結合起來把 “讀”和“説”結合起來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而且由點到面,加深對課文的整體把握,體會到文章的感情色彩。

接着 通過分角色讀、、以及同桌表演讀 齊讀等多種形式的讀進一步 ,使學生在讀中體會商人的情感,從着急到高興再到萬分高興,最後轉喜為怒、忿忿的。並在讀中體會老人的冷靜沉着。然後在學生讀文的基礎上追問:從商人與老人的對話中你知道了什麼回答並板書左腳有點跛,左馱蜜右馱米,缺了一顆牙。這板塊的設計真正體現了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的教學原則。

第三板塊在反覆練説中訓練思維。

第10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部分,預設通過,讀讀、劃劃、議議、畫畫等手段,使學生明白:遇到問題要多觀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預計教學思路如下:1、師過渡

説課稿 篇3

一、問題的提出

“綜合實踐”這一課程的設置能使學生通過綜合和探究性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習興趣與探究精神,並使這種興趣與精神轉化成持久的情感與態度。“綜合實踐”學習領域的總體特徵為拓展性、探索性、創造性,因此學習內容的開發與課題的設定都體現這一特徵。《走進花的世界》一課的教學研究即由此而展開,讓學生在活動中形成對自然、社會的認識,能從自己周圍的生活和自身的經驗中獲得主動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逐步提高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圍繞“花”這一主題,以豐富、多樣、開放的內容文字、學生活動場面等,揭示了“綜合實踐”學習領域的主要教學要求和線索。

二、説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學會用多種感官對花卉進行觀察,瞭解一些花卉的基本知識(包括種類、特點、作用。)而且通過本次活動,學會觀察,掌握觀察的方法。

2、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培養主體參與意識和羣體合作精神,在實踐中發現問題、運用研究性學習方式研究自然界奇妙的事物和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在小組合作探究、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自學新知、與他人合作、主動探究、積極參與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勇於探索的精神。

2、在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學會合作,與人分享勞動成果,感受相互交流的樂趣,激起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喜愛之情

三、説教學重難點:

主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調查分析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説活動過程。

即將為大家展示的是我和我校的四年二班學生共同完成的綜合實踐活動---《花與我們的生活》成果彙報展示課.從活動過程的設計來看,本次活動目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增強了學生學會實踐調查研究的能力和團結合作的精神,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

下面就整個活動作具體説明:

一、研究大主題的產生確立

《花與我們的生活》的這個研究主題,仔細研究後我認為以自然界常見的花卉為活動對象,設計觀察、調查訪問、交流、實踐、活動、延伸等活動,我個人認為綜合實踐課的設立並不是讓學生掌握多少科技、科學知識,研究得多麼深,而是讓學生在研究的過程中身心、能力得到提高才是目的。所以我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學生的興趣點,添加了頌花、成果展示、實踐等活動,開展一系列探究花卉的活動,並努力做到學科整合,集常識、語文、信息技術、美術、音樂等學科知識為一體,體現課程改革的新理念。

二、實施中的小主題的產生

這個主題我是分為四個階段來完成的,分別是導入激趣、調查整理、彙報展示、擴展延伸。

1、作為教師都知道導入環節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對所要研究的問題產生興趣,綜合實踐課更是要通過本環節來激發學生的研究熱情。所以我的導入課是選擇在學校的電腦室來完成,首先我先為學生提供了中國十大名花的圖片,(出示幻燈片)從視覺上來調動學生,果然讓他們發出了美的驚歎,接着通過學生的調查,驀然發現原來生活中平常的花並不平常,自己對花的瞭解很少,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的探究熱情,最後再讓他們自己利用網絡搜索和花有關的內容,為確定小的研究主題埋下伏筆,學生從網上和身邊生活中來進行搜索尋找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內容,他們基本上是從花的種類、花的作用、花的特點、觀賞之外的作用、甚至是頌花等幾個方面進行彙報的,這也與我提前的預想基本一致,分組工作較順利地完成,但是通過這種形式我也發現大多數學生的網絡應用能力不強,必須在老師或少數同學的幫助下才能完成搜索任務,這一點也是今後讓學生鍛鍊加強的地方。

2、上過綜合實踐課的老師都知道調查整理這一階段的實施是決定了是否會產生有效的研究成果的重要環節,但他也是最難開展的環節,學生的研究方向過散,也不太會整理蒐集來的資料,作為老師大多身兼其他學科,也沒有很多的精力進行細緻指導它,我只能利用課上時間一個一個小組來指導,沒有指導的同學可以在本組獨立研究或先寫其他學科的作業。通過這樣的作法學生的研究方向性更明確,資料更符合本組的彙報主題,老師也能及時的瞭解每個組的情況,給予知識上、技術上、資料交流共享上、以及彙報形式上最適當的幫助。另外,在指導中我發現學生在為彙報做準備時採用的方式多是口頭讀資料,所以我在課上反覆強調彙報的形式是要把你的資料生動的表現出來,讓同學們感興趣樂於接受才行。

3、在彙報的過程中,通過學生欣賞各種花卉的圖片,講講花的名字和有關花的故事來增加學生對花的感性認識,引發了學生愛花之情和對花的瞭解。通過大量的蒐集調查,讓學生掌握了有關花的知識,從而也為學生的學習氛圍創設了一定的情境,使學生融入了花的海洋、花的世界給人以視覺美感,使學生得到了美的薰陶和感染。

三、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這樣的問題:

1、上課的過程還比較蒙朧,現在在探索階段,所以上課的尺度不能很好把握,不知道這個主題的學習需要幾課時,雖説自己可以放寬,但總不能看到學生沒全部學好,又多一課時,這樣下來,其他的主題就不能進行教學,緊張的三週下來就不能把所有主題學完。怎樣分配這個尺度,一個學期制定幾個主題比較合適?還得繼續嘗試。

2、在學生調查研究整理材料的過程中有些吃力,需要教師給與很大的幫助。

雖然問題還存在,但我們已經看到可喜的一面,通過整合,學生的觀點已經慢慢在改變,而且學生確實學到很多東西,知識點非常豐富,用“開心快樂”一詞來形容學生學習一個個有趣的主題的心情,已經理所當然了。主題學習的千變萬化,確實能抓住兒童的好奇心。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大主題的確定能決定課程開展的順利與否,這固然很重要,但作為教師要成為一個有心人,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想問題、運用教師的智慧來設計解決問題則更是課程實施過程中最根本、最寶貴的靈魂,是生命線,因為這是在活動過程本身中所迸發出的自然本質,在這一片廣闊的沃土中,等待着我們去開墾。我深信,只要以開放的先進的教育思想來進行課程改革實驗,定會取得豐碩的成果

説課稿 篇4

各位評委:上午好

我説課的題目是:螺紋的種類和應用

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教學反思6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螺旋傳動的應用形式》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主編,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第五版《機械基礎》中第二章螺旋傳動第一節的內容。

《機械基礎》主要講解機械機器的原理,本章對於螺旋傳動的學習,能使學生認識和分析相關的螺旋傳動機構,而學生在車工和數車等技能課上會學習車制螺紋,所以可以為學生在車工等技能課上的學習提供專業基礎知識平台,同時螺旋傳動的學習也為後續齒輪和蝸桿傳動的學習奠下基礎。

考慮到螺紋的種類和應用是本章的基礎內容,為後續知識的學習奠下基礎,我將其安排為2課時。

二、説學情分析

我所教的是機電專業二年級的學生,女生較少所佔比例為2.9%,34名學生中只有一名女生,男生居多所佔比例為97.1%,男生居多,則他們的動手能力較強,對機器很感興趣,由於車牀等機器上應用了螺旋傳動,可以理論聯繫實際,能夠引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但是學生

掌握知識的能力參差不齊,而且男生不喜歡識記純理論的知識,對於螺紋的識記知識學生掌握起來有難度。

三、説教學目標

基於學情分析,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出發,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掌握螺紋的分類

2.理解螺紋的應用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綜合歸納知識的能力

4.通過聯繫生產實際,使學生明確學習《機械基礎》的意義,並進行專業教育,樹立為生產服務的宗旨

教學的重點為:螺紋的形成及其螺紋的分類

難點為:螺紋的應用場合及分析生活實踐中螺紋的應用

四、説教學設計

為達成以上目標,我將使用以下教法學法:提問學生問題,讓學生討論思考,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激情,教師講解的過程中引入實例演示,讓學生直觀的感受螺紋,通過演示學生觀察思考,總結歸納從中學到的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靈活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師在教學中發揮引而不發、適時點撥的作用,指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層層深入。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凸現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五、説資源整合

為了使我的教學能夠正常有序的進行,資源準備是必不可少的。為此,我準備的資源除了必要的教材,學生習題練習冊以外,還添加了一些輔助資源,如自制了教學課件,通過網絡查詢螺傳動的動畫演示。

六、説教學實施

下面,向各位簡要地介紹我的教學實施情況。具體時間分配及教學流程安排如下:

在課前準備階段,我要求學生反覆閲讀課文,為進入課堂學習做好準備。課堂中首先檢查一下學生的預習情況,這樣有助於教師課堂教學的展開。接着導入新課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着展開對螺紋的種類和應用的學習,學習完之後要進行課堂檢測,最後要佈置作業。

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

環節一:預習檢測

學生回檢測練習題,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

環節二:導入新課

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導入新課:想一想我們的身邊有沒有螺紋,試舉例説明?學生互相討論思考,之後讓學生舉例説明,有位同學直接以自己用的筆為例,當擰開筆套時,它就是螺紋鏈接的,還有學生在課前預習準備的時候,在車間裏發現了螺紋工件帶到了課堂上展示,學生很熱烈的舉出了很多的例子,這樣的導入聯繫生活實際,引起了學生的熱烈討論,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環節三:螺紋的種類和應用

1.螺紋的種類

教師通過不斷的展示螺紋的種類的圖片,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通過圖片觀察,讓學生獨立思考回答螺紋的分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讓學生總結螺紋的種類總共有幾種,讓學生總結歸納,可以讓學生把書本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教師根據學生的總結情況,再次系統的歸納種類的分類並用多媒體展示歸納的分類表格,表格的展示,可以幫助學生強化加深所學知識。

2、螺紋的應用

連接螺紋的應用要分析舉例講解生活中螺紋應用的實例,通過教師理論聯繫實際,舉例分析講解示範,實現知識的傳遞,使每個學生都能掌握螺紋的應用, 使學生體驗和感受機構應用的魅力,增強專業興趣。

傳動螺紋的講解時展示台虎鉗和螺旋千斤頂的動畫,這兩個機構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實例,台虎鉗學生在車工上經常使用,動畫展示直觀易懂,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最後讓學生回顧本課時所學內容,教師做補充歸納知識點。鍛鍊學生的總結歸納的能力,鞏固本課時所學內容

環節四:課堂檢測

以不同的練習題形式,讓學生回答,充分調動起學生動腦思考,鞏固所學知識。

最後要求學生完成課堂自我評價表,讓學生客觀的評價一下自己

的課堂學習效果,同時教師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改進教學方法。

環節五:佈置作業

機械基礎習題冊第9頁

好的板書設計能極大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下是本課的板書,概括性、條理性相結合,紅筆突出重點,體現教學意圖。

七、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能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氛圍,切實讓學生融入到了課堂教學中。

創新之處:能夠把生活中的應用實例搬到課堂中

不足之處:時間分配上還需合理些

改進方法:應該給些時間讓學生自由討論

體會:在教學實踐中,我真切的感受到,真正的備課是在平時知識的累積,經驗的提升,觀念的不斷更新,視野的不斷開闊,能力的不斷提升!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歡迎各位專家批評指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q8xw3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