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詞 >

採桑子詩詞賞析

採桑子詩詞賞析

採桑子詩詞賞析1

《採桑子·九日》

採桑子詩詞賞析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譯文翻譯

深秋時分,在這遙遠的邊塞,有誰能記得我?樹葉發出蕭蕭的聲響。返鄉之路千里迢迢。家和夢一樣遙不可及。重陽佳節,故園風光正好,離愁倍增。不願登高遠望。只覺心中悲傷不已。當鴻雁南歸之際,將更加冷落淒涼。

註釋解釋

九日。即農曆九月九日,是為重陽節。逢此日,古人要登高飲菊花酒,插茱萸,與親人團聚。

絕塞:極遙遠之邊塞。

木葉:木葉即為樹葉,在古典詩歌中特指落葉。

蕭:風聲;草木搖落聲。

迢迢(tiáo):形容遙遠。

六曲句:六曲屏山,曲折之屏風。因屏風曲折若重山疊嶂,或謂屏風上繪有山水圖畫等,故稱“屏山”。此處代指家園。這句是説,故鄉那麼遙遠,只有在夢中才能見到她。

登高:重陽有登高之俗。

魂銷:極度悲傷。

創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壬戌,時納蘭性德二十八歲。八月,與郎談出使梭龍。這一年十二月返京,《採桑子·九日》此行中約作。納蘭寫此詞時,正使至塞外,自然佳節思親,倍感形單影隻、孤獨寂寞,遂填此以寄鄉情。

詩文賞析

納蘭容若一向柔情細膩,這闕《採桑子》卻寫得十分簡練壯闊,將邊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結合起來。僅用聊聊數十字寫透了天涯羈客的悲苦,十分利落。上闕寫秋光秋色,落筆壯闊,“六曲屏山和夢遙”點出邊塞山勢迴環,路途漫長難行,遙應了“絕塞”一詞,亦將眼前山色和夢聯繫起來,相思變得流水一樣生動婉轉,意境深廣。下闕更翻王維詩意,道出了不為登高。只覺魂銷這樣彷彿雨打殘荷般清涼警心的句子,輕描淡寫地將王維詩意化解為詞意,似有若無,如此恰到好處。結句亦如南雁遠飛般空曠,餘意不盡。大雁有自由飛回家鄉,人卻在這深秋絕塞路上漸行漸遠。愁情沁體,心思深處,魂不堪重負,久久不消散。

"不為登高。只覺魂銷"一句,詞中有詩的意境。也非是用詞這種格式流水潺潺地表達,換另一種都不會如此完美。"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是杜牧詩中意境;"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王維詩中景象。而今,這一切盡歸容若。容若此詞,看似平淡,其實抬手間已化盡前人血骨。

採桑子詩詞賞析2

添字採桑子

芭蕉

李清照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這是李清照南渡之初的作品,借吟詠芭蕉抒發了懷戀故國、故土之幽情。上片描述芭蕉樹的“形”與“情”。芭蕉樹長在窗前,但卻能夠“陰滿中庭”,這就間接地寫出了它樹幹的高大,枝葉的繁茂,樹冠的伸展四垂。接着,詞人將描寫範圍縮小到芭蕉樹的細部──蕉葉和蕉心。蕉心捲縮着,蕉葉舒展着,這一卷一舒,象是含情脈脈,相依相戀,情意無限深摯綿長。芭蕉有“餘情”,自然是由於詞人有情;詞人將自己的情注入芭蕉的形象之中,創造了情景相生的藝術境界,極其形象地表現了她對中原故國、家鄉故土的綿綿不斷的思念和懷戀。

下片寫夜聽雨打芭蕉聲。由於“餘情”是深遠綿長的,所以詞人直到夜晚卧牀時仍處於苦苦的思念之中,使她越思越悲,越想越愁,輾轉反側,無法成眠。本已是枕上落滿傷心淚,更加上三更時分窗外響起了雨聲,雨點滴滴噠噠地敲打着芭蕉葉,聲音是那樣地單調,又是那樣地淒涼。雨打在蕉葉上,如同滴落在詞人的心上。在她那早已被思念煎熬,被痛苦浸透了的心中,又添上了一股酸澀的苦汁,催落了她更多的傷心之淚。三更的冷雨霖霪不止,詞人的淚水更是傾瀉如注;雨打芭蕉聲是那樣地淒涼,詞人的啜泣聲更加悲切。詞人將“點滴霖霪”,組成迭句,不但從音韻上造成連綿悄長的效果,而且有力地烘托了悲涼悽絕的氣氛。結句用“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煞住,看似平淡,實極深刻。從字面上看,“起來聽”似乎純系由於“北人不慣”,但這裏的“北人”,實際上應解作“流離之人”、“淪落之人”,因此,這種“不慣”也就絕不只是水土氣候上難以適應的不慣,而是一種飄零淪喪的異鄉之感。深懷着這種飄泊淪亡感的詞人起坐聽雨,從這淒涼的雨聲中她聽到了些什麼呢?她又想到了些什麼呢?詞的尾句就這樣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想象餘地,也留下了詞人面垂兩行思鄉淚,坐聽雨打芭蕉聲的感人形象,收“言已盡而意無窮”之效。

採桑子詩詞賞析3

採桑子·九日

作者:納蘭性德

朝代:先秦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蕭蕭:樹葉落下的聲音。登高:原指爬山。

賞析:

納蘭容若一向柔情細膩,這闕《採桑子》卻寫得十分簡練壯闊,將邊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結合起來。僅用聊聊數十字寫透了天涯羈客的悲苦,十分利落。上闕寫秋光秋色,落筆壯闊,“六曲屏山和夢遙”點出邊塞山勢迴環,路途漫長難行,遙應了“絕塞”一詞,亦將眼前山色和夢聯繫起來,相思變得流水一樣生動婉轉,意境深廣。下闕更翻王維詩意,道出了不為登高。只覺魂銷這樣彷彿雨打殘荷般清涼警心的句子,輕描淡寫地將王維詩意化解為詞意,似有若無,如此恰到好處。結句亦如南雁遠飛般空曠,餘意不盡。大雁有自由飛回家鄉,人卻在這深秋絕塞路上漸行漸遠。愁情沁體,心思深處,魂不堪重負,怎麼能不消散?

採桑子詩詞賞析4

原文:

殘霞夕照西湖好,花塢蘋汀,十頃波平,野岸無人舟自橫。

西南月上浮雲散,軒檻涼生。蓮芰香清。水面風來酒面醒。

譯文

西湖風光好,你看那夕陽映着晚霞的暮色,岸上的花塢,長滿水草的小洲一片橙紅。寬廣的'湖面波平似鏡,小船橫靠在那靜寂無人的岸邊。浮雲消散,西南方露出了明月。傍水的欄杆邊上涼風習習,帶來了陣陣蓮荷清香。這拂水的涼風,吹醒了遊人的酒意。

註釋

西湖:指潁州西湖。

塢:湖岸凹入處。

汀:水中洲。

軒檻:長廊前木欄干。

芰:即菱。

賞析:

這首詞,上片描繪載酒遊湖時船中絲竹齊奏、酒杯頻傳的熱鬧氣氛。下片寫酒後醉眠船上,俯視湖中,但見行雲在船下浮動,使人疑惑湖中別有天地。整首詞寓情於景,寫出了作者與友人的灑脱情懷。下片寫醉後俯視湖水,只見白雲朵朵,飄於船下。船在移動,雲也在移動,似乎人和船在天上飄飛。“空水澄鮮”一句,本於謝靈運《登江中孤嶼》詩“雲日相暉映,空水共澄鮮”,言天空與湖水同是澄清明淨。這一句是下片的關鍵。兼寫“空”、 “水”,綰合上句的“雲”與“舟”。下兩句的“俯”與“仰”、“湖”與“天”,四照玲瓏,筆意俱妙,雖借用成句,而恰切現景,妥貼自然,如同己出。“俯仰留連”四字,又是承上啟下過渡之筆。從水中看到藍天白雲的倒影,他一會兒舉頭望天,一會兒俯首看水,被這空闊奇妙的景象所陶醉,於是懷疑湖中別有一個天宇在,而自己行舟在兩層天空之間。 “疑是湖中別有天”,用“疑是”語,是就其形貌來説。説“疑”者非真,説“是”者誠是,“湖中別有天”的體會,自出心裁,給人以活潑清新之感。

標籤: 詩詞 賞析 採桑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ci/82wvr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