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科學與信仰散文

科學與信仰散文

科學與信仰散文

人類之所以為人類,就在於人類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對世界不斷地追問,對萬物之理不懈地追求。正是這種追問和追求,才使人類不斷進化,脱離了動物成為了人,而對天地之理的解釋,則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方法,一為信仰,一為科學。

科學與信仰散文

信仰在原始社會時期便產生了,那時的人對於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萬物的生老病死無法解釋,便創造出一些所謂的神,相信是他們掌控着天地萬物。隨着社會的進步,生產力的發展,這種模糊的信仰也隨之進化,逐漸完善,構成一套完整的能自圓其説的理論體系,慢慢形成了宗教。宗教也慢慢成為人類信仰的主要形式。

科學則起源於人類的實踐與生活,為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滿足一些生活需要,便出現了以技術創造為主的原始科學。科學創造漸漸發展,便上升了一個層次,不再單純為人們生活的需要服務,轉而對事物的規律進行探討,隨着生產力、技術的發展成為了近代乃至現代科學。

由此可以看出,信仰與科學的起源不完全相同,然而發展至今,卻有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對宇宙萬物的真理的追求。只不過兩者採用的方法不同。信仰是人主觀構思出一套理論,然後與事實去匹配,若符合,便可以此來解釋世界。而科學則先不主觀下臆斷,而是從事物中尋找共同規律加以歸納總結,並試圖加以解釋,並以此解釋去對照事物進行驗證。兩者似乎不可調和,方法的不同導致了結論的不同,誰也説服不了誰,然而彼此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古希臘的科學家,許多也是哲學家、宗教學家,科學與信仰在他們身上並不矛盾,因為可證的事物可以通過科學研究,而精神世界則可用信仰來構築。即使在現在,西方許多國家的大多數人,都是基督教徒,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對科學的熱愛,因為總有科學説明不了的事實需要用信仰加以解釋。

人類不可能單純利用科學而無信仰,部分原因是人類內心對於宇宙的無知,對於外界的本能恐懼,使得人必須以信仰來保護自己;另一方面,基於這樣一個事實,即物理定律只能被證偽,而不能被證明其正確,故科學永遠只能得出近似的相對的真理,而無法被證實。現代社會,信仰解讀萬物的功能削弱了,被用來構築精神世界。但其解釋世界的觀點仍對人有着重大的影響。

相信在以後相當長的時間裏,科學和信仰這對同源兄弟還會相伴而存在於人類社會中。

評點

值得讚賞的是作者憑藉已有的知識視野和人文胸懷完成了文題論述、然而,本文存在着邏輯、常識與文體上的問題、

首先,邏輯錯誤。“偷換論題”:文題中“信仰”在行文被“宗教”替換;“自相矛盾”:“信仰與科學的起源不完全相同”與“科學和信仰這對同源兄弟”相矛盾;概念誤解:“可證偽性”正是科學之為科學的標誌。文中“物理定律只能被證偽”是對“可偽證性”的誤解。

其次,相關論斷有違常識。依據人類學研究,在人類的混沌時代科學與宗教信仰二者是同源的。在認知模式上,信仰是與實踐相結合而形成的,如中醫中的“五行”理論。同樣,許多科學發現在未得到確證之前都是以“假説”的形式存在的。因此,科學與宗教信仰的關係是:在宗教信仰的人文背景下有目的地進行科學研究。這是西方科學與宗教並行不悖、齊頭並進的關鍵。對西方文化而言“因為荒謬,所以信仰”(德爾圖良),信仰無需解釋世界。文中對科學與宗教信仰的“體用”之辨,並未觸及西方文化的實質。

最後,不適當的議論往往會破壞文章的説服力與嚴謹性。類似於開頭人類好奇心的論述本身並無大礙,但置於人類學的嚴肅探討之中則有不妥。

標籤: 信仰 散文 科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w920mx.html
專題