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大班美術活動説課稿

大班美術活動説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美術活動説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美術活動説課稿

大班美術活動説課稿1

活動目標

1.嘗試藉助已有的圖像一分為二,大膽聯想,添加為新的圖像。

2.運用變化炫彩棒造型的方法,體驗單色畫的色彩效果。

活動準備

1.《小蛇變變變》畫面三張。

2.經過摺疊的鉛畫紙:(1)橘子;(2)小房子。

3.炫彩棒,餐巾紙,小毛筆,清水。

活動過程

一、互動遊戲

今天我們來玩個“小蛇超級變變變”的遊戲。

遊戲一:小蛇變大象

師:(出示畫面一)左看右看都是一條小蛇,沒有其他東西,小蛇小蛇變變變,一、

(打開畫面),小蛇變成大象了。

提問:小蛇的頭變成了大象的哪個部位,小蛇的尾巴變成了大象的哪個部位?

小蛇新變出了什麼?一變腦袋、二變胖胖的身體、三變粗粗的腿,四變大耳朵。看!大象來到草地上:

遊戲二:小蛇變小船

師:(出示畫面二)左看右看都是一條小蛇,沒有其他東西,小蛇小蛇變變變,一、二、三(打開畫面),小蛇打開變小船。

師:小蛇的頭和尾巴變成了小船的哪個部位?

師:哪些地方是新變出來的?三變四變五六變,小蛇小蛇真開心,越變越多越好看。

一、共同探索:小蛇變娃娃

師:又來了一條小蛇(出示畫面三),也要玩“超級變變變”的遊戲,它還會變大象和小舟嗎?這次變個娃娃試一試。

師: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是一條小蛇,沒有其他東西,小蛇小蛇變變變,一、二、三(打於畫面),打開小蛇,什麼也沒有。

師:想象小蛇的頭可以變成娃娃的……帽子上的絨球?頭箍上的花朵?

師:想象小蛇的尾巴可以變成娃娃的……領帶?飄帶?紅領巾?

師:(由幼兒想象教師添畫)二變臉蛋,三變辮子,四變五官,五變領子,六變紅領巾。

總結:將炫彩棒用手擦一擦,用水摸一摸,用很少的時間就能變出一張顏色有深有淺自單色畫。

三、幼兒想象,大膽表現

●引導幼兒自選橘子或房子,分成橘子組和房子組。

●選擇同一主題內容的幼兒坐在一張桌子上。

師:橘子和房子也想變,想一想橘子和房子豎着、橫着、倒着可以變什麼呢?(為橘子乖房子各想三樣)可以變的東西真不少,放在心裏,畫出來不能説,畫好了可讓對方猜。

師:打開紙,轉動一下想一想,它能變成什麼呢?動物?植物?是人?是房子?是變運工具?

●確定內容,辨別打開的橘子(房子)是該物體的哪個部分。

●在紙的打開部分添畫,將兩邊連接起來,構成新圖像。

●添加細節,運用擦一擦或摸一摸的方法,畫成單色畫。

四、拓展遊戲,體驗成功

1.將橘子組和房子組的作品分別貼在展示板的左右兩邊。

2.由橘子組和房子組輪番邀請對方變一變,看哪組變出的東西多。

活動解析

在美術遊戲中敢想敢畫

“超級變變變”是一個藉助已有的圖像放大畫面大膽聯想為內容,以繪畫為手段,以遊戲為形式,培養幼兒勇於獨創、富有審美情趣的大班美術活動。活動中要求幼兒將原先提供的橘子、房子的簡單圖像通過摺紙打開的方式“打碎”,添加組合構成新的圖像,這不僅僅是新圖像的呈現,而且隱含其中的是孩子們生活經驗再現的一種情景。與以往光憑想象繪畫方式不同的是:此活動“有中生變”,而不是“無中生有”。根據打開的兩個圖像之間形成聯繫,藉助畫面建立合理的聯想,構成新的圖像,旨在讓每個孩子敢想敢畫,幫助每個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充分體驗想象的樂趣。

該活動對每個幼兒都是一次新的嘗試,不但要求幼兒具有較強的造型能力,還要敢於大膽想象創造,是一次較大的挑戰。由於我採取了遊戲的方式進行,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在遊戲中把握方法

要使“超級變變變”獲得成功,有三個關鍵:一是能將原有的圖像一分為二後,重新定義為某一物體的部分圖像;二是能逐步添加後使該物體的圖像變得清晰;三是能圍繞該圖像進一步想象,使畫面豐富,從畫面上使幼兒瞭解創造的步驟方法。如果按照慣例運用演示或交代規則的方法,必然困十分繁瑣而使幼兒望而生畏。為此,開展了以下三次遊戲:

第一次遊戲:小蛇變大象

我拿出摺疊紙上的小蛇,模仿魔術師的語氣讓幼兒觀察:“這是一條小蛇,看一看上面、下面、後面都沒有東西,只有一條小蛇”,然後有意吹上一口氣,再打開紙:“呼……變大象!”使幼兒瞭解一切變在摺疊紙打開後的再定義中。

第二次遊戲:小蛇變小船

互垂續以上方式,讓小蛇變小船(在觀察討論中初步掌握變的關鍵)。請幼兒思考“小蛇還會變大象嗎”得到否定的回答後,打開謎底是小蛇變小船,進一步引導觀察討論:小蛇的頭尾變成了什麼,哪些是新變出來的。

第三次遊戲:小蛇變娃娃

再次延續以上方式,和幼兒一起將小蛇變成小朋友。通過師生互動共同演示,驗證了以上方法,為選取其他圖像開展想象創造條件。由於我把方法融人三次不斷變變變的遊戲情境中,又分解了難點,使幼兒覺得十分有趣而躍躍欲試。

二、在遊戲中敢想敢畫

這個活動不但需要幼兒大膽想象,而且要將自己的想象變為清晰的圖像,這與他們日積

月累的認真觀察、有意記憶積累的表象分不開,否則就會出現“想得出畫不出”的狀況。為了消除幼兒的顧慮,在創作前我將幼兒分成橘子隊和房子隊進行團體擂台賽。並用“誰已經想好了,橘子變什麼?房子變什麼?到我耳朵旁悄悄告訴我。”無論幼兒在我耳邊説什麼,我都用“很好!不錯!真想不到!”等加以讚揚,這一小小的舉措,給了幼兒很大的激勵,雖然他們此時不一定有獨特的奇思妙想,但遊戲式的啟發又為大膽表現埋下伏筆。在以後的想象創造中,我還根據幼兒的現場反應,或提出問題或提出建議,擴大幼兒思考想象的空間,增強了想象的豐富性,提高了畫面的生動程度。

三、在遊戲中體驗成功樂趣

活動結尾的一場擂台賽使遊戲進入了高潮,由於誰都不知道對方變出的是什麼,這一懸念牽動着每一個幼兒的思緒,隨着兩隊幼兒的輪番邀請,謎底一個個揭曉,創造的成功體驗也隨之加深。

大班美術活動説課稿2

各位老師,你們好!

今天我上的是一節大班的美術欣賞活動《紅色中的和諧》。

從本學期開始,新教材裏有了多了名畫欣賞活動,讓孩子們從小接觸經典繪畫作品,直接與大師作品對話,更好的促進幼兒欣賞能力的發展,孩子們對活動也很感興趣。於是在感受名畫構圖、色彩、線條的同時,我又為孩子們選擇了一些貼近幼兒生活的畫,本次活動我們以“紅色中的和諧”作為欣賞內容,《紅色中的和諧》是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

畫中描繪了一個室內的場景,其中有精心佈置的桌子、衣着整潔的女傭、鮮豔的桌布和牆紙、兩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過窗户,畫家還描繪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綠色的草地、黃色的花朵、幾棵樹和一所房子。作品非常符合大班幼兒思維和認知的特點,活動中試圖打破幼兒的視覺習慣,讓他們感受冷暖色的對比,從而通過欣賞活動豐富幼兒的創作經驗和創作水平。

但對於大班第一學期的幼兒來説冷暖色的對比稍有困難,因此,我把此活動的目標制定為:

1、通過欣賞名畫,感受作品中冷暖對比色和直線、曲線的動靜對比,幷能嘗試把冷暖對比色運用到幼兒繪畫中去。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藝術表現力。

準備的材料有“課件馬蒂斯的作品”、“空白的畫——《家》”。課件製作巧妙、顏色鮮豔,冷暖對比強烈,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使孩子在欣賞的過程中體驗了美感,提高了觀察興趣。

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教學法、提問法並按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先讓幼兒看名畫,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畫面中所運用的冷暖對比色以及動靜對比等內容。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整個過程中我始終本着“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教育理念通過讓幼兒自由欣賞、集體交流、教師小結,讓幼兒理解作品的特點。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幼兒進一步理解作品冷暖色的運用,並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創作。

在本次活動中,我依據大班幼兒的特點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感知與講述。

二、分析與解釋。

三、幼兒作畫。

四、結束活動。

在第一個環節感知與講述中,我直接出示名畫讓幼兒觀察,通過幾個簡單的提問讓幼兒説説畫裏有些什麼,引起幼兒的興趣和探索的動機,建立幼兒已有經驗與新學習內容的聯繫。讓幼兒初步與大師作品直接主動對話,他們潛在的藝術潛能被調動了。這些問題比較簡單,可讓幼兒自由講述,我不做任何評價,只要孩子能説出就可以。本環節中發現孩子們還是比較積極去觀察的。(上課過程中發現的積極還是不足)

在第二個環節分析與解釋中,重點引導幼兒通過欣賞名畫,感受作品中冷暖對比色和直線、曲線的動靜對比。首先讓幼兒説説看到畫中很多紅色的感覺,然後在再通過提問“畫畫的人除了用紅色還用了什麼顏色?”引出冷暖對比色在作品中的運用。接着讓幼兒找找畫中哪些地方用了對比色?在幼兒充分講述後,我做了一下總結,幫助幼兒理清思路,使幼兒加深印象。動靜對比環節中,我請幼兒通過觀察,找出哪裏用了直線,哪裏用了曲線。然後再談談看直線和曲線的不同感受。

為了加深幼兒對直線和曲線動靜對比的認識,我請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現一下。幼兒的積極性被充分的調動起來了。(上課過程中發現的積極還是不足)欣賞活動不能只注重對一件作品的欣賞,還必須加強知識間的聯繫和運用,從而使幼兒獲取豐富的知識和欣賞經驗。因此,我在介紹畫家的同時,又請幼兒欣賞了馬蒂斯的其他作品,讓幼兒進一步感受畫家大量運用強烈對比色彩的風格。

第三個環節是幼兒作畫,我設計的是,出示一副未塗顏色的畫——《家》,並問幼兒“小朋友你自己的家漂亮嗎?”以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再通過欣賞色相環,引導幼兒把對作品中冷暖色調的理解運用到自己的塗色作品中,培養幼兒的藝術表達力。從幼兒的作品來看,多數孩子顏色塗的還是很有創意的。

第四環節結束活動,我請幼兒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客人老師,既培養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又鍛鍊了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過程中發現的積極還是不足)

活動中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還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教。

大班美術活動説課稿3

一、説目標: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興趣是刺激兒童學習的好形式”,幼兒只有對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注意力集中,參與主動,投入積極,從而獲得知識經驗,依據這一教學理論及對幼兒平時的觀察,發現幼兒對馬路上的車輛以及周圍的事物很感興趣,藉着幼兒的興趣,大家都同意以主題《熱鬧的馬路》進行活動。在之前,幼兒以會畫馬路邊的房屋、樹、和人物,為了擴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這節課全部以立體的形式來展現馬路上的車輛和周圍的事物,從而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能力。

二、説目標:

在這次活動中,我要求幼兒在老師設計好的馬路上,用大小不一的牙膏盒、餅乾盒、藥盒等來製作立體的汽車;畫出馬路周圍的各種事物,並注意合理佈局,由此我制定了以下兩個目標

1、通過想象、繪畫、剪、貼等方法,表現馬路上來往的汽車,促進幼兒的創造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2、通過活動使幼兒感受自己創作中自然、樸實的設計,體驗與同伴共同合作成功的喜悦。

重點:搭建馬路上的立交橋。

立交橋:在城市重要交通交匯點建立的上下分層、多方向行駛、互不相擾的現代化陸地橋。

難點:讓幼兒合理佈局十字路口的汽車,避免相撞。

三、説準備:

我以“穩中求新”為自己定位,為了更吸引孩子的操作興趣,我精心做了如下準備。

1、各種紙盒(牙膏盒、餅乾盒、小藥盒)、做輪胎的卡紙。

2、做紅綠燈、樹、房子、人物的彩色紙、玻璃紙筒。

3、做燈的材料:果凍殼、吸管、橡皮泥。

4、雙面膠、透明膠、小剪刀、記號筆若干。

四、説教法和學法:

1、教法:

A、情境談話法:引導孩子回憶、説説參觀過的馬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B、討論法:以出示圖片的'形式讓幼兒觀察上海立交橋的建構和形狀,讓幼兒對立交橋有更深的認識。

C、講解提示法:出示老師做好的示範:汽車、綠化中的樹、路燈、人物、房屋,讓幼兒觀察這些是怎樣完成的。着重讓幼兒展開想象,大膽地説出怎樣在馬路上搭建立交橋。

2、學法:

A、參與法:在此次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導地位,鼓勵幼兒操作、創作的形式,自由發揮作出不同形狀的汽車和馬路上行走和站立的人羣。

B、分組法:

在操作過程中,我將幼兒分成四小組進行操作,讓孩子們分工合作、體驗共同合作成功的喜悦。

五、説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引導幼兒回憶參觀的馬路

(1)師:“小朋友,前幾天爸爸媽媽帶你們去參觀熱鬧的馬路,你看到馬路上有些什麼呢?(汽車、各種各樣的車、行人、紅綠燈、路燈)

(2)馬路旁邊呢?(樓房、樹、綠化帶、好多的店鋪)

2、看圖片---有立交橋的馬路

(1)師:“今天,老師帶你們看看上海的馬路,你發現馬路上有什麼?它跟我們官林的馬路一樣嗎,哪裏不一樣呢?

(2)講解立交橋:在城市重要交通交匯點建立的上下分層,可以向多個方向行駛互不干擾的現代化陸地橋。它是現代化城市的重要標誌。

3、老師出示設計好的馬路

(1)師:“現在我們往宜興的這條馬路也在修建,我們來看看這條馬路上有什麼?”(車道)“中間是什麼呢?誰來告訴老師?”(樹木、花草、綠化帶)

(2)教師總結幼兒的回答

(3)出示成品汽車、樹、人物、路燈、房屋,讓幼兒觀察是用什麼材料做成?怎樣做出來的呢?

(4)示範搭建立交橋

師:“立交橋搭建的時候,下面需要什麼呢?”(需要支架把它架在馬路上空)

我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盒子來搭建呢?

(5)你們看看現在的馬路熱鬧嗎?

那今天請小朋友來做設計師,把這條馬路修建好,也建設成跟上海一樣的現代化的大馬路,好嗎?

(6)請孩子們商量好,你準備做馬路上(邊)的什麼?大家趕快行動起來哦!

4幼兒大膽創作,老師提出要求。

(1)提醒幼兒在設計汽車時要美觀、特別。

(2)根據提供的材料合理搭建立交橋。

(3)幼兒運動剪刀時,注意安全。

5、合理佈局馬路上的汽車、人物、路燈、大樹和馬路邊的房屋。

6、講評;欣賞熱鬧的馬路,邀請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設計。

總之,美術活動對幼兒有益興趣、健康個性、審美與創造性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應在遵循幼兒認識規律的基礎上,選擇適宜的內容,創造寬鬆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選用恰當的方法,正確評價幼兒的作品,使美術活動真正成為孩子們的一種樂趣,一種盪漾着激情和人性的活動。

大班美術活動説課稿4

一、教材分析

在生活中、自然界中,千變萬化的線無處不在,大到蜿蜒的公路、筆直的高樓、挺拔的山峯;小到一草一木、一桌一凳,甚至小朋友圓圓的臉蛋、彎彎的眉毛、翹翹的小嘴巴……就是因為有了這些線,世界才更加絢麗精彩。這些存在於生活中有趣的線,正是幼兒教育鮮活的教育資源。《基礎教育改革綱要》中明確強調:加強課程的內容與幼兒生活的聯繫,關注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為此我設計了大班美術活動《我們身邊的線》。

二、活動目標、重難點

根據《基礎教育改革綱要》的精神和幼兒認知特點,從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三個方面確立了以下目標:1、通過在自然生活中尋找各種形態的線,認識到線的存在使我們生活豐富多彩。2、多種感官參與感受不同形態的線,加深對線的認識和理解,提高發現美和感受美的能力。3、激發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作品欣賞中,幼兒對畫面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本活動重點和難點就是:能夠正確的感受並理解畫面所傳達的情感和信息。

三、活動準備

為了使活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做了以下準備,教學具方面:畫面優美、富有動感的多媒體課件、錄音機、不同節奏的音樂若干段、展版、柔軟的線、彩筆、紙張。幼兒知識經驗方面:對不同形態的線有初步的認識。

四、教法、學法

新課程倡導幼兒學習要: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與成人不同,存在於動手操作中,存在於感興趣的各種活動之中,存在於接觸鮮活的自然界中。為此本活動的教法是:引導探究、鼓勵參與、倡導操作。幼兒是學習的主人,在幼兒的學習方法上,要引導他們大膽地感受、觀察、體驗、表現,進行主動學習。

五、活動程序

本活動中,在認識線、理解線並學習用線造型的過程中,我有意將簡單的線複雜化,以各種手段調動幼兒視覺、觸覺、聽覺等各種感官,為幼兒架起了一座通往審美世界的橋樑,把抽象的線賦予情感、注入美感,並在幼兒心中得到活化,成為幼兒自由創造的個性化符號。教學中我設計了"玩一玩、看一看、聽一聽、畫一畫、説一説"五個環節。

1.玩一玩——手中的線

首先,讓幼兒"玩一玩手中的線",並引導幼兒回想,線在我們生活中有什麼作用?然後利用課件,向幼兒展示一根動態的"S"形線,請幼兒把手中的線也試試變成這種形狀,幼兒愉快投入到操作中去,變好後引導他們説一説,這根線象什麼呢?還可以將線變成其他形狀嗎?幼兒的積極性極高,充分發揮了想象力。再玩的時候,幼兒興趣盎然,把手中的線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形狀。完全投入到活動當中去,充分表達着他們對線的理解和認識。

2.看一看——畫中的線

在玩線的基礎上,幼兒對線已經有了濃厚的興趣。教師及時引導幼兒"看一看畫中的線"——教師打開課件欣賞畫面:雄偉的建築;彎曲優美的河流、公路;波瀾起伏的山峯,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深深得吸引着孩子,令他們新奇不已,在欣賞的過程中孩子們驚奇地發現,這些自然界的東西竟然都是由各種各樣的線組成的,他們情不自禁地用手把畫面中的線在空中體現出來。此時,孩子們思維更加活躍,又説出了生活中、大自然中許許多多的線。在發現和表達過程中認識到我們的身邊到處都有各種各樣的線,體驗到了線的美感和魅力。

3.聽一聽——音樂中的線

在情緒高昂的氛圍中,教師打開錄音機,緩慢而優雅的樂曲在教室裏迴盪,教師把幼兒領入了"聽一聽音樂中的線"這個環節。隨着樂曲的起伏,孩子們的身體、手勢竟然開始動了起來,他們進一步驚奇地發現,音樂中也存在着美妙的線。幼兒跟着音樂十分投入地表演起了音樂中線的旋律和節奏,教師及時參與互動,使幼兒更加活躍。(表演)樂曲不斷變化,或平穩、或急速、或喜悦、或悲沉,伴隨着對音樂的情感體驗,促使幼兒手舞足蹈,活動達到高潮,從而帶領幼兒步入最佳的審美境界。

4.畫一畫——心中的線

線條真奇妙、用它不僅可以表現自然界中的美景、音樂中的旋律,還可以表達人們各種各樣的心情?帶着疑問幼兒進入了"畫一畫——心中的線"這個環節。首先,展示第一幅作品畢加索的《哭泣的女子》,引導幼兒説説看到畫中人有什麼感覺,通過整體感知,自由談論對作品的第一印象或感覺,這是一種最原初的、最真實的知覺體驗,它伴隨着一種創造性知覺活動和思維活動,是幼兒產生審美愉悦的重要源泉。此時,教師支持、鼓勵和激發幼兒的表現欲,給他們一定的時間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還可以參與進去和幼兒一起做出真實的感受。接着引導幼兒深入感知畫面的語言,猜猜她在幹什麼?她的心情怎樣?她為什麼會傷心?她的面部用了哪些線條?逐步引導和啟發,使幼兒逐漸體驗到作品在視覺上和心理上帶給人痛苦、割裂的感覺。

第二幅是同齡小朋友的作品《我們多快樂》,非常貼近幼兒的生活,及易和幼兒產生共鳴,他們非常輕鬆的理解了畫面,並且發現線條的應用、畫面表達的情感等,和上一幅作品產生了強烈的反差。通過對比,使幼兒明白了:不同的線條表現的畫面,會帶給人不同的心理感覺。從而突破重難點,使幼兒正確感知畫面所傳達的情感信息。

幼兒經歷了對線的多方位審美體驗與感受,線在幼兒心目中因賦予情感而情緒化,幼兒觸、視、聽覺的審美與心靈的體驗與一體,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境界。再讓幼兒盡情地用線條表達各自的心情或對大自然、對音樂的感受,自然是水到渠成之事。幼兒會個個躍躍欲試,急不可待地投入到創作中去。通過幼兒對線的理解和表達,直接檢驗了活動是否在認識、情感方面達到了目的。

5.説一説——作品中的線

評價是美術活動的重要環節,"説一説——作品中的線"就是該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幼兒作品表達了每一位幼兒對生活的認識和情感,每一幅作品都會呈現出不同的面貌,作品呈現的方式也是多樣。教師把幼兒的作品佈置的展板上,主要以幼兒的自評和幼兒之間的互評為主,體現出幼兒評價的主體地位。幼兒可以在展板前隨意走動,向同伴介紹自己作品,畫的是什麼?用了哪些不同的線條?再看看別的小朋友的作品,他們畫的是什麼?用了哪些不同的線條?教師對每一個孩子的作品都給予肯定,並對個別有創意的作品給予激勵性評價。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成功喜悦的體驗,從而使每一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髮展。從而圓滿結束此活動。

大班美術活動説課稿5

一、説教材:

《綱要》中在幼兒園藝術教育目標中指出:“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體驗。”幼兒美術教育不以幼兒掌握美術技能為主要的目標,而是希望幼兒在自由、寬鬆的美術創作活動過程中逐漸喜歡參加藝術活動,獲得藝術感受,同時促進幼兒想象力及創造力的發展。所以,此次活動我不規定幼兒一定要把機器人畫得惟妙惟肖,而是讓幼兒通過已經學過的各種幾何圖形進行組合、變化,大膽的設計創作出各種各樣機器人,體驗幾何形狀變化帶來的美感和美術活動的快樂。

機器人是幼兒感興趣的玩具,在幼兒園和家裏,小朋友都接觸過各種各樣的機器人,還有在圖畫書、動畫片、科普讀物、照片等影音圖像資料中都見過機器人,機器人神器威武的形象深受幼兒的喜愛。機器人有着奇特的造型和神奇的本領,能給幼兒非常大的想象空間和激發他們強烈的創作願望,有利於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此外,實際生產中機器人本身就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離不開大膽創新,讓幼兒對機器人產生濃厚的興趣以及萌發他們初步的創新思維,是本次活動的目的所在。

二、説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各種圖形進行組合變化,設計各種各樣的機器人;

2、瞭解實際生活中廣泛應用的機器人,按自己的想象設計機器人,萌發初步的創新意識;

3、提高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想象創作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點:學習運用各種圖形進行組合變化,設計各種各樣的機器人。

活動難點:大膽想象,設計和創作機器人。

三、説教學方法:

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此次活動的主題,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多媒體課件法:

此次活動中,我藉助多媒體手段貫穿活動始終,目的在於讓幼兒形象地感知和欣賞機器人。通過“會説話”的機器人課件,向幼兒展示和介紹各種各樣的機器人,幫助幼兒感知機器人的造型及其功能等。通過機器人的語言代替教師的語言,比教師直接的講述更為生動,富有趣味性,也更容易激發幼兒的興趣。這也是本次活動的亮點。

2、觀察討論法:

通過觀察,幼兒可以形成對機器人的整體印象,更重要的是有利於幼兒把握機器人各種造型的特點。而在觀察後進行討論,則能讓幼兒加深對不同形狀組合、變化帶來的不同造型的機器人的印象。本次活動中,為了啟發幼兒運用不同形狀的圖形組合來設計機器人,我通過讓幼兒觀察多媒體課件、圖片、玩具等材料,説一説機器人可以用什麼形狀的圖形來組合,機器人的身體、頭部、四肢等可以用什麼圖形來表示,還可以用什麼圖形來裝飾機器人的盔甲等等,讓幼兒感受變化的、不同圖形的組合能讓機器人看起來更神奇和威武,從而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3、欣賞評價法:

幼兒創作結束後,將幼兒最終完成的作品進行集中展示,讓幼兒挑選同伴中自己喜歡的作品(也可以選自己的作品)進行評價,肯定各自作品的特點及優點。通過欣賞評價,有利於達到分享交流的目的,讓幼兒學習他人的創作技巧,也有利於讓幼兒體驗創作活動帶來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四、説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在開展本次活動前,我讓幼兒回家與爸爸媽媽一同查找圖像、科普書籍、影像等資料,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機器人。同時,讓家長幫助幼兒初步瞭解實際生活中有哪些廣泛應用的機器人,機器人幫助人類做了哪些事等等。此外,幼兒經常看到關於機器人的動畫片,玩過各種機器人的玩具,積累了很多關於機器人的感性經驗。

2、物質材料準備:前期製作好的多媒體課件;幼兒帶來的機器人圖片;機器人的玩具;白紙、畫筆等等。

五、説教學過程:

本次活動中,我設計了4個環節,可以概括為“欣賞觀察——想象討論——設計創作——欣賞評價”四個部分。

(一)幼兒觀看、欣賞多媒體課件和機器人圖片——感知、觀察機器人造型及創作特點,瞭解實際生活中廣泛應用的機器人。

1、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幼兒介紹實際生活在廣泛應用的機器人。

機器人: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機器人,歡迎來到神奇的機器人世界。現在,小朋友們跟着我進行一次科幻之旅吧!(課件內容:5個在不同領域工作的機器人分別圍繞名稱、功能等進行自我介紹)

(作為活動開始部分,以“會説話”的機器人課件直接進入活動,是為了能夠在活動一開始就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對機器人的好奇心和興趣。讓幼兒瞭解實際生活中的機器人,探索機器人的世界,能夠打開幼兒的眼界,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增強求知慾,同時也是在幼兒記憶中留下豐富的視覺的形象,豐富幼兒關於機器人的經驗,為後面幼兒大膽想象設計機器人做鋪墊。)

2、幼兒分享、交流機器人圖片。

機器人:我還聽説你們回家和爸爸媽媽幫我找了其他好多好多機器人朋友,真開心!請你向我和其他小朋友介紹一下你帶來的機器人朋友吧。

幼兒上前將帶來的圖片給教師,教師將其展示在全體幼兒前。幼兒講述自己帶來的機器人長什麼樣,它是什麼形狀組成的,他能用來做什麼等等。教師抓住幼兒講述過程中的主要信息,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機器人的主要特徵,分析機器人可以由哪些圖形組成。

教師:可以用什麼形狀的圖形來表示機器人的身體(頭部、四肢等)。

教師:還可以用什麼圖形來裝飾機器人的盔甲呢?

(這一環節我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感受變化的、不同圖形的組合能讓機器人看起來更神奇和威武,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二)“我是小小設計師”—— 大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創意,分享同伴多樣化的設計。

機器人:哇,小朋友為我介紹的好朋友都好厲害啊,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小朋友們是一名設計師,你們會設計一個什麼樣的機器人呢?

幼兒進行大膽的想象。一段時間後,教師請幼兒上前大膽交流自己的創意,給大家説一説,設計的機器人長什麼樣,由什麼形狀組成的,能夠為人類做那些事。

(讓幼兒先進行足夠的時間的想象醖釀,不至於匆忙下筆創作。交流的目的在於充分調動原有經驗,聯想和遷移在各種資料中關於機器人的形象和用途,同時也是在交流中探索、發現基本的創作思路,為接下來的創作提供支撐。)

(三)幼兒設計創作,教師個別指導——學習運用各種圖形進行組合變化,設計各種各樣的機器人。

1、幼兒按照自己的想象畫出機器人;

2、教師啟發幼兒用不同的圖形組合創作,並注意變化;

3、教師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進行創作。

(這一環節的設計,我既根據個別差異給予幼兒技法上的幫助和注重他們思維的發散,又給予幼兒充分的創造空間,將大部分時間留給幼兒進行自主創作,始終扮演幼兒創作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幼兒創作過程中,我注重讓幼兒在寬鬆、開放、愉悦的環境中感受美、表現美,充分尊重幼兒的想法,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觀和表達方式,及時肯定他們的努力。)

(四)幼兒相互欣賞評價——分享交流創作技巧,體驗創作的快樂。

將每一個幼兒的作品展示在前面,請幼兒欣賞並相互點評。也可以講述自己的作品。教師主要圍繞目標1引導幼兒有針對性的觀察和欣賞作品:

教師:你喜歡哪一個機器人?為什麼?

教師:這幅作品主要用了什麼形狀來設計機器人?

(我指導幼兒進行相互欣賞,嘗試分析、評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從而讓幼兒充分表達對美的體驗,以及提高他們審美能力,獲得美術活動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五)活動結束

機器人小結:今天小朋友設計了好多種機器人,為機器人王國裏添了好多新朋友。這些機器人身上的有不同的形狀,真漂亮。原來變化一下就有很多類型的機器人了。真感謝你們!

(以機器人與幼兒對話結尾,達到活動首尾呼應的效果。通過點出形狀組合的變化,幫助幼兒掌握本次活動的重點。)

大班美術活動説課稿6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早在小班、中班的常識課中,就有提到味道這一常識,幼兒對味道已經有了自身的感知,而本次活動正是前面知識的後續,新《綱要》指出:“藝術是情感啟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手段。”而本次活動建立在幼兒對味道已經有所感知的基礎上,讓幼兒從感受到發現再到創造性的表現,幼兒喜歡貼近自己生活的東西,不喜歡拘泥於摹寫對象的真實形象,因此我設計了《畫味道》為題的美術活動。

這次活動,開始環節的動機呼喚,鼓動幼兒的積極性,過程中注重激活思路、啟迪智慧、觸發創新,在結束環節把幼兒的興趣引向欣賞和獲得滿足上。能幫助幼兒通過嘗與説回顧對各種味道的認識與感受,通過畫,將自己的感受大膽、創新地以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符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通過交流與評價增強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在活動中獲得肯定與滿足感。這個活動具有現實性和可操作性。

2、説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目標起着導向的作用。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教材本身的特點。整合了社會、認知、藝術、語言等領域,確立了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

(1)、運用不同的線、形、色大膽構圖,創造性地表現自己對味道的感受。

(2)、通過嘗味、説味、畫味活動,激發幼兒大膽與同伴交流自己對味道的體驗,在活動中得到心情的愉悦。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為幼兒能學會運用不同的線條、色彩、形狀表現自己對味道的感受,並用語言表達出來,我將在後面環節介紹中做具體闡述。

3、説活動準備:

同時,我為本次活動做了以下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對各種味道已有初步感知,能説出各種味道,掌握各種繪畫的基本技能。

(2)、為了讓活動更有趣味性,我將場景佈置成 “食品展覽會”能更好的激起幼兒的興趣。

(3)、另外,本次活動的物質準備是:各種味道的食品,如:奶糖、檸檬、苦瓜、辣味牛肉乾、黃蓮、薑糖、穿心涼糖、話梅糖、酸梅糖、秀逗糖等等;為幼兒提供畫紙、水彩筆、油畫棒、水粉顏料、棉籤等作畫工具;為了讓幼兒在作畫時有一個輕鬆的環境,我準備了輕音樂一盒。

二、説教法:

在活動中,我運用了遊戲法、提問法、操作法等。

首先是遊戲法,遊戲能調動幼兒的興趣,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開始就以參加“食品展覽會”的形式品嚐食物,充分的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其次是提問法,教師提問的準確性,能引導幼兒有目的的,仔細的觀察,有利於幼兒進一步的學習與思考。

再次,我還用了操作法,讓幼兒品嚐各種味道,並將味道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自主性和

不錯的創造性。使幼兒體驗成功的樂趣,建立學習的興趣與信心。

此外,我還用了示範法、交流法、鼓勵法,對活動加以整合,突出教師主導、幼兒主體的地位,達到各個領域和諧統一,從而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認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發展。

三、説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提供幼兒熟悉的材料,創造良好的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究活動,提高幼兒認知,鍛鍊幼兒的能力,本次活動我讓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感官參與法:皮亞傑認知理論裏提到:“幼兒必須通過自身活動發現,認識客觀世界,不斷建構,完善自己的認知模式。”在整個活動中,我將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感官,通過嘗、説、想,動手及動腦,進行學習,嘗主要是嘗味道,想是想想嘗後的感受,説是將嚐到的味道説出來,動手和動腦是讓幼兒能動手將自己感受到的味道,用各種繪畫形式表現出來,體驗創作的樂趣。

2、另外,還採用了交流法,《綱要》指出“幼兒不會獨享個人的成功,他們總喜歡想方設法與他人分享,讓別人接納並期待別人給予的讚賞,互相啟迪、互相促進。”因此我為幼兒提供了説味道的環節,在活動這環節,讓幼兒充分地將自己的創意説出來,與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體驗成功的樂趣。

四、説教學程序:

共有3個環節:

1、嘗味道,激發幼兒興趣。

2、畫味道。

3、説味道。

第一個環節,我以參與“食品展覽會”的形式激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在自然的環境中進行品嚐,並且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將品嚐味道後的感受説出來,為下畫味道做鋪墊。如:在幼兒品嚐前,讓幼兒明確嘗後要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可以從想到的和感覺到的等方面進行闡述。

第二環節畫味道,是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在充分的感受後,對味道有了初步的體驗,我以引導語“如果要用畫畫的方式表現你吃到的味道,你會用怎樣的方式呢?”從而讓幼兒回憶起已學的繪畫方式,並且讓幼兒對繪畫方式進行搜索,有明確的目的性,教師知道並啟發幼兒用線、色、形等方式進行繪畫,豐富

不錯的幼兒的實際經驗,為幼兒提供各種可操作的材料,教師及時的給予幼兒鼓勵與幫助,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第三個環節請幼兒談談自己的作品,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示版上,為了讓幼兒能從多角度進行闡述,教師進行示範講解,讓幼兒明確可以從什麼角度對作品進行完整的闡述,如:“我嚐到的是……味道,它給我帶來……的感覺,所以我用了……的顏色和線條來表現。”另外,以欣賞的角度,讓幼兒説出最喜歡的作品,互相交流評價,為幼兒提供自我表達的機會。通過這樣的交流,讓幼兒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欣賞他人,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和語言的創造性。

接着教師進行總結,這樣有利於幼兒知識經驗的梳理。也為活動延伸做鋪墊。

五、延伸推進:

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更多的味道,並嘗試用多種形式表現出來,嘗試着畫其他感覺,如聲音、冷、熱等,遷移幼兒已有經驗。(根據本次活動設計)

六、效果預測:

整個活動能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應該能夠抓住幼兒的興奮點,使幼兒產生濃厚的興趣,並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根據本次活動中,我使用教法與學法的選擇和程序的設計,會對活動重難點有所突破,但是由於本次活動以幼兒創造性為主,無法預計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因此我將在活動過程中,及時關注幼兒的表現,適當調整教學方式,使幼兒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大班美術活動説課稿7

一、設計意圖

材料是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學習、創造的中介和橋樑,生活中的材料更容易引發幼兒濃厚的興趣,激起創作的靈感。所以我選擇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信封做原材料,根據孩子喜歡小動物的特點,設計了活動《紙袋玩偶》,即滿足了幼兒的學習需要,又能夠使幼兒在寬鬆、自由、積極向上的氛圍中大膽的發揮想象,創作出形態可愛的動物形象。

二、目標定位

《綱要》在藝術教育的目標上強調,要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根據《綱要》要點和幼兒的現有發展水平,我制定瞭如下活動目標:

1、利用紙袋通過剪、貼、畫等技能表現各種動物的形象。

2、在活動中,使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協作能力得到提高。

3、萌發幼兒的創作意識,增強探索能力。

一個活動中最能體現課程目標的便是活動的重點,只有抓住重點,才能使整個活動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活動時間和順序。根據活動目標和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定位於:利用紙袋通過剪、貼、畫等技能表現各種動物的形象。活動難點:使用剪刀,剪出對稱、佈置合理的動物形象。

三、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是實現活動目標的載體,活動材料應有利於引發、支持幼兒活動的需要。為了更好地達到活動目標,我做了如下準備工作:

1、信封若干、彩紙、剪刀、水彩筆、膠水

2、教師製作的紙袋玩偶範例四五個

3、背景音樂

四、説教學法

(一)説教法

創設寬鬆自由的環境,從興趣出發,引導幼兒自主參與,自主地選擇,這是《綱要》中再三強調的。在本次活動中,我始終堅持這一理念,給孩子創設寬鬆的環境與自我表現的空間,允許幼兒自由,常加以激勵和引導性啟發,從而激發幼兒創作的熱情,並根據幼兒的需要適宜地給予指導和幫助。為了讓幼兒在活動中更好地掌握好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我採用的教法主要有:

1、直觀法:通過欣賞、觀察教師提供的範例,刺激幼兒的視覺,激發創作的慾望。

2、談話法:談話是語言溝通的最基本方式,談話能帶給幼兒輕鬆愉快的心情。

(二)説學法: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教師只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真正發揮了幼兒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幼兒通過探索、嘗試和動手操作,創作出形態可愛的動物玩偶。

五、活動過程

1、教師以帶幼兒參加動物狂歡會的情境出示眾多紙袋玩偶範例,激發幼兒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這些小動物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將幼兒分成幾組,每組分兩個紙袋玩偶,讓幼兒觀察、討論這些紙袋玩偶是怎樣製作的,分析會用到的材料、工具。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待幼兒觀察討論完畢後,每組選一名代表介紹自己觀察、討論後的結果。

3、每組選一名幼兒到老師這兒領取所需材料和工具,進行紙袋玩偶的製作。

本環節中,老師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材料,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製作出漂亮可愛的動物形象。活動中教師不斷地鼓勵幼兒大膽構思出獨特新穎、與眾不同的作品,這就突破了教學中的難點。通過這一環節,幼兒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增強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而且自始至終都是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工具,探究製作方法,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地位。

4、幼兒帶着自己製作的動物玩偶和老師一起參加動物狂歡會。教師播放音樂和幼兒一起自由表演。

活動延伸:

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作品欄中,在區域中投放更豐富的材料,為幼兒提供繼續創作的機會。

標籤: 美術 説課稿 大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9l9j3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