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歌 >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詩歌賞析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詩歌賞析

原文: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詩歌賞析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露濃 一作:雨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峯。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鬆。

翻譯

譯文及註釋

譯文隱隱的犬吠聲夾雜在淙淙的流水聲中,桃花帶着幾點露珠。樹林深處,常見到麋鹿出沒。正午時來到溪邊卻聽不見山寺的鐘聲。綠色的野竹劃破了青色的雲氣,白色的`瀑布高掛在碧綠的山峯。沒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幾株古鬆犯愁。註釋⑴戴天山:在四川昌隆縣北五十里,青年時期的李白曾經在...查看全文...

賞析

賞析一

此詩是李白二十歲以前的作品,風格清麗,充滿着年輕人的朝氣與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全詩八句,前六句寫往“訪”,重在寫景,景色優美;末兩句寫“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轉。首聯兩句展現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寫所聞,泉水淙淙,犬吠隱隱;次句寫所見,桃花帶露,濃豔耀目。詩人正是緣溪而行,穿林進...查看全文...

創作背景

根據清代黃錫珪《李太白年譜》,李白在十八、九歲時,曾隱居在大匡山(戴天山)大明寺中讀書,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色彩鮮明的訪問道士不遇圖,通篇着意於寫景,真實自然,並生動形象地再現了道士世外桃源的優美生活境界。...查看全文...

賞析二

這首詩是李白早年的作品。李白早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讀書。後來,李白因坐永王李璘事入獄,流放夜郎,遇赦,漂泊潯陽、金陵、宣城、歷陽等地。杜甫在成都於肅宗上元二年(761),因"近無李白消息",寫了一首《不見》詩懷念李白,擔心他在外會闖禍,盼他早日歸還"匡山...查看全文...

作者介紹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查看全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ge/v8wvz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