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中班數學説課稿彙編9篇

中班數學説課稿彙編9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説課稿,編寫説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如何把説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數學説課稿9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數學説課稿彙編9篇

中班數學説課稿 篇1

活動目的:

1、用講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2、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3、理解並能説出相1或少1的關係。

4、發展幼兒的比較的能力和思維的活性靈。

活動重點: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活動難點:理解並能説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係。

活動準備:

1、森林背景圖,6張蘑菇房子圖片。

2、1-6的大點卡和數卡一套。

3、小猴、小熊頭飾各一個和老虎的圖片一張

4、幼兒數學操作板1個/人,1-6的點卡一套/人。

5、標有1—6的數字卡片,每個小朋友一張

6、故事《住賓館》。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初步理解“鄰居”關係。

1、拍手遊戲:“嘿嘿,ⅹⅹⅹ(小朋友名),我問你,你的朋友在哪裏?”“嘿嘿嘿,在這裏!”(被問的小朋友舉起旁邊小朋友的手。)

2、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午休的小牀,請你説一説自己的鄰居都有誰,讓幼兒理解什麼是鄰居。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師講述並表演故事(助理教師配合故事表演)

1、講述並表演故事後提問:

(1)熊貓説2號有兩個鄰居,它們都是誰呢?小猴子的家應該是幾號呢?

(2)小熊説它的家是5號的鄰居,5號的鄰居是誰呢?

(3)小熊的家不是6號,那應該是幾號呢?

2、在回憶故事的過程中,在蘑菇房子上貼數字卡片,實現從具體的物到抽象的數的轉換,告訴幼兒相鄰數的定義。

(1)2的鄰居是誰呀?(1和3是2的鄰居,也叫做2的相鄰數。)

得出結論:2有兩個相鄰數是1和3;5有兩個相鄰數,是4和6。

(2)提問:a、那麼3有沒有相鄰數,它們是誰?

、4有沒有相鄰數,它們是誰?

得出結論:每一個數都有兩個相鄰數。

3、幼兒自主探索3、4、5的相鄰數(部分幼兒上前操作,集體驗證),進一步推理説出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二)複習數字1-6。

1、請你説得比我多1(少1)。“小朋友,我問你,比2多1就是幾?”“

2、接着往下數,一直説到數字6。

(三)總結評價幼兒操作的結果,理解並説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係。

1、“你幫2找到了哪兩個相鄰數?為什麼1是2的相鄰數,3是2的相鄰數呢?”引導幼兒説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係。

2、發放幼兒數學操作板及操作點卡,幫助幼兒理解相鄰數間多1少1的關係。“你找出比2多1的點卡,請你找出比2少1的點卡。”依次找出比3、4、5多1或者少1的數,引導幼兒依次説一説3、4、5的相鄰數及其之間的關係。

三、結束部分:遊戲中鞏固對相鄰數的認識。

遊戲:1、給黑板上的數字找相鄰數。

2、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張1-6其中一張數字卡片,“嘿嘿,小朋友,我問你,ⅹ的相鄰數就是ⅹ和ⅹ?”。。。。。。活動結束。

附一:故事《住賓館》

小動物們去旅遊,來到了森林賓館,要在賓館休息。熊貓負責給小動物們分房子。熊貓把所有動物的房子都分好了,貪玩的小猴很晚才趕到。小猴跑到熊貓面前説:“我的鑰匙呢?”熊貓管理員拿出了鑰匙笑眯眯地説:“在這兒。給你,你是2號的鄰居。”小猴一聽:“2號的鄰居我知道,不就是3號嗎?拜拜!”不等熊貓把話説完一陣風似的就跑了。

小猴拿着鑰匙來到了3號房,可是3號房裏面好象沒有鎖,小猴正納悶,開門一看,呀,裏面住着一隻大老虎,可把小猴嚇壞了,趕緊關上房門。小猴想:“一定是熊貓管理員搞錯了。”可是熊貓管理員説2號的鄰居有兩個,不只是3號。最終在大家的幫助下,小猴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家,原來1號才是自己的房間,從此小猴知道了原來2號有兩個鄰居,一個是1號,一個是3號。

小猴子剛找到自己的房間,小熊又拿着鑰匙來找房間了,小熊左找右找,怎麼也找不到自己的房間了,小熊只知道自己是5號的鄰居,可是5號的鄰居是誰呢?這下可把小熊難壞了。最終還是在大家的幫助下找到了5號房的鄰居。一個是4,一個是6,可是兩個房間,到底哪一個是小熊的家呢?結果用鑰匙一試,沒有打開6號,卻打開了4號,小熊的家原來是4號房,從此小熊也知道了,原來5號的鄰居有兩個,一個是4號,一個是6號,它自己住在4號房間。

目標:

1、用講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情感)

2、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認知)

3、理解並能説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係。(認知)

4、發展幼兒的比較的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能力)

中班數學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這一活動主要要求幼兒辨認平面幾何圖形,中班小朋友他們的思維是直覺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徵。然而幾何圖形的認識往往過於單調、抽象。因此根據綱要中指出的: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為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二、説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認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標.其中有探索認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目標是: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為:複習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的認識;

三、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環

知識準備:已認識簡單、常見的圖形

物質準備:

四、説教法、學法

(一)、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

導者。

3、觀察法:觀察可豐富幼兒感性經驗,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慾。

(二)學法

1、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究學習。《綱要》指出教師在提供豐富材料時,要使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

2、交流法:同伴間相互交流探索問題。

五、説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2、第一次操作——撿“石頭”

3.第二次操作——鋪“石頭”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置了“鋪石頭”的遊戲,讓幼兒在動手操作中鞏固所學內容。《綱要》中指出: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真正參加探索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索的過程和方法。

3.第三次操作——拼“石頭”

在孩子們操作的過程中發現難點問題——有些坑找不到相同形

狀的“石頭”來填,並及時拋出問題,引導他們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相互交流幫助,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中反覆感受、反覆體驗以突破難點。

4、音樂活動——踩“石頭”

《綱要》中指出幼兒的活動要動靜交替,切合幼兒年齡特點。

5、活動延伸

一次活動的結束不代表這次內容的終結,幼兒的知識要經過多次反覆的鞏固和聯繫,要不斷的積累和深入。

六、效果預測

中班數學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認識數字8是中班數學活動裏的一個內容,這個內容是在學習7以內的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讓幼兒掌握添上一個和去掉一個等量不變的關係,知道數字8的形成過程,感知數字8的實際意義,理解數字與物體數量之間的關係,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並且中班幼兒已經具備了手口一致的點數能力、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因而制定相應的目標為:

1、知道7添1是8,並能認讀數字8。

2、理解8的實際意義,知道數字8可以代表任何數量為8的事物。

二、説教法

本班幼兒大多數孩子都活潑好動、喜歡遊戲,善於思考,對周圍的新事物充滿好奇。在認識了7以內的數字後,對抽象的數概念有了一定的認知、理解,動手能力較以前大有進步。根據《綱要》提出的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要適合幼兒現有的水平,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實物,又要拓展幼兒的經驗,拓寬幼兒的視野。我採取愉快式教學法、觀察法、操作法、遊戲法等,以幫媽媽做紅棗饅頭的情景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吸引其注意力,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通過讓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為主的學習方法,使學有興趣,學有所獲。

三、説教學重難點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怎樣使幼兒將數學知識和生活聯繫起來,用學到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現幼兒“學”和教師“教”的主要方向,只有把握好活動的重難點我們才能在教學中合理設計教法和學法,使教師有目的地引導“重點”,從而突破幼兒學習的“難點”。本着這樣的觀念,我設計本次活動重點為:通過觀察發現7個添上一個是8,知道數字8的實際意義。難點是能按數量與數字匹配,鞏固對數的理解。

四、説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因此,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為此,我準備了一下材料:卡紙做的大饅頭、小饅頭、大紅棗、小紅棗若干,數字卡片1—8。室內放置有數字的8個呼啦圈、雪花片插塑若干。

五、説設計過程 對數學活動的要求《綱要》明確表明“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活動的重要和有趣……” 但組織數學教學活動是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的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啟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設計了5個主要的教學程序。

首先這個活動是第一個主題中的活動,新年剛剛過去,因此我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創設情境,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剛剛在家度過了一個快樂喜慶的節日,是什麼節日?(春節)讓我們聽着歡快的音樂再來回味那些快樂的時光,好嗎?播放音樂《過新年》,和小朋友一起舞蹈。談話:“過年的時候,媽媽用麪粉做了一些饅頭,我們一起來看看,媽媽做了多少個饅頭呢?”出示用卡紙做的7個大饅頭和7個小饅頭,對應擺放,引導幼兒運用目測數羣和點數的方法複習7以內的數與量之間的匹配關係。

第二環節,學習8的形成。在此基礎上,再出示一個大饅頭引導幼兒觀察數量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應採取何種辦法使大、小饅頭一樣多?説出7個添上1個是8個,8去1是7。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環節,學習8的點數

1、幫媽媽做紅棗饅頭。師:媽媽還準備了好吃的紅棗,準備把紅棗放到饅頭上一起蒸,這樣饅頭就會變得更好吃。媽媽決定給每個饅頭上放上8個紅棗,請你們幫幫她吧。

2、幼兒分組操作,給饅頭貼紅棗。

師:每位小朋友都可以有一個大饅頭和一個小饅頭,請小朋友分別給大饅頭上放8個大紅棗,給小饅頭上放8個小紅棗。

3、交流驗證操作結果。

請幼兒相互點數,看看是不是放了8個紅棗,多了就拿掉,少了就增加。

4、師:現在我們和8成為了好朋友,我們再來和8做遊戲吧。拍8下腿,扭8下腰,撅8下嘴,晃8下腰。

第四環節,在幼兒掌握了數字8的形成過程後,重點讓幼兒感知數字8的實際意義和認讀數字8。1、出示數字8的卡片,請幼兒認讀,讓幼兒觀察數字8的形狀像什麼?2、請幼兒説一説8除了代表8個饅頭、8個紅棗以外,還可以代表什麼?啟發幼兒找出可以用8表示的事物。

結束部分採用遊戲法:(1)按數取物:(重點是鞏固8以內數的點數)我出示不同的數字,幼兒取出相應的實物;(2)跑圈:(鞏固8的形成)讓8名幼兒圍着兩個放有數字7、8的呼啦圈慢跑,當聽到教師説7添1或8去掉1等口令時,立刻站到相應的圈裏,做錯的幼兒將被淘汰。

活動延伸:

請幼兒尋找生活中的數字8。

中班數學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數學排序是一個老教材,但如何用科學的兒童觀、教育觀演繹好老教材是我思考的問題。中班幼兒的思維正處於具體形象逐步轉向為抽象思維的萌芽階段,他們雖對於數字大小,物品粗細、長短等顯性排序有粗淺認知,但對於比較抽象的有規律的間隔排序的感知還不夠。於是,我以“小熊過生日”的情境展開有趣故事,將有規律的排序滲透其中。把抽象、枯燥的數學內容變為有趣的、幼兒自主探究的遊戲活動;讓幼兒在充分享受,體驗情境所帶來的愉悦中學數學、玩數學、用數學。另外,活動中幼兒操作Pad體現自主性強、方便易檢查易糾錯的優點。同時雙屏技術的交互運用、電子繪本情境感染也讓老教材煥發了無限的生機。

二、説活動目標:

基於以上分析,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1、認知:在遊戲情境中瞭解什麼是有規律的間隔排序,感知規律排序的多種多樣。(重點)

2、能力:在實際的操作中探究兩個一組、三個一組等多種有規律的排序。(難點)

3、情感:對數學遊戲感興趣,有良好的操作習慣和小組合作的意識。

三、説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實現目標,我做了兩方面的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對於簡單的物品排序、數字排序有一定的認識;對PAD有一定的操作經驗。

2、物質準備:PAD人手一台(分為教師版本(情境界面和操作界面)和幼兒版本(操作界面)、雙屏顯示(屏幕一:推送教師PAD或者幼兒pad畫面;屏幕二:保留幼兒操作結果,製作規律卡)今天為了便於説課,我將教師PAD課件、幼兒pad課件和屏幕二課件一起放在了一台PAD裏面、房屋圖片每組兩個。

四、説教法和學法:

活動中採用的教學方法有:多媒體操作、互動學習、自主探究、

(1)遊戲情境法:將循序漸進的知識很好的融入在四個情境中:準備小熊禮物、鋪設漂亮小路、製作美味蛋糕、分享快樂生日,生動有趣。

(2)PAD演示和操作法:教師pad演示了生動的遊戲情境,另外在分析操作結果時利用塗鴉功能很方便。幼兒PAD操作利於孩子們的反覆驗證、展示、糾錯、總結。

五、説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一共設計了四個結合情境的大環節:

第一個環節:準備小熊禮物。

1、以“過生日”為情境,引出活動內容。

(1)(播放課件):小熊要過生日了,給我們發來了邀請函。去祝賀生日,要準備點什麼呢?引出準備禮物的意識,(教師Ipad顯示)桌子上有“黑巧克力”、“白巧克力”。請幼兒自主觀察、分析並嘗試根據盒子上的數量和顏色放置對應的巧克力。

(2)幼兒操作,教師請幼兒説説操作中的注意事項,自主建構操作要求,並巡視指導。(幼兒軟件模擬操作)。建議操作結束的幼兒互相交流與檢查。

(以上環節既遷移了幼兒10以內的點數以及顏色標記的匹配與分類擺放。是幼兒數學活動中必要一個熱身訓練。)

(二)鋪設漂亮小路。

1、以“看地圖”為由,引出鋪路任務。

(1)情節繼續(切換到教師版):禮物準備好了,可是沒有去小熊家的路可不行。(教師iPad顯示)引出鋪路的任務。

(2)和幼兒認識材料、探究鋪路方法(教師ipad顯示):請幼兒看看有什麼材料?兩種顏色的石子你可以鋪出什麼樣漂亮的小路?你覺得從什麼地方開始鋪路最合適?(從小旗開始從左到右開始鋪,明確了方向,為規律的建構做鋪墊。用黑石子和白石子鋪漂亮的小路,隱喻着顏色需要搭配,這讓幼兒初步感受拼搭中顏色搭配的美,並在反覆操作中逐步去感知規律、發現規律)。簡單演示

(3)操作過後,進行第一次展示與交流:小路這麼漂亮,原來是黑、白石子在鋪路中藏着祕密呢。誰發現了祕密?可請發現規律的幼兒交流,也可退位讓作品的主人交流鋪路過程。

(4)教師幫助提升:原來兩顆石子像好朋友一樣手拉手,反覆出現。“白黑”就是一對好朋友,我們可以説他們是一組。一組一組反覆出現就成了一條漂亮的、有規律的小路。(幼兒iPad展示)幼兒iPad顯示間隔線)。在展示時利用播放模式,隨意的塗畫演示幫助幼兒明晰了規律的排列,提煉出了“一組一組”的概念。又不會影響幼兒之後的糾正和再次操作,對於規律的呈現有很大的幫助。

(5)分析過後,利用雙屏的屏幕二現場做出規律卡:(PPT出示)幫助幼兒在頭腦中對於排出的樣式進行很好地歸類和彙總。然後再請其他孩子來介紹不一樣的排法,交流不同之處,鞏固“一組”及“反覆出現”的概念。總結出規律,繼續在屏幕二中做規律卡。

(6)接着,請幼兒自己檢查小路:出錯的幼兒進行糾正操作,成功的幼兒給與他們再次鋪路的機會,要求和剛才排出的規律不一樣,形成第二條有規律的小路。這也是電子媒體給與孩子個性的操作優勢。

(7)操作過後進行組內交流分享:預設:如有幼兒出現三個石子一組為規律的鋪設方法,則肯定並小結:(原來“一組好朋友”可以是兩個不同顏色的好朋友手拉手,也可以是三個不同顏色的好朋友手拉手呢),以此為第三個環節重點研究三個一組的排序做鋪墊,教學的重點在兩次操作和展示中基本突破。利用雙屏屏幕二出示規律卡:(PPT出示)和幼兒一起歸納發現,今天,為了方便看到預設的操作結果,我提前做好了規律卡。

(8)(切換到教師版)當孩子們鋪出了屬於自己的路之後,出發!請孩子們齊心協力把PAD裏面的小路連接起來,隨音樂沿着路走到小熊家。

(三)製作美味蛋糕。

1、以“做蛋糕”為事件,引出裝飾任務。

(1)情節繼續:來到小熊家,小熊在做蛋糕呢!奶油已經塗好了,我們要把帶來的巧克力幫小熊裝飾在蛋糕上!小熊給我們準備了祕密卡,引出裝飾蛋糕的任務。(教師iPad打開信封)

(2)和孩子們自由交流“祕密卡”和蛋糕圈的祕密。可請1名幼兒嘗試排出一格。教師重點提煉“三個一組”、“一組一組反覆出現”的語言。着重提出“順着一個方向裝飾肯定更美”的裝飾要求。(教師PAD模擬操作)

(3)接着,幼兒自由選擇祕密卡,開始裝飾蛋糕。祕密卡上有的是一黑兩白三顆巧克力,有的是一白兩黑三顆巧克力,引導幼兒主要探究三個一組的排序。這也是活動的難點。祕密卡的出示幫助幼兒逐步建構排序的方法:要先確定好規律再按同一方向往下排,為探究更高難度的排序奠定的了基礎。

(4)然後,展示不同幼兒的作品:和孩子們共同分析蛋糕圈是否有規律?重點關注有規律的“一組”是否和祕密卡匹配,同時關注規律延伸的方向是否正確。(幼兒iPad展示)幼兒iPad顯示間隔線)。在展示時依然利用播放模式,幫助幼兒明晰了方向和規律的排列。根據幼兒操作結果,之後依然在屏幕二製作三個一組的規律卡,規律的變化隨之也豐富了。(PPT顯示)看規律卡小結:發現同樣的三顆巧克力可以排出好幾種不一樣的規律來。

(5)接着,給予幼兒自己糾錯,小組互助的檢查糾正時間和空間。教師適時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6)延伸探究多個一組的規律:小熊還有一些蛋糕圈需要我們幫忙,試過用兩顆、三顆為一組來排,你還想用幾顆組成有規律的“一組”?滿足需求,在次操作。(這個環節主要是延伸環節,通過之前的學習,孩子們對於兩個一組、三個一組的排序已經有一定的經驗,這裏給予繼續探究的空間,能力弱的可繼續探究三個一組,能力強的可以向前一步,引導孩子發現,一組巧克力的數量越多,可以排出的規律就越多。對於教師以後再區域中的指導或者第二教時的學習做好調研工作。)

(四)分享快樂生日。孩子們齊心協力專注完成了做個任務,也需要放鬆一下。

1、(切換到教師版)教師變身成為魔術師!我們把每組小朋友的蛋糕圈都疊起來!哇,變成了一隻大蛋糕。(教師iPad操作)

2、音樂響起,一起唱歌:祝你生日快樂。利用多媒體,以戲劇性的變化和音樂渲染着活動進入尾聲,情節也得到了完美的結局,活動的氣氛達到高潮,孩子們懷着歡樂的心情結束整個活動。

六、説説“多媒體引入”對教學活動的優勢:

1、電子繪本的嘗試:將故事的情境製作成電子繪本故事。直接視覺的畫面比教師口中的描述更為生動、形象,大大增加了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注意力。全程零壓力,有的只是向前不斷挑戰的動力。他們在與電子繪本的交互中感知規律、認識規律、創造屬於他們自己的規律,為難點的突破建構了前提。

2、Pad操作的嘗試:pad的使用是整個活動的亮點,也是孩子們學習的重要手段。如果活動中採用實物教具,那麼需要準備的東西很多,學習過後基本都不能反覆使用。並且不管是紙質教具還是實物教具都不利於孩子們的糾錯、展示等。PAD操作簡便,利於孩子們的反覆操作、展示、驗證、糾正、總結。對於難點的突破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3、雙屏展示的嘗試:在設計活動時考慮到規律經驗的提升和總結是需要保留孩子們的思維成果的。於是,採用了雙屏展示。一個屏幕進行教學情境、操作等的展示。另外一個屏幕則展示和保留總結性的內容(規律卡),幫助幼兒在頭腦中對於排出的樣式進行很好地歸類和彙總,對於難點的突破起到了鞏固性的作用。

中班數學説課稿 篇5

各位評委老師:

今天我為大家説的課內容是《比較高矮》一課,教學對象為:幼兒園中班的小朋友。《比較高矮》在幼兒園中班數學課程中的教學內容。設計這堂課的指導思想是:在教學中,把幼兒知識和發展其智力兩個要求同時加以體現。

中班幼兒認識高矮在知識方面要求掌握三點:

①掌握高矮的概念並能運用;

②學會一些比較高矮的方法;

③知道高矮的相對關係。對思維的訓練要自始至終貫穿在教學過程中,使其與知識學習相輔相成。

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體會到高和矮也是相對的,進一步建立比較的意識。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比較判斷的能力。

3、引導幼兒學習比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過比較而來的,學習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較高矮,並能按高矮給物體排序。教學設計思路:

1、提供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

進行高矮的比較,並不是純粹的知識性的學習,而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性的活動,它包含了豐富的過程性學習目標。在這裏,我提供具體有趣的素材,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思考,使學生獲得對比較高矮活動的體驗。教學時,我充分關注學生活動的過程,而不是獲得一些具體的比較結果。

2、引導學生思考與交流。

這節課的學習我力爭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領悟比較的方法,進行有序而且有條理的思考。在比較的過程中,學生會有不同的方法,教師應注意進一步培養學生傾聽,尊重別人想法的良好習慣,並引導學生進行交流。

3、聯繫生活實際,組織比較活動。

除教材提供的情境外,我有聯繫到生活實際。引導幼兒不受物體大小、形狀的影響,按高矮給物體排序。

為了達到以上的目標,我又確定了本課的教學主題“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快樂為主線進行教學。

初步預示了本課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我採用的教學方式為:提問法、演示法、遊戲法等教學法等;學生採用了觀察、討論、合作、競賽嘗試、互評。

本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個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的渴望。我設計了這樣的情景:讓幾位小朋友上講台上來對比高矮。我把事先準備好瓶子展示給學生看,讓幼兒看着瓶子説説他們有什麼區別。這樣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就高漲起來了。這樣就減少了原來的課堂中教師的多餘的講解、示範,而且真正促進使學生由被動學內化為主動學。

當學生開始真正關注他人的時候就會逐步想到自己的身體特徵,就會在自己的內心行成迫切心情。自己高嗎?自己會長高嗎?等等一系列問題,這部分是本課教學的重要部分,為了較好地實現並完成本次課的學習目標,我採用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分層次推進。

第一,以興趣為主來調動學生,先從身高進行入手,為了讓學生清楚高與矮關係,利用瓶子展示給學生看瓶子的高矮

第二,然後我利用“猜猜那支筆長”的遊戲,引導幼兒體驗到事物比長短或比高矮時,必須一端對齊的比較方法。隨後又引出,現實生活中無法達到一端對齊後再比較的特殊情況:從而讓學生進一步學習利用數量進行刻畫再比較的方法。

第三、探究性(延伸教學)

我們學習了《比較高矮》,——使幼兒能熟練區分物體的高矮,這一部分可以設計讓幼兒來找找可以比高矮的物體,這樣活動能使幼兒更感興趣,形式也更活躍。第二部分是學習一些比較高矮的方法。我將重點放在教會幼兒學習直接比較上,幼兒興趣極高,對問題的理解也更深刻,這樣課的內容不會過多,又可以讓幼兒有充分的時間來理解,老師也可以進一步指導。如果小朋友們都想長高的話,我們就要合理進行體育鍛煉,加強自身能力,多吃菜。

中班數學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這一活動主要要求幼兒辨認平面幾何圖形,中班小朋友他們的思維是直覺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徵。然而幾何圖形的認識往往過於單調、抽象。因此根據綱要中指出的: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為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二、説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認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標.其中有探索認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目標是:

三、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

已認識簡單、常見的圖形

物質準備:

1、教具:大的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各一個,小箱子一個(裏面放圖形或卡紙做的小鳥一隻)

2、學具:每人一套幾何圖形(有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半圓形、圓形等若干)

四、説教法、學法

(一)、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遊戲法:“富教育於遊戲之中”是《規程》的原則體現之一,淡化模式,把教育內容寓在有趣的遊戲中,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二)學法

1、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究學習。《綱要》指出教師在提供豐富材料時,要使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

2、交流法:同伴間相互交流探索問題。在交流的過程中既能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將自己獲得的經驗與同伴交流分享,使《綱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動”得到真正體現。

五、説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2、第一次操作——紙箱變魔術

3.第二次操作——圖形變變變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置了“圖形變變變”的遊戲,讓幼兒在動手操作中鞏固所學內容。《綱要》中指出: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真正參加探索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索的過程和方法。

4.第三次操作——小鳥的家

引導他們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相互交流幫助,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從而得出結論——用幾個不同形狀的圖形能拼出一個新的圖形來。幼兒在遊戲過程中反覆感受、反覆體驗以突破難點。

5.活動延伸

一次活動的結束不代表這次內容的終結,幼兒的知識要經過多次反覆的鞏固和聯繫,要不斷的積累和深入。

六、效果預測

整個活動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綱要》中組織與實施中的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的原則,也符合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規律。

中班數學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幼兒中班下《比較輕重》。幼兒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一切東西都會吸引幼兒的心靈,從而煥發起幼兒的好奇心。在《綱要》中指出,數學教育的內容要從幼兒的身邊取材,雖然幼兒對輕重的概念已經有了一個認知,但對於怎麼比較還處於具體抽象的狀態,結合本班幼兒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基礎,具備主動積極的特性,思維能力也在不斷的增強,語言能力也有很大的發展,幼兒在生活中的已有經驗是淺顯的,零碎的,因此通過此活動,能夠幫助幼兒提升經驗,也符合《綱要》中所提出的選擇幼兒生活中感興趣的事物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

二、説活動目標:

1、 感知物體的輕重,能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2 、 正確運用語言表述物體的輕重。

三、説活動重難點:

重點是能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難點是會正確運用語言表述物體的輕重。

四、説活動教法學法:

《綱要》中指出 ,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參與者,支持者,引導者,本着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在活動中力求達到合作探索式學習的活動過程,我精選了以下教法。具體是:

1、提問法——————在師幼一問一答的過程中,不僅有利於幼兒的語言表達,還給幼兒提供了想象的空間。

2、師幼互動法—————在這個環節中,充分以幼兒為主體,發揮孩子們的主體作用。

此外,除了運用到以上的教學方法外,我還穿插運用了自主探索法,示範法等活動加以結合,使幼兒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獲得愉悦的體驗。

學法:

1、多種感官參與法——————《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使用多種感官通道探究問題,深入觀察,有利於幼兒的經驗形成。

2、 操作體驗法——————它是幼兒獲得知識的基本方法,在活動中,親自操作,親身體驗。有助於幼兒更好的理解活動內容。

五、説活動準備:

(1)天平

(2)雪花片、積木、乒乓球和玻璃珠等。

(3)幼兒人手一份記錄表

六、説活動過程:

數學教學應當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衞老師以幼兒的實踐體驗為主線,通過體驗生成,方法引入,推理,來展示幼兒比較輕重的思維過程,使幼兒獲得數學思考的方法。由此設計了:情境中體驗、活動中探索、操作中提升這三個環節來構架起本課的教學過程。

一、情境中體驗:老師和幼兒抱一抱比較輕重,一個生活化人情化的真實情境導入讓全班的氣氛頓時活躍了起來,孩子們的話匣子一下子就打開了,"小孩比大人輕,大人比小孩重。"孩子馬上從自己的知識儲備中找到了問題的關鍵。至此,至此引入課題"今天我們就來玩比輕重的遊戲。'

二、活動中探索:比較物體的輕重的多種方法。

(1)先出示兩個書包,"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兩個書包,小朋友猜猜,這兩個書包哪個輕?哪個重?"你能猜出它們誰輕誰重嗎?此時認知矛盾的設計,會讓孩子感到困惑,單用眼睛看,經驗估計這樣的判斷方式已經不夠準確了,必須要想出另外一種解決辦法。這時請孩子將書包提一提,孩子會發現有時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準確,從而得出結論:大書包大,但是輕,小書包小,但是重。

(2)再出示大小差不多的蘋果和梨子各一個,"小朋友,老師這裏有一個蘋果和一個梨"你能猜出它們誰輕誰重嗎?這時單用眼睛看估計輕重的判斷方式已經不夠用了,必須要想出另外一種解決辦法。一個孩子左手拿蘋果和右手梨在手上掂一掂時,其他的孩子開始了關注開始了模仿,"人類文明不斷向前推進源動力來自模仿與創新"我想我的孩子們已經成功的邁出了第一步!儘管如此,可是問題還是出現了,一部分孩子的説蘋果比較重,一部分説梨比較重,矛盾再一次出現。"小朋友,你們除了用手掂一掂還能想到其他辦法嗎?"天平——這個測量物體質量的計量工具被順理成章的引入了課堂,當我把蘋果和梨分別放在天平的兩端時,此時的孩子已然體會到,當我們無法用雙手很準確的感受出輕重時,我們可以藉助工具!從而完成預設目標中的通過實踐,讓孩子體驗具體比較輕重的方法。

(3)操作中提升:衞老師為幼兒提供了四組操作材料,第一組:玻璃球 乒乓球和葫蘆。第二組:玻璃球 乒乓球和葫蘆 。第三組:雪花片 積木 螺絲配對。第四組:雪花片 積木 螺絲配對。請小朋友比一比它們誰重,誰輕?並説出你是用什麼方法判斷的?讓幼兒嘗試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在整個活動中衞老師極力引導孩子運用數學語言合乎邏輯地進行討論質疑,激發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幼兒正處在好奇又好動的年齡,課中衞老師極力鼓勵他們多動手,多表達,多思考,引導幼兒利用生活和遊戲的實際情景感知和理解事物的輕重特徵,並用相應的詞語描述。

活動反思:

今天我執教的內容是省領域中下《比較輕重》。數學教學應當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以幼兒的實踐體驗為主線,通過體驗生成,方法引入,推理,來展示幼兒比較輕重的思維過程,使幼兒獲得數學思考的方法。由此我設計了:情境中體驗、活動中探索、操作中提升這三個環節來構架起本課的教學過程。

中班數學説課稿 篇8

説活動意圖:

帶着親近和喜愛大自然的情感開展了此次數學《找到的春天》的活動。數學活動比較抽象,枯燥,幼兒難以理解和運用的。讓幼兒感受大自然神奇的同時逐步地願意親近數學喜愛數學。用多種途徑學習感知和體驗數學。找到數學知識與幼兒生活經驗的結合點,有效地促進幼兒對數學的探索興趣和認知發展。

説活動目標:

1、 在看看、説説、做做中,嘗試數一數呈封閉狀排列的物體。

2、 從不同的現象中把握春天的季節特徵。

3、發展幼兒觀察能力及思維抽象概括能力。

説活動重難點:

嘗試數一數呈封閉狀排列的物體。

活動準備:

1、 多媒體課件。

2、 操作材料包。

説活動過程:

一、再現情景:(PPT1-PPT3)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都在尋找春天,那請你告訴大家你找到了哪些春天的朋友?

教師根據幼兒説的進行小結歸類:

1、當我們找到小蝌蚪、蝸牛、蚯蚓、鴨子和剛孵出的小鳥,我們知道春天來了。

2、當我們看到花園裏五顏六色的花越開越大,嫩嫩的小草越長越高,樹葉發芽了,我們知道春天來了。

3、當人們脱掉了厚厚的冬衣,換上了輕便的春裝,我們知道春天來了。

二、觀察圖片:(PPT4)

它們都是怎麼排列的?和我們以前數數時看到的東西排列有什麼不同,用什麼方法可以數得準確呢?

小結:我們在數這種圓圈式(呈封閉狀排列)的物體時,一定先要確定一個起點(可以去觀

察它們的不同特徵出發),之後記住它的位置後,逐個數到起點前一個物體為終止點,這樣我們就不會重複數也不會漏數。

三、嘗試操作:

春天到了,天氣暖和了,粉色的花兒越開越大,蝴蝶圍着花朵翩翩起舞,小蝌蚪也在找自己的媽媽呢,鴨司令帶着小鴨們去池塘游泳,現在你們去找一找春天的朋友,你們能幫忙數一數嗎?

幼兒操作要求:

1、數一數分別有幾朵花、幾隻蝌蚪、幾隻鴨子?

2、數好後圈出相對應的數字。

3、和同伴説一説你是用怎麼樣的方法來數的?

四、分享交流:

1、有幾隻蝴蝶未在花朵旁邊?有幾隻蝌蚪在找媽媽?鴨司令帶着幾隻小鴨在游泳?你是怎麼樣數出來的?

小結:原來數這樣圓圈式(呈封閉狀排列)的物體時先要觀察它們的特徵是否一樣,我們可以先找出不同特徵的物體(比如方位、大小、顏色等),可以從它先數,逐個數到起點前一個物體為終止點。

2、出示沒有任何特徵的圓圈式排列:

這些刺蝟一樣嗎?那這些特徵一樣的物體,我們又該怎麼來數呢?

小結:像這些特徵一樣的物體,我們可以有很多種方法,比如先用手指按住一個物體作為起點,再往下數,數到手指按住物體的前一個作為終點;也可以用做標記的方法進行數,這樣就能做到不漏數、不重數了。

説活動延伸:

生活中有許多的東西都是圍起來的,碰到的時候要試着數一數,看小朋友能不能數對。

説活動反思:

春天是一個特別美好的季節,所以幾乎每門課中都有關於春天的內容。數學不僅是人們生活和勞動必不可少的工具,通過學習數學還可以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活動中孩子對排列順序似乎也明白了很多。作為老師,除了教給他們知識外,還得關注他們的思想。要幼兒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來引導觀察發現實物有規律地交替排序,並能講述出排列的規律。根據中班孩子認知特點及發展水平。在操作活動中,進一步提高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發散性思維能力。

中班數學説課稿 篇9

説設計意圖: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中班數學活動《有趣的電話號碼》。《綱要》中指出:要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幼兒園的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為探索的對象。“教育向幼兒的生活迴歸”是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趨勢,數學教育也不例外。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要讓幼兒感受到學習的內容是熟悉的,不僅能激發他們的興趣,而且能讓孩子感受到數字就在他們身邊是很有用的。本次活動我就以孩子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數字為內容,通過綜合化的形式、遊戲化的過程,生活化的內容、經驗化的講述讓幼兒發現、瞭解生活中的數字,感受數字的豐富變化,嘗試進行數字組合,體驗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

説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的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現有的實際發展水平,結合教材內容,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有兩個:

1、通過數學遊戲,讓幼兒初步瞭解數字的不同排列可以組成不同的電話號碼。

2、感受數字的奇妙,體驗觀察的樂趣。

説重點與難點:

一個活動當中最能體現活動目標的部分便是活動的重難點部分,如果抓住重難點就能使整個活動的進程有的放矢。

重點:複習9以內的數字,數數。

難點:嘗試運用數字為小動物設計電話號碼。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對電話號碼並不陌生,通過幼兒的觀察體驗,以遊戲形式貫穿始終,孩子們很自然的感受了數字的豐富變化,同時也培養幼兒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情感。

説活動準備:

為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遊戲之中,充分的課前準備為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了可能性。幼兒的學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為此我準備了豐富的材料。

活動前準備:

1、0——9數字每組兩套(8套),每組操作材料一份。

2、自制的PPT。

我所設計的幼兒操作材料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半部是供幼兒觀察的幾何圖形圖片;下半部分為可以放數字卡片。

説教法與學法

《綱要》中指出,要讓孩子們在情景中感知,在探索中學習,使幼兒始終保持一種積極、愉快、主動的狀態參與到活動之中。在整個教育活動中,圍繞教學目標,教師以親切自然的激勵性語言、自由寬鬆的活動氛圍,引領幼兒投入到遊戲中,教師則是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為幼兒的學習活動提供積極地幫助,使其獲得有益的經驗。

本次活動中我運用了觀察法、操作法、遊戲法。幼兒在看一看、説一説、玩一玩中完成教學目標。

1、觀察法:通過幼兒觀察PPT,理解“數字”和“圖形”之間的關係,並引發幼兒的思考。

首先進行幾何圖形的觀察,在觀察中加深對圖形與數字關係的理解;然後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家的電話號碼,在觀察中去感知數字的不同組合和排列的特點。觀察的引導教師注重層次性,環環相扣,層層遞進。

2、操作法:通過幼兒為小動物編號碼,加深幼兒對“數字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的理解。首先是集體引導,然後是個體操作,隨後過渡到小組之間的合作學習。使孩子們在親歷的操作過程中,感受數字的豐富變化,體驗數字不同組合帶來的驚喜。

3、遊戲法:在本次活動中,遊戲是一條主線,通過幼兒“猜數字”“找數字”“編數字”等小遊戲來達到預設的活動目標。數學活動是比較枯燥的,因而在活動中我有意識的抓住幼兒的學習特點,運用有情節的遊戲來引導孩子們自然的解決數學問題,幫助幼兒理解枯燥的數學概念。

説教學過程

在本次活動中,我依據本班幼兒的特點,分三個環節:

第一大環節:探究有趣的數字現象:

教師通過設置情境引出活動。(教師集體引導)師:陸老師明天要搬新家了,但是我一個人要搬很多東西,想請小動物們一起去幫忙。用什麼方法通知這些小動物呢?(幼兒進行發散思維,廣泛地講述。)

第二大環節:查電話號碼

1、教師出示PPT:“陸老師想趕快打電話通知小貓,小貓的電話號碼是一些圖形,請小朋友幫忙猜一猜他的電話號碼是多少?”教師的集體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數數→對應數字的過程,找出小兔子家的電話號碼。

2、觀察、討論小豬、小熊、小貓、小狗家的電話號碼。

教師用神祕的口吻邊説邊出示教具,小豬、小熊、小貓、小狗家家的電話號碼,也是一些圖形,請小朋友們幫忙找到小貓家的號碼好嗎?同時教師分給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提出要求。運用已有的經驗自己去發現,解決,進一步鞏固9以內的數字和數數。

3、最後教師通過打電話的方式共同驗證號碼的準確性。

這一環節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條理清楚,為下一環節作好鋪墊。

第三大環節:觀察、討論小豬、小熊、小貓、小狗家的電話號碼

教師:這些電話號碼一樣嗎?它們的第一個數字都是幾?(8)小結:原來幾個不一樣的數字寶寶在一起,可以組成不同的電話號碼呢,真有趣,我們常州的電話號碼就是數字8開頭的,而我們每個人的電話號碼都是不一樣的。

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這一環節中把活動推向了高潮。《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在這個環節中要特別注意面向全體,尤其是能力較差、膽子較小的幼兒更應給予積極的鼓勵和機會。

第四大環節:説一説自己熟悉的電話號碼。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小動物的電話號碼了,要是有事情我們也可以提前聯繫小動物,小動物也想知道你們的號碼,誰願意把家裏的電話號碼告訴它們?你還知道什麼號碼?向幼兒介紹常用服務號碼(110、120、119)

第五大環節:幼兒操作:

以遊戲“數字寶寶”為結束。使幼兒在愉悦、快樂的氣氛中結束活動。

標籤: 説課稿 彙編 數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483kl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