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實用的説課稿模板彙總六篇

實用的説課稿模板彙總六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説課稿是進行説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問題來了,説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説課稿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説課稿模板彙總六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跨越百年的美麗》是一篇讚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麗”為主線,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麗不只在於容貌,而在於為人類作出偉大的貢獻,實現自己最高層次的人生價值。學生很不容易把握文章的線索和思路。所以,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我將“美麗”作為本課的切入點,以“美麗”帶動學生縱觀全文,引導學生理解“美麗”的深層含義,因此我確立本節教學目的是: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居里夫人在科學研究中所體現出來的卓越的思想品質。

3、體會作者對居里夫人人格精神的讚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麗”的深刻內涵。

教學重難點:從具體的事例中領悟“跨越百年的美麗”就是居里夫人所體現的科學精神。

二、説教學思路:

我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更多地考慮到學生對此文的感受和理解。所以,全部流程都是從學生的角度來設計,分為四大部分:走近居里——解讀美麗——昇華美麗——書寫美麗。從易到難,從淺到深,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究的熱情。使學生的思維在這一節課中始終都處於激活的狀態,得到思維的鍛鍊,享受思維的樂趣。

三、説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走近居里。激發學生解讀居里的興趣。

2、解讀美麗

主要讓學生理解“美麗”的多層內涵。要求學生先在文中去尋找描寫居里夫人美麗的語句,説出自己的理解。然後對重點語句進行品析,領會居里夫人的精神魅力,加深對“美麗”的理解。這一步驟鍛鍊學生理解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使學生意識到居里夫人的美麗重點在“內在美”,即:堅強執著,獻身科學,淡泊名利,懂得 “美麗”的具體表現。

3、昇華美麗

最後從理解課題進一步提升對美麗的認識。促使學生進一步去思索,居里夫人的“美麗”已成為人類共同擁有的精神財富,流傳至今,還要繼續流傳下去。

4、書寫美麗

課文的教學還應重視學生學習課文後的感受、感想和感悟,引導學生説出來,寫下來。因此,讓學生書寫美麗,從心靈深處敬重像居里夫人這樣獻身科學的人,認同他們對科學精神的追求和對人生價值的追求。

説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十一課《我多想去看看》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一、説教材

北京,祖國的首都,一個人人都向往的地方。本文以一個山村孩子的口吻,用第一人稱和詩歌的形式,講述自己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語言質樸,感情真摯,抒發了少年兒童嚮往北京的強烈的思想感情。

根據新課標要求及本課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看圖等方式理解課文內容。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熱愛祖國、熱愛北京的感情激發。

二、説教法、學法

採用看圖片、朗讀課文的形式以達到對課文的理解。通過自讀、範讀、展示讀等達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由於大多數學生沒去過北京,但對北京有一種自然的嚮往之情,教學中通過口述、看升旗儀式插圖,點燃這種激情,逐層加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和體驗。

三、説教學過程

現在談談我如何在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1、 複習舊知識:

1) 齊聲背誦上一節課學過的課文《日月明》。

2) 聽寫生字,叫兩位同學板演。

2、 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我認為這篇課文的課題命得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小學生——《我多想去看看》,讀了課題後,你想知道些什麼?這也是文章的內容所在。提出的問題能不能自己解決呢?仔細讀讀課文,試試自己行不行,好嗎?學生很想證明自己的能力,於是就會興趣盎然地去讀。

3、 品讀課文,讀中感悟:

學生現在的拼音掌握得可以了,他們完全有能力藉助拼音把課文讀通讀順。於是我首先採用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認為難讀準的字或難讀通的句子標出。這樣就培養了學生學習的獨立性。然後,指名讀、範讀,學生越讀越有味,越讀越有感情。

4、 學生字:

我板書了本節課所要學習的13個生字,並要求學生在課文中找出這些生字,然後讓他們把音節寫在生字上,最後叫學生讀生字,根據學生讀的情況,我在領讀,加深學生的記憶。

5、 佈置作業:

讀熟並且背誦本篇課文。

説課稿 篇3

一、説內容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部分是高中數學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一節課的內容.

本節課是在複習初中函數概念的基礎上,通過對實例的分析進一步揭示函數概念的實質是:表示兩個數集的元素之間,按照某種法則確定的一種對應關係。然後用集合語言給出函數的一個新的定義。它既是對初中的函數概念的一個提高,又為揭示函數是一種特殊的映射作了準備,這種編寫也體現了在認識上由特殊到一般的新課程理念。

2.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函數的概念的理解

難點:對函數符號y?f(x)的理解。

二、説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會用集合與對應的語言刻畫函數; (2)會求一些簡單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

2、能力目標:通過實例引導學生直觀感知,初步學會從圖形(或圖象)、表格中獲取有用信息,從而體會函數基本概念的意義。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增強學生認識問題、解決問題後的成功感,從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説教法

為了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根據本節課的特點,我採用了引導發現和歸納概括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通過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等教學過程,再通過具體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四、説學法

我們常説:“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我以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為指導,輔以多媒體手段,採用新課改所提倡的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學生在創設的問題情景中,通過觀察、概括、

歸納,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維能力,形成鍥而不捨的鑽研精神。

五、説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複習初中的常量、變量與函數的概念

複習再現初中變量觀點描述函數的概念,為後面用集合和對應的觀點來定義函數奠定基礎。

請同學觀看幾段視頻(神舟六號的發射,花開放的過程,人身高的變化過程,汽車行駛的過程,運動員跳水的過程等)。

在這些過程中,總是因為一個量的變化影響着另外一個量的變化,他們之間總存在着一些規律,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用數學知識描述這些規律——變量與函數(揭題)。

通過實例:(1)認識生活中充滿變量間的依賴關係;(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發散思維能力。

(二)概念的形成

1.探究實例:

1、(幻燈片1)如圖,這是某地一天內的氣温變化圖,請大家看圖回答。 (1)這天的6時、10時和14時的氣温分別是多少?任意給出這天中的某一時刻,説出這一時刻的氣温。

提出問題:在這個變化過程中,任取一個時刻t(時),請問都有幾個温度與它相對應?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隨着時間t(時)的變化,相應地氣温T(℃)也隨之變化,並且在這個變化過程中任取一個時刻t(時)都只有一個温度T(℃)與它對應。

2、(幻燈片2)如下表,銀行對各種不同的存款方式都規定了相應的利率,下表是20xx年7月中國工商銀行為“整存整取”的存款方式規定的利率:

從上表可以看出,對於任意的x的值,y都有唯一的值與它對應。

3、(幻燈片3)如果用r表示圓的半徑,S表示圓的面積,則S與r之間滿足下列關係:提出問題:請問任取一個不同的r ,S的值有幾個?

請大家填寫下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對於任意的r 的值,S都有唯一的值與它對應。

2.引出概念

從上面的三個函數關係的例子,回答以下問題: 1.三個函數例子的自變量和因變量分別是什麼? 2.自變量和因變量的取值範圍分別是什麼? 3.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有何關係? 總結出函數關係的實質:是表達兩個數集的元素之間,按照某種法則確定的一種對應關係。

用集合語言來更確切地刻畫函數的定義:設集合A是一個非空的數集,對A內任意數x,按照確定的法則f,都有唯一確定的數值與它對應,則這種對應關係叫做集合A上的一個函數。記作:y?f(x),x?A.

利用實際問題引出概念,激發學生興趣,給學生思考、探索的空間,讓學生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概念深化

從上面的三個函數關係的例子,提出以下問題,請同學們完成, 1.指出定義域,並寫出值域。 2.區分函數與函數值 3.作為函數有幾個要素?

4.如何檢驗給定的兩個變量之間是否具有函數關係?

5.在函數關係式中,函數的定義域有時可以省略,你能明確它的定義域嗎? 在實際問題中定義域還受到誰的.制約?

通過實例和問題,突破理解對應法則這一難點。

(四)習題探討

用多媒體依次出示教材上的三個例題,老師先分析每個例題,學生分組討論,然後自己獨立完成,最後通過大屏幕展示規範的解題格式。

對例1,讓學生求解後,規範解題格式,小節求定義域的方法。 對例2,學生自我完成後相互對照交流,小節求值域的方法。

對例3,先讓同學們交流討論,啟發學生把x-1看作一個整體,不妨先用t來表示,體會整體代換的思想。小節求對應法則,即求解析式的方法。

通過例題的講解,規範解題格式,培養解題規範的習慣。

(五)鞏固練習

教材第33頁練習A1-5題,練習B1-5題。

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使學生理解函數的概念,能熟練的求函數的定義域和對應法則。

(六)歸納小結

在老師的啟發誘導下,學生觀察、歸納、總結,教師完善。 知識上:1.理解函數的概念;

2.會求簡單函數的定義域、值域、對應法則。

思想方法上:整體代換的思想

讓學生積極發言,歸納總結本節課的收穫,老師及時點評並歸納總結,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一個整體的

(七)佈置作業

1.必做題:見課本第52頁習題2-1A1、4題;B第4題

2.選做題:由投影展示.

目的:提高同學們的求知慾和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

六、説板書

在板書中突出本節重點,將強調的地方用紅色筆標註,整個板書充分體現精講多練的教學方法.

説課稿 篇4

21世紀是信息化的社會,多媒體以集圖、文、聲、像於一體,以及豐富的表現力、快速的信息傳遞、充分的資源共享性等優勢被廣泛運用於教育教學之中。下面我就圍繞網絡環境下的語文研究性學習,以《黃山奇鬆》這篇課文的拓展性教學為例談談我的教學設計。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黃山奇鬆》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采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鬆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抒發了作者對它們的讚歎之情。全文共3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講人們對黃山奇鬆情有獨鍾。第二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三大名鬆的動人姿態。第三自然段寫千姿百態的松樹使黃山更加秀麗。

2、教學重點:

本課的訓練重點是利用多媒體的優勢來拓展學生的視野,進行語文整合教學,使學生體會黃山松樹的“奇”。

3、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和教學重點,我要求學生達到以下幾方面的目標:

(1)、藉助多媒體資源使學生了解黃山奇鬆的姿態,感受黃山鬆的奇美,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2)、培養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實現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些目標的制定是以新的課程標準為指導,力求在優化課堂結構、改革閲讀教學上有所突破和創新,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學習。

二、説教法

多媒體環境以它獨有的生動畫面、形象的聲音、充足的信息在課堂教學中施展着獨特的魅力,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針對網絡的這些優點和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我採用了“發現法、自主探究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主要引導學生通過觀看課件,閲讀課文內容,探究問題。

三、説學法

在整堂課中學生主要以自主探究、思考問題,以讀感悟為主。學生在學習目標的引導下,通過教師提供的有關資料,積極思考問題,深入瞭解相關內容。通過師生間的交流、討論,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與創新意識,從而優化學生的學習策略,使多媒體發揮最佳的教學效果。

四、説教學過程

(一)、讓學生説説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

讓學生暢所欲言,不僅複習了上節課的內容,又便於引入到本課的教學內容中去。

(二)、質疑啟思,發現問題。創設情境,引入到本課的重點內容

播放四絕的圖片,在這四絕中,人們卻對黃山鬆情有獨鍾。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學生問完後,讓他們再看課題,你能從哪個字中找到答案?(學生回答:奇)那你又有什麼問題要問?(學生問,黃山鬆奇在哪裏?)這樣問題層層深入,讓學生對本文的學習產生興趣。然後再創設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並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你看到了哪些奇鬆,他們奇在哪裏?(學生讀後討論)這樣讓學生人情入景,更有利於接下來的學習。

(三)、重點引讀迎客鬆

這一學習過程主要是通過課件圖文結合,讓學生找出迎客鬆到底奇在哪裏?通過找句子,再找詞語來完成。學生交流討論後,從中感受到迎客鬆的奇,然後再用激情朗讀來反映出它的奇。其中在指導朗讀的時候,我從指導他們讀好詞語着手,然後再讀好句子,最後讀好寫迎客鬆的整段文字。在這一過程中,讓他們學會學習的方法,從着手句子到品讀詞語,最後到整段文字。從品詞析句中,進行感情積澱,為感情朗讀服務。

(四)、自學另外兩種鬆,選擇一種你更喜歡的介紹給大家。

在這一環節中,我先簡單歸納了一下學習迎客鬆的方法,然後讓學生通過四人小組交流討論等方法,自學另外兩種鬆,然後再把你較喜歡的一種鬆介紹給大家,並説明它到底奇在哪裏。最後讀出這兩種鬆的奇。在這一環節,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機會,展示了他們的個性,並通過小組討論,來增強他們與別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五)、觀看其它鬆的圖片及錄象,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交流討論你想象中的其它形態的鬆。用直觀的方法讓他們身臨其境,便於更深地理解本文。

(六)、再次創設情境,讓學生做回小導遊,介紹黃山奇鬆。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複述本文所學的內容,加深理解。而情境的創設更有利於本環節的實施。

(七)、課後延伸,拓展訓練。讓學生選擇一種你印象最深刻的鬆,仿照本文寫鬆的方法,把它寫具體、生動。學完課文後,更有利於指導寫作。

説課稿 篇5

教學過程

歌曲激趣

上課前,我們先來聽一首歌曲。

(播放李春波的《一封家書》)

剛才大家聽得都挺投入的,從歌曲中,你聽出了什麼?

(友情提示:可以從形式,內容,語言,感情等方面談。)

學生舉手發言。

小結語:大家聽得認真,聽得動情;尤其是能從遊子的思親感受到父母的思子之情。再通訊尚不發達的年代裏,書信無疑成了溝通兩地的最好橋樑。著名的翻譯家傅雷,再其長子傅聰留學海外時,就在一封封家書中為兒子排憂解難,傳達着自己的惦念之情。寫的多了,整理下來,一部《傅雷家書》就誕生了。今天,我們就來閲讀其中的兩封,感受一下那份牽掛。

(出示)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兩封家書的異同。

2?學習書信的寫作方法。

3?在體驗運用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並學會感恩。

整體感知

請大家快速閲讀兩封家書,看作者再什麼情況下給兒子回的信。傅雷想通過這兩封書信告訴兒子什麼?請以“從___看出,這封書信是作者在兒子___時給兒子回的信。”的句式回答第一問。

學生速讀後舉手發言。

明確:第一封家書 兒子消沉時 敗不餒 做個堅強 人

第二封家書 兒子成功時 勝不驕

品味賞析

正是期望兒子做一個“堅強的人,使這兩封不同時期不同內容的家書有了相同的內涵。我想知道,同學們喜歡着兩封家書嗎?能把你喜歡的詞.句和大家分享嗎?

體驗運用

傅雷的家書,不僅能使他兒子—傅聰獲益匪淺,也定能使我們這些閲讀者獲益匪淺。讓我們學以致用,用我們剛學到的知識來解決下面兩個問題吧。

A 小李的爸爸和媽 媽 不幸雙雙下崗 ,小李也因此情緒消沉,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假如你是小李的好朋友小丁,決定給小李寫一封短信。你該怎樣寫?

B 小帆前些日子去參加演講比賽,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他回來後,就總是指揮這個,教訓那個,學習也很浮躁。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小頎,想給小帆寫一封信。你會怎樣寫?

(左右兩大組分別完成A﹑ B情景演練)

拓展延伸

(看來同學們已從精神上把兩封家書內化為自己的財富了。)的確,傅雷是偉大的,他的兒子是幸運的.或許,我們絕大部分同學都會羨慕傅聰有這麼一個關心他愛護他的父親,同時又感歎為什麼自己就沒有遇上這麼好的一個父親?其實愛是一樣的,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現在靜下心來,好好回想一下,你們感受到父親對你們的愛了嗎?

先把你的感受告訴你的同桌,再和大家分享。

交流分享

小結:大家的述説很動情,也很感人。傅雷有一位讓他為之驕傲的兒子——音樂家傅聰。我想:既然大家已理解 了父親並深深感受到了父愛,那麼,只要同學們努力爭取,長大後也一定會成為讓父母因你而驕傲的人!

作業安排

父愛是無言的,較之母愛,它更深沉,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才能發現,他和母親一起用真情為我們搭建成長之橋。今天下課後,我們能否用自己的心,通過自己的手給父母寫一封家書來表達對他們的感激和關心呢?

結束語:放歌曲《感恩的心》

課後反思:這節課目標明確,最大的優點就是學生的述説很動情,感染了許多聽課的教師。但不足之處也很明顯,課文讀的較少,基礎知識——字詞也是在課前檢查而沒有在課堂上展示。

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1、 教材分析

敍事性散文,是第一單元,第一篇魯迅文章。既表現手足親情又意藴豐富,有助於提高學生情感體驗,培養探究性閲讀能力。文章講述了“我”因為看到風箏,引起對兒時虐殺自己小兄弟的風箏夢的回憶和深深的自責,展現了兄弟間濃濃的手足親情。

2、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具有初步整體感知和理解能力;但獲取知識的方式多以圖片、聲音等具體形象為主,較少接觸意藴深厚的文章,對抽象的文字有陌生和排斥心理;字面理解文意,泛泛感知思想情感;難以抓住要點來準確體會、理解文章思想感情。

3、教學重難點

重點:整體感知全文,理解文中“精神虐殺” 指什麼;

難點:體會、理解作者悲哀之情和全文濃濃的手足親情。

4、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品讀敍事中的描寫語句,積累詞彙。

能力目標——學習迅速抓住文章要點的方法,通過討論賞析,理解“精伸虐殺”實質。

情感目標——感受文中濃濃的手足親情,學習作者嚴於自省的高尚品德。

二、説教法

1、理論依據:

《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學習要“提高閲讀和寫作能力”,“能整體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的態度、觀點、情感”,“重點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閲讀方法的指導”, “溝通課堂內外”“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以問題帶動閲讀學習”。

2、教學方法:

實踐法:親身體驗體會到文章意圖。

提問法:本課教學主要方法,通過連環問題促使學生閲讀文本,理解主題。

誦讀法:通過各種朗讀方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畫法:通過重要句詞來落實重點,理解文意

討論法:培養合作精神及主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

3、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示範朗讀,風箏圖片,學生放風箏錄像,計算機技術支持

三、説學法

依據以上學生學習狀況和教學安排,指導學生上網收集資料,通過實踐參與培養學生自學和動手整理資料的能力;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啟發、討論、探究來賞析、理解敍事散文。問題法,提示法穿插使用。讓學生學過本文,不僅理解了作者的情感,還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逐漸形成主動閲讀文字、理解文意的興趣。

四、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配樂展圖,引出課文)

上網收集作者資料

(二)整體感知 聽讀課文,疏通生字積累詞彙

快速閲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全文圍繞風箏回憶了什麼事?你有何感受?)

(三)品讀賞析 “我”對小兄弟的“精神虐殺”指哪件事?具體説説。(誦讀,表演)

(四)討論探究 “我”當時為什麼要那麼做?現在的心情是怎樣?劃出關鍵詞。(引導,討論)

(五)拓展實踐 展示古詩《村居》,進一步體會放風箏的樂趣。

播放學生放風箏錄像,寫一段放風箏的感受。

五、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不僅起着舉綱張目的作用,還有畫龍點睛之功效。我的板書是一隻展翅飛翔狀的風箏,上面印着大大的精神虐殺,一方面是我不許小弟放風箏,一方面是小兄弟對風箏的痴迷,而這其中又承載着濃濃的手足親情。板書簡潔明瞭,形象地體現了全文的主要內容和教學重點。

六、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是我上學期參加市“多媒體與信息技術整合”比賽時的參賽課文。在上課時,我把語文從單一枯燥的文字解説種釋放出來,擴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了學生語文實踐機會,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使學生願意主動去閲讀文本,動筆記錄下自己的感受,因而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文段有很多寫得非常優美。這是能獲得二等獎的原因。

而之所以沒拿到一等獎,最主要還是對使用新教法比如“網上搜索”“論壇上發表文段”沒能作充分的課堂預計,導致課堂有些暫時性的混亂。而且對教案不夠爛熟於心,提問有時不夠有針對性,被外界干擾後顯得不夠流暢。因此,充分備好每一課,做到備教材,備學生,熟悉教案時我今後在教學中要更努力的方向和重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pygew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