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四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

四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説課稿來輔助教學,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説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通用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

四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本節課教學,主要是通過畫線段圖或列表的方法解決有關行程的實際問題。題目通過場景圖提供了兩個小朋友分別從家出發去同一所學校上學的有關信息,包括各人行走的速度和從家到學校所需要的時間,要求學生求出他們兩家的距離。教材啟發學生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採用畫圖或列表的策略收集和整理信息,並在此基礎上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二、説學情

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具備了學習簡單行程問題的一些知識和能力。在知識方面,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乘除法運算能力。並且,大部分學生在已有的生活實踐中,已經能夠初步感知路程、時間、速度三者直接的關係,能獨立解答已知速度和時間求行走路程的應用題。在能力方面,可以説大部分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具備提取信息的能力、質疑能力,和一定處理信息的能力,學生能夠根據已有的信息和提出的問題,選擇合適的信息、採用相應的策略解決問題。這些知識、能力及經驗為學生掌握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建構行程問題中的數量關係模型,解決相應的應用題提供了前提條件,併為以後學習較複雜的行程問題奠定了基礎。

三、説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新課標要求四年級的學生能從社會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探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瞭解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根據課標要求及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徵,我擬定了以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的數量關係,會運用數量關係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創設情境,通過看圖分析數量關係,找到解題思路,藉助圖形表格解決問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增強數學應用意識,體會數學學習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

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的數量關係,會運用數量關係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提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難點:

靈活掌握行程問題中求路程問題和相遇時間問題的分析和解答方法。

四、説教法和學法

1、遷移法。

遷移法是數學學習中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在學習行程問題時要掌握基本的速度、時間與距離之間的數量關係,而以後遇到工程問題等類似情境的問題都可以運用。

2、題組法。

速度×時間=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路程路程÷速度=時間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路程÷時間=速度路程÷相遇時間=速度和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學法:經驗歸納法、小組合作探究。

五、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下週學校要進行跑步比賽,學校邀請你當小裁判評出一名賽跑的總冠軍,總冠軍從三年級的100米跑和六年級的400米跑的冠軍中選出,你該怎麼選呢?速度快那路程不一樣,怎麼算速度呢?通過學生討論歸納出速度、時間、路程的數量關係。進而揭示:凡是涉及到這三個數量的問題我們把它稱作是行程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尋找解決行程問題的策略。板書課題:解決行程問題的策略。

(二)討論探究,感受相遇

(同時、相距、相對、相遇)教師通過學生的表達和演示感受這四個詞的含義。同時就是兩個人一起走(學生表演感受同時的概念並配以線段説明)相遇就是兩位好朋友走到一起碰到了!(學生表演感受相遇的概念並配以線段説明)相對就是兩個人面對面的站在一起!(相向)相距是兩個人之間的距離(學生表演感受相向的概念並配以線段説明)

(三)整理信息,解決問題

亮亮每分鐘走50米和芳芳每分鐘走40米,他們同時從家裏出發走向學校,20分鐘後兩人在學校門口相遇,他兩家相距多少米?

1、確定相遇位置提問:題目中的信息比較多,你打算用什麼方法進行整理?(得出用畫圖和列表兩種方法)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所畫的線段圖,並讓指名學生分析。展示學生整理的結果,並讓學生介紹自己整理信息的方法,説説是怎樣想的?教師進一步把畫圖的方法重點進行強調。

2、如何畫線段圖

(1)先確定兩點表示亮亮和芳芳家,再連接兩點畫一條線段,中間畫學校,學校離芳芳家稍近一些。

(2)用括線和問號表示所求的問題。列表整理方法的介紹。

提問:根據整理的信息,想一想:“要求他們兩家相距多少米?”可以先算什麼?學生獨立做。請學生在黑板上板演。

3、質疑解決問題

(1)討論第一個算式,算的是什麼?(並在線段圖中指出來)

教師追問:為什麼小明的路程和小芳的路程加在一起就是兩家相距的總路程了?(學生討論回答並配以線段圖講解。)

(2)討論第二個式子:為什麼要用(50+40)?進而得出:亮亮的速度+芳芳的速度=速度和。讓同學們比一比這兩種方法之間有什麼聯繫?

總結解決問題的兩種方法:

1、從條件入手分析方法

2、從問題入手分析方法

(四)鞏固練習,深化提高

1、讓學生做試一試。(讓學生獨立解答問題。加強個別指導,同時培養學生提取解決問題的能力。)

2、説一説在生活中還有怎樣的相遇問題?

生説:一起相向跑步、一起相向游泳、

3、補充練習:(培養學生仔細讀題的能力)三個小組一起摺紙,第一小組1分鐘折60個紙鶴,第二小組1分鐘折50朵紙鶴,第三小組1分鐘折40朵紅花,他們10分鐘折多少多紙鶴?

(1)學生板演:第一種做法(60+50+40)×10

第二種做法:(60+50)×10

(2)説一説那一種做法正確?

(3)生説:第二鍾正確因為第一組折的才是紙鶴而第二小組折的是紅花。

(五)全課小結

説一説你們今天有怎樣的收穫?

1、時間、速度和路程的數量關係;速度和、相遇時間和路程的數量關係。

2、掌握行程問題的分析方法。

四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 篇2

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要為大家説的課題是:連減的簡便計算

一、教材分析

《連減的.簡便計算》這一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冊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P39的內容。讓學生體會到運算定律在簡便計算中的意義的基礎上學習減法的簡便計算。教材緊密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體會減法的性質,體現算法多樣化。使學生能根據運算特點和數據特點,靈活選用合理簡便的計算方法,它為後面學習除法的簡便計算做了鋪墊。

二、説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可以改為減去兩個數的和,還可以先減去後一個數再減前一個數這兩種減法的簡便計算方法。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中的聯繫,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探索、研究數學的意識與能力。

三、説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減法運算性質用性質進行簡算。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減法運算性質簡便運算。

四、學生分析:

1、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學習了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特別是對於加法、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這些經驗構成了學習本單元知識的認知基礎。

2、將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的內容集中在一個單元學習,雖然系統性很強,但是教師教學難度增大,部分學生接受知識有困難,知識內容易混淆,課時安排也顯得比較緊。我故適當調整課時安排,並充分考慮學生練習中可能出現的錯誤,加強易混知識的辨析練習。

五、説教法、學法:

(一)、説教法: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聯繫實際安排教學內容。採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的學導式討論教學法。

1、緊密聯繫生活,創設"幫助李叔叔解決數學問題"這一情境,把簡便計算的討論與實際問題的解決有機地結合起來,便於學生理解筭理,掌握簡便的計算方法。

2、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創設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

3、設計多種形式的練習,讓學生理解和體會減法的簡便算法的多樣化。如"、判斷題、連線、簡便算法、等等"在練習中掌握減法的性質,體會簡算的意義,領悟計算方法。

(二)、説學法

1、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體會算法多樣化。

本節課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小組合作,自主探索計算方法。使學生理解解題思路和方法,明確了連減的簡便方法,在探索交流中獲得成功的喜悦。

2、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進一步掌握減法的簡便計算,明確一個數連續減去幾個數等於這個數減去這幾個數的和,會根據題的特點,選擇合適的算法。

六、説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本節課以"幫助李叔叔解決數學問題"為背景,引出問題"昨天看了66頁,今天看了34頁,這本書共有234頁,還剩多少頁?"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慾望。

(設計理由:藉助讀書這一生活中的現實問題,讓學生關注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體現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理念。預設學生讀題後能找到其中的數學信息和所要求的問題。)

2、小組合作交流解題思路,探究不同的解題方法。

引出問題情境,讓學生自主探究解題方法,"你會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嗎?然後讓學生小組交流算法,"看看你的解題方法符合題意嗎?同學之間互相交流一下",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通過小組討論,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思考空間,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為產生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了條件和空間。同時培養了學生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最後全班彙報交流,教師板書每一種算法,讓學生説説每一種解法的思路,判斷是否符合題意。

隨學生板書:234—66—34、234—(66+34)、234—34—66

師: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講得很有道理,那李叔叔到底還剩多少頁沒看呢?好,請拿出練習本,請你從這三個算式中選擇一個進行計算,然後在小組裏交流一下。"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鼓勵學生用各種方法解決問題,體現瞭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的理念,培養學生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組長的回報,讓其他學生更明白了算理。)

3、小組合作交流總結算法,得出簡便算法

讓學生觀察三種方法,三個算式,"方法不同,結果相同,可以用什麼符號連起來?"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得出連減的計算方法,在計算連減時,有多種多種方法,可以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出可以把減數加起來,再從被減數裏去減;還可以先減去後面的減數,再減去前面的。我們可以根據算式中數據的特點選擇合適的算法,進行連減的計算。然後觀察算式,説説哪種方法簡便,明確根據算式中數據的特點選擇合適的簡便算法。

你喜歡用哪種方法,為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説讓同學認識到哪種方法簡便,為什麼?)使學生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理解連減得簡便計算,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和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4、練習鞏固

練習題設計了五個層次的練習。

1、判斷題,讓學生明確連續減去兩個數等於減去這兩個數的和。培養學生對減法性質的掌握;

2、連線題。

3、在()裏和橫線上填寫相應的運算符號和數。

4、用簡便方法計算。根據題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讓學生在簡算中明確方法,掌握方法。

(設計意圖:是培養學生的數感,從而找出簡便計算的方法;)

5、拓展練習

(整個聯繫設計有坡度有層次,由易到難,適合不同層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使每個學生對所學知識都有收穫。)

6、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在總結中回顧所學,昇華所學知識。

七、説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條理清楚,是學生一眼看出本節課所學內容,連減有幾種算法,簡便方法有幾種,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方法解答最簡便,一目瞭然;連減得簡便計算用字母如何表示,都比較清晰,板書能緊扣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便於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掌握。

四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課讓學生探索小數乘小數的一般算法,即將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進行計算,然後根據乘法擴大的倍數,將積縮小相同的倍數。讓學生體會到:兩個乘數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二)學生分析:

本班學生在整數乘法中,已經具備筆算乘法等計算基礎,因而在本節課的探索活動中,學生很有可能運用整數乘法的方法進行計算,此時還需要教師的適當指導。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根據包裝的有關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體會小數乘法在實際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學會用豎式計算小數乘法,並培養估算意識。能用小數乘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起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體驗學習求知的過程,培養合作意識和應用意識。

(四)教學重點:

學習小數乘法豎式的計算方法,並初步進行估算。

(五)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乘小數的積的小數點的位置。

二、説教法。

1、以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經歷知識形成過程。

根據學生認知活動的規律,學生實際水平狀況,以及教學內容的特點,我想通過創設包裝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提取數學問題,自己嘗試經歷估算以及筆算的探究過程。

2、引導質疑法,將課堂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

新課標指出,數學學習必須與生活相聯繫。因此,在課堂一開始,我就激發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注重培養學生敢於質疑的精神。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人,將來會走向社會的各個崗位,結合教學內容,逐步培養學生敢於質疑的習慣,逐步滲透將數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繫的學習意識,是很必要的。同時,把課堂教學引伸到社會中去,體現了小課堂,大社會的教學理念,也培養了學生實事求是的精神。

三、説學法。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與合作者,教學活動的一切,要圍繞學生的發展來展開。因此本課教學的全過程中,我通過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促使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參與學習活動,讓他們在探討中發現方法、在交流中獲取新知,使課堂教學多次形成學習。即導入新課時鼓勵學生質疑的心理,動手操作時的探究,歸納結論時的思維,綜合練習時的活動。

四、説教學程序。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流程:創設情境、激發求知慾建立模型、探究發現方法練習鞏固、解決問題回顧總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e2eqe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