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行政公文 >報告 >

耕地調研報告(精選9篇)

耕地調研報告(精選9篇)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耕地調研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耕地調研報告(精選9篇)

耕地調研報告 篇1

當前的中國人口眾多,而糧食耕地面積卻日益下降,糧食問題關係到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關係到人民羣眾的基本生活,是最最基本的問題。然而隨着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農民的耕地積極性不斷下降,農村中出現了耕地拋荒的問題。為此,我們作為基層國土資源局幹部,多次深入村、組、農户第一線,就我縣耕地拋荒面積的核減問題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現把調研報告如下:

一、現狀與分類

我縣轄12個鄉鎮和1個居委會,161個自然村。20xx年的計税面積為8973.76畝,20xx年的現有耕地面積為8773.87畝,其中水田5071.21畝,旱土3692.66畝,由於地域和季節原因我縣只作單季稻。我縣為XX市的重要煤炭生產縣鎮,正式生產將佔全市總產量五分之二還要多。

我縣的現有耕地面積,拋荒現象較為嚴重,估計達到12%左右。影響的因素很多,現結合XX縣的實際,按主次程度分類如下:

1、近幾年受自然災害嚴重影響。

我縣的耕地面積本來就不多,但由於水利條件相對落後,受旱澇自然災害影響的耕地較多。比較嚴重的有XX鄉、XX鄉、XX鎮等岸,村民自身缺資金,無能力修復水利工程,幾年來一直無法耕種,形成大面積拋荒。這種情況突出表現在無煤村。

2、受工農業企業生產破壞嚴重。

這種情況主要表現在產煤村,我縣的煤炭生產企業、煤坪以及養殖場等企業對生態的破壞,直接影響到糧食生產種植,形成拋荒.特別是梓木村、金華村、巷口村及黃沙村一帶,產煤企業多,地下水幾乎被抽乾,水田變旱田,連人畜飲水都很困難,更談不上耕種。位於巷口村的樟沖水庫,由於水庫下的煤炭開採,由於安全隱患,不能蓄水,造成其下游900多畝的水田難以耕種,而水庫蓄水問題成了工業生產和糧食生產之間矛盾的焦點,幾年來衝突不斷,上級領導高度重視,現在為保穩定,少量蓄水,但對其下游水田耕種影響很大,形成大面積乾旱田。

3、企業徵用以及經濟作物轉種部分耕地。

我縣的產煤企業及養殖場等企業徵用了部分耕地,另有少部分改種了冰糖橙等經濟作物,改種的原因也與上面兩個重要原因有關。

4、居民建房以及村組修路等公益事業佔用。

近幾年來,居民建房佔用耕地不少,甚至有少部分尚未辦理國土審批手續,無據可查。我縣甘棠村去年有部分居民建房佔用國家基本農田,現在仍然無法審批。

5、因涉農糾紛、重工輕農等人為原因形成的耕地拋荒。

我縣為全縣產煤重縣,由於以前年度的非法開採,關係錯綜複雜,千頭萬緒,致使部分耕地拋荒,現在非法開採全部清理規劃,留下許多遺留問題.另外,由於大部分村民重工輕農,只顧眼前利益,在煤炭開採的高利潤驅使下,無心耕種,或者外出打工,造成耕地拋荒。

總之,就我縣實際看,大致分為以上幾類。

二、問題與分析

對我縣的耕地拋荒面積核減問題,我縣根據上級安排,在去年7月份對村組幹部多次開會,作了重點安排部署,但今年全縣各村在重壓下還是隻上報了拋荒面積280.4畝,其中水衝沙壓面積156.79畝,自身原因拋荒面積40.43畝,其他拋荒面積83.18畝,後兩種拋荒面積當年必須核減,總計為123.61畝,與實際比,結果不能令人滿意。比較而言,宋家、上源、甘棠等三個無煤村上報了拋荒面積186.45畝,當年核減了60.15畝,情況相對較好。

可見,對產煤區村組的耕地拋荒面積核減問題,難度大,困難多,主要原因有:

1、農業產品價格偏低,農業生產效益低下,水利條件差的旱田投入多產出少,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是拋荒的根本原因。

2、農村基礎設施薄弱,勞動力缺乏,外出打工和從事工業生產人員多,是拋荒的重要原因。

3、產煤區村組由於開採不當,矛盾糾紛多,關係複雜,核減耕地拋荒面積,直接觸及到了農民的利益,方法不當,會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甚至集體性上訪事件,不利於產煤區的穩定。例如梓木村9、10、11三個組村民,幾年來,為人畜飲水、水田無法耕種等問題多次進京集體上訪.現在上級批示,市、縣、縣成立聯合調查組,正在核實調查解決中。

4、耕地拋荒面積的核減工作,量多難度大,最知情的村組幹部怕引發多方矛盾,怕得罪人,因而積極性不高,同時,部分農民對國家糧食補貼政策理解不夠,對耕地拋荒面積的核減工作有牴觸情緒。

5、舊的承包政策存在侷限性,不利於農田合理流轉。

三、對策與建議

我縣的耕地拋荒核減問題,關係複雜,矛盾交織,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因地制宜,分門別類地逐一解決,不能“一刀切”或“一棍打死”,其它各方面的工作應該齊頭並進,消化社會矛盾。現就我縣情況,建議如下:

1、加大宣傳力度,利用掛橫幅、貼標語、出動宣傳車等在每年年初進行大力宣傳,讓農民理解國家糧食補貼政策,減少牴觸情緒,形成種糧意識。

2、加大對農村水利設施的資金投入,改善基礎設施,確保旱澇保收,可以由政府牽頭,財政投入,當地企業贊助等多渠道籌資,抓好水利設施建設。例如我縣投資400多萬元的梓木村一帶人畜飲水工程,正在建設中,計劃今年下半年完工,並正在進行了幾個水庫和渠道的建設,改善了我縣煤區農業生產條件,部分旱田可以復耕,減少耕地拋荒,立竿見影,並得到廣大村民的好評。

3、嚴格考核管理,強化監督檢查。建議一方面對耕地採取丘塊化管理制度,按丘塊登記造冊,建立檔案,耕種後落實到人,建立台帳制度.必須克服工作量大問題,全面摸清底子,及時造冊,及時更新,及時上報;另一方面制定村規民約,對耕地拋荒嚴重的村組,責任落實到人,考核到人,加強管理,強化監督。

4、有條件的區域可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鼓勵和引導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用復耕、轉包、出租等方式,把土地經營權向種糧大户、能手和農業企業集中,進行機械化科學耕種,形成規模.並建立明確的獎懲制度,獎勵種糧户,讓其“有利可圖”,同時處罰閒置的耕地,形成獎懲的鮮明對比。

5、充分調動縣村組幹部參與核減耕地拋荒工作的積極性,讓廣大村民充分理解國家糧食補貼政策,自願如實摸清拋荒面積底子,如實上報核減。制定嚴格的考核檢查制度,把耕地拋荒面積核減工作責任落實到縣、村、組以及個人,作為年終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

總之,我縣的耕地拋荒問題,應立足實際,對症下藥,調動各方面的力量,齊抓共管,形成合力,並逐步解決各種矛盾、保穩定、保民生,在上級的正確領導和精心指導下,堅決落實國家糧食補貼政策,完全可以如實核減拋荒面積,達到杜絕拋荒現象的目的。

耕地調研報告 篇2

一、耕地保護現狀

近年來。嚴格控制各類非農建設進入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區。根據省政府批准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縣土地管理工作始終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依據。嚴禁佔用基本農田從事非農建設。對基本農田位置、地類、面積、區位詳細登記備案,對基本農田保護區設定保護碑,明確提出了五不準"要求,對通過驗收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補劃為基本農田,實行重點保護,根據省市下達的建設用地指標實行嚴格控制,全年實際用地不突破市上下達的用地指標,並根據輕重緩急,將有限的用地指標主要用於重點項目建設、民生八大工程和保障性、公益性基礎設施上,合理配置用地區位和用地結構,提高土地利用率。"期間,根據城鎮建設發展的需要,為保障重點項目建設,經科學論證和專家評審,先後申報鄉鎮規劃局部調整材料xx次,涉及土地約xxxx畝,並全部經市政府審批同意。同時積極履行建設用地報批職責,先後完成了xxxx礦業xxxx噸xx項目、縣高級中學擴建、中石油油庫建設、商界高速公路、xx國際酒店、xxxx輸變電項目、xx年產xxxx噸xx項目、xx公司xx釩礦、縣工業園區、xx集中安置區、朝陽廉租房等項目用地的報批供應工作,涉及項目xxx個,佔用土地總面積xxxxx畝,其中耕地xxxx畝。同時,通過土地開發整理,新增耕地xxxxx畝,實現了耕地總量動態平衡;還查處違法用地xxx宗,佔用耕地xxx畝,有效保護了耕地。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領導。每年召開一次全縣國土資源工作會議。從相關部門抽調人員對基本農田保護工作進行檢查,夯實耕地保護責任。縣上成立了以主管縣長任組長的耕地保護領導小組。將耕地保護作為一項重要內容進行安排部署。做到責任、任務、人員、經費"四落實"各鎮也成立相應組織機構,逐年層層簽訂了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目標責任書,將耕地保有量及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全面落實到鎮、村,層層明確了保護責任人,保護範圍,保護措施和保護責任。建立了基本農田目標責任考評制度,每年由縣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對各鎮耕地及基本農田保護工作進行一次全面考評,考評結果納入全縣目標管理考核,實行一票否決,並對各鎮在耕地保護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通報批評,督促及時整改。

二)廣泛宣傳。充分利用電視台、廣播電台、金絲峽週報、政府和部門網站等媒體宣傳土地國情、國策和法律法規。公開曝光和嚴厲查處破壞浪費耕地資源的典型違法案件,提高耕地保護意識。一是堅持日常宣傳和"xxx等主題宣傳日集中宣傳相結合。積極推廣保護耕地、節約用地的好經驗、好做法、好典型。積極開展送法下鄉、送法進企業活動,舉辦黨政基層幹部和村幹部土地法規培訓班,召開座談會,舉辦土地法規政策知識競賽,使保護耕地、科學合理用地、促進科學發展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共同行動。五年來,共出動宣傳車輛xxx多台次,先後利用xxx多場會議宣講耕地保護內容,召開耕地保護專題會議xxx多場次,書寫張貼宣傳標語xxxx餘條。二是落實基本農田保護公示制度。投資x餘萬元在xx、xx、xx、xx、xx建立了5個永久性基本農田保護標牌,保護標牌明確了保護範圍、保護面積、保護措施、保護責任人,廣泛接受社會監督。為全縣xx個鄉鎮xxx個行政村免費發放《耕地保護制度》基本農田保護制度》通過廣泛宣傳,大大提高了耕地保護基本國策知曉率,全民耕保意識明顯增強,保護基本農田的自覺性大大提高。三是完善了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制度。完善了基本農田保護監督檢查制度等八項制度,以村為單位公佈了基本農田保護區"八禁止"和建設用地"六不批"為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落實土地用途管制起到基礎性保障作用。

三)嚴格實施土地利用年度計劃。非農建設無論是國家建設、集體建設。凡不可避免需要佔用耕地的一律從嚴控制佔用面積;凡建設項目涉及佔用基本農田的一律另行選址,從嚴控制用地規模。嚴格執行佔用基本農田審批制度。還是農民建房都堅決做到基本農田"五不準"凡可以不佔耕地的項目一律不佔耕地。把建設佔用耕地數量壓到最低限度,有效地保護了耕地。同時,堅持用途管制制度,嚴格按規劃辦事。對於不符合規劃用途的堅決不予辦理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手續。非農建設項目凡是圈外用地的事先必須按法定程序先批准調整規劃,後批准建設用地,不是重點項目一律不準圈外用地。由於堅持了用途管制制度,消除了建設佔用耕地的隨意性,達到保護耕地的目的。

四)大力推進土地開發整理。按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控制用地總量。嚴格實施佔補平衡制度。凡非農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的堅決按照"佔多少,實現耕地佔補平衡。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管理使用土地。大力推進土地開發整理。墾多少"原則,由佔用耕地單位負責開墾與所佔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或者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按照法律規定一律收繳耕地開墾費,專項用於開墾新耕地。五年來,共新增建設項目xxxxx畝,土地開發整理報備項目xx個,新增耕地xxxxx畝,實現了耕地佔補平衡。

五)加大執法監察力度。查防結合"方針。有效制止和糾正了一批非法佔用和破壞基本農田的行為,嚴肅查處違法案件。堅持"預防為主。加大土地巡查和土地違法案件查處力度。嚴肅查處了一批土地違法案件。一是建立和完善土地監察各項制度。先後制訂了土地監察動態巡查制度》耕地動態保護巡查制度》土地監察案件審查制度》和《建設用地公審制度》為耕地保護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建立了縣、鎮、村三級土地監察信息網絡,聘請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擔任縣級土地監察員。年以來,全縣共制止和糾正土地違法行為xxx起,依法沒收違法建築物xxxxm2,拆除建築物xxxxm2,罰款xxx萬元,申請法院執行xx起。通過制止、糾正和查處違法用地行為,既保護了耕地,又維護了法律尊嚴,同時對亂佔濫建起到震懾作用。

三、存在問題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縣在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上級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但與上級要求還有一些差距。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耕地保護與保障發展用地矛盾比較突出。隨着城鎮化、工業化發展的加快。加上產業結構調整。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各類非農建設用地需求不斷增加。糧經比例逐步擴大。25度以上耕地將逐步退耕還林還草和自然災害的損毀,給耕地保護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帶來了壓力,實現佔補平衡任務十分艱鉅。

二)耕地後備資源十分匱乏。可開發利用的耕地有限。塊數多,土地開發整理難度較大。縣山大溝深。且地塊大多零星分佈於山坡或溝邊水毀地。面積小,投資大,受國家和省級項目規模的限制,不能列入中、省投資項目,僅靠市、縣兩級財政無法滿足資金需求,開發整理項目實施難度增大。

三)劃定建設預留地矛盾突出。建設預留地與耕地保護產生了矛盾。使用權在承包人手中。預留地點難以落實。導致建設預留難以落實;加之預留地的所有權屬於村民小組。規劃的預留地不屬建設者所有和使用。

四、工作建議

一是因地制宜。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規劃方案。農村土地承包小調整中。作為村組集體預留地,科學合理修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基本農田保護規劃。針對山區自然條件和耕地保護現狀。將適宜留作建設用地的地塊提留出來。避免因承包地權屬問題而使規劃無法落實。同時,結合"空心村"治理、城鎮建設用地掛鈎、新農村建設做好村莊規劃,充分挖掘村內空閒地潛力,統一規劃,集中安排使用,儘量少佔耕地建房。

二是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力度。大力開展復墾整理工作。改良土壤,實現耕地佔補平衡。對災毀耕地。加強中、低產田改造。增加肥力,提高單位面積產出率。對建設項目用地嚴格落實補充耕地措施,確保補充同等數量和質量的耕地。對開發整理的基礎設施較全、土壤肥力較好的耕地補劃入基本農田,予以嚴格保護。加大對土地開發復墾資金的投入力度,增加可用地空間,進一步簡化項目用地申報程序,緩解保護與發展的突出矛盾。

三是強化執法監察力度。優化執法監察環境。進一步充實執法監察力量。確保執法監察工作順利開展。優化執法工作環境。

耕地調研報告 篇3

在此次調研中,通過向村民發放調查問卷以及走村入户和村民訪談的形式,對XX村耕地保護與利用問題進行了調查,通過彙總調查問卷以及訪談過程,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一、大華村基本概況:

大華村現有耕地總面積XX畝,基本農田面積XX畝,耕地改種樹種果面積XX畝,耕地改魚塘面積XX畝,耕地用作農民建房XX畝,一年生經濟作物109.92畝。現有農户XX户XX個人,其中舉家外出務工半年以上154户,有一人以上外出務工半年以上的347户。其中從事農業生產有1884人,外出務工經商408人,半工半農488人。

二、存在的問題:

1、棄耕面積逐年增加。主要表現在:一是冷浸田、深腳田、陰山田等耕地片塊面積小、分散,交通不便,機械難以進入,再加上經濟效益不高,導致耕地棄耕,改種樹種果或者直接改成魚塘;二是農村建房佔用,人口增加導致原有住房不夠,只能在耕地上新建房屋;三是自然災害,每年的防汛抗旱季節,地理位置不行的耕地受到嚴重影響;四是家中務農的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或者婦女,對於農業新技術、新方法這塊接觸較少。這些原因導致耕地面積逐年減少。

2、部分村民法律意識的淡薄。部分村民的法律意識淡薄,認為土地是自己的,在自己的田土裏想搭就搭,想建就建,造成違法用地。

三、對策及建議:

1、加大宣傳,遏制耕地棄耕拋荒。加強耕地的利用、保護,充分發揮耕地的生產潛力,提高耕地效益,是確保糧食安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工作。各村(社區)要高度重視,將遏制耕地棄耕拋荒、提高耕地利用率,作為當前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予以抓緊抓實。各級政府,尤其是是村支兩委要對本村村民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羣眾們保護耕地的意識。通過各種形式廣泛宣傳我國耕地保護的法律法規及國情政策;

2、以村為單位,儘快組織組長牽頭抓緊調查核實耕地棄耕拋荒底細,並因地制宜,科學分類,引導農户合理制定種植計劃,對高標準農田、排灌條件好的田塊,必須種植雙季稻;對耕地基礎水利設施一般、可以通過抽水灌溉或維修恢復改善的田塊,種植一季稻,推進稻——油、稻——菜水旱輪作種植;對不能種植水稻的旱土旱田栽種紅薯、大豆、玉米等糧食作物或蔬菜、瓜果、牧草等經濟作物;

3、建立嚴格的耕地保護責任制。簽訂責任狀,落實責任,如果出現違規佔用耕地的現象,追求主要領導的責任,加大各級領導對耕地保護的責任感;日常加大巡查力度,各級職能部門要加大巡查力度,對於違規圈佔、破壞耕地的行為,從嚴從快查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4、所有承包耕地的農户或農業合作組織必須不斷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做到因地制宜,宜種糧食作物則種糧食作物,宜種經濟作物則種經濟作物,確保耕地的充分合理利用。

5、切實依法推進耕地流轉。對勞動力轉移到第二、三產業或因其他原因致使耕作確有困難的農户,可以採取長期轉租、季節性轉租、耕地入股等耕地流轉利用辦法,簽訂託管協議,交給有條件的耕作者實行集中經營,也可以交由發包單位,簽訂協議實行託管經營。

6、規範補貼發放操作程序,嚴格按實際種植面積發放給水稻生產者。拋荒耕地的,一律不予補貼。嚴格落實“種田得補貼,不種田不得補貼”的要求。並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由村組負責流轉其土地經營權,不支付流轉費用。

耕地調研報告 篇4

國土所關於耕地保護工作的調研報告耕地是農業最為基本的生產資料,一個地區的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都離不開耕地的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我地區是一個對土地高度依賴的農業地區,耕地的地位與作用特別重要。中央一再強調,要珍惜每一寸土地,實行最嚴格的土地保護制度。

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地區在耕地保護工作中存在如下幾個問題:

一、保護耕地資源的難度較大

耕地雖然具有重要作用,但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卻很微弱,在以gdp作為衡量地方官員政績主要指標之一的考核機制下,地方政府為了實現領導任期間的目標,不顧環境資源承載力和經濟條件,儘可能地實現耕地的非農化,盲目開發建設。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熱情與耕地保護消極的態度的矛盾,與嚴格執法的矛盾目前十分突出,地方政府在發展地方經濟,上項目上往往只強調自身情況的特殊性,把局部利益放在全局利益之上,在資源利用上是急功近利的,甚至不惜違法。

二、耕地數量不斷減少

我地區生態系統脆弱,濫退、濫牧、濫挖、濫利用水資源是造成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在這種生態環境壓力下,大面積退耕還林、還草,耕地面積大幅度減少,使得耕地保護的壓力加大。在數量減少的同時,耕地質量下降的問題也不容忽視。一是長期過量使用化肥;二是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三是土地沙化,石漠化和耕地污染嚴重,四是水資源短缺。

三、耕地閒置和撂荒情況嚴重

由於農產品價格不樂觀,種地效益較低,一些農民放棄務農,離開農村進城打工,從而大量耕地被閒置。雖然免徵農業税以來閒置地利用率有所增加,但仍是耕地保護中需要解決的一大問題。

針對我地區耕地保護中存在的實際情況,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一、落實保護制度

嚴格實施土地用途管制,落實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將鄉鎮一把手列為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耕地保有量,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實施的第一責任人,將耕地保護目標列入到各級領導幹部任期目標考核內容,列入到旗政府對鄉鎮年度工作考核內容,確保耕地保護責任到位。深入開展基本農田保護活動,落實基本農田管護有效措施,繼續加大對土地資源的開發,整理和復墾力度。

二、加大宣傳力度

通過一些媒體,積極宣傳土地新政策,新法規和依法集約用地先進典型,嚗光違法用地案件,特別要加大對鎮村兩級主要領導的宣傳,進一步宣傳普及《土地管理法》,增強全民土地基本國策意識,強化鄉鎮幹部的宣傳氛圍。

三、必需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保護耕地的出發點是維持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從長遠來看,保護耕地與經濟發展目標是相一致的。但從短期來看,地方政府在其它生產要素特別是資金相對不足的情況下,為了實現經濟發展的目標,實行用土地要素替代其它要素的政策,使得耕地保護工作與社會經濟的發展不相協調。因而制定協調經濟發展與耕地保護的相關政策,首先必須明確耕地保護工作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要在現有建設用地實現了合理利用的前提下進行外延擴張,實現耕地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保”。

四、增強領導幹部的耕地憂患意識

要採取有效措施,增加領導幹部的憂患意識和法規觀念。從實際情況看,加強宣傳教育固然必不可少,而更重要的則是要在選拔和培養幹部時,應把其對法律知識的瞭解作為必要條件。

五、加大執法力度

加強土地執法監管、加強對違法用地行為的查處,與有關部門加強協同配合、堅持共同監管、啟動聯動機制、加大查處力度、遏制新增違法用地的發生。

耕地調研報告 篇5

一、遠安縣土地與耕地利用現狀

1、土地利用現狀。根據遠安縣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分析得出,截止20xx年底,全縣土地總面積173959.15公頃。其中耕地21544.24公頃(水田13141.7公頃,水澆地1046.13公頃,旱地7356.41公頃),佔總面積12.38%.園地3767.06公頃(果園1214.44公頃,茶園584.58公頃,其他園地1968.04公頃),佔總面積2.17%.林地134151.5公頃(有林地131236.31公頃,灌木林934.64公頃,其他林地1980.55公頃),佔總面積77.12%.草地353.35公頃(天然牧草地0.72公頃,其他草地352.63公頃),佔總面積0.2%.城鎮村及工礦用地5426.68公頃(建制鎮951.62公頃,村莊3330.5公頃,採礦用地352.08公頃,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792.48公頃),佔總面積3.12%.交通運輸用地1414.89公頃(公路用地446.18公頃,農村道路968.71公頃),佔總面積0.81%.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5155.65公頃(河流水面1937.1公頃,水庫水面656.91公頃,坑塘水面916.3公頃,內陸灘塗373.86公頃,溝渠1221.12公頃,水工建築用地50.36公頃),佔總面積2.96%.其他土地1748.76公頃(設施農用地3.22公頃,田坎1589.6公頃,裸地155.94公頃),佔總面積1.01%.

2、耕地利用現狀。根據遠安縣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分析得出,截止20xx年底,遠安縣耕地總量達21544.24公頃,佔二次調查面積的12.38%.其中,水田13141.7公頃,佔耕地總量的61%;水澆地1046.13公頃,佔耕地總量的4.86%;旱地7356.41公頃,佔耕地總量的.34.15%.

3、耕地保護現狀。全縣現有耕地面積21544.24公頃,20xx年重新調整劃定基本農田保護片塊4246塊,基本農田保護塊區總面積15365.41公頃,比原保護面積15328公頃多37.41公頃。

二、耕地保護存在問題

(一)撂荒現象嚴重。通過高清圖發現,許多土地片塊面積小、分散,部分片塊交通也不便,大型機械耕作困難。加上農產品價格不樂觀,農業靠天收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種地效益比較低,很多青壯年外出經商務工,或到就近的企業務工,農用物資如肥料、種子、農藥、農膜的漲價,致使本來就收益不大的傳統農業更無利可圖,目前在家直接從事傳統農業的多數人都是一些中老年人和婦女,沒有機會和能力應用新技術、採用良種良育良法。有的家庭勞動力不足,耕種難度大的地塊就放棄了,從而造成了部分耕地荒蕪。雖然國家實施了免徵農業税、發放種糧補貼等措施,仍不能調動部分羣眾種田的積極性,仍然存在耕地撂荒現象。

(二)法律意識淡薄。近年來,國家和省政府頒佈了一系列關於耕地保護的法律法規,制定了最為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但是,在具體的耕地保護工作中,部分羣眾法律意識淡薄,認為土地是自己的,想搭就搭,想建就建,造成違法用地多發;少數地方為引進招商引資企業來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也存在非法佔用基本農田的行為。我國一直以來實行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已深入人心。但是在以往的耕地保護工作中,只是看重耕地數量的保護,對質量的認識還不夠,直接導致了“佔優補次”、用養失調等諸多耕地質量問題的出現。

(三)職能未能發揮。我縣信息員制度雖已建立,但功效不明顯。目前,絕大部分信息員都是由村兩委或社區居委幹部兼職,行政事務比較多,不願得罪人,導致基本農田保護工作責任心、主動性不強。

(四)保護標誌不全。在調查走訪中發現,部分鄉鎮基本農田保護牌成了隨意張貼小廣告的宣傳牌,保護標誌不全,界樁遭人為破壞,導致基本農田實際界線不明顯。

(五)管理手段滯後。現有的耕地保護管理手段還不夠健全,影響了保護工作的效果,由於經濟實力有限,遠安縣在耕地保護管理中尚未引入科技含量比較高的現代化管理手段,工作效率比較低下,這使得耕地保護違法現象難以及時發現,執法工作比較難開展。

三、對策及建議

(一)開展深入持久的宣傳,提高廣大幹部羣眾保護耕地的意識。通過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我國國情國策、國土資源部關於基本農田“五不準”等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媒介開展立體的、全方位的政策宣傳,做到家喻户曉、婦孺皆知,確實增強人民羣眾保護基本農田的自覺性、主動性。重點做好“6.25”土地日宣傳工作,增強全縣廣大人民羣眾保護耕地法律意識。

(二)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機制,嚴防耕地流失。一是建立嚴格的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

層層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落實責任,根據土地變更調查和土地利用動態監測結果,對達不到規定耕地保有量的地方,追究主要領導的責任,使各級領導增強對耕地保護的責任感。二是加大巡查力度,嚴格落實基本農田“五不準”的規定。對於圈佔、破壞優質良田的行為,要從嚴從快查處,進行曝光,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切實起到震懾警示的作用。建立土地違法違紀案件的快速發現機制和分級查處機制,進一步落實執法監察責任制度,並結合衞片執法對各鄉鎮基本農田及時調整,積極化解矛盾糾紛,拓展空間,為增加有條件建設區奠定基礎。三是加強耕地質量的檢測和管理。依託國土資源信息系統,充分利用國土資源“一張圖”綜合電子信息監管功能,實行互通互聯、信息綜合、實時監控,建立耕地質量檢測站進行耕地質量動態監測,建立耕地預警制度,嚴格加強耕地質量的管理。使佔用耕地始終處於嚴密的監控之下,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和鄉村建設要本着保護耕地的原則,儘量佔用荒地、劣地,少佔或不佔耕地。要認真貫徹國務院《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落實基本農田保護區的規劃。四是建立基本農田保護獎勵激勵機制。對在改善基本農田生產條件,提高基本農田質量,促進基本農田保護方面做出貢獻的單位或個人,給予必要的表彰獎勵,形成基本農田保護獎勵激勵機制,以引導和促進基本農田保護。五是穩步提高基本農田質量。加強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和高產農田建設,不斷提高基本農田質量。六是合理佈局基本農田。適當調整基本農田佈局,保證基本農田的穩定性。調出城鎮規劃發展區域內,以及城鎮周邊未來建設發展範圍內的現有基本農田,為城鎮發展預留空間;將生產條件較好、集中連片的現有一般農田劃為基本農田,保證基本農田的保護面積不減少。七是嚴格控制非農建設佔用耕地。建設發展應積極挖掘存量用地潛力,非農業建設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佔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佔用好地,儘量不佔或少佔耕地。八是適度調整農業結構。合理引導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協調各行業發展供給與需求。通過經濟補償機制、市場手段引導農業結構調整向有利於保護耕地的方向進行。

(三)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實現耕地佔補平衡。在保障社會經濟發展正常用地需求的前提下,嚴格執行用地標準,充分挖掘現有建設用地潛力,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合理控制建設用地規模增長,就要轉變城市建設用地思路和觀念,由外延擴展轉為內部挖潛,在搞好舊城改造,在盤活存量土地上下功夫,嚴格控制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目標。嚴格執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非農業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的,按照“佔多少,墾多少”的原則,補充與佔用耕地數量相等、質量相當的耕地。建立土地開發復墾專項基金,嚴格執行建設佔用耕地佔補平衡制度。並適度開發土地後備資源。加強對廢棄地的復墾和農村居民的整理。大力推進對田、水、路、林、村等實行綜合整治,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積和有效耕地面積,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並適當開展低丘崗地改造工作,將低效殘次林地、低丘崗地改造為優質耕地。

耕地調研報告 篇6

耕地佔用税是烏魯木齊市地方税税種之一已經開徵多年,耕地佔用税徵收工作具有徵收基數大和一次性徵收的特點,強化耕地佔用税税源管理,有助於公平税負、鼓勵平等競爭,培植新税源,今後將成為烏魯木齊市地方財政收入和税源增長的一個重要增長點,烏市地税稽查局20xx年第4季度耕地佔用税核實、清欠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就對如何強化耕地佔用税税收徵管談一點看法和建議。

20xx年第4季度,烏市地税稽查局按照烏市地方税務局的統一部署,對烏魯木齊市所管轄的67户企事業單位耕地佔用税進行了核實清繳,經核實應補税款為19981萬元,已入庫7502萬元,尚欠12479萬元。

一、耕地佔用税存在的問題

㈠耕地佔用税新開工手續不全的建設項目管理難度較大,耕地佔用税徵管過程中,由於佔地行為大多數未取得批准手續,土地佔用手續不能及時審批,對佔地面積等無法準確確認,影響了計税,造成税款不能及時入庫。如:新疆某塑膠製品有限公司、新疆某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某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納税單位。

㈡建設單位的機構所在地在異地,建設單位的資金支付均在異地,造成徵收管理難度極大,給當地税務機關的日常管理、清繳欠税及強制執行都帶來相當大的難度,尤其是異地催繳,加大了税收的徵收成本。如:喀什行署駐烏辦事處、多晶硅等納税單位。

㈢對於行政事業單位取得的土地,因當時沒有將耕地佔用税這塊税金納入或完全納入資金預算上報財政等部門審批,造成納税單位以沒有資金來源為藉口拖延或不予繳納耕地佔用税,尤其是20xx年以前就動工但審批手續在20xx年以後才審批下來的工程,因耕地佔用税新法與舊法在徵税範圍和單位税額上差別很大,造成納税單位的預算資金缺口,形成難以清繳的欠税。如:兵團機構事務管理局、自治區機關事務管理局等納税單位。

㈣有些工程根本就不辦理國土部門的審批手續,僅辦理佔用林地批准書,在確定納税義務發生時間上、計税依據與税法規定的納税義務時間相牴觸,造成管理難度加大。如:新建升晟股份有限公司、陽光恆昌(新建)地產有限責任公司等納税單位。

㈤因耕地佔用税是地税部門從以前的財政農税部門移交過來的税種。雖然近年開徵後在徵收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缺乏充足的徵管經驗,稽查人員在清欠過程中也是邊幹邊學,耕地佔用税業務知識和徵管經驗有待提高。

二、加強耕地佔用税徵收管理工作的建議

㈠完善税收徵管徵收管理局主動與佔用耕地企業聯繫,及時登記造冊。在獲得國土、草原、林業部門批准佔用耕地、草地、林地的批文後,為確保耕地佔用税及時、足額入庫,及時與有耕地佔用行為的企業進行聯繫,對應納耕地佔用税數額較大或由於新舊政策計税依據不同,造成企業超出預算、資金週轉困難或在籌建期的企業一時無力繳納的這一實際情況,要求企業做出分批繳納税款計劃,並及時進行催繳保證税款足額入庫。

㈡抓住重點税源,不放零散税源。落實管理員制度,實行項目追蹤管理,定期清漏,及時瞭解大型工程招標、立項、審批、開工情況,及時準確瞭解重點工程項目佔用土地情況及佔用土地的性質,督促納税人及時辦理耕地佔用税事宜。對零散耕地佔用税難以控管的實際情況,及時與國土部門簽訂代徵協議,有國土部門代徵,可以起到抓大不放小的作用,對財務核算、財務制度健全的單位實行的是納税人自行上門申報的方式進行徵收。

㈢加強減免税審核把關,努力做到應收盡收。對耕地佔用單位上報的耕地佔用税減免申請,進行層層審核把關,派專人實地落實情況,根據有關規定嚴格落實是否符合耕地佔用税減免條件,嚴格按照税法規定操作,努力做到税源向税收的轉化。

㈣加強政府部門協作配合,建立政府部門間信息傳遞制度。與國土、林業、草原、城建等部門進行信息互換,及時採集信息,準確和科學的掌握情況,做到了嚴格落實政策規定,實現耕地佔用税源頭控管。一是各部門設立聯絡員,具體負責各類信息的收集、傳遞、彙總和分析,以保證此項工作的正常化;二是不定期召開聯絡會議,通報、交流工作情況,增進溝通,完善協作制度。通過以上耕地佔用税治税工作的開展,進一步拓寬税源控管渠道,豐富税源控管手段,延長税收徵管鏈條,為發揮税收職能開闢更寬廣有效的空間,税源監控、堵塞漏洞等舉措及其力度,實現耕地佔用税税收精細化管理和税收收入的及時入庫。

㈤強化對部門工作協作。一是工程項目開工前,施工單位在辦理開工、放線等手續時,建設管理部門應要求及時將實際佔地面積、佔用土地性質等數據的傳遞工作,否則不予辦理;二是工程項目竣工驗收,驗收部門應依據施工單位出具的税務機關税收完税證明(包括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税暫行條例》有關規定佔用耕地的納税人出具耕地佔用税完税證明),方可預以驗收;三是建設項目審批,與縣發改部門密切聯繫,對新立項的項目建設、發改委立項批覆,應及時向税務機關傳遞批覆項目基本情況、佔用耕地情況,便於税務部門及時、全面及時掌握工程項目基本情況和工程實際佔用土地面積;四是國土資源及房管部門在辦理土地使用證、房產證時,對耕地佔用行為實行先税後證管理辦法,即納税人憑耕地佔用税完税證明方能辦理建設用地手續;五是國土資源部門在辦理耕地佔用申請手續時,應及時將耕地佔用信息傳遞税務機關;在確認其耕地佔用行為時,即辦理相關權屬證明時,應要求提供耕地佔用税完税證明或相關證明。

㈥加大宣傳服務工作,建立税法宣傳服務長效機制,營造納税人依法誠信納税的良好氛圍,確保税款及時足額入庫。以書面形式規範耕地佔用税徵收程序,明確諮詢、申報、完税管理的要求,通過上門輔導和約談等形式及時將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税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税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耕地佔用税實施辦法》向涉及耕地佔用的納税人進行輔導,積極倡導依法納税,提高納税人自覺納税意識。

耕地調研報告 篇7

我市耕地撂荒的成因及對近年來,我市各縣(市、區)都不同程度出現了承包耕地撂荒現象,這些農民經營多年的耕地雖沒有被非農佔用,卻也沒有用來生產社會需要的農產品,這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直接影響到我市糧食生產和農業的發展。據初步調查彙總,全市目前約有撂荒耕地12萬畝,佔現有耕地總面積290.50萬畝的4.2。其中澤州、沁水、陽城三縣耕地撂荒面積相對較多,分別為4萬畝、3萬畝和2.6畝,分別佔縣域耕地總面積的5.4、6.7和4.8;其次為陵川縣,撂荒面積約為1.5萬畝,城區較少,面積為2700畝。

一、耕地撂荒所帶來的問題

耕地大量撂荒,帶來的問題十分嚴重,直接後果主要有以下幾點:

1、使我市耕地保護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根據《晉城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求,為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到20xx年我市耕地保有量應為317.68萬畝。截止20xx年10月,我市耕地實際保有量為290.50萬畝,儘管耕地減少的去向大多為退耕還林,但大面積的耕地撂荒,使本來就緊張的人地矛盾進一步突顯,保持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目標的實現任務更加艱鉅,道路更加艱難。

2、危及我市糧食安全。所謂糧食安全,是指糧食生產安全、供給安全和消費安全,即確保生產足夠的糧食,最大限度地穩定糧食供給,確保所有需要糧食的人們都能獲得糧食。三個安全中,生產安全是最基本的,只有生產出足夠的糧食,才能保障供給安全和消費安全。實現糧食生產安全,必須要有足夠數量的耕地面積作保障。今後幾年,我市人口將不斷增加且生活消費水平也要逐步提高,對未來糧食生產、供給的壓力正在加大,所以,任何忽視糧食問題的傾向都是有害的。我市出現的承包地大面積撂荒,致使糧食播種面積減少,這將嚴重危及我市糧食安全,危及國民經濟全局。按我市現有耕地條件,如種植糧食作物,畝均年產量在400公斤左右,人均年消費量也在400公斤左右,12萬畝耕地撂荒,將意味着我市有12萬人失去口糧田,問題十分嚴重。

3、影響我市農業在全省的競爭能力。耕地大面積撂荒現象,向我們發出了一個信號,即我市農業在持續發展方面還存在一系列問題,如農業生產結構、農產品質量和科技含量、農產品產供銷、價格、農民負擔問題等,加上耕地撂荒,造成的土地資源浪費,這些問題將嚴重影響我市農產品在全省的競爭能力。加之外省一些質優價低的農產品將不斷擁入我市,擠佔農產品市場,使我市在農業面臨更加嚴峻的局面。

二、形成耕地撂荒的原因

當前出現耕地大面積撂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耕地利用比較效益低下造成耕地撂荒。在我市耕地利用中,糧食作物種植佔相當大的比重,但由於糧食價格低,化肥、農藥等投入品價格偏高,使得農民種田純收益低下,據對我市部分縣(市、區)調查,種植糧食作物平均每畝產值不到400元,成本就要300元左右,純收入不足100元。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倒貼現象。農民外出打工,一個勞力每月少則收入500多元,則一年可收入6000多元,相當於種近20畝田的收入,相比之下,“棄耕務工”就成為農民的理性選擇。隨着我市經濟的發展,就業門路逐漸增多,加之農村城鎮化步伐的加快,農民外出打工、向城鎮遷移的人數不斷增多,種田已不是農民的唯一選擇。

2、人口搬遷造成耕地撂荒。隨着我市小城鎮建設步伐的加快和移民並莊工作的逐步深入,由於地理位置差,交通不便利,信息又閉塞,相當部分偏遠山區的山莊窩鋪逐步向中心村莊遷移,“人走茶涼”,人搬走了,地被撂荒亦是必然現象。

3、自然條件差造成耕地撂荒。一部分耕地由於自然條件差,交通不便利,往往要走半天才能到達,加之耕種條件不好,產量又太低,從而導致撂荒。

4、一些鄉村幹部和羣眾,不能正確處理發展經濟和保護耕地的關係,私採濫挖,亂佔濫用,致使大量耕地被佔被毀,耕作條件被破壞而逐漸撂荒。

5、因旱澇等自然災害而造成耕地撂荒。

三、解決當前耕地撂荒問題的對策

制止耕地撂荒行為,恢復撂荒地生產,要在查清情況和原因的基礎上,實行分類指導,採取有針對性的決策和措施。

1.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強《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和《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教育廣大農民惜土愛地,嚴禁現有耕地出現撂荒;同時,對過去撂荒耕地的復墾工作,政府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落實,督促有關部門制定恢復耕種計劃,協調解決恢復撂荒地生產過程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2.調整耕地保護策略,完善耕地保護措施。針對當前耕地保護中出現的新問題,建議將嚴格控制耕地非農佔用的策略,調整為控制耕地非農佔用與提高耕地利用率和效益並重策略,並出台解決耕地撂荒問題的可操作性措施,確保撂荒耕地儘快恢復耕種。

3、大幅度地提高耕地利用經濟效益。解決耕地撂荒的根本問題是要大幅度地提高耕地利用經濟效益,使之產生較大的吸引力。然而,一家一户的小規模經營是很難獲得較大經濟效益的。解決問題的途徑之一是:推行“公司農户”的經營模式,通過公司的“訂單”和“農技服務”將分散經營的農户聯合起來,推向市場獲取利潤。途徑之二:在取得雙方當事人同意的基礎上,將撂荒耕地集中有償轉包給種田大户,形成規模經營,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4.在穩定家庭聯產承包制的基礎上,引導撂荒土地使用權有序流轉。對於農户來講,承包地具有就業、生活保障、福利等功能,要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使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就要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因此,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包括撂荒耕地使用權流轉,應具有自願、有償的特點,即土地使用權流轉應是承包户自願的,而且應獲得相應的報酬(轉包費或地租)。轉包時應簽訂合約,明確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及轉包或出租期限,並在當地政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備案。

5、對於因自然災害和耕作條件差而造成的撂荒地,各級人民政府要從有關資金中拿出適當部分予以資助,鼓勵廣大農村和農民積極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支持他們改土改水,培肥地力,修繕交通,使撂荒的耕地儘快恢復耕種。

耕地調研報告 篇8

耕地是農業的基石,是農村發展的根本。目前,農村耕地的情況到底如何?近段時間,鄉人大組織部分縣、鄉人大代表及全鄉幹部職工,對全鄉範圍內的耕地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農村耕地的現狀

當前,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正處在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加快了各種生產要素的流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就業的比重快速上升,工資性收入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雖然國家出台了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一系列的惠農強農政策,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但是受農業增收困難問題的影響,農村耕地仍然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減少現象。全鄉近幾年農村耕地持續減少,至20xx年以來減少了131畝,佔耕地總面積的2%左右,其中水田79畝,旱土52畝。通過對農村耕地減少現象的分析,有自然因素、人為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三種原因。主要表現在:

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

一是效益低下,增收困難。雖然國家對糧食收購有最低保護價,但近幾年農產品價格持續低迷,而主要農業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藥、農膜、農用柴油的價格持續上漲,種糧的成本居高不下。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以及取消農業税等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被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所抵消。種植業比較效益低下的局面並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因此,有些農民寧願舉家外出打工,也不願意在家種田。在農村流傳着“在家種田,不如外出掙錢”的順口溜,歸根結底就是種植業比較效益低。因此,一些耕作條件差、離村距離遠的耕地就自然荒蕪了。

二是勞力匱乏,無力耕種。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是大勢所趨。但是隨着非農產業就業比重的快速上升,又造成了農村勞動力匱乏的局面。現存的農村勞動力隊伍正在步入老年化,很多耕地由於長期無人耕種,也變成了荒地。今天“誰來種莊稼”的問題確實顯得非常迫切。特別是廣宜鄉既無資源又無企業,青壯年絕大部分都外出務工謀生。

三是農村建設及國家重點工程佔用耕地。近年來,由於農民的收入不斷提高,很多村子都掀起了建設住房和公益活動場所,而廣宜屬於典型的山區鄉,高地多、平地少,這些建設佔用了部分耕地。此外,國家重點工程像武廣高速途經我鄉上磨、元富兩村,水田及旱土都有一部分被佔用。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為了有效地保護和利用土地資源,珍惜每寸耕地,重視糧食安全,遏制耕地減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加大法制宣傳力度,嚴格執行審批制度。加大對《土地法》、《土地承包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在全社會形成“破壞耕地可恥,珍惜耕地光榮”的共識,教育農民珍惜耕地,採取有力措施,當好耕地的“保護神”。對於農民建房修路等佔用耕地行為,要把好審批關,不符合政策條件的堅決不批;誰佔用多少耕地,誰就要開荒多少耕地,確保耕地總量不減少。

二是優化結構,增效增收。要抓緊淘汰不適銷對路的品種,發揮區域優勢,發展名特優新產品,利用豬肉價格上漲、膳食結構改變、植物油需求增大的機會,突出抓好油茶、無公害蔬菜等的生產。全力促進糧食生產,實現種植業結構優化、增效增收的目標。

三是發揮新型農民的主體作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明確農民的主體地位,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一要着力培育一代新型農民。加強農村科技文化培訓,整合培訓資源,統籌培訓內容,造就新一代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民;二要正確引導勞務輸出,大力實施“回引工程”,增強統籌城鄉發展的自覺性,克服重轉移輕“回引”的傾向,鼓勵完成了一定資金積累的打工仔回鄉創業、回遷企業、迴流資金,吸納勞動力就近轉移,促進農村經濟良性循環。

四是推進土地流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充分發揮鄉、村基層組織在耕地有效流轉工作中的引導、協調、服務功能,在進一步穩定農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同時,促進耕地依法、有序流轉,提高使用效率。通過加快耕地使用權的流轉,使分散的耕地儘可能向種田能手、種田大户和農業企業集中,並形成一定的規模。同時把農村土地承包關係適時調整納入村民自治範圍,以村民小組為單位重新調整,落實承包者;對舉家外出户承包的耕地又無人耕種的情況,由村組集體收回,另行發包。

五是夯實基礎,綜合治理。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努力改善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的環境條件。按照農產品標準化生產要求,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縣的農業項目大力改造中低產田土,改造一大批能水能旱、能排能灌高產穩產、旱澇保收的農田;要大興水利工程,並對目前的病毀工程進行及時修復,增加農田的保灌能力;要組織羣眾多方集資,努力改善鄉村道路和機耕路;改善農村通訊設施,為農民闖市場提供方便,為農業生產獲得有效信息提供服務,做好自然災害的防禦監測,提高抗災減災能力。

耕地調研報告 篇9

一、計劃

1、緊緊圍繞脱貧攻堅工作新建退耕地造林8萬畝,加強退耕還林政策宣傳工作,加大政府引導職能,充分調動全縣各行各業加入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積極性。

2、加快各鄉鎮退耕還林規劃,積極推進退耕還林工程與其他部門項目資金整合,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力爭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特色經濟林佔比超過60%以上,夯實各地一村一品工作建設,及時落地項目作業設計及建設。

3、加強往年度退耕地造林的檢查驗收工作,及時開展幼林撫育和管護工作,認真排查新造林地苗木缺窩損失情況,做好年底造林地損失補植補造工作。

4、積極開展項目資金兑現工作。年內完成往年退耕地現金補助和20xx年度退耕地種苗造林費50%以上的兑現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種糧補貼阻礙退耕還林工程發展空間。

2、部門之間的項目資金不能有效整合,不能有效推動退耕還林工程大力發展。

3、國土耕地保護政策的實施阻礙退耕還林工程發展。

4、技術欠缺,導致退耕還林工程的成果鞏固令人擔擾。

5、市場滯後,難以促進退耕還林工程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ngzhenggongwen/baogao/x4x07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