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中班語言活動白雲説課稿教案

中班語言活動白雲説課稿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語言活動白雲説課稿教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語言活動白雲説課稿教案

中班語言活動白雲説課稿教案1

這學期以來,我按照學期初制定的教學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結合教學中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地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把經驗點滴投入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努力貼切當前語的重要理念。

一、 抓好學生的學習習慣:

雖然已是一年級下學期,但想讓他們在40 分鐘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還是有一定困難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剛開學的二個星期裏,我採用編兒歌、口令等形式,將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融入情趣之中,讓學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養成良好的習慣。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講講講、説説説,通過一學期來的培養,我班學生都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 認真備課

一年級新課程的內容多、知識面廣,但又是打基礎和培養良好習慣的關鍵時候,而學生活潑好動、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對大量枯燥的練習不感興趣,容易產生厭倦心理,教學中如果把握不好,有可能使學生獲得的知識顯得很零碎,不紮實。所以我總是想方設法帶領學生輕鬆學習,讓學生感覺學習是一種快樂。我嚴格按照教學計劃上課,精心設計教學程序。課前都認真備課。

三、重視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

(1 )讓孩子快樂識字

識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如何讓學生能把這看似枯燥的知識學得生動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漢字活學活用,通過學編兒歌、“ 開火車” 、“ 讓學生當小老師” 、“ 遊戲” 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 )強調孩子用正確的寫字姿勢學寫漢字

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能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願。學生的字寫得好壞美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語文水平,也可以體現其文化素養。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在課堂板書。其次,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寫字教程,()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臨寫. 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我都特別注意。

(3 )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讓一年級學生學會讀書,喜歡讀書,將為他們今後的學語文奠定牢固基礎。

首先,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是最為重要的,在課堂上,我經常設立各種各樣的讀書比賽,小組讀、男女讀、抽生範讀、教讀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

其次,我注重在閲讀教學的過程中,儘量引發學生能打開想象的翅膀,讀出自己的感受出來。

第三,注重自己的示範性。由於一年級的學生模仿性較強,所以在教學生讀課文之前,我都要特別注意這篇課文的字音、語速、語調、語感等方面,儘可能地為學生作出很好的示範。

每個人都渴望着別人用讚賞的眼光來對待自己,評價機制的建立和靈活運用,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活化課堂,讓學生的情感得到認可,在評價中促進成長。

四、與家長交流,獲取家長的支持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為了學生更好地發展,我在做好本職工作同時,加強和家長的聯繫,探討教育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我班的學生都有了較大的進步,增強了我的信心,相信下學期我們還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不過還應該説的是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出現了教學上的許多不足,眾多的學生是可以接受新課程的教育方式的。一小部分學生由學習基礎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因而班級裏就有了兩個極端的現象。當然,今後我還會在教學中不斷改進,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新浪潮。

中班語言活動白雲説課稿教案2

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中班文學教育活動--《白雲》,在講課之前,我想先讓大家把這首詩個看一下。這首詩歌選自《蒙氏閲讀三》,也是我在幼兒園見習接觸的第一篇詩歌。整首詩歌用詞比較簡單,朗朗上口,特別適合剛剛從小班進入中班的小朋友。讓小朋友在欣賞詩歌的同時,感受並熱愛大自然。本次説課我將從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過程等方面進行。

一、説教材

《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中班上學期的幼兒探究、分析、觀察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並且孩子們充滿了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欲,能主動地去探究周圍和環境的變化,並且能根據變化運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將感知到的變化加以表現。所以我想讓幼兒在欣賞詩歌的基礎上,把握詩歌的內在規律,進行創造性的仿編,並在活動中調動幼兒的想象力,大膽的運用語言能力進行表達。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啟發幼兒觀察、發現自然界的變化。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懂得詩歌中的運用"比喻"的手法及其作用,學習並理解"躺""柔軟""白雲"等詞彙。學習運用"……像……"的句式。

2、情感目標:通過欣賞詩歌,使兒童對初次接觸的詩歌感興趣,樂意聆聽及表達;再通過詩歌的表達,培養兒童的觀察力、想象力。感受白雲的動態美。

3、能力目標:適當仿編並讓幼兒學會用普通話朗誦。

二、説教法

為了更好的實現預定目標,解決活動中的重難點,我會採用以下方法:

1、提問法

2、情景教學法

3、遊戲表演法

三、説學法

幼兒是語言活動中的主體,為了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認為可以指導幼兒運用:

1、觀察法

2、角色表演法

3、討論法。

四、説過程

活動流程我採用環環相扣來組織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為:引出詩歌《白雲引出詩歌《白雲》--學習詩歌--仿編詩歌

1、引出詩歌《白雲》

採用先觀察(户外觀察白雲)再提問的形式,以讓幼兒集中注意力。

我會這麼問小朋友們:"小朋友們,你們剛剛看到的白雲都是什麼形狀呀?他們都有哪些顏色呢?

2、學習詩歌。

通過錄音中輕柔的配樂詩朗誦使幼兒對白雲更加了解和熟悉。

(1)重點學習詩歌中"…好像…"以及"有時……有時……"這一句式。

在學習詩歌前,我不會直接朗誦詩歌的內容,而是逐幅欣賞時通過幼兒猜測,也就是培養幼兒的拓展性思維。我問小朋友並給與暗示,再根據幼兒的回答,概括出第一句"白雲像棉花糖,看起來好柔軟"。在老師的示範下,接着幾幅圖,讓幼兒運用詩中的句式"…像…"簡單建構詩句。這樣的設計自然合理,進而引出整首詩。

(2)朗誦詩歌

採用詩歌的卡圖在幼兒產生視覺形象再隨輕柔的音樂朗誦一遍。

要求幼兒作出相應的表演動作和運用豐富的感情語調來朗誦詩歌。

目的都是加深幼兒對詩歌的印象。

3、創編詩歌。

(1)拓展經驗,鼓勵幼兒學習創編詩歌。

啟發幼兒想一想:白雲還像什麼?

(2)幼兒結合動作來朗誦詩歌。

(3)最後分享詩歌內容,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創作的樂趣。

五、活動延伸

(1)讓小朋友畫出"心目中的白雲"。

(2)根據白雲配樂朗誦進行情景表演。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後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9j3m2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