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論厄運》及《直面苦難》説課稿

《論厄運》及《直面苦難》説課稿

培根《論厄運》與周國平《直面苦難》屬於同一個板塊“苦難中的尊嚴”,兩文均為哲理散文,篇幅不長,但要理解文章藴含的哲理難度較大。本節課的設計是以兩文的整合為基礎,讓學生對學習材料進行獨立探討,以提高問題研討的能力,加深對苦難的認識為目的。所以在設計時,先以學生篩選體現作者觀點的格言警句為突破口,以期理解每篇文章的內涵;然後學生進行兩文相同相異點的比較;透徹理解兩文深沉的哲思後,學生拓展開去,聯想具象化的直面苦難的故事,從中領悟面對不同悲劇時許許多多的英雄或凡人所展示的人性美;最後以練筆的形式將對苦難的認識形成文字,變成左右銘的格式珍藏在自己的內心,化為一種人格力量。

《論厄運》及《直面苦難》説課稿

下面是一節課的教學過程。

師:人生苦短,風雲難測,我們難以想象海倫凱勒的'世界,那是怎樣漫長的黑夜;我們難以窺探貝多芬被剝奪聆聽權力時最初的心境!病魔束縛了霍金的軀體,宇宙中瀰漫着這位科學巨匠睿智的思緒;智障阻礙了舟舟的發育,而音樂王國裏卻飄灑着靈動的音符,苦難有非凡的意義,生命有崛起的尊嚴。今天讓我們走進培根和周國平的哲理散文——《論厄運》《直面苦難》,深入體會苦難中的尊嚴。

師:板書課題“苦難中的尊嚴”——《論厄運》《直面苦難》,點撥題目中的“厄運”“苦難”,指人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會時時會遇到什麼?

生:齊答“逆境”。

師:展示學習目標:

1、品位凝鍊的語言,體會深沉的哲理

2、提高比較辨析的閲讀能力

3、培養正確面對逆境的態度

師:速讀(2分鐘),劃出《論厄運》中最能體現作者觀點的名言警句。

(幻燈片展示)

生1:好的運氣令人羨慕,而戰勝厄運則更令人驚歎。

幸運所需要的美德是節制,而厄運所需要的美德是堅忍,後者比前者更難能可貴。

生2:最美的刺繡,是以明麗的花朵映襯於暗淡的背景,而絕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襯於明麗的背景。

人的美德猶如名貴的香料,在烈火焚燒中散發出最濃郁的芳香。

我喜歡這兩句,它不僅説出了幸福的生活來源於厄運中激發出的堅忍的美德,更以比喻的形式展示了作者的文采。

師:點撥——這兩句話的確寫得不錯,可是它是不是最能體現作者觀點的名句呢?

生3:不是。它説得太形象了,特別是第一句,根本未點出“厄運”、“美德”等字眼。能體現作者觀點,但不是“最能”體現。

生4:超越自然的奇蹟,總是在對厄運的征服中出現。

真正的偉人,是像神那樣無所畏懼的凡人。

生5:最美好的品質也正是在厄運中顯示的。

師:點撥——這位同學很會找,這句的位置是本文的末句,肯定是個收束文章的關鍵句。

師:引導小結——同學們找得已經很全了。通過剛才找到的句子,大家想一想,培根要大家以怎樣的態度面對苦難呢?

生6:要“無所畏懼”、“勇敢戰勝”、“堅忍”。

師:很好。板書以上三個詞。

師:速讀(3分鐘),思考《直面苦難》中對於苦難作者闡發了哪三個觀點。(幻燈片展示)

生7:①面對社會悲劇,理想、信念、正義感、崇高感支撐着我們,我們相信自己在精神上無比地優越於那迫害乃至毀滅我們的惡勢力,因此我們可以含笑受難,慷慨赴死。

②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氣是我們最真實的勇氣。

③在無可告慰的絕望中,我們咬牙挺住。我們挺立在那裏,沒有觀眾,沒有證人,也沒有期待,沒有援軍。我們不倒下,僅僅是因為我們不肯讓自己倒下。我們以此維護了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後的尊嚴——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嚴。

師:點撥——依行文思路看①句是作者要談論的話題嗎?

生:(齊答)不是。

師:這位同學的②③句,都包含了作者的觀點,找得還是挺準的。但是用原文能把作者的觀點完整表達出來嗎?這兩句的含義有沒有重複呢?

生8:不能完整表達,含義有重複,其實合併兩句即是一個完整的含義:面對自然苦難,我們應以最真實的勇氣挺立而不倒下,以此維護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嚴。

師:這樣已經找到了一個觀點了。另外兩個呢?大家可要找準關鍵位置。

生9:苦難磨鈍了多少敏感的心靈,悲劇毀滅了多少失意的英雄。

人天生是軟弱的,惟其軟弱而猶能承擔起苦難,才顯出人的尊嚴。

師:這樣看來,《直面苦難》的主旨是什麼?

生10:人在自然悲劇面前,應該堅強挺住,維護自己在大自然面前的尊嚴,這種堅強是戰勝了軟弱而挺起的堅強,但不要一味地美化苦難,它也有消極作用。

師:同學們對兩文的格言警句揣摩得很好。為了更透徹地理解兩文的哲理,現在請同學們用5分鐘朗讀剛才涉及的名句,並背誦其中的3句。

生:大聲朗讀並背誦格言警句。

師:小組討論(8分鐘),解決以下三個問題。(幻燈片展示)

1、兩文的觀點有哪些共同之處?

2、闡述的側重點又有什麼區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2ng4w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