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可愛西沙羣島説課稿

可愛西沙羣島説課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説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麼什麼樣的説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可愛西沙羣島説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可愛西沙羣島説課稿

可愛西沙羣島説課稿1

【説教材】

《可愛的西沙羣島》是一篇寫景的講讀課文。作者用準確生動的語句,按海水、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形象地介紹了西沙羣島的瑰麗風光和富饒的物產。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情感。全文圍繞“富饒”展開描寫,思路清晰,結構嚴謹,譴詞用語精確而具體。課本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讓學生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感受西沙羣島風光的美麗。二、是學習課文裏的優美語言,積累好詞佳句。

【説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交流觀察,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和了解西沙羣島的美麗富饒。

2.能把觀察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背誦好詞佳句3、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情感。

【説教學重點】

課文中描寫西沙羣島海水色彩繽紛和海底物產富饒的段落是本節課學習是重點,

【説教學難點】

對於遠離海域的學生來説也是學習的難點。

【説學情】

結合學生年齡小以形象直觀認知為主的年齡特徵,根據兒童遠離大海對大海既陌生又新奇的心理特點,教學中我準備利用情境教學法,採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西沙羣島的美麗風光,豐富物產。指導學生觀察,以圖帶文,以文為本,圖文並茂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而且本課語言優美,詞語準確生動。因此我將從學生學習需要和學習興趣出發安排,在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平等對話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引導學生多種形式地讀,以讀代講,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語言,鼓勵學生的主體地位。

【説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温故知新

我們已經初讀了《可愛的西沙羣島》,這節課老師將帶領同學們共同走進錄象中的西沙羣島,瞧:在風光秀麗的南海邊上的這片島嶼就是西沙羣島,它像祖國的南大門是海防前沿的哨所。這裏的海水鮮豔明亮,色彩繽紛;海底下數不清的各種魚羣在五顏六色的珊瑚叢中穿來穿去;海灘上有趣的大海龜正在產卵呢,還躺着千奇百怪的貝殼,多有趣啊;海島上綠樹成蔭,羣鳥紛飛。通過看錄象,聽配樂解説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回顧了課文內容,體會意味,給生以美的享受,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感官,使其感悟到文章的形象美和意境美,從而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慾望。

二、平等對話,體驗美感

在學生饒有興趣地看完錄象回顧完課文內容後,我便佈置學生快速默讀課文1-4段,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培養學生默讀能力。然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自己喜歡的段落。邊讀邊動筆畫出能表現出西沙羣島美麗和富饒的詞或句,培養學生動筆墨讀書的'好習慣。讀後引導學生把畫出的語句在小組內與小夥伴讀並想象句子描寫的畫面,從而指導學生合作學習。

在小組學習後,引導學生彙報。我相機放錄象,把‘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的海水’“見都沒有見過的各種魚,顏色豔麗形狀奇特的珊瑚”“成千上百的海鳥”等形象展現在學生的眼前,從而增強了沒的感染力,更讓遠離海域的

孩子們通過直觀形象理解這些生僻的詞句,感受南海海域的秀麗風光豐富物產。在看錄象的同時,我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説説看到的內容,並就自己喜歡的部分大膽想象,在學習海水一段時,指導學生用“因為————所以”句式説話。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更在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礎上實現了學生與文本之間0距離對話。

另外,我認為課文中藴涵的感情,必須通過朗讀傳達出來。因此在學生彙報時,我指導多種形式的讀,如個別讀自己喜歡的部分,齊讀海水的美麗,配樂讀配畫讀海底物產的豐富並試着背誦一兩句喜歡的句子。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把學生帶進文章意境中,

使學生在讀中去體會去感受,去琢磨,不但瞭解作者説什麼,而且與作者心靈相通,在加深理解能力提高朗讀能力的同時,激發學生對西沙羣島的熱愛,從而使學生在欣賞、想象、有感情的朗讀背誦中體會西沙羣島的美麗富饒。

三、搭建平台,張揚個性

在引導學生交流學習二——四自然段後,佈置學生自主合作根據愛好把五六自然段用畫一畫,讀一讀,演一演等形式表現出來。小組內合作互助,在全班展示時自我評價與他評相結合,為學生搭建自我展示張揚個性的平台,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將以引導者,合作者的形象出現,不以乏味的説教把知識強加給學生,而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聽,用自己口去讀,用自己的腦去想,給學生自由感受的空間,並以適當親切的評價語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使學生在課堂上思維活起來,力求在輕鬆愉悦的情境中,和諧融洽的氣氛中,朗朗的讀書聲中完成40分鐘的學習。

可愛西沙羣島説課稿2

【説教材】

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動、具體、形象的語言寫出了西沙羣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可愛的地方。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全篇文章可按總、分、總的記敍順序分為三段。第一段是全文的總述,寫西沙羣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第二段是分述,按照由上到下、由近及遠的順序從海面、海底、海灘和島上四方面描述,具體寫出西沙羣島的美麗富饒。第三段是總結,寫守衞在島上的英雄兒女必將使西沙羣島變得更加美麗和富饒。全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這種總、分、總的敍述方式不僅體現在全篇文章中,還體現在段落、句羣和句子中,形成這篇文章結構上的突出特點,正好配合中年級進行段的訓練。

另外,本文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美麗富饒的西沙羣島,因而也是訓練提高朗讀和説話能力的好教材。

【説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課文通過對海面、海底、海灘和海島四方面描述,具體寫出西沙羣島的美麗富饒。

2.進一步學習總分結構的句羣,掌握圍繞總起句把事物特點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3.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讀出句子的語氣。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和學生自評的形式,指導學生朗讀。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引讀法及抓住中心詞等方式,幫助學生領會課文總分結構的句羣和段落。

2.在新創設的情境練習中,進一步掌握圍繞總起句把事物特點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3.藉助多媒體演示及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西沙羣島的美麗富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愉快積極地投入以欣賞、朗讀、感悟為主要形式的學習活動,從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2.能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西沙羣島優美的風景和豐富的自然資源。

3.領略祖國山河的美麗富饒,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説教學重點】

1.使學生了解西沙羣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可愛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能正確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總起分述的記敍特點,能判斷一段話中的中心句。進一步掌握圍繞總起句把事物特點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4.能夠圍繞總起句,從顏色和形狀兩方面將魚的特點説具體。

【説教學難點】

1.判斷總分關係句羣中的中心句。

2.能在課文學習中準確地把握珊瑚、魚、海龜等海洋生物的特點。

2.能夠圍繞總起句,從顏色和形狀兩方面將魚的特點説具體。

【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讓學生入景入情地學習課文,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

西沙羣島地處南海,離學生實際生活較遠,雖然課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展示出西沙羣島優美的景色,但是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學習水平決定他們很難去真正感受其中的美。而運用多媒體演示既把語言文字變成直觀的美麗活動的圖象,兒童容易感知,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愉快地學習課文語言,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如五光十色、交錯、高聳的山崖、低陷的峽谷等詞語學生只需看一看電腦圖象,就能充分感受而不需要徒勞多餘的講解。

本文作者為了説明西沙羣島物產豐富,運用總分結構把多種海洋生物的特點加以具體描寫。而進一步鞏固、掌握這種寫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有些段落學生較難找到中心詞即生物的特點,當然也就發現不了中心句。文中寫魚那一段在預習中我發現很多學生把“一羣羣魚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作為本段的中心句。於是在教學中我有的放矢地通過圖象演示,問學生西沙羣島的魚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面對畫面上種類繁多的魚學生就能較容易地把握本段的中心句,進而掌握總分段落的基本模式,為後面的説話練習打好基礎。

除了運用多媒體,老師也可以通過自己設計的過渡語,始終吸引學生留連於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中,哪怕是提個要求。在這一堂課上,“請某某同學讀課文第幾小節”換成了“請某某同學帶着我們穿上潛水衣,盡情地潛入神祕奇幻的海底世界暢遊一番。”“請一個同學根據老師的提示説説這幅畫面”換成了“誰願意跟着老師再去一趟海底世界,與那些可愛的海洋動物作伴?”在意境美和語言美的雙重體驗中激發求知興趣和慾望,促進對課文的理解。

二、發揮學生學習自主性,讓學生主動活潑地學習。

教學中我注重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重要的教學環節都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自己通過學習、討論來理解課文。並用舉一反三的方法讓學生形成比較熟練的閲讀技能。本課寫到西沙羣島四個地方,我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重點學習一段,避免平均使用力量。而學習途徑也可以自主選擇,或朗讀或表演或填表,目的是充分發揮學生個性,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

三、以課文內容的拓展,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學習海底和海灘兩部分時,針對本課教學重點及難點,屏幕上顯示各種各樣的魚和貝殼,我要求學生按所給的總分句式把它們的顏色和形狀説具體,這對培養學生觀察、想象力,提高運用語言、運用寫作的技能都有一定的幫助。

四、朗讀訓練貫穿教學始終,且讀有不同的要求。

無論是齊聲朗讀、自讀或男女聲互讀都有不同的要求,引讀是本堂課上使用最多的方式。因為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是理解課文總起分述的記敍特點,能判斷一段話中的中心句。引讀能幫助學生突破這一重點,同時避免一問一答式,提高教學效率。在具體運用時,根據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引讀內容。如體會“西沙羣島是鳥的天下”時,我兩次運用引讀法,前一次我讀第一句學生讀其餘部分,幫助學生體會總分段落結構。後一次我除了讀第一句,還將“各種海鳥、鳥蛋、鳥糞”這些詞特地提到前面來讀,為的是提醒學生進一步體會課文是從鳥多、鳥蛋多和鳥糞多三方面表現西沙羣島是鳥的天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3gnvn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