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關於小學語文《霧凇》的説課稿範文

關於小學語文《霧凇》的説課稿範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小學語文《霧凇》的説課稿範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小學語文《霧凇》的説課稿範文

小學語文《霧凇》的説課稿1

一、説教材

《霧凇》選自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29課。課文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吉林霧凇瑰麗而奇特的景象,並説明了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

全文共3個自然段,結構清晰。第一自然段講在三九嚴寒之際,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出現了霧凇奇觀。第二自然段交代了霧凇形成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人們漫步在松花江邊,觀賞着這千姿百態的霧凇奇景,都會情不自禁地發出由衷地讚歎。

本課安排三課時,我要説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在第一教時中,我以指導學生讀通課文,感知了課文大意,所以第二教時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瞭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以及霧凇的奇異景象,使學生受到美的陶冶。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霧凇之美,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學生藉助網絡瀏覽信息,進行交流,不斷溶入自己的思想觀念,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中,通過朗讀來了解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及霧凇的奇異景象,感受霧凇的美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説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首先我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穫,然後請他們到教師製作的網頁上進行新的學習探究。這一環節主要是在複習舊知的基礎上創造一種氛圍,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一個平台,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為深入學文提供了更多的感性知識,降低了學生理解文本的難度。

2、細讀品位,整體感悟

課文共三個自然段,但都是重點段,需要細讀。這時要注意指導學生抓關鍵詞語,通過反覆朗讀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明白霧凇形成的原因,在讀中體會霧凇的美,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從心裏產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①打破文章結構,學習第一、第三自然段,體會霧凇的美。一、三自然段分別寫了陽光照耀下和清晨的霧凇的美景。在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快速默讀找出表現霧凇美的句子。接着通過範讀或指讀的方式説説應該抓那些關鍵詞讀好這句話。然後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最後啟發學生:為什麼會有霧凇這個奇觀的?從而過渡到下文的教學。

②學生質疑,自主學習第二自然段。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找出概括霧凇形成原因的句子。接着讓學生圍繞句子,提出疑問:

a、嚴寒季節具體指什麼時候?

b、霧氣是從哪裏來的?

c、霧氣遇冷以後會有什麼變化?

d、霧氣怎樣凝結成霧凇?

e、飽和的霧氣指的是什麼?

然後組織學生根據興趣選擇問題並組成學習小組討論解答。最後交流過程中讓學生再次走進文本感悟語言就水到渠成了。

3、網上活動,拓寬認識

隨着時代的發展,因特網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精彩,你足不出户就能瞭解到想要的信息。關於霧凇還有很多的知識有待我們去探究,學生可以通過上網來拓寬對霧凇的認識。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利用了網絡資源,帶領學生由“小教材”(課文文本)走向“大教材”。它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拓寬了學生的認知,培養了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三、説教學特色

在本課教學中,我利用網絡教學以超媒體的方式組織學習內容,整合多學科知識,通過靈活的`導航機制創設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在十分寬鬆的氛圍中,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感興趣的話題,自主地發現、探究,通過合作交流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小學語文《霧凇》的説課稿2

一、説教材

《霧凇》一文,作者以優美形象、正確精煉的語言,刻畫了吉林霧凇千姿百態、獨特壯美,科學簡便地形容了霧凇形成的緣故原由和顛末,字裏行間流露作者對霧凇、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憑據新課標理念,聯合我班學生的現實環境,我訂定了以下教學目的:

二、教學目的

1.知識目的:

學會本課9生字,明白由生字構成的詞語,能聯合詳細語境明白詞語。明白氛圍中的水汽遇冷會結成霜花這個科學知識。

2.本領目的:

通過寓目電視錄象,閲讀課文,能分析歸納綜合出霧凇形成的條件及顛末,造就和進步學生的視察分析本領,造就學生的閲讀歸納綜合本領。接洽課文內容進步學生的想象本領。

3.情緒目的:

通過語言筆墨感悟吉林霧凇的獨特優美,引發學生喜好霧凇、熱愛大自然的頭腦情感。有情感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我把教學重點放在目標1、2兩點,通過觀看錄象,閲讀課文感悟吉林霧凇的奇特美麗,瞭解霧凇形成的原因和經過。體會課文中的思想感情則是教學難點,特別是能準確理解課文最後兩句詩的含義。我將藉助多媒體使學生直觀的感知霧凇的壯觀。引導學生賞讀文中如同詩一樣美妙的句子,讓學生感悟霧凇的奇特美,指導學生反覆誦讀,細細咀嚼,讀出滋味來。

下面是我設計的三個教學環節:

一、緊扣心理,吸引學生,調動師生情感。

《霧凇》我分兩個課時去教學。第一課時主要是整體感知,學習課文生字詞,引導學生了解霧凇的美和多。到第二課時,我複習引入:吉林霧凇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讓我們美美地背誦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這時學生學了一節課,剛剛觀賞到霧凇的奇特和美麗,心裏肯定早已迫不急待,我就抓住他們這一心理與學生交流:看着這樣的霧凇奇觀,你不由產生怎樣的問題呢?我的目的就是要創造一個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把師生的感情逐步地拉近,學生很自然地説出:霧凇是怎樣形成的呢?吉林為什麼能形成這麼美的霧凇呢?整節課中我就圍繞着這一中心問題展開教學。

二、合作探究,品詞品句,情感體驗,突破重難點。

接着,我就順着學生意願:好,下面我們就來認真學習課文第二段,快速默讀第二段,思考:哪句話概括寫出了霧凇的形成?導入本節的教學。學生找出寫霧凇形成的句子,引導説出霧凇形成必須的兩個條件:過於飽和的水氣、遇冷凝結。我又趁熱打鐵:那麼吉林的霧凇又是怎樣一步步形成的呢?是不是也具備這兩個條件呢?

學生思考,小組討論後交流。“從江面上瀰漫着霧氣”可以看出有飽和的水氣。那過於飽和的水氣,你又是從哪看出來的呢?我利用視頻和朗讀讓學生理解,夜幕降臨時,松花江上的霧氣真是又大又濃,確實有過於飽和的水氣。然後學生繼續交流,“到了晚上只有零下30攝氏度”滿足了霧凇形成的又一個條件。

我進一步追問:滿足了這兩個條件,那在夜晚霧凇又是怎樣凝結而成的呢?我又引導學生抓住“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以及“最初、逐漸、最後”讓學生反覆誦讀感受,霧凇形成的過程緩慢的,也是美麗而奇特的。

整個過程引導學生去反覆地品讀。以讀為本,以讀生情,以情促讀,體會詞語含義。這樣霧凇的形成過程就烙印在了學生的腦中。在處理最後一句的朗讀中,我又採用了多元解讀的方法,考慮到作者看了這麼久,終於看到了銀鬆雪柳的世界,心情是多樣的,是喜悦,是驚喜,是讚美,我就讓學生大膽地通過朗讀把自己此時的心情讀出來。

在這裏,我不停留在僅關心教學的結果,更關注教學的過程,不僅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更讓學生探索學習方法,我又通過板書讓學生知道作者是用先概括再具體的方法來寫霧凇的形成的。

三、情感昇華,延伸深化。

學生學到這裏,肯定有點感覺“累”了,我又及時調控,再次把他們思想的火花點燃:你們想觀賞一下這美麗的霧凇嗎?(學生肯定歡呼雀躍)好,我們再次走進吉林,此時此刻,學生靜靜地享受着:多動聽的音樂,多美的景啊!簡直讓人陶醉。

觀賞完後,我又説:“這麼多的銀鬆雪柳,你最喜歡哪一幅呢?能用上幾句話美美地在自己的小組裏介紹一下嗎?”教師適時指導,全班交流,讓學生再次體驗到成功的喜悦。在這,我的設計再次體現了“循序漸進”“我手寫我心”的教學理念。

此時,學生的情緒已到達熱潮,我點撥:看到這麼美的景緻,松花江邊的人們又會怎樣驚歎呢?這樣自然引出“忽如一夜東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最後,老師總結:吉林霧凇以這一獨具魅力的風姿與長江三峽、雲南石林、桂林山川一起享有中國四大自然異景的雋譽,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萬的遊客,讓我們把對霧凇的稱讚和喜好之情融入到最後一段的朗讀中去吧。”讓學生的瞭解與情緒得到進一步的提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m0g4g0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