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文言文 >

文言文閲讀指導之篩選文中的信息與分析綜合

文言文閲讀指導之篩選文中的信息與分析綜合

【考綱解讀

文言文閲讀指導之篩選文中的信息與分析綜合

考綱內容

考綱闡釋

考點分佈

分析綜合能力層級:C級(分析、綜合)

“分析綜合”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

分析就是把整體分解為部分,並且對這些部分作獨立的研究;

綜合就是把部分結合成整體,再現事物各部分多種多樣的、豐富的內在聯繫。分析是細節性的、局部性的研究,只針對某一點進行獨立研究;綜合是整體性的、全局性的研究,既要忠於原文又要超越原文,進行通盤思考。分析綜合不是互相孤立、可以截然分開的,分析以對事物的整體認識為前提,綜合是在分析的基礎上形成的對事物的全面、深刻的認識。一般思維是先綜合後分析再綜合。

⑴篩選文中的信息

⑵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考點透析】

“篩選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能夠在基本讀懂原文的基礎上,根據要求準確把握文中所寫的人、時、地、言、事、理、情等信息,篩選出來對選項的表述加以正誤的判斷。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指對文中信息進行提煉和綜合,對所述事件或所説的道理進行綜合的判斷與推理,要求考生某個論點的根據、某個事件發生的原因、某種發展導致的結果等等。這種考查經常採用多角度提問的方式,要求考生作出較為全面的`內容歸納和概括。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指要求考生能夠分析概括在敍述某一事件或説明某一道理時作者自己的看法,注意是指所讀文章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單純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説道理本身的具體內容。文章中,作者的觀點、看法、態度有時表現得直露而顯明,有時卻表現得含蓄而曲折,因而這類題的難度也往往較大。它要求考生從閲讀材料中篩選出作者自己的看法,並進而進行較為準確的分析或概括。

綜合分析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篩選並提取信息,對所敍述事件或道理進行綜合的判斷推理,要求能説出某個論點的論據、某個人物的個性特點和思想、某個事件的起因、發展、結果,對閲讀材料的內容或作者的觀點態度和寫作特點進行評論。

以2004年全國卷為例:

孟嘗字伯周,會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為户曹史。上虞有寡婦至孝,養姑。姑年老壽終,夫娣先懷嫌忌,乃誣厭苦供養,加鴆其母,列訟縣庭。郡不加尋察,遂結竟其罪。嘗先知枉狀,備言之於太守,大守不為理。嘗哀泣外門,因謝病去,婦竟冤死。自是郡中連旱二年,禱請無所獲。後大守殷丹到官,訪問其故,嘗詣府具陳寡婦冤誣之事。因曰:“昔東海孝婦,感天致旱,於公一言,甘澤時降。宜戮訟者,以謝冤魂,庶幽枉獲申,時雨可期。”丹從之,即刑訟女而祭婦墓,天應澍①雨,谷稼以登。嘗後策孝廉,舉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遷合浦大守。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常通商販,貿糴糧食。先時宰守並多貪穢,詭人採求,不知紀極,珠遂漸徙於交阯郡界。於是行旅不至,人物無資,貧者餓死於道。嚐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商貨流通,稱為神明。以病自上,被徵當還,吏民攀車請之。嘗既不得進,乃載鄉民船夜遁去。隱處窮澤,身自耕傭。鄰縣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餘家。桓帝時,尚書同郡楊喬上書薦曰:“嘗安仁弘義,耽樂道德,清行出俗,能幹絕羣。前更守宰,移風改政,去珠復還,饑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財產易積,掌握之內,價盈兼金,而嘗單身謝病,躬耕壟次,匿景藏採,不揚華藻。臣不敢苟私鄉曲,竊感禽息②,亡身進賢。”嘗竟不見用,年七十,卒於家。

(節選自《後漢書·孟嘗傳》)

[注] ①澍雨:及時降雨。②禽息:春秋時秦國大夫,因向秦穆公推薦百里奚未被接受,自殺而死。

標籤: 閲讀 文言文 指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wenyanwen/xpwox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