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古詩絕句 >

淺談如何寫詩及找到自己的詩觀

淺談如何寫詩及找到自己的詩觀

淺談如何寫詩及找到自己的詩觀

當今社會最冷落的是詩歌,而最熱鬧的也恰恰是詩歌。説其冷落,是因為現在的詩歌有些脱離大眾,讀者甚少;説其熱鬧,是因為詩歌的派別增多,主張也眾説紛紜,並且詩人喜聚會,活動頻繁。

脱離大眾是因為詩歌的走向邊緣化,表現的形式是表達的思想和情感遠離了平民生活,很難讓人產生共鳴;而語言的表達方法又過於抽象,讓普通羣眾難以深入,讀起來艱澀難懂,如同嚼蠟。當然也有口水詩、下半身詩歌等派別,語言不是蒼白無力,就是表現低俗。而有個性的詩人往往率性而為,自得其樂,自命不凡,執着藝術的探索,以不斷創新的姿態欲超越前人。這樣遠離了平民百姓,就只剩詩人們自娛自樂了。

平民百姓看着詩人另類,視為異族,就連一些小説家也對詩人嗤之為“瘋子”。而有的詩人也自稱“精神上的瘋子,物質上的乞丐”,甚有自豪感。這些詩人在一起惺惺相惜,聲氣相求,互為知音,形成一個似宗教般神聖的國度。這樣就不怪乎被別人視為異類了。

難道詩歌就是這樣只屬於詩人獨享的專利品嗎?NO!想唐代詩人輩出,初唐四傑、李杜等其詩篇盛傳至今,千百年來,影響甚廣。究其原因,——是因為詩歌平仄韻律美妙,易於傳誦,表達的情感能讓人感同身受;並能陶冶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

想曾盛行一時的汪國真、席慕容的詩歌其流行原因:汪國真的`詩歌雖然淺白,但純淨、含哲理,曾對青少年為人處世產生過一定影響。雖然有些詩人極力排斥,但我們反問自己的詩歌藝術成分再高,可是對世人帶來多大的益處?藝術的終極目標不也是給人帶來益處嗎?席慕容的詩歌以田園牧歌式的句式傾訴淡淡的憂傷情感,讓人間的愛與美停留心間,久久不能釋懷。

而現在好多詩歌,精神疲軟、頹廢或是另類。它的走向跟社會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當今社會浮躁、思想混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盛行。有多少詩人想為別人寫詩,為平民百姓寫詩,為芸芸眾生寫詩?所以我更支持詩人星兒葉子懷感恩之心寫詩的觀念,以及詩人紅豆生態詩歌寫作的提倡。

有人反對詩歌藝術附帶更多的東西,我卻認為詩歌因為附帶了更多東西而更適於傳承。想舊中國時期,聞一多、田間等人的詩歌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為新中國的到來,赴湯蹈火,勇往直前;抗震救災時,一場場詩歌朗誦會讓多少人為之鼓舞和感動,也令散文和小説等體裁遜色。

因此,我主張寫詩既要關注社會,也要考慮社會的需要。這不是束縛,而是責任;也不是抑制自己個性的張揚,壓抑自己的情感,而是自然情感的流露。做到這些,必須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為人處世的良好修養,心懷敬畏和感恩之心生活。生活需要什麼?愛、美、親情等必不可少,所以應該是內容上的主流。但我並不反對寫作內容上的創新,如大解老師開創了神祕意識流派的詩風,使很多人跟風寫作。

總的來説,我認為應該先學做人後學作詩,懷感恩、敬畏之心為蒼生寫詩。想法上,先感動別人後感動自己,寫法上,先感動自己再感動別人。提倡百花齊放,但希望每一朵花都是春天的縮影。

標籤: 寫詩 淺談 詩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gushijueju/rwzoe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