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廉頗藺相如列傳》優秀説課稿

《廉頗藺相如列傳》優秀説課稿

一、説教材

《廉頗藺相如列傳》優秀説課稿

本文選自高一語文必修④第四單元。作為《史記》中著名的人物傳記,其重要的歷史價值在於,以“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典型故事濃縮了戰國末期秦趙之間得政治鬥爭,以小見大,真實生動地再現了歷史風雲變幻。而其突出的文學價值在於,情節安排張弛有度,扣人心絃;動作刻畫栩栩如生,躍然紙上;語言描寫簡練生動,凸顯個性。通過情節等突顯了主要人物德才兼備的人格魅力。雖然具有歷史和文學的雙重價值,但作為語文教材,我以為不宜只注重其故事性,因為以事實和事理來把握歷史,那是歷史教學的任務;而應該充分挖掘文本,感受其文學魅力

二、説學情

由於各種原因,學生首先存在認識和能力上的個體差異。其次,普遍存在“困於口”問題,學生沒有“説”的習慣,只一味地記,可這不意味着他們想不到想得到未必説得出,説得出者必定能想得到:説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習過程和結果。因此,“讓學生説”,勢在必行。這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學理念。

三、説教學目標

㈠德育目標——以主要人物德才兼備的人格感染學生。例如欣賞和學習藺相如的機智勇敢、不卑不亢、寬容謙讓。再如辨別廉頗有自尊心還是嫉妒心,正確認識自尊心對個人成長的價值等。

㈡能力目標,包括文學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

有效引導學生閲讀文本,認識其各方面的文學魅力,以提高學生文學素養。

能較準確靈活地用古代和現代漢語模仿人物對話,再現或表現其神態、內心。能大體口譯或複述故事,準確推斷所藴含的意義。

有人説:“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有口才的一定是人才。”基於對口才的重要性認識,也鑑於本人此前在教學中的缺陷,我準備在本文教學中,以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為重中之重。即以欣賞文本得文學價值為基礎,其間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得教育,而以語言訓練貫穿始終。

根據上述目標,本文學習得重點和難點如下:

㈠重點:口述故事,賞析重要語段的涵義,分析人物性格。㈡難點:掌握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

四、説教法和學法

㈠誦讀法。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可見讀十分重要。古文尤其要注重誦讀。讀方式多樣,效果各異。我將採用集體朗誦和分角色朗讀兩種方式。

本文篇幅較長,不宜在單課時內通讀全文,否則會給學生造成沉重的心理負擔。根據內容特點,我將以故事為單位,引導學生朗誦。集體朗誦相對完整的文段,以掌握字音、句讀,瞭解故事梗概。分角色模仿人物對話,理解其用意,以便揣摩出任務內心感受。㈡問答法(或問題式學習)。

“引導學生進行‘問題式’教學是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基本策略”,而且是目前使用普遍而有效的策略。在這種策略中,教師作為“引導者”的作用最應該體現。而問題的設計或提問的技巧將直接影響引導的成效。

此前,我一直走入一個誤區:以為高濃縮、高難度的設問等於有價值的問題,有價值的問題等於有效的引導。結果在課堂上,屢屢“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究其原因,一是違反循序漸進的原則,問題跳躍性大,致使學生出現思維“斷層”;二是忽略學生個體認識和能力差異,熱情地提問反而出現了“能者揚之,困者抑之”的後果;即使對於能者,在連珠炮式的追問下也十分尷尬。

因此,我認為問答式教學中應該遵循這些原則:

⒈與內容或結構同步。體現為引導學生簡述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為每個學生奠定深入學習的基礎。

⒉由易到難,由表及裏。發揮個體差異的積極作用,成就不同的成功感。

⒊適量提問,鼓勵尊重。對同一個學生,最多連續提問三次,之後詢問其是否願意繼續,尊重學生的選擇,並給予肯定和鼓勵。問題層層深入,適合程度不同的學生,能者多答,困者少答,各有收穫。最關鍵的是教師在有效引導中,成就了每一位學生的自信和自尊心。

當然任何一節課教師都無法預設所有的問題和答案。實際課堂中,隨着師生之間思維的發展,往往很多問題是隨時生成的,而無論怎樣,上述原則都適合。

五、説課時安排和教學過程:三課時,每課時一個故事。

第一課時:負荊請罪1、導入,説明本故事的現實意義,從而説明作此學習內容調整的原因。

2、集體朗誦,分角色扮演人物,模仿人物對話,簡述主要情節。

3、提問:⑴廉頗為什麼揚言要羞辱藺相如?(起因)⑵你認為藺相如主要憑什麼化解了兩人之間得仇怨?(性格特徵)⑶廉頗有哪些優點?(性格特徵)⑷結合生活實際,簡要談談你讀這則故事的感悟?

⑸練習,完成《奪分王》88頁第二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mwlx7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