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簡諧運動》説課稿2篇

《簡諧運動》説課稿2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説課稿,説課稿是進行説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要怎麼寫好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簡諧運動》説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簡諧運動》説課稿2篇

《簡諧運動》説課稿1

《簡諧運動》這一節是第九章第一節。這一節內容是研究週期性運動的一種方法。學習本節有利於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素質,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計算能力、歸納綜合能力及創新能力。對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根據《大綱》的要求和本節的地位,重點確定為:作簡諧運動的物體的受力特點及其運動規律。這是《大綱》的要求,也是本節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決定的。

本節的難點是:

(1)作簡諧運動的物體的受力特點

(2)簡諧運動的運動規律

這是因為:從認識論的角度看,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知識結構必須經過感性認識、實踐、理性認識、再實踐、直至上升到理論,最後又指導實踐。因此,使學生頭腦中的新知識在原知識結構上進行改組、順應、同化是比較困難的。

難點突破:找新舊知識連接點。物體做勻加速自由落體運動的受力特點和運動規律是什麼;物體做平拋運動的受力特點和運動規律是什麼;

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受力特點和運動規律是什麼;

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大綱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我認為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應使學生達到:

(一)知識目標

1、對學生進行實事求是的科學思想的教育,從而進行德育教育。

2、知道機械振動是機械運動的另一種形式,知道機械振動的概念。

3、知道什麼是簡諧運動以及物體在什麼樣的力作用下做簡諧運動。

4、理解簡諧運動的運動規律。

5、知道簡諧運動是一種理想化模型,知道判斷簡諧運動的方法以及研究簡諧運動的意義。

(二)能力目標

1、在學習過程中,滲透對學生主動探索學習精神的培養。

2、培養學生總結、歸納能力。

3、指導學生建立物理模型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一、 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使用

方法:引導發現法、問題探究法、學導式綜合運用。

理由:(1)這種方法屬於教育理論的啟發式。

(2)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

(3)有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

手段:討論式、多媒體計算機

理由:(1)提高學生興趣。

(2)注意力集中。

(3)提高課堂吸收率

二、 學法指導

學問題實際上就是不僅使學生學會,而且要使學生會學。本節課使學生學會觀察、學會發現、學會聯想、學會對比、學會歸納、學會總結。鼓勵學生通過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激發他們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是通過“四讓”來體現的,即“概念讓學生説,規律讓學生找,道理讓學生講,題目讓學生做。”這樣完全使學生從原來的學會向會學轉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從而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良好的思維習慣以及如何建立物理模型的科學方法。

三、 教學程序的設計

根據建構主義理論,本節的課堂程序設計的主導思想是:以問題為中心組織教學,讓學生處在一個充滿問題的未知領域內,通過問題的不斷提出、不斷探索、不斷解決、不斷總結,使學生理解並掌握作簡諧運動的物體的受力特點及其運動規律,這樣在他們的頭腦中形成了完整的認知結構,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向縱深發展。同時,學生還學到了類比、歸納等學習方法。

1、創設情景,大屏幕演示簡諧運動並提出問題

2、分組研究、討論,學生將自己得到的結果在組內公佈,答案不一致的進行討論。這本身就是研究性學習中共同學習的一種體現,也是學生團結合作精神的一種體驗。然後每組同學將討論結果在班內公佈,這也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

3、聯想猜測,研究發現,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4、歸納總結,培養學生總結、歸納能力

5、鞏固訓練,加深印象,鞏固新知

6、作業佈置,作業分為必做題、選做題和思考題。這既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又是分層次教學的充分體現,同時通過思考題在課下繼續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教學程序的設計

本節課在程序上分為“問題提出—歷史介紹—方法講解—模擬訓練—聯想猜測—研究發現—歸納總結—作業佈置”等八個階段。

1、問題提出

本節課將計算y=x2在〔0,1〕上的曲邊梯形的面積,那麼如何計算呢?心理學表明:思維從疑問開始,問題的提出使學生的思維得以啟動,同時這個曲邊梯形並不象正方形、長方形、圓、扇形等有現成的公式可以利用,它沒有現成的公式可用,問題本身具有新鮮感和誘惑力,極大地引起了學生的興趣,這樣引入符合教學論中的激發性原則。

2、歷史介紹

介紹300年前,牛頓、卡瓦列利、瓦里士等著名學者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成果。使學生了解一下數學史,瞭解一下大科學家對這個問題本身的看法,由於學生的大科學家的崇拜,更加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對科學家不畏艱難勇於探索事蹟的介紹,也是對學生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精神的教育。這也符合教學論中思想性與科學性統一的原則。

3、方法講解

由於微積分的發展完善經過了近千年歷史,所以微積分思想方法不適合讓學生在課上自己探索、發現、歸納、總結,即自學式;所以由教師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形象地模擬、演示、描述,使學生從感性上理解,再逐步上升到理性上的認識,這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即先由感性認識再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同時計算機的直觀形象的演示,也符合教學論中的直觀性原則;極限理論與計算機的結合運用,使學生清楚地看到曲邊梯形的面積由量變到質變的變化過程,這也符合事物的發展變化由量變到質變的哲學原理。

4、模擬訓練

練習題目的設置,主要是為了強化本節課的重點,通過學生自己親自嘗試、體驗,才能深刻理解“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極限”的微積分思想方法;對學困生來講,這樣才能打好基礎,這樣安排即符合教學論中的鞏固性原則,也符合素質教育理論中面向全體的基本要求。

5、聯想猜測

數學的發現和進展都是從聯想猜測開始的,在經過幾道題目的訓練之後,對y=1/x2在〔0,1〕上曲邊梯形面積為確定數值,那麼在〔1,+∞)上呢?有這樣的猜測是正常的,因為在這之前學習數列知識時,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即1/2+1/22+1/23+……,這無窮多個正數之和的結果卻是1,因此通過對這個問題的聯想之後,自然要對y=1/x2在〔1,+∞)的面積提出猜測,這符合人們思維認識發展的一般規律,也符合數學發展的一般規律,同時也再次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濃厚興趣,學生也從中學到了聯想、猜測的思想方法。

6、研究發現

類似於數列問題一樣,也可利用極限工具來處理,方法確定之後,由師生共同探索,先研究y=1/x2在〔1,a〕上的曲邊梯形面積,在讓a→+∞,即可得到y=1/x2在〔1,+∞〕上的面積,而y=1/x在〔1,+∞〕上卻沒有結果;從研究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這樣處理使優秀學生的思路得以擴展,這也符合素質教育中面向全體的基本觀點,使各類學生都有所發展。從結果上看y=1/x2在〔1,+∞〕上能夠求出面積,而y=1/x在〔1,+∞〕上卻沒有

結果,其規律並沒有給出,實質上這是數學分析廣義積分中的柯西法則和阿貝爾法則,這樣處理,給學生留下懸念,為學生將來的發展做下鋪墊,這符合教學論中的量力性原則和系統性原則。

7、歸納總結

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後,在教師的引導下,師生共同歸納總結,目的是讓學生在頭腦中更深刻更清晰地留下思維的痕跡,在此基礎上,歸納出“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極限”的微積分思想方法,同時師生共同總結,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意識,符合教學論中的激發性原則。

8、作業佈置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佈置相應的作業,通過作業反饋本節課知識掌握的效果,以便下節課查陋補缺,這符合教學論中的程序原則和反饋原則。

《簡諧運動》説課稿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及前後聯繫:

《簡諧運動》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冊第八章《機械振動和機械波》中的內容。機械振動和機械波是在學生學習了運動學、動力學及功和能的知識後而編

排的,是力學的一個特例。機械振動和機械波是一種比較複雜的機械運動形式,對它的研究為以後學習電磁振盪、電磁波和光的本性奠定了知識基礎.此外,機械振

動和機械波的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和科學研究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學習這部分知識有着廣泛的現實意義。簡諧運動是第八章中的第一節內容,是學習

本章後面各節內容的基礎,也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在研究簡諧運動規律時要用到以前學過的運動學、動力學、功和能的知識,可起到複習鞏固的作用,因此這

部分內容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物理科的課程標準,物理教學應包括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教育等三個方面。因此,本節課教學目標也應該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知識目標

(1) 知道什麼是機械振動、簡諧運動。瞭解簡諧運動的若干實例。

(2) 知道簡諧運動中回覆力的特點。

(3) 知道簡諧運動是一種理想化模型。

(4) 理解簡諧運動中位移、速度、回覆力和加速度的`變化規律。

(5) 知道在研究物理規律時一般遵循從簡單到複雜的規律。

2.能力目標

(1) 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和發現問題的能力。

(2)分析簡諧運動過程中有關物理量的變化規律,認識物理量之間存在密切的相互依存關係,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對簡單實驗的操作,及參與對簡諧運動規律的分析,培養學生參與科學研究的興趣。

(2)通過對簡諧運動的研究,使學生髮現其中所嚴格遵循的簡諧美、對稱美。

(三)。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

如果能抓住簡諧運動中的各物理量的變化規律,也就把握了複雜的機械振動的要領,所以本節的教學重點為:

(1)簡諧運動過程中有關物理量的變化規律。

(2)簡諧運動回覆力的特點。

2.難點:

剛進入高二年級的學生思維具有單一性、定勢性,他們習慣於分析恆力作用下物體的單程運動,對變力作用下來回運動的振動過程的多量分析,學生普遍會感到有些困難,因此本節的教學難點為:從運動學和動力學的角度區分簡諧運動中位移、回覆力、加速度和速度的變化規律。

(四)。學情分析及處理對策

通過前面章節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運動學的基本知識及分析物理規律的一定能力。因此,本節課從研究彈簧振子的振動過程出發,去了解簡諧運動的特點和理解其運動規律,使學生能順利地掌握新知識,為本章的學習打好鋪墊。

雖然通過初中和高一的學習,學生已有一定的觀察、實驗能力,但抽象思維、推理和綜合分析的能力仍然有限。因此,本節課通過演示實驗和引導學生分析振動的動態過程,來進一步提高學生這幾個方面的能力。

二、教法

1、物理實驗具有形象、生動、易調動學生積極性,化抽象為具體之功效,所以本節課通過實驗演示,增加感性認識,通過對生活中身邊見過的振動實例加深

學生的切身體會。(所用儀器:彈簧振子、裝有水的透明玻璃水槽、紅色的小木塊、鋼板尺、鐵架台、單擺、豎直彈簧振子、吉它)。

2、由於彈簧振子的振動時其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是動態變化的,學生不易掌握。因此教學時要密切聯繫舊有知識,藉助計算機模擬輔助教學手段,把突破難點的過程當成鞏固和加深對舊有知識的理解應用過程,及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的過程。

因此,這節課可採用直觀實驗演示、講授、討論並輔以電教手段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

三、學法:

以直觀教學為突破口,引導學生在不同的現象中尋找共同的特徵。學生通過對演示實驗觀察,及回顧已學過的舊知識,積極參與討論總結規律,達到接受知識的目的,及提高自身的觀察、分析和邏輯思維能力。

四、教學程序設計:

(一)導入新課(3分鐘)

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為導入新課的指導思想,列舉生活的事例引導學生觀察歸納其特徵。

請學生用吉它表演一小段演奏曲子,以優美的音樂進入課堂。老師提出問題:吉它為什麼會發出聲音?引導學生觀察吉它弦的運動,得出吉它弦在振動。

(二)新課教學(28分鐘)

1.指導學生觀察演示實驗,發現各種振動的共同特點,得出機械振動的概念。

(1)、【演示】演示實驗並要求學生注意觀察下列物體運動的特點。

單擺擺球來回擺動、小木塊在水槽中上下運動、彈簧振子來回運動

(2)、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得出:它們的運動與前面學過的運動的不同之點就是運動具有往復性。從而引出機械振動的概念,接着指導學生認識各種振動的平衡位置的確定。

(3)、指導學生閲讀課本上介紹的做機械振動物體,然後請學生舉出生活中看到的其他機械振動的例子(如盪鞦韆、鐘擺、喇叭的振動等),並讓學生做使刻度尺振動的小實驗,來加深對機械振動的理解。

老師指明機械振動是較複雜性的機械運動.指出研究複雜事物的一般方法:即從簡單到複雜的方法。研究振動時也要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形式——簡諧運動開始,再逐步深入瞭解較複雜的振動過程。從而引入課題。

板書課題:

一、簡諧運動

2、 研究簡諧運動特點

(1)、【演示】演示水平彈簧振子的振動,引導學生認識彈簧振子,並知道它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小球和水平杆之間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計,彈簧的質量比小球的質量小得多,也可以忽略不計)

(2)、通過對振子受力分析,引導學生理解使振子做往復振動的力是彈簧的彈力,及彈力的方向和平衡位置的關係,即總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從而引出回覆力的概念。

(3)、藉助多媒體課件,根據下面表格分析彈簧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動的過程。

分析振動過程時一定要注意按位移——回覆力——加速度——速度的順序合理進行。先將平衡位置、左右最大位移處(具有對稱性)的幾個特殊點的各個物理量緊

抓不放,討論清楚,填在新畫表格裏.在討論了各特殊點的情況後,再過渡到其它各四分之一週期的各變化物理量分析,引導學生把位移、回覆力、加速度、速度的

變化規律填入表格中。並通過對錶格的整體分析,定性瞭解各物理量的定性變化規律,從而突破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實現認識上的第一次飛躍。由於變力作用下

振動過程的多量分析比較難,老師引導時一定要注意控制速度,不能太快,要讓學生有足夠的思考時間,同時要善於對學生及時鼓勵和肯定,增強學生的信心。完成

表格後,提出兩個問題:(1)簡諧運動中引起運動狀態變化的力具有什麼特徵?(2)簡諧運動具有什麼特點?讓學生討論分析,並啟發學生回憶已學過的胡克定

律來得出回覆力跟小球相對於平衡位置的位移的關係式:F=—kx,從而得出簡諧運動的定義。這就完成了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實現認識上的第二次飛

躍。

(三)鞏固練習(6分鐘)

1、分析振子連續通過關於平衡位置對稱的任意兩點時的位移、回覆力、加速度和速度的關係(大小和方向)。

2、在平衡位置與最大位移之間找任一位置,分析振子每經過這個位置時,它的哪些物理量是定值?哪些物理量是變化的?

以上兩題的設計意圖主要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簡諧運動的特徵,和體會簡諧運動的對稱美。

(四)課堂小結(2分鐘)

師生共同回答以下問題:

1、什麼是機械振動?

2、什麼是簡諧運動?

(五)佈置作業(1分鐘)

1、為使學生系統全面理解和掌握"簡諧運動"的特點與規律,要求學生課後還要仔細閲讀課文,合併完成兩個表格所有的內容,並預習下節教材.

2、試從功和能關係研究簡諧運動的動能和勢能的變化規律?

五、板書設計:

(教學中將整塊黑板一分為二,一半概念、規律,一半留作分析作圖用。)

一、簡諧運動

一、機械振動

1、定義:物體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復運動,叫做機械振動,簡稱為振動。

二、簡諧運動

1、定義:如果物體所受的力跟位移成正比,並且總是指向平衡位置,物體的運動叫做簡諧運動。(F=—kx)

2、簡諧運動是一種變加速運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klmk3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