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恰利利恰利説課稿

恰利利恰利説課稿

説課稿是在個人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寫成的,説課稿不宜過長,時間應控制在10分鐘之內為宜。以下是恰利利恰利説課稿,歡迎閲讀。

恰利利恰利説課稿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歌曲《恰利利恰利》是蘇教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採金秋”中的一首,這是一首印度尼西亞的民歌,歌詞形象地描繪了莊稼人在田間勞動時的熱情景象。歌曲有兩部分組成(齊唱+合唱),表現了莊稼人的勞動熱情,旋律中貫穿着歡躍的舞蹈節奏。雖然連續八次出現相同的節奏型,卻毫無單調宂長之感,反而使人感到意猶未盡,更具鄉土氣息。

(二)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課是蘇教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二課時,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能認識到的勞動的重要性,要熱愛勞動,感受勞動所帶來的樂趣. 也為本單元后面的學習作了鋪墊。可見,本課在這單元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處於十分關鍵的地位。

(三)學情分析:

由於小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好動、好奇,他們的認知活動都是以興趣和好奇為載體的。因此,創造音樂課堂的愉快情境尤為重要。針對以上情況,我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四)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感受勞動所帶來的樂趣,以及勞動時的一些形象特徵.

2、“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能用自然歡快的聲音表現歌曲的情緒,學習簡單的二部合唱, 並能嘗試用不同的形式處理歌曲.

3、“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自主、合作、探究”這一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啟發學生積極自主地體驗音樂。

(五)教學重、難點

根據《音樂新課標》確立的階段目標和中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以下重點:

1、教學重點:學生能用自然和諧的聲音演唱歌曲。

針對四年級學生自我感知能力欠缺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難點:

2、教學難點:二聲部的演唱、創設勞動場景。

二、説教法、學法

1、説教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必須靠教師的啟發、指導,“教”為“學”服務。只有充分發揮學科特點,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教學時應考慮學生的心理特徵,採用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在學習時保持主動、愉快的心境。基於以上原因,我設計了以下教法:

1、 興趣引入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的開始,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引導學生一起喊一喊“號子”導入新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 情境創設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創設一定的場景,以引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在本課中我創設了喊一喊勞動號子在地裏勞動的情境,提高了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

3、 視覺圖象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聯繫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學習和感受本課內容。如:我在導入歌曲時,帶領學生一起觀看印度尼西亞的風光、地裏位置以及人們勞動的場景,學生感受印度尼西亞的民歌風格做鋪墊。又如:在歌曲中合唱教學部分,我把它創設成是人們在勞動中的一唱一和,激發學生的興趣。

4、 引導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我層層遞進,幫助學生了解思考什麼樣的聲音、情緒適合體現這首歌曲,進一步體驗音樂情感的直覺性,體現了積極的師生、生生互動,營造了輕鬆、自由、平等的課堂氣氛。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5、 積極評價法: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評價有利於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以學生自評、互評、師評等多種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並用眼神、笑容、給予學生適時的鼓勵。

2、説學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給學生如何學習的啟示。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線”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確定如下學法:

1、 聽唱法: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離開了“聽”,音樂就不存在了。我讓學生從聽入手,逐步鍛鍊他們的自學能力,音樂鑑賞力,總之,只有自己學會了,才是素質教育的目的。在本課中,我讓學生聽歌曲範唱、教師範唱,來提高學生的聽力和對音樂的感知、鑑賞能力。

2、 自主學習法:新課程提倡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學習和處理歌曲這個教學過程中,我充分滲透了這一教學理念,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來教學歌曲,不僅為學生創設了寬鬆、民主的氛圍,還增強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自信。

3、創造法:音樂教育是審美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讓學生敢想敢試。如:我在處理歌曲時,引導學生自己創編聲勢動作,充分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意識。

三、説教學過程設計

本堂課我針對教學目標,為這堂課的每個環節都作了精心設計,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使技能訓練滲透於藝術感受中,貫穿於音樂實踐中。下面我對課的流程作簡單的陳述。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俗話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課開始,我引導學生看勞動的圖片和學生一起喊着勞動號子做着聲勢動作,一下子與學生拉近了距離。接着和學生進行聊天式的問答,請學生説一説勞動場面,用勞動號子為音樂伴奏,創設了印度尼西亞人民勞動的場景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模仿。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形成一種積極參與的精神狀態,從而為新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聆聽歌曲,體驗感受

1、欣賞歌曲,初步感受

教學要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從直觀入手,使學生如臨其境,可見可聞,產生真切感,我利用學生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將歌曲的`內容通過多媒體用畫面的形式呈現於學生眼前,畫音結合,使學生很快進入歌曲的審美情境中,喚起他們的形象思維提高想象能力。在這裏,我讓學生以瞭解人們勞動情景為過渡,播放歌曲,引導學生對歌曲進行初步欣賞。引導學生欣賞印尼勞動場景,初步瞭解印尼。

2、按節奏朗讀,動手動口

為了讓學生能輕鬆愉快地學會《恰利利恰利》這首歌,首先給他們創設這樣的情境:太陽出來了,莊稼人扛着鋤頭下地了……激發學生有節奏的朗讀歌詞,並加上拍手的動作。因為這首歌曲歌詞比較拗口,因此要指導學生的咬字與吐字,還有很多襯詞處,我用提問的方式:歌詞中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嗎?提出問題(學生)——解決問題(教師),能夠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印尼勞動人民及民歌。師生一起按節奏拍手朗讀歌詞,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並讓學生在熟悉歌詞的同時再次感受了歌曲的特點。

3、聽範唱,再次感受

在學生熟悉歌詞的基礎上,再次聽範唱,要求學生邊聽邊模仿簡單的勞動動作。並在聽之前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快樂的)以及歌曲可以分為幾個樂段(二段)?

4、教師範唱,學生模唱歌曲

當學生感知歌曲情緒後,教師用這種快樂的情緒演唱歌曲第一部分,引導學生用“嘣”輕聲哼唱,使學生再次獲得審美體驗。

(三)學唱歌曲,情緒表達

1、學唱歌詞:

在這個環節中,我採用玩遊戲“我唱你變”的方式進行教唱,如:教師用“嘣”唱第一段歌詞的第一句,學生把它變成第一句歌詞來唱。這樣,既打破了傳統的跟唱法,又使新課標的合作理念得到了充分體現,提高了學生學唱歌曲的興趣。

2、聽範唱,區別不同

再次聆聽,讓學生説一説前後兩段的不同(演唱形式:齊唱——合唱)

3、合唱部分

師:這一部分與我們前面所學的什麼地方相似?(勞動號子)

師講解:前面號子是一起喊的,這裏是要分兩個聲部合唱的。勞動的人們累了在一起唱唱歌、喊喊號子,一唱一和多開心啊!引導學生一唱一和學習,用遊戲的方式,師生合作分別學唱高低聲部

生——低 師——低

師——高 生——高

(指導力度變化,高聲部——回聲效果)

4、完整演唱歌曲

唱出勞動者歡快的情緒,指導聲音:輕而有力的

5、讓學生自己説一説覺得比較難的地方,並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

在這裏,我用讓學生自己説出覺得比較難唱的地方,老師再逐一進行練習,從而讓學生在歌曲學唱中學得更為自主。

6、歌曲處理

通過以上環節的教學,接下來進入處理歌曲環節,在這裏我採用引導法、自主學習法、創造法等方法來處理歌曲,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歌曲的體驗中,對歌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準確地表達了歌曲情感,達到寓思想教育於音樂教育之中。在這個環節中,我通過適當處加上聲勢動作以及採用齊唱、合唱、接龍唱、加入襯詞的不同演唱形式對歌曲進行處理,使學生能用明朗的情緒來表現歌曲情緒,從而突出了本課的重點,解決了本課的難點。

(四)、拓展思維

1、講解印度尼西亞民族樂器“安格隆”

出示圖片,講解安格隆的材料、音色、演奏方法,讓學生能夠了解不同國家的不同樂器,拓展學生視野,激發學生興趣

2、播放《勞動最光榮》,在學生聆聽歌曲的同時滲透思想教育,讓學生知道,只有付出辛勤的勞動,才能收穫希望,做任何事情都要不怕辛勞。

最後,在《恰利利恰利》的音樂聲中走出教室。

本方案的設計,力求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着眼於學生的主動發展,通過充分的音樂實踐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音樂素養。從目標的提出、到過程的安排、學習方法的確定、乃至學習成果的呈現,都讓學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實踐性、更濃的創造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q8o8q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