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現代作家 >魯迅 >

試論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文教學

試論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文教學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試論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文教學

大家上午好!非常忐忑地上了一節課,説真的,當我看到你們那一雙雙真誠的眼睛,我內心中充滿了感動。我們大家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為教育,為孩子而坐在這裏的。我們知道,教學理念、教學策略直接影響着我們的孩子,影響着我們的教學,所以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不斷提高自我,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這也許就是我“自不量力”走上這個講台來給大家上一堂課的真正內心的渴望與動力。“學校教育對於一個人的成長來説是至關重要的。學校教育如果離開了閲讀,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只是訓練。”這是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在《閲讀與中國教育改造》的演講中説的。從他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閲讀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課程改革給我們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新鮮的空氣,新的語文教育模式在課改實踐中得以嘗試和推行。以教材為起點和終點的“小語文”的教學方式被徹底打破,課內外結合、生活化的“大語文”教育模式正在深入人心。作為語文教師,特別是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做大語文教育的踐行者,大力倡導學生多讀書,引領學生走進課外閲讀,讓他們在這個童年氧吧中滋養精神,放飛心靈,舒展生命。今年十月份,我有幸參加了在潛山召開的安徽省小學語文課外閲讀工作經驗交流會。會議確定了以“構建語文教科書與《同步閲讀》一體化閲讀教學模式”,這也是今後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方向。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由課內閲讀走向課外?如何打通課內閲讀與課外閲讀的通道?這是擺在我們語文老師面前的一道難題。在這節課中,我努力把課內閲讀引向課外,採取了以一篇帶多篇的方式進行教學,這就是我這份教學設計的理念。下面我就《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做一個簡單的淺析。

對於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我是以語文課程的三維目標而設計的。在“知識與能力”這個目標上,我設計了三點,一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二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三是學習抓住動作、神態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在“過程與方法”的目標設計上,我設計了兩點,一是以讀、悟、寫的策略實施教學;二是以認識魯迅、走近魯迅為切入點,把課內閲讀引向課外。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一是讓學生感受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二是樹立閲讀能給人帶來幸福感的觀念。基於這個三維目標,我設計了四個環節。分別是“回顧所學,導入文本”、“品讀感悟,勾連鏈接”、“總結全文,走向課外”、“推薦書目,倡導閲讀”。第一個環節,只是對上一節課的回顧。因為這是第二課時的教學,所以,我安排了一個回顧環節,以引出第三個故事。第二個環節分兩個部分,一是學習“救助車伕”部分,一是“關心女傭”部分。在第一個部分中,我以找特寫鏡頭的形式,引導學生抓住“半跪”“嚴肅”這兩個場面,以讀、悟、寫的方式,激發學生想象讓學生體會魯迅先生對勞動人民的愛,對黑暗社會的恨,完成了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的人格定位。我們知道一篇文章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我們不能單純的把它分割出來教學。為此,我勾連了巴金的《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中一個黃包車伕在弔唁的人羣中的一個細節描寫,目的是打通課內外閲讀的通道。在“關心女傭”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讀出撥動心絃的句子,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體會魯迅先生關心別人勝於關心自己的品質。同樣這裏我也以巴金的《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中的對兩個老太太的描寫來作為對課內閲讀的一個有益的補充。總之,在第二個部分中,我以品讀感悟為主,以閲讀鏈接內容為輔,試着拓寬學生的閲讀視角,讓學生走出課文。第三個環節,是“總結全文,走向課外”。在這個環節中,我以巴金自己深情的敍述,來引導學生學習最後一段。這篇文章的情感基調是深沉的,是一篇淚水之中的回憶。所以,我儘量引導學生感受魯迅先生的逝世帶給當時人們的傷痛,讓孩子們感受到這樣一位偉人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多麼崇高,是多麼受人尊敬與愛戴。文章的教學已近尾聲,而教學目標還沒有完成,如何把課內閲讀與課外閲讀勾連起來,給學生架設一道橋樑,讓他們順利通過呢?我以不同人眼中的魯迅這個話題,讓學生把閲讀視角轉移到與教科書一體化的《同步閲讀》這本書上來。非常巧合的是閲讀鏈接中的一個片段恰好是《同步閲讀》的32課的一個節選,這樣就順利成章的`把學生的閲讀視角轉移到了課外。在這個基礎上,我又引導學生閲讀《同步閲讀》教材中的31課《父親對我的教育》,完成了閲讀遷移,也打通了課內與課外閲讀的通道,讓課內閲讀走向更廣闊的空間。按理説教學進行到這裏是可以打住的,但我覺得推薦一些書目,倡導閲讀的理念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對於農村的孩子。為此,我給學生推薦了《同步閲讀》上的一些書目,並以激情的話語引導學生做一幸福的閲讀人。

本節課的教學,我既立足於課內,又不侷限於課內,我充分利用閲讀鏈接把課內閲讀引向課外。應該説這節課是課內閲讀走向課外閲讀的一次嘗試,所以不可避免的在教學設計上存在着諸多的不足,在實際的課堂中也許暴露的問題更多。正因為如此,我們更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地反思,不斷地修正,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為了孩子們的幸福,為了幸福孩子們,請讓我們成為引領孩子們閲讀的一盞心燈,把讀書的種子種在孩子們的心田,讓孩子們伴隨書香成長,讓他們做一個幸福的閲讀人,從現在開始。

最後,我想送給大家四個字,同時我也想送給自己,那就是——與書共舞!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andaizuojia/luxun/eqd97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