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絕句的優秀説課稿

絕句的優秀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

絕句的優秀説課稿

(一)教學內容及設計理念

《絕句》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開篇之作。本單元的主題都是通過對學生進行美的薰陶,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絕句》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畫面明麗,語言形象,情感歡悦,意藴暢達,描寫了成都草堂明媚的春色,表達了詩人愉快的心情和對和平的嚮往。

新課程強調落實學生的主題地位,教師的職能不再是“教學生唸書”而是要創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研究性地學習。本節課的教學我充分體現以生為本,以讀為本,以自主發展為靈魂的教學思想,讓學生學習了本詩的色彩美,結構美,意境美。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掌握5個生字,理解重點詞語。理解“含”的妙用。

2、能力目標: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啟發學生依據詩句展開想象,通過想象畫面,領會詩的意境,從而體驗詩人作詩時的歡快心情。

3、情感目標:通過誦讀古詩,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從中感受春之美,大自然之美。

(四)、教學難點

有感情的朗誦全詩,使學生在朗讀與想象中領悟詩的意境。

二、教法、學法

葉老説:“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我們的語文課一定要教學生方法,培養學生自己學習的能力。古詩的學習方法很多,本節課我教給學生最基本的學習方法,那就是:知詩人——解詩題——明詩意——悟詩情。

三、教學流程

本課的教學,我力求把詩歌的美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當中。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整個教學程序我設計了5個環節。

激情導入——讓學生期待美

初讀古詩——讓學生體會本詩的色彩美

再讀古詩——讓學生領悟本詩的結構美

品讀古詩——讓學生感受本詩的意境美

拓展遷移——讓學生延伸美

(一)激情導入——讓學生期待美

新課伊始,我精心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詩仙”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詩人用極其誇張的浪漫主義創作手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觀,今天我們又要讓李白的好友——“詩聖”杜甫帶領我們到四川成都浣花溪草堂去領略那裏的美景,你們願意去嗎?不過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位大詩人及他的大作[課件出示杜甫簡介,絕句簡介](這樣設計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二)初讀古詩——讓學生體會本詩的色彩美

在初讀古詩,讀通古詩的同時,我讓學生劃出詩中表示顏色的詞語,再讀,再體會。 詩人展開語言的調色板,選用繽紛的色彩,將眼前的景物描繪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使它產生了誘人的魅力。學生找出這些色彩,老師再加點撥。黃鸝、白鷺、翠柳、青天,四種景物四種顏色,黃綠相間,白藍輝映,讀來怎不令人心曠神怡?怎不令人心情舒暢?

(三)再讀古詩——讓學生領悟本詩的結構美

在熟讀了古詩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再讀古詩、細讀古詩,找出詩中的數量詞。這首詩巧妙地將數字運用於形象思維領域,既使詩在結構上渾然一體,又獲得了獨特的藝術魅力,給人一種神思馳騁的時空美。該詩被奉為千百年來的蒙學讀物,數量詞不可不講。第一句“兩個”黃鸝,寫“點”,是近寫,也説明鳥叫不是嘰嘰喳喳而是一唱一和,歡快而不嘈雜,熱鬧而不喧囂;第二句“一行”白鷺,寫“線”,是遠寫,也可見此鳥排列有序,漸次遠行,而不是轟然飛散,各奔東西;第三句“千秋”雪,寫“面”,表明歷史久遠;第四句“萬里”船,展現空間的廣闊。簡短四句詩,點、線、面相互交織;遠、近、時、空彼此對照,構成了這首詩內在的結構美,耐人尋味。這也是教學中的一個重點。

( 四)品讀古詩——讓學生感受本詩的意境美

在這個環節上我引導學生先閉上眼睛,聽朗誦,想象畫面,再根據自己的想象作畫配詩。這樣的設計意圖主要是引導學生感悟詩的意境美。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由近及遠,由低及高,寫的是動景,草堂周圍翠綠的柳樹上成對的黃鸝在歡唱,一派愉悦景象,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美的意境。後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由遠及近,寫的是靜景,窗雖小,因“含”着,千年積雪而讓人感受到時間的久遠;船雖泊但靜中寓動,也因其行程萬里使人頓覺天地開闊,意境幽遠,

更顯示出詩人開闊的胸襟!。詩雖短,但其境無窮。四句詩,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山有水,有遠景有近景,而且遠近結合,動靜交錯,色彩明麗,春意盎然。引導學生領悟詩中意境正是教學關鍵之所在。

(五)拓展遷移——延伸美

在課即將結束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作業:課後收集一些杜甫的詩或描寫春天的詩,在晨讀會上展示給同學們。

古詩具有語言凝鍊含蓄,韻律和諧優美,意境深邃高遠等特點,是陶冶學生情感,增強語言文字修養,提高審美能力的好教材。大量閲讀優秀的古詩,能使學生掌握中華語言的精華,為語文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四、板書設計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我的板書既是原詩又高於原詩,既讓學生掌握了詩句中的字詞,又使學生對本詩的節奏有了清晰,明瞭的認識,更利於學生誦讀、記憶,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當然,我的設計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給我更好的建議,是我少一份遺憾,多一份完美!

標籤: 絕句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jyozp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