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大班語言教學説課稿

大班語言教學説課稿

導語:幼兒園大班正式語言教學的最佳時期,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大班語言教學説課稿,歡迎閲讀參考!

大班語言教學説課稿

篇一:大班語言《動物的傘》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

《動物的傘》是一首充滿童趣的詩歌。分別描繪了小鳥、螞蟻、青蛙這些小動物在遇到下雨時,開動腦筋想出的各種躲雨的好辦法。這些小動物恰似一羣天真、活潑、好動的孩子,充滿了無限的歡樂與生機。這首詩語言質樸、清新,重複性的結構形式朗朗上口,便於幼兒記憶和仿編。 孩子們在以往類似的語言活動中,大多能在老師的引導下理解作品的主要內容,並樂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創造性的表現文學作品。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注意引導幼兒積累和豐富詞彙,並努力為每個幼兒提供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自己的機會。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二、説教材:

(一)教學目標

《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 :“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現狀,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語言的美。

2、引導幼兒仿編詩歌。

(二)重點和難點:

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放在“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語言的美。”上,難點是:引導幼兒仿編詩歌。

三、教法和學法

整個活動我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讓幼兒在聽聽、想想、説説、玩玩的輕鬆氣氛中學習。其中,我還運用了課件演示法、啟發提問法、遊戲法等教學方法。

四、教學過程與方式:

這堂課我共安排了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我用傘舞的形式導入新課,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演示傘舞)欣賞完後,我提出問題“這是什麼?它是做什麼用的?”對於這種生活經驗比較強的問題,我可以請一些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的幼兒來回答,並及時加以表揚和肯定。

第二環節我安排的是學習詩歌。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三個環環相扣的問題:

第一的問題是“老師帶你們到一個美麗的森林去玩,看看那裏發生了什麼故事”,通過展示課件,把幼兒帶入詩的意境中。這個故事把幼兒的聽覺與視覺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瞧,這美麗的畫面,動聽的雨聲,多美妙啊!

我設計的第二個問題是“哎呀!這些小動物會用什麼東西當傘呢?”這個問題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孩子們爭先恐後地告訴我“老師,大樹是小鳥的傘”、“荷葉是青蛙的`傘”等許多自編的詩句,激活了幼兒的思維。

緊接着我又提出了第三個問題:“哪裏的什麼是誰的傘?”使幼兒有一個明確、清晰的思維方向,回答起來比較有條理。在看看、想想、説説的過程中,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的美,以此來激發每個孩子學習詩歌的願望,是解決教學重點的有效方法。

第三環節,我安排的是創編活動。啟發幼兒進行拓展學習:小鳥、螞蟻、青蛙都有了傘,可是還有些小動物沒有傘呀,請小朋友們想一想,什麼東西能當它們的傘?這一環節我採用的是直觀教學法,引導幼兒觀察畫面進行自由創編,我再加以適當調整幼兒的語言,有效地突破了難點。在這一環節中,我更多的是運用激勵的手法,沒想到在一首短短的四句小詩之後,幼兒們竟又創編出許多優美的詩句,超出我的想象。這正是發揮教師主導作用,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調動發掘幼兒潛能所至。

第四環節安排的是幼兒最喜愛的遊戲活動。我自制了一些可愛的頭飾(一一展示,介紹)。幼兒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感受快樂。這是我和小朋友在一起做遊戲時的歡樂情景。充分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精神實質,達到玩中學的目的。

一個活動結束了,但並不意味着學習的結束,幼兒的興趣在延續,為此在活動延伸部分我請幼兒們為自己喜愛的動物或自己設計設計一把傘,來提高幼兒自主創新的學習能力。

  篇二:大班語言《星星警察》説課稿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早期閲讀《星星警察》選自海南2002年版的幼兒教材《教學活動設計及教案》中的大班語言活動。

學前兒童閲讀能力的培養,是兒童語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結果表明:人的主要閲讀能力是在3-8歲形成的。大班幼兒正處於這年齡範圍,早期閲讀是兒童憑藉變化着的色彩、圖像、文字或憑藉成人形象、生動的讀、講來理解讀物的活動過程。

開展閲讀活動,為幼兒提供閲讀圖書的經驗,前識字經驗與前書寫經驗;向幼兒提供有具體意義的、形象、生動的閲讀材料,幫助幼兒將閲讀內容與口頭語言連接起來,產生對錶徵意義的聯想。

早期閲讀《星星警察》從幼兒所熟悉、平凡的生活中,以小老鼠這一幽默、詼諧的、幼兒喜愛的動物形象為線索,採取擬人化的手法,通過一定順序的單頁多幅畫面,展現星星變警察的情節與小偷老鼠的心理活動,有趣的情節畫面能觸動幼兒的感情,扣住幼兒的心絃,使幼兒興奮,星星模樣的人會是誰呢?老鼠偷了東西后,它是怎麼想、怎麼説的?這個問題會引起幼兒的好奇,促使他們仔細觀察畫面,大膽想象角色的形象、動態、表情等變化。淺顯的故事構思和富有情節、形象的畫面,適合幼兒閲讀水平,這是一個通過星星警察與小偷老鼠兩個正反面擬人化人物的對比,萌發幼兒愛憎情感;幫助幼兒逐步學會閲讀的技巧,成為積極參與作用的語言加工創造者的好教材。

(二)活動目標

美國國家研究院早期兒童閲讀委員會的研究報告提出:“閲讀能力是當今社會人們獲得成功的基礎”。研究者們還大聲疾呼:“閲讀是學習的基礎。”而今天的幼兒是新世未來的主人,在社會和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對幼兒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學會”到“會學”,即通過學習,不僅僅只侷限於學到某些知識,記住某些東西,而是更應通過自身的努力,掌握學習的方法。

根據《幼兒園早期閲讀活動目標》提出:“幫助幼兒掌握早期閲讀的技能,提高他們對書面語言的敏感水平”要求,結合本班幼兒在閲讀學習方面的實際情況:口語表達能力發展迅速,積累了一定的聽故事和閲讀圖書的經驗;但尚不能較恰當地把前後畫面聯繫起來理解故事的內容,閲讀缺乏流暢性;對角色的動態、表情的觀察不仔細,普遍不能用適當的語句描述角色的不同心理活動。因此,我從能力、技能、態度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學習按順序觀察單頁多幅畫面的方法,理解小畫面與整個故事構成的關係。(技能目標)

2、根據畫面提供的線索,理解和想象星星變警察的情節與老鼠的心理活動,並學習用適當的語句描述。(能力目標)

[page_break] 3、萌發愛憎情感。(態度目標)

(三)教材重點、難點

掌握閲讀技巧的學習過程是重點;理解和想象用較適當的語句描述角色的心理活動與情節的發展是難點。

幼兒閲讀的內容,一般是以單頁多幅畫面出現的,具有按順序閲讀的要求。根據幼兒思維過程中常呈現一種無序狀態,思維具有跳躍性的特點,因此,掌握閲讀技巧的學習過程是重點。

研究報告指出,在兒童3-8歲期間,我們要幫助他們奠定的基本閲讀能力,是自主閲讀的意識與技能。然而,兒童不是天生就具備自主閲讀能力的,只有讓幼兒積極參與,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多種感官去觀察、去討論、去想象、去講講等自我體驗,從而獲得自主的閲讀能力,成為自主閲讀者,這樣兒童才算真正具備了閲讀能力。我班幼兒邏輯思維尚未成熟,想象拓展思維有一定的侷限性,描述角色心理活動的恰當詞句也比較貧乏,因此,理解和想象用較恰當的語句描述角色的心理活動和情節的發展是難點。

二、説活動準備

根據本次活動的目標與內容,我做了以下活動前的準備工作:

1、閲讀封面圖片一張;幼兒每人一套閲讀畫面。

2、結合中秋節,探討月亮好像總是跟人走的原因。

三、説教法

遵循感受理解、體驗遷移、想象創造的閲讀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充分調動幼兒視、聽、説等多種感官分析器,激發幼兒閲讀興趣,幫助幼兒學習閲讀的基本技巧,初步培養幼兒自主閲讀能力;所以本次活動我主要採用了早期閲讀教育方法中的猜測討論法、直觀法、示範法。

為什麼要採用以上方法?

1、猜測討論法

討論能開拓幼兒的思維,是激發幼兒言語的重要方法,而言語是幼兒學習閲讀和檢驗閲讀能力的基本手段。運用猜測討論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兒積極言語,最終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2、直觀法

直觀法具體形象,符合幼兒思維特點,幼兒期的閲讀材料主要是以形象、生動的畫面為主,直觀的畫面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及注意,容易感知閲讀的內容,為突破重難點服務的。

3、示範法

幼兒的思維是直觀形象為主的,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根據Blackuell、1994研究表明,教師與幼兒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利於獲得最佳的早期閲讀效果。在本次活動中,針對本班幼兒普遍講述能力弱,詞彙不豐富的情況,作語言示範講述,為突破難點服務的。

四、説學法

遵循幼兒早期閲讀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調動每個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在活動中,幼兒運用了多種感受官,在觀察、討論、模仿中積累了閲讀經驗,整個活動過程,幼兒都是在積極主動中進行學習的。

五、説活動程序

早期閲讀是一個具有獨具規律的語言教育,根據《綱要》提出的語言教育指導要點及本班幼兒年齡特點,本次閲讀活動設五個環節完成目標。第一環節是猜猜講講,引起興趣。第二環節是自主閲讀,探索畫面基本意思。第三環節是師生共同閲讀重難點畫面。第四環節是作語言示範講述、歸納閲讀內容。第五環節是遷移經驗。

為什麼要這樣安排五個環節呢?

第一環節:猜猜講講,引起興趣。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學習的關鍵,在開始部分,我抓住幼兒好奇這一特點,出示封畫圖片,以猜猜“象星星模樣的人會是誰?”這個問題,激發幼兒閲讀興趣,為自主閲讀,初步瞭解畫面內容做準備。

第二環節:自主閲讀,探索畫面基本意思。

這個環節是為解決重點計置的,我遵循了“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分三個步驟進行,第一步驟:運用示範法,讓幼兒操作閲讀圖片,幫助幼兒掌握閲讀一頁多幅畫的方法。第二步驟:運用直觀法、猜測討論法及間插的啟發性提問,指導幼兒自主閲讀,幫助幼兒理清故事情節線索,理解故事擬人化人物小老鼠偷東西后的心理變化。第三步驟:閲讀後互動交流。運用了師生互動策略,除了老師的啟發性提問外,還着重讓幼兒參與提問,説説哪些地方看不懂,藉此瞭解幼兒的閲讀現狀,知道他們還有哪些地方沒搞懂,需要幫助。為下一環節做輔墊。

第三環節:師生共同閲讀重難點畫面。

這一環節是突破難點的關鍵。根據幼兒以直觀體驗為主的學習特點,為解決難點,我按故事的發展情節,運用直觀法、提問法,幫助幼兒仔細觀察小老鼠這一角色的動態、表情,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動與語言,最後,主要通過示範法,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動作、表情、言語等外顯行為進一步理解作品,將靜態畫面與動態體驗結合起來,給幼兒充分想象和體驗的機會,有效的幫助幼兒解決了學習難點。這一環節是分以下四步驟進行的:(一)哪幾幅畫説的是老鼠背的米袋不是他自己家的呢?(二)第幾幅圖是説老鼠發現了星星警察在跟蹤它?(三)老鼠發現警察跟蹤,心裏很害怕,從哪幾幅畫是表現出老鼠很驚慌?(四)體驗表現。

第四環節:作語言示範講述,歸納閲讀內容。

為了讓幼兒體驗和感受閲讀內容的完整性,鞏固消化所學的內容,因此,我設置了此環節。主要採取示範法,以教師的演示、示範講述,讓幼兒進一步掌握閲讀的技巧,理解閲讀內容。

第五環節:遷移經驗

在突破重難點後,使學有所用,結合當代幼兒語言教育的整合觀念,我設置了此環節,引導幼兒把閲讀的故事內容遷移到現實生活愛與憎的社會現象中,從而萌發愛憎情感,感受做好事不留名的高尚情操;同時,還啟發幼兒把掌握的閲讀技巧遷移到日常生活圖書閲讀中,使幼兒在整合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積累自主閲讀的能力,使整個活動得到進一步昇華。

這五個程序的安排,遵循了《綱要》中組織與實施中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的原則。整個活動符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閲讀活動獨具的學習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順利完成了活動設置的目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dz709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