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華夏之祖》説課稿範文

《華夏之祖》説課稿範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説課稿,認真擬定説課稿,我們該怎麼去寫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華夏之祖》説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華夏之祖》説課稿範文

《華夏之祖》説課稿1

尊敬的評委老師,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中學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三課《華夏之祖》。

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説課內容。

首先是教材分析,根據新課標要求的七年級中國古代歷史,主題是以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為主要內容弘揚中華文明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

第一單元中華文明的起源是整個古代是的開端篇,而第三課華夏之祖做為第一單元的核心內容,全課圍繞人文初祖黃帝的傳説這一主題,向學習者展示了華夏始祖黃帝創造華夏文明這一內容,本課在結構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他上承人類的起源,下啟人類邁向文明的漫長而曲折的過程反映了我國原始社會走向終結和奴隸社會開始的歷程。

本堂課我的教學對象是七年級學生,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須瞭解學生,掌握學情。

首先,從認知能力上分析,七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但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是往往僅限於表面,缺乏深度的分析思考和歸納的能力。而這也是我在教學中着中培養的方向。

其次,從心理特點上分析,中學生對歷史感興趣,愛聽歷史故事,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師應抓住這些因素,引導學生認識到歷史課是科學,學好歷史有助於其他學科的學習。

最後,從生理特點上分析,青少年活潑好動、注意力分散,愛發表自己的見解並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抓住這些心理特點,一方面運用生動直觀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鼓勵學生積極及發表見解,勇於質疑,讓學生熱愛課堂。

確立教學目標是教學實踐的出發點。也是上好一課的前提,關於本科的教學目標,課程標準的要求是知道炎帝、黃帝、堯舜禹的傳説,瞭解傳説和歷史的區別,緊密圍繞新課標的要求並依舉新課改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本科的教學目標如下:

首先,在知識與能力方面,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比較瞭解遠古傳説時代,中華文名起源的基本概況,指導學生對課本中的插圖進行觀察、想象以及從具體材料分析入手,推導結論,培養學生進行歷史想象,歷史觀察的形象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全面系統的思考問題以及追蹤歷史,發展現實的能力。

其次,在過程與方法上,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我在教學過程中會採取自發啟導,情景創設以及多媒體可見輔助教學等方式,通過輕鬆活躍的教學氛圍,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最後,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發展觀,使學生認識到我們的祖先在文化技術和生產技術方面對人類文明的演講做出巨大貢獻,中華文明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逐步融合而成的,黃帝是華夏族的人文初祖,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增強民族意識。

本課在舊教學大綱中是作為氏族公社一課的一個子目出現,而在新教材中它卻獨立為一課,成為第一單元的核心部分,比重和作用明顯加強,體現出新課改對於教材的結構處理更加科學化,系統化。縱覽本課,由炎黃戰蚩尤,黃帝——人文初祖及堯舜禹的禪讓三個子目組成,,其中,黃帝是華夏族的人文初祖是本節課的主題,也是教學重點,全課正是圍繞這一主題向學生展現華夏始祖創建華夏文明的歷史場景,因此這部分內容應作為重點學習。在前面的學情分析中,我已經向大家分析過七年級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與能力,他們看問題往往處於初級層次,缺乏深入的分析,因此,對於禪讓制的理解也就成了本課的難點。

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講解是要針對每課的內容採取適當的教法,學法,以實現教學目標,圓滿的完成教學任務,那麼,本課依據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為主線,以自我訓練為中心,我採取的教法有,啟發式教學和情景教學法,引導學生的學法有自主學習法和合作學習法。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作用相結合的教學理念。

下面,我將具體説教學過程,首先是新課的導入,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課我採取的方法是視頻導入,在本堂課開始先讓學生觀看“中華大祭祖”的視頻,然後結合教材12頁左上方導入框的內容,讓學生思考2個問題:黃帝為什麼會受到人們的尊敬?他對中華民族有哪些貢獻?由此導入新課。

在講述第一個子日炎黃戰蚩尤時,我會採用多媒體展示《黃帝》圖和《炎黃戰蚩尤圖》,使學生了解黃河流域的空間位置以及炎帝、皇帝、蚩尤等部活動區域,使他們對炎帝、黃帝、蚩尤等部落和部落之間的征戰有更直觀的瞭解和認識,然後直接得出問題:“涿鹿之戰是怎麼一回事?”要求學生通過教材的閲讀、理解和思考,對征戰的過程,征戰的結果作出解答,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其進行評價,得出逐鹿之戰為華夏之祖的形成奠定基礎的認識。

黃帝—人文初祖是本課的重點,在講授這一內容時,先要求學生觀察教材中的插圖《傳説中黃帝對中華文明的貢獻》提出設問:“後人為什麼稱黃帝是‘人文初祖’?傳説和實有設麼區別各個小組通過插圖集課文中文字的內容小組合作進行討論,引導學生相互交談得出結論。

在講述本課的難點堯舜禹的“禪讓制”時,首先向學生説明“禪讓”的實質,他是原始社會時期的一種民主選舉的部落首領的制度,被推舉的部落聯盟首領沒有特權,是社會的公僕,然後提出問題:“什麼樣的人能被選為部落聯盟首領?”要求學生閲讀小字的資料,舉出實例,説明堯舜禹的高尚品質,在這裏應着重強調治理洪水三過家門兒不進的大禹。

為了説明“原始社會的終結”加深學生的理解,在這裏我們做了一個圖示進行講解。(見多媒體課件)

在本課的小結中,我先讓學生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瞭解了哪些培養學生而總體能力和概括能力然後,在總結的基礎上點出:“因為黃帝對中華文明的起源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我們稱他為人文初祖。

關於本節的的板書設計,我採取的是傳統的框架結構,清晰地向學生展示了本節課的知識內容。(見多媒體課件)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不足之處請各位前輩多多指教,謝謝。

《華夏之祖》説課稿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是8號參賽選手,我來自第八實驗中學,我的名字叫八哥,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選自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三課《華夏之祖》。下面,我將從説教材、教學目標、重難點、學生學情、教學方法、教學程序六方面展開。

一、 説教材

《華夏之祖》這節課位於人教版課標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華文明的起源”的第3課,本課內容是第一單元“中華文明的起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承接前兩節的祖國境內的原始居民和原始的農耕生活,介紹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時期的“人文初祖”黃帝和他對中華文明奠基所作的貢獻,堯、舜、禹時原始社會末期的民主禪讓制,及禹建立國家、原始社會終結。也提啟了下一單元內容國家的產生。

二、 説教學目標

學習本課,使學生了解遠古傳説時代中華文明起源的基本概況,包括黃帝以及他對華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貢獻、堯舜禹的“禪讓”和原始社會走向終結的有關史實,為學生進一步瞭解我國遠古傳説時代的歷史發展進程、中華文明的演進奠定基礎。在學習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蒐集解讀、分析歸納能力,進行歷史感知、想象的形象思維能力及其全面系統思考問題的能力。 最後,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發展觀。使學生認識到我們的祖先在物質文化方面對人類文明的演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華民族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逐漸融合而成的,黃帝是華夏族的人文初祖,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增強其民族意識。

三、説重點難點

重點:什麼是部落聯盟,黃帝對人類的貢獻;夏朝的建立。

難點:為什麼説黃帝是“人文初祖”? “禪讓制”的實質和表現。

四、説學生學情

初一學生剛剛接觸歷史,尤其是對比較遙遠的上古史非常陌生,此外還保留着許多小學生的行為方式和思維習慣,抽象思維能力不強,對於感性的圖片、動畫、影像資料比較感興趣,而對於抽象的概念和社會制度的演變則相對陌生,難以理解把握。因此需要藉助多媒體教學和引導學生進行古今對比,加強理解,在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還需教師及時有效地進行指導。

五、 説教學方法

為了實現創新素質培養目標,本節課我將採用情景教學法、講授法、討論法、問題探究法和多媒體輔助法相結合。具體以指導學生蒐集資料課前預習,課堂上分析史實為基礎、以問題為載體、以多媒體為輔助手段、以探究活動為實現方式,通過分析歸納、分組討論,古今對比,情境體驗和聯繫實際,達到師生交流互動,每個學生都能自主獲取、應用和昇華知識。

六、説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給學生播放錄像《海內外華夏子孫在陝西黃帝陵舉行盛大的祭祖活動》,並向學生提出問題:炎黃子孫的説法從哪裏來,什麼是炎黃?導入新課。

(二)學習新課。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首先多媒體展示介紹《黃帝圖》、《炎黃戰蚩尤示意圖》,使學生對黃河流域的空間位置和炎帝、黃帝、蚩尤等部落的活動範圍及其征戰有直觀的瞭解認識。 接着,指導學生閲讀教材炎黃戰蚩尤的部分,理解思考的基礎上,概括並簡述部落聯盟的概念和涿鹿之戰的征戰雙方、過程和結果。然後,引導學生對其進行評價,得出涿鹿之戰為華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礎的認識。

教師指導學生閲讀教材及孫中山的一段話,觀察教材中的插圖《傳説中黃帝對中華文明的貢獻》,參與並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問題:“後人為什麼稱黃帝是‘人文初祖’?”要求學生找出可以論證此結論的傳説依據,並自由發表觀點,之後讓學生討論段末的動腦筋“ 你對黃帝時期有關發明的各種神話傳説有什麼看法?認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帶有神話色彩?怎樣看才更為科學?”, 引導學生思考遠古傳説與歷史事實的關係,均由教師加以評述總結。最後多媒體展示出《祭黃帝文》,加深學生對黃帝功績的認識。再鼓勵學生談談自己對黃帝的評價和感受。

禪讓制是本課的難點所在,在講述堯、舜、禹的“禪讓”時,引導學生閲讀教材分析理解“禪讓”的特點,由教師指出 “禪讓” 的實質(原始社會時期的一種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再由學生閲讀有關小字的材料,解答説明。隨後教師設問:什麼樣的人才能被選為部落聯盟首領?它與當今的人才選拔制度有何異同。最後在説明“夏朝建立,原始社會終結”時,指導學生聯繫、歸納前兩課的有關內容,初步向學生引入生產力、剩餘產品、私有財產、及階級等概念,幫助和加深學生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形成對原始社會發展過程的系統完整認識。

教師可以作一圖示講解説明。

(三)昇華

講課完畢後,留下思考題:國家是怎樣形成的?讓學生課下結合所學知識多渠道蒐集材料,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形成整體的發展的歷史觀,而不是分裂地、孤立地看待某一歷史,培養學生的整體史觀和文明史觀。

另外,向學生推薦與本課相關的影視資料、網站及書籍等。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設計。敬請各位老師賜教!謝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4x7g7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