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禮儀常識 >

稱呼問候的禮儀常識

稱呼問候的禮儀常識

掌握規範的社交禮儀,能為交往創造出和諧融洽的氣氛,建立、保持、改善人際關係。下面是稱呼問候的禮儀常識,歡迎閲讀瞭解。

稱呼問候的禮儀常識

稱呼禮儀

在社交中,人們對稱呼一直都很敏感,選擇正確,恰當的稱呼,既反映自身的教養,又體現對他的重視。

稱呼一般可以分為職務稱、姓名稱、職業稱、一般稱、代詞稱、年齡稱等。職務稱包括經理、主任、董事長、醫生、律師、教授、科長、老闆等;姓名稱通常是以姓或姓名加“先生、女士、小姐”;職業稱是以職業為特徵的稱呼,如:祕書小姐、服務先生等;代詞稱是用“您”、“你們”等來代替其他稱呼;年齡稱主要以“大爺、大媽、叔叔、阿姨”等來稱呼。使用稱呼時,一定要注意主次關係及年齡特點,如果對多人稱呼,應以年長為先,上級為先,關係遠為先。

問候禮儀

問候是見面時最先向對方傳遞的信息。對不同環境裏所見的人,要用不同方式的問候語。和初次見面的人問候,最標準的説法是:“你好”、“很高興認識您”、“見到您非常榮幸”等。如果對方是有名望的人,也可以説“久仰”,“幸會”;與熟人想見,用語可以親切、具體一些,如“可見着你了”。對於一些業務上往業的朋友,可以使用一些稱讚語:“你氣色不錯”、“你越長越漂亮了”等待。

稱呼問候完的交談禮儀

態度誠懇,表情自然、大方,語言和氣親切,表達得體。談話時不可用手指指人,做手勢動作幅度要小。談話者應保持一定距離。在公共場合男女之間不要耳鬢廝磨,與非親屬關係的異性避免長時間攀談、耳語。

對長輩、師長、上級説話要尊重,對下級、晚輩、學生説話則注意平易近人。同時與幾個人談話,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兩個人身上,要照顧到在場的每一個人,注意聽取對方的話。

不可出言不遜、強詞奪理。不可談人隱私,揭人短處。不可背後議論他人,撥弄是非。不説荒誕離奇、聳人聽聞的事,不搞小廣播。談話中意見不一致時,要保持冷靜,以豁達的態度包容異已或迴避話題。忌在公眾場合為非原則性問題大聲喧譁、爭執打鬧。遇有攻擊、侮辱性言辭,一定要表態,但要掌握尺度。

拓展閲讀:禮儀常識閲讀

(一)握手禮

見面時通常要握手,握手也是離別時的禮節。拒絕握手是很不禮貌的。握手雖然是司空見慣的事,但握手的動作是很有講究的。主動要求與對方握手是表示尊重和友好。男女之間,男方要等女方先伸出手後才能握手。如果女方不伸手,男的就只能點頭或鞠躬致意。如果男性是女性父輩的年齡,男性先伸手是適宜的。賓主之間,主人應向客人先伸手,以示歡迎,離別時,應由客人先伸手,表示再見。主人先伸手就等於催客人離開,是很不禮貌的。長幼之間,年幼的要等長者先伸出手; 上下級之間,下級要等上級先伸出手。平輩相見 先伸手者有禮。

握手時讓婦女、長輩、領導人先伸出手,就是為了表示對他們的尊重,把是否握的主動權讓給他們,以避免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人。握手有力度,表示誠意和感激之情,但不要握痛對方的手;也不可抓住對方的手使勁搖動。而漫不經心,缺乏應有的熱情和力度,不僅對別人是輕蔑、失禮,而且也表現了自己缺乏教養。對女性握手切不可過猛。一般只握一下婦女的手指或用手指接觸對方的掌心即可。握手時間一般3秒~5秒,時間太短表現不出熱烈情緒,老朋友相見,握手時間可長些,和女子握手不宜太久。對長者握手時要稍彎腰,對一般人握手時雖不必彎腰,但也不要腰板筆挺,昂道挺胸,給人造成無禮的印象。握手時面部要反映出真摯的笑容,精神要集中,雙目注視對方,千萬不要一面握手,一面斜視他處,東張西望或和他人説話。握手須用右手,伸出左手與人握手是不禮貌的。握手時如果戴着手套,男子應該先脱下右手手套再握手,婦女和地位高的男子可以戴手套握手。為表示更加親切的尊重對方,用右手握後,左手加握,但男子對女子一般不用。

(二)鞠躬禮

這是人們在生活中用來表示對別人的恭敬而普遍使用的一種禮節,現適用於莊嚴肅穆或喜慶歡樂的儀式,又適用於一般的社交場合。鞠躬禮分兩種:一種是三鞠躬,也稱最敬禮。鞠躬前應脱帽(摘下圍巾),身體立正,目光平視。鞠躬時,身體上部向前下彎約成九十度,然後恢復原狀,這樣連續三次。參加追悼會,向遺體告別時進行三鞠躬,應注意莊重、嚴肅。在喜慶的結婚儀式中,新郎新娘三鞠躬應面帶微笑,自然大方,切忌輕佻、敷衍扭捏。另一咱是一鞠躬,幾乎適用於一切社交場合。如晚輩對長輩、學生對教師、下級對上級或同事之間以及講演者、表演者對聽眾、觀眾等都可以行一鞠躬。行禮時,身體上部向前傾斜約15度,隨即恢復原態,只做一次,受禮者應隨即還禮。但長輩對晚輩、上級對下級不鞠躬,欠身點頭即示還禮。演員對觀眾致鞠躬禮後,觀眾或聽眾以掌聲還禮。

文明禮儀:辦公室禮儀常識

電話禮儀

在接聽電話時你所代表的公司而不是個人,所以不僅要言語文明、音調適中,更要讓對方能感受到你的微笑。同時,也不要忘記每一個重要的電話都要做詳細的電話記錄,包括來電話的時間,來電話的公司及聯繫人,通話內容等,這樣才能為將來開展業務奠定良好的基礎。

介紹禮儀

介紹的禮節是行為大方得體。介紹的原則是將級別低的介紹給級別高的;將年輕的介紹給年長的,將未婚的介紹給已婚的,將男性介紹給女性,將本國人介紹給外國人。

握手的禮儀

愉快的握手是堅定有力,這能體現你的信心和熱情,但不宜太用力且時間不家過長,幾秒鐘即可。如果你的手髒或者很涼或者有水、汗,不宜與人握手,只要主動向對方説明不握手的原因就可以了。女士應該主動與對方握手,同時不要戴手套握手。另外,不要在嚼着口香糖的情況下與別人握手。

名片禮儀

遞送名片時應用雙手拇指和食指執名片兩角,讓文字正面朝向對方,接名片時要用雙手,並認真看一遍上面的內容。如果接下來與對方談話,不要將名片收起來,應該放在桌子上,並保證不被其他東西壓起來,這會使對方感覺你很重視他。參加會議時,應該在會前或會後交換名片,不要在會中擅自與別人交換名片。

迎送禮儀

當客人來訪時,你應該主動從座位上站起來,引領客人進入會客廳或者公共接待區,併為其送上飲料,如果是在自己的座位上交談,應該注意聲音不要過大,以免影響周圍同事。切記,始終面帶微笑。

接待禮儀常識

接待親朋好友是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在接待中,一定要做到接送有禮,拜訪有節。令人滿意的接待禮儀,對於建立聯繫、發展友情、促進合作有着重要的意義。同時要學會保持“二號微笑”。所謂“二號微笑”,就是“笑不露齒”,不出聲,讓人感到臉上掛着笑意即可,保持“二號微笑”,讓人感覺心情輕鬆,又比較愉快。

一、女士優先禮儀

“女士優先”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一條重要的禮儀原則。在西方社交場合,是否遵循“女士優先”是一條成規,是評價男士是否有男子漢氣魄和紳士風度的首要標準。在社交場合,成年男子都有義務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尊重婦女,照顧婦女,體諒婦女,關心婦女,保護婦女,並且還要想方設法、盡心竭力地為婦女排憂解難。在乘公共汽車時,看到年紀比自己大或體弱的女士,應主動讓座;男士和女士一同上車時,男士應上前幾步,為女士打開車門;下車時,男士應先下車,主動為女士拉開車門。聚會時,女客人進入聚會場所,先到的男士應站起來迎接,和女士一起外出,應主動幫助她拿一些笨重的東西,但不用幫她拎隨身的小包。

二、乘車禮儀

一般來説,座位的尊卑是以座位的舒適和上下車方便為標準。各式車輛座位的尊卑,原則上都以固定。

1、轎車

(1)如有司機駕駛時,以後排右側為首位,左側次之,中間座位再次之,前坐右側殿後。

(2)如果由主人親自駕駛,以駕駛座右側為首位,後排右側次之,左側再次之,而後排中間座為末席。

(3)主人夫婦駕車時,則主人夫婦坐前座,客人夫婦坐後座,男士要為自己的夫人服務,開車門讓夫人先上車,然後自己再上車。

(4)主人親自駕車,坐客只有一人,應坐在主人旁。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人下車後,在後面坐的客人應改坐前排,此項禮節最易疏忽。

2、吉普車

吉普車無論是主人駕駛還是司機駕駛,都應以前排右坐為尊,後排右側次之,後排左側為末席。上車時,後排位低者先上車,前排尊者後上車。下車時前排客人先下車,後排客人再下車。

3、麪包車

乘坐原則是司機後排為尊,由前向後,由左而右排列。也就是説司機後面靠窗的位子為主座。是優先考慮安全問題。哪怕是緊急剎車領導也不至於被甩出去。我們知道,普通麪包車的.右側為過道,最右側靠門座位實際上是輔助座位,既不舒適,也不安全。如果是中巴、大巴,中間是過道,座次原則是離門近者為主座,由前向後,由右往左,離門越近,位置越高,也就是説,司機後排靠門的位子是主座,這個位子前面通常有扶手,領導上下車也方便,安全、方便兼顧。

4、乘電梯禮儀

(1)伴隨客人或長輩來到電梯廳門前時:先按電梯呼梯按鈕。轎廂到達廳門打開時,可先行進入電梯,一手按“開門”按鈕,另一手按住電梯側門,禮貌地説“請進”,請客人們或長輩們進入電梯轎廂。

(2)進入電梯後:按下客人或長輩要去的樓層按鈕。若電梯行進間有其它人員進入,可主動詢問要去幾樓,幫忙按下。電梯內可視狀況是否寒喧,電梯內儘量側身面對客人。

(3)到達目的樓層:一手按住“開門”按鈕,另一手並做出請出的動作,可説:到了,您先請!客人走出電梯後,自己立刻步出電梯,並熱誠地引導行進的方向。

5、上下樓梯禮節上下樓梯時,男女長幼之順序如下:上樓時,女士在前男士在後,長者在前,幼者在後,此以表示尊重。

下樓時,男士在前,女士在後,幼者在前,長者在後,此為安全考慮。

三、宴請禮儀

在宴席上最讓人開胃的就是主人的禮節。

在宴請客人時,不是單純的為吃而吃,更重要的是要表達出對客人的尊重,創造出一種有利於主、客雙方進行進一步交流的氣氛。如果考慮不周全、座次安排不妥當,會惹得客人不高興並失去宴請的意義,所以,要多花些心思,精心安排,以顯示主人對客人的尊重。

(一)宴席座位的安排:

按照國際慣例,桌次高低以離主桌位置遠近而定,在同一張桌上,席位高低以離主人的席位遠近而定,通常為右高左低。如遇到主賓身份高於主人,為表示對他的尊重,可以把主賓安排在主人的位置上,主人在主賓的位置上。

(二)就座和離席

1、應等長者坐定後,方可入座。

2、席上有女士,應等女士坐定後,方可入座。

3、用餐後,須等男、女主人離席後,其他賓客方可離席。

(三)餐巾的使用

1、餐巾主要是預防調味汁滴落,弄髒衣服,併兼做擦拭嘴巴及手上的油漬。

2、必須等到大家坐定後,才可使用餐巾。

3、餐巾應攤開後,放在雙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入腰帶,或掛在西裝領口上。

4、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四)餐桌上的一般禮儀

1、入座後姿勢端正,腳蹋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緣,或將手放在鄰座椅背上。

2、用餐時須温文爾雅,從容安靜,不能急躁。

3、在餐桌上不能只顧自己,同時要關心別人,尤其要照顧好女賓。

4、口內有食物,應避免説話。

5、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共餐盤夾取菜餚。

6、取菜舀湯,應使用公筷公匙。

7、吃進口的東西,不能吐出來,如系滾燙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沖涼。

8、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將口就食物。

9、喝酒宜隨意,敬酒以禮到為止,切忌勸酒、猜拳、吆喝。

10、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如果出現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説一聲“真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諒”之類的話,以示歉意

11、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佈菜,最好用公用筷子,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餚送到他們跟前。按我們中華民族的習慣,菜是一個一個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領導、老人、客人的話,每當上來一個新菜時,就請他們先動筷子,或者輪流請他們先動筷子,以表示對他們的尊敬和重視。

12、不要光低着頭吃飯,不管別人,也不要狼吞虎嚥地大吃一頓,更不要貪菜。

13、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時,就要用餐巾擋住自己的嘴巴。

(五)喝湯的禮儀

喝湯要用湯匙,千萬不要端起碗來喝。

喝湯時,第一次舀湯要少,先測試温度,淺嘗,喝湯不要出聲。

喝湯時,不要任意攪合熱湯和用口吹涼。

湯舀起來,不能一勺次分幾口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liyichangshi/080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