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古詩絕句 >

趙嘏《江樓感舊》全詩翻譯賞析

趙嘏《江樓感舊》全詩翻譯賞析

文字像精靈,只要你用好它,它就會產生讓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無論我們説話還是作文,都要運用好文字。只要你能準確靈活的用好它,它就會讓你的語言煥發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趙嘏《江樓感舊》全詩翻譯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這兩句是在追憶舊遊,景依舊,人何在,思念中帶有物是人非的感歎——去年同來月下賞玩的人,現在都到哪兒去了呢?只有眼前的風景,似乎還像去年。獨自舊地重遊,風物依稀可辨,縷縷懷念和悵惘之情,更加深了詩人的孤獨之感。詩句構思細密,語淺情深。

出自趙嘏《江樓感舊》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譯文

我獨自一人來到這江邊的高樓,我思緒紛然好像有滿腹的憂愁。

我看見月光就像是水一般流淌,流淌的水又像是天空茫茫悠悠。

我還記得我們曾經一同來望月,而如今同來的你們又在哪勾留?

要知道這江樓水光相接的風景,和去年所見一樣幽美一樣輕柔。

賞析

《江樓感舊》是唐代詩人趙嘏的作品。這是一首懷念舊友舊事的詩作,寫詩人在一個清涼寂靜的夜晚獨自登上江邊的小樓,放眼望去,但見清澈如水的月光,傾瀉在波光盪漾的江面上,寫出了清麗絕俗的江樓夜景;然後,詩人卻道出了一聲聲低沉的`感喟,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懷。全詩語言淡雅,以景寄情,情感真摯,詩人運筆自如,寫舊事則虛實相間,賦予全篇一種空靈神遠的藝術美,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和雋永的韻味。

在一個清涼寂靜的夜晚,詩人獨自登上江邊的小樓。“獨上”,透露出詩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三字,又形象地表現出他那凝神沉思的情態。而對於詩人在夜闌人靜的此刻究竟“思”什麼的問題,詩人並不急於回答。第二句,故意將筆移開去從容寫景,進一層點染“思渺然”的環境氣氛。登上江樓,放眼望去,但見清澈如水的月光,傾瀉在波光盪漾的江面上,因為江水是流動的,月光就更顯得在熠熠閃動。“月光如水”,波柔色淺,宛若有聲,靜中見動,動愈襯靜。詩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見月影倒映,恍惚覺得幽深的蒼穹在腳下浮湧,意境顯得格外幽美恬靜。整個世界連同詩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無邊的迷茫恬靜的月色水光之中。這一句,詩人巧妙地運用了疊字迴環的技巧,一筆包藴了天地間景物,將江樓夜景寫得那麼清麗絕俗。這樣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盡情陶醉了吧。然而,詩人卻道出了一聲聲低沉的感喟:“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同來”與第一句“獨上”相應,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懷。原來詩人是舊地重遊。去年也是這樣的良夜,詩人結侶來遊,憑欄倚肩,共賞江天明月,那是非常歡快的。曾幾何時,人事蹉跎,昔日伴侶不知已經飄泊何方,而詩人卻又輾轉隻身來到江樓。面對依稀可辨的風物,縷縷懷念和悵惘之情,正無聲地啃齧着詩人孤獨的心。寫到這裏,詩意豁然開朗,篇首“思渺然”的深遠意藴得到充分展示,詩人江樓感舊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江樓感舊》擴寫作文

江邊,小亭,我騎着馬,一搖一晃在驛道上走着,高高槐樹下,一棟黑瓦高樓立之其中,紅木柱上刻着幾首老詩,我腳步匆忙,爬上了樓頂,我順柱子滑坐下,月亮高掛天空,江水緩緩流下,濃霧升起,天空中幾點星光透過濃霧,穿入我的心中,我長吁一口氣,掏出米酒,坐在地上,自飲起來……

明月高照,同一個樓內,我與他端坐其中,我穿着淡青長袍,手握摺扇,儼然一副讀書人之樣。他卻着一身麻布衣,臉方大耳,對着我嘻嘻發笑:“喲,幾日不見吶。”他便取一瓶酒,大笑道:“來來來,幹上三碗!”他叫王鐵牛,使我兒時鄉下好友,我道:“不不,我不會飲酒。”他只好自己一碗碗喝着。不一會兒,紅暈上頭,滿臉通紅道:“俺雖是鄉村人,可大丈夫戰死沙場,豈不理所當然?”説完又幹下一碗道:“我明日便與大將軍一同去啦,今日一別,何日方見,保重!”他去了,我也哈哈發笑道:“他日高官飛黃,切莫忘了我啊!”

今日,卻不知他早已戰死沙場,還是立了軍功,我也學會了喝酒,而他日與我共飲之人早已不見,我未能功名遠揚,你也切別戰離我而去了!我又幹一杯,好似杯杯濁酒衝不淨我憂愁似的,我對着遠方的大山,大聲道:“四年之後,我必中進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gushijueju/gojew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