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現代作家 >魯迅 >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文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文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周曄回憶伯父的文章,寫於魯迅逝世九週年(1945年),自建國後一直選入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文。她是如何寫魯迅先生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文,歡迎大家分享。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文

伯父魯迅先生在世的時候,我年紀還小,根本不知道魯迅是誰,以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樣。伯父去世了,他的遺體躺在萬國殯儀館的禮堂裏,許多人都來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聲痛哭。數不清的輓聯掛滿了牆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滿了整間屋子。送輓聯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學生,各色各樣的人都有。那時候我有點驚異了,為什麼伯父得到這麼多人的愛戴?我呆呆地望着來來往往弔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裏,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媽媽帶我到伯父家裏去。那時候每到週末,我們姐妹三個輪流跟隨着爸爸媽媽到伯父家去團聚。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談起《水滸傳》裏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麼會知道我讀了《水滸傳》,大概是爸爸告訴他的吧。老實説,我讀《水滸傳》不過囫圇吞棗地看一遍,只注意緊張動人的情節;那些好漢的個性,那些複雜的內容,全搞不清楚,有時候還把這個人做的事情安在那個人身上。伯父問我的時候,我就張冠李戴地亂説一氣。伯父摸着鬍子,笑了笑,説:“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聽了伯父這句話,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捱打捱罵還難受。從此,我讀什麼書都不再馬馬虎虎了。

那天臨走的時候,伯父送我兩本書,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約翰》。伯父已經去世多年了,這兩本書我還保存着。

有一次,在伯父家裏,大夥兒圍着一張桌子吃晚飯。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對他説:“大伯,您跟爸爸哪兒都像,就是有一點不像”。

“哪一點不像呢?”伯父轉過頭來,微笑着問我。他嚼着東西,嘴脣上的鬍子跟着一動一動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們半天才説。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説,“我小的時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樣,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麼——”

“可是到了後來,碰了幾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説,“您怎麼會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哦!”我恍然大悟,“牆壁當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有一天黃昏,呼呼的北風怒號着,天色十分陰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趕着回家。爸爸媽媽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離伯父家門口不遠的地方,看見一個拉黃包車的坐在地上呻吟,車子扔在一邊。

我們走過去,看見他兩隻手捧着腳,腳上沒穿鞋,地上淌了一攤血。他聽見腳步聲,抬起頭來,飽經風霜的臉上現出難以忍受的痛苦。

“怎麼了?”爸爸問他。

“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動着的嘴脣裏發出低微的聲音,“沒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進腳底了。疼得厲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裏,不一會兒,就跟伯父拿了藥和紗布出來。他們把那個拉車的扶上車子,一個蹲着,一個半跪着,爸爸拿鑷子夾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給他洗乾淨。他們又給他敷上藥,紮好繃帶。

拉車的感激地説:“我家離這兒不遠,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兩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麼謝你們!”

伯父又掏出一些錢來給他,叫他在家裏休養幾天,把剩下的藥和繃帶也給了他。

天黑了,路燈發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門口看着他們,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腳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這麼冷的天,那個拉車的怎麼能光着腳拉着車在路上跑呢?

伯父和爸爸回來的時候,我就問他們。伯父的回答我現在記不清了,只記得他的話很深奧,不容易懂。我抬起頭來,要求他給我詳細地解説。這時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見,而且現在也清清楚楚地記得,他的臉上不再有那種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變得那麼嚴肅。他沒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半天沒動,最後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伯父逝世以後,我見到他家的女擁阿三。阿三是個工人的妻子,她丈夫失了業,她愁得兩隻眼睛起了蒙,看東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着霧。她跟我談起伯父生前的事情。她説:“周先生自己病得那麼厲害,還三更半夜地寫文章。有時候我聽着他一陣陣接連不斷地咳嗽,真替他難受。他對自己的病一點兒也不在乎,倒常常勸我多休息,不叫我乾重活兒。”

的確,伯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賞析

課文通過回憶伯父魯迅先生生前為別人做的幾件事以及他給“我”的教益,反映了他憎惡舊社會,同情和關懷勞動人民的性格特徵,讚揚了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優秀品質,同時又表達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無比懷念、敬愛之情。

作者簡介

周曄(yè),女,1926年5月生,1984年1月去世。浙江紹興人。魯迅兄弟三人,老大周樹人(魯迅原名),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周曄是周建人和王藴如的大女兒,所以她稱魯迅為伯父。周曄生於上海,魯迅逝世時,她才11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周曄回憶伯父的文章,寫於魯迅逝世九週年(1945年),自建國後一直選入小學語文課本。周建人在晚年口述,周曄執筆,出版了《魯迅故家的敗落》一書。周曄還獨立撰寫過《伯父的最後歲月——魯迅在上海》一書,是她研究魯迅的姊妹篇。

拓展: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案

【教學目標】

1、抓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等反覆揣摩、體會魯迅“博愛”的胸懷;

2、通過“讀寫拓展”等生動有趣的言語實踐活動,發展語言;

3、在讀中提升情感,喚起對魯迅“博愛”的共鳴。

【學習思路】

跨越時空整合文本,在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多向互動的對話中,在充分的讀中,圍繞“哪些句子最能撥動你的心絃?”為軸心,鋪設“周曄的淚──小孩的淚──青年的淚──老人的淚──巴金的淚”情感主線,立體多維地推進教學。

【學習準備】

CAI課件,課前讓學生解魯迅先生,瞭解當時的社會狀況等。

【預設過程】

一、回想畫面,為體會“愛”而起航

1、昨天,我們一起初讀了《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今天,就讓我們繼續跟隨着周曄的思緒再次走近魯迅先生,走進先生的內心世界……

2、通過初讀,魯迅先生“笑談《水滸》”、“趣談碰壁”、“救護車伕”、“關心女傭”,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幽默、風趣、關心他人、充滿愛心、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導:是呀,先生的幽默風趣、關心他人、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都是來自於他內心那顆博大的愛心。

板書:

3、就是這樣一位魯迅先生走了,特別是周曄,她再也不能跟伯父“笑談《水滸》”、“趣談碰壁”了,再也無法享受伯父的至愛關懷了,怎能不叫她悲痛萬分呢!

大屏幕出示:

我呆呆地望着來來往往弔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的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

──誰來讀讀周曄的.感受?

指名讀。

──自己再讀讀這句話,看看你從這句話的哪些地方體會到了周曄的傷心與悲痛?

板書:

周曄

學生説從“淚珠一滴一滴地”一句中體會到了周曄的傷心悲痛。

板書:

她腦海中浮想起往日的點點温馨,面龐上掛滿了淚水,“我呆呆地望着”,讀……

學生説從“呆呆”一詞中體會到了周曄的傷心悲痛。

是呀,對於這突如其來的噩耗,周曄手足無措、木然發呆,“我呆呆地望着”,讀……

4、此刻,周曄可能會想起什麼呢?

(估計學生可能會説周曄會想起伯父送給她《表》、《小約翰》等書籍這一細節。)

我告訴大家《表》是前蘇聯作家寫的兒童小説,《小約翰》是荷蘭作家寫的童話,魯迅先生在百忙之中為少年兒童翻譯了這兩本書,他時刻想着“幫幫孩子”、“救救孩子”。當你瞭解了這一情況後,你想説些什麼呢?

──是呀,得到魯迅先生愛撫的又何止周曄一人呢,他把愛給了每一個孩子。

板書:

孩子

──孩子們知道如今失掉一個愛護他們的友人了,他們怎能不落淚呢?當時,有一名青年,名叫巴金,他為我們記下了一些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

大屏幕出示:

一羣小學生恭敬地排成前後兩列,一齊抬起頭,痴痴地望着那張放大的照片。忽然一個年紀較大的孩子埋下頭低聲哭了起來,其餘的孩子馬上低下頭來小聲抽噎着。

──巴金《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節選)。

──教師讀。

──這是巴金的親眼目睹,我們也永遠不能忘記這一幕,再讀……

齊讀,

二、救護車伕,為感受“愛”而涵詠

1、除了孩子,還有哪些人也曾經得到過魯迅先生的愛?請自由讀讀後面兩個小故事,把最能撥動你心絃的句子多讀幾遍,然後用波浪線把它們畫下來。

學生讀課文,邊讀邊劃。

同學們讀得十分投入,好,所有的同學都將自己的理解轉化成了一條深深的波浪線,一道非常美麗的波浪線。

2、把最能撥動你心絃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吧……

當學生讀到“爸爸跑到伯父家裏……紮好繃帶。”這段時:

──請説説你的體會。

──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位同學的發現。

──這段文字讀一遍顯然是不夠的,再細細地讀,一邊讀一邊拿起筆來把你的感受、體會寫在詞語的旁邊,這就叫做“不動筆墨不讀書”!

──同學們都用心地體味着、感受着,快把你的讀書心得跟大家一起來分享分享吧!

交流批註。

──小心翼翼地夾、一點一點地洗、輕輕巧巧地縛、一圈一圈地扎……太感人了。請你帶着自己的獨特而真實的體味再自由地讀讀這段話。

──來,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番:(齊讀本段)拉車的感激地説:(齊讀下段)如果你就是那位受助的黃包車伕,你會怎樣表達你的謝意?(再指名讀下段)真不知道怎麼感謝恩人,這是一種怎樣的感動呀?(再指名讀下段)

3、剛才,這位同學是從魯迅給予車伕的救護中體會到這份愛的,很好,這個故事確實非常打動我們。在“救護車伕”中,還有哪些能撥動你心絃的句子,繼續把它讀出來吧!

當學生讀到“天黑了……在路上跑呢?”這段時:

──讓學生説説體會。

──連幼小的周曄也被感化了,一個多麼善良的孩子啊!

當學生讀到“這時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見……變得那麼嚴肅……”這段時:大屏幕出示:

這時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見,而且現在也清清楚楚地記得,他的臉上不再有那種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變得那麼嚴肅。他沒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半天沒動,最後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請説説你的體會。

──這兩句話,難讀也難懂,我能為大家讀一讀嗎?(教師範讀)有何感受?

──請你再細細地讀讀,“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地讀,不要放過一個字,一邊讀一邊感受,你會發現,這一段話中突然有幾個詞語跳入了你的眼簾,抓住它,細細地體味一番!

──告訴大家,哪幾個詞語跳入了你的眼簾?它們為什麼會跳入你的眼簾?

當學生説到“清清楚楚”時,課件點擊,兩個“清清楚楚”呈現紅色。

──這裏連用了兩個“清清楚楚”,周曄她“清清楚楚”地是什麼?

當學生説到“歎了一口氣”時,課件點擊,“歎了一口氣”呈現紅色。

三、關心女傭,簡潔明快,於脆利落

師:(師動容了)堂堂七尺男兒也傷心落淚了。(板書:青年)孩子們,在關心女傭當中,同樣也有讓人的心絃為主波動的地方,肯定有,來。

生1:她説“周先生自己病的那麼厲害,還三更半夜的寫文章,有時候我聽着他那,我聽着他一陣陣激烈不斷的咳嗽,真替他難受,他對自己的病一點兒也不在乎,倒常常勸我多休息,不叫我乾重活兒。”

師:説説你的體會。

生1:周先生叫女傭不要乾重活,對自己的病卻不在乎,一直在三更半夜寫文章。

師:是為誰而寫文章?

生:為廣大勞苦大眾。

師:要喚醒勞苦大眾的意識,他為勞苦大眾在寫文章。是的,當女傭回憶起先生拖着病體三更半夜地寫文章,聽到他一陣陣接連不斷地咳嗽,她感動地對周曄説……

生:(齊讀)“周先生自己病得那麼厲害,還三更半夜地寫文章。有時候我聽着他一陣陣接連不斷地咳嗽,真替他難受。他對自己的病一點兒也不在乎,倒常常勸我多休息,不叫我乾重活兒。”

師:當女傭回憶起先生在世的時候,還有周先生的夫人許廣平,先生的公子周海嬰,從來沒有嫌棄過她那一雙起了蒙的不爭氣的看不見東西的眼睛的時候,他還常常的關心她,不讓她乾重活,她感激地對周曄説──

學生再次齊讀上句。

師:顯然,女傭是在回味先生在世的時候,給予她的愛。想着想着不禁潸然淚下,在巴金的《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當中,還有兩個老太太 !我們一起來讀,“兩個太太埋着頭”!來──

多媒體出示:

兩個老太太埋着頭,閉着眼睛,默默地合掌禱告了一會兒,臉上掛滿淚痕,繼而響起了悲痛的哭聲。

──巴金《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

齊讀:

“兩個老太太埋着頭,閉着眼睛,默默地合掌禱告了一會兒,臉上掛滿淚痕,繼而響起了悲痛的哭聲。”

(點評:此時的課堂節奏則顯得明快簡潔,一筆帶過,乾脆利落,簡簡單單,快刀斬亂麻。但其中的“魯迅先生拖着病體”的視像和“魯迅關心女傭,不讓她乾重活”的視像通過引讀後,則像排球中的“短、平、快”映入學生的精神世界。 )

四、拓展延伸,悲欣交集,凝成博愛

師:老淚縱橫,那可是歷歷在目啊!感謝周曄,感謝巴金,為我們記下了一些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作為一名熱血青年,巴金自己也深情地寫到──

多媒體出示:

我的眼睛是不會受騙的,我的耳朵是不會誤聽的,像這樣的哭聲我每天至少要聽到好多次,我的眼淚也常常被它引出來。──巴金《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有刪改

師深情範讀:

現在把所有的淚聯繫在一起,把所有的淚融合在一起,把所有的淚夾雜在一起,把所有的淚糅合在你的心頭,你想啊,魯迅的逝世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傷心、落淚呢,誰來説?

(課件:小提琴名曲馬思奈《沉思曲》緩緩而起,大屏幕集中出示“淚”的語句,同時出示魯迅畫像,音樂直至課的結束。)

生1:一個真正為廣大勞苦人民着想的人。

師:是啊,你來。

生2:“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師:這是課文的最後一句話。

生3:他時時刻刻關愛着勞苦人民。

生4:魯迅是一個偉大的戰士,他為無產階級而奮鬥,為廣大的勞苦人民而奮鬥,為了自己的國家和人民而奮鬥。

師:正如周曄在課文最後寫的那樣──“的確,伯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生(齊讀):“的確,伯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師:這是我們每個人真真切切感受到的,“的確”再讀。

生(齊讀):“的確,伯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師:孩子們,今天在這東風習習,春意盎然的時節,我們又一次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我們再來讀讀,我國著名詩人臧克家為紀念魯迅先生所寫的一首《有的人》,那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呀!

多媒體出示《有的人》,有刪節: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有的人/情願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燒/有的人/他活着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給人民當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他活着為了多數人更好活的人/羣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師緩緩地從容地深情朗誦。

師:孩子們,相信,節選的這部分詩句一定會讓你有所感觸,那麼,讓我們一起,帶着對先生的無比的思念,來吟誦吟誦這首小詩吧。有時候,你內心的情感化作你的朗讀時,不一定要很激昴,你的情在你的心頭湧動的時候,你吐出的文字又是那麼的平淡、從容,那該有多好啊。”有的人”。

生:(齊讀時有些激動)死了/他還活着……

生:(由內而發,輕輕地齊讀)“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有的人/情願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燒/有的人/他活着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給人民當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處是青青的野草/他活着為了多數人更好話的人/羣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師:同學們,下課。

(生還沉浸在其中。)

(點評:這一部分總觀全文,要求學生把所有的淚聯繫在一起,把所有的淚融合在一起,把所有的淚夾雜在一起,把所有的淚糅合在你的心頭,思考一個極其平常而又非常不平常的問題,所有“淚”的交織一剎那間於學生心頭凝結成“愛”,凝結成“博愛”。 )

【板書設計】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周曄 孩子

愛 車伕 青年 淚

女傭 老人

【總評】

肖紹國老師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課堂上,努力營造強烈的文化氛圍,追求震撼人心的效果,始終從三個維度去把握教材,設計和實施教學,整堂課給我們一種心靈的震撼,具有深沉的內涵,肖老師對教材有着深入獨到的解讀,以“淚”這條明線貫穿全課,輔以“愛”這條暗線統領全文,引導學生感受和體會魯迅先生博大的“愛”的胸懷,走近“愛”的大使──魯迅先生。在整體觀照的前提下,在重點處精雕細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幕幕 縱觀整堂課,覺得課上得很精緻具體體現在:用“淚”把文本內和文本外的內容聯繫起來,把文本和拓展內容,完全整合在一起,課結束時把三次“淚”融合在一起,課的版式極好。結構的精緻,帶給我們的是主題的昇華,內涵開掘的深刻,把文本的主旨提升到魯迅的“愛”,博大的“愛”。“愛”和“淚”相互呼應,課顯得出奇精緻。在課的展開過程中,肖紹國老師對課堂“節奏”的把握比較嫻熟,“救助車伕”濃墨重彩,在“半跪”“清清楚楚”兩個點重錘敲擊,鋪陳舒展,一氣呵成,試看肖老師對“半跪”的咀嚼:讓學生説魯迅先生的哪個動作深深的印在了你腦海中,學生集中到“半跪”,老師先讓學士半跪一下,讓孩子説説有什麼感覺?然後教師用畫外音描述,請學生閉上眼睛,馳騁想象讓畫面動起未再到課文中去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魯迅就這樣跪了許久?三個孩子從三個不同的角度找到了理由,給學生一種震撼,因為就這樣在悽風冷雨中半跪着的可是大文豪、當時的名流魯迅呀 !最後提升到:這一跪,跪出了什麼?(學生創造性地説:跪出了心疼、跪出了憐愛、跪出了同情、跪出了親切……)一個字,這一跪,跪出了”愛”這一細節的敲打,酣暢淋漓,躍然課堂,如汩汩甘泉直沁學士的心田 再説肖老師對女傭的惜墨如金,一筆帶過,這樣…一張一弛,舒展自如。此外,肖老師在課堂上充滿激情,以教師的激情之火點燃學生的情感的火炬,使之熊熊燃燒。使得魯迅先生救護拉車工人的情景鮮明地留在學生心中,魯迅偉大的人格精神也將成為學士終身發展的動力。

本節課的另一個特點是較多地引入了課外教學資源,用巴金的作品深化學生的感受和認識,佐證魯迅的精神永留人民心中。但課堂教學時間是個常數,引入的材料多了,勢必影響對閲讀課文的深入閲讀。怎樣處理充分感悟文本和引進課外資源的關係,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andaizuojia/luxun/9k4rg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