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唐詩 >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2篇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2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唐詩三百首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2篇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

我一直覺得,古人的情結總是有一種今非昔比的清新,或許他們不會聊QQ ,KTV ,沒有聽過POP 、R&B ……或者僅僅是緣於他們呼吸的沒有一粒化學污染的空氣,徹底地浸染了他們的靈魂。

現代看來,詩人,只是一個稱謂,一種職業,一個不能自食其力只靠口水換錢的行當。海子和顧城更是讓詩人變得愈加癲狂。一説到詩人,現代人大多會掩口而笑,真詩人是裝浪漫,假詩人是裝高雅。而我想,詩人,在古代,只是一種內心的獨白,是他們心事的獨舞。

不得不承認,人生在世,知音難求。大漠晴空輟月,舞刀無影,誰與共享?茫茫人海,遍尋知音者,肝膽相照,生死同行。可是,即使再響亮的呼喚,也只能變為月下寂寞的自斟自飲。天下之大,語言可以成為溝通不同地域不同人的橋樑,但卻不能直達人心。話多的人,必然內心不夠充實,思想不夠深邃。以無休止的語句掩蓋內心的空虛,以侃侃而談彌補心靈上的交流默契的缺乏。作為知音,一個眉頭,一個眸子,一個手勢,都可以轉化為滔滔江水般的傳情達意,何來宂長多餘的言辭?

我們應該慶幸那些古代詩人的知音難求吧。否則,就不會出現這些精煉而又黏稠的詩句了。

《唐詩三百首》開篇,就是擲地有聲的名句,即張九齡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雖有哀卻表現的不急不促,淡淡説來而有不盡棖觸的餘音,那種清高,那種孤傲,那種不經意間的淡然,真是讓人拍案叫絕。可誰知,身為唐末宰相的九齡,在政治中寒士與士族較量的時代,要用多少年集聚的散淡和悽楚,才發的出這區區十個字的感歎!

最喜歡的,是李白的《長幹行》,隨着古代女子旖旎瀏亮的吟唱,我們追憶了她年少時清純的愛情,展眉時天然的嬌媚,盼夫時真摯的繾綣,因她的笑容而喜悦,因她的皺眉而心疼。白描和比興的手法與詩本身巧妙地融為一體,不覺突兀,不覺露骨。會想象她踏過深苔時擠出的積水,守望在長風沙時被撩起的長髮,輕輕滑過枯葉的手指,隨風搖曳的芙蓉帳,絲帛上金絲銀線繡成的鷓鴣。想象着她手捧着紅絲硯,花燭下索詩篇,想象她春寒料峭透冰綃,香爐懶去燒……那些動人的場景,現代又有誰能恰心恰意地導演出來?

從《唐詩三百首》領悟到的,既有那些詩人們孤苦愁鬱的淺斟低吟,觸動最深的,還是他們對這篇古老的神州大地的一腔熱愛。書中贊也有,恨更多。然而,他們痛心疾首的憤恨,何嘗又不是愛的表達。愛到至深,方為恨。“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樑甫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一想到老淚縱橫的少陵野老,不可抑止的悲慟,接踵而來。一個文人尚且如此,那麼,有多少縱橫殺場的戰士身披甲胄,手持刀戟,以威震山河的氣勢誓死捍衞家園,以赤血肝膽化為戰場盡頭慘烈的夕陽,緩緩流入附近的那條長河,染紅了中國的大地……

戰場之外,更是有一羣淳樸的文人墨客,把自己的情懷,噴灑在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他們看着雲展雲舒,花開花落,温帶特有的鮮明的季風氣候,更是滋潤了他們的生命意識,想到生命對於毀滅的抵抗。於是,他們憐紅惜花,傷春悲秋,一遍遍重複着感時傷逝的節律。中流屹立,凌風憑虛,傲睨世俗中,又謙卑地臣服於自然。就這樣,他們把自己的情懷最大化,隱蔽與深谷,嘯歌于山林,他們依舊是我們心靈的知己。

張中行先生説,詩是寫人“幽微情感”的文字。這種情感,幽深而不生澀,微小而不輕浮。一切細膩,盡在他們的掌控之中。彷彿一粒塵埃,也是含滿了真情的表白。這真應了詩人布萊爾的一句話:“一粒沙中見世界,一朵花裏見天堂。一手掌握無限大,永恆不比片刻長”。而一本薄薄的《唐詩三百首》,覆蓋了多少的塵與沙,記載了多少個永恆的.瞬間!

每個人本是歲月一芥浮萍,漫漫歷史長河,沒人計較它的過往,它的留停。或許我們的才華情感不及他們,但是我們的心,卻能跟着平平仄仄的節奏,追隨他們的步伐,向他們慢慢靠攏。有人説人生就是一首詩,而《唐詩三百首》,大概就是潛伏在詩中的詩眼吧……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2

歲月悠悠,唯書獨伴。書,讓全球簡單的人越來越豐富多彩;書,讓全球喧鬧返樸歸真。在人生道路悠長而短暫性的在旅途,在低沉的背囊裏,校園內課桌椅裏;家裏寫字枱都是有某一角落裏歸屬於自身的愛讀書!

唸書,早已習慣在晚間。雖無紅袖添香,也無麗人相隨;但是一盞卧室牀小枱燈足已!寂夜窗邊,銀輝灑落;一書相隨,便可祭夢漸行漸遠。夜已深沒有人,便吟幾首歌唐詩宋詞倏然放在心上。燈光效果下,打開那本唐詩三百首。本書還是祖父作禮品贈予我的,説成這麼多年前買的。看見發黃的書冊,想來年齡都比我大。打開尾頁,二行字亦雄渾灑脱;這想來是祖父揮筆而作的吧!最初不知道祖父留我一句"寶劍鋒從磨鍊出,梅花香自古以來寒來"是啥意思。伴隨着年紀的長大了,起發領悟在其中大道理——先苦後甜。

唸書,早已習慣在晚間。雖無紅袖添香,也無麗人相隨;但是一盞卧室牀小枱燈足已!寂夜窗邊,銀輝灑落;一書相隨,便可祭夢漸行漸遠。夜已深沒有人,便吟幾首歌唐詩宋詞倏然放在心上。燈光效果下,打開那本唐詩三百首。本書還是祖父作禮品贈予我的,説成這麼多年前買的。看見發黃的書冊,想來年齡都比我大。打開尾頁,二行字亦雄渾灑脱;這想來是祖父揮筆而作的吧!最初不知道祖父留我一句"寶劍鋒從磨鍊出,梅花香自古以來寒來"是啥意思。伴隨着年紀的長大了,起發領悟在其中大道理——先苦後甜。儘管才十幾歲,卻也歷了許多事,更能感受先苦後甜的不容易與愉悦。

翻來唐詩宋詞,獨特愛國志士陸游的“王師北定中華日,家祭不忘告乃翁"是,便被這臨之將死,也念着我國穩定的精神實質而深受感動。在中國抗戰階段,是多少戰土也是血浴戰場臨終也念着驅趕日軍,戰土們不畏身亡換得大家現如今的國富民強,大家不應該愛惜嗎?

翻下一篇,讀來到詩仙李白的”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皓月"那就是何其的雄心壯志,還欲上九重青天將皓月取下。再看一下現如今,高新科技比較發達皓月龍宮,人們而然進軍。可,因為高新科技比較發達,很多學員早已淪落於高新科技電子設備進而荒蕪課業。學員本應學習培訓,塑造宏大的總體目標理想化,為人們謀福。可手機上這種高科技產品巨大的消遣了這類雄心壯志,沉浸於虛空的網絡時代。更別説心存詩仙李白那類上青天將皓月取出的氣魄於豪情壯志。時期在發展,社會發展氣象萬千,風雲變幻,要想立於不敗之地,除開好好讀書,努力學習以外應當就沒有什麼方法了吧!

但是堅守呆板,也不是哪些好事兒喲!學會放下《唐詩三百首》不自覺看過一眼其他書一句:“河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幾百年。”寫出去時期更改的務必來早,那裏是自主創新。實際意義呢?還不如將書裏的大道理實踐活動起來,讓他們“活起來”,以新的邏輯思維應對它,科學研究它,也許會發覺許多好玩兒而奇特的事情,不經意間不能征服世界。以自主創新的邏輯思維去應對,也許就會有許多出乎意料的獲得喲!

書卷書卷,留有許多眷念,一頁一頁發黃的紙,一首首歷史悠久的詩,教會我許多人生道理。從熱愛祖國,到懷着雄心壯志的羣號碼期待明日去將來,再以新思路自主創新事情,這情結無一不能廣為流傳古往今來,書裏的黃金屋必須自身找,書裏的顏如玉還要自身尋。書裏的青燈古佛;書裏的竹海亭居;書裏的雲霧繚繞夢幻仙境,無一不讓人憧憬。書,給心裏留一片淨土!

書如一杯清茶,細心品;嘴中的苦味,舌頭的回甜;或許僅有自身搞清楚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tangshi/g2gwr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