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行政公文 >報告 >

論文開題報告範例

論文開題報告範例

論文開題報告如何寫?下面是小編特地為大家整理收集的論文開題報告範例,供大家閲讀參考。

論文開題報告範例

  論文開題報告範例

一、立題依據(包括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文獻綜述、研究目的、意義等):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

目前我國正處在經濟發展轉型期,綠色經濟作為21世紀最具活力和發展前景的經濟形式之一,發展綠色經濟成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舉措。

山區擁有豐富的自然和生態資源, 是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保障, 區域協調發展的重點, 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生態建設的主戰場。山區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可以促進經濟繁榮與可持續發展, 山區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有利於推動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山區生態環境的穩定與優化是人類生存環境有效平衡的保障。無論從全球還是從全國範圍來看,最不發達地區大多是山區, 研究山區、保護山區、開發山區,實現區域統籌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在經歷了對自然資源掠奪式的粗放式發展階段後,在統籌區域發展中,尤其是山區經濟的統籌發展中,大家開始關注發展的方式和質量,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綠色經濟作為以傳統產業經濟為基礎,以社會、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為增長方式,以可持續發展為目的的經濟形態,追求的是社會、經濟、生態三者的和諧發展,自然成為區域統籌,發展山區經濟的必然選擇。

浙江共有57個山區縣市,區域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87%,素有“七山一水兩分田”之稱,有着豐富的山區資源。但是由於山區特有的區位地理以及環境制約等因素,全省山區的經濟社會並不平衡,綜合來看也落後於全省的平均發展水平,已成為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的短板。據xxx0年統計數據顯示,浙江省山區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全省水平(27359元)的達到14個(不包括10個沒有測算數據的山區縣),其中寧波、嘉興和紹興市山區縣的城鎮居民收入均超過全省水平,山區縣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超過全省水平(11303元)的有23個,其中寧波、嘉興、湖州和紹興市山區縣的農村居民收入均超過全省水平,台州、衢州和麗水市山區縣的農村居民收入都低於全省平均水平。農村恩格爾係數低於全省水平35.5%的山區縣達到18個。社會保障和就業、一般性公共服務支出和環境保護三項合計支出佔當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內支出比重達到25%以上的山區縣有30個,最高的開化縣達到33%。山區經濟發展的相對滯後和不平衡,已經成為浙江省統籌區域發展,因此,如何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山區資源,加快建設“山上浙江”,是實現全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協調發展的重中之重,加快山區經濟社會發展關係到富民強省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全局。

臨安地處長三角南翼、杭州市西郊,市域面積3126.8平方公里,轄4個街道14個鄉鎮298個行政村,人口52萬,是太湖和錢塘江兩大水系的源頭,擁有天目山、清涼峯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青山湖國家級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76.55%,是杭嘉湖重要優質水源供給地和浙西北主要生態屏障。近年來,在經歷了與自然的激烈交鋒後,臨安立足自身的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秉持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理念,一手抓經濟發展,一手抓生態建設,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着力打造生態經濟發達、生態環境優美、生態文化繁榮、生態社會和諧的“品質臨安”。先後獲得全國首批生態示範區、國家衞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色小康縣、中國十佳和諧可持續發展城市等十多項國家級榮譽稱號,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躋身全國百強。

xxx1年,臨安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00億元,達到340.8億元,增長10.6%,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三次產業比重為9.2:58.3:32.5。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39.2億元,增長30.3%,地方財政收入21.1億元,增長24.4%。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594元,增長12.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926元,增長15.9%。初步走了一條依託生態優勢和科技創新的綠色經濟發展之路。

當前,臨安市經濟已經進入到人均GDP 3000美元—6000美元的發展階段,世界經濟正處於週期性放緩階段,雖然臨安市經濟繼續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但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自主創新、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等方面的挑戰會越來越突出。因此,探尋臨安山區綠色經濟的發展路徑迫在眉睫。

本文以臨安山區為研究對象,總結研究其綠色經濟發展之路,是統籌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基礎之上的,是符合可持續發展觀的,旨在探討一條山區如何依據自身的條件開發屬於自己獨特的綠色經濟發展道路。這對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政策方案的執行及實現都有深遠意義,值得探討。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綠色經濟是以市場為導向,以傳統產業經濟為基礎,以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為目的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經濟形式,是產業經濟為適應人類環保與健康需要而產生並表現出來的一種發展狀態。綠色經濟是以維護人類生存環境、合理保護資源與能源、有益於人體健康為特徵的經濟,是可持續增長的經濟。發展綠色經濟是轉變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生產力,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然選。

1.研究概況

(1) 國外研究現狀:關於如何解決現代經濟增長過程中不斷衝突的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問題,西方理論界出現了“淺綠色”和“深綠色”兩種觀點。“淺綠色”觀點認為,人類通過科技進步可以找到新的能源和替代資源,並可望依靠科技手段克服現在面臨的種種環境問題。“深綠色”觀點認為,雖然科技進步能夠提高資源利用的效率和發現可替代的資源,但這也只能在一定的時期內緩解環境壓力,並不能永遠的解決資源和環境的問題,因為它不能否定地球本身的資源是有限的這一問題。所以“深綠色”觀點認為:主張用節制物質慾望的“節儉社會”來替代現行的“消費社會”和後工業的“豐裕社會”;綠色經濟是處於一種穩定狀態的經濟模式,它不以追求經濟增長為目的,而以發展為目的;強調自力更生和非中心化的社會共同體;在技術上強調對社會有用、對人類有益並面向人的技術。

總之,“深綠色”所倡導的綠色經濟是以保護生態、節儉資源為基礎的,以滿足人類在長久的未來生活在一個十分優裕的生活環境和寬鬆的人均資源使用量水平為前提的、適度規模和適度技術的、區域性自己自足的經濟形態或經濟發展模式。

(2) 國內研究現狀:長期以來在我國一直存在着資源無價、原料低價、產品高價的扭曲的價格體系。原料生產與加工企業憑藉對自然資源的無償或低價佔有而獲得了產品的超額利潤,而環境資源的破壞卻沒有得到補償。從而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產生了嚴重的外部不經濟性。因此,在市場經濟新體制下,除了對計劃經濟的經濟體制進行些行之有效的改革外,還應該從生態的角度通過經濟手段將外部不經濟性內部化。因此,我國經濟學者們也開始對綠色經濟如何發展進行了研究。我國的經濟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就如何界定綠色經濟的涵義進行了探討,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①認為綠色經濟就是以環境或生態要素作為生產力要素的產業,如生態旅遊業、高效生態農業和現代林業。

②認為綠色經濟就是可持續發展,二者是一致的。如劉國光認為,從狹義角度來講,綠色經濟是建立在可再生、可更新的生態資源特別是綠色植物資源基礎上的經濟。從廣義角度來看,綠色經濟是建立在可循環利用資源,不產生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生態、經濟能良性循環協調發展的經濟。

③從環境資源的角度來定義綠色經濟。認為綠色經濟是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增長方式和新的經濟模式,是對經濟活動的過程和結果的總體評價。它是用經濟增長是否符合環境資源保護標準、是否在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能力範圍內、是否有利和促進環境資源保護為標準來評價的經濟發展模式。

④認為綠色經濟是以環境保護為基礎的經濟。如曲格平認為這主要體現在:

綠色經濟是以治理污染和改善生態為特徵的環保產業的興起而出現的;是因為環境保護而引發的.工業和農業生產方式的變革,從而帶動了綠色產業的發展。

2.存在的問題

國內外學者的觀點有利於我們深刻認識環境資源對人類發展產生的影響、解決現階段經濟發展和自然環境保護的矛盾及探討今後經濟發展的途徑。但是這些觀點也有不足之處:

(1)綠色經濟理論至今還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體系,而且絕大部分觀點只是對綠色經濟做定性描述,沒有定量分析。即使綠色GDP理論也只是提出了抽象的概念和公式,與實際應用還有相當距離。

(2)一些綠色經濟的觀點還較為膚淺,只是機械的從文字表面意義來理解;或者是過於絕對的理解綠色經濟,認為為了保護環境與資源就必須讓經濟“零增長”。這在現實生活中是難以實現的。綠色經濟不是隻要“綠色”,而且還要“經濟”,不是不要發展,而是要實現更健康、更有效的發展。

(3)簡單的將綠色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等同起來。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要處理好代內平衡與代際平衡。前者包括系統平衡和地域平衡,系統平衡是指社會、經濟、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地域平衡是指東西南北中不同地區的協調發展;後者是指上一代人要為後來人創造良好的環境,不能因為上一代人的利益損害後來人的發展。因此,可持續發展是綠色經濟的理論基礎與表現形式,而發展綠色經濟既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要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綠色經濟的根本目的是實現人的全面持續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即實現人的福利最大化。

(4)缺乏系統的,能夠依據區域地理、環境、生態等條件而建立起來的一套綠色經濟發展模式,研究多停留在表面,且不切實際。

二、研究內容(説明課題的具體內容,獨創及新穎之處,重點解決的問題,預期的研究成果):

總結

本論文的研究特色和創新之處主要在運用了綠色經濟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研究手法,用成功實例發展理論,用新的理論模式促進綠色經濟的發展,兩者交互,產生互動,形成良性循環。並且根據實例總結了適於山區的綠色經濟發展之路。

三、研究方法以及完成論文的條件和可能性:

(一)研究方法:採用文獻分析法、個案研究法和系統總結法。

藉助網絡資源,進行文件檢索。廣泛汲取別人研究的成果,以免走彎路。通過個案分析,可以借鑑其成功之道,發展綠色經濟理論,建立適於山區發展的綠色經濟道路。根據研究系統的豐富了綠色經濟發展理論,具有深遠意義。

(二)可行性分析:本人對臨安的現狀、發展歷程以及發展中的面臨的問題和挑戰等都十分了解。對近些年來浙江省在山區經濟發展、區域統籌發展以及生態省建設也十分關注。目前文獻材料的收集已經基本完成,同時利用各類期刊文獻以及各圖書館的數字資源,採用文獻法具有可行性;個案研究法作為當前非常推崇的經濟研究方法,可以通過對浙江山區臨安進行調查研究,分析其綠色經濟發展的途徑,採用個案分析法具有可行性;根據個案的研究和對綠色經濟理論的研究,可以系統總結出山區綠色經濟發展模式,具有可行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ngzhenggongwen/baogao/evwdz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