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英語作文 >英語寫作指導 >

unit 13 説課稿

unit 13 説課稿

發言稿

unit 13 説課稿

浙江省富陽市第二高級中學 張小平

大家好!我是來自本省富陽市第二高級中學的英語教師張小平。下面請大家用最熱烈的掌聲歡迎我,謝謝!請大家不要見奇怪,因為實話實説,我怕我的發言結束後,大家不鼓掌。

夏老師和周老師佈置給我的家庭作業是:在45分鐘內簡單介紹第十三單元的教材內容和教學建議。請在座的老師,專家面批,本人寢室在8006。

由於在座的老師們平時都是以英語作為工作語言,所以今天我的作業彙報採用國語版本,以給大家一種親切感。

首先要申明一點:我所要講的並非是如何上本單元的每一節課,而是對本單元的授課過程有這些不成熟的想法,聽聽大家意見,是否有同感。

單元話題

本單元的材料編排以健康飲食為核心話題,圍繞這一話題主要談論了4個次話題。各個話題之間銜接十分符合認知規律。如圖所示:

首先定性什麼是健康食品,什麼是垃圾食品,接着談論不當的飲食對身體的影響,身體不佳就得看醫生,那麼看病的時候如何用英語與醫生交流。大家都不想因為不良飲食而生病,於是接着從多個角度探討我們平時的食物偏愛與營養結構,讓我們進一步明白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同時也談論了我們實際飲食文化中不可忽視的一項---小吃以及如何寫食譜,自己動手製作來解讒。

語言技能分佈

但我們沉浸在第一單元五顏六色的美味佳中的時候,我們除了流口水之外,英語語言的各項技能----聽説讀寫也不知不覺的被品味被消化。

教學理念

本單元在授課模式上嘗試採用TBL任務型教學模式,其實用step 1.2..也沒什麼兩樣,問題是無論是那種形式,都要圍繞所要達成的既定目標而設置任務或步驟,在實質上力爭達到形散而神不散。

在課堂教學中倡導多層次多形式的對話,根據教育心理學家Kolb的體驗式學習理論,高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日益增強,同時具有了一定的社會閲歷和知識基礎。體驗式學習更能達成有效的知識遷移。

在課堂教學中嘗試進行對話的時候,嘗試着關注以下三方面:師生對話中關注班級中最薄弱的那個學生。生生對話中關注團隊協作互助的精神。通過這兩點,試圖促進知識的落實。

書本與生活的對話關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知識和技能的提升。

注重學習的績效分享,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社會責任感,分享形式可以是多角度的。如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學生與家庭之間,朋友之間等。

以上所涉及的教學理念並非非用不可,或是最先進的。本人覺得在這個話題下可以嘗試着滲透一些。

操作理念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重視學生個性和創新意識,給予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例如在warming-up部分,讓學生界定healthy food and junk food的概念,完全允許他們有不同的界定標準,我

們英語課的主要目的還是想着招數,騙學生開口説話。我們是英語教師,畢竟不是營養學家。

類似情況如在閲讀模塊中的問題討論部分。

大部分學校外語教學,不,英語教學是大班教學,學生層次不齊,因此任務的設置要有層次性,難問題碰到薄弱生,老師學生一起生氣,容易題碰到好學生,老師學生都不過癮。最後只好説,這書沒法教了,不過想想一家老少。當然更要給不同的學生搭建達成目標的平台。

每一個任務的展開都設法先給予足夠但不過量的輸入,力爭環環相扣,用我們在座的一位學長的話説:打假,不自己騙自己。

第三方面:在資料蒐集時,不讓可憐的英語老師一人都挑,學生老師一起動手,開學初,將各個單元的資料蒐集分配到各個學習小組,在相應單元開工前上交。開展一些評比活動以激勵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任務

教學任務請大家自己看,限時20秒。教材上沒有課外學習任務,但我覺得這個內容可以嘗試。

Warming-up

由於昨天有些老師沒有教材,特提一下教材內容:

1) 教材給出了一些食物圖片,要求界定垃圾食品還是健康食品

2)給出一個空白飲食調查表教學建議:

1。由於學生剛過完春節回校,添一下嘴脣,還很能回味到過年時的美味佳餚,因此何不充分利用這一事實。實現學生從壓迫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變。激發他們交談的興趣,不僅實現了良好的過渡,而且藉機呈現大量有關食物和飲料的詞彙,實現知識的有效遷移。Brainstorm 是方法之一。

2。在回味美食的同時,引出話題healthy food,junk food,由學生給出不同的定義。允許眾説紛紜,但儘量讓英語作為課堂工作語言。

3。課堂上的學生飲食調查可作為更廣泛的家庭飲食情況調查的鋪墊 ,擬增加健康狀況一覽,使學生能直觀的發現飲食對健康的影響,為後來的健康食譜的制定提供依據。

1.教材分析:

聽力材料分為兩部分:

1)母親與Mike關於Mike胃痛與他一天飲食情況的對話

2)Mike前去就醫與醫生的對話

2。教學建議:

1。建議在聽力開始前做pre-listening.

針對第一部分對話,可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互相詢問一日三餐以及點心等。因為聽力一是母親與兒子有關一天飲食的詢問式對話。

2。針對第二部分對話,由於就醫問診是大家共有的體驗,讓學生進行pair-work,根據以有的就醫經歷和聽力一所獲得的信息,假象Mike與醫生的對話和醫生可能給出的建議.比一比猜中率。

3。1&2的目的是為了訓練學生聽力中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同時進行文化背景知識的鋪墊,從而能在聽的過程中準確定位,捕捉到問題所需的信息點。

4。聽力任務完成後建議復聽,嘗試再現聽力中的情景(多種形式,如表演,單句複述,take notes然後完整複述或spot dictation等),為下一步的speaking做好務實而有效的準備。

Speaking

1.教材分析:

教材給出三種就醫情景,和一個範例。目的是使學生能在常見的就醫場景中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尤其是常用的表達方式。

2。教學建議:

1. 前面聽力模塊中通過聽力訓練得到了相關表達方式的輸入,同時在最後的鞏固性複述中對就醫場景作了充分的鋪墊,在這裏speaking模塊開始前讓學生精彩回放Mike的就醫情景。為接下來的情景會話熱身。

2. 然後分別羅列病人和醫生的常用的表達方式。

3。在有了熱身對話和常用表達方式的支持,可以鼓勵小組活動,創設更多的情景進行會話表演,讓學生接觸更多有關疾病的詞彙(無意識的在情景中接受了詞彙擴充)。

4。對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嘗試:A.: 聽力再現。B:範例複述或表演

5。時間允許,還可將對話落實到筆頭。(供選擇) 1.教材分析:

教材在讀前給出了4個有關飲食習慣的常識性調查問題,閲讀材料是有關飲食習慣的議

論文體的文章,讀後給出了5個拓展性的問題。

2。教學建議:

1。建議閲讀部分的教學側重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性結構把握,培養他們的閲讀

技能。利用本文可突出學生3個方面的能力:

A:文章中心把握能力:設及高考題中作者意圖推測,標題選擇,段落大意確

定。

B:信息歸類,尋找規律:Eg.不同食物----不同的營養,給出未提及的食物作營

養成分推測

C: 生詞猜測。nic,eco-foods,supplement

為了更有效地進行以上3方面的技能訓練,我個人不主張讓學生對本文進行課前的預習。

2. 也在進行讀前問答的時候,不僅關注他們的回答內容還可引出課文中或相關的

新詞,尤其是營養成分類的詞彙以掃清文化背景障礙和語言障礙。

3。讀後的發散性問題,如果時間緊迫,建議學生以小組任選一話題討論,由小

組發言人做彙報。建議敢於大膽取捨,調整教材,那出一點大家風範來,畢竟我們至少讀了4年大學,在一線拼了那麼多年。再説有新大綱明文規定,支持我們。

4。其它的語言難點可隨機處理,若時間來不及,也可放到language study 模塊中處理。 1.教材分析:

這一部分包括單詞釋意,had better,should and ought to表示給出建議的用法。

教材給出單句補全,和根據2個情景給建議兩種訓練方式。這是本單元主要語

法點。

2。教學建議:

1。在學生掌握情況比較好的情況下,可將word study大膽修改成:聽教師讀解釋,學生寫單詞,而不是進行簡單的搭配,事實上,在實際教學中,不少同學提前完成了,因此就需要根據學情及時調整內容或變換檢測角度。

2。如果前面閲讀模塊中仍有部分語言問題未解決,可在這裏彌補。畢竟語法和句型仍是測試的重要內容之一。説實在的,考試分數就是我們飯碗中的大米飯的顆粒數,領導可知道,我的碗中飯,粒粒皆辛苦。

3。澄清這些Modal Verbs 的否定形式。可以將SEFC II中first aid一課中提及的各種急救場景做為情景,訓練學生運用這些Modal Verbs給建議。(供程度較好學生)分成dos and don’ts 呈現給學生,要求學生用本單元所學的情態動詞來給出建議。不僅使學生在具體情景中體會了這些語法項目的功能,同時也學會了一些生存技能。

4. 根據所給情景寫出可能性的建議這一任務中,可以創造性地嘗試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編寫更多的情景,然後相互交換,針對情景給建議。以便進一步發掘教材的內在價值。

Integrating Skills

1.教材分析:

提出了snacks這個話題,同時給出了兩個snacks的recipes,要求學生能模仿寫

recipe.教材也給出了4條writing tips.

2。教學建議:

1。建議從常規的三餐或我們實際的飲食習慣導入snacks時,進行頭腦風暴,呈

現我們國家豐富的小吃文化。通過文章的閲讀和前面所學的知識,對所羅列

的小吃進行判斷(bad---good---better---best)簡要説明理由,這個建議的設計其實是針對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因為小吃一文中提到了幾種食物,並且作了優劣判斷,那麼可以利用這一素材培養學生的歸類,推理能力,這也是學生在考試中主要的失分點。

例如:文章信息:

orange>bread>chocolate,我們可推出strawberry>dumpling>icecream

2。建議不同小組寫不同的recipe, 在模仿範文寫recipe之前,須經過討論,用豐富的體態語言表演製作過程。通過活動的形式熟悉這些有關烹飪的詞彙。因為本文中出現了大量的烹飪有關的詞彙。

例如:A學生做一個動作,B學生説出對應的單詞。

或者表演一種SNACK的製作過程,有另一學生描述。

5. 最後的recipe進行展示共享。有實物投影的可書面讓學生和老師點評,沒有的話,可口頭表達點評。課後整理配上圖片更佳,全班展示分享。

最後:讓我在説一句:新教材:好 !

靚麗-帶彩色的;

飽滿---內容豐富;

時尚-內容與時俱進;

親切---貼近生活。

但我想説愛你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想法: @教材

@課時

@ 導向

@ 新教材素材庫

@ 教師培訓

@ 硬件依託

對不起,我拖堂了,因為夏老師説,我就這一次機會。忠心感謝也十分佩服大家的耐心與毅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ingyuzuowen/yingyuzhidao/nmj4l8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